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9405A -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9405A
CN114999405A CN202210579608.9A CN202210579608A CN114999405A CN 114999405 A CN114999405 A CN 114999405A CN 202210579608 A CN202210579608 A CN 202210579608A CN 114999405 A CN114999405 A CN 114999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display panel
backligh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96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英
沈灿
沙金
冉博
方祥
高超
陈瑶
程逸明
李金祥
黄世飞
殷盛杰
方珺睿
张文迪
陶俊
谢秋菊
张洲
韦俊
苏洪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96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9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9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94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8754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62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时,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先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再输出电压停止信号。背光控制电路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停止发光,显示面板熄屏。电源转换电路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在确定用户回到显示面板前方时,可以先输出电压启动信号再输出背光启动信号。背光控制电路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开始发光。电源转换电路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输出驱动电压,从而可以使显示面板开始显示画面。

Description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显示器中,一般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通过控制每个子像素对应的亮度,从而混合出所需显示的色彩来显示彩色图像。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和电压停止信号;在确定所述用户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和电压启动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所述背光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后;
背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以及接收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
电源转换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以及接收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输出所述驱动电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电压包括伽马电压、供电模拟电压以及供电数字电压;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显示数据、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对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加载数据电压;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以及,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先开启输出所述供电数字电压、之后同时开启输出所述伽马电压和所述供电模拟电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电压还包括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被配置为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输出驱动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对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之后且停止输出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之前,同时停止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以及在开启输出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之后,先开启输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之后开启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电压还包括公共电极电压;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停止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以及在开启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同时,开启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复位pin脚输出所述放电使能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放电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复位pin脚输出所述放电使能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电路;
所述传感器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在所述显示面板前方;在确定所述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发出第一确定信号;在确定所述用户重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发出第二确定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所述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所述用户重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和电压停止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背光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
电源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
第一控制电路在确定所述用户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和电压启动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后;
电源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输出所述驱动电压;
背光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电压包括伽马电压、供电模拟电压以及供电数字电压;
所述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包括:
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并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还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接收所述放电使能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装置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些信号时序图;
图3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另一些信号时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装置的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又一些信号时序图;
图5b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又一些信号时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装置的另一些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驱动控制装置的又一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公开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如图1a至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0、背光模组200和驱动控制装置300。其中,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可以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多条栅线GA(例如,GA1、GA2、GA3、GA4)、多条数据线DA(例如,DA1、DA2、DA3)以及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分别与栅线GA1、GA2、GA3、GA4耦接。示例性地,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SPX。例如,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这样可以通过红绿蓝进行混色,以实现彩色显示。或者,像素单元也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白色子像素,这样可以通过红绿蓝白进行混色,以实现彩色显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像素单元中的子像素的发光颜色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来设计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如图2,每个子像素SPX中可以包括晶体管01和像素电极02。其中,一行子像素SPX对应一条栅线,一列子像素SPX对应一条数据线。晶体管01的栅极与对应的栅线电连接,晶体管01的源极与对应的数据线电连接,晶体管01的漏极与像素电极0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像素阵列结构还可以是双栅结构,即相邻两行子像素之间设置两条栅线,此排布方式可以减少一半的数据线,即有的相邻两列子像素之间包含数据线,有的相邻两列子像素之间不包括数据线,具体子像素排布结构和数据线,扫描线的排布方式不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示例性地,液晶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对盒的上基板和下基板,以及封装在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在显示画面时,由于加载在各子像素SPX的像素电极上的数据电压和公共电极上的公共电极电压VCOM之间具有电压差,该电压差可以形成电场,从而使液晶分子在该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偏转。由于不同强度的电场使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子像素SPX的透过率不同,从而使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经由不同透过率的子像素SPX,实现不同灰阶的亮度,进而实现画面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刷新率、分辨率以及显示屏幕尺寸的增加,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的消耗的功耗成为一大显示难题,比如刷新频率为480Hz的高刷新频率产品,重载功耗大概7W左右,采用mini led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的功耗基本在20W以上,采用非mini led的其他光源的背光模组的功耗大概为4W左右。因此,显示装置在长时间显示情况下,特别是当人临时走开但是忘记设置休眠模式的时候,此时可以不需要显示装置显示画面但是又不想关机,则显示装置若还是正常显示画面,就会白白浪费很多功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a与图1b所示,驱动控制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一控制电路310、背光控制电路320以及电源转换电路330。其中,第一控制电路310被配置为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VBN和电压停止信号VPN;在确定用户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VBQ和电压启动信号VPQ;其中,背光停止信号VBN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停止信号VPN的输出时间之前,背光启动信号VBQ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启动信号VPQ的输出时间之后。背光控制电路320在工作时,可以驱动背光模组200发光。并且,背光控制电路320被配置为接收背光停止信号VBN,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VBN停止工作;以及接收背光启动信号VBQ,并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VBQ开始工作。以及,电源转换电路330被配置为接收电压停止信号VPN,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100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以及接收电压启动信号VPQ,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输出驱动电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控制装置,在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时,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先输出背光停止信号VBN再输出电压停止信号VPN。背光控制电路在接收到背光停止信号VBN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VBN停止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停止发光,显示面板熄屏。电源转换电路在接收到电压停止信号VPN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这样可以将背光控制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进行结合控制,以降低功耗。并且,先控制背光控制电路停止工作,之后再控制电源转换电路停止工作,可以避免显示异常。以及,在确定用户回到显示面板前方时,可以先输出电压启动信号VPQ再输出背光启动信号VBQ。背光控制电路在接收到背光启动信号VBQ时,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VBQ开始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开始发光。电源转换电路在接收到电压启动信号VPQ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输出驱动电压,从而可以使显示面板开始显示画面。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可以包括TCON(Timing Contoller,时序控制器)。当然,第一控制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控制电路可以包括背光驱动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当然,背光控制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转换电路可以包括PMIC(Power ManagementIntegrated Circuit,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当然,电源转换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至图2所示,驱动控制装置3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电路340、系统电路350、电平转换电路360以及源极驱动电路370。传感器电路340被配置为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一确定信号;在确定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二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接收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在接收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源极驱动电路370与显示面板100可以采用邦定(Bonding)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使源极驱动电路370与数据线DA1、DA2、DA3耦接。
示例性地,传感器电路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电路、图线传感器电路(例如,摄像头)中的至少一种。当然,传感器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1a至图3b所示,系统电路350被配置为输出电源电压VCC(例如3.3V)以及获取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数据,并将该显示数据发送给第一控制电路310。电源转换电路330被配置为接收电源电压VCC(例如3.3V),为自身供电并根据电源电压VCC输出时序供电电压VTCON(例如1.8V和0.9V)、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供电数字电压VSZ、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第二参考电压VREF2小于第一参考电压VREF1)以及公共电极电压VCOM。第一控制电路310被配置为接收时序供电电压VTCON(例如1.8V和0.9V),以为自身供电。以及,第一控制电路310与系统电路350可以通过eDP接口连接,以使第一控制电路310与系统电路350通过eDP接口进行通信。第一控制电路310通过eDP接口接收显示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显示数据,向电平转换电路360发送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cks12(cks1~cks12仅是示意,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基准时钟控制信号,在此不作限定),以及向源极驱动电路370发送相应的显示数据VDA。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以及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cks12,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以及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cks12,产生时钟信号ck1~ck12以控制显示面板100对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ga1~ga12。具体地,将产生的时钟信号ck1~ck12发送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时钟信号ck1~ck12,对栅线输出栅极扫描信号ga1~ga12,以使栅极扫描信号ga1~ga12的高电平(也可以是低电平)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导通。每个输入栅极驱动电路110的时钟信号ck1~ck12一一对应一个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cks12,并且输入栅极驱动电路110的时钟信号ck1~ck12与对应的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cks12的时序相同。其中,第一参考电压VREF1用于产生时钟信号ck1~ck12的高电平的电压,即时钟信号ck1~ck12的高电平的电压为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用于产生时钟信号ck1~ck12的低电平的电压,即时钟信号ck1~ck12的低电平的电压为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这样使得栅极扫描信号ga1~ga12的高电平的电压也为第一参考电压VREF1,低电平的电压也为第二参考电压VREF2。以及,源极驱动电路370被配置为接收显示数据VDA、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并根据显示数据VDA、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对显示面板100中的数据线加载数据电压。这样在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导通时,可以将数据线上的数据电压输入像素电极中,以使子像素可以实现其亮度,从而实现画面显示的功能。
示例性地,电平转换电路360可以包括电平转换器(Level Shift,LS)。当然,电平转换电路360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结合图3a与图3b,电平转换电路360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的时序,以及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生成时钟信号ck1。电平转换电路360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2的时序,以及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生成时钟信号ck2。电平转换电路360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3的时序,以及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生成时钟信号ck3。……电平转换电路360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cks12的时序,以及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生成时钟信号ck12。
示例性地,源极驱动电路370可以包括源极驱动IC。当然,源极驱动电路370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系统电路350可以包括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当然,系统电路350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在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传感器电路340可以集成于系统电路350,提高系统电路350的集成度。或者,传感器电路340也可以集成于第一控制电路310,提高第一控制电路310的集成度。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系统电路350被配置为输出背光供电电压VBG(例如12V)、背光触发控制信号BGS和背光亮度控制信号PWM。背光驱动芯片接收背光供电电压(例如12V),以为自身供电。第一控制电路310还通过eDP接口接收背光触发控制信号BGS和背光亮度控制信号PWM,并将接收的背光亮度控制信号PWM发送给背光驱动芯片。以及,第一控制电路310还响应于背光触发控制信号BGS,开启控制背光驱动芯片的功能。第一控制电路310可以输出背光启动信号VBQVBEN。背光控制电路接收背光启动信号VBQVBEN,并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VBQVBEN开启控制背光模组的功能。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b所示,驱动电压可以包括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为了降低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停止输出时对器件的影响,如图5a,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也就是说,电源转换电路330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先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再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最后停止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压还包括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为了降低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停止输出时对器件的影响,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之后且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之前,同时停止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也就是说,电源转换电路330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先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再同时停止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最后停止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b所示,驱动电压可以包括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为了降低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开始输出时对器件的影响,如图5b,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先开启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之后同时开启输出伽马电压VGM和供电模拟电压VSM。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压还包括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为了降低第一参考电压VREF1、第二参考电压VREF2、伽马电压VGM、供电模拟电压VSM以及供电数字电压VSZ开始输出时对器件的影响,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开启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之后,先开启输出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开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压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电压VCOM。为了避免停止或开始输出上述电压时对器件的影响,如图1b与图5a所示,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的同时,停止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以及,如图1b与图5b所示,电源转换电路330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开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同时,开启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放电使能信号VON触发时间根据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采用伽马电压VGM的停止输出时电压的变化方式触发放电使能信号VON。示例性地,如图5a,电源转换电路330还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控制显示面板100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示例性地,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b与图4所示,电源转换电路330具有复位pin脚PRE,该复位pin脚PRE分别与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耦接。在驱动控制装置300开机时,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到电源电压VCC后,会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复位信号VRE,该复位信号VRE分别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电平转换电路360时,进行复位。源极驱动电路370接收到电平转换电路360时,进行复位。由于显示面板100处于开机状态,这样说明系统电路350是输出着电源电压VCC的,因此不会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复位信号VRE。在电源转换电路330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的同时,可以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这样可以不用额外的设计pin脚,降低工艺难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驱动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第一控制电路在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和电压停止信号。其中,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S20、背光控制电路接收背光停止信号,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
S30、电源转换电路接收电压停止信号,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
S40、第一控制电路在确定用户回到显示面板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和电压启动信号。其中,背光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后。
S50、电源转换电路接收电压启动信号,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输出驱动电压。
S60、背光控制电路接收背光启动信号,并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
在一些示例中,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包括: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伽马电压、供电模拟电压以及供电数字电压,并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下面结合图1b的驱动控制装置300的结构,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传感器电路340可以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一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则输出背光停止信号VBN。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停止信号VBN,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VBN停止工作,则背光模组200停止发光。经过第一设定时间(该第一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输出电压停止信号VPN。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停止信号VPN,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先同时停止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和伽马电压VGM。并在同时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停止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需要说明的是,电源转换电路330不停止输出给第一控制电路310供电的时序供电电压VTCON,以使第一控制电路310可以供电,从而与系统电路350进行通信。
传感器电路340可以继续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二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则输出电压启动信号VPQ。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启动信号VPQ,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先开启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和伽马电压VGM。之后经过10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开启输出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8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将复位pin脚PRE由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高状态),转变为非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低状态)。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公共电极电压VCOM。经过第一设定时间(该第一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在输出背光开启信号VBK。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开启信号VBK,并响应于背光开启信号VBK开始工作,驱动背光模组200发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些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针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变形。下面仅说明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其相同之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7所示,第一控制电路310还被配置为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输出放电控制信号VONC;其中,背光停止信号VBN的输出时间在输出放电控制信号VONC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放电控制信号VONC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停止信号VPN的输出时间之前。电源转换电路330还被配置为接收放电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控制显示面板100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示例性地,电源转换电路330将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第一控制电路310与电源转换电路330采用IIC信号线380连接。并且,第一控制电路310通过IIC信号线380传输放电控制信号VONC。电源转换电路330通过IIC信号线380接收放电控制信号VONC,以开启控制电荷释放的功能。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源转换电路330具有复位pin脚PRE,该复位pin脚PRE分别与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耦接。在驱动控制装置300开机时,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到电源电压VCC后,会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复位信号VRE,该复位信号VRE分别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电平转换电路360时,进行复位。源极驱动电路370接收到电平转换电路360时,进行复位。由于显示面板100处于开机状态,这样说明系统电路350是输出着电源电压VCC的,因此不会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复位信号VRE。在电源转换电路330在停止输出伽马电压VGM的同时,可以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这样可以不用额外的设计pin脚,降低工艺难度。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还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背光停止信号VBN的输出时间在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停止信号VPN的输出时间之前。电源转换电路330还接收放电使能信号VON,并响应于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控制显示面板100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下面结合图7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传感器电路340可以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一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则输出背光停止信号VBN。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停止信号VBN,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VBN停止工作,则背光模组200停止发光。经过第三设定时间(该第三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放电使能信号VON,并响应于放电控制信号,通过复位pin脚PRE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经过第四设定时间(该第四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输出电压停止信号VPN。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停止信号VPN,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先同时停止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和伽马电压VGM。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停止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需要说明的是,电源转换电路330不停止输出给第一控制电路310供电的时序供电电压VTCON,以使第一控制电路310可以供电,从而与系统电路350进行通信。
传感器电路340可以继续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二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则输出电压启动信号VPQ。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启动信号VPQ,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先开启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和伽马电压VGM。之后经过10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开启输出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8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将复位pin脚PRE由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高状态),转变为非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低状态)。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公共电极电压VCOM。经过第一设定时间(该第一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在输出背光开启信号VBK。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开启信号VBK,并响应于背光开启信号VBK开始工作,驱动背光模组200发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又一些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针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变形。下面仅说明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其相同之处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控制电路310还被配置为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控制显示面板100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其中,背光停止信号VBN的输出时间在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放电使能信号VON的输出时间在电压停止信号VPN的输出时间之前。示例性地,第一控制电路310将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
示例性地,第一控制电路310与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采用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 Por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连接。并且,第一控制电路310通过GPIO中的GPIO pin脚传输放电控制信号。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通过GPIO pin脚接收放电控制信号。
下面结合图8的驱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显示面板100开机状态下,传感器电路340可以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一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100,则输出背光停止信号VBN。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停止信号VBN,并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VBN停止工作,则背光模组200停止发光。经过第五设定时间(该第五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通过GPIO pin脚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放电使能信号VON发送给电平转换电路360和源极驱动电路370。电平转换电路360接收到放电使能信号VON后,输出高电平电压给栅极驱动电路110。栅极驱动电路110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电压,对栅线加载高电平,以控制子像素中的晶体管均打开,释放电荷。经过第六设定时间(该第四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输出电压停止信号VPN。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停止信号VPN,并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VPN,先同时停止输出公共电极电压VCOM和伽马电压VGM。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停止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之后经过1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停止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需要说明的是,电源转换电路330不停止输出给第一控制电路310供电的时序供电电压VTCON,以使第一控制电路310可以供电,从而与系统电路350进行通信。
传感器电路340可以继续实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前方进行检测,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面板100前方。在检测到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时,向第一控制电路310发出第二确定信号。第一控制电路310在接收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用户重回到显示面板100前方,则输出电压启动信号VPQ。电源转换电路330接收电压启动信号VPQ,并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VPQ,先开启输出供电数字电压VSZ,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供电模拟电压VSM和伽马电压VGM。之后经过10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开启输出第二参考电压VREF2。之后经过8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将GPIO pin脚由输出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高状态),转变为非放电使能信号VON的状态(例如拉低状态)。之后经过7ms(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时,同时开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公共电极电压VCOM。经过第一设定时间(该第一设定时间可以为2ms,5ms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时,第一控制电路310在输出背光开启信号VBK。背光控制电路320接收背光开启信号VBK,并响应于背光开启信号VBK开始工作,驱动背光模组200发光。
基于同一公开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驱动控制装置。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驱动控制装置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驱动控制装置的实施,重复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显示面板时,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先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再输出电压停止信号。背光控制电路响应于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停止发光,显示面板熄屏。电源转换电路响应于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在确定用户回到显示面板前方时,可以先输出电压启动信号再输出背光启动信号。背光控制电路响应于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以使背光模组开始发光。电源转换电路响应于电压启动信号,输出驱动电压,从而可以使显示面板开始显示画面。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和电压停止信号;在确定所述用户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和电压启动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所述背光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后;
背光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以及接收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
电源转换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以及接收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输出所述驱动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压包括伽马电压、供电模拟电压以及供电数字电压;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源极驱动电路,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显示数据、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对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加载数据电压;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以及,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先开启输出所述供电数字电压、之后同时开启输出所述伽马电压和所述供电模拟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压还包括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
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被配置为根据基准时钟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输出驱动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对栅线加载栅极扫描信号;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之后且停止输出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之前,同时停止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以及在开启输出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之后,先开启输出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之后开启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压还包括公共电极电压;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停止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以及在开启输出所述第一参考电压的同时,开启输出所述公共电极电压。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被配置为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复位pin脚输出所述放电使能信号。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放电控制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通过复位pin脚输出所述放电使能信号。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电路;
所述传感器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在所述显示面板前方;在确定所述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发出第一确定信号;在确定所述用户重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向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发出第二确定信号;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定信号时,确定所述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确定信号时,确定所述用户重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
11.一种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背光停止信号和电压停止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背光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停止信号停止工作;
电源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停止信号,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
第一控制电路在确定所述用户回到所述显示面板前方时,输出背光启动信号和电压启动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启动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后;
电源转换电路接收所述电压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电压启动信号,输出所述驱动电压;
背光控制电路接收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并响应于所述背光启动信号开始工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压包括伽马电压、供电模拟电压以及供电数字电压;
所述停止输出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驱动电压,包括:
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所述供电模拟电压以及所述供电数字电压,并在停止输出所述伽马电压的同时,触发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还输出放电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控制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还接收所述放电使能信号,并响应于所述放电控制信号,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在所述显示面板开机状态下,确定用户离开所述显示面板时,输出放电使能信号,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释放电荷;其中,所述背光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输出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且所述放电使能信号的输出时间在所述电压停止信号的输出时间之前。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控制装置。
CN202210579608.9A 2022-05-25 2022-05-25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99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9608.9A CN114999405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CT/CN2023/088754 WO2023226621A1 (zh) 2022-05-25 2023-04-17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9608.9A CN114999405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9405A true CN114999405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2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9608.9A Pending CN114999405A (zh) 2022-05-25 2022-05-25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9405A (zh)
WO (1) WO20232266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621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18915B2 (ja) * 1992-01-14 1998-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可搬式情報処理装置
CN100373218C (zh) * 2004-08-09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于关机过程改善画面闪烁、残影的液晶显示器及方法
KR20080022688A (ko) * 2006-09-07 2008-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211063A (zh) * 2006-12-26 2008-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916551A (zh) * 2010-08-24 2010-12-15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显示器
CN103794189A (zh) * 2014-02-27 2014-05-14 刘兴宾 液晶面板时序控制模块
CN110610678B (zh) * 2018-06-15 2022-02-01 深圳通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8957816B (zh) * 2018-09-14 2021-03-30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9000516U (zh) * 2018-11-23 2019-06-18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20147142A1 (en) * 2019-03-27 2022-05-12 Intel Corporation Smart display panel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4999405A (zh) * 2022-05-25 2022-09-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621A1 (zh) * 2022-05-25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6621A1 (zh)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192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467976B2 (en)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091197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어레이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10741142B1 (en) Current mode digitally variable resistor or programmable VCOM
JP2004301946A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モジュール
US2014037562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200234665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driving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JP5137873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
US981836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a display picture
CN115064111A (zh) 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其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3226621A1 (zh) 驱动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US8823626B2 (en) Matrix display device with cascading pulse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170084230A1 (en) Power Supply Module of Driving Device in Display System, Related Driving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KR102660307B1 (ko) 표시 장치
KR100469507B1 (ko) 도스 환경의 화면이 최적화된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525773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 liquid crystal timing
CN117133249B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设备
KR20120065189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타이밍 콘트롤러
US20230401995A1 (en) Driver for display panel
WO2021138778A1 (zh) 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03591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회로
KR10210833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100094816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구동회로
KR20080072372A (ko)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100051456A (ko) 액정 패널 구동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