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1833A -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91833A
CN114991833A CN202210642633.7A CN202210642633A CN114991833A CN 114991833 A CN114991833 A CN 114991833A CN 202210642633 A CN202210642633 A CN 202210642633A CN 114991833 A CN114991833 A CN 114991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es
strategy
determining
index
uni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26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闯
程健
周天白
李�昊
张晓雨
田文龙
骆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eral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426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91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91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91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6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props or cho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由于回撤策略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稳定性确定的,因此能够准确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提升留巷的成功率;此外回撤还可以对支架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省留巷成本。

Description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采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已经在全国各个矿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随着煤层厚度、埋藏深度的变化,切顶卸压自成巷在工作面开采期间,受动压影响程度变大,后方动压影响范围也逐渐变大,为防止动压期间,已经成功留设的巷道变形发生较大变形,需要在动压影响周期范围内对已留设巷道用单元支架进行,待动压影响消除后,需对单元支架进行回撤,将其回撤到新留设的巷道区域,循环往复利用,节约留巷成本,同时又保证留巷成功。但对单元支架支护范围、回撤指标不清晰,制约着目前的留巷质量。比如,回撤过早,支护范围过低,则容易造成留巷失败;回撤过完,支架支护范围过广,导致单条巷道单元支架布置数量显著增加,造成留巷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
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多种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
一些实施例,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包括:
在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
一些实施例,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包括:在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方法还包括:确定二级指标中不稳定的指标数量;以及根据指标数量,确定间隔回撤策略的间隔支架数量。
一些实施例,方法还包括:获取单元支架回撤的反馈结果;以及根据反馈结果,对回撤策略进行修正。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多种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二级指标中不稳定的指标数量;以及根据指标数量,确定间隔回撤策略的间隔支架数量。
一些实施例,装置还包括修正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单元支架回撤的反馈结果;以及根据反馈结果,对回撤策略进行修正。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由于回撤策略是综合多种指标的稳定性确定的,因此能够准确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提升留巷的成功率;此外回撤还可以对支架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省留巷成本。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测力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支架伸缩位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矸应力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以配置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服务器端等。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煤层切顶成巷后可以对切顶巷道内的多种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得每种指标对应的监测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多种指标例如可以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以及其它任意可能的指标,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巷帮位移指标用于描述切顶巷道的围岩位移情况,例如:切顶巷道两帮相对移近、顶底板相对移近、顶板下沉、底臌等情况,对此不作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十字布点法在切顶巷道的围岩布置观测点,以测量该巷帮位移指标的监测数据。通过巷帮位移指标可以判断切顶巷道是否处于强烈变化期,若切顶巷道处于动压影响范围内,则巷道会发生急速变形。
锚索受力指标,用于描述切顶巷道顶板的稳定情况,当巷道处于动压影响范围内,巷道顶板也会产生变形,由于锚索将锚固范围内的顶板锚固在一起,形成一个组合梁结构,当顶板受动压影响,其锚索受力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依据此原理,则可判断切顶巷道是否处于动压影响范围。其中,可以采用锚索测力计(或称为锚索受力计)监测锚索受力指标的监测数据,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锚索测力计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锚索测力计由一个有中心孔的托盘式密闭充油压力盒和与之相连的压力表组成,安装时,把压力盒套在锚索垫板(托盘)和外锚固端的螺母之间,即可以检测锚索工作时轴向力变化情况,切顶巷道顶板可以布置多个锚索测站,每个测站安装3个锚索测力计,以测量锚索受力指标的监测数据。
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用于描述单元支架在支护切顶巷道过程中受力及伸缩量情况,当巷道稳定后,受力及压缩量几乎不再发生变化或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同时,通过对单元式支架受力及压缩量的监测可与锚索监测相互对应,为支护设计及巷道稳定性判断提供参考。其中,单元支架例如可以为恒阻支架,当上覆岩层的作用力超过单元支架的额定支护阻力后,单元支架自定卸压,支架产生压缩。当已留巷道处于动压影响范围内时,单元支架伸缩位移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依据此现象可判断巷道是否处于动压影响范围。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单元支架伸缩位移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单元支架上柱布置一个测点,在底座布置一个测点,利用卷尺测量两个测点之间的垂直位移,即为受力及缩量指标的监测数据。
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用于描述切顶后顶板矸石垮落形成的沿空侧巷帮的侧向压力情况,沿空侧巷帮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压实,在压实的过程中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与巷旁支护相互作用。当巷道受后方动压影响时,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也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巷帮侧向压力的监测,掌握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变化规律,进而间接确定工作面动压变化规律。其中,例如采用挡矸应力计测量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的监测数据,具体地,可以在沿空侧巷帮的挡矸侧至少布设两组挡矸应力计,两组间隔距离不小于50m,防止破坏时仍然留有备份,同时也加强监测的准确性,每组可以布置3个挡矸应力计。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挡矸应力计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组的3个挡矸应力计布设时,第一个布置在挡矸侧的上U型钢部位,第二个布置在挡矸侧上、下U型钢重叠部位、第三个布置在挡矸侧下U型钢部位,以测量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布置方式,可以更充分的了解矸石帮的变形,进而充分监测动压对巷道的影响。
瓦斯量指标和风量指标,用于描述切顶巷道内瓦斯量和漏风量的情况。具体地,可以在切顶巷道内,距工作面后方0-100m范围内的设置三个风量测点,在距工作面后方100m-200m布置一个风量测点,在距工作面后方200m-300m布置一个风量测点,在距工作面后方300m以外布置一个风量测点,以测量瓦斯量指标及风量指标的监测数据。
S102: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
上述获取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后,进一步地,根据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分别对应的监测数据,确定每种指标的稳定情况,即:确定每种指标稳定或者不稳定。
举例而言,巷帮位移指标的监测数据不再变化或者变化趋于稳定,则表示该巷帮位移指标稳定,否则判定为不稳定;锚索受力指标不在变化或者变化趋于稳定,则表示该锚索受力指标稳定,否则判定为不稳定;其它指标的稳定情况判断方式同理,此处不在赘述。
S103: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其中,回撤策略用于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进行回撤的方式、回撤时机等,例如:回撤策略包括依次回撤、间隔回撤策略以及其它任意可能的回撤方式,对此不作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例如,可以根据多种指标中的一种或者部分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回撤策略,或者根据全部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回撤策略,对此不作限制。
一些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式确定的回撤策略指导单元支架回撤操作后,还可以获取单元支架回撤的反馈结果,并根据反馈结果,对回撤策略进行修正,例如,可以对确定回撤策略的指标选择进行修正,或者对回撤策略的其它数据进行修正等,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由于回撤策略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稳定性确定的,因此能够准确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提升留巷的成功率;此外回撤还可以对支架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省留巷成本。
图5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S502: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
S501-S502的描述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503:在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
本公开实施例,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的操作中,在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例如: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6种指标的稳定状态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也即是说,在全部的指标都稳定时可以确定切顶巷道稳定,则可以依次回撤用于支护的单元支架。从而,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全部指标都稳定的情况下,确定依次回撤策略进行回撤,可以充分保障单元支架回撤后巷道的稳定性。
图6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S602: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
S601-S602的描述可以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603:在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发明人研究发现上述的多种指标(例如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6种指标)对切顶巷道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巷帮位移指标对切顶巷道的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而其它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将上述的多种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划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一级指标可以包括上述的6种指标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指标,例如:一级指标可以包括巷帮位移指标,二级指标包括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5种指标。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该间隔回撤策略。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以在一级指标(即,巷帮位移指标)为稳定,且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例如:一种或者多种二级指标不稳定),确定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即:根据间隔回撤策略指导对单元之间进行间隔回撤,因此可以一定间隔内还可以有单元支架进行支持,保证巷道的稳定。
从而,本实施例可以在对切顶巷道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指标稳定且其它指标尚未全部稳定的情况下,对单元支架进行间隔回撤,从而可以在对单元支架循环利用的同时保障巷道支护的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还可以确定二级指标中稳定的指标数量,例如:二级指标中的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2种指标为不稳定,其它3种为稳定,则稳定的指标数量为3种;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可以根据指标数量,确定间隔回撤策略的间隔支架数量。其中,稳定的指标数量越多,则表示切顶巷道稳定的可能性越大,则可以适应性的增加支架间隔,即:间隔支架数量多。
举例而言,二级指标中稳定的指标数量为3种,间隔支架数量可以为3个,即:间隔3个撤回一个;又例如,稳定的指标数量为4种,则相比于3种巷道稳定可能性更大,则可适当增加间隔支架数量,例如间隔支架数量可以为4个,即:间隔4个撤回一个,从而可以节省支架并保证巷道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由于回撤策略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稳定性确定的,因此能够准确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提升留巷的成功率;此外回撤还可以对支架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省留巷成本。此外,本实施例可以在对切顶巷道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指标稳定且其它指标尚未全部稳定的情况下,对单元支架进行间隔回撤,从而可以在对单元支架循环利用的同时保障巷道支护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70,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多种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703,具体用于:在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703,具体用于:在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
一些实施例,第二确定模块703,还用于:确定二级指标中不稳定的指标数量;以及根据指标数量,确定间隔回撤策略的间隔支架数量。
一些实施例,装置70还包括修正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单元支架回撤的反馈结果;以及根据反馈结果,对回撤策略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确定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根据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由于回撤策略是基于多种指标的稳定性确定的,因此能够准确指导对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提升留巷的成功率;此外回撤还可以对支架进行循环利用,从而节省留巷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8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
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
根据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所述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所述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包括:
在所述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所述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其中,所述一级指标包括所述巷帮位移指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所述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包括:
在所述多种指标全部为稳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回撤策略为依次回撤策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二级指标中稳定的指标数量;以及
根据所述指标数量,确定所述间隔回撤策略的间隔支架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单元支架回撤的反馈结果;以及
根据所述反馈结果,对所述回撤策略进行修正。
7.一种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切顶巷道内多种指标的监测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数据,确定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以及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种指标的稳定情况,确定所述切顶巷道内单元支架的回撤策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指标包括:巷帮位移指标、锚索受力指标、单元支架受力及缩量指标、沿空侧巷帮侧向压力指标、瓦斯量指标、风量指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多种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为稳定,且所述多种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回撤策略为间隔回撤策略,其中,所述一级指标包括所述巷帮位移指标。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42633.7A 2022-06-08 2022-06-08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991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2633.7A CN114991833A (zh) 2022-06-08 2022-06-08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2633.7A CN114991833A (zh) 2022-06-08 2022-06-08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91833A true CN114991833A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2633.7A Pending CN114991833A (zh) 2022-06-08 2022-06-08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918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4332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verifying global failure mode of soil and rock dual-element side slope
CN103195112B (zh) 基桩地基模型分析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试验装置
CN103278384B (zh) 一种煤矿巷道煤岩体锚固性能测试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4330502U (zh) 一种新型的岩土体原位直剪试验装置
CN109753670B (zh) 地基沉降后非锚固储罐强度评价方法及装置
JP2011246911A (ja) 層別沈下量計測システム、層別沈下量計測方法
JP4993168B2 (ja) 杭の設計支持力管理方法
CN206772282U (zh) 海上风电基础绝对沉降监测装置
CN117388081B (zh) 一种后推式加载确定隧道锚承载力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4991833A (zh) 切顶成巷单元支架回撤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05467A (zh) 一种具有平衡点补偿功能的桩基自平衡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6888561U (zh) 托梁拔柱后预留结构的变形控制系统
CN112431236B (zh) 一种新型支护桩危险点的判定方法
CN203420292U (zh) 直读式桩基位移检测装置
CN111928817B (zh) 采用多环撑沉降水平监测点的深坑基工程监测系统与方法
CN206721943U (zh) 一种桩基位移辅助检测装置
CN109579657A (zh) 一种边坡位移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4729462A (zh) 一种水上静载试验沉降测量的方法
CN114215124A (zh) 以测斜管孔口为基准的深层水平位移确定方法
CN110332920B (zh) 一种下穿铁路桥梁形变监测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7702740B (zh) 一种水下基础注浆饱满性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2344983A (zh) 软土基环境下的沉降施工水平监测方法与系统
CN206873516U (zh) 一种力转换装置及应用其的抗拔桩设备
CN208633166U (zh) 岩基载荷试验承压器及载荷试验装置
CN110470273B (zh) 一种基于压力差的巷道顶板下沉量测量球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