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0890B -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0890B
CN115020890B CN202210675486.3A CN202210675486A CN115020890B CN 115020890 B CN115020890 B CN 115020890B CN 202210675486 A CN202210675486 A CN 202210675486A CN 115020890 B CN115020890 B CN 115020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connection
battery cell
breakage
lithiu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54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0890A (zh
Inventor
朱一虎
黄保进
马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avtop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54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0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0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0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8Cells or batteries combined with indicating means for external visual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e.g. by change of colour or of light dens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58Modular batteries; Casing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ssemb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外表面的后侧通过铰链与盖体的外表面后侧铰接,所述电池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矩形套。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件和鼓包报警结构,在电芯产生鼓包的过程中,则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形变,可以根据电芯鼓包的状态进行实时动态调节,同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以实现预紧力的自动补偿,并且配合鼓包报警结构的使用,可以在鼓包较为严重时自动触发报警器实现报警的作用,进而可以起到电芯使用过程预警效果,便于第一时间处理,同时降低电芯鼓包引起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十分广泛的应用,以及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软包作为电芯的一种结构设计,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包模组设计的关键一环。
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CN201811056664.4的中国授权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软包模组结构,其方便了多个电芯之间的组装,并且可以通过外设的壳体对电芯进行防护,减少受到外力产生破损的几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当其中某个软包锂电芯需要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需要将多个软包锂电芯分别拆卸后再重新进行组装,较为不便,而且整个过程会浪费较长时间;
而且无法自动调节电芯在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且无法实现预紧力的自动补偿和实时动态调节;
不便于在软包锂电芯出现较大的鼓包时及时的发现;
综上所述,研究一种新的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其中某个软包锂电芯需要进行维护或者更换时,需要将多个软包锂电芯分别拆卸后再重新进行组装,较为不便,而且整个过程会浪费较长时间,而且无法自动调节电芯在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且无法实现预紧力的自动补偿和实时动态调节,不便于在软包锂电芯出现较大的鼓包时及时的发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外表面的后侧通过铰链与盖体的外表面后侧铰接,所述电池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矩形套,两个所述矩形套外表面的顶部与同一个框架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外表面的底部与卡套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芯,所述电芯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热硅胶层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导热硅胶层设置在框架内,所述电芯的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外表面和两个导热硅胶层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框架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三个通孔和右侧的三个通孔内,最右侧的框架外表面的右侧与压板外表面的左侧搭接,所述压板外表面的右侧与四个弹性件的左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性件的右端与固定结构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滑动连接在两个矩形板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结构和压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鼓包报警结构,所述电池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撑开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支撑架、转轴和两个第二螺杆,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与同一个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和两个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伞齿,三个所述伞齿之间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母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外表面的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板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板的顶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卡套内,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弹性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板外表面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一卡板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设置在其中一个卡套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鼓包报警结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外表面的左侧与压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连接壳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表面与连接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关,所述活塞的下表面设置有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和电池壳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条,所述电池壳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口,所述电池壳的右侧面开设有侧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螺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三轴承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向板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柄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的两侧和两个套筒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条,所述连接壳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连接壳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塞的上表面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壳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绝缘散热片。通过设置绝缘散热片能够有效提高电芯模组整体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散热片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材料。其中,聚乙二醇为有机固固相变材料(固态有序的分子连接结构变成固态无序的分子连接结构),且其相变温度会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其平均相对分子量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当达到其相变温度(37~41℃)时,会发生固-固相变,吸收热量,可以防止锂电芯表面温度过高,有效提高模组的散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绝缘散热片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散热材料层,且所述石墨烯散热材料层的热扩散系数为2000mm2/s-2500mm2/s,所述石墨烯散热层的导热系数为3000W/(m*K)-3500W/(m*K)。石墨烯具有极佳的导热散热性能,其导热率比银要强10倍,通过增设石墨烯散热材料层,其能够将相变材料吸收的热量快速的传导出去,避免热量积聚,这样要比单一设置相变材料散热层的散热效果更佳。因此,通过石墨烯散热材料+相变材料的双重导热散热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电池壳的右侧面,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右端与转把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左端与活动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面与四个弹性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右侧面与两个连接壳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套分别与两个矩形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件和鼓包报警结构,在电芯产生鼓包的过程中,则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形变,可以根据电芯鼓包的状态进行实时动态调节,同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以实现预紧力的自动补偿,并且配合鼓包报警结构的使用,可以在鼓包较为严重时自动触发报警器实现报警的作用,进而可以起到电芯使用过程预警效果,便于第一时间处理,同时降低电芯鼓包引起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通过设置撑开机构,在通过三个伞齿的传动作用下,进而使得第二螺杆可以控制螺母带动第二卡板运动,使得第二卡板可以将两个框架撑开,从而便于取出中间的电芯,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单个电芯的拆卸更换,而且通过套筒的作用,从而使得撑开机构可以实现左右位置的调节,进一步便于对各个位置损坏的部分电芯进行更换,且整个过程无需重新组装电芯;
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使得第一螺杆带动螺纹筒向左移动,使得螺纹筒通过压板可以挤压框架向左运动,进而使得多个框架之间可以贴合收紧,从而可以保证电芯放置的稳定性,避免电芯松动影响正常使用,同时通过盖体和电池壳可以对电芯保护,避免电芯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矩形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框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撑开机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活动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壳、2盖体、3电芯、4减震条、5鼓包报警结构、51连接壳、52观察窗、53连接块、54开关、55报警器、56活塞、57第一弹簧、58标识条、59连接管、510气囊、511开口、6固定结构、61螺纹筒、62第一螺杆、63第一轴承、64转把、65活动板、66滑套、7支撑块、8撑开机构、81支撑架、82第二轴承、83螺母、84固定板、85第三轴承、86伞齿、87第一卡板、88弹性结构、881第二弹簧、882伸缩杆、883固定块、89导向板、810第二卡板、811第二螺杆、812转轴、813手柄、9弹性件、10压板、11通孔、12矩形板、13导热硅胶层、14框架、15套筒、16支撑板、17矩形套、18卡杆、19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包括电池壳1,电池壳1外表面的后侧通过铰链与盖体2的外表面后侧铰接,通过设置电池壳1和盖体2,且电池壳1和盖体2配合可以对电芯3起到封闭防护的作用,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电芯3表面对其造成损坏,电池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1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矩形板12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矩形套17,通过设置矩形套17和矩形板12,使得矩形板12可以保证矩形板12套的顺利滑动,进而使得框架14可以顺利滑动,两个矩形套17外表面的顶部与同一个框架1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框架14外表面的底部与卡套19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套19,从而可以为第一卡板87和第二卡板810提供插入点,框架14的内部设置有电芯3,电芯3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热硅胶层13的相对面搭接,通过设置导热硅胶层13,使得导热硅胶层13可以对电芯3起到导热保护的作用,保证电芯3的良好散热效果,两个导热硅胶层13设置在框架14内,电芯3的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7的外表面和两个导热硅胶层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1,通过开设通孔11,从而可以为卡杆18提供固定点。
框架14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卡杆18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三个通孔11和右侧的三个通孔11内,最右侧的框架14外表面的右侧与压板10外表面的左侧搭接,压板10外表面的右侧与四个弹性件9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件9,通过弹性件9的弹性形变,可以根据电芯3鼓包的状态进行实时动态调节,同时通过弹性件9的弹性力可以实现预紧力的自动补偿,四个弹性件9的右端与固定结构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结构6,使得固定结构6可以对框架14起到贴合收紧的作用,保证电芯3之间的稳定性,避免电芯3松动,固定结构6滑动连接在两个矩形板12的外表面,固定结构6和压板10之间设置有两个鼓包报警结构5,通过设置鼓包报警结构5,使得鼓包报警结构5可以在电芯3鼓包时起到自动报警的效果,进而便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降低损失,电池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6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16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套筒15,通过设置支撑板16和套筒15,使得支撑板16可以对套筒15起到导向的作用,进而便于对撑开机构8进行左右位置调节的工作,两个套筒15之间设置有撑开机构8,通过设置撑开机构8,从而便于将需更换电芯3的两侧框架14撑开,进一步便于对需更换电芯3的取放更换。
撑开机构8包括支撑架81、转轴812和两个第二螺杆811,支撑架81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8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轴承82,使得第二轴承82可以对转轴812支撑,同时第二轴承82可以保证转轴812的稳定旋转,两个第二轴承82的内部与同一个转轴812转动连接,转轴812的外表面和两个第二螺杆8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伞齿86,通过设置伞齿86,使得三个伞齿86之间传动,可以顺利驱动第二螺杆811的旋转,三个伞齿86之间啮合连接,两个第二螺杆81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母8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螺杆811和螺母83,使得第二螺杆811旋转可以控制螺母83实现位移运动的工作,两个螺母83外表面的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板810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卡板810的顶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卡套19内,支撑架81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弹性结构88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性结构88,使得弹性结构88的弹性力可以控制支撑架81顺利完成复位的工作,支撑架81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板84外表面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板84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一卡板87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卡板87设置在其中一个卡套19内。
鼓包报警结构5包括气囊510,通过设置气囊510,从而便于对气体的存储,气囊510外表面的左侧与压板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气囊510与连接管59的一端相连通,通过设置连接管59,使得连接管59可以起到气囊510与连接壳51的连通作用,从而便于气体的输送工作,连接管59的另一端与连接壳51的上表面相连通,连接壳5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6,通过设置活塞56,使得活塞56滑动时可以保障与连接壳51内壁之间的密封性,活塞56的下表面与连接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块53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关54,通过设置开关54和报警器55,使得开关54可以控制报警器55实现及时报警的作用,活塞56的下表面设置有报警器55。
如图1所示,盖体2的上表面和电池壳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条4,通过设置减震条4,使得减震条4可以对电池壳1和盖体2受到的外力进行缓冲,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盖体2的两侧设置有螺丝,进而可以对盖体2的位置锁定,避免盖体2随意打开,电池壳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口,通过开设通口,从而便于相关人员对手柄813的操作控制,电池壳1的右侧面开设有侧口,通过开设侧口,从而便于通过侧口观察标识条58。
如图6所示,支撑架8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85,两个第二螺杆81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三轴承85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三轴承85,使得第三轴承85不仅可以对第二螺杆811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第三轴承85可以确保第二螺杆811的顺利旋转,支撑架8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向板8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卡板810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向板8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板89,使得导向板89可以对第二卡板810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第二卡板810的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卡板810可以平稳滑动,转轴812外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柄8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手柄813,使得手柄813可以提供操作点,方便控制转轴812的旋转,弹性结构88包括固定块883,固定块883的外表面与支撑架81固定连接,固定块883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82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882,使得伸缩杆882可以保障第二弹簧881的稳定伸缩,两个伸缩杆88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1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882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弹簧881,通过设置第二弹簧881,使得第二弹簧881的弹性力可以带动支撑架81自动完成复位,方便了实际的操作,两个第二弹簧88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883的两侧和两个套筒1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活塞56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条58,通过设置标识条58,使得标识条58更易于相关人员的查看活塞56的位置,连接壳5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观察窗52,通过设置观察窗52,透过观察窗52从而方便对活塞56位置的观察,连接壳51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511,通过开设开口511,使得开口511可以保证连接壳51与外界空气的流动,进而使得活塞56可以顺利上下活动,活塞56的上表面与第一弹簧57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57,使得第一弹簧57的弹性力可以带动活塞56顺利复位的工作,第一弹簧57的另一端与连接壳5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结构6包括第一轴承63,通过设置第一轴承63,使得第一轴承63可以保证第一螺杆62的流畅旋转,第一轴承63卡接在电池壳1的右侧面,第一轴承6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62,第一螺杆62的右端与转把6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把64,使得转把64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操作点,第一螺杆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61,通过设置第一螺杆62和螺纹筒61,使得第一螺杆62旋转可以控制螺纹筒61进行移动的工作,螺纹筒61的左端与活动板6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板65的左侧面与四个弹性件9的右端固定连接,活动板65的右侧面与两个连接壳5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活动板65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套6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滑套66,使得滑套66可以在矩形板12的表面平稳滑动,进而使得活动板65可以左右平稳的滑动,两个滑套66分别与两个矩形板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相邻的电芯3之间设置有绝缘散热片。通过设置绝缘散热片能够有效提高电芯模组整体的散热效果。优选地,绝缘散热片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材料。其中,聚乙二醇为有机固固相变材料(固态有序的分子连接结构变成固态无序的分子连接结构),且其相变温度会随着聚合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其平均相对分子量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当达到其相变温度(37~41℃)时,会发生固-固相变,吸收热量,可以防止锂电芯表面温度过高,有效提高模组的散热效果。更优选地,绝缘散热片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散热材料层,且石墨烯散热材料层的热扩散系数为2000mm2/s-2500mm2/s,石墨烯散热层的导热系数为3000W/(m*K)-3500W/(m*K)。石墨烯具有极佳的导热散热性能,其导热率比银要强10倍,通过增设石墨烯散热材料层,其能够将相变材料吸收的热量快速的传导出去,避免热量积聚,这样要比单一设置相变材料散热层的散热效果更佳。因此,通过石墨烯散热材料+相变材料的双重导热散热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
其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S1、当电芯3产生鼓包时,使得电芯3之间相互挤压,使得压板10向右运动,使得压板10的压力作用于气囊510,使得气囊510压瘪,使得气囊510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59进入连接壳51,使得活塞56向下进行运动,此时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观察窗52观察标识条58的位置,并且若电芯3鼓包严重,则活塞56持续向下移动,使得开关54与连接壳51的底部产生挤压,使得开关54控制报警器55进行报警,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处理;
S2、当需要对单个电芯3进行更换时,转动转把64,使得转把64带动第一螺杆62旋转,使得第一螺杆62带动螺纹筒61和活动板65向右移动,使得活动板65带动弹性件9的弹性产生一定恢复,此时通过手柄813拉动转轴812移动,使得转轴812通过第二轴承82带动支撑架81移动,使得固定板84带动第一卡板87与卡套19分离,同时支撑架81通过第二螺杆811和螺母83带动第二卡板810与卡套19分离,并且支撑架81通过固定块883带动第二弹簧881产生形变,此时即可通过套筒15移动第一卡板87和第二卡板810的位置,当第一卡板87的位置与需更换电芯3底部的卡套19位置对应时,此时松开手柄813,使得第二弹簧881的弹性力带动支撑架81复位,使得支撑架81通过固定板84带动第一卡板87复位,使得第一卡板87卡入卡套19,同时第二卡板810卡入卡套19;
S3、然后转动手柄813,使得手柄813带动转轴812旋转,使得转轴812带动伞齿86转动,使得伞齿86带动另外两个伞齿86转动,使得另外两个伞齿86带动第二螺杆811旋转,使得第二螺杆811带动螺母83移动,使得两个螺母83带动两个第二卡板810相互远离,进而使得两侧的电芯3与需更换的电芯3远离,此时即可取出单个电芯3进行更换;
S4、在电芯3更换完成后,则反转手柄813,使得手柄813通过转轴812带动伞齿86转动,使得第二螺杆811带动螺母83移动,使得两个螺母83带动两个第二卡板810相互靠近,使得两个第二卡板810通过卡套19带动两个框架14相互靠近,使得电芯3之间相互贴合,再转动转把64,使得第一螺杆62带动螺纹筒61向左移动,使得活动板65推动压板10向左移动,使得弹性件9产生形变并对框架14进行收紧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包括电池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1)外表面的后侧通过铰链与盖体(2)的外表面后侧铰接,所述电池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板(1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矩形板(12)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矩形套(17),两个所述矩形套(17)外表面的顶部与同一个框架(14)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4)外表面的底部与卡套(19)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4)的内部设置有电芯(3),所述电芯(3)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导热硅胶层(13)的相对面搭接,两个所述导热硅胶层(13)设置在框架(14)内,所述电芯(3)的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块(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7)的外表面和两个导热硅胶层(13)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1);
所述框架(14)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杆(18)的两端分别位于左侧的三个通孔(11)和右侧的三个通孔(11)内,最右侧的框架(14)外表面的右侧与压板(10)外表面的左侧搭接,所述压板(10)外表面的右侧与四个弹性件(9)的左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性件(9)的右端与固定结构(6)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结构(6)滑动连接在两个矩形板(12)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结构(6)和压板(10)之间设置有两个鼓包报警结构(5),所述电池壳(1)内壁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6)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套筒(15),两个所述套筒(15)之间设置有撑开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8)包括支撑架(81)、转轴(812)和两个第二螺杆(811),所述支撑架(81)的内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8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轴承(82)的内部与同一个转轴(81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12)的外表面和两个第二螺杆(81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伞齿(86),三个所述伞齿(86)之间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杆(811)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螺母(8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母(83)外表面的顶部分别与两个第二卡板(810)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板(810)的顶部分别设置在两个卡套(19)内,所述支撑架(81)外表面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弹性结构(88)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81)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板(84)外表面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4)外表面的顶部与第一卡板(87)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87)设置在其中一个卡套(1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鼓包报警结构(5)包括气囊(510),所述气囊(510)外表面的左侧与压板(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510)与连接管(59)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9)的另一端与连接壳(51)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连接壳(5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56),所述活塞(56)的下表面与连接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3)的下表面设置有开关(54),所述活塞(56)的下表面设置有报警器(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表面和电池壳(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条(4),所述电池壳(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通口,所述电池壳(1)的右侧面开设有侧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两个第三轴承(85),两个所述第二螺杆(81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三轴承(8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1)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导向板(89)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卡板(810)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导向板(8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812)外表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手柄(81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88)包括固定块(883),所述固定块(883)的外表面与支撑架(8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883)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个伸缩杆(882)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88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1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882)的外表面均套接有第二弹簧(881),两个所述第二弹簧(88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883)的两侧和两个套筒(15)的相对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6)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标识条(58),所述连接壳(5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观察窗(52),所述连接壳(51)的下表面开设有开口(511),所述活塞(56)的上表面与第一弹簧(5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7)的另一端与连接壳(5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第一轴承(63),所述第一轴承(63)卡接在电池壳(1)的右侧面,所述第一轴承(6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62),所述第一螺杆(62)的右端与转把(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61),所述螺纹筒(61)的左端与活动板(6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5)的左侧面与四个弹性件(9)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5)的右侧面与两个连接壳(5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5)的下表面与两个滑套(6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套(66)分别与两个矩形板(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CN202210675486.3A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Active CN115020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486.3A CN1150208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5486.3A CN1150208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890A CN115020890A (zh) 2022-09-06
CN115020890B true CN115020890B (zh) 2023-09-19

Family

ID=8307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5486.3A Active CN115020890B (zh) 2022-06-15 2022-06-15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089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7766A (zh) * 2018-06-25 2018-11-13 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的锂电芯电池组
WO2019105459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穿梭式电池包更换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CN110331898A (zh) * 2019-07-15 2019-10-15 东莞市图什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盗锁安全报警装置
CN111890452A (zh) * 2020-07-06 2020-11-06 许歌 一种锂电池隔离膜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CN213660562U (zh) * 2020-11-20 2021-07-09 湖南智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固定夹持装置
CN113629344A (zh) * 2021-08-06 2021-11-09 广州文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安装结构
CN113644361A (zh) * 2021-07-05 2021-11-12 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腐蚀功能的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15588059U (zh) * 2021-09-23 2022-01-21 大连特雷西转盘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状态夹持偏航齿圈的定位夹具
WO2022022602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拆卸动力电池模组的装置
WO2022037140A1 (zh) * 2020-08-17 2022-02-24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动力电池模块自动化拆解的装置
CN114120570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江苏通信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N216288573U (zh) * 2021-11-23 2022-04-12 中山市多倍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4500mah的大型软包锂电芯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5459A1 (zh) * 2017-11-30 2019-06-06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穿梭式电池包更换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CN109849863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穿梭式电池包更换设备及包含其的换电站
CN108807766A (zh) * 2018-06-25 2018-11-13 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的锂电芯电池组
CN110331898A (zh) * 2019-07-15 2019-10-15 东莞市图什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盗锁安全报警装置
JP6813732B1 (ja) * 2019-07-15 2021-01-13 義烏瑪奇科技有限公司 知能防犯ロック安全警報装置
CN111890452A (zh) * 2020-07-06 2020-11-06 许歌 一种锂电池隔离膜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WO2022022602A1 (zh) * 2020-07-29 2022-02-03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化拆卸动力电池模组的装置
WO2022037140A1 (zh) * 2020-08-17 2022-02-24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动力电池模块自动化拆解的装置
CN213660562U (zh) * 2020-11-20 2021-07-09 湖南智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固定夹持装置
CN113644361A (zh) * 2021-07-05 2021-11-12 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腐蚀功能的软包锂电池模组
CN113629344A (zh) * 2021-08-06 2021-11-09 广州文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安装结构
CN215588059U (zh) * 2021-09-23 2022-01-21 大连特雷西转盘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可多状态夹持偏航齿圈的定位夹具
CN114120570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江苏通信置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CN216288573U (zh) * 2021-11-23 2022-04-12 中山市多倍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4500mah的大型软包锂电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890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20890B (zh) 一种防破损式模块化软包锂电芯模组结构
CN11225988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保护装置
CN114504751B (zh) 一种锂电池存储防爆装置
CN108655705A (zh) 一种手机指纹模组的保压定型装置
CN216845812U (zh) 一种防泄漏的板式换热器
CN216375631U (zh) 一种可移动运输液氮装置
CN210687499U (zh) 一种防水材料喷涂机用发动机
CN21500841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锂电池结构
CN212392332U (zh) 一种电芯连接更稳定的电池模组
CN220652126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锂电池
CN211619734U (zh) 一种多功能起重电磁铁
CN212447891U (zh) 一种可折叠式电动车
CN220420760U (zh) 一种分布式电池储能集装箱
CN21185500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热通道用密封结构
CN214670581U (zh) 一种ssd固态硬盘高温报警装置
CN216159725U (zh) 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换热器
CN217904837U (zh) 一种立体式系统控制柜
CN213197672U (zh) 一种聚乙烯复合包装膜打包用分切装置
CN218062149U (zh) 一种铝百叶隔热窗框架
CN213305968U (zh) 一种用于大面积显示像素灯的5g控制装置
CN211618294U (zh) 一种塑料袋包装机
CN22060476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回收装置
CN214899526U (zh) 一种安全双层防护结构配电柜
CN216070794U (zh) 封口机撑袋热封装置
CN114464920A (zh) 一种锂电池纺织涂层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