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428A -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428A
CN115022428A CN202111165015.XA CN202111165015A CN115022428A CN 115022428 A CN115022428 A CN 115022428A CN 202111165015 A CN202111165015 A CN 202111165015A CN 115022428 A CN115022428 A CN 115022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foldable electronic
middle frame
ou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0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2428B (zh
Inventor
朱昆鹏
王鹏
马磊
唐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0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2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显示屏组件包括可弯折的内屏和至少一个外屏;第一可弯折部,外屏和内屏通过第一可弯折部连接,以使外屏能够弯折于内屏的背面;其中,内屏与外屏之间通过第一可弯折部电连接,内屏的一端用于与主板电连接,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所述主板与所述外屏间隔布置于所述内屏的背面。外屏与内屏通过第一可弯折部电连接,使得外屏和内屏只在内屏的一端与主板电连接即可,且能够在外屏一侧减少与主板、电池等部件电连接相关的堆叠结构,有利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但是现有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一般包括外屏和内屏,外屏位于内屏的背面,与一侧的中框贴合,起到后盖的作用。内屏弯折时,外屏可以用来显示,内屏展开时,内屏用来显示。由于外屏和内屏都有自己独立的驱动系统、器件区,需要分别考虑外屏和内屏的堆叠布局,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部件较繁多,整机较厚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该可折叠电子设备能够简化整机的内部堆叠结构,有利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可弯折的内屏和至少一个外屏;
第一可弯折部,所述外屏和所述内屏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连接,以使所述外屏能够弯折于所述内屏的背面;
其中,所述内屏与所述外屏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电连接,所述内屏的一端用于与主板电连接,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所述主板与所述外屏间隔布置于所述内屏的背面。
在本方案中,外屏与内屏通过第一可弯折部连接,使得外屏能够弯折于内屏的背面,且第一可弯折部还用于外屏和内屏的电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只在内屏的一端与电池等部件电连接即可,能够减少外屏与主板、电池等部件的电连接结构。外屏与主板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于内屏的背面,能够进一步减少外屏一侧的堆叠结构,有利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同时由于内屏本身也可弯折,当内屏弯折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体积,且此时外屏可以用来显示,保持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当内屏展开时,还可以用内屏显示,增加了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与所述内屏共用一个所述主板。
在本方案中,外屏和内屏共用一个主板,减少了主板的设置,有利于简化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且由于外屏和内屏通过可弯折部电连接,使得外屏和内屏不用分别与主板电连接,能够简化主板与外屏和内屏之间的电连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包括第一panel层,所述内屏包括第二panel层,所述第一panel层与所述第二panel层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可弯折部既用于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的电连接,又用于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的机械连接,且为了保持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之间的连续性,第一可弯折部的厚度只需与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保持一致,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的厚度小于外屏和内屏的后度,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可弯折部的厚度,提高第一可弯折部的变形能力,同时能够减小第一可弯折部的弯折半径,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可弯折部不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弯折部与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相比,可以只保留panel层中的金属走线,进一步减小第一可弯折部的厚度,使得可弯折部的柔韧性增加,方便弯折,且能够将弯折半径做得更小而不至于折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包括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所述外屏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框和所述第二中框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由于外屏与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固定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只具有一种折叠或展开的状态,即当内屏展开时,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内屏,也可以选择使用外屏,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做出灵活选择。当内屏折叠时,能够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体积,方便携带,且此时外屏还可以用来显示,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包括第一中框,所述外屏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外屏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屏折叠或者展开。
在本方案中,外屏与第一中框可拆卸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二种展开状态,即外屏和内屏同时展开。当外屏或内屏均展开时,外屏与内屏位于同一平面,此时,外屏和内屏均能用来显示,进而增加了显示屏组件可显示的面积,使得画面更大,方便用户观察,尤其当用户用来观看视频时,更能增加用户体验。
具体地,所述外屏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卡接或者磁性连接。
在本方案中,外屏与第一中框卡接,使得外屏能够相对于内屏展开或折叠,且卡接能够增加外屏与第一中框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或者,外屏与第一中框磁性连接,使得外屏能够相对于内屏展开或折叠,磁性连接更容易使外屏与第一中框配合或者解除配合,从而便于外屏的折叠或者展开。而且,磁性连接能够减小外屏与第一中框之间的机械磨损,有利于延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panel层包括本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远离所述外屏的一端,所述本体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二可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能够沿所述第二可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背面,所述第一延伸部用于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二panel层沿第二可弯折部弯折后,使得第一延伸部位于本体部的背面,即第一延伸部位于本体部和第三中框之间,便于实现第二延伸部与主板的电连接,且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窄边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屏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连接两个所述外屏,两个所述外屏均能相对于所述内屏折叠或者展开,以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具有多种折叠或展开状态。
在本方案中,内屏连接两个外屏,两个外屏分别位于内屏相对的两侧,增加了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状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panel层还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可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能够沿所述第三可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的背面,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二panel层还包括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位于本体部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L的任意一侧,第二延伸部弯折后位于本体部与第三中框之间,便于实现第二延伸部与主板的电连接,且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窄边设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屏包括第三中框,所述内屏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中框,所述第三中框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中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中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框转动,以使所述内屏能够折叠或展开。
在本方案中,第一中框相对于第三中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一中框连接的外屏一起转动,且与外屏相背设置的内屏的一部分能够向内翻折,以使所述内屏折叠。第一中框相对于第三中框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一中框连接的外屏一起转动,且与外屏相背设置的内屏的一部分能够向外翻折,以使所述内屏展开。因此,通过第一中框与第三中框转动连接,能够实现内屏的展开或者折叠,而且第一中框能够用于固定外屏,第三中框能够用于固定内屏,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抗摔、防撞性能。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中框与所述第三中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内屏的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内屏背面的所述外屏转动。
在方案中,第一中框与第三中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方便实现内屏的展开与折叠,且能够提高第一中框相对于第三中框转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然,转轴并不仅限于轴类旋转连接部件,还包括非轴类旋转连接部件,例如:转轴还可以为齿轮式旋转连接部件,或折叠片形成的旋转连接部件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panel层的内侧,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panel层粘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外屏,提高外屏整体的硬度,当外屏被按压时,能够降低被按压的地方产生向内凹陷的风险。在第一可弯折部的背面可以不设置第一支撑组件,降低第一可弯折部的弯折难度,同时还能够减小弯折半径,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从而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panel层粘接,能够通过增加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panel层的粘接点位或者粘接面积,提高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一panel层的粘接稳定性,并提高两者的受力均匀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屏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二panel层内侧,所述第二panel层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粘接。
在本方案中,第二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内屏,提高内屏整体的硬度,当内屏被按压时,能够降低被按压的地方产生向内凹陷的风险。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panel层粘接,能够通过增加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panel层的粘接点位或者粘接面积,提高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二panel层的粘接稳定性,并提高两者的受力均匀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三中框可拆卸连接。
在本方案中,后盖能够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密封性,减少水分、灰尘等进入可折叠电子设备内部的风险,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安全及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屏包括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panel层的外侧,所述内屏还包括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二panel层的外侧;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分别用于保护所述外屏和所述内屏。
在本方案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透明材料,用于保护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不被损坏。一般情况下,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为透明玻璃。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屏处于展开状态;
图3为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内屏处于折叠状态;
图4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屏处于展开状态;
图5为图2中第一panel层和第二panel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屏、内屏均处于展开状态;
图7为图6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外屏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内屏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在第四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屏处于折叠状态。
附图标记:
1-显示屏组件;
11-外屏;
111-第一panel层;
112-第一支撑组件;
112a-第一缓冲层;
112b-第一支撑层;
113-第一保护层;
12-内屏;
121-第二panel层;
121a-本体部;
121b-第一延伸部;
121c-第二可弯折部;
122-第二支撑组件;
123-弯折区域;
124-第二保护层
13-第一可弯折部;
14-驱动IC;
2-第一中框;
3-第二中框;
4-第三中框;
5-转轴;
51-轴盖;
6-主板;
61-柔性电路板;
7-后盖;
8-电池。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显示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以下为了方便说明,以可折叠电子设备为可折叠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介绍本申请的可折叠电子设备。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中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定义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为W,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为L。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1,显示屏组件1包括可弯折的内屏12和至少一个外屏11;第一可弯折部13,外屏11和内屏12通过第一可弯折部13连接,以使外屏11能够弯折于内屏12的背面;其中,内屏12与外屏11之间通过第一可弯折部13电连接,内屏12的一端用于与主板6电连接,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主板6与外屏11间隔布置于内屏12的背面。
在本实施例中,外屏11与内屏12通过第一可弯折部13连接,使得外屏11能够弯折于内屏12的背面,且第一可弯折部13还用于外屏11和内屏12的电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只在内屏12一端与电池8等部件电连接即可,能够减少外屏11与主板6、电池8等部件的电连接结构。外屏11与主板6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于内屏12的背面,能够进一步减少外屏11一侧的堆叠结构,有利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同时由于内屏12本身也可弯折,如图3所示,当内屏12弯折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体积,且此时外屏11可以用来显示,保持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如图2所示,当内屏12展开时,还可以用内屏12显示,增加了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外屏11与内屏12共用一个主板6。
在本实施例中,外屏11和内屏12共用一个主板6,减少了主板6的设置,有利于简化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且由于外屏11和内屏12通过可弯折部13电连接,使得外屏11和内屏12不用分别与主板6电连接,能够简化主板6与外屏11和内屏12之间的电连接方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外屏11包括第一panel层111,内屏12包括第二panel层121,第一panel层111与第二panel层121通过第一可弯折部1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弯折部13既用于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的电连接,又用于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的机械连接,且为了保持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之间的连续性,第一可弯折部13的厚度只需与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保持一致,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的厚度小于外屏11和内屏12的后度,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可弯折部13的厚度,提高第一可弯折部13的变形能力,同时能够减小第一可弯折部13的弯折半径,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第一panel层111为外屏11面板组件的其中一层,外屏11的面板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panel层111上方的偏光片和位于第一panel层111底部的背膜层。第二panel层121为内屏12面板组件的其中一层,内屏12的面板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二panel层121上方的偏光片和位于第二panel层121底部的背膜层。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可弯折部13不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弯折部13与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相比,可以只保留panel层中的金属走线,进一步减小第一可弯折部13的厚度,使得第一可弯折部13的柔韧性增加,方便弯折,且能够将弯折半径做得更小而不至于折断。第一可弯折部13的弯折半径可以为0.2cm-0.5cm,比如0.2cm、0.3cm、0.4cm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可弯折部13与第一panel层111或第二panel层121的结构相同也是可以的,即第一可弯折部13也可以用来显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外屏11包括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外屏11弯折后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将外屏11固定,能够提高对外屏11的固定效果,且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能够起到保护外屏11的作用,降低外屏11磕碰发生损坏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屏11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固定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只具有一种折叠或展开的状态,即当内屏12展开时,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内屏12,也可以选择使用外屏11,使得用户能够根据个人需要做出灵活选择。当内屏12折叠时,能够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体积,方便携带,且此时外屏11还可以用来显示,增加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具体地,外屏11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之间可以为粘接,具体可以通过点胶或背胶的方式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进行粘接。外屏11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粘接能够保持外屏11、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外屏11、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的强度,延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屏11包括第一中框2,外屏11弯折后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第一中框2可拆卸连接,以使外屏11能够相对于内屏12折叠或者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外屏11与第一中框2可拆卸连接,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具有第二种展开状态,即外屏11和内屏12同时展开。当外屏11或内屏12均展开时,外屏11与内屏12位于同一平面,此时,外屏11和内屏12均能用来显示,进而增加了显示屏组件1可显示的面积,使得画面更大,方便用户观察,尤其当用户用来观看视频时,更能增加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外屏11弯折后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第一中框2卡接或者磁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屏11与第一中框2卡接,使得外屏11能够相对于内屏12展开或折叠,且卡接能够增加外屏11与第一中框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或者,外屏11与第一中框2磁性连接,使得外屏11能够相对于内屏12展开或折叠,磁性连接更容易使外屏11与第一中框2配合或者解除配合,从而便于外屏11的折叠或者展开。而且,磁性连接能够减小外屏11与第一中框2之间的机械磨损,有利于延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panel层121包括本体部121a和第一延伸部121b,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本体部121a远离外屏11的一端,本体部121a和第一延伸部121b之间通过第二可弯折部121c连接,第一延伸部121b能够沿第二可弯折部121c弯折,以使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本体部121a的背面,第一延伸部121b用于与主板6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panel层121沿第二可弯折部121c弯折后,使得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本体部121a的背面,即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本体部121a和第三中框4之间,便于实现第一延伸部121b与主板6的电连接,且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窄边设计。
本实施例中,第二可弯折部121c与第一可弯折部13的处理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延伸部121b与主板6之间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61(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电连接。柔性电路板61具有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应用灵活;可以弯曲、折叠,能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和伸缩;它的散热性能好,连线简单,能有效节省空间和人力成本,可实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当然,第一延伸部121b与主板6之间的电连接不限于柔性电路板61,也可以是工业化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或者其他方式。
为了进一步简化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结构,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可以共用一个驱动IC 14,驱动IC 14设于第一延伸部121b,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本体部121a背面,方便驱动IC 14与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之间的线路布置,且第一延伸部121b弯折后位于本体部121a的背面,因此驱动IC 14也可位于本体部121a的背面,不占用电子设备宽度方向W或者长度方向L的尺寸,实现窄边化设计。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内屏12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连接两个外屏11,两个外屏11和内屏12均能折叠或者展开,以使可折叠电子设备具有多种折叠或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内屏12连接两个外屏11,两个外屏11分别位于内屏12相对的两侧,增加了可折叠电子设备折叠或展开状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如图6所示,内屏12和两个外屏11均展开,使得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可显示面积最大,方便用户观看视频。如图7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内屏12展开,两个外屏11折叠,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内屏12或者任意一个外屏11。如图8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可以内屏12和两个外屏11均折叠,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体积,方便用户携带,并用其中任意一个外屏11显示。
具体地,第二panel层121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121a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本体部121a与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可弯折部(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延伸部能够沿第三可弯折部弯折,使第二延伸部位于本体部121a的背面,第二延伸部用于与主板6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panel层121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延伸部位于本体部121a沿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L的任意一侧,第二延伸部弯折后位于本体部121a与第三中框4之间,便于实现第二延伸部与主板6的电连接,且便于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窄边设计。
当然,两个外屏11也可以位于内屏12的同侧,两个外屏11之间只需通过第二可弯折部121c电连接即可,最外侧外屏11的一端与第二中框3连接,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其他设置参照内屏12只连接一个内屏12时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中,如图2-4和图9所示,内屏12包括第三中框4,内屏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中框4,第三中框4的至少部分与第一中框2转动连接,第一中框2能够相对于第三中框4转动,以使内屏12能够折叠或展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相对于第三中框4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一中框2连接的外屏11一起转动,且与外屏11相背设置的内屏12的一部分能够向内翻折,以使所述内屏12折叠。第一中框2相对于第三中框4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一中框2连接的外屏11一起转动,且与外屏11相背设置的内屏12的一部分能够向外翻折,以使所述内屏12展开。因此,通过第一中框2与第三中框4转动连接,能够实现内屏12的展开或者折叠,而且第一中框2能够用于固定外屏11,第三中框4能够用于固定内屏12,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抗摔、防撞性能。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地,如图2、图9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5,第一中框2与第三中框4通过转轴5转动连接;转轴5转动时能够带动内屏12的一部分和位于内屏12背面的外屏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与第三中框4之间通过转轴5连接,方便内屏12的展开与折叠,且能够提高第一中框2相对于第三中框4转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当然,转轴5并不仅限于轴类旋转连接部件,还包括非轴类旋转连接部件,例如:转轴5还可以为齿轮式旋转连接部件,或折叠片形成的旋转连接部件等。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轴5包括轴盖51,轴盖51位于第一中框2和第三中框4内侧,且轴盖51一端与第一中框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中框4活动连接,转轴5转动时,第一中框2可通过转轴5相对第三中框4转动,提高第一中框2相对于第三中框4的转动可靠性。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转轴5包括轴盖51,轴盖51一端与第一中框2活动连接,轴盖51另一端与第三中框4固定连接,使得转轴5转动时,第一中框2能够随之转动,使内屏12折叠,但是轴盖51不随之转动保持与第三中框4连接,当内屏12展开时,轴盖51能够与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抵接,对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为了保证在内屏12展开时,外屏11与内屏12的固定效果,可以在内屏12展开时,第一中框2与轴盖51之间可以设置卡位结构。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2-4及图9所示外屏11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2,第一支撑组件112位于第一panel层111的内侧,第一支撑组件112与第一panel层111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12用于支撑外屏11,提高外屏11整体的硬度,当外屏11被按压时,能够降低被按压的地方产生向内凹陷的风险。在第一可弯折部13的背面可以不设置第一支撑组件112,降低第一可弯折部13的弯折难度,同时还能够减小弯折半径,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从而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第一支撑组件112与第一panel层111粘接,能够通过增加第一支撑组件112与第一panel层111的粘接点位或者粘接面积,提高第一支撑组件112与第一panel层111的粘接稳定性,并提高两者的受力均匀性。
具体地,第一支撑组件112可以包括第一缓冲层112a和第一支撑层112b,第一支撑层112b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起支撑作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高分子材料,比如钢、钛合金、聚酰亚胺(Polyimide,PI)、涤纶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也可以是玻璃材料。第一缓冲层112a能够吸收第一panel层111和第一支撑层112b变形时释放的能量,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具体地,第一缓冲层112a可以是泡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或硅胶等具有较高弹性的材料,可以是单层或是多层复合材料。
具体地,如图2-4及图9所示,内屏12包括第二支撑组件122,第二支撑组件122位于第二panel层121和第三中框4之间,第二panel层121与第二支撑组件122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122用于支撑内屏12,提高内屏12整体的硬度,当内屏12被按压时,能够降低被按压的地方产生向内凹陷的风险。第二支撑组件122与第二panel层121粘接,能够通过增加第二支撑组件122与第二panel层121的粘接点位或者粘接面积,提高第二支撑组件122与第二panel层121的粘接稳定性,并提高两者的受力均匀性。
如图5所示,内屏12包括弯折区域123,在弯折区域123,第二支撑组件122的结构会稍作变化,比如在支撑组件12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孔,降低弯折区域123的第二支撑组件122的强度,提高弯折区域123的第二支撑组件122的可变形性,大幅降低因为可弯折区域123反复弯折导致的应力聚集效应,从而降低弯折区域123发生折痕的几率,降低内屏12因反复弯折发生碎裂的风险,提高内屏12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二支撑组件122可以包括第二缓冲层(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支撑层(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撑层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起支撑作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高分子材料,比如钢、钛合金、聚酰亚胺(Polyimide,PI)、涤纶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也可以是玻璃材料。第二缓冲层能够吸收第二panel层121和第二支撑层变形时释放的能量,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具体地,第二缓冲层可以是泡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或硅胶等具有较高弹性的材料,可以是单层或是多层复合材料。
其中,外屏11可以不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2,或者内屏12位于外屏11的背面的部分不包括第二支撑组件122,第一panel层111弯折后,外屏11和内屏12可以相互支撑,还能进一步减小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厚度。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2-4及图9所示,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后盖7,后盖7与第三中框4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7能够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密封性,减少水分、灰尘等进入可折叠电子设备内部的风险,提高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安全及寿命。
如图2-4及图9所示,外屏11还包括第一保护层113,第一保护层113位于第一panel层111的外侧,内屏12还包括第二保护层124,第二保护层124位于第二panel层121的外侧,第一保护层113和第二保护层124分别用于保护外屏11和内屏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层113和第二保护层124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透明材料,用于保护第一panel层111和第二panel层121不被损坏。一般情况下,第一保护层113和第二保护层124为透明玻璃。
具体地,第一保护层113和第二保护层124可以是无色聚酰亚胺膜材(ColorlessPolyimide,CPI)或者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通常第一保护层113和第二保护层124为玻璃盖板(Cover Glass,CG)。
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Claims (16)

1.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屏组件(1),所述显示屏组件(1)包括可弯折的内屏(12)和至少一个外屏(11);
第一可弯折部(13),所述外屏(11)和所述内屏(12)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13)连接,以使所述外屏(11)能够弯折于所述内屏(12)的背面;
其中,所述内屏(12)与所述外屏(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13)电连接,所述内屏(12)的一端用于与主板(6)电连接,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所述主板(6)与所述外屏(11)间隔布置于所述内屏(12)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与所述内屏(12)共用一个所述主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弯折部(13)不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panel层(111),所述内屏(12)包括第二panel层(121),所述第一panel层(111)与所述第二panel层(121)通过所述第一可弯折部(13)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anel层(121)包括本体部(121a)和第一延伸部(121b),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所述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远离所述外屏(11)的一端,所述本体部(121a)和所述第一延伸部(121b)之间通过第二可弯折部(121c)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121b)能够沿所述第二可弯折部(121c)弯折,以使所述第一延伸部(121b)位于所述本体部(121a)的背面,所述第一延伸部(121b)用于与所述主板(6)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12)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连接两个所述外屏(11),两个所述外屏(11)均能相对于所述内屏(12)折叠或者展开,以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具有多种折叠或展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anel层(121)包括本体部(121a)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121a)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L)的一端,所述本体部(121a)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可弯折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能够沿所述第三可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本体部(121a)的背面,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与所述主板(6)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中框(2)和第二中框(3),所述外屏(11)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中框(2)和所述第二中框(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中框(2),所述外屏(11)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2)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外屏(11)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屏(12)折叠或者展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弯折后沿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中框(2)卡接或者磁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12)包括第三中框(4),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中框(2),所述内屏(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中框(4),所述第三中框(4)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中框(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中框(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框(4)转动,以使所述内屏(12)能够折叠或展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转轴(5),所述第一中框(2)与所述第三中框(4)通过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5)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内屏(12)的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内屏(12)背面的所述外屏(11)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电子设备还包括后盖(7),所述后盖(7)与所述第三中框(4)可拆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2),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2)位于所述第一panel层(111)的内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12)与所述第一panel层(111)粘接。
15.根据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12)包括第二支撑组件(122),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2)位于所述第二panel层(121)内侧,所述第二panel层(121)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122)粘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11)包括第一保护层(113),所述第一保护层(113)位于所述第一panel层(111)的外侧,所述内屏(12)还包括第二保护层(124),所述第二保护层(124)位于所述第二panel层(121)的外侧;
所述第一保护层(11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124)分别用于保护所述外屏(11)和所述内屏(12)。
CN202111165015.X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22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015.XA CN115022428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015.XA CN115022428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428A true CN115022428A (zh) 2022-09-06
CN115022428B CN115022428B (zh) 2023-05-23

Family

ID=8306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015.XA Active CN115022428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42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68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
WO2017063183A1 (zh) * 2015-10-16 2017-04-20 郭晶智 一种带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US20170315589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493213A (zh) * 2018-03-13 2018-09-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WO2021042998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屏安装结构
WO2021147709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3877368U (zh) * 2020-11-09 2021-08-03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折叠屏显示器
CN113364896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1184654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0684A1 (ja) * 2012-11-22 2014-05-30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
WO2017063183A1 (zh) * 2015-10-16 2017-04-20 郭晶智 一种带有可折叠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US20170315589A1 (en) * 2016-04-28 2017-11-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493213A (zh) * 2018-03-13 2018-09-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WO2021042998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屏安装结构
WO2021147709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364896A (zh) * 2020-03-0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1184654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CN213877368U (zh) * 2020-11-09 2021-08-03 恩利克(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折叠屏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428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8689B2 (en) Flexible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wearable device
JP723176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構造を含むフォルダブル電子装置
JP4476375B2 (ja) 携帯用電子表示装置
JP2022529170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回転表示装置
CN111064833B (zh) 折叠组件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5022430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1951683B (zh) 显示装置
EP2173082B1 (en) Three-dimensional multi-foldable device
CN113140156A (zh) 电子设备
CN110491882A (zh) 柔性电路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386620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140155B (zh) 电子设备
CN115883702A (zh) 柔性显示模块及包括该柔性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16743503U (zh) 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3936554A (zh) 显示装置
CN115022428A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5035788A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
JP2004198472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機器
CN115019635A (zh) 一种折叠电子设备
CN219372459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329876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15653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547189A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显示盖板
CN219041816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50483B (zh) 折叠式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