CN115057729B -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57729B
CN115057729B CN202210700336.3A CN202210700336A CN115057729B CN 115057729 B CN115057729 B CN 115057729B CN 202210700336 A CN202210700336 A CN 202210700336A CN 115057729 B CN115057729 B CN 1150577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bberellin
lignite
residues
fungus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003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57729A (zh
Inventor
汪亚龙
余赟
张洪江
钟纯
黄伟
张汉卿
付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mon Land Agricultur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mon Land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mon Land Agricultu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mon Land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003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577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57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7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57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57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05F17/10Addition or removal of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or air to or from the material during the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4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for affecting fertiliser dosage or release rate; for affecting solubil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C12R2001/08Bacillus brev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07Bacillus
    • C12R2001/125Bacillus subtilis ; Hay bacillus; Grass bacill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本发明先对褐煤进行预处理;然后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处理后的褐煤混合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然后按照比例将无机肥料、发酵熟化赤霉素菌渣和制备好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混合,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本发明通过将赤霉素菌渣与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褐煤进行混合,一方面吸持挥发性气体,降低臭味,另一方面实现物料渗透,利于解决不易混合问题;同时利用惰性(不易发酵或已经腐植化)物质的渗透,弱化原有物质的发酵过程,让产热、产气情况降低,减弱对植株的伤害;并添加微生物菌剂,借助其将土壤有机质向腐殖质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霉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周期的全过程中可促进与调节种子萌发、茎的伸长、性别表达和果实形成等各种发育过程,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酿酒业等,目前工业上常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获取赤霉素,在培养基接种入赤霉菌,经历一个发酵周期后形成固液混合发酵液,发酵液经过管式膜后,形成废弃物膜残液,即赤霉素菌渣。
赤霉素菌渣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源,但如果不经过腐熟处理直接将膜残液当肥料使用施入土壤中,容易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1、存有一定浓度的GA3残留,不稀释且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负面伤害;2、菌渣存在显著的臭味,说明物质组成中具有大量的未腐植化的物质成分,易腐败和菌类污染;3、物质组成未发酵完全,未经处理会出现持续发酵情况,或对引用作物产生负面影响;4、物质细度高,粘接性强,不易混合。
CN201810017258.0公开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赤霉素菌渣转化为微生物复合肥,使其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未能解决赤霉素菌渣粘接性问题,导致的利用率较低;同时未解决菌渣发酵过程中臭味大,不环保等问题。CN202011080597.7公开了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该方法有效降解了残余的赤霉素,将赤霉素膜残液转换为液体肥,但该方法对设备要求高、导致资金投入大,成本高。因此现有方法存在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步骤繁琐、工作量大、不环保、成本高、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步骤繁琐、工作量大、不环保、成本高、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4:按照比例将无机肥料、步骤S2得到发酵熟化后的赤霉素菌渣和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混合,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将赤霉素菌渣与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物质(褐煤)进行混合,一方面吸持挥发性气体,降低臭味,另一方面实现物料渗透,利于解决不易混合问题;同时利用惰性(不易发酵或已经腐植化)物质的渗透,弱化原有物质的发酵过程,让产热、产气情况降低,减弱对植株的伤害;并添加微生物菌剂,借助其将土壤有机质向腐殖质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
作为优选,步骤S1中褐煤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对磺化后的褐煤粉末中的腐殖酸进行活化,并持续搅拌1-4小时。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先将褐煤粉碎成粉末,可增大与其他物质的接触面积,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有利于稳定褐煤的微孔结构,对磺化后的褐煤粉末中的腐殖酸进行活化,可以将腐殖酸活化为可被植物利用吸收的,同时可降低褐煤对水分的吸收。
作为优选,步骤S1.1中所述褐煤粉末的尺寸为180-220目,采用硫代硫酸钠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且硫代硫酸钠的添加比例为2-12%,步骤S1.3中通过喷洒氢氧化钾溶液对磺化后的褐煤粉末中的腐殖酸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5%,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1-0.03):1。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先将褐煤粉碎成180-220目粉末,可增大与其他物质的接触面积,加入硫代硫酸钠与褐煤混合磺化,用于稳定褐煤的微孔结构,喷洒KOH溶液将褐煤中的腐殖酸活化为可被植物利用吸收的,同时可降低褐煤对水分的吸收。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的配比为赤霉素菌渣25-75份,处理后的褐煤15-50份,辅料5-25份。
作为优选,步骤S2赤霉素菌渣发酵熟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4%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30-45天,期间每隔7-10天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0-35%,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采用赤霉素菌渣与褐煤、辅料按比例混合,且使用硝酸进行喷洒腐熟,该方法一方面利用褐煤有效降低了发酵过程中臭味的产生;同时弱化发酵过程产热、产气情况,并解决了赤霉素菌渣不易混合的问题;喷洒硝酸一方面降解了残余的赤霉素,将赤霉素菌渣易被微生物分解为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氨基酸类物质,不会对植物造成烧苗现象,提高了肥料的速效性;同时可提高褐煤腐植酸含量,增加腐植酸化学和生物活性,提高植物根系活力。与其他酸性调节剂相比,硝酸一方面可快速活化腐殖酸,同时还可补充部分氮肥。
作为优选,步骤S2中所述辅料为天然有机碳源,所述天然有机碳源包括金针菇菌渣、豆粕、米糠、玉米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步骤S3中制备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作为优选,所述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且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的质量比为1:1。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与其他菌种相比,上述两种菌种适应性强,稳定性高,可有效防治多种真菌和细菌性病害。同时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效活菌数,提高N、P、K德利用率,两种菌种按照1:1的比例进行培养。
作为优选,步骤S4中无机肥料、步骤S2得到发酵熟化后的赤霉素菌渣和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的配比为。
作为优选,步骤S4中所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大于0.2亿/g,所述无机肥料为氮肥、磷肥、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赤霉素菌渣与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物质(褐煤)进行混合,一方面吸持挥发性气体,降低臭味,另一方面实现物料渗透,利于解决不易混合问题;同时利用惰性(不易发酵或已经腐植化)物质的渗透,弱化原有物质的发酵过程,让产热、产气情况降低,减弱对植株的伤害;并添加微生物菌剂,借助其将土壤有机质向腐殖质转化,提高化肥利用率。
2.先将褐煤粉碎成180-220目粉末,可增大与其他物质的接触面积,加入硫代硫酸钠与褐煤混合磺化,用于稳定褐煤的微孔结构,喷洒KOH溶液将褐煤中的腐殖酸活化为可被植物利用吸收的,同时可降低褐煤对水分的吸收。
3.采用赤霉素菌渣与褐煤、辅料按比例混合,且使用硝酸进行喷洒腐熟,该方法一方面利用褐煤有效降低了发酵过程中臭味的产生;同时弱化发酵过程产热、产气情况,并解决了赤霉素菌渣不易混合的问题;喷洒硝酸一方面降解了残余的赤霉素,将赤霉素菌渣易被微生物分解为更容易被植物吸收的氨基酸类物质,不会对植物造成烧苗现象,提高了肥料的速效性;同时可提高褐煤腐植酸含量,增加腐植酸化学和生物活性,提高植物根系活力。
4.发酵后的赤霉素残渣和辅料中添加无机肥料和功能性微生物,满足肥效全方位供给效果;且满足NY/T798-2015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至180目,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按照98:2的比例将褐煤粉末与硫代硫酸钠进行混合,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向磺化后的褐煤粉末喷洒1%的氢氧化钾溶液,对褐煤粉末活化,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1:1,并用搅拌机持续搅拌1小时,得到处理后的褐煤。步骤S1.1中所述褐煤粉末的尺寸为180-220目,采用硫代硫酸钠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且硫代硫酸钠的添加比例为2-12%,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
步骤S2.1:按照25:25:50的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30天,期间每隔7天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0-30%,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3.1:按照1:1的质量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到250ml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步骤S4:向步骤步骤S2得到的腐熟赤霉素菌渣中加无机肥料(即加入6%尿素、2%磷酸二氢铵、4%硝酸钾、1%硝酸镁、0.05%的硼酸);混合均匀后,将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占腐熟赤霉素菌渣质量分数为1%的比例,均匀喷洒在腐熟赤霉素菌渣表面,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检验,本实施例制备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7.7%,活化腐殖酸含量为2.5%,有机质含量为47%,有效菌含量为0.5亿/g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15标准要求。
实施例2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至190目,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按照96:4的比例将褐煤粉末与硫代硫酸钠进行混合,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向磺化后的褐煤粉末喷洒2%的氢氧化钾溶液,对褐煤粉末活化,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2:1,并用搅拌机持续搅拌2小时,得到处理后的褐煤。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
步骤S2.1:按照50:20:30的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35天,期间每隔7天使用翻堆机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5-35%,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3.1:按照1:1的质量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到250ml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步骤S4:向步骤步骤S2得到的腐熟赤霉素菌渣中加无机肥料(即加入4%尿素、6%磷酸氢二铵、5%硝酸钾、1%硝酸镁、0.2%的螯合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占腐熟赤霉素菌渣质量分数为1%的比例,均匀喷洒在腐熟赤霉素菌渣表面,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检验,本实施例制备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10.7%,活化腐殖酸含量为3.1%,有机质含量为56%,有效菌含量为0.67亿/g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15标准要求。
实施例3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至200目,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按照94:6的比例将褐煤粉末与硫代硫酸钠进行混合,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向磺化后的褐煤粉末喷洒3%的氢氧化钾溶液,对褐煤粉末活化,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3:1,并用搅拌机持续搅拌3小时,得到处理后的褐煤。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
步骤S2.1:按照70:15:15的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40天,期间每隔7天使用翻堆机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5-30%,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3.1:按照1:1的质量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到250ml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步骤S4:向步骤步骤S2得到的腐熟赤霉素菌渣中加无机肥料(即加入5%尿素、4%磷酸二铵、6%硝酸钾、1%硝酸钙、0.1%的螯合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占腐熟赤霉素菌渣质量分数为1%的比例,均匀喷洒在腐熟赤霉素菌渣表面,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检验,本实施例制备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9.5%,活化腐殖酸含量为3.9%,有机质含量为63%.有效菌含量为0.55亿/g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15标准要求。
实施例4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至210目,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按照92:8的比例将褐煤粉末与硫代硫酸钠进行混合,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向磺化后的褐煤粉末喷洒4%的氢氧化钾溶液,对褐煤粉末活化,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3:1,并用搅拌机持续搅拌4小时,得到处理后的褐煤。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
步骤S2.1:按照75:5:20的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45天,期间每隔7天使用翻堆机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0-35%,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3.1:按照1:1的质量比将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接种到250ml无菌的肉汤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步骤S4:向步骤步骤S2得到的腐熟赤霉素菌渣中加无机肥料(即加入2.5%尿素、6%磷酸二铵、8%硫酸钾、1%硫酸镁、0.1%的硼酸);混合均匀后,将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按占腐熟赤霉素菌渣质量分数为1%的比例,均匀喷洒在腐熟赤霉素菌渣表面,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检验,本实施例制备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总养分(N+P2O5+K2O)=13%,活化腐殖酸含量为5%,有机质含量为68%,有效菌含量为0.7亿/g的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符合复合微生物肥料NY/T798-2015标准要求。
实施例5
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肥效验证试验:
试验地点为四川省绵竹市遵道镇龙蟒农业技术研究院试验基地;2018年5月选取番茄作为肥效试验对象,将长势一致的番茄苗150株在不施肥的情况下移栽至返青后,分为5组,每组30株,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和处理四;按照每亩200kg的标准进行施肥,在根系6-10厘米范围内施肥后掩盖,观测其长势和差异化情况。
处理一为实施例1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二为实施例2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三为实施例3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处理四为实施例4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照为龙蟒农技小院生物菌肥(总养分N+P2O5+K2O≥13%,有机质含量≥45%,有效活菌素0.2亿/克)。
施肥后30天统计指标,每个处理30株,10株为一个重复共三个重复;分别测定死苗率、株高、茎粗及地上部干重;其中株高使用米尺进行测定,茎粗使用游标卡尺,干重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
序号 处理 死苗株数 占比
1 对照 0 0%
2 处理一 0 0%
3 处理二 0 0%
4 处理三 0 0%
5 处理四 0 0%
表2
序号 处理 平均株高(cm) 茎粗(mm)
1 对照 46.7a 7.2b
2 处理一 45.5a 7.8b
3 处理二 44.4a 8.9a
4 处理三 46.3a 8.1a
5 处理四 46.5a 8.3a
表3
序号 处理 干重(g) 显著性
1 对照 192.6 c
2 处理一 202.5 b
3 处理二 213.5 a
4 处理三 224.3 a
5 处理四 217.5 a
表1为死苗率检测结果表,如表1所示,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和处理四均无死苗出现,表明处理不会造成番茄出现烧苗等不良现象,因此表明该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可有抑制化原有物质的发酵过程,让产热、产气情况降低,减弱对植株的伤害。
表2为株高及茎粗检测结果表,如表2所示,对株高进行分析发现,该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并不影响植株健康生长,且处理二、三和四与对照相比较可显著提高番茄茎粗。
表3地上部干重检测结果表,如表3所示,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可显著提高生物量干重,表明该赤霉素菌渣处理可促进番茄的生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褐煤进行预处理;
褐煤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褐煤粉碎,得到褐煤粉末;
步骤S1.2: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
步骤S1.3:对磺化后的褐煤粉末中的腐殖酸进行活化,并持续搅拌1-4小时;
步骤S2: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混合,然后对赤霉素菌渣进行发酵熟化,所述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的配比为赤霉素菌渣25-75份,处理后的褐煤15-50份,辅料5-25份;
辅料为天然有机碳源,所述天然有机碳源包括金针菇菌渣、豆粕、米糠、玉米芯中的一种或多种;
赤霉素菌渣发酵熟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按照比例将赤霉素菌渣、辅料和经过步骤S1处理后的褐煤加入到发酵池中,并将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在混合的过程中按照每千克混合料喷洒0.005-0.02千克的质量比喷洒浓度为1-4%的硝酸,使混合料的pH达到6-7;
步骤S2.2:进行发酵腐熟,共发酵30-45天,期间每隔7-10天进行一次搅拌;
步骤S2.3:对发酵腐熟结束后的赤霉素菌渣进行烘干或晾晒至水分达到20-35%,得到腐熟赤霉素菌渣;
步骤S3:制备微生物菌剂;
步骤S4:按照比例将无机肥料、步骤S2得到发酵熟化后的赤霉素菌渣和步骤S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混合,得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褐煤粉末的尺寸为180-220目,采用硫代硫酸钠对褐煤粉末进行磺化,且硫代硫酸钠的添加比例为2-12%,步骤S1.3中通过喷洒氢氧化钾溶液对磺化后的褐煤粉末中的腐殖酸进行活化,所述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为1-5%,且喷洒的氢氧化钾溶液与褐煤粉末的质量比为(0.01-0.0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 中制备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在37±0.5℃的温度条件下在往复式摇床上培养48±2小时,然后再在65±0.5℃的温度条件下加热振动培养15分钟;
步骤S3.2:使用无菌蒸馏水对步骤S3.1得到菌悬液进行洗涤,且洗涤次数至少为三次,若不需要贮藏菌悬液,则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进行步骤S3.3;若需要贮藏菌悬液,则进行步骤S3.3后再进行得到步骤S3.4;
步骤S3.3:无菌蒸馏水洗涤结束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对菌悬液进行洗涤;
步骤S3.4: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和大豆琼脂通过标准稀释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且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种和侧孢短芽孢杆菌菌种的质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添加的微生物菌剂占赤霉素菌渣的质量分数的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数量大于0.2亿/g,所述无机肥料为氮肥、磷肥、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700336.3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Active CN115057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0336.3A CN11505772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0336.3A CN11505772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7729A CN115057729A (zh) 2022-09-16
CN115057729B true CN115057729B (zh) 2023-12-22

Family

ID=83201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0336.3A Active CN115057729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57729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6471A (en) * 1990-01-08 1996-03-05 Ciba-Gei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omponents from solutions
CN102246756A (zh) * 2011-05-19 2011-11-23 江西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ga3纯化及其水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CN102858974A (zh) * 2010-02-18 2013-01-02 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 抗铜绿假单胞菌e血清型脂多糖的抗体
CN105646107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山东植丰农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缓控释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经济作物用缓控释肥
CN106011177A (zh) * 2016-07-04 2016-10-12 南昌大学 以赤霉素菌渣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CN10675447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抗生素菌渣厌氧发酵促进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337510A (zh) * 2017-06-27 2017-11-10 安徽省瑞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褐煤腐殖酸的活化及其缓释包膜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8033847A (zh) * 2018-01-09 2018-05-15 江西新瑞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1441A (zh) * 2018-06-27 2018-11-30 贵州松桃正大振兴生态农旅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桃树缩叶病的种植方法
CN109608283A (zh) * 2018-12-26 2019-04-12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复合肥
CN109619045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对赤霉酸菌渣进行生物转化的方法
CN111170770A (zh) * 2020-01-21 2020-05-1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赤霉素发酵菌渣的脱毒处理方法
CN111620744A (zh) * 2020-06-17 2020-09-04 邵阳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菌渣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53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CN112314533A (zh) * 2020-11-12 2021-02-05 湖南自然创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方法
CN113462615A (zh) * 2021-08-18 2021-10-01 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金霉素菌渣废弃物的生物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堆肥高温预发酵方法
CN115672951A (zh) * 2022-09-27 2023-02-03 中南大学 一种抗生素菌渣的高效无害化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72194A1 (en) * 2019-04-12 2023-06-08 Jeffrey Hanson Robbins Composition including effervescent agents, biostimulant, nutrient, and pesticide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6471A (en) * 1990-01-08 1996-03-05 Ciba-Gei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omponents from solutions
CN102858974A (zh) * 2010-02-18 2013-01-02 明治制果药业株式会社 抗铜绿假单胞菌e血清型脂多糖的抗体
CN102246756A (zh) * 2011-05-19 2011-11-23 江西立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ga3纯化及其水溶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CN105646107A (zh) * 2016-03-10 2016-06-08 山东植丰农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缓控释肥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经济作物用缓控释肥
CN106011177A (zh) * 2016-07-04 2016-10-12 南昌大学 以赤霉素菌渣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方法
CN106754474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抗生素菌渣厌氧发酵促进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337510A (zh) * 2017-06-27 2017-11-10 安徽省瑞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褐煤腐殖酸的活化及其缓释包膜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8033847A (zh) * 2018-01-09 2018-05-15 江西新瑞丰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1441A (zh) * 2018-06-27 2018-11-30 贵州松桃正大振兴生态农旅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桃树缩叶病的种植方法
CN109608283A (zh) * 2018-12-26 2019-04-12 龙蟒大地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复合肥
CN109619045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幼虫对赤霉酸菌渣进行生物转化的方法
CN111170770A (zh) * 2020-01-21 2020-05-19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赤霉素发酵菌渣的脱毒处理方法
CN111620744A (zh) * 2020-06-17 2020-09-04 邵阳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菌渣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538A (zh) * 2020-10-10 2021-01-08 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赤霉素菌渣处理方法及包含赤霉素菌渣处理物的液体肥料
CN112314533A (zh) * 2020-11-12 2021-02-05 湖南自然创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方法
CN113462615A (zh) * 2021-08-18 2021-10-01 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金霉素菌渣废弃物的生物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堆肥高温预发酵方法
CN115672951A (zh) * 2022-09-27 2023-02-03 中南大学 一种抗生素菌渣的高效无害化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抗生素菌渣处理新技术进展;刘勇钢;韩继红;蒋翠岚;;煤炭与化工(第02期);第154-156页 *
曾永刚 等.《水污染控制工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第75-76页. *
苏现波 等.《煤层气地质学》.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第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57729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3804B (zh) 一种保水固氮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8006A (zh) 一种生物炭基生态肥
CN106187581A (zh) 一种盐碱地用改良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375A (zh) 一种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8320A (zh) 一种有机肥料
CN110563492A (zh) 一种干化污泥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0794A (zh) 一种利用四元法进行土壤改良与修复的方法
CN113480377A (zh) 一种油樟叶渣发酵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188A (zh) 一种花卉专用缓释肥的制备方法
CN107337506B (zh) 厌氧发酵复合添加剂及促进沼渣、沼液肥料厌氧发酵的方法
CN111285733A (zh) 一种利用蔬菜废弃物生产碱性水溶肥的方法
CN102040406B (zh) 一种利用氨基酸有机颗粒剂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CN101993301B (zh) 一种生物促生剂
AU2020102540A4 (en) Method, product and application for degrading sludge heavy metals by extreme microorganisms
CN105461443A (zh) 一种改良土壤微生态的磁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1193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
CN106278761A (zh) 一种利用剩余活性污泥与木材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15057729B (zh) 一种赤霉素菌渣转化利用的方法
CN103449932A (zh) 一种榉树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1879A (zh) 一种双重肥效的绿色环保活性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1819A (zh) 一种禽粪有机复合肥料的生产方法
CN110591725B (zh)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72012A (zh) 利用微生物降解浒苔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16462555A (zh) 一种澳州坚果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CN102965118A (zh) 一种含有有机酸菌丝体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