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0184B -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0184B
CN115020184B CN202210502378.6A CN202210502378A CN115020184B CN 115020184 B CN115020184 B CN 115020184B CN 202210502378 A CN202210502378 A CN 202210502378A CN 115020184 B CN115020184 B CN 115020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lectrode
input electrode
electrode
bas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23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20184A (zh
Inventor
胡泽训
邱祥彪
王健
丛晓庆
林焱剑
赵胜
张正君
张振
乔芳建
吴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Night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Night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Night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Night Vision Technology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23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0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0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20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0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3/00Secondary-emission tubes; Electron-multiplier tubes
    • H01J43/04Electron multipliers
    • H01J43/06Electrode arrangements
    • H01J43/18Electrode arrangements using essentially more than one dynode
    • H01J43/24Dynodes having potential gradient along their surfaces
    • H01J43/246Microchannel plates [MC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包括外盖板、内盖板、外弹性构件、内弹性构件、输入电极柱、外输入电极、内输入电极、第一片MCP、第二片MCP、输出电极柱、外输出电极、内输出电极、阳极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底座、输入电极套筒、输出电极套筒、输入电极螺母和输出电极螺母。本发明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在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特点的同时,还满足空间探测的高时间特性的要求,适于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探测空间中的各类粒子或者射线,实现高能物理领域的空间探测应用。

Description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背景技术
微通道板(MCP)是一种通道式电子倍增器阵列,具有探测电子、离子及多种辐射物能力,在空间探测、医学检测、核爆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空间探测用MCP组件一般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对体积、质量、抗冲击振动能力有严格的要求。
目前所见的适用于空间探测的MCP组件设计,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6531606A提出的一种用于太空环境的开放式微通道板组件,其公开的开放式MCP组件仅适用于方形MCP,并且包含多个支撑框,体积较大,发射成本高;在安装时,MCP直接叠放在支撑框中,缺少抗冲击振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特点,适合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探测空间中的各类粒子或者射线,实现高能物理领域的空间探测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板、内盖板、外弹性构件、内弹性构件、输入电极柱、外输入电极、内输入电极、第一片MCP、第二片MCP、输出电极柱、外输出电极、内输出电极、阳极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底座、输入电极套筒、输出电极套筒、输入电极螺母和输出电极螺母,其中:
所述垫片、阳极板依次叠放至底座内,形成第一装配体;
在第一装配体的基础上,同轴放置外骨架和内骨架,形成第二装配体;所述外输出电极和内输出电极叠放在第二装配体内;
在外输出电极和内输出电极的基础上设置输出电极柱,输出电极柱穿过底座的底部,并在底座的底部套上输出电极套筒,利用输出电极螺母将输出电极柱、外输出电极和输出电极套筒固定在一起,形成MCP输出电极;
在外输出电极和内输出电极的基础上依次叠放第二片MCP、第一片MCP、外输入电极、内输入电极、外弹性构件和内弹性构件,形成第三装配体;
最后,在第三装配体的上面依次放置内盖板和外盖板,形成组件主体;
在组件主体表面插入输入电极柱,输入电极柱穿过底座的底部,并在底座底部套上输入电极套筒,利用输入电极螺母将输入电极柱、外输入电极和输入电极套筒固定起来,形成MCP输入电极;
其中,所述外输入电极和外输出电极均从底部引出对应的引脚,以用于分别与输入电极柱和输出电极柱配合,穿过阳极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的边缘,并插入到底座内,从底座的底部穿出,分别经由对应的输入电极螺母和输出电极螺母固定;
在外盖板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在内盖板与内骨架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将整个环形微通道板组件装配形成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输入电极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使外输入电极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
所述输入电极柱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扁平区域与方形引脚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输入电极套筒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的边缘预定位置,与外输入电极的方形引脚以及输入电极柱的扁平区域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入电极和底座完全隔离与绝缘。
优选地,所述外输入电极的方形引脚以及输入电极柱的扁平区域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的输入电极套筒之后,通过输入电极螺母将外输入电极和输入电极柱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下端延伸出的区域,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优选地,所述外骨架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的位置设置第一贯穿孔,用于外输入电极向下引出而到达底座。
优选地,所述外输出电极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使外输入电极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所述输出电极柱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扁平区域与方形引脚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输出电极套筒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的边缘预定位置,与输出电极柱的扁平区域以及外输出电极的方形引脚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出电极和底座完全隔离与绝缘。
优选地,所述输出电极柱的扁平区域以及外输出电极的方形引脚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的输出电极套筒之后,通过输出电极螺母将外输出电极和输出电极柱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下端延伸出的区域,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优选地,所述外骨架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的位置设置有具有第二贯穿孔,用于外输出电极方形引脚向下引出,并且保证外输出电极和外输入电极具有一定距离,防止高压放电现象发生。
优选地,所述输出电极柱插入外骨架的第二贯穿孔中时,所述输出电极柱头部完全沉在外骨架的第二贯穿孔中,并且在上方通过绝缘的外盖板进行封闭。由此,可以避免输出电极产生的电场对组件外围电场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外骨架外围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边缘贯通区域,底座对应地设置有四根均布的立柱,装配时四根均布的立柱分别对应地与边缘贯通区域配合在一起,并通过四根均布的立柱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二者之间的固定,通过此设计,外骨架与底座装配时,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四根均布的立柱上设置有螺纹孔,便于组件与其它零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外弹性构件由四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外金属圈上构成,内弹性构件由四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内金属圈上构成;每个弹簧片均为梯形结构,并具有较长的第一底边和较短的第二底边,第二底边焊接在对应的外金属圈/内金属圈上,第二底边的边缘设置有延伸片,延伸片与外金属圈/内金属圈平行。
由此,外弹性构件和内弹性构件使组件具备抗冲击振动能力,保证组件工作时性能稳定,MCP不发生损伤。
优选地,所述外盖板、内盖板、外骨架、内骨架、垫片、输入电极套筒和输出电极套筒均位于工程塑料件。所述底座采用铝合金件。
优选地,所述底座底部采用镂空设计,可以降低组件质量。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总装示意图。
图3是外骨架的俯视图。
图4是MCP输入电极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MCP输入电极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输入电极套筒隔离输入电极柱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MCP输出电极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MCP输出电极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输出电极套筒隔离输出电极柱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10是MCP输出电极部分、骨架和外盖板装配后距图3所示中轴线40°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外弹性构件与内弹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进行测试所得波形示意图。
附图1~13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外盖板;2-内盖板;3-外弹性构件;4-内弹性构件;5-输入电极柱;6-外输入电极;7-内输入电极;8-第一片MCP;9-第二片MCP;10-输出电极柱;11-外输出电极;12-内输出电极;13-阳极板;14-外骨架;15-内骨架;16-垫片;17-底座;18-输入电极套筒;19-输出电极套筒;20-输入电极螺母;21-输出电极螺母;22-组件中间贯通区域;
3a-外弹性构件弹簧片;3b-外弹性构件金属圈;
4a-内弹性构件弹簧片;4b-内弹性构件金属圈;
5a-输入电极柱扁平区域;5b-输入电极柱用于连接外部电极引线的区域;
6a-外输入电极方形引脚;
10a-输出电极柱扁平区域;10b-输出电极柱用于连接外部电极引线的区域;10c-输出电极头部;
11a-外输出电极方形引脚;
14a-外骨架贯穿孔A;14b-外骨架贯穿孔B;14c-外骨架贯通区域C;
17a-底座立柱;17b-底座立柱上的螺纹孔;17c-底座镂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图12所示实施例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包括外盖板1、内盖板2、外弹性构件3、内弹性构件4、输入电极柱5、外输入电极6、内输入电极7、第一片MCP 8、第二片MCP 9、输出电极柱10、外输出电极11、内输出电极12、阳极板13、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底座17、输入电极套筒18、输出电极套筒19、输入电极螺母20和输出电极螺母21。
结合图1、2所示,外输入电极6、第一片MCP 8、第二片MCP 9、外输出电极11、阳极板13、内骨架15、垫片16、底座17均为中间留空设计,其中央位置为贯通区域,使得整个组件装配成一体之后,组件中间为贯通区域,一方面可以降低组件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便于组件与其它零件连接和使用。
结合图1所示,垫片16、阳极板13依次叠放至底座17内,形成第一装配体。
在第一装配体的基础上,同轴放置外骨架14和内骨架15,形成第二装配体;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叠放在第二装配体内。
在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的基础上设置输出电极柱10,输出电极柱10穿过底座17的底部,并在底座17的底部套上输出电极套筒19,利用输出电极螺母21将输出电极柱10、外输出电极11和输出电极套筒19固定在一起,形成MCP输出电极。
在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的基础上依次叠放第二片MCP 9、第一片MCP 8、外输入电极6、内输入电极7、外弹性构件3和内弹性构件4,形成第三装配体。
最后,在第三装配体的上面依次放置内盖板2和外盖板1,形成组件主体。
在组件主体表面插入输入电极柱5,输入电极柱5穿过底座17的底部,并在底座17底部套上输入电极套筒18,利用输入电极螺母20将输入电极柱5、外输入电极6和输入电极套筒18固定起来,形成MCP输入电极。
其中,外输入电极6和外输出电极11均从底部引出对应的引脚,以用于分别与输入电极柱5和输出电极柱10配合,穿过阳极板13、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的边缘,并插入到底座17内,从底座17的底部穿出,分别经由对应的输入电极螺母20和输出电极螺母21固定。由此,可以节省组件所占用的空间,使得组件总体形状为圆形,无突出的部分,便于组件安装使用。
在外盖板1与底座17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在内盖板2与内骨架15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将整个环形微通道板组件装配形成一体结构。
结合图示,外输入电极6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6a,使外输入电极6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输入电极柱5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5a,扁平区域5a与方形引脚6a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其中,输入电极套筒18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17的边缘预定位置,与外输入电极6的方形引脚6a以及输入电极柱5的扁平区域5a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入电极6和底座17完全隔离与绝缘。
结合图示,外输入电极6的方形引脚6a以及输入电极柱5的扁平区域5a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17的输入电极套筒18之后,通过输入电极螺母20将外输入电极6和输入电极柱5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17下端延伸出的区域5b,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结合图示,外骨架14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a的位置设置第一贯穿孔,用于外输入电极6向下引出而到达底座1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角度a取值为2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保证与其他位置的配合和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角度a还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角度值。
结合图示,外输出电极11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11a,使外输入电极11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输出电极柱10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10a,扁平区域10a与方形引脚11a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其中,输出电极套筒19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17的边缘预定位置,与输出电极柱10的扁平区域10a以及外输出电极11的方形引脚11a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出电极11和底座17完全隔离与绝缘。
结合图示,输出电极柱10的扁平区域10a以及外输出电极11的方形引脚11a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17的输出电极套筒19之后,通过输出电极螺母21将外输出电极11和输出电极柱10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17下端延伸出的区域10b,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结合图示,外骨架14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b的位置设置有具有第二贯穿孔,用于外输出电极11方形引脚11a向下引出,并且保证外输出电极11和外输入电极6具有一定距离。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角度b取值为45°。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在保证与其他位置的配合和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角度b还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角度值。
其中,输出电极柱10插入外骨架14的第二贯穿孔中时,输出电极柱10头部10c完全沉在外骨架14的第二贯穿孔中,并且在上方通过绝缘的外盖板1进行封闭。由此,可以避免输出电极产生的电场对组件外围电场的影响。
结合图示,外骨架14外围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边缘贯通区域,底座17对应地设置有四根均布的立柱,装配时四根均布的立柱分别对应地与边缘贯通区域配合在一起,并通过四根均布的立柱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二者之间的固定。例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M2或者M4螺钉进行紧固。
结合图示,外弹性构件3由4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外金属圈上构成,内弹性构件4由4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内金属圈上构成;每个弹簧片均为梯形结构,并具有较长的第一底边和较短的第二底边,第二底边焊接在对应的外金属圈/内金属圈上,第二底边的边缘设置有延伸片,延伸片与外金属圈/内金属圈平行。
由此,通过外弹性构件3和内弹性构件4的设计,使组件具备抗冲击振动能力,保证组件工作时性能稳定,MCP不发生损伤。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片MCP 8和第二片MCP 9外径为69mm,内径21mm,组件总的外径控制在79mm,装配成型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总质量为65g,实现小型化、轻质量的设计和应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根据不同的尺寸和设计需求对MCP进行替换和调整,可根据需要调整尺寸,并调整组件相关零件尺寸。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MCP片数为2片,包括第一片MCP和第二片MCP,实际应用时对微通道板片数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调整为1片或3片。
其中,外盖板1、内盖板2、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输入电极套筒18和输出电极套筒19均位于工程塑料件。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密度小、绝缘性优的工程塑料聚酰亚胺制备而成。
底座17可以采用密度小的铝合金,可以降低组件质量。优选地,底座17底部为设计,具有镂空区域17c,如图11所示,可以降低组件质量。
结合图1以及图2-12所示的装配结构,本发明示例性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的组装装配步骤如下:
第1步、将垫片16、阳极板13依次叠放至底座17中;
第2步、同轴放置外骨架14和内骨架15;
第3步、叠放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
第4步、放置输出电极柱10、输出电极套筒19,利用输出电极螺母21将输出电极柱10、外输出电极11和输出电极套筒19固定在一起,形成MCP输出电极;
第5步、依次叠放第二片MCP 9、第一片MCP 8、外输入电极6、内输入电极7、外弹性构件3和内弹性构件4;
第6步、盖上内盖板2和外盖板1;
第7步、放置输入电极柱5、输入电极套筒18,利用输入电极螺母20将输入电极柱5、外输入电极6和输入电极套筒18固定起来,形成MCP输入电极;
第8步、在组件外圈和内圈分别用6个和4个M2螺钉将所有零件紧固在一起,完成安装,如图2所示。
结合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制备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中的阳极板13采用单阳极,通过组件测试获得的波形图如图13所示,时间分辨率为2.7ns,具有高时间分辨的特点,在具备体积小、质量轻、抗冲击振动能力强的特点的同时,还满足空间探测的高时间特性的要求,适于搭载在卫星或空间站上,探测空间中的各类粒子或者射线,实现高能物理领域的空间探测应用。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板(1)、内盖板(2)、外弹性构件(3)、内弹性构件(4)、输入电极柱(5)、外输入电极(6)、内输入电极(7)、第一片MCP(8)、第二片MCP(9)、输出电极柱(10)、外输出电极(11)、内输出电极(12)、阳极板(13)、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底座(17)、输入电极套筒(18)、输出电极套筒(19)、输入电极螺母(20)和输出电极螺母(21),其中:
所述垫片(16)、阳极板(13)依次叠放至底座(17)内,形成第一装配体;
在第一装配体的基础上,同轴放置外骨架(14)和内骨架(15),形成第二装配体;所述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叠放在第二装配体内;
在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的基础上设置输出电极柱(10),输出电极柱(10)穿过底座(17)的底部,并在底座(17)的底部套上输出电极套筒(19),利用输出电极螺母(21)将输出电极柱(10)、外输出电极(11)和输出电极套筒(19)固定在一起,形成MCP输出电极;
在外输出电极(11)和内输出电极(12)的基础上依次叠放第二片MCP(9)、第一片MCP(8)、外输入电极(6)、内输入电极(7)、外弹性构件(3)和内弹性构件(4),形成第三装配体;
最后,在第三装配体的上面依次放置内盖板(2)和外盖板(1),形成组件主体;
在组件主体表面插入输入电极柱(5),输入电极柱(5)穿过底座(17)的底部,并在底座(17)底部套上输入电极套筒(18),利用输入电极螺母(20)将输入电极柱(5)、外输入电极(6)和输入电极套筒(18)固定起来,形成MCP输入电极;
其中,所述外输入电极(6)和外输出电极(11)均从底部引出对应的引脚,以用于分别与输入电极柱(5)和输出电极柱(10)配合,穿过阳极板(13)、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的边缘,并插入到底座(17)内,从底座(17)的底部穿出,分别经由对应的输入电极螺母(20)和输出电极螺母(21)固定;
在外盖板(1)与底座(17)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在内盖板(2)与内骨架(15)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进行紧固,将整个环形微通道板组件装配形成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输入电极(6)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6a),使外输入电极(6)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
所述输入电极柱(5)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5a),扁平区域(5a)与方形引脚(6a)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套筒(18)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17)的边缘预定位置,与外输入电极(6)的方形引脚(6a)以及输入电极柱(5)的扁平区域(5a)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入电极(6)和底座(17)完全隔离与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输入电极(6)的方形引脚(6a)以及输入电极柱(5)的扁平区域(5a)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17)的输入电极套筒(18)之后,通过输入电极螺母(20)将外输入电极(6)和输入电极柱(5)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17)下端延伸出的区域(5b),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14)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a的位置设置第一贯穿孔,用于外输入电极(6)向下引出而到达底座(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输出电极(11)具有垂直向下的方形引脚(11a),使外输出电极(11)得以直接从底部引出;
所述输出电极柱(10)采用标准螺钉加工出扁平区域(10a),扁平区域(10a)与方形引脚(11a)完全贴合,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结合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极套筒(19)采用T型设计,嵌入在底座(17)的边缘预定位置,与输出电极柱(10)的扁平区域(10a)以及外输出电极(11)的方形引脚(11a)对应,并允许其穿过,以将外输出电极(11)和底座(17)完全隔离与绝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极柱(10)的扁平区域(10a)以及外输出电极(11)的方形引脚(11a)结合在一起,穿过嵌入底座(17)的输出电极套筒(19)之后,通过输出电极螺母(21)将外输出电极(11)和输出电极柱(10)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后从底座(17)下端延伸出的区域(10b),用于外部电极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14)距离中轴线一定角度b的位置设置有具有第二贯穿孔,用于外输出电极(11)方形引脚(11a)向下引出,并且保证外输出电极(11)和外输入电极(6)具有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极柱(10)插入外骨架(14)的第二贯穿孔中时,所述输出电极柱(10)头部(10c)完全沉在外骨架(14)的第二贯穿孔中,并且在上方通过绝缘的外盖板(1)进行封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骨架(14)外围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边缘贯通区域,底座(17)对应地设置有四根均布的立柱,装配时四根均布的立柱分别对应地与边缘贯通区域配合在一起,并通过四根均布的立柱上设置的螺纹孔,进行二者之间的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性构件(3)由4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外金属圈上构成,内弹性构件(4)由4个弹簧片均布焊接在内金属圈上构成;
每个弹簧片均为梯形结构,并具有较长的第一底边和较短的第二底边,第二底边焊接在对应的外金属圈/内金属圈上,第二底边的边缘设置有延伸片,延伸片与外金属圈/内金属圈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板(1)、内盖板(2)、外骨架(14)、内骨架(15)、垫片(16)、输入电极套筒(18)和输出电极套筒(19)均位于工程塑料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采用铝合金件。
CN202210502378.6A 2022-05-09 2022-05-09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Active CN115020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2378.6A CN115020184B (zh) 2022-05-09 2022-05-09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2378.6A CN115020184B (zh) 2022-05-09 2022-05-09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184A CN115020184A (zh) 2022-09-06
CN115020184B true CN115020184B (zh) 2024-04-16

Family

ID=8306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2378.6A Active CN115020184B (zh) 2022-05-09 2022-05-09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0184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101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微通道板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9167B2 (ja) * 2008-03-07 2012-10-1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チャネルプレート組立体
JP6452561B2 (ja) * 2015-07-02 2019-01-16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荷電粒子検出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101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形微通道板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微通道板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预处理实验研究;尼启良;卜绍芳;刘世界;何玲平;张宏吉;;光子学报;20120615(第0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0184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9178B2 (en) In-vehicle battery module
CN109216149B (zh) 一种基于静电偏转的新型空间低能离子能量分析装置
WO2015139344A1 (zh) 一种静电聚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
CN115020184B (zh) 空间探测用紧凑轻型环形微通道板组件
CN113125959A (zh) 电池测试辅助装置及测试用电池组装方法
CN1119477A (zh) 回旋质谱仪及其中使用的电离计
CN101714644B (zh) 二次电池
CN111463101B (zh) 方形微通道板组件
KR20130093697A (ko) 대용량 슈퍼 커패시터용 모듈
CN108768368B (zh) 一种低电感小尺寸三电极场畸变气体开关
CN211103629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夹具
CN102751452B (zh) 二次电池结构
US3229143A (en) Electron multiplier device
CN107634173A (zh) 锂离子电池免点焊连接件、免点焊连接单元及电池模组
JP5479946B2 (ja) マイクロチャンネルプレートアセンブリ
CN208861931U (zh) 一种微通道板装夹装置
CN216526203U (zh) 电池测试辅助装置及电池测试装置
CN111883413B (zh) 近贴型大开口面积比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
JP2003207573A (ja) イオン化放射検出器及び該検出器の製造方法
CN111105966A (zh) 一种高效率大功率脉冲空间行波管四级降压收集极结构
CN111983345B (zh) 异形微通道板测试夹具装置
CN216526198U (zh) 全固态电池测试用辅助装置
CN220753575U (zh) 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及电子设备
CN217639351U (zh) 一种绝缘子耐压试验及局放试验辅助工具
CN108598549A (zh) 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