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4460A -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4460A
CN115024460A CN202210865531.1A CN202210865531A CN115024460A CN 115024460 A CN115024460 A CN 115024460A CN 202210865531 A CN202210865531 A CN 202210865531A CN 115024460 A CN115024460 A CN 115024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anthin
pigment
layer
refined
ref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55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4460B (zh
Inventor
齐立军
袁泰增
黄利勇
高伟
秦秀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uang Biote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uang Biote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uang Biote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uang Biote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655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4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4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4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40Colouring or decolouring of foods
    • A23L5/42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 A23L5/43Addition of dyes or pigment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brighteners using naturally occurring organic dyes or pigmen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7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by chemical treatment, by adsorption or by absorp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20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 A23L5/27Removal of unwanted matter, e.g. deodorisation or detoxification by chemical treatment, by adsorption or by absorption
    • A23L5/276Treatment with 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本发明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包括将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依次进行第一级除杂处理和第二级除杂处理的步骤。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椒红色素较少产生油水乳化,用于火锅底料在煮制过程中可保持油层和水层分离、清澈,解决了辣椒红色素引起火锅底料煮制浑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效率高的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红色素俗称辣椒红,是从天然原料辣椒中提取,经分离精制而成的一种天然的着色剂。辣椒红色素通常为红色液体,性能稳定,能以任意比例与油脂混溶。由于其天然安全,并且使用便利、色素含量可以标准化控制,辣椒红色素已经成为现代红油食品加工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食品着色剂。
火锅是中国的特色美食,在火锅底料中,辣椒红色素是重要的色泽调节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火锅底料中辣椒红色素的年需求量在500吨左右(按照辣椒红色素中色价E150折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含有辣椒红色素的火锅底料在进行煮制时,经常会产生“浑汤”问题。浑汤是火锅品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火锅浑汤”是火锅行业特有的名词,火锅浑汤(又称火锅汤底浑浊),是指在烫食火锅的过程中,产生的油水发生混溶,致使油层和水层之间形成明显乳化层直至全部乳化的现象(王森,黄采姣,徐伟伟,等.火锅底料在熬煮过程中浑汤的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9,44(10):3.)。然而,对于辣椒红色素在用于火锅底料时产生“浑汤”问题的原因目前尚不知晓,更未见有针对火锅底料的“浑汤”问题开发的适用于火锅底料、不引起“浑汤”的辣椒红色素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辣椒红色素引起火锅底料煮制浑汤的问题,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以及由此制备得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
辣椒红色素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其中呈现颜色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以及一些其他天然类胡萝卜素类物质,辣椒红色素产品中的天然色素的含量通常以色价计量,含量一般在E50-E150,市场流通的主要规格是E150。以E150规格辣椒红为例,各种天然类胡萝卜素重量占比大约在7-8%;以甘油二酯、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的脂肪酸酯类占比大约在85-90%。此外,本发明通过对从辣椒中天然提取的辣椒红色素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发现,其还含有一系列含羟基的大分子物质,其中,神经酰胺及葡萄糖化的神经酰胺等占比1-2%,还含有很多大分子糖酯类成分,占比2-3%。
在植物油脂体系下,辣椒红色素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较好的溶解分散在油脂中,但在与水一同煮制的条件下,特别是水煮制10min以后,则会产生油水乳化现象,即产生火锅底料浑汤现象。辣椒红色素复杂的物质组成给造成火锅底料浑汤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发明针对该问题开发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同时摸索辣椒红色素中导致火锅底料煮制浑汤问题的物质组成。经大量研发,本发明发现,随着辣椒红色素中神经酰胺、葡萄糖基神经酰胺以及大分子糖酯类成分的含量增加,辣椒红色素在煮制过程中产生油水乳化现象明显加剧,火锅底料在煮制过程中的浑汤程度也会随之增强,当辣椒红色素中糖酯及神经酰胺类成分含量达到0.5%以上,在油脂中添加2-5‰的辣椒红,与油脂1-3倍量的水煮制过程中,特别是在煮制10分钟后,油层便开始出现浑浊问题,并且随着煮制的时间延长而加剧,由此推测辣椒红色素中神经酰胺、葡萄糖基神经酰胺以及大分子糖酯类成分在加水煮制过程中会产生油水乳化作用,导致火锅底料煮制过程中油层和水层出现乳化现象。在此研发过程中,本发明获得了精制辣椒红色素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精制辣椒红色素能够明显减少加水煮制过程中产生油水乳化的程度,减少火锅底料在煮制过程中的浑汤现象的发生。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依次进行第一级除杂处理和第二级除杂处理的步骤;
所述第一级除杂处理为:将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与第一除杂剂混合,经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混合物,将第一反应混合物与第二除杂剂混合反应,经固液分离收集辣椒红色素层;
所述第二级除杂处理为:将所述辣椒红色素层与第三除杂剂混合以调节pH至碱性,再与第四除杂剂混合反应,经固液分离后收集辣椒红色素层;
其中,第一除杂剂包括磷脂,第二除杂剂包括水溶性糖类,第三除杂剂包括碱性水溶液,第四除杂剂包括钙盐水溶液。
上述精制方法中,首先,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在磷脂的作用下,其中导致煮制过程中油水乳化问题的大分子杂质聚合形成聚合物,然后添加水溶性糖类与上述形成的大分子杂质聚合物进一步形成聚合体系,经固液分离去除偏极性的杂质聚合物,收集辣椒红色素层;在第二级除杂处理中,辣椒红色素层在碱性水溶液的作用下,去除游离脂肪酸及碱性条件下改变等电点的杂质成分,在钙盐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氢氧化钙、脂肪酸钙等络合剂,再经固液分离可去除络合的杂质。
采用上述两级除杂处理工艺能够很好地去除辣椒红色素中易导致油水乳化问题的杂质成分,明显改善煮制过程中的浑汤问题。
优选地,第一除杂剂中使用的磷脂为卵磷脂。卵磷脂能够更有效地与大分子杂质聚合形成聚合物,提高杂质的去除效率。
对于第二除杂剂中的水溶性糖类,优选为葡萄糖。与其他水溶性糖类相比,葡萄糖能够更有效地与上一步形成的杂质聚合物进一步聚合,有利于提高杂质去除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辣椒红色素中的色素损失。
进一步优选地,葡萄糖以水溶液的形式提供,即第二除杂剂包括葡萄糖水溶液。
对于除杂剂的用量,优选第一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磷脂与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的质量比为1:(50-100);
第二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水溶性糖类与第一反应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1-0.5):100。
将第一级除杂处理中使用的除杂剂的用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杂质去除效率,同时减少辣椒红色素中的色素损失。
第二除杂剂以水溶性糖类的水溶液形式提供时,优选第二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水溶性糖类、水与第一反应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1-0.5):(4-20):100。
在第二级除杂处理中,调节pH至碱性优选为调节pH至8.0-8.5。
本发明发现,对于经第一级除杂处理得到的辣椒红色素层,将其pH调节至上述范围内更有利于其中所含导致煮制过程中油水乳化的杂质的去除,过高的pH或过低的pH均会降低杂质的去除效率。
在第二级除杂处理中,第三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将反应体系的pH调至8.0-8.5为准。
对于使用的碱性水溶液的pH,优选为9.0-9.5。
采用上述pH的碱性水溶液时,碱性水溶液的用量优选为与辣椒红色素层的质量比为(5-10):100。
对于碱性水溶液的种类,优选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加入含有碱性水溶液的第三除杂剂后,缓慢搅拌至体系均匀,再加入第四除杂剂。
在第二级除杂处理中,对于第四除杂剂,钙盐水溶液的浓度为优选为2-5%,第四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钙盐水溶液与碱性水溶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2):1。
优选地,所述钙盐为氯化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除杂剂为磷脂,第二除杂剂为葡萄糖水溶液,第三除杂剂为碱性水溶液,第四除杂剂为钙盐水溶液。
在两级除杂处理中分别使用上述除杂剂以合理的用量配合作用,分级去除辣椒红色素中的杂质,除杂后的辣椒红色素在加水煮制过程中的油水乳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显著提高油水分离性,油层清澈,无浑汤。
优选地,在第一级除杂处理中,第一反应混合物获得的反应温度为10-30℃,时间为10-40h。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反应混合物获得的反应温度为10-30℃,时间为20-40h。
第一反应混合物与第二除杂剂混合反应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4-10h。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反应混合物与第二除杂剂混合反应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6-10h。
优选地,在第二级除杂处理中,加入第四除杂剂后,混合反应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2-10h。
上述方法中,各步除杂处理反应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优选的搅拌转速为30-60转/分钟。
上述方法中,固液分离可选择离心分离或静置分离,为提高分离效率并降低辣椒红色素的存放损失,优选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的转速可为3000-5000转/min。
在第二级除杂处理后,将经固液分离收集的辣椒红色素层经脱水处理得到精制的辣椒红色素。
上述脱水处理可采用蒸发方式脱除水分,为降低色素脱水过程损失,优选薄膜负压方式脱水。
为使得辣椒素含量符合要求(市场规格要求等),可将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与植物油脂混合,以调整辣椒红色素中的辣椒红色素等色素含量。
对于植物油脂的种类,本发明没有特殊限制,可采用大豆油等常用的植物油脂。
对于辣椒红色素与植物油脂混合的比例,本发明没有特殊限制,以使得色素的含量满足要求为标准。
本发明中,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可通过市售购买得到或采用常用的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以辣椒为原料提取得到。为更好地保证精制后辣椒红色素的色价满足市场常用规格要求,以上所述的方法中,优选控制所述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15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为以辣椒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得到。
经实验验证,将采用上述精制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1-4‰的添加量加入食用油脂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混合油脂重量比1-3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并保持10-15分钟,停止加热,静止1分钟,取上层油脂层检测,其雾度值<15。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经以上所述的方法精制后制备得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
优选地,上述精制辣椒红色素的丙酮不溶物含量<0.01%。
以上所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在加水煮制过程中较少产生油水乳化,可有效避免在用于火锅底料时煮制过程中出现浑汤现象,适用于制备火锅底料;而且其丙酮不溶物低于0.01%,无偏极性杂质成分,脂溶性好,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脂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需求。
本发明提供以上所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在制备火锅底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火锅底料,所述火锅底料包含以上所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
上述火锅底料中,除含有辣椒油树脂外,还可含有食用油脂以及食盐、白砂糖、料酒、葱、姜等其它调味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首次发现辣椒红色素中含有会造成火锅底料煮制时出现浑汤的成分,并针对火锅底料煮制时出现浑汤问题提供了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精制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椒红色素较少产生油水乳化,用于火锅底料在煮制过程中可保持油层和水层分离、清澈,解决了辣椒红色素引起火锅底料煮制浑汤的问题。
而且,采用本发明的精制方法制备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丙酮不溶物低于0.01%,无偏极性杂质成分,脂溶性好,能够满足各种脂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效率高的优势,适用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磷脂为卵磷脂。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采用相同的有机溶剂法提取得到,具体地,以新疆晾干或烘干的甜椒为原料,将去籽后的辣椒皮经粉碎、造粒、弱极性有机溶剂提取浓缩制备得到粗提物后,再经水化脱胶、低碳醇脱辣分离制备得到辣椒红色素,辣椒红色素色价≥E200。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加入10g磷脂,于20℃,40转/分钟搅拌35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30℃,加入5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8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82.2g,下层杂质77.8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5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再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5g,于30℃,40转/分钟转速下搅拌6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70.5g,下层杂质101.7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65.8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7.3;色价得率为465.8*207.3/(500*200)=96.56%;
(3)取步骤(2)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73.2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5.7,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加入5g磷脂,于20℃,50转/分钟搅拌30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35℃,加入5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8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83.8g,下层杂质73.2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5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5g,于30℃,40转/分钟搅拌10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70.9g,下层杂质102.7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67.1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7.1;色价得率为207.1*467.1/(500*200)=96.74%;
(3)取步骤(2)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77.8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6.3,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加入10g磷脂,于20℃,60转/分钟搅拌25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30℃,加入10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10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78.8g,下层杂质131.2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55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55g,于25℃,50转/分钟搅拌5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68.7g,下层杂质110.1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63.6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7.7;色价得率为207.7*463.6/(500*200)=96.29%;
(3)取步骤(2)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78.3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5.4,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加入10g磷脂,于10℃,40转/分钟搅拌40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40℃,加入25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10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76.2g,下层杂质58.8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3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3g,于40℃、40转/分钟搅拌5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60.5g,下层杂质109.7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57.5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8.1;色价得率为208.1*457.5/(500*200)=95.21%;
(3)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77.2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9.9,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加入10g磷脂,于30℃,30转/分钟搅拌20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40℃,加入5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4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83.5g,下层杂质76.5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5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加入5%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5g,于35℃,30转/分钟搅拌4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78.5g,下层杂质95.0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75.8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3.2,色价得率为475.8*203.2/(500*200)=96.68%;
(3)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66.0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12.7,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对比例1
取实施例1所用的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300g,直接加入100g大豆油,搅拌均匀后得到待测试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30.7,油层浑浊,出现明显浑汤现象。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实施例1所用的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500.0g,加入10g磷脂,于20℃,30转/分钟搅拌30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30℃,加入5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8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87.2g,下层杂质72.8g;上层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85.7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2.3;
(2)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69.3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20.7,油层有浑浊,出现轻微浑汤现象。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实施例1所用的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500.0g,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4;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0g,于30℃,30转/分钟转速下搅拌6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90.7g,下层杂质89.3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88.8g色素,检测色价为E201.3;
(2)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67.1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22.7,油层有浑浊,出现轻微浑汤现象。
对比例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步骤如下:
(1)取实施例1所用的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500.0g,加入20g磷脂,于20℃,搅拌30h;搅拌时间达到后,将体系升温至30℃,加入100g、2.5%葡萄糖水溶液,继续搅拌8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30.5g,下层杂质159.5g;
(2)在步骤(1)得到的上层色素层中,加入pH 9.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40g,搅拌混合均匀,检测体系pH为8.3;加入3%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40g,于30℃,30转/分钟转速下搅拌6h,使用4000转/min离心机分离去除杂质,得到上层色素423.5g,下层杂质87.0g;色素层经过薄膜负压脱水后,得到420.7g色素,检测色价为E212.3。色价得率为212.3*420.7/(500*200)=89.31%;
(3)取步骤(2)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74.7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适用于火锅底料的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5.2,油层清澈,无浑汤现象。
采用上述方法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虽然未出现浑汤问题,但精制色素损失率较高,色价得率仅为89.31%。
对比例5
(1)按照专利申请CN201110114405.4中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原料进行精制,投入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制备得到辣椒红色素490.6g,检测色价为201.3;
(2)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67.7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25.2,油层有浑浊,出现浑汤现象。
对比例6
(1)按照专利申请CN201210136502.8中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制备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原料进行精制,投入500.0g色价为E200的辣椒红色素,制备得到辣椒红色素485.3g,检测色价为202.3;
(2)取步骤(1)制备的辣椒红色素,再加入167.7g大豆油,再次搅拌均匀后得到辣椒红色素,其色素色价为E150.0。
将上述精制得到的辣椒红色素按照2‰的添加量加入到200g精炼牛油中,再加入400g水,电磁炉1200w烧开至沸腾后,调至600w继续煮沸10分钟后,停火静止1分钟后,采用分光测色仪,透射法检测油层雾度值为24.3,油层有浑浊,出现浑汤现象。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依次进行第一级除杂处理和第二级除杂处理的步骤;
所述第一级除杂处理为:将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与第一除杂剂混合,经反应得到第一反应混合物,将第一反应混合物与第二除杂剂混合反应,经固液分离收集辣椒红色素层;
所述第二级除杂处理为:将所述辣椒红色素层与第三除杂剂混合以调节pH至碱性,再与第四除杂剂混合反应,经固液分离后收集辣椒红色素层;
其中,第一除杂剂包括磷脂,第二除杂剂包括水溶性糖类,第三除杂剂包括碱性水溶液,第四除杂剂包括钙盐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糖类为葡萄糖;
优选地,所述第二除杂剂包括葡萄糖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磷脂与待精制的辣椒红色素的质量比为1:(50-100);
和/或,所述第二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水溶性糖类与第一反应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1-0.5):100;
优选地,所述第二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水溶性糖类、水与第一反应混合物的质量比为(0.1-0.5):(4-2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pH至碱性为调节pH至8.0-8.5;
优选地,所述碱性水溶液的pH为9.0-9.5;
更优选地,所述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或氢氧化钾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钙盐水溶液的浓度为2-5%,所述第四除杂剂的用量为使得其中所含钙盐水溶液与碱性水溶液的用量质量比为(1-2):1;
优选地,所述钙盐为氯化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除杂处理中,第一反应混合物获得的反应温度为10-30℃,时间为10-40h;
和/或,第一反应混合物与第二除杂剂混合反应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4-10h。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除杂处理中,混合反应的温度为20-40℃,时间为2-10h;
优选地,在第二级除杂处理后,将收集的辣椒红色素层经脱水处理得到精制的辣椒红色素。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辣椒红色素的丙酮不溶物含量<0.01%。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辣椒红色素在制备火锅底料中的应用。
10.一种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锅底料包含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制辣椒红色素。
CN202210865531.1A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Active CN115024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5531.1A CN115024460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5531.1A CN115024460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460A true CN115024460A (zh) 2022-09-09
CN115024460B CN115024460B (zh) 2023-05-16

Family

ID=8312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5531.1A Active CN115024460B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446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961A (en) * 1979-07-10 1981-02-05 T Hasegawa Co Ltd Paprika color preparation
JPS5642565A (en) * 1979-09-12 1981-04-20 T Hasegawa Co Ltd Stable paprika pigment preparation for drink
JPH05316995A (ja) * 1991-03-07 1993-12-03 Fuji Fureebaa Kk 食品着色用パプリカ色素製剤
CN102250488A (zh) * 2011-05-05 2011-11-23 青岛赛特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产品质量的方法
CN103305028A (zh) * 2013-06-20 2013-09-18 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 提高辣椒红色素色价的方法
CN103564387A (zh) * 2013-11-21 2014-02-12 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275A (zh) * 2013-12-24 2014-03-19 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辣椒红色素的制作方法
CN104231671A (zh) * 2014-08-27 2014-12-24 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CN113287737A (zh) * 2021-06-09 2021-08-24 四川航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锅牛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5971A (zh) * 2020-12-30 2021-12-28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风味牛油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961A (en) * 1979-07-10 1981-02-05 T Hasegawa Co Ltd Paprika color preparation
JPS5642565A (en) * 1979-09-12 1981-04-20 T Hasegawa Co Ltd Stable paprika pigment preparation for drink
JPH05316995A (ja) * 1991-03-07 1993-12-03 Fuji Fureebaa Kk 食品着色用パプリカ色素製剤
CN102250488A (zh) * 2011-05-05 2011-11-23 青岛赛特香料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辣椒红色素产品质量的方法
CN103305028A (zh) * 2013-06-20 2013-09-18 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 提高辣椒红色素色价的方法
CN103564387A (zh) * 2013-11-21 2014-02-12 湖南裕湘食品有限公司 火锅底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275A (zh) * 2013-12-24 2014-03-19 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辣椒红色素的制作方法
CN104231671A (zh) * 2014-08-27 2014-12-24 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CN113845971A (zh) * 2020-12-30 2021-12-28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风味牛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87737A (zh) * 2021-06-09 2021-08-24 四川航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火锅牛油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森等: "火锅底料在熬煮过程中浑汤的测定方法研究", 《中国调味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4460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195991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degummed vegetable oils and gums of high phosphatidic acid content
CA3018219C (en) Corn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5176676A (zh) 一种食用植物油无皂精炼方法
CN101177460A (zh) 一种从豆粕、豆渣中提取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方法
CN103382413B (zh) 一种降低茶籽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含量的精炼工艺
CN106752069B (zh) 一种提高辣椒红稳定性的方法
US2484831A (en) Production of cottonseed meal
CN115024460B (zh)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CA3119367A1 (en) Method for synchronously pressing oilseeds and refining oil in solid-phase
CN1396249A (zh) 茶叶茶籽油
CN102240016B (zh) 一种鸡卤制加工副产物鸡油的净化方法
CN110373262A (zh) 一种低成本高质量的梾木果油提炼方法
CN109953129B (zh) 风味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4217B (zh) 一种脱脂、脱色的纯乌鸡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11011534A (zh) 一种改善牦牛曲拉干酪素色泽的方法
Pons Jr et al. Prepress-solvent extraction of cottonseed,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KR850001433B1 (ko) 땅콩기름의 제조방법
CN103320216B (zh) 一种核桃油的加工方法
US2881195A (en) Refining vegetable oils
US4097407A (en) Cleaning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potato processing wastes
CN107586608A (zh) 一种植物油脱胶的方法
CN114940924A (zh) 一种化妆品用茶油的精制工艺
CN111233971B (zh) 一种植物分离蛋白的提取方法
CN110747053A (zh) 一种具有高抗氧化性的菜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986A (zh) 一种玉米胚芽油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