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2742A -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2742A
CN115002742A CN202210575055.XA CN202210575055A CN115002742A CN 115002742 A CN115002742 A CN 115002742A CN 202210575055 A CN202210575055 A CN 202210575055A CN 115002742 A CN115002742 A CN 115002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network
camping
access point
target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5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5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2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2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4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corresponding n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获取与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并获取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再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该消息用于给出根据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Description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驻网流程大概分为小区搜索,小区选择,随机接入和完成驻网四步,当电子设备位置相对基站位置发生改变时,电子设备从开机或者飞行模式切换到驻网模式的切换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期提高驻网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方法,包括:
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驻网方法,包括:
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驻网装置,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驻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获取与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并获取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再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该消息用于给出根据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可见,服务器在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则获取了与该电子设备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以及与该电子设备连接的目标接入点设备成功连接过的其他电子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并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上述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后续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驻网时,则可直接根据上述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系统架构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流程示例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驻网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驻网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驻网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系统架构图。该驻网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1、电子设备102和目标接入点设备103。
其中,目标接入点设备103例如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路由器,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即WiFi热点,或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PremiseEquipment,CPE);电子设备102例如可以是具备无线网络功能和蜂窝移动网络功能的手机、平板或智能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102通过与目标接入点设备103连接,可以接入该目标接入点设备103所提供的无线网络,从而可以实现与服务器101之间的通信。
服务器101在检测到电子设备102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103之后,可获取与该电子设备102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并获取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103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再向电子设备102发送携带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该消息用于给出根据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电子设备102接收到该消息后,可根据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由于服务器在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则获取了与该电子设备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以及与该电子设备连接的目标接入点设备成功连接过的其他电子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并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上述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后续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驻网时,则可直接根据上述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举例来说,以电子设备102为手机为例,在用户携带手机乘坐飞机,需要强制将手机设置成飞行模式的场景下,此时手机无法连接蜂窝网络,但可以连接WiFi热点来保证手机处于联网状态,此时,服务器和手机仍然能够相互通信,服务器端则可获取与手机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以及获取连接过该WiFi热点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并向手机发送携带上述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以实现服务器在手机进行驻网前向手机推送参考驻网小区,从而当用户关闭手机的飞行模式,选择发起蜂窝通讯驻网时,手机则可直接根据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相较于传统在发起蜂窝通信驻网时,才开始进行扫频、小区搜索和小区选择,然后才进行后续驻网操作(例如经小区驻留和随机接入后成功注册完成驻网)来说,手机预先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参考驻网小区,发起蜂窝通信驻网时,无需扫频、小区搜索即可进行后续驻网操作,有利于提升驻网效率。
同样的,对于用户购买新手机的场景而言,同样可以在手机初次开机完成蜂窝通信驻网之前,通过手机连接WiFi热点来辅助手机驻网。
本申请中电子设备和服务器中任一设备的组成结构均可以如图1b所示,电子设备或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信接口1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1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1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20中,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1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121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任一步骤的指令。其中,通信接口130用于支持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具体实现中,所述处理器110用于执行下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或服务器执行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接口130来完成相应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电子设备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仅为示例,具体包含的器件可以更多或更少,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2a,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驻网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201,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支持无线网络功能和蜂窝移动网络能的设备。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通讯功能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从而接入该目标接入点设备提供的网络。
步骤202,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具体方式例如可以是:接收到来自电子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该第一通知信息例如可以是电子设备在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时向该服务器发送的,或者,该第一通知信息还可以是电子设备在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且检测到本端未连接蜂窝网络的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或者,该第一通知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
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设置为每次打开无线网络功能并成功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时,则默认开始通知服务器执行后续步骤203-步骤205,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辅助完成蜂窝网络驻网;或者,也可设置为在每次打开无线网路功能并成功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且电子设备自身未连接蜂窝网络(未启动蜂窝网络功能)的情况下,才通知服务器实现后续辅助蜂窝驻网功能;采用上述默认设置,可减少用户操作,使用更加便捷。
或者,电子设备不会默认启动辅助驻网功能,而是在接收到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指令时,才通知服务器开始辅助蜂窝驻网,例如,电子设备在可以在未启动蜂窝网络功能,且成功连接目标接入设备时,显示辅助驻网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可包括提示用户开启辅助驻网功能的文字、符号或图像信息,还可包括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控件,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到针对该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控件的选择操作时,才向服务器发送通知,由用户选择启动,更符合用户需求且有利于减少系统资源消耗。
此外,具体实现中,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具体方式还可以是:接收到来自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目标接入点设备可以在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成功连接后向该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
步骤203,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具体实现中,服务器可以获取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中各运营商基站与地理位置的映射关系表,通过查询该映射关系表,确定出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基站,从而获取到该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作为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通过查询映射关系的方式确定第一参考驻网小区,有利于提高确定第一参考驻网小区的准确定和效率。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确定出地理位置在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附近预设距离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基站,将该多个基站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为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步骤204,服务器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其中,其他设备可以是除本申请所述描述的电子设备102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例如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成功连接过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具体实现中,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可以保存在该服务器本端,由其他设备在驻网成功后上传到该服务器,并由该服务器将其与目标接入点设备关联保存,其中,服务器可以设置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数量上限,即当服务器接收到的与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驻网成功的小区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删除其中上传时间最早的小区,使得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始终为最新接收到预设数量个小区。
步骤205,服务器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
其中,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具体实现中,步骤203和步骤204均可以设置为每间隔预设时间段则执行一次,也就是说或,服务器可每间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每次执行步骤203的时间间隔和每次执行步骤204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或者,也可设置为执行步骤203的时间间隔小于执行步骤204的时间间隔(例如针对位置信息变更较快,连接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设备数量较少,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有设备上传驻网成功的小区的场景),或设置执行步骤203的时间间隔大于执行步骤204的时间间隔(例如针对位置信息变更较慢,连接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设备数量较多的场景)。
服务器可每间隔一段时间(可以为步骤203执行时间间隔或步骤204执行时间间隔中任一时间间隔)向电子设备发送步骤205中的消息,该消息携带当前时刻最近一次获取到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一步的,服务器每间隔一段时间需要向电子设备发送消息时,可比对当前待发送的消息所携带的第一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和上一次发送的第一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是否相同,若两次的第一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完全相同,则可取消当前次消息的发送。
步骤206,电子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
步骤207,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后,可以在检测到蜂窝通讯驻网请求时(例如检测到针对蜂窝通讯功能启动控件的选择操作),开始根据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操作。
此外,若服务器每间隔一段时间则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次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则电子设备在检测到蜂窝通讯驻网请求时,可根据最新一次接收到的消息中所携带的第一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获取与该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并获取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该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再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该消息用于给出根据该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该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可见,服务器在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后,则获取了与该电子设备位置信息匹配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以及与该电子设备连接的目标接入点设备成功连接过的其他电子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并向该电子设备发送携带上述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后续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驻网时,则可直接根据上述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预设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位置信息。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网络IP地址信息。
具体实现中,考虑到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目标接入设备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和目标接入点设备的位置信息相对较近,目标接入点设备附近的基站能够较好的支持电子设备的蜂窝通信需求,而目标接入点设备的位置信息通常可根据其网络IP地址确定,因此,可直接通过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网络IP地址,确定出目标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
或者,目标接入设备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与该目标接入设备唯一对应的数字编码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通过向其他服务器发送该数字编码,从而接收其他服务器响应该数字编码而发送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将查询映射关系的步骤交由其他服务器进行处理,减少当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
可见,本示例中,服务器在获取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先获取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网络IP地址,并根据标识信息和预设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位置信息,有利于便捷准确的确定出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而有利于保证确定出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的准确性,从未保证电子设备后续驻网完成的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通过本端的定位模块(例如卫星定位模块)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电子设备具体可通过目标接入点设备所述提供的网络向服务器发送位置信息)。减少服务器端数据查询处理压力,且获取的位置信息准确性较高。
可见,本示例中,服务器通过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从而获取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有利于提高位置信息确定的准确性和效率,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驻网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建立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和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现中,若电子设备在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情况下成功驻网,则可向服务器发送该成功驻网的小区(同时可携带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标识信息),服务器则可将该成功驻网的小区与目标接入点设备关联保存,将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作为后续其他连接该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
可见,本示例中,服务器还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并建立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和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对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更新,提高后续其他设备通过目标接入点设备进行驻网时的驻网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包括:分别测量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从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确定出所述信道质量参数最高的小区,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最高的小区进行驻网。
其中,信道质量参数越高,表征小区的信道质量越高。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分别测量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并生成参考驻网小区列表,该参考驻网小区列表包括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且列表中各小区按照信道质量参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电子设备优先根据信道质量参数最高的参考驻网小区驻留,在该小区不能满足预设的驻网条件的情况下,再按照列表顺序(即按照信道质量从高到低)依次选择其他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留。若当前驻留小区满足预设驻网条件,则进行随机接入并成功注册。
参见图2b,整个驻网流程大致可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小区驻留(优先选择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信道质量参数高的小区驻留);随机接入;成功注册。
可见,本示例中,服务器分别测量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例如RSRP,从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确定出信道质量参数最高的小区,根据信道质量最高的小区进行驻网,优先选择信道质量高的小区进行驻网,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在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不满足预设驻网条件时,搜索其他小区以进行驻网。
其中,预设驻网条件例如可以是: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大于预设功率,或者当前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预配置的小区驻留的最小接收电平-电子设备上行最大可使用的发射功率与最大射频输出功率的差值与0之间的最大值>0。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在进行驻网时,可优先根据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即电子设备可优先在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选择小区进行小区驻留,在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均不满足预设驻网条件时,才搜索其他小区以进行驻网。
可见,本示例中,服务器先根据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在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不满足预设驻网条件时,才搜索其他小区以进行驻网,有利于提高驻网效率。
请参阅图3a,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可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服务器101,该装置30包括:
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第一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303,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发送单元304,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装置30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预设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位置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网络IP地址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装置30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302具体用于:获取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中运营商基站与地理位置的映射关系表;查询所述映射关系表,以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基站;获取与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检测单元301具体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时发送的,或者,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未启动蜂窝网络功能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时发送的,或者,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控件的选择操作时发送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检测单元301具体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所述第二通知信息是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发送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装置30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消息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建立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和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对应关系。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驻网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如图3b所示。在图3b中,驻网装置包括:处理模块310和通信模块311。处理模块310用于对驻网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检测单元301、第一获取单元302、第二获取单元303、发送单元304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311用于支持驻网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图3b所示,驻网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312,存储模块312用于存储驻网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31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311可以是收发器、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312可以是存储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驻网装置均可执行上述图2a所示的驻网方法中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
请参阅图4a,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网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可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2,该装置40包括:
连接单元401,用于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驻网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驻网单元403具体用于:分别测量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从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确定出所述信道质量参数最高的小区,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最高的小区进行驻网。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驻网单元4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在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不满足预设驻网条件时,搜索其他小区以进行驻网。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驻网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如图4b所示。在图4b中,驻网装置包括:处理模块410和通信模块411。处理模块410用于对驻网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连接单元401、接收单元402、驻网单元403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模块411用于支持驻网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图4b所示,驻网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412,存储模块412用于存储驻网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410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411可以是收发器、RF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412可以是存储器。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场景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驻网装置均可执行上述图2a所示的驻网方法中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或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或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单元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驻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以及预设的标识信息与位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网络IP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
获取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中运营商基站与地理位置的映射关系表;
查询所述映射关系表,以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目标基站;
获取与所述目标基站对应的小区作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通知信息,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时发送的,或者,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未启动蜂窝网络功能的情况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时发送的,或者,所述第一通知信息是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辅助驻网功能开启控件的选择操作时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第二通知信息,所述第二通知信息是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成功发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
建立所述电子设备成功驻网的小区和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的对应关系。
9.一种驻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包括:
分别测量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每个小区的信道质量参数;
从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中确定出所述信道质量参数最高的小区,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最高的小区进行驻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参数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在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不满足预设驻网条件时,搜索其他小区以进行驻网。
13.一种驻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电子设备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参考驻网小区;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对应的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设备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所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的消息,所述消息用于给出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的指示。
14.一种驻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连接目标接入点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所述消息携带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第二参考驻网小区,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电子设备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小区,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包括与所述目标接入点连接成功的其他设备上传的驻网成功的小区;
驻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考驻网小区和所述第二参考驻网小区进行驻网。
1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和所述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75055.XA 2022-05-25 2022-05-25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5002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055.XA CN115002742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5055.XA CN115002742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2742A true CN115002742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5055.XA Pending CN115002742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274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7297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CN110401943A (zh) * 2019-07-19 2019-11-01 澳克多普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驻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726846A (zh) * 2020-06-08 2020-09-29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18352A (zh) * 2020-08-06 2020-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01764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2206766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7297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s
CN110401943A (zh) * 2019-07-19 2019-11-01 澳克多普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驻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726846A (zh) * 2020-06-08 2020-09-29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001764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1918352A (zh) * 2020-08-06 2020-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67660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驻留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987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16202293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202294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41801B (zh) 小区重选方法、频点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028074A1 (zh) 网络注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4019420A1 (zh) 无线接入点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4014033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a local area communicatio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WO2016202262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769735B2 (en)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optimizations responsive to mobility state
US1158268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for PLM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91609B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620032B2 (e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method
CN113132929B (zh) 设备入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09086751A1 (zh) 网络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网络搜索方法、服务器和终端
US813128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2702777A (zh) 在nsa模式下执行移动过程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873563A (zh) 信号强度测量方法、无线网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92580B (zh) 发送彩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5002742A (zh) 驻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JP6251337B1 (ja) 携帯端末、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8770043B (zh) 网络标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087272B (zh) 一种连接网络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14995A (zh) 小区搜索方法及终端
CN108207019B (zh) 注册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US9560577B2 (en) Phased search for femto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