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1634A -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1634A
CN115001634A CN202110229239.6A CN202110229239A CN115001634A CN 115001634 A CN115001634 A CN 115001634A CN 202110229239 A CN202110229239 A CN 202110229239A CN 115001634 A CN115001634 A CN 115001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uci
air interface
feedback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92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振华
李刚
赵刚
郭松
赵旻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2292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1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0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1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口用于解调Msg3;当确定所述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UE的所述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确定所述目标UE已经在PUSCH中复用所述Msg3和所述UCI,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所述目标UE基站切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目标侧基站能在接收到Msg3之前确定信息的复用场景,减少了目标侧基站的时延。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独立组网模式(Stand Alone,SA)中,终端(UserEquipment,UE)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非竞争切换的方式从源侧信息处理到目标侧基站。有关标准规定了SA下的非竞争切换流程,如图1所示,UE发送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给源侧基站,源侧基站向UE返回重配消息;随后,UE和目标侧基站之间通过第一消息(Message 1,Msg1)、第二消息(Message 2,Msg2)和第三消息(Message 3,Msg3)的交互完成信息处理。
然而,在目标侧基站接收到Msg3之前,可能会接收到下行数据,此时目标侧基站会将下行数据发送至UE,UE接收到下行数据之后,需要在上行时隙(Uplink Slot,U Slot)中向目标侧基站反馈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由于Msg1可以在任意的USlot发送,Msg3也可能随机出现在某个USlot,因此,Msg3和UCI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在同一个U Slot的物理层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发生资源冲突。有关协议规定了发生资源冲突时,UE将UCI和Msg3复用到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进行传输,目标侧基站只能在接收到信息后判断是否发生复用,造成一定的系统时延。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能够减少系统时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侧基站,包括:
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口用于解调Msg3;
当确定所述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UE的所述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确定所述目标UE已经在PUSCH中复用所述Msg3和所述UCI;
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所述目标UE基站切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是私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口用于解调Msg3;当确定所述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UE的所述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确定所述目标UE已经在PUSCH中复用所述Msg3和所述UCI,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所述目标UE基站切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目标侧基站能在接收到Msg3之前确定信息的复用场景,减少了目标侧基站的时延。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现有的SA下非竞争切换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UCI的反馈标识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UCI归属于目标UE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处理Msg3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Check,CRC)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传Msg3的流程图;
图7是现有的重传Msg3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重传Msg3的示例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目标空口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目标解调信息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示例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口用于解调Msg3;当确定所述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UE的所述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确定所述目标UE已经在PUSCH中复用所述Msg3和所述UCI,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所述目标UE基站切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目标侧基站能在接收到Msg3之前确定信息的复用场景,减少了目标侧基站的时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SA下的切换是指切换的源侧基站和目标侧基站都为5G基站。基站收到UE上报的同频邻区A3测量报告后,如果达到了切换门限,则触发切换流程。在切换过程中,基站可以给UE配置类型为竞争切换、非竞争切换。非竞争切换是UE通过非竞争的方式接入目标侧基站,此时目标侧基站和UE已经从源侧基站接收到重配消息,UE能从中获取用于非竞争接入的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和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配置。通过非竞争切换,UE就可以从一个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小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关协议规定了在SA切换场景下非竞争随机的接入流程。如图1所示,UE发送参考RSRP至源侧基站,源侧基站向UE返回重配消息。随后,向目标侧基站发起Msg1(非竞争的Preamble Index)的随机接入,目标侧基站给UE返回Msg2(随机接入响应信息);随后,UE向目标侧基站发送Msg3(重配完成消息),当Msg3的反馈为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则完成切换流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有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目标空口用于解调Msg3。
值得注意的是,当目标侧基站完成信息的发送之后,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是可以预先得知的,因此,可以在接收到Msg3之前,通过目标空口的解调信息预先确定是否存在资源重复后的信息复用。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空口为用于解调目标UE发送的Msg3的空口,对于不同的UE,其目标空口可以是不同的空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会随着数据的收发情况发生变化,为了确保获取的解调信息是针对Msg3和UCI的复用情况,目标侧基站可以将Msg2出空口之后所获取到的解调信息作为目标解调信息,以确保该目标解调信息与Msg3相对应。
步骤S220,当确定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UE的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UCI的反馈标识确定目标UE已经在PUSCH中复用Msg3和UCI。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Msg1发送的U Slot是随机的,因此Msg3和UCI的资源冲突是存在一定概率的,例如,UCI以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为例,目标侧基站的帧结构为2.5毫秒双周期(DDDSU DDSUU),CSI周期40毫秒,则Msg3和CSI发生资源冲突的概率为1/12;又如,目标侧基站的帧结构为5毫秒单周期(DDDDD DDSUU),CSI周期40毫秒,目标UE需要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HARQ-ACK),则Msg3和HARQ-ACK有发生资源冲突的概率。基于上述表述,由于资源冲突并非必然发生,而是有一定的概率,因此可以通过目标解调信息预先确定是否会发生资源冲突,当目标解调信息同时包括Msg3的解调信息和UCI的解调信息,则可以确定发生了资源冲突,目标空口所接收到的Msg3中复用有UCI,从而使得目标侧基站预先确定资源的复用情况,有效提高了信息解调的效率,减少了基站的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UCI的反馈标识可以针对目标UE生成,能够使得目标侧基站在接收目标UE发送的Msg3之前,通过UCI的反馈标识预先确定Msg3中复用有UCI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根据实际需求调整UCI的反馈标识的具体形式,本实施例在此不多做限定。
步骤S230,根据UCI的反馈标识对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目标UE基站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UCI的反馈标识,能够预先确定Msg3和UCI的复用场景,从而在对Msg3进行解调处理和重传调度处理等操作时减少目标侧基站的识别时间,从而减少系统时延。其中,在Msg3的解调中,当目标侧基站中存在UCI的反馈标识,目标侧基站可以在接收到Msg3之前确定Msg3和UCI在PUSCH中复用,从而起到减少目标侧基站的识别的效果;在需要重传调度Msg3的情况下,通过UCI的反馈标识,能够使得目标侧基站确定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是否进行翻转,从而预先确定是否进行合并译码等操作,从而起到节约目标侧基站处理时间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UCI的解调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HARQ-ACK的解调信息;
CSI的解调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UCI中的HARQ-ACK和CSI既可以在PUCCH上传输,也可以在PUSCH上传输,而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只能在PUCCH上发送。当有HARQ-ACK和/或CSI与PUSCH在同一个上行时隙U Slot上传输,UCI会复用在PUSCH发送。由于UCI包括多种类型的信息,可以进一步确定UCI中的具体信息类型,并打上对应的反馈标识,进一步提高基站的解调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HARQ-ACK和CSI两种信息类型仅为两种可用的实施例,若UCI中还包括其他可能与Msg3发生复用的信息类型,也可以增加相对应的反馈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多作限定。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UCI的反馈标识包括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或CSI的反馈标识,参照图3,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310,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HARQ-ACK的解调信息,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
或者,
步骤S320,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CSI的解调信息,生成CSI的反馈标识;
或者,
步骤S330,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HARQ-ACK的解调信息和CSI的解调信息,分别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CSI的反馈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标UE接收到下行数据后,既可能反馈HARQ-ACK,也可能反馈CSI,也可能同时反馈HARQ-ACK和CSI,因此,可以从目标解调信息中确定具体的UCI类型,根据具体的解调信息所对应的信息类型,生成不同的标识,从而使得基站能够更准确地得知所要解调的信息类型,减少系统时延。
可以理解的是,生成的反馈标识可以是任意数量,根据UCI的解调信息中所确定出来的信息类型的数量调整即可,例如步骤S310中确定出HARQ-ACK和步骤S320中确定出CSI,则分别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CSI的反馈标识,又如步骤S330中,UCI同时包括HARQ-ACK和CSI,则可以同时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CSI的反馈标识,本实施例对反馈标识的数量不多作限定。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在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20中的生成UCI的反馈标识操作之前,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410,确定UCI的解调信息所归属的UE;
步骤S420,当确定UCI的解调信息所归属的UE为目标UE,执行生成UCI的反馈标识的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侧基站可以与任意数量的UE建立连接,目标空口中的UCI的解调信息可能属于任意的UE,因此,在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之前,可以先确定UCI的解调信息归属于目标UE,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在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20之后,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510,根据UCI的反馈标识,解调在PUSCH中复用的Msg3;
步骤S520,获取与Msg3所对应的CRC反馈;
步骤S530,当CRC反馈为ACK,确定目标UE完成基站切换,或者,当CRC反馈为非确定(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进行Msg3的重传调度,以根据目标UE重传的Msg3完成基站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当Msg3的CRC反馈为ACK,则表示目标侧基站已经完成Msg3的接收和解调,目标UE的基站切换完成,可以结束切换流程;当Msg3的CRC反馈为NACK,则需要进行Msg3的重传调度,使得目标UE重新发送Msg3,在这种情况下,目标UE会再次进行Msg3的发送,则可能再次与UCI发生资源冲突,因此可以重新执行获取目标解调信息和生成UCI的反馈标识的步骤,以确保目标侧基站能够预先识别出重传的Msg3是否存在复用的UCI。可以理解的是,重新执行获取目标解调信息和生成UCI的反馈标识的步骤可以参考图2中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叙述简便在此不多作赘述。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520,还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610,在维持RV不变的情况下,丢弃当前CRC反馈所对应的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
步骤S620,向目标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以使目标UE重传Msg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常见的重传流程中,RV的版本字段按照正常的翻转顺序取值,并且进行TB的合并译码,是由于接收到的信息中可能存在正确的信息,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UCI的反馈标识的存在,以及Msg3和UCI的资源冲突是存在一定的概率,因此当CRC的结果为NACK,则该次传输属于错误的传输,每次CRC中的TB并不具有合并的价值,若进行信息的复用,则可能导致UCI的反馈标识产生复用,导致重传的解调发生错误。基于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存在UCI的反馈标识,以确定Msg3所采用的重传流程。以下结合图7和图8,对不存在UCI的反馈标识和存在UCI的反馈标识的两种情况进行举例说明。
参照图7,本次Msg3的CRC结果中NACK,且不存在与目标空口和目标UE所对应的UCI的反馈标识,则RV的版本字段按照正常的翻转顺序取值,通过向目标UE发送DCI以实现Msg3的重传。
参照图8,本次Msg3的CRC结果中NACK,且存在与目标空口和目标UE所对应的UCI的反馈标识,在进行Msg3的重传调度时,维持RV的版本不变,即不按照正常的RV版本翻转顺序取值,并丢弃当前的TB,再向目标UE发送Msg3的DCI,使得目标UE进行Msg3的重传。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9,在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910,将用于接收目标UE发送的Msg1的空口确定为目标空口。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非竞争切换的随机接入过程,目标侧基站通常通过同一个空口进行Msg1、Msg2和Msg3的处理,因此,可以将用于接收Msg1的空口确定为目标空口,以确保获取的目标解调信息属于正确的空口。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0,在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2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010,确定第一空口时间,第一空口时间为接收到Msg1的时间;
步骤S1020,根据第一空口时间确定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其中,第二空口时间为发送Msg2的时间,第三空口时间为接收Msg3的时间;
步骤S1030,在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之间,执行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空口时间为目标空口接收到Msg1的时间,由于Msg1至Msg3的流程是可以确定的,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空口时间确定出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非本实施作为的改进,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侧基站向目标UE发起Msg2的调度请求,并且Msg2出空口后,用户面的数据开闸,此时会有下行数据到达目标侧基站,目标侧基站会将下行数据发送至目标UE,从而产生UCI反馈。由于目标空口的解调信息是会发生变化的,为了确保解调信息能够反映出Msg3和UCI的复用情况,可以将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之间的任意时刻所获取的解调信息确定为目标解调信息,以判断是否存在目标UE的UCI解调,例如,可以在目标侧基站组Msg3调度请求包之后进行目标解调信息的获取,具体的时间点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确保在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之间即可。
以下结合图11和图12,通过两个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实例性说明。
参照图11,目标UE随机向目标侧基站发送Msg1,目标侧基站根据接收到Msg1的第一空口时间计算出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目标侧基站发起Msg2的调度请求,Msg2出空口后,目标侧基站接收到下行数据,并将下行数据下发至目标UE;在目标侧基站组Msg3调度请求包后,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并确定存在CSI的解调信息,生成CSI的反馈标识;当目标侧基站接收到Msg3,由于存在CSI的反馈标识,根据Msg3和CSI复用的场景进行解调。
参照图12,目标UE随机向目标侧基站发送Msg1,目标侧基站根据接收到Msg1的第一空口时间计算出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目标侧基站发起Msg2的调度请求,Msg2出空口后,目标侧基站接收到下行数据,并将下行数据下发至目标UE;在目标侧基站组Msg3调度请求包后,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并确定存在HARQ-ACK的解调信息,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当目标侧基站接收到Msg3,由于存在HARQ-ACK的反馈标识,根据Msg3和HARQ-ACK复用的场景进行解调。
另外,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侧基站,包括但不限于有以下步骤:
步骤S1310,目标侧基站配置为SA站型、切换模式,非竞争接入,并确定帧结构和资源周期,当目标UE发送Msg3的U slot存在UCI反馈,执行步骤S1321,否则执行步骤S1322;
步骤S1321,确定UCI的反馈标识,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CSI的解调信息,执行步骤S1331,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HARQ-ACK的解调信息,执行步骤S1332,当UCI的解调信息包括CSI的解调信息和HARQ-ACK的解调信息,执行步骤S1333;
步骤S1322,确定Msg3和UCI不会发生复用,采用现有流程执行后续操作;
步骤S1331,生成CSI的反馈标识,执行步骤S1340;
步骤S1332,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执行步骤S1340;
步骤S1333,生成CSI的反馈标识和HARQ-ACK的反馈标识,执行步骤S1340;
步骤S1340,确定Msg3的CRC是否为ACK,若是,基站切换完成,结束流程,若否,执行步骤S1350;
步骤S1350,执行Msg3重传调度,RV版本维持不变。
另外,参照图1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1400包括:存储器1410、处理器1420及存储在存储器1410上并可在处理器14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420和存储器141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1410中,当被处理器142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目标侧基站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步骤S22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步骤S33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步骤S52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步骤S6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至步骤S1030、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10至步骤S1350。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例如,被上述基站实施例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基站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中的方法步骤S210至步骤S230、图3中的方法步骤S310至步骤S330、图4中的方法步骤S410至步骤S420、图5中的方法步骤S510至步骤S530、图6中的方法步骤S610至步骤S620、图9中的方法步骤S910、图10中的方法步骤S1010至步骤S1030、图13中的方法步骤S1310至步骤S135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侧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口用于解调第三消息Msg3;
当确定所述目标解调信息包括目标终端UE的所述Msg3的解调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UCI的解调信息,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以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确定所述目标UE已经在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复用所述Msg3和所述UCI;
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完成所述目标UE基站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的解调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之一: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的解调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解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包括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或CSI的反馈标识,所述生成UCI的反馈标识,包括:
当所述UCI的解调信息包括所述HARQ-ACK的解调信息,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
或者,
当所述UCI的解调信息包括所述CSI的解调信息,生成CSI的反馈标识;
或者,
当所述UCI的解调信息包括所述HARQ-ACK的解调信息和所述CSI的解调信息,分别生成HARQ-ACK的反馈标识和CSI的反馈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UCI的反馈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UCI的解调信息所归属的UE;
当确定所述UCI的解调信息所归属的UE为所述目标UE,执行生成所述UCI的反馈标识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对所述Msg3进行处理,以使所述目标UE完成基站切换,包括:
根据所述UCI的反馈标识,解调在所述PUSCH中复用的所述Msg3;
获取与所述Msg3所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反馈;
当所述CRC反馈为确认ACK,确定所述目标UE完成基站切换,或者,当所述CRC反馈为非确认NACK,进行所述Msg3的重传调度,以根据所述目标UE重传的Msg3完成基站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Msg3的重传调度,包括:
在维持冗余版本RV不变的情况下,丢弃当前CRC反馈所对应的传输块TB;
向所述目标UE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以使所述目标UE重传所述Msg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获取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用于接收所述目标UE发送的第一消息Msg1的空口确定为所述目标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空口时间,所述第一空口时间为接收到所述Msg1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空口时间确定第二空口时间和第三空口时间,其中,所述第二空口时间为发送第二消息Msg2的时间,所述第三空口时间为接收所述Msg3的时间;
在所述第二空口时间和所述第三空口时间之间,执行获取所述目标空口的目标解调信息的操作。
9.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229239.6A 2021-03-02 2021-03-02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001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9239.6A CN115001634A (zh) 2021-03-02 2021-03-02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9239.6A CN115001634A (zh) 2021-03-02 2021-03-02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1634A true CN115001634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8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9239.6A Pending CN115001634A (zh) 2021-03-02 2021-03-02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016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8129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terminal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KR101375936B1 (ko)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하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US8509164B2 (en) Method for re-attempting a random access effectively
US842241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he same
US9876610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retransmitting message
JP7283534B2 (ja) セカンダリセルのビーム障害回復の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11962418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re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KR20110041987A (ko) 동기 상향링크 에이치에이알큐 프로세스에서 오류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521540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通信のための中継器
US20230081816A1 (en) HARQ Process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US117776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threshold
WO201712912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3152619A1 (en) Managing sidelink feedback to a base station
CN112804706B (zh) 一种通信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00163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2822715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4303334A (zh) Scell波束失败恢复的完成
CN10863308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27154A1 (zh)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979241B2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using transmission on a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
KR101790232B1 (ko) 저지연 통신을 위한 상향 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20353811A1 (en) Sidelink HARQ Feedback Custom Indication for Groupcast DRX
WO2021062767A1 (zh) 基于非竞争的两步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10274547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with storage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