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1877A -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21877A CN115021877A CN202210541935.5A CN202210541935A CN115021877A CN 115021877 A CN115021877 A CN 115021877A CN 202210541935 A CN202210541935 A CN 202210541935A CN 115021877 A CN115021877 A CN 1150218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ing
- message
- cell
- user
- te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6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3028 Stutter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56 test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接收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对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关键参数得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本公开按照需求自由定制自定义信令,进而自由组成信令报文,满足多种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的,对对应的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和参数提取,以确定测试结果,简化了信令测试的步骤,降低了信令测试的学习成本和部署成本,也提升了信令测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开发人员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令测试方法与信令测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的快速发展带领下,例如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和物联网等各个领域及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的下沉和N4(5G核心网控制面与转发面接口)解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测试UPF的测试仪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并不利于高效率开发和测试UPF。
具体的,在现有的调试信令流程的测试中,使用测试仪作为测试工具时,在测试之前要去机房搭建测试仪硬件和搭建复杂网络拓扑,还需要昂贵资金购买测试仪的license(许可证)才可以使用功能。并且,测试过程容易遇到卡顿及等待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用户来说,测试仪的学习成本太高,需要花时间学习复杂界面和繁琐的测试步骤。
鉴于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新的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令测试方法、信令测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的测试成本高和测试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令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所述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包括:
按照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对所述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
将组装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得到信令报文。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包括:
将所述信令报文组装在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对组装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进行初始化;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将初始化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包括:
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初步解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的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
对所述协议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包括:
按照与所述第二信元对应的处理函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一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所述用户面功能,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二标识和原因值,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原因值显示测试关联信息,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信令测试装置,包括:
报文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消息解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所述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信令测试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信令测试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信令测试方法、信令测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中,用户按照需求自由定制自定义信令,进而自由组成信令报文,满足多种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丰富了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的,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和参数提取,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简化了信令测试的步骤,降低了信令测试的学习成本和部署成本,也提升了信令测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开发人员的测试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信令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场景下信令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场景下生成信令报文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应用场景下生成测试结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信令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信令测试方法的电子设备;
图10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实现信令测试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说明书中使用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在目前5G网络的快速发展带领下,例如AI、无人机、无人驾驶和物联网等各个领域及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UPF的下沉和N4解耦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测试UPF的测试仪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并不利于高效率开发和测试UPF。
具体的,在现有的调试信令流程的测试中,使用测试仪作为测试工具时,在测试之前要去机房搭建测试仪硬件和搭建复杂网络拓扑,还需要昂贵资金购买测试仪的license才可以使用功能。并且,测试过程容易遇到卡顿及等待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用户来说,测试仪的学习成本太高,需要花时间学习复杂界面和繁琐的测试步骤。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信令测试方法。图1示出了信令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信令测试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步骤S120.接收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步骤S130.对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关键参数得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按照需求自由定制自定义信令,进而自由组成信令报文,满足多种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丰富了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的,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和参数提取,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简化了信令测试的步骤,降低了信令测试的学习成本和部署成本,也提升了信令测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开发人员的测试效率。
下面对信令测试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0中,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自定义信令可以是用户在界面通过勾选或者编辑输入框等方式自定义的信令。对应的,该第一信元可以是自定义信令中所包含的信元。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2示出了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210中,按照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对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并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
由于用户自定义的第一信元可能长度或者其他内容不符合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因此可以通过对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的方式补充第一信元的长度或者进行其他处理,以使第一信元符合报文转发控制协议的要求。
进一步的,对将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后的第一信元进行组装,以组装好自定义信令的每个第一信元。
在步骤S220中,将组装后的第一信元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得到信令报文。
在组装好每个第一信元之后,可以将所有第一信元拼接完整,并对拼接完整的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组成完整的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文作为信令报文。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信元进行初始化和组装及拼接等操作能够得到对应的信令报文,对自定义信令符合报文转发控制协议的要求提供了解决方式,进一步支持了用户自由定制自定义信令的方式,满足用户对用户面功能多种信令的流程测试,丰富了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310中,将信令报文组装在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对组装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进行初始化。
具体的,将信令报文组装在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将数据报协议报文初始化,设置端口为8805,设置UPF 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为目的IP等。
在步骤S320中,通过套接字的方式将初始化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进一步的,通过socket(套接字)方式将初始化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的流程,将信令报文发送给用户面功能。
在步骤S120中,接收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之后,可以接收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对应的信令消息。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S410中,对信令消息进行初步解析得到与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的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
在接收到信令消息之后,可以通过初步解析将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从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解析出来。
在步骤S420中,对协议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基于协议定义,按照字节位解析协议消息,以解析出不同的第二信元,以便于对不同的第二信元分别进行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对信令消息进行两次解析处理能够得到对应的第二信元,为信令测试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简化了信令测试步骤,提升了信令处理速度。
在步骤S130中,对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关键参数得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解析出来第二信元之后,可以对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按照与第二信元对应的处理函数对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
对于不同的第二信元,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函数进行参数提取,以得到F-TEID(Full Qualified TEID,Full Qualified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全量隧道端点标识)、SEID(Session Endpoint Identifier,会话端点标识符)、Cause(原因值)等关键参数。
进一步的,根据关键参数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关键参数包括第一标识,具体的,根据第一标识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用户面功能,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其中,第一标识可以是F-TEID,也可以是其他标识,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获取到F-TEID之后,可以将该关键参数应用于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用户面功能,以确定对应的测试结果。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关键参数包括第二标识和原因值,具体的,根据第二标识和原因值显示测试关联信息,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其中,第二标识可以是SEID,原因值可以是Cause,也可以是其他参数,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该第二标识和原因值可以用户显示会话数量、SEID和UPF IP等与测试结果关联的测试关联信息。
由于Cause可以对会话对应的成功或者失败进行表征,因此可以是显示成功会话的数量。
因此,在得到测试关联信息之后,可以确定该测试关联信息是否与自定义信令是否匹配,以得到对应的测试结果。
下面结合一应用场景对本公开实施例中信令测试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图5示出了应用场景下信令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信令测试系统可以包括界面模块、信令处理模块和用户面模块三部分。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模块对信令进行组装得到自定义信令,通过界面自由组合PDI(Packet Detection Information,报文检测信息)、Create PDR(PacketDetection Rule,数据包检测规则)等IE(Information element,信元)来实现PFCP(PacketForwarding Control Protocol,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消息和流程的自由定制。进一步的,自定义信令和UPF IP等路由参数一起控制发送用户数据等操作。
信令处理模块中可以包括信令自定义模块、信令发送模块、信令解析模块和信令接收模块。
其中,信令自定义模块负责将自定义的IE组装成完整的PFCP消息,然后通过信令发送模块发送给UPF。信令接收模块负责将从UPF收到的信令消息提取出来,然后通过信令解析模块提取PFCP信令中关键参数。然后,这些参数用于界面展示会话信息,以及转给用户面模块用于构建GTP-U(GPRS Tunnelling Protocol for the user plane,用户层面的GPRS隧道协议)报头来发送用户面数据。
图6示出了应用场景下生成信令报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步骤S610中,用户在界面按照PFCP协议自由组合要发送的信令IE或流程。
用户在界面通过勾选或者编辑输入框等方式可以生成自定义信令,而该自定义信令还可以进一步生成信令流程。
在步骤S620中,信令定义模块按照PFCP协议组装好每个编辑的IE。
与该自定义信令对应的,第一信元可以是自定义信令中所包含的信元。
按照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对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并对第一信元进行组装。
由于用户自定义的第一信元可能长度或者其他内容不符合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因此可以通过对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的方式补充第一信元的长度或者进行其他处理,以使第一信元符合报文转发控制协议的要求。
进一步的,对将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后的第一信元进行组装,以组装好自定义信令的每个第一信元。
在步骤S630中,信令发送模块将IE都拼接成完整PFCP报文。
将组装后的第一信元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得到信令报文。
在组装好每个第一信元之后,可以将所有第一信元拼接完整,并对拼接完整的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组成完整的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文作为信令报文。
在步骤S640中,配置端口号8805的UDP报文,将PFCP报文放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数据里,通过socket发送信令给UPF。
将信令报文组装在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对组装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进行初始化。
具体的,将信令报文组装在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将数据报协议报文初始化,设置端口为8805,设置UPF IP为目的IP等。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将初始化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进一步的,通过socket方式将初始化后的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的流程,将信令报文发送给用户面功能。
图7示出了应用场景下生成测试结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710中,等待UPF返回数据。
接收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在将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之后,可以接收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对应的信令消息。
在步骤S720中,信令接收模块收到信令消息,将PFCP消息分出来。
对信令消息进行初步解析得到与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的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
在接收到信令消息之后,可以通过初步解析将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从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解析出来。
在步骤S730中,信令解析模块按字节位解析PFCP信令消息。
对协议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基于协议定义,按照字节位解析协议消息,以解析出不同的第二信元,以便于对不同的第二信元分别进行处理。
在步骤S740中,只需获取F-TEID、SEID、Cause等关键参数。
对于不同的第二信元,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函数进行参数提取,以得到F-TEID、SEID、Cause等关键参数。
在步骤S750中,用户面数据模块可根据F-TEID参数组GTP-U数据包发送给UPF。
具体的,关键参数包括第一标识,那么,根据第一标识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用户面功能,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其中,第一标识可以是F-TEID,也可以是其他标识,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获取到F-TEID之后,可以将该关键参数应用于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用户面功能,以确定对应的测试结果。
例如,当测试成功时,能够向用户面功能发送用户数据;当测试失败时,无法向用户面功能发送用户数据。
在步骤S760中,界面显示成功会话数量、SEID、UPF IP等信息。
其中,第二标识可以是SEID,原因值可以是Cause,也可以是其他参数,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该第二标识和原因值可以用户显示会话数量、SEID和UPF IP等与测试结果关联的测试关联信息。
由于Cause可以对会话对应的成功或者失败进行表征,因此可以是显示成功会话的数量。
因此,在得到测试关联信息之后,可以确定该测试关联信息是否与自定义信令是否匹配,以得到对应的测试结果。
在该应用场景下的信令测试方法,用户按照需求自由定制自定义信令,进而自由组成信令报文,满足多种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丰富了信令测试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的,对对应的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和参数提取,以确定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简化了信令测试的步骤,降低了信令测试的学习成本和部署成本,也提升了信令测试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开发人员的测试效率。
除此之外,在信令测试的过程中,无需购买测试仪的许可证,降低了测试费用成本。并且,开发人员无需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即可掌握信令测试方法,操作简单,也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不仅如此,信令测试方法的运行环境要求低,程序无需安装即可直接运行,可在与UPF相连的虚拟机或在UPF的虚拟机上运行,网络网络拓扑灵活简单,无需复杂的网络拓扑。
以信令测试方法生成的测试工具属于轻量化架构下的,体积小,且容易部署,因此运行速度、响应速度和信令处理速度都非常快,进一步提升了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测试速度。
因此,该信令测试方法课用于UPF多种不同信令流程的测试。在无测试仪器的网络资源情况下,可使用该信令测试方法的工具测试和定位信令流程问题。在测试ULCL(UplinkClassifier,上行分类器)、计费等复杂消息流程时,可使用该信令测试方法的工具自由构建消息和流程进行测试。
图8出了信令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示,信令测试装置800可以包括:报文发送模块810、消息解析模块820和结果确定模块830。其中:
报文发送模块810,被配置为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消息解析模块820,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所述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结果确定模块830,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包括:
按照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对所述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
将组装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得到信令报文。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包括:
将所述信令报文组装在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对组装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进行初始化;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将初始化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包括:
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初步解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的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
对所述协议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包括:
按照与所述第二信元对应的处理函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一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所述用户面功能,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二标识和原因值,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原因值显示测试关联信息,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上述信令测试装置800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信令测试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信令测试装置800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920和处理单元910)的总线930、显示单元9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9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9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9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923。
存储单元9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25的程序/实用工具924,这样的程序模块9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9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9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9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60通过总线930与电子设备9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10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0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所述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包括:
按照报文转发控制协议对所述第一信元的结构体进行初始化,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
将组装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所述第一信元补充报文转发控制协议报头,以得到信令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包括:
将所述信令报文组装在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并对组装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进行初始化;
通过套接字的方式将初始化后的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包括:
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初步解析得到与所述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中的信令报文对应的协议消息;
对所述协议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包括:
按照与所述第二信元对应的处理函数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一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组成隧道传输协议报头发送用户数据给所述用户面功能,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参数包括第二标识和原因值,
所述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所述原因值显示测试关联信息,以确定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8.一种信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报文发送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自定义信令的第一信元,并对所述第一信元进行组装得到信令报文,以将所述信令报文发送至用户面功能;
消息解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用户面功能返回的与所述信令报文对应的信令消息,并对所述信令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第二信元;
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信元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关键参数,并根据所述关键参数得到所述自定义信令的测试结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令测试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1935.5A CN115021877B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41935.5A CN115021877B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21877A true CN115021877A (zh) | 2022-09-06 |
CN115021877B CN115021877B (zh) | 2023-11-14 |
Family
ID=8306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41935.5A Active CN115021877B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021877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1728A (en) * | 1995-12-21 | 1998-02-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Network node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0830356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127338A (zh) * | 2021-03-22 | 2021-07-16 | 四川锐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件测试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179229A (zh) * | 2021-03-10 | 2021-07-27 | 长沙星融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244726A (zh) * | 2021-11-26 | 2022-03-25 |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5g nr基站信令交互的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
-
2022
- 2022-05-17 CN CN202210541935.5A patent/CN1150218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1728A (en) * | 1995-12-21 | 1998-02-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Network node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0830356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179229A (zh) * | 2021-03-10 | 2021-07-27 | 长沙星融元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3127338A (zh) * | 2021-03-22 | 2021-07-16 | 四川锐明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固件测试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244726A (zh) * | 2021-11-26 | 2022-03-25 | 浪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5g nr基站信令交互的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晓彬;廖建新;王纯;刘争;朱晓民;: "移动智能网业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 no. 0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21877B (zh) | 2023-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09460A (zh) | 车联网v2x仿真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002510A (zh) | 一种对话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
CN109325091A (zh) | 兴趣点属性信息的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1818136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13448988B (zh) | 算法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159091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263277A (zh) | 页面数据的显示方法、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05082B (zh) | 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14500614A (zh) |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
CN112925559B (zh) | 资源打包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6848580A (zh) | 用于针对多方对话的话语解析的结构自感知模型 | |
CN111488275B (zh) | Ui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15021877B (zh) | 信令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4338172B (zh) | 一种移动网络靶场系统以及网络流量攻击模拟方法 | |
CN114510357A (zh) | 一种卫星发射场试验鉴定业务消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 |
WO2023116647A1 (zh) | 软件在环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202798A (zh) | 数据的协议转化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446948A (zh) | 虚拟现实课件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055338B (zh) | 一种开放式数控系统人机界面二次开发平台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4301789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1123727B (zh) | 无人车仿真搭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8848398A (zh) | 一种本地弹幕消息的分发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4866619B (zh) | 一种异构加速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948266B (zh) | 一种数据库语法测试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41847B (zh) | 站厅内售检票操作的模拟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