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3906B -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3906B
CN115013906B CN202210635436.2A CN202210635436A CN115013906B CN 115013906 B CN115013906 B CN 115013906B CN 202210635436 A CN202210635436 A CN 202210635436A CN 115013906 B CN115013906 B CN 115013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area
working condition
determining
current working
process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54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3906A (zh
Inventor
张赫
姜帅
吴琼
董润清
张小俊
史威
姚志强
王健
于春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National Pipe Network Group North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 and 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354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3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3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3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3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3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0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of highly inflammable material, e.g. light metals, petroleum pro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3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fire, excessive heat or smoke
    • F24F11/34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fire, excessive heat or smoke by opening air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根据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目标处理方式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通过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还能有效降低预设区域如压缩机厂房等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长输天然气管道随着时代对清洁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压缩机组是天然气储运行业的核心设备,也是天然气最主要的动力装置。压缩机站场主要设备为压缩机机组及相关辅助设备,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天然气逸散出来的情况,故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的控制对保证压缩机站场正常运行的至关重要。
目前传统的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启停操作,还是人工现场操作柱单个启停送风机和排风机,存在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可靠性低、反应时间长、风险抵御能力低等问题,无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还能有效降低预设区域如压缩机厂房等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包括: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进一步,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包括: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进一步,所述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
进一步,还包括:
当接收急停指令时,控制通风装置停止运行。
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确定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还能有效降低预设区域如压缩机厂房等的安全隐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进一步,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进一步,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
进一步,还包括急停模块,所述急停模块用于:当接收急停指令时,控制通风装置停止运行。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其中,预设区域可为压缩机厂房或可燃气罐存储仓等,根据预设区域的不同,可燃气的具体类别可能不同,可燃气具体可为天然气或乙醛等。
其中,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包括:由布设在预设区域的每个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所检测到的预设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可燃气的浓度。
其中,可在预设区域内布设多个火焰探测器,以多方位探测预设区域内是否有火焰,若是,说明已经着火,则发出警报。
S2、根据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目标处理方式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还能有效降低预设区域如压缩机厂房等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S1中,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包括:
1)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
每个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检测到的可燃气的浓度均为零,则说明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则说明每个火焰探测器均未探测到火焰,即预设区域内并未着火。
2)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其中,可根据可燃气对应的国家安全标准设置预设浓度阈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说明预设区域内已经着火。
4)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其中,当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也会发出警报。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S2中,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根据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包括:
1)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其中,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S20、收到联合启动命令后,将预设区域的所有的送风机和所有排风机进行分组,并进行编号,并将每组送风机和每组排风机的优先级均设置为中,且送风机的组数与排风机的组数相同,例如:
共有20个送风机和20个排风机,将20个送风机随机等分为4组,编号依次为1至5,每个送风机组包括5个送风机,将20个排风机随机也等分为4组,每个排风机组包括5个排风机,编号依次为1至5;
S21、分别自动按照运行时间,将送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分别从低到高进行排列,选择送风机和排风机中运行时间少的组,将其优先级置为高,若出现几组风机运行时间相同的情况,按照编号顺序进行排列。例如:
第1组送风机中的每个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之和为2000小时,第2组送风机中的每个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之和为2100小时,第3组送风机中的每个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之和为1900小时,第4组送风机中的每个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之和为2500小时,其中,任一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指:该送风机自安装好的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运行时长,第3组送风机的运行时间最少,优先级最高,后续依次为第1组送风机、第2组送风机和第4组送风机。依次类推,对排风机组进行排序;
S22、自动判断优先级最高的送风机组中的送风机的状态是否正常,并自动判断优先级最高的排风机组中的排风机的状态是否正常,若均无故障信号且在停止状态,则可启动;若其中风机即送风机和/或排风机存在故障信号,则将故障风机组优先级置为低,重新根据时间选取一组进行替换。若不在停止状态且机组优先级为高,则保留其优先级不变,重新根据时间选取一组进行替换;
S23、启动所有优先级为高的机组。若现场风机即送风机和/或排风机为可变频调速,则先按照最低转速启动。在收到风机即送风机和/或排风机启动成功后,若无报警联合停止命令和风机组故障停止命令,则不重新选取送风机组和排风机组;
S24、在收到送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启动成功后,若在运行中的风机即送风机和/或排风机出现故障,收到故障信号后,给出风机组故障停止命令,停止对应故障风机组即风机组和/或排风机组。
S25、在收到厂房风机联合停止命令后,停止所有在运行的机组即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并将其优先级置回中。以便于返回S20再进行选择。
2)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具体为:
S26、程序对压缩机厂房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判断,当任一个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到厂房中出现逸散的天然气且没有压缩机厂房可燃气体ESD启动风机信号且没有任一火焰探测仪报警,延时X秒后,给出压缩机厂房可燃气体前置启动风机信号。
S27、收到压缩机厂房可燃气体前置启动风机信号后,若现场风机采用的无变频调速型,则使用单PID回路进行调节,备用风机数量为PID调节的CV,可燃气体浓度为PID调节的PV,PID调节的SP值设置为0。
S28、收到压缩机厂房可燃气体前置启动风机信号后,若现场风机采用的可变频调速型,在可燃气体浓度在0%LEL-20%LEL(最低爆炸下限),则使用双PID回路高选输出调节,在可燃气体浓度在20%LEL-40%LEL(最低爆炸下限),则使用双PID回路同时输出调节。
两个PID调节回路参数设定分别为,(1)备用风机数量为PID调节的CV,可燃气体浓度为PID调节的PV,PID调节的SP值设置为0。(2)风机运行转速为PID调节的CV,可燃气体浓度为PID调节的PV,PID调节的SP值设置为0。
S29、手/自动无扰切换。手动切自动无扰切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备用风机数量和风机运行转速同时赋值给PID的输出值SO;将实时可燃气体浓度赋值给的中心站控PID设定值SP。
S30、就地切远控无扰切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备用风机数量和风机运行转速同时赋值给PID的输出值SO;将实时可燃气体浓度赋值给的中心站控PID设定值SP。
S31、中心/站控无扰切换。中心和站控权限切换时无扰切换:中心时,将PID的SP和SO中心值对应赋值给站控设定值;站控时,将PID的SP和SO站控值对应赋值给中心设定值。
3)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具体地:
程序对压缩机厂房的火焰探测仪报警数量进行判断,有至少一个的压缩机厂房火焰探测仪报警,延时X秒后,给出压缩机厂房火焰探测ESD停止风机信号,同时关闭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
4)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程序对压缩机厂房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判断,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压缩机厂房的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40%LEL(最低爆炸下限),延时X秒后,给出压缩机厂房可燃气体ESD启动风机信号,同时自动打开厂房通风系统的全部风机。
在向送风机和排风机下达指令之前,还包括:
S001、程序判断风机就地远控状态。若风机在就地状态,则需人工现场操作启停;若风机在远控制状态,则满足联合启停条件,风机指送风机或排风机;
S002、程序判断风机手动自动状态,若风机在手动状态,则需人工远程操作启停;若风机在自动状态,则满足联合启停条件。
S003、下达厂房风机联合启停命令,自动同时启动待启的送风机和排风机。
S004、命令下达X秒后,若收到送风机和排风机的运行/停止信号,则给出厂房风机联合启停成功信号,并记录风机运行时间,启停程序自动复位。若没有收到送风机和排风机的运行/停止信号,则给出厂房风机联合运行/停止失败报警,并需要综合复位进行复位。
S005、当收到现场急停按钮信号后,不受其他控制方式影响,立刻停止相应风机。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目标处理方式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S3、获取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例如,下达联合停止命令以控制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停止,自下达联合停止命令的时刻的预设时长如3分钟或5分钟等后,获取获取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即获取所有的送风机和排风机的运行状态,若所有的所有的送风机和排风机的运行状态均为停止时,则说明通风装置即所有的送风机和排风机均正确运行,若否,则说明通风装置即所有的送风机和排风机未能正确运行,可人工排查原因。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当接收急停指令时,控制通风装置停止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保证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改变传统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控制的操作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厂房风机智能控制方法,以实现压缩机厂房风机自动控制,使厂房送风机和排风机能自动协同工作,从而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实现压缩机厂房风机与厂房可燃气体浓度联锁启停,解决因为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天然气散逸造成的安全隐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组PID协同调节,自动选择送风机和排风机启停数量,实现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危险隐患,降低设备机械疲劳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做到精准控制有效控制运行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调度人员的操作难度,做到精准控制,高效动作,节能运行的效果;通过压缩机厂房送风机、排风机联合启停、智能启停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事故工况与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联锁启停和事故未遂工况与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联锁启停,更能减少压缩机厂房天然气逸散和泄漏等事故,降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危险隐患,能够更好的满足输气管道安全平稳输送的要求。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以输油泵站变频泵机组控制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
1)正常运行:
包括厂房内风机、厂房屋顶风机等的控制。在低压开关柜上设置柜上试验和远方起停控制的切换;现场设置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的切换(可以有多个现场)。在柜上试验位置时远方起停不再起作用;在手动方式下,自动控制不再起作用;现场急停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别。上传运行方式信号、运行状态信号及故障信号。启动风机,分组启动,正常情况下优先选择运行时间少的。如表1所示。
表1:
2)异常工况
①有2个或2个以上的压缩机厂房火焰探测仪报警,自动打开报警灯,执行压缩机组ESD和站场ESD,自动关闭站场进出口阀门,打开进、出站放空电动截止放空阀(UPS供电)放空站内天然气,同时关闭压缩机厂房通风系统。自动切断站内压缩机区的所有电源(消防系统的电源除外)。启动消防泵。
②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压缩机厂房的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最低爆炸下限的40%,自动打开报警灯,执行压缩机组ESD,同时自动打开厂房通风系统的备用风机。关闭压缩机进出口截断阀,放空压缩机及其管路内天然气。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虽然对步骤进行了编号S1、S2等,但只是本申请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S1、S2等的执行顺序,此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包含如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200,包括确定模块210和处理模块220;
确定模块210用于: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处理模块220用于:根据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目标处理方式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通过对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智能控制,既能减少人为操作,降低误操作等人为因素,还能有效降低预设区域如压缩机厂房等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确定模块210用于:
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
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处理模块220具体用于:
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
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当预设区域的当前状态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模块用于:
获取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
可选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急停模块,急停模块用于:当接收急停指令时,控制通风装置停止运行。
上述关于本发明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200中的各参数和各个单元模块实现相应功能的步骤,可参考上文中关于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参数和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选用电脑、手机等,相对应地,其程序为电脑软件或手机APP等,且上述关于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中的各参数和步骤,可参考上文中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各参数和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因此,本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可以是完全的硬件、也可以是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还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本文一般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包含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一一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包括: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正常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包括: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急停指令时,控制所述通风装置停止运行。
4.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和设置在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确定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确定目标处理方式,利用所述目标处理方式对所述预设区域的通风装置进行控制;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为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正常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大于零且未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
当至少一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为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可燃气的浓度超过预设浓度阈值时,且每个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状态均为未报警时,确定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
所述通风装置包括多个排风机和多个送风机,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正常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当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按照预设方式对所有的排风机和所有的送风机进行分组运行,但未接收到联合启动指令时,使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保持当前状态;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事故未遂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对每个排风机和每个送风机进行多级PID调控;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一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停止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当所述预设区域的当前工况类型为第二事故工况时,则所述目标处理方式为:运行所有的排风机和送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通风装置的运行状态,判断所述通风装置是否正确运行。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635436.2A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5013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436.2A CN115013906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436.2A CN115013906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3906A CN115013906A (zh) 2022-09-06
CN115013906B true CN115013906B (zh) 2023-12-12

Family

ID=8307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5436.2A Active CN115013906B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3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42571B (zh) * 2023-03-27 2023-12-22 中吉创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通风系统控制箱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283A (ja) * 1999-09-07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システム
KR20170058044A (ko) * 2015-11-18 2017-05-26 유한회사 엔텍코리아 전기화재 예측을 위한 스마트 화재감시 및 환풍제어 분전반 시스템
CN108932814A (zh) * 2018-07-18 2018-12-04 东华大学 一种嵌入式图像型厨房火灾报警装置
CN112325443A (zh) * 2020-09-27 2021-02-0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应急排气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9765A (zh) * 2021-07-21 2021-11-0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机械处所通风系统
CN215372803U (zh) * 2021-08-05 2021-12-31 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石楼分公司 压缩机厂房通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283A (ja) * 1999-09-07 2001-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システム
KR20170058044A (ko) * 2015-11-18 2017-05-26 유한회사 엔텍코리아 전기화재 예측을 위한 스마트 화재감시 및 환풍제어 분전반 시스템
CN108932814A (zh) * 2018-07-18 2018-12-04 东华大学 一种嵌入式图像型厨房火灾报警装置
CN112325443A (zh) * 2020-09-27 2021-02-0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应急排气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9765A (zh) * 2021-07-21 2021-11-09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机械处所通风系统
CN215372803U (zh) * 2021-08-05 2021-12-31 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石楼分公司 压缩机厂房通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3906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13906B (zh) 一种通风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501997B (zh) 主机冷却海水泵变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94653B (zh) 气膜建筑的压力控制装置和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CN212454915U (zh) 一种用于催化装置主备风机全自动切换的控制系统
CN111578423A (zh) 一种建筑消防智能防排烟控制系统
CN112526868A (zh) 一种二次加压生活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6609754A (zh) 一种螺杆空压机变频控制系统
CN111550394B (zh) 一种压缩机运行频率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泳池机系统
CN111278254B (zh) 一种电梯机房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0285541B (zh) 多联机泄漏位置自动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944640A (zh) 一种一次风机变频器故障变频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917091B (zh) 一种空调智能测试方法及其空调器
CN114857741A (zh) 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和应急启动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74680B (zh) 一种压缩机组联合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483946A (zh) 煤粉锅炉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49651B (zh) 一种用于船舶岸电系统的消防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486909U (zh) 一种风机的防喘振安全控制装置
CN106523330B (zh) 一种多系统空压站压缩空气并网运行压差补偿控制方法
CN220417010U (zh) 一种罐群接收站的bog流量控制系统
CN116909234A (zh) 一种空压气集中供气智能化控制的群控系统
CN105937797A (zh) 一种换流站阀厅空调系统自动切换方法
CN204389998U (zh) 煤粉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CN112240783A (zh) 石油化工实验室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5627493A (zh) 除湿机压缩机保护控制方法及除湿机
JPH08294223A (ja) 電源遮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