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1080B -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1080B CN114991080B CN202210799402.7A CN202210799402A CN114991080B CN 114991080 B CN114991080 B CN 114991080B CN 202210799402 A CN202210799402 A CN 202210799402A CN 114991080 B CN114991080 B CN 1149910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aining
- culvert
- glue
- piles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涉及挡墙的领域,其包括支撑层以及位于支撑层两侧的固定架,支撑层用于支撑涵洞,固定架上设有若干边侧挡土桩,边侧挡土桩的一端均用于插设在河道底部,边侧挡土桩的另一端延伸出水面,涵洞远离支撑层的侧壁设有若干覆盖挡土桩,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之间通过安装组件相连,靠近固定架一侧的覆盖挡土桩通过连接组件与靠近涵洞一侧的边侧挡土桩相连。本申请具有有助于改善河道景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挡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挡墙一般指护坡,挡墙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
相关技术中,开挖边坡形成后,预埋涵洞,然后通过在涵洞上修砌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或者浆砌石挡墙结构,以形成八字式挡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八字式挡墙的混凝土直接裸露在外,影响了河道景观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八字式挡墙对河道景观效果造成了影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支撑层以及位于支撑层两侧的固定架,所述支撑层用于支撑涵洞,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若干边侧挡土桩,所述边侧挡土桩的一端均用于插设在河道底部,所述边侧挡土桩的另一端延伸出水面,所述涵洞远离支撑层的侧壁设有若干覆盖挡土桩,相邻两个所述覆盖挡土桩之间通过安装组件相连,靠近所述固定架一侧的覆盖挡土桩通过连接组件与靠近涵洞一侧的边侧挡土桩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层稳定承托涵洞,利用安装组件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之间固定连接,利用连接组件将边侧挡土桩与覆盖挡土桩之间固定连接,使得若干边侧挡土桩和若干覆盖挡土桩稳定支设在涵洞上,以形成对涵洞的护坡结构,从而将涵洞稳定支设在河道内;采用支撑层、若干边侧挡土桩和若干覆盖挡土桩构成的护坡结构,以代替八字式混凝土挡墙,有助于提升河道景观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框以及若干固定套,若干所述固定套沿固定框的周向阵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固定框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框的内侧壁设有若干分隔条,所述分隔条与固定框的相对侧壁、相邻两个分隔条的相对侧壁之间均设有用于固定若干边侧挡土桩的柔性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边侧挡土桩时,先在河道底部且沿固定框的周向插设若干个边侧挡土桩,然后将若干固定套分别一一对准若干边侧挡土桩,再将固定套套设在边侧挡土桩上,然后在固定框内依次排列填充若干个边侧挡土桩,并利用柔性定位件将边侧挡土桩固定在固定架内,最终实现了对若干边侧挡土桩的安装,固定框、固定套和若干柔性定位件构成的固定架,方便安装边侧挡土桩,提高了安装速度和安装效率,且利用固定架,加强了若干边侧定位桩插设在河道底部的稳定性,有助于避免发生倾倒现象。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柔性定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硅胶柔性板,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硅胶柔性板设置在固定框或分隔条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硅胶柔性板的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供边侧挡土桩插入的定位空间,两个所述硅胶柔性板的相对侧壁均与边侧挡土桩的侧壁抵接,相邻两个边侧挡土桩的相对侧壁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若干柔性定位件,对边侧挡土桩插设在河道底部内起到定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对边侧挡土桩的安装效率;若干硅胶柔性板的设置,加强了相邻两个边侧挡土桩之间贴合的紧密度,以便将边侧挡土桩稳定插设在河道底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驱动柱、驱动楔块以及滑移连接在驱动楔块两侧壁上的联动楔块,沿所述涵洞的径向依次排列的若干覆盖挡土桩构成挡土件,所述涵洞上且沿自身轴向依次排列有若干挡土件,所述驱动柱设置在挡土件内的若干覆盖挡土桩的中部,所述驱动柱与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的侧壁抵接,所述驱动柱的侧壁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槽壁设有竖直槽,所述驱动楔块滑移连接在竖直槽的槽壁上,所述驱动楔块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驱动楔块的一端伸出驱动柱远离涵洞的侧壁外,所述螺杆与驱动柱的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楔块均滑移连接在驱动槽的槽壁上,所述驱动楔块的侧壁设有供联动楔块向覆盖挡土桩的侧壁方向滑移的导向楔面;
所述挡土件内的若干覆盖挡土桩上均设有安装块,所述覆盖挡土桩的侧壁且沿自身径向贯穿设有容纳安装块的安装槽,两个所述驱动楔块分别与驱动柱(51)两侧覆盖挡土桩内的安装块一一对应,所述联动楔块远离驱动楔块的侧壁与安装块相连,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之间通过安装块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组挡土件中的若干覆盖挡土桩排列好之后,转动螺栓,使得螺杆推动驱动楔块逐渐向驱动槽方向滑移,进而通过驱动楔块推动两个联动楔块相互远离,随着联动楔块的滑移,以便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中其中一个覆盖挡土桩内的安装块插入另一个覆盖挡土桩内的安装槽内,进而通过安装块实现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之间的连接,有助于防止覆盖挡土桩出现倾倒现象,提高了覆盖挡土桩支设在涵洞上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橡胶软垫,靠近所述涵洞一侧的边侧挡土桩的侧壁设有供安装块插入的连接槽,所述橡胶软垫设置在连接槽的槽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靠近涵洞一侧边侧挡土桩的侧壁设置连接槽,以便驱动楔块推动两个联动楔块相互远离时,将挡土件中位于边侧的覆盖挡土桩内的安装块的部分侧壁插入连接槽内,且安装块的部分侧壁与橡胶软垫贴合,利用橡胶软垫良好的耐摩效果,以便将安装块的部分侧壁稳定插设在连接槽内,此时通过安装块将覆盖挡土桩与边侧挡土桩之间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两个所述固定框的侧壁均设有限位防水板,两个所述限位防水板均与涵洞的侧壁抵接,所述限位防水板朝向河道水面的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供靠近涵洞一侧的边侧挡土桩插入,两个所述限位防水板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用于封堵覆盖挡土桩与涵洞侧壁之间缝隙的防渗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限位防水板遮挡边侧挡土桩与涵洞侧壁之间,对涵洞两侧的水源起到隔离作用,利用防渗组件封堵覆盖挡土桩层与涵洞侧壁之间的缝隙,对涵洞的顶部起到防水作用,有助于防止水源流向混凝土层与涵洞的侧壁之间,起到防水的作用,有助于避免混凝土层长时间与水源接触而发生开裂现象,提高了混凝土层对涵洞支撑的稳定性。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渗组件包括防水膜以及若干柔性导胶管,所述防水膜胶粘连接在两个限位防水板的相对侧壁之间,若干所述柔性导胶管均胶粘设置在防水膜和涵洞的相对侧壁,所述限位防水板上设有用于为柔性导胶管提供防水胶的供胶件,所述防水膜上设有用于将柔性导胶管内的胶料导入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与防水膜之间的导胶件,所述柔性导胶管的侧壁设有若干导胶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涵洞放置在混凝土层上后,将若干柔性导胶管胶粘连接涵洞的侧壁上,将防水膜覆盖若干导胶管,并将防水膜胶粘连接在若干导胶管上,再将防水膜的两侧端壁胶粘连接在防水板的侧壁上;然后利用供胶件为柔性导胶管提供防水胶料,进而通过柔性导胶管侧壁上的若干导胶孔将胶料导入防水膜和涵洞的相对侧壁之间,同时利用导胶件将柔性导胶管内的胶料导入涵洞和覆盖挡土桩的相对槽壁之间,待胶料凝固成型后,实现了对涵洞与覆盖挡土桩侧壁之间的防水,从而对涵洞的顶部起到防水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供胶件包括挤胶活塞、推杆、推板以及供胶管,所述防水板内设有挤胶腔,所述挤胶腔位于定位槽的下方,所述挤胶活塞的周壁与挤胶腔的腔壁贴合,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挤胶活塞的侧壁相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入定位槽内并与推板相连,所述覆盖挡土桩与推板的侧壁抵接,所述挤胶活塞远离推杆的侧壁与挤胶腔的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储存防水胶的储胶空间,所述供胶管固定穿设连接在限位防水板上,所述供胶管的一端与储胶空间连通,所述供胶管的另一端与柔性导胶管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胶时,将靠近边侧挡土桩一侧的覆盖挡土桩插入定位槽内,并将该覆盖挡土桩的底端与推板抵接,随着覆盖挡土桩的下移,进而推板通过推杆带动挤胶活塞下移,以便将储胶空间内的防水胶料通过挤入供胶管内,从而通过供胶管实现了对柔性导胶管的胶料供给;该供胶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导胶件包括若干刺针,若干所述刺针均布设置在导胶管的内管壁且靠近涵洞的侧壁上,所述刺针的自由端朝向覆盖挡土桩,所述覆盖挡土桩的侧壁设有供刺针插入的粘接槽,所述刺针的自由端穿过柔性导胶管的管壁并插入粘接槽内,所述刺针通过防水胶粘接连接在粘接槽的槽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覆盖挡土桩放置在涵洞上的防水膜上时,防水膜和柔性导胶管受重力挤压,进而柔性导胶管收到挤压,此时通过刺针依次穿过柔性导胶管的管壁、防水膜的侧壁并插入粘接槽内,以便将防水胶料导入覆盖挡土桩与防水膜的相对侧壁之间,进而待胶料凝固成型后,将覆盖挡土桩固定连接在涵洞上,不仅加强了覆盖挡土桩支设在涵洞上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对涵洞顶部的防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要求的河段区域,在河道底部插设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构成预定位件,预定位件设有两组,两组预设定位件相对设置,两组预设定位件之间预留有用于放置涵洞的安置区域;
在四个定位挡土桩上安装固定架;
在固定架内填充若干个中部挡土桩,并将若干中部挡土桩的底部插设在河道底部,若干所述中部挡土桩和四个定位挡土桩组合形成边侧挡土桩层;
利用抽水设备将安置区域内的水源抽除;
对经过水源抽除后的安置区域且位于河道底部铺设支撑层;
将涵洞安置在支撑层上;
在涵洞远离支撑层的侧壁上安装若干覆盖挡土桩,若干所述覆盖挡土桩位于两个边侧挡土桩层之间;
利用连接组件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之间固定连接,以形成覆盖挡土桩层;
利用安装组件将相互紧邻的覆盖挡土桩与边侧挡土桩之间固定连接;
对覆盖挡土桩层和边侧挡土桩层上铺设土壤种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层、若干边侧挡土桩和若干覆盖挡土桩构成的护坡结构,以代替混凝土护坡结构,且在覆盖挡土桩层和边侧挡土桩层上铺设土壤种植层,有助于提升河道的景观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采用支撑层、若干边侧挡土桩和若干覆盖挡土桩构成的护坡结构,以代替八字式混凝土挡墙,有助于提升河道景观效果;
2.固定框、固定套和若干柔性定位件构成的固定架,方便安装若干边侧挡土桩,提高了安装速度和安装效率,且利用固定架,加强了若干边侧定位桩插设在河道底部的稳定性,有助于避免发生倾倒现象;
3.利用供胶件为柔性导胶管提供防水胶料,进而通过柔性导胶管侧壁上的若干导胶孔将胶料导入防水膜和涵洞的相对侧壁之间,同时利用导胶件将柔性导胶管内的胶料导入涵洞和覆盖挡土桩的相对槽壁之间,待胶料凝固成型后,实现了对涵洞与覆盖挡土桩侧壁之间的防水,从而对涵洞的顶部起到防水作用,尽量避免混凝土层长时间与水源接触而发生开裂现象,以便混凝土层对涵洞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生态护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覆盖挡土桩与边侧挡土桩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层;1001、厚碎石垫层;1002、厚块石垫层;1003、混凝土层;1004、支撑槽;2、固定架;21、固定框;22、固定套;221、橡胶垫;23、分隔条;24、硅胶柔性板;3、边侧挡土桩;4、覆盖挡土桩;5、安装组件;51、驱动柱;52、驱动楔块;521、燕尾块;53、联动楔块;531、燕尾槽;54、驱动槽;55、竖直槽;56、螺杆;57、导向楔面;58、安装块;59、安装槽;6、连接组件;61、橡胶软垫;62、连接槽;7、限位防水板;8、定位槽;9、防渗组件;91、防水膜;92、柔性导胶管;93、导胶孔;10、供胶件;101、挤胶活塞;102、推杆;103、推板;104、供胶管;105、挤胶腔;106、储胶空间;11、导胶件;111、刺针;112、粘接槽;113、波浪曲面;12、涵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参照图1,生态护坡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涵洞12的支撑层1,支撑层1用于设置在河道底部,涵洞1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架2,两个固定架2沿涵洞12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固定架2上均设有若干边侧挡土桩3,若干边侧挡土桩3组合形成边侧挡土桩3层,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与涵洞12的侧壁抵接,此时通过两组边侧挡土桩3层对涵洞12起到限位的作用,有助于防止涵洞12从支撑层1上掉落;涵洞12远离支撑层1的侧壁设有若干覆盖挡土桩4,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通过安装组件5相连,靠近固定架2一侧的覆盖挡土桩4通过连接组件6与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固定连接。
安装时,将若干边侧挡土桩3的底端均插设在河道底部,进而两组边侧挡土桩3层设置好后,将涵洞12放置在支撑层1上,然后将若干覆盖挡土桩4布设在涵洞12上,并利用安装组件5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固定连接,再利用连接组件6将靠近涵洞12周壁一侧的覆盖挡土桩4与边侧挡土桩3之间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对涵洞12的护坡施工,继而若干边侧挡土桩3和若干覆盖挡土桩4围合形成对涵洞12的护坡结构;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木桩护坡结构,以替代原有的混凝土护坡结构,施工效率高,有助于改善河道的景观效果。
参照图1、图2和图3,固定架2包括固定框21以及若干固定套22,固定框21水平设置,固定框21的横截面为矩形,本实施例中,若干固定套2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固定套22分别与固定框21的四个拐角处一一对应,固定套22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1内侧壁的拐角处,固定套22用于供边侧挡土桩3穿过,固定套22的内侧壁胶粘设有橡胶垫221,边侧挡土桩3的侧壁与橡胶垫221的侧壁抵接,固定框2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分隔条23,若干分隔条23沿涵洞12的径向等间距排列,若干分隔条23的长度方向与涵洞12的轴向同向,相邻两个分隔条23的相对侧壁之间、分隔条23与固定框21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若干用于固定边侧挡土桩3的柔性定位件,若干柔性定位件均沿分隔条2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安装时,先在河道底部插设四根边侧挡土桩3,然后将固定框21上的固定套22套设连接在边侧挡土桩3上,利用橡胶垫221增大了固定套22与边侧挡土桩3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将固定框21稳定支设在河道内,然后在固定框21和分隔条23的相对侧壁之间、依次安装排列布设若干个边侧挡土桩3,且若干个边侧挡土桩3的底端均插设连接在河道底部,并通过柔性定位件将边侧挡土桩3稳定定位在固定框21内,最终实现了对边侧挡土桩3的安装;上述固定框21和若干固定套22组合形成的固定架2,方便安装边侧挡土桩3,有助于提高安装效率;且通过固定框21罩设住若干边侧挡土桩3,加强若干边侧挡土桩3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有助于提高对涵洞12支护的稳定性。
参照图3,柔性定位件有若干组,若干组柔性定位件沿分隔条23的长度方向阵列,其中一组柔性定位件包括两个硅胶柔性板24,两个硅胶柔性板24相对设置在分隔条23的两侧壁或固定框21的内侧壁,两个硅胶柔性板24均呈弧形设置,两个柔性硅胶板的内弧壁相对设置,两个硅胶柔性板24之间围合形成有供边侧挡土桩3插入的定位空间,两个硅胶柔性板24的相对侧壁均与边侧挡土桩3的侧壁抵接;两个硅胶柔性板24的设置,对边侧挡土桩3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快速的将边侧挡土桩3插入河道底部。
参照图4,支撑层1包括依次排布的厚碎石垫层1001、厚块石垫层1002以及混凝土层1003,上述支撑层1的设置,需将边侧挡土桩3层设置好之后,将两个边侧挡土桩3层内的水抽出,此时即可将厚碎石垫层1001铺设在河道底部,厚块碎石垫层铺设在厚碎石垫层1001上,混凝土层1003浇筑在厚碎石垫层1001上,混凝土层1003的顶壁设有用于承托涵洞12的支撑槽1004,支撑槽1004呈弧形设置;支撑槽1004的设置,增大了混凝土层1003与涵洞12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将涵洞12稳定支设在河道内。
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沿涵洞12的径向依次排列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构成挡土件,涵洞12上且沿自身轴向依次排列有若干个挡土件,每个挡土件中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之间通过安装组件5相连。
安装组件5包括驱动柱51、驱动楔块52以及滑移连接在驱动楔块52两侧壁上的联动楔块53,驱动柱51竖直设置,驱动柱51设置在挡土件内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之间,驱动柱51与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抵接,驱动柱51的侧壁且沿自身径向贯穿设有驱动槽54,驱动槽54的槽顶壁设有竖直槽55,驱动楔块52滑移连接在竖直槽55的槽壁上,驱动楔块52的顶壁转动连接有螺杆56,螺杆56远离驱动楔块52的一端伸出驱动柱51的顶壁外,两个联动楔块53均位于驱动楔块52的两侧,驱动楔块52和联动楔块53的相对侧壁均设有导向楔面57,导向楔面57用于供联动楔块53向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方向滑移,驱动楔块52位于导向楔面57的侧壁设有燕尾块521,联动楔块53位于导向楔面57的侧壁设有供燕尾块521滑移的燕尾槽531,燕尾块521和燕尾槽531的设置,实现了驱动楔块52和联动楔块53之间的滑移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的固定连接,每个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上且沿自身径向均贯穿设有安装槽59,安装槽59内滑移设有安装块58,驱动槽54的中心轴线和若干安装槽59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线,驱动槽54内的两个联动楔块53分别与相邻于驱动柱51两侧的覆盖挡土桩4内的安装块58一一对应,联动楔块53远离驱动楔块52的侧壁伸入安装槽59内并与安装块58相连。
安装时,将驱动柱51放置在若干覆盖挡土桩4的中部位置,并将驱动槽54与若干安装槽59对齐,然后转动螺杆56逐渐向驱动槽54内移动,进而螺杆56推动驱动楔块52向驱动槽54内滑移,随着驱动楔块52移动,驱动楔块52推动两个联动楔块53相互远离,以便将靠近驱动柱51一侧的安装槽59内的安装块58插入与其相邻的安装槽59内,进而通过安装块58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固定连接。
参照图6,连接组件6包括橡胶软垫61,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的侧壁设有供安装块58插入的连接槽62,橡胶软垫61胶粘设置在连接槽62的槽壁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槽62为盲曹,且连接槽62的开口正对靠近涵洞12边侧的覆盖挡土桩4上的安装槽59,连接槽62的中心轴线与安装槽59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当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中的其中一个覆盖挡土桩4内的安装块58插入另一个覆盖挡土桩4内的安装槽59内时,靠近涵洞12边侧的覆盖挡土桩4内的安装块58部分侧壁插入连接槽62内,进而安装块58的部分侧壁与橡胶软垫61抵接,利用橡胶软垫61良好的耐摩效果,将安装块58的部分侧壁稳定插设连接在连接槽62内,进而实现了覆盖挡土桩4与边侧挡土桩3之间的固定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参照图4和图7,两个固定框21的侧壁均设有限位防水板7,限位防水板7竖直设置,且两个限位防水板7均与涵洞12的侧壁抵接,通过两个限位防水板7对涵洞12位于混凝土层1003上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且两个限位防水板7均延伸至混凝土层1003的上方,两个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均设有倾斜面,倾斜面位于限位防水板7的底端,倾斜面的设置,方便对浇筑混凝土层1003,对将混凝土浆料导向厚碎石垫层1001起到导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限位防水板7的顶壁设有定位槽8,定位槽8用于供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插入,两个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用于封堵覆盖挡土桩4和涵洞12侧壁之间缝隙的防渗组件9;由于混凝土长时间与水接触,容易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通过将两个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均抵接在涵洞12的侧壁上,有助于防止水源通过若干边侧挡土桩3渗透至混凝土层1003上,同时利用防渗组件9封堵覆盖挡土桩4与涵洞12顶壁之间的缝隙,有助于防止水源通过若干覆盖挡土桩4向涵洞12方向渗透,最终实现了对混凝土层1003的防水效果。
参照图7,防渗组件9包括防水膜91以及若干柔性导胶管92,防水膜91胶粘连接在两个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之间,若干柔性导胶管92均胶粘连接在防水膜91和涵洞12的相对侧壁上,限位防水板7上设有用于为柔性导胶管92提供防水胶的供胶件10,防水膜91上设有用于将导胶管内的胶料导入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与防水膜91之间的导胶件11,柔性导胶管9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导胶孔93。
利用供胶件10为柔性导胶管92提供防水胶,然后依次将若干覆盖挡土桩4放置在防水膜91上,此时若干柔性导胶管92在覆盖挡土桩4的压力作用下受到挤压,进而柔性导胶管92内的防水胶通过若干导胶孔93渗透至防水膜91和涵洞12的相对侧壁之间,待防水胶凝固成型后,以便将防水膜91稳定固定连接在涵洞12上,进而通过防水膜91和防水胶层,实现了对涵洞12与覆盖挡土桩4侧壁之间的防水。
另外,柔性导胶管92在受到压力的同时,利用导胶件11将导胶管内的胶料导入覆盖挡土桩4与防水膜91的相对侧壁之间,进而待防水胶凝固成型后,提高了将覆盖挡土桩4固定连接在涵洞12上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了覆盖挡土桩4与防水膜91之间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中,柔性导胶管92的侧壁上设有波浪曲面113,波浪曲面113的设置,增大了胶料与柔性导胶管92管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对覆盖挡土桩4稳定支撑。
参照图7,供胶件10包括挤胶活塞101、推杆102、推板103以及供胶管104,防水板内设有挤胶腔105,挤胶腔105位于定位槽8的下方,挤胶活塞101的周壁与挤胶腔105的腔壁贴合,挤胶活塞101的底壁与挤胶腔105的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存储防水胶的储胶空间106,推杆102竖直设置,推杆102的底端与挤胶活塞101的侧壁相连,推杆102的顶端伸入定位槽8内并与推板103相连,推板103水平设置,推板103抵接在与覆盖挡土桩4相连的边侧挡土桩3的底壁上,供胶管104固定设置在限位防水板7的侧壁上,供胶管104的一端伸入储胶空间106内,供胶管104的另一端与柔性导胶管92相连通。
挤胶时,首先将边侧挡土桩3插入定位槽8内,并将边侧挡土桩3的底壁与推板103抵接,将边侧挡土桩3插入定位槽8内的同时,边侧挡土桩3通过推板103推动推杆102下移,进而活塞杆下移,以便将储胶空间106内的胶料导入供胶管104内,进而通过供胶管104将胶料导入柔性导胶管92内,实现了对柔性导胶管92的供胶。
参照图7和图8,导胶件11包括若干刺针111,若干刺针111均设置在柔性导胶管92朝向防水膜91的内管壁,若干刺针111沿柔性导胶管92的轴向阵列,刺针111朝向防水膜91的一端为自由端朝向覆盖挡土桩4的底壁,且刺针111的自由端设有尖端,覆盖挡土桩4的底壁设有供刺针111插入的粘接槽112;当将覆盖挡土桩4放置在防护膜上时,柔性导胶管92受到压力,进而柔性导胶管92内的若干胶料通过若干导胶孔93挤出,同时刺针111穿破柔性导胶管92的管壁并插入粘接槽112内,此时胶料渗透至粘接槽112内,待胶料凝固成型后,实现了将覆盖挡土桩4胶粘固定连接在防护膜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态护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河道底部插设四根边侧挡土桩3,且该四根边侧挡土桩3的顶部延伸出水面;然后将固定框21上的固定套22套设在边侧挡土桩3上,将固定框21固定完成后,此时即可在固定框21内依次布设若干个边侧挡土桩3,最终形成边侧挡土桩3层,待河道内布设好两组相对的边侧挡土桩3层后,将两组边侧挡土桩3层内的水源排出;然后在河道底部铺设厚碎石垫层1001,在厚碎石垫层1001上铺设厚块石垫层1002,在厚块石垫层1002上放置混凝土层1003,再将涵洞12放置在混凝土层1003上。
最后在涵洞12上依次布设若干个挡土件,并在每个挡土件的中部放置驱动柱51,使得驱动柱51侧壁上的驱动槽54对准安装槽59,此时即可转动螺杆56,螺杆56推动驱动楔块52下移,进而驱动楔块52推动两个联动楔块53相互远离,此时即可将安装块58插入相邻一个安装块58所在的安装槽59内,进而通过安装块58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相连,随着安装块58向相邻一个安装块58所在的安装槽59内滑移时,靠近边侧挡土桩3一侧的安装块58的部分侧壁插入连接槽62内并与橡胶软垫61抵接,实现了边侧挡土桩3与覆盖挡土桩4之间的固定连接,最终通过若干边侧挡土桩3和若干覆盖挡土桩4围合形成了涵洞12护坡结构,以代替混凝土护坡结构,有助于改善河道景观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要求的河段区域,在河道底部插设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构成预定位件,预定位件设有两组,两组预设定位件相对设置,两组预设定位件之间预留有用于放置涵洞12的安置区域;
在四个定位挡土桩上安装固定架2;
在固定架2内填充若干个中部挡土桩,并将若干中部挡土桩的底部插设在河道底部,若干所述中部挡土桩和四个定位挡土桩组合形成边侧挡土桩3层;
利用抽水设备将安置区域内的水源抽除;
对经过水源抽除后的安置区域且位于河道底部铺设支撑层1;
将涵洞12安置在支撑层1上;
在涵洞12远离支撑层1的侧壁上安装若干覆盖挡土桩4,若干所述覆盖挡土桩4位于两个边侧挡土桩3层之间;
利用连接组件6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固定连接,以形成覆盖挡土桩4层;
利用安装组件5将相互紧邻的覆盖挡土桩4与边侧挡土桩3之间固定连接;
对覆盖挡土桩4层和边侧挡土桩3层上铺设土壤种植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1)以及位于支撑层(1)两侧的固定架(2),所述支撑层(1)用于支撑涵洞(12),所述固定架(2)上设有若干边侧挡土桩(3),所述边侧挡土桩(3)的一端均用于插设在河道底部,所述边侧挡土桩(3)的另一端延伸出水面,所述涵洞(12)远离支撑层(1)的侧壁设有若干覆盖挡土桩(4),相邻两个所述覆盖挡土桩(4)之间通过安装组件(5)相连,靠近所述固定架(2)一侧的覆盖挡土桩(4)通过连接组件(6)与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相连;
所述固定架(2)包括固定框(21)以及若干固定套(22),若干所述固定套(22)沿固定框(21)的周向阵列,所述固定套(22)固定连接在固定框(21)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框(21)的内侧壁设有若干分隔条(23),所述分隔条(23)与固定框(21)的相对侧壁、相邻两个分隔条(23)的相对侧壁之间均设有用于固定若干边侧挡土桩(3)的柔性定位件;
两个所述固定框(21)的侧壁均设有限位防水板(7),两个所述限位防水板(7)均与涵洞(12)的侧壁抵接,所述限位防水板(7)朝向河道水面的侧壁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供靠近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插入,两个所述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之间设有用于封堵覆盖挡土桩(4)与涵洞(12)侧壁之间缝隙的防渗组件(9);
所述防渗组件(9)包括防水膜(91)以及若干柔性导胶管(92),所述防水膜(91)胶粘连接在两个限位防水板(7)的相对侧壁之间,若干所述柔性导胶管(92)均胶粘设置在防水膜(91)和涵洞(12)的相对侧壁,所述限位防水板(7)上设有用于为柔性导胶管(92)提供防水胶的供胶件(10),所述防水膜(91)上设有用于将柔性导胶管(92)内的胶料导入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与防水膜(91)之间的导胶件(11),所述柔性导胶管(92)的侧壁设有若干导胶孔(93);
所述供胶件(10)包括挤胶活塞(101)、推杆(102)、推板(103)以及供胶管(104),所述防水板内设有挤胶腔(105),所述挤胶腔(105)位于定位槽(8)的下方,所述挤胶活塞(101)的周壁与挤胶腔(105)的腔壁贴合,所述推杆(102)的一端与挤胶活塞(101)的侧壁相连,所述推杆(102)的另一端伸入定位槽(8)内并与推板(103)相连,所述覆盖挡土桩(4)与推板(103)的侧壁抵接,所述挤胶活塞(101)远离推杆(102)的侧壁与挤胶腔(105)的腔壁之间围合形成有用于储存防水胶的储胶空间(106),所述供胶管(104)固定穿设连接在限位防水板(7)上,所述供胶管(104)的一端与储胶空间(106)连通,所述供胶管(104)的另一端与柔性导胶管(92)相连通;
所述导胶件(11)包括若干刺针(111),若干所述刺针(111)均布设置在导胶管的内管壁且靠近涵洞(12)的侧壁上,所述刺针(111)的自由端朝向覆盖挡土桩(4),所述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设有供刺针(111)插入的粘接槽(112),所述刺针(111)的自由端穿过柔性导胶管(92)的管壁并插入粘接槽(112)内,所述刺针(111)通过防水胶粘接连接在粘接槽(112)的槽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定位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硅胶柔性板(24),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硅胶柔性板(24)设置在固定框(21)或分隔条(23)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硅胶柔性板(24)的相对侧壁之间围合形成有供边侧挡土桩(3)插入的定位空间,两个所述硅胶柔性板(24)的相对侧壁均与边侧挡土桩(3)的侧壁抵接,相邻两个边侧挡土桩(3)的相对侧壁相互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驱动柱(51)、驱动楔块(52)以及滑移连接在驱动楔块(52)两侧壁上的联动楔块(53),沿所述涵洞(12)的径向依次排列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构成挡土件,所述涵洞(12)上且沿自身轴向依次排列有若干挡土件,所述驱动柱(51)设置在挡土件内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的中部,所述驱动柱(51)与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抵接,所述驱动柱(51)的侧壁设有驱动槽(54),所述驱动槽(54)的槽壁设有竖直槽(55),所述驱动楔块(52)滑移连接在竖直槽(55)的槽壁上,所述驱动楔块(52)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杆(56),所述螺杆(56)远离驱动楔块(52)的一端伸出驱动柱(51)远离涵洞(12)的侧壁外,所述螺杆(56)与驱动柱(51)的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楔块(53)均滑移连接在驱动槽(54)的槽壁上,所述驱动楔块(52)的侧壁设有供联动楔块(53)向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方向滑移的导向楔面(57);
所述挡土件内的若干覆盖挡土桩(4)上均设有安装块(58),所述覆盖挡土桩(4)的侧壁且沿自身径向贯穿设有容纳安装块(58)的安装槽(59),两个所述驱动楔块(52)分别与驱动柱(51)两侧覆盖挡土桩(4)内的安装块(58)一一对应,所述联动楔块(53)远离驱动楔块(52)的侧壁与安装块(58)相连,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通过安装块(5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橡胶软垫(61),靠近所述涵洞(12)一侧的边侧挡土桩(3)的侧壁设有供安装块(58)插入的连接槽(62),所述橡胶软垫(61)设置在连接槽(62)的槽壁上。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要求的河段区域,在河道底部插设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两排两两相对且相互平行的定位挡土桩构成预定位件,预定位件设有两组,两组预设定位件相对设置,两组预设定位件之间预留有用于放置涵洞(12)的安置区域;
在四个定位挡土桩上安装固定架(2);
在固定架(2)内填充若干个中部挡土桩,并将若干中部挡土桩的底部插设在河道底部,若干所述中部挡土桩和四个定位挡土桩组合形成边侧挡土桩(3)层;
利用抽水设备将安置区域内的水源抽除;
对经过水源抽除后的安置区域且位于河道底部铺设支撑层(1);
将涵洞(12)安置在支撑层(1)上;
在涵洞(12)远离支撑层(1)的侧壁上安装若干覆盖挡土桩(4),若干所述覆盖挡土桩(4)位于两个边侧挡土桩(3)层之间;
利用连接组件(6)将相邻两个覆盖挡土桩(4)之间固定连接,以形成覆盖挡土桩(4)层;
利用安装组件(5)将相互紧邻的覆盖挡土桩(4)与边侧挡土桩(3)之间固定连接;
对覆盖挡土桩(4)层和边侧挡土桩(3)层上铺设土壤种植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9402.7A CN114991080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9402.7A CN114991080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080A CN114991080A (zh) | 2022-09-02 |
CN114991080B true CN114991080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301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99402.7A Active CN114991080B (zh) | 2022-07-08 | 2022-07-08 |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9108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5314A (en) * | 1983-12-28 | 1986-06-17 | Lockwood William D | Precast concrete culvert section |
CN206157594U (zh) * | 2016-11-11 | 2017-05-10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排桩箱涵结构 |
CN206721699U (zh) * | 2017-05-23 | 2017-12-08 | 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铁路站场的箱形涵结构 |
CN109440622A (zh) * | 2017-08-30 | 2019-03-08 | 李卓坪 | 一种生态型水环境过流及修复方法 |
CN107964881B (zh) * | 2017-12-26 | 2019-09-24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桩板式挡墙与涵洞组合的布置方法 |
CN208577951U (zh) * | 2018-06-01 | 2019-03-05 |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用于加固涵洞的桩架结构 |
CN210127471U (zh) * | 2019-06-27 | 2020-03-06 | 冯琦 | 一种用于铁路桥涵施工的支撑桩 |
CN211228180U (zh) * | 2019-09-30 | 2020-08-11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保护路堤的涵洞结构 |
CN111118966A (zh) * | 2019-11-20 | 2020-05-08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无砟轨道路基过渡段填料置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13896831U (zh) * | 2020-12-14 | 2021-08-06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隔离防护飞石或落石的柔性棚洞 |
CN113279342A (zh) * | 2021-05-22 | 2021-08-20 | 湖南达陆基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应用稳定性的涵洞支撑结构 |
-
2022
- 2022-07-08 CN CN202210799402.7A patent/CN11499108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91080A (zh) | 2022-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84238B (zh) | Hdpe膜-膨润土复合垂直防渗墙系统及其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 |
CN114991080B (zh) | 一种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287199B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179730B (zh) | 一种大坝溢洪道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5075879B (zh) | 一种基于深部地下岩洞复合加固的储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735436U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深基坑 | |
CN1139718C (zh) | 地下工程经络防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211498867U (zh) | 一种用于大范围地下工程开挖基坑工程的围护结构 | |
CN219343266U (zh) | 河道临时围堰结构 | |
CN217922882U (zh) | 一种透水环保型人行道路面结构 | |
CN112575742A (zh) | 一种生态砌块护岸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27191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防渗结构 | |
CN215482692U (zh) | 一种生态防汛墙 | |
CN112726504A (zh) | 生态挡墙护岸 | |
CN114541683B (zh) | 大规格薄板铺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344417B (zh) | 具有支护止水双功能的基坑预制桩支护结构 | |
CN213417714U (zh) | 一种生态河道挡墙 | |
CN220538835U (zh) | 一种用于虹吸排水系统的固定结构及其虹吸排水系统 | |
CN219386395U (zh) | 一种加筋土挡墙面板预制模块 | |
CN220847354U (zh) | 一种河道驳坎结构 | |
CN219011125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渠道防渗水板 | |
CN214193980U (zh) | 一种地基构造 | |
CN211447812U (zh) | 一种混凝土分段施工分界隔档装置 | |
CN115306056B (zh) | 一种内墙安装结构 | |
CN217679194U (zh) | 一种桩膜围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