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4413U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74413U CN217974413U CN202222090321.8U CN202222090321U CN217974413U CN 217974413 U CN217974413 U CN 217974413U CN 202222090321 U CN202222090321 U CN 202222090321U CN 217974413 U CN217974413 U CN 2179744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deep
- foundation pit
- support
- shal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分布有高低错落的浅基坑和深基坑,所述浅基坑与所述深基坑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桩支护、第一道砼支撑、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不仅对浅、深基坑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有效防控基坑竖向沉降,而且对深浅基坑过渡区采取排桩支护基础支护,有效防控基坑水平位移;另一方面,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的施工方法,支护结构不仅作为前期的临时支撑体系,还用于主体工程建设,永临结合,既降低成本,又节省资源,具有较佳的经济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有助于推动深浅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由于轨道交通的功能需求,部分区间底板存在高差变化,即形成了深浅基坑,尽管单一深基坑施工较为成熟,但深浅基坑同步实施并不多见。若深浅基坑高度差值较大,则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对于深浅基坑而言,其施工质量安全非常关键。为了达到对浅坑基底沉降及位移的有效控制,同时确保深坑的施工安全,复杂施工环境下深浅基坑施工工艺的选择在保证地铁工程基坑质量安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的深浅基坑同步施工技术中,为了达到防止基坑变形或倾覆的目的,所采用到的支护施工结构往往过于繁琐复杂,不仅具有导致基坑竖向沉降或者水平位移的安全隐患,还对后续的拆装操作造成不便,不具备较佳的经济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稳固、社会及经济效益更佳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分布有高低错落的浅基坑和深基坑,所述浅基坑与所述深基坑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桩支护、第一道砼支撑、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
所述基坑的内壁两侧面沿纵向均覆有地连墙,所述浅基坑与所述深基坑的坑底面分别浇筑有位于同一标高的浅基坑底板和深基坑底板,所述排桩支护沿所述浅基坑和深基坑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排布,且所述排桩支护与所述第三道钢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共同抵抗所述浅基坑土体侧向土压力,所述排桩支护的顶部纵向施作排桩冠梁,所述排桩冠梁通过与所述浅基坑底板钢筋混凝土垫层横向设有的暗梁锚接,从而与所述地连墙连接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第一道砼支撑横向跨接在两侧所述地连墙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一道砼支撑的端部锚接至所述地连墙顶部纵向施作的第一道冠梁内,所述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从高至低依次横向跨接在所述基坑内。
进一步地,所述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有呈上下两层结构的明挖隧道实体框架,所述浅基坑内具有一层结构,所述深基坑内具有两层结构,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的施工工序与所述第一道砼支撑、第二道钢支撑、第三道钢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的架设工序同步进行,且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与所述第一道冠梁之间夹设有压顶梁,所述压顶梁沿纵向贴合至所述地连墙。
进一步地,所述浅基坑底板的底部设有加固地基,所述加固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位于所述基坑内壁两侧的所述地连墙均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所述深基坑底板的底部采用基底控沉桩进行地基加固。
进一步地,所述排桩支护包括多根沿所述浅基坑和深基坑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密布的围护桩,所述排桩冠梁架设在所述围护桩的顶部,部分所述围护桩的顶部贯穿所述排桩冠梁设有格构柱。
进一步地,多根所述格构柱沿所述排桩支护纵向间设,所述格构柱贴合所述第二道钢支撑搭建,且所述格构柱的顶端向上延伸直至埋入至所述第一道砼支撑内,并在所述格构柱与所述第二道钢支撑垂直相交的位置处安装有工字钢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道钢支撑对撑在所述基坑两侧的所述地连墙上,所述第三道钢支撑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冠梁与所述地连墙之间,所述第四道钢支撑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支护与所述地连墙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用于固定多道钢支撑的钢围檩,所述第二道钢支撑的两端分别经由所述钢围檩固定连接至两侧的所述地连墙,所述第三道钢支撑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所述第三道钢支撑的另一端焊接至所述排桩冠梁内预埋的钢板,所述第四道钢支撑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所述第四道钢支撑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固定连接至所述围护桩。
进一步地,所述地连墙上方位于所述第一道冠梁的顶部设有挡土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不仅对浅、深基坑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提高基坑基底的承载能力及基坑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有效防控基坑竖向沉降,而且对深浅基坑过渡区采取排桩支护基础支护,排桩支护经由暗梁与地连墙连接构成一整体的框架结构,保障基坑深浅过渡区域的稳定性,有效防控基坑水平位移;另一方面,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的施工方法,隧道挖凿与支护架设同步进行,支护结构不仅作为前期的临时支撑体系,还用于主体工程建设,永临结合,既降低成本,又节省资源,具有较佳的经济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有助于推动深浅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深浅基坑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深浅基坑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围护桩与格构柱装配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A部正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明挖隧道实体框架;2、地连墙;201、第一道冠梁;3、挡土墙;4、压顶梁;5、浅基坑;501、浅基坑底板;6、加固地基;7、深基坑;701、深基坑底板;8、排桩支护;9、围护桩;901、排桩冠梁;10、格构柱;11、第一道砼支撑;12、第二道钢支撑;13、第三道钢支撑;14、第四道钢支撑;15、钢围檩;16、工字钢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见图1-图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分布有高低错落的浅基坑5和深基坑7,所述浅基坑5与所述深基坑7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桩支护8、第一道砼支撑11、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
所述基坑的内壁两侧面沿纵向均覆有地连墙2,所述浅基坑5与所述深基坑7的坑底面分别浇筑有位于同一标高的浅基坑底板501和深基坑底板701,所述排桩支护8沿所述浅基坑5和深基坑7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排布,且所述排桩支护8与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共同抵抗所述浅基坑5土体侧向土压力,所述排桩支护8的顶部纵向施作排桩冠梁901,所述排桩冠梁901通过与所述浅基坑底板501钢筋混凝土垫层横向设有的暗梁锚接,从而与所述地连墙2连接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横向跨接在两侧所述地连墙2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的端部锚接至所述地连墙2顶部纵向施作的第一道冠梁201内,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从高至低依次横向跨接在所述基坑内。
本实用新型中,一方面,不仅对浅、深基坑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提高基坑基底的承载能力及基坑结构的抗倾覆能力,有效防控基坑竖向沉降,而且对深浅基坑过渡区采取排桩支护基础支护,排桩支护经由暗梁与地连墙连接构成一整体的框架结构,保障基坑深浅过渡区域的稳定性,有效防控基坑水平位移;另一方面,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的施工方法,隧道挖凿与支护架设同步进行,支护结构不仅作为前期的临时支撑体系,还用于主体工程建设,永临结合,既降低成本,又节省资源,具有较佳的经济适用性和社会效益性,有助于推动深浅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有呈上下两层结构的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所述浅基坑5内具有一层结构,所述深基坑7内具有两层结构,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的施工工序与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的架设工序同步进行,且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与所述第一道冠梁201之间夹设有压顶梁4,所述压顶梁4沿纵向贴合至所述地连墙2。这样设计,所述地连墙2分别经由所述第一道冠梁201和第一道砼支撑11的配合以及所述排桩冠梁901和排桩支护8的配合,构成整体支撑框架体系,既起到对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的防护作用,又起到防控所述基坑水平位移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浅基坑底板501的底部设有加固地基6,所述加固地基6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位于所述基坑内壁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均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所述深基坑底板701的底部采用基底控沉桩进行地基加固。这样设计,所述浅基坑底板501和深基坑底板701均可采用混凝土浇筑,所述加固地基6加深加厚而设,水泥搅拌桩和基底控沉桩起到提高基底承压抗拔的作用,满足所述基坑结构抗倾覆能力,有效防控所述基坑竖向沉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桩支护8包括多根沿所述浅基坑5和深基坑7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密布的围护桩9,所述排桩冠梁901架设在所述围护桩9的顶部,部分所述围护桩9的顶部贯穿所述排桩冠梁901设有格构柱10。这样设计,所述排桩支护8不仅起到对所述深浅基坑过渡区8的基础支护作用,防止所述基坑变形坍塌,还与所述地连墙2配合安装,构成所述基坑内一整体的支撑框架体系,有效防控基坑水平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多根所述格构柱10沿所述排桩支护8纵向间设,所述格构柱10贴合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搭建,且所述格构柱10的顶端向上延伸直至埋入至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内,并在所述格构柱10与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垂直相交的位置处安装有工字钢拉杆16;
需要注意的是,本施工结构中,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包括多根横向间隔分布的砼梁,各层的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分别包括多根横向间隔分布的钢梁,每根所述格构柱10一一对应贴合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中的每根钢梁,并将顶端埋入至顶部对应的每根所述砼梁中;
这样设计,所述格构柱10起到对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和第二道钢支撑12的支撑加固作用,防止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和第二道钢支撑12在所述基坑内横向跨度过大而坍塌变形,所述工字钢拉杆16起到支撑结构加强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对撑在所述基坑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上,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冠梁901与所述地连墙2之间,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支护8与所述地连墙2之间。这样设计,三道钢支撑体系在所述基坑内随着隧道的开挖而从高到低依次架设,加强对所述基坑,尤其是对所述深基坑7的结构加固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用于固定多道钢支撑的钢围檩15,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的两端分别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的另一端焊接至所述排桩冠梁901内预埋的钢板,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所述围护桩9。这样设计,钢支撑体系相较于混凝土结构而言,安装拆卸更加便捷,待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完全挖凿完毕后,由上至下逐层拆除,可留作后期循环使用,既降低施工的不便,又节省施工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地连墙2上方位于所述第一道冠梁201的顶部设有挡土墙3。这样设计,所述挡土墙3既起到防止所述基坑填土掩埋的作用,又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分布有高低错落的浅基坑(5)和深基坑(7),所述浅基坑(5)与所述深基坑(7)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桩支护(8)、第一道砼支撑(11)、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
所述基坑的内壁两侧面沿纵向均覆有地连墙(2),所述浅基坑(5)与所述深基坑(7)的坑底面分别浇筑有位于同一标高的浅基坑底板(501)和深基坑底板(701),所述排桩支护(8)沿所述浅基坑(5)和深基坑(7)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排布,且所述排桩支护(8)与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共同抵抗所述浅基坑(5)土体侧向土压力,所述排桩支护(8)的顶部纵向施作排桩冠梁(901),所述排桩冠梁(901)通过与所述浅基坑底板(501)钢筋混凝土垫层横向设有的暗梁锚接,从而与所述地连墙(2)连接构成框架结构;
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横向跨接在两侧所述地连墙(2)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的端部锚接至所述地连墙(2)顶部纵向施作的第一道冠梁(201)内,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从高至低依次横向跨接在所述基坑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有呈上下两层结构的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所述浅基坑(5)内具有一层结构,所述深基坑(7)内具有两层结构,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的施工工序与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第二道钢支撑(12)、第三道钢支撑(13)和第四道钢支撑(14)的架设工序同步进行,且所述明挖隧道实体框架(1)与所述第一道冠梁(201)之间夹设有压顶梁(4),所述压顶梁(4)沿纵向贴合至所述地连墙(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底板(501)的底部设有加固地基(6),所述加固地基(6)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位于所述基坑内壁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均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所述深基坑底板(701)的底部采用基底控沉桩进行地基加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桩支护(8)包括多根沿所述浅基坑(5)和深基坑(7)相连接的位置处纵向密布的围护桩(9),所述排桩冠梁(901)架设在所述围护桩(9)的顶部,部分所述围护桩(9)的顶部贯穿所述排桩冠梁(901)设有格构柱(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格构柱(10)沿所述排桩支护(8)纵向间设,所述格构柱(10)贴合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搭建,且所述格构柱(10)的顶端向上延伸直至埋入至所述第一道砼支撑(11)内,并在所述格构柱(10)与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垂直相交的位置处安装有工字钢拉杆(1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对撑在所述基坑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上,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冠梁(901)与所述地连墙(2)之间,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横向架设在所述排桩支护(8)与所述地连墙(2)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固定多道钢支撑的钢围檩(15),所述第二道钢支撑(12)的两端分别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两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三道钢支撑(13)的另一端焊接至所述排桩冠梁(901)内预埋的钢板,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的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一侧的所述地连墙(2),所述第四道钢支撑(14)的另一端经由所述钢围檩(15)固定连接至所述围护桩(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2)上方位于所述第一道冠梁(201)的顶部设有挡土墙(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0321.8U CN217974413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0321.8U CN217974413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74413U true CN217974413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5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90321.8U Active CN217974413U (zh) | 2022-08-09 | 2022-08-09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744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90224A (zh) * | 2023-10-18 | 2023-11-21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边坑中坑无支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2022
- 2022-08-09 CN CN202222090321.8U patent/CN2179744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90224A (zh) * | 2023-10-18 | 2023-11-21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贴边坑中坑无支撑围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38678B (zh) | 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施工方法 | |
CN113123361B (zh) | 盾构隧道安全下穿市政桥梁桩基托换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111910660A (zh) | 一种超高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236241B (zh) | 基于半盖挖法的软弱富水地层地铁基坑加固开挖方法 | |
CN210315186U (zh) | 一种轻型拱桥基础构造 | |
CN217974413U (zh) | 一种深浅基坑支护施工结构 | |
CN211312570U (zh) | 一种可周转式钢制沉井支护装置 | |
CN111593739A (zh) | 一种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型钢悬臂式组合支护 | |
CN212612520U (zh) | 一种组合式倾斜桩锚杆基坑支护体系 | |
CN215801664U (zh) | 刚性肋墙式桩墙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4320376B (zh) | 一种暗挖车站由横通道进正洞支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5292504U (zh) | 穿越大型岩溶空腔顶板的隧道结构 | |
CN214787427U (zh) | 一种隧道拱桥式隧底结构 | |
CN113404060A (zh) | 刚性肋墙式桩墙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4635709A (zh) | 一种超大断面浅埋地铁车站非减跨施工方法及施工结构 | |
CN210622821U (zh) | 一种偏压隧道拱架和偏压隧道拱架挑顶结构 | |
CN108487303B (zh) | 一种支护桩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组合挡墙及施工方法 | |
CN111042214A (zh) | 一种浅覆土地下结构的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105109U (zh) | 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 |
CN220565238U (zh) | 一种适用于大高差深基坑的桩锚与内支撑组合支护系统 | |
Marchand | A DEEP BASEMENT IN ALDERSGATE STREET, LONDON. PART 1: CONTRACTOR'S DESIGN AND PLANNING. | |
CN216787170U (zh) | 一种具有仰斜式挡墙和锚索格构梁的支护结构 | |
CN215857740U (zh) | 一种临河深基坑侧壁加固防渗结构 | |
CN212375867U (zh) | 基坑竖向斜撑构件 | |
CN114645544B (zh) | 基坑后装张弦梁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