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5669B -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5669B
CN115045669B CN202210961812.7A CN202210961812A CN115045669B CN 115045669 B CN115045669 B CN 115045669B CN 202210961812 A CN202210961812 A CN 202210961812A CN 115045669 B CN115045669 B CN 115045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excavating
arch
wall
mai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18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5669A (zh
Inventor
王木群
王海林
杨雄
蒋胜波
陈兆
胡楚维
史晓琼
汪敬
张兆远
谢也真
胡久羡
李拼
孙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18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5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5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5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7Reinforcing elements therefor; Holders for the reinforc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03Dams, e.g. for venti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开挖隧道的中导洞,在中导洞内施作中隔墙,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其中,在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后,再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右洞的主洞,施作隧道右洞的二次衬砌,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先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再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左洞的主洞,施作隧道左洞的二次衬砌。本发明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同时能便于施工机械的进出。

Description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双连拱隧道尤其是大断面双连拱隧道不断涌现,施工工序繁多,开挖和支护相互交错。目前双连拱隧道主洞开挖方式过度地考虑施工安全性而对施工便捷性不够重视,双连拱隧道主洞往往设置了多个导坑,导坑过多再加上导坑宽度较小导致施工机械进出不便捷,非常不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存在开挖极度不便捷的现象,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同时兼顾施工便捷性是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目前双连拱隧道在开挖过程中隧道主洞导坑过多再加上导坑宽度较小导致施工机械进出不便捷,从而导致施工安全性和施工便捷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开挖隧道的中导洞;
S2,在所述中导洞内施作中隔墙;
S3,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其中,在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后,再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所述隧道右洞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右洞内远离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4,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右洞内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5,施作所述隧道右洞的二次衬砌;
S6,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先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再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其中,所述隧道左洞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左洞的远离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7,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左洞在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8,施作所述隧道左洞的二次衬砌;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中隔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S21,绑扎中隔墙钢筋笼;
S22,在所述中隔墙钢筋笼的两侧安放中隔墙工字钢;
S23,在任一所述中隔墙工字钢的顶部预埋第一连接钢板,以及下部靠近隧道仰拱的一侧预埋第二连接钢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钢板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连接,以使所述中隔墙工字钢、拱墙工字钢以及仰拱工字钢共同合围呈环状支护结构;
S24,向所述中隔墙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并得到所述中隔墙。
优选地,所述步骤S23和所述步骤S24之间还包括步骤:
S231,在所述中隔墙工字钢的底部预埋第三连接钢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开挖所述中导洞的上台阶;
S12,开挖所述中导洞的下台阶;
S13,在所述中导洞的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台阶分界处设置锁脚锚杆。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
S41,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
S42,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核心土;
S43,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中台阶并施作支护;
S44,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
优选地,所述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和/或所述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开挖的最大宽度不小于7m。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钢板通过焊接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钢板通过焊接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和/或,
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通过开挖隧道的中导洞,在中导洞内施作中隔墙,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其中,在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后,再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右洞的主洞,施作隧道右洞的二次衬砌,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先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再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左洞的主洞,施作隧道左洞的二次衬砌。本发明通过先开挖跨度最小的中导洞,在每一段中导洞开挖后施作对应的中隔墙进行支护,通过在隧道右洞和隧道左洞上先开挖侧导坑,并且侧导坑部分先开挖上台阶并施作支护之后,然后再开挖下台阶并施作支护,考虑到侧导坑的截面尺寸适中,有利于减少围岩的扰动,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从而在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的同时又能便于施工机械的进出。
此外,本发明通过将侧导坑设于远离中隔墙的一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具体的,首先通过开挖隧道的侧导坑并施作支护后,对于隧道的主洞,一侧通过侧导坑的支护结构对其进行支护,另一侧通过已施作的中隔墙进行支护,形成左右两侧的双侧支护结构形式,进而大幅度提高了主洞的施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满足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开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得到步骤S2中的中隔墙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工字钢独立成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中隔墙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大样图;
图6为图3中B处大样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开挖工序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10、中导洞;20、中隔墙;210、中隔墙钢筋笼;220、中隔墙工字钢;230、第一连接钢板;240、第二连接钢板;250、第三连接钢板;260、拱墙工字钢;270、仰拱工字钢;30、隧道右洞;40、隧道左洞。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附图1-7,本发明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S1,开挖隧道的中导洞10;S2,在所述中导洞10内施作中隔墙20;S3,开挖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其中,在开挖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后,再开挖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所述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右洞30内远离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S4,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右洞30内靠近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S5,施作所述隧道右洞30的二次衬砌;S6,开挖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先开挖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再开挖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其中,所述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左洞40的远离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S7,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左洞40在靠近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S8,施作所述隧道左洞40的二次衬砌。
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的是,目前针对大断面双连拱隧道,施工工序繁多,开挖和支护交错,过度地考虑施工安全性而对施工便捷性不够重视,因此在双连拱隧道主洞设置了多个导坑,导坑过多再加上导坑的宽度较小导致施工机械进出不便捷,非常不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本发明通过先开挖跨度最小的中导洞10,在每一段中导洞10开挖后施作对应的中隔墙20进行支护,通过在隧道右洞30和隧道左洞40上先开挖侧导坑,并且侧导坑部分先开挖上台阶并施作支护之后,然后再开挖下台阶并施作支护,为便于理解,请再次参阅附图7,开挖顺序按照(A)-(P)进行,其中,(A)表示先开挖中导洞10;(B)表示施作中隔墙20;(C)表示开挖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D)表示开挖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E)表示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F)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核心土;(G)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中台阶并施作支护;(H)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I)表示施作所述隧道右洞30的二次衬砌;(J)表示开挖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K)表示开挖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L)表示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M)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核心土;(N)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中台阶并施作支护;(O)表示开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P)表示施作所述隧道左洞40的二次衬砌。考虑到侧导坑的截面尺寸适中,有利于减少围岩的扰动,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从而在保证施工的安全性的同时又能便于施工机械的进出。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保证施工机械的顺畅进出,所述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和/或所述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开挖的最大宽度不小于7m,具体宽度应当视隧道尺寸和实际情况而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据此进行适应性设定。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右洞30内远离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所述隧道左洞40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左洞40的远离所述中隔墙20的一侧;也就是说,单个的隧道主洞的断面形式在空间上被划分为左右两个空间结构,一边是侧导坑结构,一边是主洞形式,从而满足了大跨径双连拱隧道需要同时兼顾施工安全性和施工便捷性两个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隧道的主洞的截面尺寸大于隧道的侧导坑的截面尺寸,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侧导坑设于远离中隔墙20的一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具体的,首先通过开挖隧道的侧导坑并施作支护后,对于隧道的主洞,一侧通过侧导坑的支护结构对其进行支护,另一侧通过已施作的中隔墙20进行支护,形成左右两侧的双侧支护结构形式,进而大幅度提高了主洞的施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满足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开挖。
其中,隧道左洞40和隧道右洞30均包括主洞和侧导坑,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支护和隧道右洞30的侧导坑的支护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内容,例如围岩好的时候就简单的锚杆挂网喷锚支护,围岩不好的话就用钢拱架支护,再喷锚,在此不作赘述。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隧道左洞40和隧道右洞30的施作工法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先行施作隧道左洞40,然后再施作隧道右洞30。再者,对隧道右洞30/隧道左洞40施作二次衬砌是指对主洞和侧导坑部分均施作二次衬砌。
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中隔墙20,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S21,绑扎中隔墙钢筋笼210;S22,在所述中隔墙钢筋笼210的两侧安放中隔墙工字钢220;S23,在任一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的顶部预埋第一连接钢板230,以及下部靠近隧道仰拱的一侧预埋第二连接钢板24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钢板230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26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240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270连接,以使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拱墙工字钢260以及仰拱工字钢270共同合围呈环状支护结构;S24,向所述中隔墙钢筋笼210浇筑混凝土并得到所述中隔墙20。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新型中隔墙20加固结构的施作方法,具体的,通过先绑扎中隔墙钢筋笼210,然后在中隔墙钢筋笼21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沿中隔墙2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中隔墙工字钢220,并且在中隔墙工字钢220的顶部和下部靠近隧道仰拱的一侧预埋连接钢板,通过第一连接钢板230和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260连接,第二连接钢板240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270连接,从而将中隔墙工字钢220、拱墙工字钢260以及仰拱工字钢270共同合围呈环状支护结构,大大增强了隧道的支护强度,整体效果可以参阅附图3。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于中隔墙20施作之后的主洞的工字钢,也就是本实施例所述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260将坐落在中隔墙20的顶部并与中隔墙工字钢220进行连接,位于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270将与中隔墙工字钢220的下部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整体的环状闭合结构,提高了隧道初期支护的承载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拱墙工字钢260是指位于主洞拱墙位置的工字钢,仰拱工字钢270是指位于主洞仰拱位置的工字钢。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现有双连拱隧道中隔墙20的墙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开裂渗水等现象,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连拱隧道采用初期支护独立成环的结构形式,也就是说,在中隔墙20部分也设置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使得中隔墙工字钢220、拱墙工字钢260以及仰拱工字钢270共同合围呈环状支护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开裂渗水现象。
此外,还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的是,现有中导洞10在中隔墙20施作完之后,两侧的空间比较狭小,如果要在中隔墙20部位施作工字钢,只能依靠人力抬进去与隧道主洞的工字钢进行连接,施工极度不便捷且安全无保障。本发明实施例在中导洞10开挖之后,将中隔墙20部位的工字钢与中隔墙20一起施作,并且在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上下两端分别预埋有第一连接钢板230和第二连接钢板240,提前将中隔墙工字钢220进行,避免了上述出现的施工不便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通过预埋第一连接钢板230和第二连接钢板240,相比于直接将中隔墙工字钢220与拱墙工字钢260以及仰拱工字钢270进行连接,能够进一步改善受力结构,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具体示例:中隔墙工字钢220的型号可以选择为22b工字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型号尺寸的工字钢;中隔墙工字钢220可以和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260或者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270型号设置成一致的形式,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可以是多个工字钢子段相互拼接而成,或者采用一根整个的工字钢。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中隔墙20通过多个工字钢子段相互连接而成,并且相邻两个工字钢子段之间通过连接钢板进行连接;第一连接钢板230可以采用240×240×15mm(长×宽×高)的Q235钢板,第二连接钢板240可以采用340×260×15mm的Q235钢板,第三连接钢板250可以采用270×240×15mm的Q235钢板。
作为本发明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3和所述步骤S24之间还包括步骤:S231,在所述中隔墙工字钢220的底部预埋第三连接钢板250;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钢板250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210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中隔墙工字钢220的底部预埋有第三连接钢板250,并且将第三连接钢板250和中隔墙钢筋笼210固定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从而增强了中隔墙工字钢22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1,开挖所述中导洞10的上台阶;S12,开挖所述中导洞10的下台阶;S13,在所述中导洞10的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台阶分界处设置锁脚锚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导洞10的开挖方式采用上下两个台阶开挖方式进行开挖,先开挖中导洞10的上台阶,然后开挖中导洞10的下台阶,完成之后在中导洞10的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台阶分界处设置锁脚锚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中导洞10的侧壁发生沉降,并且基于先开挖中导洞10然后再开挖主洞,此时,锁脚锚杆自中导洞10的侧壁打进主洞的围岩进行临时支护,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中导洞10发生沉降,在后期的隧道主洞的开挖过程中,锁脚锚杆和中导洞10的侧壁将一起被拆除开挖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S41,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S42,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核心土;S43,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中台阶并施作支护;S44,开挖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隧道右洞30以及隧道左洞40的开挖工法均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进行开挖,即首先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在开挖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核心土,中台阶并施作支护以及下台阶并施作支护。在开挖过程中可以采取机械开挖和弱爆破结合开挖的方式施工,掏槽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隧道爆破掘进过程汇总常用的斜眼掏槽、直眼掏槽和混合掏槽;支护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内容,例如围岩好的时候就简单的锚杆挂网喷锚支护,围岩不好的话就用钢拱架支护,再喷锚,在此不作赘述。
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钢板230通过焊接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26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240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270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钢板250通过焊接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210固定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隔墙20的两侧分别安装了中隔墙工字钢220,因此,每一侧的中隔墙工字钢220需要与对应的/靠近的拱墙工字钢260和仰拱工字钢27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能够保证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30的主洞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和/或,
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40的主洞的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隧道左洞40各台阶的数值优选和隧道右洞30保持一致,本实施例中的高度值为每个台阶在竖直高度的最大值,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开挖隧道的中导洞;
S2,在所述中导洞内施作中隔墙;
S3,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其中,在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后,再开挖隧道右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所述隧道右洞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右洞内远离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4,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右洞内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5,施作所述隧道右洞的二次衬砌;
S6,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先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再开挖隧道左洞的侧导坑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其中,所述隧道左洞的侧导坑设于所述隧道左洞的远离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7,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其中,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设于所述隧道左洞在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
S8,施作所述隧道左洞的二次衬砌;
其中,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开挖所述中导洞的上台阶;
S12,开挖所述中导洞的下台阶;
S13,在所述中导洞的上台阶和下台阶之间的台阶分界处设置锁脚锚杆;
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中隔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S21,绑扎中隔墙钢筋笼;
S22,在所述中隔墙钢筋笼的两侧安放中隔墙工字钢;
S23,在所述中隔墙工字钢的顶部预埋第一连接钢板,以及下部靠近隧道仰拱的一侧预埋第二连接钢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钢板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用于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连接,以使所述中隔墙工字钢、拱墙工字钢以及仰拱工字钢共同合围呈环状支护结构;
S24,向所述中隔墙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并得到所述中隔墙;
所述步骤S23和所述步骤S24之间还包括步骤:
S231,在所述中隔墙工字钢的底部预埋第三连接钢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钢板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隧道右洞的侧导坑和/或所述隧道左洞的侧导坑开挖的最大宽度不小于7m;
所述第一连接钢板通过焊接与对应的位于隧道拱墙处的拱墙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与对应的位于隧道仰拱处的仰拱工字钢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钢板通过焊接与所述中隔墙钢筋笼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
S41,采用掏槽的方式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上台阶并施作支护;
S42,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核心土;
S43,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中台阶并施作支护;
S44,开挖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下台阶并施作支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右洞的主洞的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和/或,
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上台阶高度设置在4.5-5.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中台阶高度设置在3.5-4.0m之间,所述隧道左洞的主洞的下台阶高度设置在4.0-4.5m之间。
CN202210961812.7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045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1812.7A CN115045669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1812.7A CN115045669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669A CN115045669A (zh) 2022-09-13
CN115045669B true CN115045669B (zh) 2023-04-21

Family

ID=8316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1812.7A Active CN115045669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566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28087U (zh) * 2011-10-17 2012-05-23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装置
CN102418534B (zh) * 2011-10-17 2013-08-14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50212B (zh) * 2012-05-04 2014-04-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中导洞临时支护保护连拱隧道中隔墙的施工方法
CN103244130B (zh) * 2013-05-31 2015-04-29 中南大学 人字形隧道断面快速挖扩施工方法
CN105626083A (zh) * 2016-01-07 2016-06-01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透肋式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9026064B (zh) * 2018-07-16 2020-10-2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大跨度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的施工方法
CN110630283B (zh) * 2019-09-12 2020-11-24 山东大学 一种适用于双连拱隧道的三层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075454B (zh) * 2020-01-17 2022-01-04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双连拱隧道五洞开挖方法
CN212958663U (zh) * 2020-07-23 2021-04-13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
CN215979399U (zh) * 2021-07-30 2022-03-08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中洞法中隔墙衬砌施工台架
CN114483081A (zh) * 2021-12-30 2022-05-13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地形偏压下连拱隧道曲中墙防偏转结构施工方法
CN114352292A (zh) * 2021-12-31 2022-04-15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用于风化千枚岩地层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施工方法
CN114856640A (zh) * 2022-06-07 2022-08-05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加固墙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669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4397B (zh) 一种在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基础上扩挖车站的明挖施工方法
CN105089061B (zh) 一种超深基坑支护方法
CN207063982U (zh) 一种导洞内机械辅助止水暗挖车站结构
CN110630284A (zh) 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的沉降主动控制结构及方法
KR100767952B1 (ko) 기존기초 하부 통로조성 공법
CN105275013B (zh) 一种核心筒逆作叠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KR102396786B1 (ko) 기존 지하 외벽의 보강을 통한 신설 건물의 지하 증축 및 역타 공법
CN115045669B (zh) 一种软弱地层超大断面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12431407A (zh) 一种建筑主体悬挑结构支模施工方法
CN217974413U (zh)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CN105298147A (zh) 超深基坑螺旋下降物料快速运输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20388A (zh) 地下暗挖大跨度车站预留隧道下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260748U (zh)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
CN110258639B (zh) 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404060A (zh) 刚性肋墙式桩墙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648795A (zh) 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
JP5686414B2 (ja) 構真柱
JPS5829922A (ja) 地下外壁の構築工法
CN205063369U (zh) 超深基坑螺旋下降物料快速运输通道
CN115198787B (zh) 一种钢管柱式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盖挖逆作施工方法
CN215211145U (zh) 岩石地层洞桩法施工成型的短边桩地下车站
CN218622244U (zh) 一种地铁基坑开挖穿过地下电缆的原位保护结构
KR100593203B1 (ko) 측압지지보 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 및 상기 측압지지보형성용 데크 지지프레임을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12614773U (zh) 硐室支护结构及硐室
CN114411759B (zh) 环隧接口处挡土墙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