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9023A -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9023A
CN115009023A CN202210942821.1A CN202210942821A CN115009023A CN 115009023 A CN115009023 A CN 115009023A CN 202210942821 A CN202210942821 A CN 202210942821A CN 115009023 A CN115009023 A CN 115009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e
control
control module
ob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428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9023B (zh
Inventor
王腾飞
徐江涛
徐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28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9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9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9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9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9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该供电与控制系统设置有两个电源转换模块,其中,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控制模块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对于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也即,本申请至少独立提供OBC运行所需的部分供电;而且,第一电源转换模块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在接收到外部唤醒信号时即可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只有在控制模块根据外部唤醒信号,确定需要OBC运行时,才会由开关控制模块被控动作,而使自身工作;进而减少了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OBC运行所需的部分供电,降低了供电损耗。

Description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二合一车载电源,主要包括OBC(On 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机)与将高压转换至低压的DC/DC电路,实现车载充电与低压系统供电功能的集成。
对于该二合一车载电源的控制,通常是从低压电池取电,经过电源模块转换后为OBC与DC/DC电路的控制、采样和驱动部分进行供电。该方案在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OBC运行所需的供电也会同时工作,使得低压电池供电损耗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以降低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的供电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电能;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车载充电机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在接收到外部唤醒信号时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是否需要所述OBC运行;并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动作,使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所述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以及,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或者,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
可选的,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或者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相应输出端相连;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切换为导通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或者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相应输出端相连;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使能端相连;
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使能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对于所述DC/DC电路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所述供电与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被外部唤醒信号唤醒,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所述车载电源中需要运行的模块;
若需要运行所述车载电源中的OBC,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控制模块动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OBC工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所述车载电源中需要运行的模块,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
若包括所述钥匙信号,则所述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所述车载电源中的DC/DC电路;
若包括所述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则所述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所述OBC。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先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所述钥匙信号,再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所述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
可选的,若需要运行所述DC/DC电路,则还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电路工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时,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包括: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及所述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OBC工作,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交互信息,并控制所述OBC工作。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时,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包括: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包括:OBC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DC/DC电路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
所述OBC和所述DC/DC电路,均通过其对应所述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受控于所述供电与控制系统;
所述供电与控制系统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种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设置有两个电源转换模块,其中,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控制模块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对于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也即,本申请至少独立提供OBC运行所需的部分供电;而且,第一电源转换模块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在接收到外部唤醒信号时即可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只有在控制模块根据外部唤醒信号,确定需要OBC运行时,才会由开关控制模块被控动作,而使自身工作;进而减少了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OBC运行所需的部分供电,降低了供电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该二合一车载电源的传统控制,常见方案如图1所示,其从低压电池取电,经过一个电源模块的转换后,分别实现对于控制部分以及OBC与DC/DC电路的采样和驱动部分的供电。其中,该控制部分主要分为低压信号处理模块、DC/DC控制模块及OBC控制模块这三个独立模块,低压信号处理模块通过两个通讯模块分别与OBC控制模块和DC/DC控制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和功率转换。该方案中,当仅需要该DC/DC电路运行时,其电源模块也会同时给OBC控制模块、采样和驱动部分供电,进而导致供电损耗大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以降低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的供电损耗。
如图2所示,该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包括:供电模块10、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开关控制模块20及控制模块30;其中:
供电模块10可以是低压电池来实现,其用于提供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电能;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输入端,可以均直接与供电模块10相连(如图2所示),即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均直接接收供电模块10提供的输入电能;或者,也可以设置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与供电模块10相连,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相连(如图3所示),此时,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直接接收供电模块10提供的输入电能,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通过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间接接收供电模块10提供的电能;具体的设置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控制模块30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该信号处理功能,包括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低压信号处理模块所实现的功能;该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包括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DC/DC电路的控制模块所实现的功能;此处均不再赘述,参见现有技术即可。实际应用中,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电能,还可以同时用于维持控制模块30实现对于DC/DC电路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
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对于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不论是DC/DC电路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还是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其采样部分和驱动部分的供电电压都分别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可,此处不做限定。
实际应用中,对于OBC的控制供电,可以由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电能来维持,也可以由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电能来维持,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当OBC的控制供电由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电能来维持时,仅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独立;而当OBC的控制供电由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电能来维持时,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以及其控制部分的供电均是独立的。
两个电源转换模块进入正常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在接收到外部唤醒信号时即可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该外部唤醒信号包括:钥匙信号(如各图中所示的KL15),和/或,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如各图中所示的CC/CP);只要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接收到其中至少一种信号,即可实现唤醒,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进而输出相应的电能。
控制模块30用于根据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是否需要OBC运行;实际应用中,该控制模块30可以检测上述两种信号,当仅检测到钥匙信号时说明无需OBC运行,当仅检测到该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时,或者同时检测到该钥匙信号和该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时,即说明需要OBC运行。并且,在需要OBC运行时,该控制模块30将控制开关控制模块20动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输出相应的电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设置有两个电源转换模块,其通过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将对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独立出来;而且,该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只有在控制模块30确定需要OBC运行时,才会由开关控制模块20被控动作,而使自身工作;进而减少了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OBC运行所需的部分供电,降低了供电损耗。当OBC的控制供电也由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电能来维持时,可以减少仅需要DC/DC电路工作时,OBC运行所需的全部供电,最大化降低供电损耗。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对于OBC的控制供电来源,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可选实现形式,即: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控制模块30实现对于OBC的控制功能;此时,如图4所示,该控制模块30,具体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01、第二控制模块302及通讯模块303;其中:
第一控制模块301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也即,该第一控制模块301能够实现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低压信号处理模块所实现的功能以及DC/DC电路的控制模块所实现的功能。
第二控制模块302用于实现对于OBC的控制功能。而且,第一控制模块301与第二控制模块302,通过通讯模块303实现通信连接;也即,第二控制模块302通过通讯模块303与第一控制模块301进行通讯,控制OBC的工作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301的供电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而第二控制模块302的供电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端,也即,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端,不仅为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同时也为该第二控制模块302供电。实际应用中,该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端可以连接供电模块10(如图4所示),也可以连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如图5所示)。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外部KL15(即钥匙信号)、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存在时,可将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由休眠模式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为第一控制模块301供电。
第一控制模块301检测输入KL15(即钥匙信号)、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当检测到KL15(即钥匙信号)时,第一控制模块301控制DC/DC电路工作;当检测到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时,第一控制模块301控制开关控制模块20工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为第二控制模块302和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实现形式下,以第一控制模块301分别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节省了现有技术中低压信号处理模块与DC/DC控制模块之间的通讯模块,提高了信息传递实时性,降低了控制复杂度;还进一步降低了损耗,而现有技术中低压信号处理模块与DC/DC控制模块同时工作时,两模块损耗必定比单独模块损耗更高。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对于OBC的控制供电来源,给出了另外一种具体的可选实现形式,即: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控制模块30实现对于OBC的控制功能。而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出端仅用于为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实际应用中,该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端可以连接供电模块10(如图2所示),也可以连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如图3所示)。
此外,随着控制芯片多核化发展,多控制模块集成在同一颗控制芯片上变得可能,其在系统成本、控制简化、通讯简化、可靠性上具有较为明显优势。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单控制芯片的供电架构,实现进一步集成,同时仍具备分级控制供电电源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为集成芯片,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对于车载电源中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以及,对于OBC的控制功能;且该控制模块30的供电端连接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外部KL15(即钥匙信号)、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存在时,可将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由休眠模式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为控制模块30供电。
本实施例将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低压信号处理模块、DC/DC控制模块、OBC控制模块这三个模块集成在同一颗芯片上。控制模块30检测输入KL15(即钥匙信号)、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当检测到KL15(即钥匙信号)时,控制模块30控制DC/DC电路工作;当检测到CC/CP(即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时,控制模块30控制开关控制模块20工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为 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实现形式,不仅与上一实现形式一样,能够通过外部唤醒信号检测,对供电电源进行分级控制,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电源损耗。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个控制模块同时工作,需要经过各通讯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带来信息传递实时性和控制复杂度增大以及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的供电控制架构,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控制部分进行简化重构,省去二合一车载电源各独立控制模块之间的通讯交互,提高了系统集成度,简化了控制系统复杂性;在多核化单芯片发展趋势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对于开关控制模块20对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能否进行工作的控制作用,给出了一些具体可选的实现形式,比如:
参见图2至图5,开关控制模块20的一端,连接供电模块10(如图2或图4所示)或者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如图3或图5所示);而开关控制模块2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端;开关控制模块20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30的相应输出端相连;在需要OBC运行时,控制模块30控制开关控制模块20切换为导通状态。
或者,参见图6,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10(如图6所示)或者第一电源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未进行图示);开关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30的相应输出端相连;开关控制模块20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使能端相连;在需要OBC运行时,控制模块30控制开关控制模块20输出使能信号。该实现形式下,控制模块30可以为一个集成芯片,也可以包括图4和图5中所示的第一控制模块301、第二控制模块302及通讯模块303,不再一一进行图示。
也即,不论采用哪种实现形式来实现对于OBC的控制供电,该开关控制模块20控制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时,均可以是对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通断控制,也可以是对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使能控制。当是对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通断控制时,其具体是控制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输入导通,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当是对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使能控制时,其具体是控制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的使能信号脚,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22工作。
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参见图7,该供电与控制方法包括:
S101、第一电源转换模块被外部唤醒信号唤醒,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该外部唤醒信号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钥匙信号以及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此处不再赘述。
S102、控制模块接收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若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即该供电与控制系统采用图4或图5所示结构),则该步骤S102具体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接收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若该控制模块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集成芯片,则步骤S102即为该集成芯片接收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S103、控制模块根据外部唤醒信号,确定车载电源中需要运行的模块。
该步骤S103具体可以包括图8中所示的:
S201、控制模块检测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
实际应用中,该控制模块可以先检测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KL15,再检测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CC/CP。
若外部唤醒信号中仅包括钥匙信号,则仅执行步骤S202。若外部唤醒信号中仅包括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则仅执行步骤S203。若外部唤醒信号中同时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则执行步骤S202和S203。
S202、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DC/DC电路。
S203、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OBC。
若需要运行OBC,则执行步骤S104。若需要运行DC/DC电路,则执行步骤S106。
S104、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控制模块动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
若该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即该供电与控制系统采用图4或图5所示结构),则该步骤S104中,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具体包括: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第二控制模块及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当该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即该供电与控制系统采用图2或图3所示结构)时,该步骤S104中,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具体包括: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S105、控制模块控制OBC工作。
当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即该供电与控制系统采用图4或图5所示结构)时,该步骤S105具体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交互信息,并控制OBC工作。
当该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即该供电与控制系统采用图2或图3所示结构)时,该步骤S105具体包括:该集成芯片控制OBC工作。
S106、控制模块控制DC/DC电路工作。
不论该控制模块采用何种实现形式,其控制OBC或DC/DC电路工作时,均会结合相应采样模块的采样数据,通过相应驱动模块实现对于OBC或DC/DC电路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供电与控制方法,通过外部唤醒信号检测,对供电电源进行分级控制,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电源损耗。而且,在对控制部分进行简化重构后,还能够节省相应模块之间的通讯交互,提高了系统集成度,简化了控制系统复杂性。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其如图2至图6所示,包括:OBC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DC/DC电路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
OBC通常用于将单相/三相的交流电转换为车辆中动力电池所需的高压直流电,实际应用中,其还可以兼具对动力电池反向放电的功能。
DC/DC电路通常用于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为低压车载设备提供能量。
该OBC和该DC/DC电路,均通过其对应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受控于该供电与控制系统;该供电与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该供电与控制系统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上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该供电与控制方法的具体过程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车载电源,通过对于控制系统的重构,实现控制系统集成简化;并依据外部输入信息分级控制供电电源,实现供电电源损耗降低。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电能;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至少用于维持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车载充电机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具备休眠唤醒功能,在接收到外部唤醒信号时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是否需要所述OBC运行;并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动作,使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及对于所述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所述控制模块实现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用于实现信号处理功能,对于所述车载电源中DC/DC电路的控制功能,以及,对于所述OBC的控制功能;
所述控制模块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或者,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通过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间接接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的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或者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相应输出端相连;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切换为导通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或者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相应输出端相连;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的使能端相连;
在需要所述OBC运行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输出使能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还用于维持对于所述DC/DC电路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的供电。
10.一种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所述供电与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模块被外部唤醒信号唤醒,转换为正常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所述车载电源中需要运行的模块;
若需要运行所述车载电源中的OBC,则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开关控制模块动作,使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OBC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外部唤醒信号,确定所述车载电源中需要运行的模块,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
若包括所述钥匙信号,则所述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所述车载电源中的DC/DC电路;
若包括所述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则所述控制模块确定需要运行所述OBC。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钥匙信号,和,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先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所述钥匙信号,再检测所述外部唤醒信号中是否包括所述连接信号/控制引导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需要运行所述DC/DC电路,则还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DC/DC电路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时,
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电能,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包括: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及所述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OBC工作,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交互信息,并控制所述OBC工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集成芯片时,第二电源转换模块工作,包括:所述第二电源转换模块为所述OBC的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
16.一种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OBC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DC/DC电路及其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系统;
所述OBC和所述DC/DC电路,均通过其对应所述采样模块和驱动模块,受控于所述供电与控制系统;
所述供电与控制系统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电源的供电与控制方法。
CN202210942821.1A 2022-08-08 2022-08-08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009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2821.1A CN115009023B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2821.1A CN115009023B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9023A true CN115009023A (zh) 2022-09-06
CN115009023B CN115009023B (zh) 2023-03-28

Family

ID=8306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2821.1A Active CN115009023B (zh) 2022-08-08 2022-08-08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9023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342A (zh) * 2010-09-26 2012-04-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常电模块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50097527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lug-In Vehicle with Secondary DC-DC Converter
CN107599854A (zh) * 2017-07-31 2018-01-19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7321120U (zh) * 2017-08-31 2018-05-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模块
US20180334045A1 (en) * 2017-05-19 2018-11-22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Electric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CN208623661U (zh) * 2018-06-27 2019-03-19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超低功耗nbiot-串口透传转换模块
CN110614930A (zh) * 2019-09-30 2019-12-27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方法、系统、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209904534U (zh) * 2019-03-29 2020-01-07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物流车低压供电系统
CN111327205A (zh) * 2020-02-13 2020-06-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电源集成变换装置
EP3722137A1 (en) * 2019-04-08 2020-10-14 Samsung SDI Co., Ltd. Control electronics for a battery system, method for power supplying control electronics for a battery system, battery system and vehicle
JP2021035067A (ja) * 2019-08-14 2021-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充電器
CN112653215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车载电源静态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WO2021153484A1 (ja) * 2020-01-31 2021-08-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源システム
CN114290900A (zh) * 2022-01-21 2022-04-08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ms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342A (zh) * 2010-09-26 2012-04-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常电模块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50097527A1 (en) * 2013-10-09 2015-04-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lug-In Vehicle with Secondary DC-DC Converter
US20180334045A1 (en) * 2017-05-19 2018-11-22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Electric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CN107599854A (zh) * 2017-07-31 2018-01-19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低压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
CN207321120U (zh) * 2017-08-31 2018-05-0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模块
CN208623661U (zh) * 2018-06-27 2019-03-19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超低功耗nbiot-串口透传转换模块
CN209904534U (zh) * 2019-03-29 2020-01-07 成都雅骏新能源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物流车低压供电系统
EP3722137A1 (en) * 2019-04-08 2020-10-14 Samsung SDI Co., Ltd. Control electronics for a battery system, method for power supplying control electronics for a battery system, battery system and vehicle
JP2021035067A (ja) * 2019-08-14 2021-03-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充電器
CN110614930A (zh) * 2019-09-30 2019-12-27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放电方法、系统、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WO2021153484A1 (ja) * 2020-01-31 2021-08-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源システム
CN111327205A (zh) * 2020-02-13 2020-06-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电源集成变换装置
CN112653215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深圳市鼎硕同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车载电源静态功耗的方法及系统
CN114290900A (zh) * 2022-01-21 2022-04-08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ms系统供电装置及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9023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54778A1 (en) Vehicle
KR20200123337A (ko) 배터리로부터 차량을 충전하는 시스템
CN111605437B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CN109130898B (zh) 一种一体式车载充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CN105383320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备选电源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4139708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控制供电系统
CN102780249A (zh) 利用超级电容实现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方法
CN107244242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电系统及其补电方法
CN111497636A (zh) 电动挖掘机集成控制系统及电动挖掘机系统
CN106030964B (zh) 用于通过使用频率调制设置标识符的电池管理单元和方法
CN111332150A (zh) 一种多终端汽车充电系统
CN115009023B (zh) 车载电源及其供电与控制系统、供电与控制方法
CN112838662A (zh) 一种集成电力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及车辆
CN217259906U (zh) 一种用于bms的菊花链通信转换装置及汽车
CN112803509A (zh) 电池单体管理控制器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4194319B (zh) 一种电动车启动装置及电动车
JP6744786B2 (ja) 電動車両の電源制御装置
CN206321427U (zh) 一种电池采样板测试系统
CN220809202U (zh) 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9676483U (zh) 一种电子开关控制电路
CN217672251U (zh) 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车辆
CN219760640U (zh) 一种基于adas域控制器的电源分配系统
CN211000964U (zh) 一种集成dc/dc转换器的车载充电机电路
CN220865359U (zh) 信号采集系统及车辆
CN110784013A (zh) 一种车载不间断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