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4286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4286A
CN115004286A CN202080094648.3A CN202080094648A CN115004286A CN 115004286 A CN115004286 A CN 115004286A CN 202080094648 A CN202080094648 A CN 202080094648A CN 115004286 A CN115004286 A CN 1150042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support
disposed
support bars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46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桢晧
李炫澈
金亨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on Six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on Six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on Six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on Si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0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42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第一支承膜,设置在显示模块之下;第二支承膜,设置在第一支承膜之下;多个第一支承条,在第一支承膜和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以及多个第二支承条,在第一支承膜和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其中,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交替布置。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向用户提供图像的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系统和智能电视的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生成图像,并且通过显示屏将生成的图像提供给用户。
随着显示设备技术的最近发展,正在开发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例如,正在开发可以折叠或卷绕的柔性显示设备。形状可以各种变形的柔性显示设备易于携带并且可以改善用户的便利性。
柔性显示设备包括柔性显示模块,并且柔性显示模块可以卷绕在辊上或从辊展开。然而,当柔性显示模块展开时,显示模块可能无法保持平坦。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改善展开的显示模块的平坦度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显示模块的平坦度的显示设备。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第一支承膜,设置在显示模块之下;第二支承膜,设置在第一支承膜之下;多个第一支承条,在第一支承膜和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以及多个第二支承条,在第一支承膜和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其中,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交替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包括:辊;显示模块,包括卷绕在辊周围的第一区域和与辊间隔开的第二区域;第一支承膜,设置在显示模块之下;多个第一支承条,设置在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第二支承膜,设置在第一支承膜之下;以及多个第二支承条,设置在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其中,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在第一区域周围彼此间隔开,随着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与第二区域相邻,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变得彼此越接近,并且多个第一支承条和多个第二支承条在第二区域之下彼此相邻,以交替地设置在相同的层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设置在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的第一支承条和设置在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的第二支承条交替地设置成彼此相邻,所以显示模块可以由第一支承条和第二支承条更平坦地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容纳在图1中所示的壳体中的显示模块的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卷起状态的视图。
图4和图5是示出暴露于图1中所示的壳体的外部的显示模块的视图。
图6是从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
图7是从图4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
图8是从图5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
图9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截面的图。
图10是示例性地示出图9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的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12是示例性地示出图11中所示的任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13是示例性地示出与图12中所示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的截面的视图。
图14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图14中所示的侧壁部分中的任一个的内表面的视图。
图16是图4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部分的下表面的视图。
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支承条中的任一个和第二支承条中的任一个的立体图。
图19和图20是示出其中图16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设置在侧壁部分上的结构的视图。
图21是示出其中图16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分设置在壳体中的结构的视图。
图22是示出设置在未在图21中示出的第二引导槽和第三引导槽中的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的视图。
图23是示出其中图21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设置在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和第三引导槽中的结构的视图。
图24和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分的配置的视图。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分的配置的视图。
图27是示出其上设置有图26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的第一引导部分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当元件(或区域、层、部分等)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放置在另一组件上/直接连接到/直接联接到另一组件,或者第三组件可以布置在它们之间。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有效描述,夸大了组件的厚度、比例和尺寸。
“和/或”包括由相关组件限定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中的全部。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和“第二”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以上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反之亦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诸如“下方”、“下侧”、“上”和“上侧”的术语用于描述附图中所示的配置的关系。术语被描述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的相对概念。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此外,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术语在本文中明确地定义,除非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进行解释。
在本发明构思的各种实施方式中,术语“包括(include)”、“包含(comprise)”、“包括(including)”或“包含(comprising)”指定性质、区域、固定数量、步骤、工艺、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其他性质、区域、固定数量、步骤、工艺、元件和/或组件。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容纳在图1中所示的壳体中的显示模块的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卷起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壳体CS、显示模块DM、第一联接部分CP1和第二联接部分CP2。在第一方向DR1上开口的开口部分OP可以限定在壳体CS中。壳体CS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R1交叉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得比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得更长。
在下文中,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相交的方向限定为第三方向DR3。壳体CS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得比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得更长。壳体CS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得比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得更长。
第一联接部分CP1可以与开口部分OP相邻地设置在壳体CS上。第一联接部分CP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朝向或远离壳体CS移动。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与开口部分OP相邻并且可以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与第一联接部分CP1一起移动,以在第一方向DR1上远离或靠近壳体CS移动。
显示模块DM可以容纳在壳体CS中。显示模块DM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长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短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显示模块DM可以具有各种形状,诸如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
显示模块DM的上表面可以限定为显示表面DS,并且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由显示模块DM生成的图像IM可以通过显示表面DS提供给用户。
显示表面DS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可以显示图像,并且非显示区域NDA可以不显示图像。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围绕显示区域DA并且可以限定显示模块DM的以预定颜色印刷的轮廓部分。
参考图3,显示模块DM可以是柔性显示模块。显示模块DM可以像卷轴一样卷起。显示模块DM可以从显示模块DM的一侧卷起。显示模块DM可以卷起,使得显示表面DS面对外,但不限于此,并且显示模块DM可以卷起,使得显示表面DS面对内。
参考图1,显示设备DD可以用在诸如TV、监视器或外部广告牌的大型电子设备中。显示设备DD可以用在诸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个人数字终端、游戏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或相机的中小型电子设备中。显示设备DD可以用作汽车、飞机或船的导航设备。然而,这些仅作为实施方式来呈现,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可以用在其他电子设备中。
图4和图5是示出暴露于图1中所示的壳体的外部的显示模块的视图。
参考图4和图5,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用于支承显示模块DM的支承部分SUP。显示表面DS可以限定为显示模块DM的上表面US,并且显示模块DM的与显示表面DS相对的一个表面可以限定为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LS。在下文中,基于第三方向DR3,特定配置的左表面表示为上表面,并且特定配置的右表面表示为下表面。
支承部分SUP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LS上以支承显示模块DM。支承部分SUP和显示模块DM可以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支承部分SUP和显示模块DM可以沿着第一联接部分CP1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支承部分SUP和显示模块DM可以通过开口部分OP从壳体CS拉出,或者可以引入到壳体CS中。可以以各种方式调整显示模块DM的暴露表面的面积。
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的下表面。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连接到用于将显示模块DM延伸到壳体CS的外部的移动部分,并且将在下面详细描述这种配置。
图6是从图1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图7是从图4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图8是从图5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下表面观察的显示设备的仰视图。
参考图6、图7和图8,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显示模块DM和用于将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分SUP延伸到壳体CS的外部的多个移动部分MOV1和MOV2。移动部分MOV1和MOV2联接在壳体CS中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张或收缩。
移动部分MOV1和MOV2可以包括联接在壳体CS中的多个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联接在壳体CS中的第二移动部分MOV2。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并且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分MOV1之间。
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设置在第一联接部分CP1的下表面上。第一移动部分MOV1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具有天线状结构。因此,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张或收缩。
第二移动部分MOV2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联接部分CP2。第二移动部分MOV2具有可折叠的波纹管结构,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张或收缩。例如,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延伸部分EX1和多个第二延伸部分EX2。
一对第一延伸部分EX1和第二延伸部分EX2可以设置成在第一延伸部分EX1的中心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中心部分处彼此交叉。例如,一对第一延伸部分EX1和第二延伸部分EX2可以布置成“X”形状。在第一延伸部分EX1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相交部分处,第一延伸部分EX1和第二延伸部分EX2可以彼此联接以旋转。此外,彼此相邻的第一延伸部分EX1的一端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一端可以彼此联接以旋转。
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的移动孔MH可以限定在第二联接部分CP2中。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分别设置在移动孔MH中,以在第二方向DR2上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
当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远离地移动时,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降低。当第二移动部分MOV2降低时,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降低。
当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靠近地移动时,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当第二移动部分MOV2扩张时,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扩张。
如图6中所示,当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二移动部分MOV2在第一方向DR1上降低时,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分SUP可以容纳在壳体CS中。此外,第一联接部分CP1和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与开口部分OP相邻。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当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二移动部分MOV2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时,根据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二移动部分MOV2的扩张,第一联接部分CP1和第二联接部分CP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移动以移动远离壳体CS。因此,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的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分SUP可以通过开口部分OP延伸到壳体CS的外部。
图9是示例性地示出图2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截面的图。
参考图9,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输入检测单元ISP、偏振膜POL、窗WIN、印刷层PIT、保护膜PFM、缓冲层CSL以及第一粘合剂ADH1至第五粘合剂ADH5。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面板DP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多个电子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DP可以是发光显示面板,并且不受特别限制。例如,显示面板DP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发光层可以包括有机发光材料。量子点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层可以包括量子点、量子杆等。在下文中,显示面板DP被描述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外部输入的多个传感器单元(未示出)。传感器单元可以以电容方式感测外部输入。当制造显示面板DP时,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直接制造在显示面板DP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制造为与显示面板DP分离的面板,并且然后通过粘合剂附接到显示面板DP。
偏振膜POL可以设置在输入检测单元ISP上。偏振膜POL可以限定为外部光抗反射膜。偏振膜POL可以降低从显示模块DM上方朝向显示面板DP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率。例如,偏振膜POL可以包括相位延迟器和/或偏振器。
窗WIN可以设置在偏振膜POL上。窗WIN可以保护显示面板DP、输入检测单元ISP和偏振膜POL免受外部划痕和冲击。由显示面板DP产生的图像可以穿过窗WIN提供给用户。
保护膜PFM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之下。保护膜PFM可以限定为保护衬底。保护膜PFM可以保护显示面板DP的下部分。保护膜PFM可以包括柔性塑料材料。例如,保护膜PFM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缓冲层CSL可以设置在保护膜PFM之下。缓冲层CSL可以吸收施加到显示模块DM的下部分的外部冲击,以保护显示面板DP。缓冲层CSL可以包括具有预定弹性力的泡沫片。
印刷层PIT可以与非显示区域NDA重叠,并且可以设置在窗WIN的面对偏振膜POL的下表面上。印刷层PIT可以不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印刷层PIT可以具有预定的颜色,例如,可以具有黑色。非显示区域NDA可以通过印刷层PIT印刷成预定颜色。
第一粘合剂ADH1可以设置在窗WIN和偏振膜POL之间。窗WIN和偏振膜POL可以通过第一粘合剂ADH1彼此结合。第二粘合剂ADH2可以设置在偏振膜POL和输入检测单元ISP之间。偏振膜POL和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通过第二粘合剂ADH2彼此结合。
第三粘合剂ADH3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和保护膜PFM之间。显示面板DP和保护膜PFM可以通过第三粘合剂ADH3彼此结合。第四粘合剂ADH4可以设置在保护膜PFM和缓冲层CSL之间。保护膜PFM和缓冲层CSL可以通过第四粘合剂ADH4彼此结合。
第一粘合剂ADH1可以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第二粘合剂ADH2、第三粘合剂ADH3和第四粘合剂ADH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压敏粘合剂。基于第三方向DR3,第一粘合剂ADH1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粘合剂ADH2、第三粘合剂ADH3和第四粘合剂ADH4中的每一个的厚度。
图10是例如示出图9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的图。
参考图10,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衬底SUB、设置在衬底SUB上的像素层PXL以及设置在衬底SUB上以覆盖像素层PXL的薄膜密封层TFE。
衬底SUB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衬底SUB可以包括柔性塑料材料。例如,衬底SUB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像素层PXL可以包括多个像素。下面将详细描述像素的配置。
薄膜密封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机层和设置在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无机层可以包括无机材料并且可以保护像素层PXL免受湿气/氧气的影响。有机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并且可以保护像素层PXL不受诸如尘埃颗粒的杂质的影响。输入检测单元ISP可以设置在薄膜密封层TFE上。
图11是图9中所示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参考图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显示面板DP、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
显示面板DP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第一方向DR1上的长边和第二方向DR2上的短边。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显示区域DA和围绕显示区域DA的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面板DP可以包括多个像素PX、多个扫描线SL1至SLm、多个数据线DL1至DLn以及多个发射线EL1至ELm。m和n是自然数。像素PX可以布置成矩阵形式,但不限于此,并且像素PX可以布置成各种形式。像素PX设置在显示区域DA中,并且可以连接到扫描线SL1至SLm、数据线DL1至DLn以及发射线EL1至ELm。
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扫描驱动器SDV和发射驱动器EDV可以设置成分别与显示面板DP的长边相邻。数据驱动器DDV可以以集成电路芯片的形式制造,并且设置成与显示面板DP的短边中的任一个相邻。
扫描线SL1至S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扫描驱动器SDV。数据线DL1至DLn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以连接到数据驱动器DDV。发射线EL1至ELm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以连接到发射驱动器EDV。
扫描驱动器SDV可以产生多个扫描信号,并且扫描信号可以通过扫描线SL1至SLm施加到像素PX。扫描信号可以顺序地施加到像素PX。数据驱动器DDV可以产生多个数据电压,并且数据电压可以通过数据线DL1至DLn施加到像素PX。发射驱动器EDV可以产生多个发射信号,并且发射信号可以通过发射线EL1至ELm施加到像素PX。
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扫描驱动器SDV、数据驱动器DDV和发射驱动器EDV的操作的时序控制器(未示出)。
响应于扫描信号,像素PX可以被提供数据电压。像素PX可以通过响应于发射信号发射具有与数据电压对应的亮度的光来显示图像。像素PX的发射时间可以由发射信号控制。
图12是示例性地示出图11中所示的任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的图。
参考图12,像素PX可以包括发光元件OLED和像素电路CC。像素电路CC可以包括多个晶体管T1至T7和电容器CP。像素电路CC可以响应于数据电压来控制流过发光元件OLED的电流量。发光元件OLED可以发射具有与从像素电路CC提供的电流量对应的预定亮度的光。
晶体管T1至T7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输入电极(或源电极)、输出电极(或漏电极)和控制电极(或栅电极)。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中的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一电极,并且另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二电极。
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可以通过第五晶体管T5被施加第一电压ELVDD,并且第二电极可以通过第六晶体管T6连接到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第一晶体管T1可以限定为驱动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可以根据施加到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电极的电压来控制流过发光元件OLED的电流量。
发光元件OLED的阴极可以接收具有比第一电压ELVDD低的电平的第二电压ELVSS。
第二晶体管T2可以连接在数据线D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并且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第二晶体管T2可以通过经由第i扫描线SLi接收第i扫描信号Si而导通,以电连接数据线D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
第三晶体管T3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控制电极之间。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扫描线SLi。第三晶体管T3通过经由第i扫描线SLi接收第i扫描信号Si而导通以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控制电极。当第三晶体管T3导通时,第一晶体管T1可以以二极管形式连接。
第四晶体管T4可以连接在节点ND和初始化电力产生单元(未示出)之间。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第四晶体管T4可以通过经由第(i-1)扫描线SLi-1接收第(i-1)扫描信号Si-1而导通,以向节点ND提供初始化电压Vint。
第五晶体管T5可以连接在电力线PL和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线ELi。
第六晶体管T6可以连接在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和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发射线ELi。
第七晶体管T7可以连接在初始化电力产生单元(未示出)和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之间。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电极可以连接到第(i+1)扫描线SLi+1。第七晶体管T7可以通过经由第(i+1)扫描线SLi+1接收第(i+1)扫描信号Si+1而导通,以向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电极提供初始化电压Vint。
电容器CP可以设置在电力线PL和节点ND之间。电容器CP可以存储数据电压。当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时,可以根据存储在电容器CP中的电压来确定流过第一晶体管T1的电流量。
尽管图12中的晶体管T1至T7是基于PMOS来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晶体管T1至T7可以由NMOS形成。
图13是示例性地示出与图12中所示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部分的截面的视图。
参考图13,像素PX可以包括发光元件OLED和连接到发光元件OLED的晶体管TR。发光元件O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AE、第二电极CE、空穴控制层HCL、电子控制层ECL和发射层EML。第一电极AE可以是阳极电极,并且第二电极CE可以是阴极电极。晶体管TR可以是图12中所示的第六晶体管T6。发光元件OLED可以限定为有机发光元件。
晶体管TR和发光元件OLED可以设置在衬底SUB上。衬底SUB可以包括与像素PX中的每个对应的发射区域PXA和在发射区域PXA周围的非发射区域NPXA。发光元件OLED可以设置在发射区域PXA上,并且晶体管TR可以设置在非发射区域NPXA上。
缓冲层BFL设置在衬底SUB上,并且缓冲层BFL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SM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由诸如非晶硅或多晶硅的无机材料制成的半导体,或者可以包括有机半导体。此外,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氧化物半导体。尽管未在图13中示出,但是半导体层SM可以包括源极区域、漏极区域以及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的沟道区域。
第一绝缘层INS1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以覆盖半导体层SM。第一绝缘层INS1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晶体管TR的与半导体层SM重叠的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S1上。栅电极GE可以设置成与半导体层SM的沟道区域重叠。
第二绝缘层INS2可以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S1上以覆盖栅电极GE。第二绝缘层INS2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
晶体管TR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S2上,以彼此间隔开。源电极SE可以通过限定在第一绝缘层INS1和第二绝缘层INS2中的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半导体层SM的源极区域。漏电极DE可以通过限定在第一绝缘层INS1和第二绝缘层INS2中的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半导体层SM的漏极区域。
第三绝缘层INS3可以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S2上以覆盖晶体管TR的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第三绝缘层INS3可以包括有机材料。连接电极CNE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S3上。连接电极CNE可以通过限定在第三绝缘层INS3中的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漏电极DE。
第四绝缘层INS4可以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S3上以覆盖连接电极CNE。第一电极AE可以设置在第四绝缘层INS4上。第一电极AE可以通过限定在第四绝缘层INS4中的第四接触孔CH4连接到连接电极CNE。
暴露第一电极AE的预定部分的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AE和第四绝缘层INS4上。用于暴露第一电极AE的预定部分的开口部分PX_OP可以限定在像素限定层PDL中。
空穴控制层HC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AE和像素限定层PDL上。空穴控制层HCL可以公共地设置在发射区域PXA和非发射区域NPXA中。空穴控制层HCL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并且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
发光层EML可以设置在空穴控制层HCL上。发光层EML可以设置在与开口部分PX_OP对应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发光层EML可以形成为在像素PX中彼此分离。发光层EML可以包括有机材料和/或无机材料。发光层EML可以产生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任何一种。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发光层EML可以通过组合红色有机材料、绿色有机材料和蓝色有机材料来产生白光。
电子控制层ECL可以设置在发光层EML上。电子控制层ECL可以设置在空穴控制层HCL上以覆盖发光层EML。也就是说,电子控制层ECL可以公共地设置在发射区域PXA和非发射区域NPXA中。电子控制层ECL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并且还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
第二电极CE可以设置在电子控制层ECL上。第二电极CE可以公共地设置在像素PX上。薄膜密封层TFE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CE上。衬底SUB和薄膜密封层TFE之间的层可以限定为像素层PXL。
第一电压ELVDD可以施加到第一电极AE,并且第二电压ELVSS可以施加到第二电极CE。注入发光层EML中的空穴和电子组合以形成激子,并且当激子跃迁至基态时,发光元件OLED可以发光。发光元件OLED可以发光以显示图像。
图14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示出图14中所示的侧壁中的任一个的内表面的视图。
参考图14,壳体CS可以包括第一壳体CS1、第二壳体CS2和第三壳体CS3。第一壳体CS1可以包括底部部分BP、从底部部分BP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侧壁部分SWP以及从底部部分BP的第三方向DR3上彼此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前部部分FSP。
底部部分BP可以具有由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限定的平面。侧壁部分SWP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三方向DR3限定的平面。前部部分FSP可以具有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前部部分FSP可以限定壳体CS的前表面。
第二壳体CS2可以具有由第二方向DR2和第三方向DR3限定的平面。第二壳体CS2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CS1的上部分上以覆盖第一壳体CS1的上部分。开口部分OP可以限定在第二壳体CS2中。开口部分OP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第三壳体CS3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CS1的与第一壳体CS1的前部部分FSP相对的后部处,以覆盖第一壳体CS1的后部。第三壳体CS3可以具有凸曲化表面。第三壳体CS3可以限定壳体CS的后表面。壳体CS的前表面可以与显示模块DM的上表面US对应,并且壳体CS的后表面可以与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LS对应。第一壳体CS1、第二壳体CS2和第三壳体CS3可以彼此联接以形成壳体CS。
显示设备DD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CS1中的辊ROL和第三联接部分CP3。辊ROL可以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圆柱形形状,并且可以连接到侧壁部分SWP。辊ROL可以与底部部分BP相邻。第三联接部分CP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CS1中。第一移动部分MOV1可以分别连接到侧壁部分SWP的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面对的内表面ISS。第三联接部分CP3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分MOV1之间,以连接到第一移动部分MOV1的下部分。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连接到第三联接部分CP3。
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的移动槽MG可以限定在第三联接部分CP3上方。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可以分别设置在移动槽MG中以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尽管未在附图中示出,但是用于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的驱动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三联接部分CP3中。
当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使得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彼此接近时,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当在第二方向DR2上移动使得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下端处的端部彼此远离时,第二移动部分MOV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降低。
第一延伸部分EX1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分EX2的设置在最上端处的端部可以通过插入孔IH设置在移动孔MH中,插入孔IH限定在第二联接部分CP2之下。
参考图14和图15,第一引导槽GG1、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可以分别限定在侧壁部分SWP的内表面ISS上。侧壁部分SWP的内表面ISS可以限定壳体CS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面对的内表面。在图15中,内表面ISS的其上设置有辊ROL和第一移动部分MOV1的部分例如由虚线示出。
第一引导槽GG1可以与前部部分FSP相邻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当第二壳体CS2联接到第一壳体CS1时,第一引导槽GG1可以朝向开口部分OP延伸。
第一引导槽GG1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前部部分FSP之间。第一引导槽GG1的下端可以限定为第一引导槽GG1的与开口部分OP相对的端部。
第二引导槽GG2可以从第一引导槽GG1的一端延伸。第三引导槽GG3可以从第一引导槽GG1的一端延伸。第三引导槽GG3可以与第二引导槽GG2间隔开。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以穿过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辊ROL之间,并且然后具有卷起形状。
第二引导槽GG2可以包括第一曲化槽CVG1、第一子引导槽SGG1和第二子引导槽SGG2。第一曲化槽CVG1可以从第一引导槽GG1的一端延伸以具有曲化形状。第一曲化槽CVG1可以具有朝向壳体CS凸出的曲化形状。例如,第一曲化槽CVG1可以具有朝向前部部分FSP和底部部分BP之间的边缘凸出的曲化形状。
第一子引导槽SGG1可以从第一曲化槽CVG1的一端延伸。第一子引导槽SGG1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以穿过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辊ROL之间。第二子引导槽SGG2可以从第一子引导槽SGG1的一端延伸并且具有卷起形状。
第三引导槽GG3可以包括第二曲化槽CVG2、第三子引导槽SGG3和第四子引导槽SGG4。第二曲化槽CVG2可以从具有曲化形状的第一引导槽GG1的一端延伸。第二曲化槽CVG2可以具有朝向壳体CS凸出的曲化形状。例如,第二曲化槽CVG2可以具有朝向前部部分FSP和底部部分BP之间的边缘凸出的曲化形状。
第三子引导槽SGG3可以从第二曲化槽CVG2的一端延伸。第三子引导槽SGG3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以穿过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辊ROL之间。第三子引导槽SGG3可以设置在第一移动部分MOV1和第一子引导槽SGG1之间。
第三子引导槽SGG3在第三方向DR3上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一子引导槽SGG1的长度。第四子引导槽SGG4可以从第三子引导槽SGG3的一端延伸并且具有卷起形状。
第四子引导槽SGG4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子引导槽SGG2间隔开。第四子引导槽SGG4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子引导槽SGG2之间。
图16是图4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分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图16中所示的显示模块的一部分的下表面的视图。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支承条中的任一个和第二支承条中的任一个的立体图。
在图16中,显示模块DM和支承部分SUP示例性地以平坦状态示出。
参考图16,支承部分SUP可以具有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具有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长边和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短边。支承部分SUP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在显示模块DM之下”可以是与“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上”对应的位置。
参考图16和图17,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的多个槽GOV可以限定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上。例如,在图17中,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槽GOV中的每个具有“V”形状,但是槽GOV的形状不限于此。
槽GOV可以限定在图9中所示的缓冲层CSL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槽GOV可以限定在缓冲层CSL和保护膜PFM中。当槽GOV限定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上时,显示模块DM可以更容易地弯曲。
参考图16,支承部分SUP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DM之下的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设置在第一支承部分SUP1之下的第二支承部分SUP2。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可以支承显示模块DM。
第一支承部分SUP1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DM之下的第一支承膜SFM1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承膜SFM1之下的多个第一支承条SB1。第二支承部分SUP2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模块DM之下的第二支承膜SFM2和设置在第二支承膜SFM2之下的多个第二支承条SB2。
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包括柔性塑料材料。例如,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包括金属。例如,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包括不锈钢(例如,SUS 404)。
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在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之间设置在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上。第一支承膜SFM1的上表面可以面对显示模块DM,并且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可以限定为与第一支承膜SFM1的上表面相对的表面。第一支承条SB1可以附接到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
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在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之间设置在第二支承膜SFM2的上表面上。第二支承膜SFM2的上表面可以面对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第二支承条SB2可以附接到第二支承膜SFM2的上表面。
参考图16和图18,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并且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具有与第二支承条SB2的形状相反的形状。
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具有倒置的梯形形状。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具有梯形形状。
第一支承部分SUP1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突出部分PRT1,多个第一突出部分PRT1从第一支承条SB1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在第二方向DR2上突出。第二支承部分SUP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突出部分PRT2,多个第二突出部分PRT2从第二支承条SB2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在第二方向DR2上突出。
图19和图20是示出其中图16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设置在侧壁部分上的结构的视图。
示例性地,图19和图20示出了当从第三方向DR3观察时设置在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的第一子引导槽SGG1和第三子引导槽SGG3中的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
参考图19,第一支承条SB1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槽GG2中。例如,从第一支承条SB1的两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分PRT1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引导槽SGG1中。第一支承膜SFM1可以不设置在第二引导槽GG2中,而是可以设置在侧壁部分SWP之间。
示例性地,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子引导槽SGG1中的第一突出部分PRT1,但是第一突出部分PRT1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引导槽GG2中的每个的第一曲化槽CVG1和第二子引导槽SGG2中。第一突出部分PRT1可以沿着第二引导槽GG2移动。因此,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一支承膜SFM1可以沿着第二引导槽GG2移动。
参考图20,第二支承条SB2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可以设置在第三引导槽GG3中。例如,从第二支承条SB2的两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设置在第三子引导槽SGG3中。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不设置在第三引导槽GG3中,而是可以设置在侧壁部分SWP之间。
示例性地,示出了设置在第三子引导槽SGG3中的第二突出部分PRT2,但是第二突出部分PRT2还可以设置在第三引导槽GG3中的每个的第二曲化槽CVG2和第四子引导槽SGG4中。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沿着第三引导槽GG3移动。因此,第二支承条SB2和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沿着第三引导槽GG3移动。
图21是示出其中图16中所示的显示模块和支承部分设置在壳体中的结构的视图。图22是示出设置在未在图21中示出的第二引导槽和第三引导槽中的第一支承部分和第二支承部分的视图。图23是示出其中图21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设置在第一引导槽、第二引导槽和第三引导槽中的结构的视图。
对于以下描述,将根据需要一起描述图19和图20。例如,在图21中的壳体CS的情况下,示出了壳体CS的与开口部分OP相邻的部分。此外,图21和图22中示出了从第二方向DR2观察的显示模块DM、第一引导槽GG1、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以及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的侧部,并且已省略其他组件。
图21中示出了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的部分,并且图22中示出了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的其余部分。在图21中,第一引导槽GG1由虚线示出。
示例性地,图23中示出了从第二方向DR2观察的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以及第一引导槽GG1、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的侧壁,并且已省略其他组件。图23示出了第一引导槽GG1、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的部分。
参考图21和图22,显示模块DM的与开口部分OP相邻的端部以及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的与开口部分OP相邻的端部可以连接到第一联接部分CP1。根据第一联接部分CP1的移动,显示模块DM、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以及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通过开口部分OP从壳体CS拉出或者可以通过开口部分OP引入到壳体CS中。
显示模块DM可以连接到辊ROL并卷绕在辊ROL周围。由于槽GOV限定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LS中,所以显示模块DM可以更容易地弯曲并卷绕在辊ROL周围。显示模块DM可以包括卷绕在辊ROL上的第一区域AA1和未卷绕在辊ROL上的第二区域AA2。第二区域AA2可以与辊ROL间隔开,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平坦地延伸。
在下文中,设置在显示模块DM的下表面LS上的配置可以表示为设置在显示模块DM下方的配置。
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交替设置。在第一区域AA1的周边中,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当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与第二区域AA2相邻时,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彼此靠近。
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在第二区域AA2之下彼此相邻,并且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地设置在相同的层上。因此,一个第二支承条SB2可以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支承条SB1之间。
第一引导槽GG1可以设置在第二区域AA2之下。与图19和图20中所示的结构类似,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的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对的两侧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中。例如,如图23中所示,从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的两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中。
参考图19至图23,第一突出部分PRT1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引导槽GG2中,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引导槽GG2移动。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三引导槽GG3中,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三引导槽GG3移动。
由于第一突出部分PRT1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引导槽GG2中,因此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一支承膜SFM1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引导槽GG2设置。因此,第一支承膜SFM1可以具有与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二引导槽GG2的形状类似的形状。第一支承膜SFM1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区域AA2之下的第一部分PT1以及从第一部分PT1延伸的第一子部分SPT1和第一卷起部分ROP1。
第一部分PT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一卷起部分ROP1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一部分PT1间隔开,并且弯曲成曲化形状以具有卷起形状。第一子部分SPT1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从第一部分PT1的一端延伸到第一卷起部分ROP1。第一卷起部分ROP1可以从第一子部分SPT1的一端延伸并且卷起。
由于第二突出部分PRT2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三引导槽GG3中,因此第二支承条SB2和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沿着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三引导槽GG3设置。因此,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具有与第一引导槽GG1和第三引导槽GG3的形状类似的形状。第二支承膜SFM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区域AA2之下的第二部分PT2以及从第二部分PT2延伸的第二子部分SPT2和第二卷起部分ROP2。
第二部分PT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第二卷起部分ROP2在第三方向DR3上与第二部分PT2间隔开,并且弯曲成曲化形状以具有卷起形状。第二子部分SPT2可以在第三方向DR3上从第二部分PT2的一端延伸到第二卷起部分ROP2。第二卷起部分ROP2可以从第二子部分SPT2的一端延伸并卷起。
设置在第一卷起部分ROL1的下表面上的第一支承条SB1可以沿着第一卷起部分ROL1布置成卷起形状。第一卷起部分ROL1的下表面可以与第一子部分SPT1的面对第二子部分SPT2的一个表面对应。设置在第二卷起部分ROL2的上表面上的第二支承条SB2可以沿着第二卷起部分ROL2布置成卷起形状。第二卷起部分ROL2的上表面可以与第二子部分SPT2的面对第一子部分SPT1的一个表面对应。
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沿着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移动,并且当它们与第一引导槽GG1相邻时可以变得彼此接近。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交替地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中。
因此,从第一卷起部分ROL1和第二卷起部分ROL2起,随着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与第一部分PT1和第二部分PT2相邻,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变得彼此越接近。此外,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在第一部分PT1和第二部分PT2之间彼此相邻,并且可以交替设置在第一方向DR1上。
示例性地,尽管已经描述了设置在第一引导槽GG1、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中的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可以分别卷绕在辊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从辊展开。
当不使用第二支承部分SUP2并且仅使用第一支承部分SUP1时,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承条SB1之间限定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DM的第二区域AA2的平坦度可能由于第一支承条SB1之间的空间而降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支承条SB2在第二区域AA2之下设置在第一支承条SB1之间的空间中时,显示模块DM的第二区域AA2可以被更平坦地支承。
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容易地设置成通过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彼此间隔开。如果需要,在用于拉出显示模块DM的操作模式中,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通过移动到第一引导槽GG1来交替地设置。因此,如果需要,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移动到第一引导槽GG1,以容易地支承显示模块DM。
图24和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分的配置的视图。
在下文中,将主要以与图16中所示的支承部分SUP不同的配置来描述图24和图25中示出的支承部分SUP_1的配置。此外,使用相同的标号示出相同的组件。
参考图24和图25,支承部分SUP_1可以包括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并且第一支承部分SUP1可以包括第一支承膜SFM1、多个第一支承条SB1和多个第一突出部分PRT1。第二支承部分SUP2可以包括第二支承膜SFM2、多个第二支承条SB2和多个第二突出部分PRT2。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的配置可以与图16中所示的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的配置基本上相同。
支承部分SUP_1还可以包括多个磁体单元MTU。磁体单元MTU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条SB1之间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承条SB2和第一支承膜SFM1之间。磁体单元MTU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上,以附接到第一支承膜SFM1的下表面。磁体单元MTU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
磁体单元MTU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条SB1中的一些之间。例如,磁体单元MTU设置在第(a×k)个第一支承条SB1和第((a×k)+1)个第一支承条SB1之间,并且a是大于2的自然数并且可以是常数。k可以是自然数。
第二支承条SB2可以通过磁体单元MTU的磁力附接到磁体单元MTU。因此,第二支承条SB2可以更容易地对准。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支承部分的配置的视图。图27是示出其上设置有图26中所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的第一引导部分的视图。
在下文中,将主要以与图16中所示的支承部分SUP不同的配置来描述图26和图27中所示的支承部分SUP_2的配置。此外,使用相同的标号示出相同的组件。示例性地,第一引导槽GG1'由图26中的虚线示出。
参考图26,支承部分SUP_2可以包括第一支承部分SUP1'和第二支承部分SUP2'。第一支承部分SUP1'可以包括第一支承膜SFM1、多个第一支承条SB1'和多个第一突出部分PRT1。第二支承部分SUP2'可以包括第二支承膜SFM2、多个第二支承条SB2'和多个第二突出部分PRT2。
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以及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的配置可以与图16中所示的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以及第一突出部分PRT1和第二突出部分PRT2的配置基本上相同。
第一支承条SB1'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膜SFM1的面对第二支承膜SFM2的下表面上。第二支承条SB2'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承膜SFM2的面对第一支承膜SFM1的上表面上。第一支承条SB1'和第二支承条SB2'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承膜SFM1和第二支承膜SFM2之间。
第一支承条SB1'可以设置在第二支承条SB2'的上表面上。第一支承条SB1'可以与第二支承条SB2'交替设置。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彼此联接以围绕平行于第二方向DR2的第一旋转轴线RX1旋转。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彼此联接以围绕平行于第二方向DR2的第二旋转轴线RX2旋转。
第二支承部分SUP2'还可以包括从第二支承条SB2'的面对第一支承条SB1'的上表面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分PRT。从第h个第二支承条SB2'突出的突出部分PRT可以设置在第h个第一支承条SB1'和第(h+1)个第一支承条SB1'之间。h是自然数。
第一支承条SB1'的面对第二支承条SB2'的一个表面可以限定为第一支承条SB1'的下表面。第h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与第h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和第(h+1)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与第(h+1)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可以彼此间隔开以面对并且具有倾斜表面。
从第h个第二支承条SB2'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分PRT可以设置在限定在第h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一侧与第(h+1)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一侧之间的第一插入槽IG1中。当从第二方向DR2观察时,突出部分PRT和第一插入槽IG1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梯形形状。由于第一插入槽IG1限定在第一支承条SB1'之间,所以第一支承条SB1'可以容易地设置在第一曲化槽CVG1中。
第二支承条SB2'的面对第二支承膜SFM2的一个表面可以限定为第二支承条SB2'的下表面。第h个第二支承条SB2'的与第h个第二支承条SB2'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和第(h+1)个第二支承条SB2'的与第(h+1)个第二支承条SB2'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可以彼此间隔开以面对并且具有倾斜表面。
第二插入槽IG2可以限定在第h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一侧与第(h+1)个第一支承条SB1'的一侧之间。由于第二插入槽IG2限定在第二支承条SB2'之间,所以第二支承条SB2'可以容易地设置在第二曲化槽CVG2中。
参考图26和图27,第一引导槽GG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并且在第三方向DR3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子引导槽GG1_1和第二子引导槽GG1_2。
第二引导槽GG2可以从第一子引导槽GG1_1延伸。第三引导槽GG3可以从第二子引导槽GG1_2延伸。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可以与图15中所示的第二引导槽GG2和第三引导槽GG3相同。
第一突出部分PRT1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引导槽GG1_1和第二引导槽GG2中。第一突出部分PRT1可以沿着第一子引导槽GG1_1和第二引导槽GG2移动。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引导槽GG1_2和第三引导槽GG3中。第二突出部分PRT2可以沿着第二子引导槽GG1_2和第三引导槽GG3移动。
尽管参考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此外,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及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由于用于改善显示模块的表面质量的技术可以向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因此本发明具有高工业实用性。

Claims (23)

1.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
第一支承膜,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之下;
第二支承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膜之下;
多个第一支承条,在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以及
多个第二支承条,在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之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交替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布置在第一方向上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显示模块的一端的辊,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包括:
第一区域,卷绕在所述辊周围;以及
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而不卷绕在所述辊周围;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之下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交替地设置在相同的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承膜包括:
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下方;以及
第一卷起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并且弯曲并卷起成曲化形状,
其中,所述第二支承膜包括:
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之下;以及
第二卷起部分,与所述第一卷起部分间隔开,从所述第二部分延伸并且弯曲并卷起成曲化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从所述第一卷起部分和所述第二卷起部分起,越接近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彼此接近,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彼此相邻并且交替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卷起部分上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沿着所述第一卷起部分布置成卷起形状,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卷起部分上的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沿着所述第二卷起部分布置成卷起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容纳所述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壳体,在所述壳体中限定有用于拉入和拉出所述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开口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中,所述第一引导槽限定在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引导槽限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上并且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延伸,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槽和第三引导槽中,所述第三引导槽限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上以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二引导槽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朝向所述开口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槽和所述第三引导槽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与所述开口部分相对的一端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槽设置成在所述第三引导槽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多个第一突出部分,从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的两侧突出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槽和所述第二引导槽中;以及
多个第二突出部分,从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两侧突出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槽和所述第三引导槽中,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分沿着所述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二引导槽和所述第三引导槽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多个第二突出部分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中交替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槽包括:
第一曲化槽,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所述一端延伸为具有曲化形状;
第一子引导槽,在与由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相交的第三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曲化槽的一端延伸;以及
第二子引导槽,从所述第一子引导槽的一端延伸以具有卷起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槽包括:
第二曲化槽,从所述第一引导槽的所述一端延伸为具有曲化形状;
第三子引导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所述第二曲化槽的一端延伸;以及
第四子引导槽,从所述第三子引导槽的一端延伸以具有卷起形状,
其中,所述第四子引导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槽与所述第二子引导槽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联接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开口部分相邻的所述壳体上并且连接到所述显示模块的与所述开口部分相邻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的与所述开口部分相邻的端部;以及
移动部分,连接到所述壳体和所述联接部分,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或靠近所述开口部分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显示模块的下表面上限定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槽。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与所述第一支承膜之间的多个磁体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磁体单元设置在第(a×k)个所述第一支承条与第((a×k)+1)个所述第一支承条之间,其中,a是大于2的自然数和常数,并且k是自然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磁体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联接成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一旋转轴线彼此旋转,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之下,并且联接成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旋转轴线彼此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从第h个所述第二支承条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部分,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第h个所述第一支承条与第(h+1)个所述第一支承条之间,其中,h是自然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第h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与第h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和第(h+1)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与第(h+1)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彼此间隔开以面对并且具有斜率,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限定在第h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所述一侧与第(h+1)个所述第一支承条的所述一侧之间的插入槽中,
其中,第h个所述第二支承条的与第h个所述第二支承条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和第(h+1)个所述第二支承条的与第(h+1)个所述第二支承条的下表面相邻的一侧彼此间隔开以面对并且具有斜率。
22.显示设备,包括:
辊;
显示模块,包括卷绕在所述辊周围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辊间隔开的第二区域;
第一支承膜,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之下;
多个第一支承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膜的下表面上;
第二支承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膜之下;以及
多个第二支承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膜的上表面上,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在所述第一区域周围彼此间隔开,随着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变得彼此越接近,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在所述第二区域之下彼此相邻,以交替地设置在相同的层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辊、所述显示模块、所述第一支承膜和所述第二支承膜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壳体,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之下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和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限定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引导槽中,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周围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限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上并且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延伸的第二引导槽中,
其中,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周围的所述多个第二支承条的两侧设置在限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内表面上并且从所述第一引导槽延伸的第三引导槽中。
CN202080094648.3A 2020-02-04 2020-06-18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50042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13002A KR20210099680A (ko) 2020-02-04 2020-02-04 표시 장치
KR10-2020-0013002 2020-02-04
PCT/KR2020/007880 WO2021157786A1 (ko) 2020-02-04 2020-06-18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4286A true CN115004286A (zh) 2022-09-02

Family

ID=77200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4648.3A Pending CN115004286A (zh) 2020-02-04 2020-06-1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8126A1 (zh)
KR (1) KR20210099680A (zh)
CN (1) CN115004286A (zh)
WO (1) WO20211577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339B (zh) * 2021-06-04 2023-05-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D1021842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4990S1 (en) * 2021-10-28 2024-04-30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6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40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6841S1 (en) * 2021-10-28 202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7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4991S1 (en) * 2021-10-28 2024-04-30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9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41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5937S1 (en) * 2021-10-28 2024-05-07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8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4989S1 (en) * 2021-10-28 2024-04-30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7597B (zh) * 2013-06-11 2018-04-10 英派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KR102342761B1 (ko) * 2014-12-04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06540B1 (ko) * 2015-04-30 2021-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2377290B1 (ko) * 2015-07-23 2022-03-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494046B1 (ko) * 2018-06-12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7786A1 (ko) 2021-08-12
KR20210099680A (ko) 2021-08-13
US20220418126A1 (en)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004286A (zh) 显示设备
US11797134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97723B2 (en) Display device
EP3716003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1754864B (zh) 显示设备
US1151364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70103699A1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416035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24509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20027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pporting part
US20210104693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2327077A (zh) 顯示面板和包含該顯示面板的電子裝置
US8587577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s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ing the same
US11169565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2016751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446228A (zh) 显示面板和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1861934B2 (en)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116913213A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