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6595A -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6595A
CN115036595A CN202210958362.6A CN202210958362A CN115036595A CN 115036595 A CN115036595 A CN 115036595A CN 202210958362 A CN202210958362 A CN 202210958362A CN 115036595 A CN115036595 A CN 115036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nergy storage
data
identification
stor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83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6595B (zh
Inventor
孙大帅
王景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83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6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6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with battery type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8Cells or batteries combined with indicating means for exter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e.g. by change of colour or of light dens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本申请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Description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储能行业,电池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障发生后损失往往难以挽回。目前现有的储能电池管理通常依赖MES系统、OA系统和物编码系统实现。其中,MES系统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OA系统主要负责人员管理、流程管理和运营管理等,物编码系统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物料编码。然而上述三种系统中关联度不够,从而导致在某个组合电池或组合电池中的某个电芯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锁定相关联的问题电池,从而无法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方法包括: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包括: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储能电池对应的电池信息;电池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生产批次、组装时间、组装工人和/或测试数据;从电池数据中查找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的电池信息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一问题电池标识。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预先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包括:历史电池运行数据和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的对应关系;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的步骤,包括:获取储能电池的当前电池运行数据;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历史电池运行数据中查找与当前电池运行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将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对应的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确定为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子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的步骤,包括:根据多个影响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为故障;标准层为多个子影响因素;决策层为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子影响因素和预设尺度构建判断矩阵;基于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根据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确定决策层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总权重;将总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控制储能电池停止工作;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控制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电池停止工作。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包括: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第一电池数据;从第一电池数据中确定与目标影响因素相关的第二电池数据;将第二电池数据对应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装置,装置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装置包括: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第一电池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影响因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中,方法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首先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然后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层次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决策结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现有的储能电池管理通常依赖MES系统、OA系统和物编码系统实现。然而上述三个系统的关联度不够,从而导致在监测到某个组合电池或组合电池中的某个电芯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锁定相关联的问题电池,从而无法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由于电池安全的特殊性,及各种可能出现风险的因素,如某装配工操作不规范、某一批次电芯有问题,某一批测试数据处于临界值等,在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中预先存储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具体的,电池数据可以包括以下四种数据:(1)电池批次数据,如电池批次ID,电池ID,电池信息;(2)电池组装数据,如电池ID,工人ID,工序;(3)生产测试数据,如Pack ID,工人ID,测试数据;(4)工人数据,如小组ID,工人ID,组装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该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即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
当检测到某个储能电池发生故障时,可精准地获取到其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故障的步骤可以是云平台执行,也可以是该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执行。
步骤S104,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
由于系统中预先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多种电池数据,因此,根据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能够查找到一系列相关联的电池标识,这是一个较大范围的问题电池的确定方式。对于故障电池或问题电池通常需要都停掉,以确保损失最小,但是对于上述通过标识确定出的问题电池都停止工作的话,对生产效率又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缩小问题电池的范围,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安全预防维护。
步骤S106,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
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是基于当前检测到的电池数据和历史电池数据进行比对确定出来的。通过多层次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出影响最大的因素。
步骤S108,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步骤S110,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通过上述目标影响因素进一步从大范围的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出小范围的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小范围的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电池停止工作,以便工作人员进一步进行安全预防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04和步骤S106之间并没有先后顺序,其执行顺序可以互换或者同时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首先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然后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该方法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本实施例重点描述故障的多层次分析过程及问题电池标识的确定过程。
本实施例中,上述系统中还预先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包括:历史电池运行数据和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的对应关系;也就是每个故障因素对应的电池在故障期间的历史电池运行数据。比如,故障因素为电芯内阻大,则对应的电池运行数据可以包括:电芯内阻阻值为X欧姆等。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控制储能电池停止工作。
在确定出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后,立刻停止其在系统中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步骤S204,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储能电池对应的电池信息;电池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生产批次、组装时间、组装工人和/或测试数据。
步骤S206,从电池数据中查找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的电池信息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一问题电池标识。
步骤S208,获取储能电池的当前电池运行数据。当前电池运行数据可以包括:当前电池内阻阻值、当前工作电压、当前工作电流、当前工作温度等多种参数。
步骤S210,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历史电池运行数据中查找与当前电池运行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运行数据;这里查找与当前电池运行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可以是相对匹配,也可以是完全匹配。比如,储能电池的当前电池内阻阻值为Y欧姆,与电芯内阻大这个故障因素对应的历史电池运行数据中的电芯内阻阻值X欧姆相匹配,可以是Y与X的值相同,也可以是Y与X的差值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可以看作是相匹配的关系。
步骤S212,将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对应的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确定为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步骤S214,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对多个可选项目的横向比较,用于进行数值化的量化和纵向对比帮助使用者得出更好的解救方案。因此,当人们对于多个选择的事情抉择方面,可以考虑使用这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权重。在层次分析法中,首先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应用AHP分析问题时,首先要使问题条理化、层次化,即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层次模型,首先要对所解决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弄清它涉及哪些因素,如目标、分目标、准则和方案等等。对于决策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下面几类层次:(1)最高层。目标层,即所要达到的目标。(2)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或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义可分为标准层、准则层等。(3)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或政策,常称为方案层或措施层。
本实施例中,上述每个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子影响因素;多层次分析过程如下:
(1)根据多个影响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为故障;标准层为多个子影响因素;决策层为多个影响因素;如图3所示,目标层为故障;标准层包括:电压过高过低、掉电、电芯内阻大、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绝缘胶不规范漏电五个子影响因素;决策层包括电芯、Pack、人工组装三个影响因素。由图3可知,电芯因素的子影响因素包括:电压过高过低、掉电、电芯内阻大;Pack电池组合的子影响因素包括:掉电、电芯内阻大、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人工组装的子影响因素包括: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绝缘胶不规范漏电。
(2)根据多个子影响因素和预设尺度构建判断矩阵;
由于影响决策的因素不易测量,人们凭借经验得到的结果也往往不准确。为了得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列一个矩阵,其行属性和列属性分别代表5个准则,即上述五个子影响因素;各元素通过子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比较来确定。在进行成对比较时,通常采用如表1所示的1-9尺度:
表1
尺度a <sub>ij</sub> 含义
1 C <sub>i </sub>与C <sub>j </sub>的影响相同
3 C <sub>i </sub>比C <sub>j </sub>的影响稍强
5 C <sub>i </sub>比C <sub>j </sub>的影响强
7 C <sub>i </sub>比C <sub>j </sub>的影响明显的强
9 C <sub>i </sub>比C <sub>j </sub>的影响绝对的强
2,4,6,8 C <sub>i </sub>与C <sub>j </sub>的影响之比在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1,1/2, … 1/9 C <sub>i </sub>与C <sub>j </sub>的影响之比为上面a <sub>ij </sub>的互反数
以多个子影响因素的比较为例:“电压过高过低”的重要性与自身相同,比“绝缘阻性有问题”明显的强,比“绝缘胶不规范漏电”强,比“电芯内阻大”稍强。根据1-9尺度,矩阵的第一行元素为1,3,5,3,3,其他行元素同理,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判断矩阵。
表2
电压过高过低 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 绝缘胶不规范漏电 掉电 电芯内阻大
电压过高过低 1 3 5 3 3
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 1/3 1 3 3 3
绝缘胶不规范漏电 1/5 1/3 1 1 3
掉电 1/3 1/3 1 1 3
电芯内阻大 1/3 1/3 1/3 1/3 1
(3)基于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
基于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子影响因素的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如图4所示,电压过高过低、掉电、电芯内阻大、表面出现焊接点绝缘阻性有问题、绝缘胶不规范漏电五个子影响因素分别对应的权重为:0.437827、0.248202、0.116224、0.127069、0.070677。
(4)根据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确定决策层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总权重。每个影响因素的总权重即为其对应的多个子影响因素的权重的和,如图4所示,电芯因素的总权重为:0.586137;Pack因素的总权重为:0.235588;人工组装因素的总权重为:0.178275。
(5)将总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因此,电芯因素是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步骤S216,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第一电池数据;从第一电池数据中确定与目标影响因素相关的第二电池数据;将第二电池数据对应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通过上述多层次分析得到的决策结果,就能快速定位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位置,即问题电池的标识,为故障的迅速排除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步骤S218,控制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电池停止工作,并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
在电力系统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其电气控制系统会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因此,为了尽快恢复设备的运行能力,通过将层次分析法有效的运用于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检修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为故障的快速排除提供可靠保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中,当发生电芯故障时,首先关闭当前设备,确定相关故障点的电芯ID,同时检索数据,获取同一批次电芯、同一批次组装信息,经过多层次分析,对权重不同的属性依次分析进行问题锁定,并由技术支持进行及时检查及修复。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出故障电池后立刻停止其工作,并在确定出可能存在的较小范围的问题电池后,停止问题电池的工作,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本实施例通过根据历史电池故障数据中确定出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出目标影响因素,进而依据该目标影响因素可以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精准地筛选出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使工作人员进行有效地精准地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装置,装置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参见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标识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第一电池标识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影响因素获取模块406,用于获取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分析模块408,用于根据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确定模块410,用于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显示模块412,用于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装置,能够在获取到发生故障的电池的标识后,通过针对故障的多层次分析,从相关联的电池数据中确定出可能存在问题的电池标识进行展示,以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电池安全预防维护。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电池标识确定模块404,还用于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电池数据中查找储能电池对应的电池信息;电池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生产批次、组装时间、组装工人和/或测试数据;从电池数据中查找与储能电池具有相同的电池信息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一问题电池标识。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预先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包括:历史电池运行数据和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的对应关系;上述影响因素获取模块406,还用于获取储能电池的当前电池运行数据;根据储能电池的标识,从历史电池运行数据中查找与当前电池运行数据相同的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将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对应的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确定为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每个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子影响因素;上述分析模块408,还用于根据多个影响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为故障;标准层为多个子影响因素;决策层为多个影响因素;根据多个子影响因素和预设尺度构建判断矩阵;基于判断矩阵计算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根据每个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确定决策层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总权重;将总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储能电池停止工作;基于目标影响因素,从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之后控制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电池停止工作。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确定模块410,还用于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第一电池数据;从第一电池数据中确定与目标影响因素相关的第二电池数据;将第二电池数据对应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在本申请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模块412还用于将第二问题电池标识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的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如图6所示,为该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系统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0,该存储器50存储有能够被该处理器51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51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
在图6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该系统还包括总线52和通信接口53,其中,处理器51、通信接口53和存储器50通过总线52连接。
其中,存储器50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52可以是ISA(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5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5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51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所述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所述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
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标识,从所述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所述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
获取所述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根据多个所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
基于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从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将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标识,从所述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标识,从所述电池数据中查找所述储能电池对应的电池信息;所述电池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生产批次、组装时间、组装工人和/或测试数据;
从所述电池数据中查找与所述储能电池具有相同的所述电池信息的电池标识作为第一问题电池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预先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历史电池故障数据;所述历史电池故障数据包括:历史电池运行数据和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的对应关系;获取所述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储能电池的当前电池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标识,从所述历史电池运行数据中查找与所述当前电池运行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历史运行数据;
将所述目标历史运行数据对应的历史电池故障因素确定为所述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影响因素包括至少一个子影响因素;根据多个所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的步骤,包括:
根据多个所述影响因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所述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为故障;标准层为多个所述子影响因素;决策层为多个所述影响因素;
根据多个所述子影响因素和预设尺度构建判断矩阵;
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每个所述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
根据每个所述子影响因素对应的权重确定决策层各个影响因素对应的总权重;
将总权重最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产生故障的目标影响因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储能电池停止工作;
基于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从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电池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从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的步骤,包括:
查找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对应的第一电池数据;
从第一电池数据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影响因素相关的第二电池数据;
将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对应的电池标识作为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显示。
8.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所述系统中存储有通过电池标识关联起来的电池数据;所述电池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电池批次数据、电池组装数据、生产测试数据和工人数据;所述装置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生故障的储能电池的标识;
第一电池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池的标识,从所述电池数据中查找第一问题电池标识;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为与所述储能电池具有相同批次、相同组装时间、相同组装工人和/或相同测试数据的电池的标识;
影响因素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储能电池产生故障的多个影响因素;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分析,确定目标影响因素;
第二问题电池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影响因素,从所述第一问题电池标识中筛选第二问题电池标识;
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问题电池标识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参考进行后续维护。
9.一种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58362.6A 2022-08-11 2022-08-11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5036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8362.6A CN11503659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8362.6A CN11503659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595A true CN115036595A (zh) 2022-09-09
CN115036595B CN115036595B (zh) 2022-11-01

Family

ID=83131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8362.6A Active CN115036595B (zh) 2022-08-11 2022-08-11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65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799A (zh) * 2022-11-25 2023-01-13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n) 液冷储能集装箱的漏液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38678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广东省锐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电池安全维护管理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68075A (ja) * 2010-09-22 2012-04-05 Hitachi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診断方法
US20130002260A1 (en) * 2010-03-24 2013-01-03 MAGNA E-Car Systems GmbH & Co. OG Monitoring system for an energy storage cell
US20170139014A1 (en) * 2015-02-26 2017-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nergy storage battery, energy storage-battery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controller
CN107134597A (zh) * 2017-03-21 2017-09-05 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组诊断和维护系统及方法
CN109633476A (zh) * 2018-12-25 2019-04-16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的健康度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US20200249279A1 (en) * 2019-02-06 2020-08-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diagnostic service tool for a battery pack
CN111509319A (zh) * 2020-05-28 2020-08-07 成都博瑞天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源phm管理系统
CN111880101A (zh) * 2020-08-10 2020-11-03 兰溪翊昇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故障的诊断方法
WO2021208309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电化学电池在线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CN114024328A (zh) * 2021-10-11 2022-02-0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电站系统的综合评估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740389A (zh) * 2022-05-11 2022-07-12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健康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02260A1 (en) * 2010-03-24 2013-01-03 MAGNA E-Car Systems GmbH & Co. OG Monitoring system for an energy storage cell
JP2012068075A (ja) * 2010-09-22 2012-04-05 Hitachi Ltd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診断方法
US20170139014A1 (en) * 2015-02-26 2017-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nergy storage battery, energy storage-battery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controller
CN107134597A (zh) * 2017-03-21 2017-09-05 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组诊断和维护系统及方法
CN109633476A (zh) * 2018-12-25 2019-04-16 上海电气分布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的健康度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US20200249279A1 (en) * 2019-02-06 2020-08-0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diagnostic service tool for a battery pack
WO2021208309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电站电化学电池在线评估的方法和系统
CN111509319A (zh) * 2020-05-28 2020-08-07 成都博瑞天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源phm管理系统
CN111880101A (zh) * 2020-08-10 2020-11-03 兰溪翊昇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故障的诊断方法
CN114024328A (zh) * 2021-10-11 2022-02-0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电站系统的综合评估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4740389A (zh) * 2022-05-11 2022-07-12 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健康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799A (zh) * 2022-11-25 2023-01-13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n) 液冷储能集装箱的漏液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38678A (zh) * 2023-12-20 2024-01-23 广东省锐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电池安全维护管理系统
CN117438678B (zh) * 2023-12-20 2024-04-02 广东省锐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储能电池安全维护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595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36595B (zh) 储能电池安全预防维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59894B (zh) 一种基于rpn的电力计量设备风险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8445410A (zh) 一种监测蓄电池组运行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78121B (zh) 一种数据库的检测方法及其终端
US20220305934A1 (en) Charging station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689067A (zh) 晶圆的失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96708B (zh) 一种工程建设用的大数据智能质检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04270277B (zh) 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和报警信息处理装置
CN114460521A (zh) 电流互感器误差状态判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379238A (zh) 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40895A (zh) 一种变压器故障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92000B (zh) 测试用例执行结果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50622B1 (ko) 지능형 장비 이상 증상 사전 탐지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327062A (zh) 信息的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36843B (zh) 一种基站退服告警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6245339A (zh) 服务器设备的生产监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664696B (zh) 一种冷水机组运行状态的测评方法及装置
CN114490765A (zh) 故障监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319255A (zh) 一种基于kpi的根因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98505A (zh) 数据库的表结构变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16917A (zh)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3703A (zh) 核电站机组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032581A (zh)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综合评价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80340A (zh) 一种主站与电厂、变电站之间的错误数据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6992873B (zh) 保护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