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1498B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81498B
CN114981498B CN202080090593.9A CN202080090593A CN114981498B CN 114981498 B CN114981498 B CN 114981498B CN 202080090593 A CN202080090593 A CN 202080090593A CN 114981498 B CN114981498 B CN 114981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spraying
main body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05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81498A (zh
Inventor
铃木肇
永井孝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q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981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81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81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9/00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 D06F59/02Supports adapted to retain the shape of particular articles being dried, e.g. incorporating heating means for gar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D06F73/02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having one or more treatment chamb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87/00Apparatus for moistening or otherwise conditioning the article to be ironed or pres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能在褶皱抚平运转之前便捷地进行喷雾作业的衣物处理装置。衣物处理装置(1)具备:收容室(200),收容衣物;第一供给单元(300),向收容室(200)内供给蒸汽;以及箱盒(700),配置有构成向衣物喷出水雾的喷雾装置的供水箱(600),衣物处理装置(1)进行从第一供给单元(300)供给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的褶皱抚平运转。为了作为喷雾装置发挥功能,供水箱(600)包括箱主体(610)和用于将蓄于该箱主体(610)的水喷雾的喷雾机构(620)。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衣物实施褶皱抚平等处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在收容部内悬挂衣物,能通过蒸汽来将该衣物的褶皱抚平。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抚平面料厚的棉料衣物、褶皱严重的衣物的褶皱的情况下,在进行衣物处理装置的褶皱抚平运转之前,如果用户使用喷雾装置向衣物喷出水雾,预先使衣物中含有较多水分,那么在进行褶皱抚平运转时就容易抚平衣物的褶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57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在褶皱抚平运转之前便捷地进行喷雾作业的衣物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具备:收容室,收容衣物;蒸汽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蒸汽;以及配置部,配置有向衣物喷出水雾的喷雾装置。其中,衣物处理装置进行从所述蒸汽供给部供给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的褶皱抚平运转。
根据上述结构,用户能使用配置于配置部的喷雾装置来对褶皱抚平运转前的衣物便捷地进行喷雾作业。
本方案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蒸汽供给部包括可蓄水的供水箱和将从所述供水箱供给来的水加热而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部。这种情况下,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供水箱包括箱主体和用于将蓄于该箱主体的水喷雾的喷雾机构,所述供水箱作为所述喷雾装置发挥功能。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供水箱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因此无需为了进行喷雾作业而额外准备喷雾装置。
在采用了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所述箱主体可以具有能贮存比一次所述褶皱抚平运转中使用的用水量多的水量的容量。这种情况下,所述喷雾机构采用包括插入所述箱主体内来汲取所述箱主体内的水的吸水管的结构,所述吸水管的长度可以设定为如下长度:当所述吸水管的前端够不到所述箱主体的水面时,所述箱主体内残留有所述用水量的水。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防止当喷雾作业中过度使用了供水箱内的水且尚未补充水时无法进行褶皱抚平运转的情况。
在如上所述采用供水箱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箱主体上设置使所述箱主体的局部凹陷而成的凹部。这种情况下,所述喷雾机构采用包括头部的结构,该头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具有操作部和在该操作部被操作时将水喷雾的喷雾口,所述凹部可以采用所述喷雾口的正面敞开的结构。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通过存在于头部周围的箱主体的部分来增大箱主体的容积。而且,由于凹部的喷雾口的正面敞开,因此能将从喷雾口喷雾出的水从敞开部分向凹部之外放出。
在如上所述采用供水箱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箱主体具有角部,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角部。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从喷雾口喷雾出的水不会被箱主体妨碍而容易扩散,而且,用户容易一边拿着供水箱一边用手指操作操作部。
在如上所述采用凹部设置于角部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箱主体的底面设置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具有供前往所述蒸汽发生部的水流出的流出口和开闭该流出口的开闭阀。在所述供水箱处于与所述配置部脱离的状态时,所述流出口呈被所述开闭阀关闭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所述凹部可以设置于由所述底面和与所述底面交叉的两个侧面形成的所述角部。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供水箱被用作喷雾装置时流出口朝上,因此,即使开闭阀发生劣化等而使流出口难以被完全堵塞,也能使水不从流出口漏出。而且,由于凹部即头部设置于箱主体的角部,因此,头部不容易妨碍设置于箱主体的同侧的流出口部的配置。
在如上所述采用供水箱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的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箱主体的底面设置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具有供前往所述蒸汽发生部的水流出的流出口和开闭该流出口的开闭阀。这种情况下,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箱主体的顶面。
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将从配置部脱离的供水箱在保持上下方向不变的状态下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用户能在褶皱抚平运转之前便捷地进行喷雾作业的衣物处理装置。
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和意义将变得更清楚。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的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图,图1的(b)是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右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一供给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二供给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4的(a)和(b)是实施方式的沿排气过滤单元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沿第一供给单元的吸气管道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
图6是从左后方观察到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的立体图。
图7是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的侧剖图。
图8的(a)和(b)分别是箱盒收纳于箱体内的状态和箱盒被从箱体内拉出的状态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
图9是变形例的从左前方观察到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的立体图。
图10是变形例的沿喷雾机构的位置剖开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的主视剖视图。
图11是其他变形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衣物处理装置;200:收容室;400:第二供给单元(蒸汽供给部);470: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部);600:供水箱;610:箱主体;610a:顶面;610b:底面;610c:前侧面;610e:左侧面;611:凹部;620:喷雾机构;630:流出口部;640:头部;641:操作部;645a:喷雾口;660:吸水管;672:流出口;681:开闭阀;700:箱盒(配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的(a)是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图,图1的(b)是衣物处理装置1的右视图。图2是沿第一供给单元3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剖视图。图2中省略了第二供给单元400的图示。图3是沿第二供给单元40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视剖视图。图4的(a)和(b)是沿排气过滤单元27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俯视剖视图。图4(a)中,罩240被卸下来。图5是沿第一供给单元300的吸气管道350的位置剖开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含有臭氧的空气和暖风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此外,图3中,蒸汽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结露水的流动用虚线箭头示出。进而,图5中,外部的空气的流动用实线箭头示出。
衣物处理装置1具备箱体100,该箱体100具有纵向长的长方体形状。在箱体100的外底面于四个角部设置有腿110。在箱体100的内部配置有以悬挂的状态收容西装、大衣等各种衣物的收容室200。收容室200具有纵向长的长方体形状。此外,在箱体100的内部于收容室200的下方配置有能向收容室200供给暖风和臭氧的第一供给单元300和能向收容室200供给蒸汽的第二供给单元400。第二供给单元400相当于本发明的蒸汽供给部。
收容室200的前表面作为衣物的投入口201开口。箱体100的前表面的与投入口201对应的部分开口。在箱体100的前表面设置有门500。门500具有与箱体100的前表面大致相同的尺寸。投入口201被门500覆盖。门500的右端部通过未图示的铰链部与箱体100连结,能以铰链部为支点向前方打开门500。
参照图2、图4的(a)和(b),在收容室200于底面的中央部以相互邻接的方式设置有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具有两侧带有直线部分的大致半圆形的筒状。第一供给口210的圆弧状部211和第二供给口220的圆弧状部221从上方观察时彼此向相反的方向弯曲。由此,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合起来的形状成为近似图4的(a)的单点划线那样的圆形的形状。在第一供给口210与第二供给口220之间设置有细小的间隙,在该间隙设置有具有装配孔231的装配凸台230。
在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上方以覆盖它们的方式配置有罩240。罩240包括圆盘状的顶面部241和从顶面部241的周缘向斜下方向延伸的周面部242。顶面部241的尺寸比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合起来的尺寸大。在顶面部241的背面中央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轴243。轴243以能在罩240的顶面部241与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装配于装配凸台230的装配孔231。在罩240的周面部242遍及整周地形成有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孔244具有在罩240的径向上长的方形形状,位于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周围即罩240中的比第一供给口210和第二供给口220的投影区域靠外侧。在罩240的外周缘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
在收容室200的顶面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衣架台250。衣架台25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杆251和从收容室200的顶面对杆251的前后端部进行支承的支承板252。挂有衣物的衣架挂在衣架台250的杆251上。需要说明的是,衣架台250也可以以杆251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收容室200的顶面。
在收容室200的后表面,在上部形成有排气口202。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202设置于收容室200的后表面的右端部,但是也可以设置于中央部、左端部。此外,排气口202也可以设置于收容室200的顶面。在排气口202连接有排气管道260,排气管道260从箱体100的后表面露出到外部。
在排气口202可拆装地装接有排气过滤单元270。排气过滤单元270包括臭氧去除过滤器271和收容臭氧去除过滤器271的过滤器罩272。能在臭氧去除过滤器271中使用活性炭/催化剂过滤器。在过滤器罩272设置有多个排气窗273。
参照图2和图5,第一供给单元300包括:第一供给管道310、臭氧发生器320、加热器330、鼓风扇340、吸气管道350、以及臭氧去除过滤器360。
第一供给管道310中,导入口311与鼓风扇340的排出口342连接,导出口312与第一供给口210的入口连接。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的导入口311的附近配置有臭氧发生器320。第一供给管道310具有如下形状:从导入口311向左方延伸,从超过臭氧发生器320的配置位置的部分以向右方折回的方式弯曲之后,向上方延伸至第一供给口210。
臭氧发生器320是放电方式的臭氧发生器,在一对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无声放电等放电,从通过一对电极间的空气生成臭氧。加热器330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配置于比臭氧发生器320更靠第一供给口210那一侧,将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加热。作为加热器330,能使用例如PTC加热器。
鼓风扇340为离心扇,侧面设置有吸入口341,周面设置有排出口342。鼓风扇340从吸入口341摄入空气,将摄入的空气送至第一供给管道310内的臭氧发生器320。作为鼓风扇340,也可以使用离心扇以外的风扇,例如轴流风扇。
在箱体100的正面,在与鼓风扇340的吸入口341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吸气口101。在吸气口101与吸入口341之间设置有吸气管道350。
吸气管道350包括前表面开口的过滤器壳体351和从过滤器壳体351向后方延伸的连接管道352。过滤器壳体351与箱体100的吸气口101连接。连接管道352与鼓风扇340的吸入口341连接。连接管道352通过连通孔353与过滤器壳体351相连。
臭氧去除过滤器360收容在过滤器壳体351内。与臭氧去除过滤器271相同,能在臭氧去除过滤器360中使用活性炭/催化剂过滤器。需要说明的是,在吸气口101设置有去除从吸气口101摄入的空气中所含的灰尘等的灰尘过滤器120。
在门500,在后表面中的与箱体100的吸气口10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通气孔501,在底面形成有空气的吸入口502。在门500的内部,吸入口502与多个通气孔501连通。当鼓风扇340工作时,外部的空气通过吸入口502、通气孔501以及吸气口101被摄入吸气管道350内。
参照图3,第二供给单元400包括第二供给管道410、蒸汽发生装置420以及排水装置430。第二供给管道410具有下部向右方鼓出的形状。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在上端部设置有与第二供给口220的入口连接的导出口411。此外,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在下部的右侧面设置有导入口412。进而,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在导入口412的下方,通过使其底部低于导入口412的位置而设置有贮水部413。在贮水部413的底面设置有排出口414。
蒸汽发生装置420包括供水箱440、供水槽450、泵组件460以及蒸汽发生器470。蒸汽发生器470相当于本发明的蒸汽发生部。
在供水箱440中蓄有被供给至蒸汽发生器470的水。供水箱440可取出放入地配置于未图示的箱盒内,设置于供水位置。当供水箱440设置于供水位置时,其流出口441从上方与供水槽450的入口451连接。流出口441由开闭阀442进行开闭。当流出口441与入口451连接时,开闭阀442打开,从供水箱440向供水槽450供水,供水槽450内充满水。需要说明的是,供水箱440的详细结构会在后面进行说明。
泵组件460包括泵461、连接软管462以及供水软管463。泵461的吸入口通过连接软管462与供水槽450的出口452连接。在泵461的排出口连接有供水软管463。泵461通过连接软管462将供水槽450内的水汲上来并通过供水软管463送至蒸汽发生器470。
蒸汽发生器470包括主体部471和加热器472,隔着未图示的隔热构件装接于第二供给管道410的导入口412。主体部471由铝压铸件等金属材料形成,内部具有蒸汽发生室473。此外,在主体部471,在蒸汽发生室473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有供水软管463的供水口474,在蒸汽发生室473的右方,设置有与第二供给管道410内相连的放出口475。加热器472被嵌入主体部471。
主体部471被加热器472加热而成为高温。由泵461送来的水滴落到蒸汽发生室473的底面而蒸发,从而产生高温的蒸汽。产生的蒸汽通过放出口475放出到第二供给管道410内。
排水装置430包括排水箱480和排水软管490。排水软管490在上端部具有与第二供给管道410的排出口414连接的连接口491。在连接口491,以堵住排出口414的方式配置有挡板492。挡板492是例如金属制的网眼细的网板,用于在除臭/除菌运转时使供给至收容室200内的臭氧不容易通过排水软管490漏到箱体100的内部。
排水箱480是用于回收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产生的结露水的容器。排水箱480以与供水箱440邻接的方式可取出放入地配置于未图示的箱盒内,设置于排水位置。当排水箱480设置于排水位置时,其入口481位于排水软管490的下端的正下方。
在箱体100的前表面,在设置于箱体100内的供水箱440和排水箱480的正面位置,设置有这些箱440、480的出入口102。出入口102由可开闭的盖103覆盖(参照图1)。用户能通过打开门500并打开盖103,将箱盒通过出入口102从箱体100内拉出,向箱盒取出放入供水箱440和排水箱480。
图6是从左后方观察到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的立体图。图7是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的侧剖图。
本实施方式中,供水箱440是还作为向衣物喷出水雾的喷雾装置发挥功能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供水箱600包括箱主体610、喷雾机构620以及流出口部630。
箱主体610形成为近似于长方体的形状,具有顶面610a、底面610b、前侧面610c、后侧面610d、左侧面610e以及右侧面610f。所述箱主体610具有能贮存比一次褶皱抚平运转中使用的用水量多的水量的容量(例如500~600ml)。
在箱主体610的顶面610a设置有使箱主体610的局部凹陷而成的凹部611。在凹部611的底面,于前侧形成有供喷雾机构620装接的圆筒状的装接口部612。在装接口部612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在箱主体610的底面610b,于后侧设置有圆筒状的出入口部613。在出入口部613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
喷雾机构620具备头部640、泵部650以及吸水管660。头部640包括操作部641、保持部642以及吐出管643。操作部641具有一体形成有中空圆柱状的按钮部641a和包围按钮部641a的上部的大致方形的止转部641b的结构。在操作部641,于按钮部641a的周面形成有圆形的喷雾窗644。喷雾窗644朝向箱主体610即供水箱600的后方。
保持部642包括上圆筒部642a和外径比上圆筒部642a大的下圆筒部642b。上圆筒部642a将操作部641的按钮部641a保持为能沿上下方向移动。在下圆筒部642b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
吐出管643具有细长的圆筒状,上侧收容于操作部641内,下侧从操作部641露出并向下方延伸。在吐出管643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喷雾窗644突出的喷嘴部645。喷嘴部645的喷雾口645a从喷雾窗644露出至外部,朝向箱主体610的后方。在吐出管643的下部装配有两个活塞646。在吐出管643的内部设置有止回阀647。止回阀647只向水朝向喷嘴部645流动的方向打开。
泵部650具有有底圆筒状,装配于保持部642的上圆筒部642a的下部。吐出管643的两个活塞646以能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收容于泵部650内。在泵部650内配置有对操作部641和吐出管643向上方施力的螺旋弹簧651。此外,在泵部650的底面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圆筒状的吸水口部652。在吸水口部652设置有止回阀653。止回阀653只向水从吸水管660流向泵部650的方向打开。
吸水管660具有细长的圆筒状,与泵部650的吸水口部652连接。
通过使保持部642的下圆筒部642b紧固固定于装接口部612,喷雾机构620被固定于箱主体610。由此,喷雾机构620的头部640配置于凹部611内。头部640的操作部641的顶面与箱主体610的顶面610a共面。即,头部640不从凹部611向上方突出。
凹部611的后侧即头部640的喷雾口645a的正面敞开。此外,凹部611设置为随着向后方远离头部640而向左右方向扩展。进而,凹部611的前侧的与操作部641对应的部分敞开。
吸水管660插入箱主体610的内部。当箱主体610内蓄有水时,吸水管660浸渍在水中。吸水管660的长度设定为如下的长度:当吸水管660的前端够不到箱主体610的水面时,箱主体610内残留有一次褶皱抚平运转的用水量的水。
流出口部630设置于箱主体610的底面610b,包括盖670和开闭阀机构680。
盖670在内周面具有内螺纹,紧固固定于箱主体610的出入口部613。盖670与出入口部613之间通过密封件671被水封。在盖670的底面形成有流出口672。在流出口672的中央部设置有凸台673。凸台673的两侧通过两个肋(未图示)与流出口672的周缘部连结。
开闭阀机构680包括开闭阀681、销682以及螺旋弹簧683。开闭阀681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销682由金属材料、树脂材料形成,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穿过凸台673的孔。在销682的上端部装配有开闭阀681。销682的下端部设置为外径比其他部位的外径大而构成凸缘部682a,在该凸缘部682a与凸台673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683。螺旋弹簧683处于压缩状态,销682被螺旋弹簧683向下方推,如图7的虚线所示,开闭阀681将流出口672堵塞。当销682对抗螺旋弹簧683的施加力而向上方移动时,开闭阀681离开流出口672,流出口672敞开。
需要说明的是,流出口672和开闭阀681分别是图3所示的流出口441和开闭阀442。
在供水箱600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时,用手指向下方按压操作部641。这时,操作部641的止转部641b被凹部611的左右内壁引导。由此,防止操作部641向左右转动,防止喷雾口645a向左右摆动。
当向下方按压操作部641时,活塞646在泵部650内向下方移动,泵部650内的压力上升。这时,吸水口部652的止回阀653关闭,吐出管643的止回阀647打开。由此,蓄在泵部650内的水流向吐出管643,从喷嘴部645的喷雾口645a被喷雾。喷雾出的水穿过喷雾窗644,如图6的单点划线所示一边扩散一边前往后方。由于凹部611的左右内壁朝向后方扩展,因此不容易妨碍水的扩散。
当将操作部641向下方按压的力被解除时,通过螺旋弹簧651的施加力,活塞646上升,泵部650内的压力下降而呈负压状态。这时,吸水口部652的止回阀653打开,吐出管643的止回阀647关闭。由此,箱主体610内的水由吸水管660汲取而蓄向泵部65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最初按压操作部641时,泵部650内没有水,因此,泵部650内的空气被从喷雾口645a喷射出。
图8的(a)和(b)分别是箱盒700收纳于箱体100内的状态和箱盒700被从箱体100内拉出的状态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侧剖图。
供水箱600(440)收容于箱盒700内。而且,在箱盒700内于供水箱600旁边还收容有排水箱480。箱盒700相当于本发明的配置部。
箱盒70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上表面开口。在箱盒700的底面,于左右两侧设置有顶端部具有转动轴701a的臂701。在箱体100内,于底面的前端部设置有与各个臂701对应的轴承部104。各个臂701的转动轴701a被插入轴承部104的凸台104a的孔,由此箱盒700能向前后方向转动。用户能使箱盒700在图8的(a)所示的收纳于箱体100内的收纳位置与图8的(b)所示的从箱体100拉出的拉出位置之间移动。在收纳和拉出时,箱盒700穿过箱体100的出入口102。
在箱盒700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702,当供水箱600收容于箱盒700内时,流出口部630从开口部702向下方突出。
如图8的(a)所示,当收容有供水箱600和排水箱480的箱盒700收纳于箱体100内时,供水箱600被设置在供水位置,流出口部630插入供水槽450内。在供水槽450的底部,在供流出口部630插入的位置设置有突起453。流出口部630的销682碰到突起453而被上推,开闭阀681离开流出口672,流出口672被打开。由此,水从供水箱600流出并蓄向供水槽450。
如图8的(b)所示,当箱盒700被从箱体100内拉出时,箱盒700的上表面的开口向外敞开,因此能从箱盒700内取出供水箱600和排水箱480。这时,供水箱600的流出口部630中,流出口672呈被开闭阀681关闭的状态,因此,水不会从供水箱600漏出。
用户能从箱盒700内取出供水箱600并从箱主体610卸下流出口部630,通过出入口部613向箱主体610内即供水箱600内补充水。此外,用户能从箱盒700内取出排水箱480并将排水箱480内的水废弃掉。
进而,用户能将供水箱600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在供水箱600收容于箱盒700的状态下,喷雾机构620的头部640位于前侧,喷雾口645a朝向后方。用户将供水箱600从箱盒700取出,直接拿着供水箱600的前侧并将手指从前侧伸向操作部641来按压操作部641。由此,水从喷雾口645a被喷雾。
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处理装置1能执行对衣物进行除臭除菌的除臭除菌运转、对衣物进行烘干的烘干运转以及抚平衣物的褶皱的褶皱抚平运转。
除臭除菌运转中,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鼓风扇340和臭氧发生器320工作。如图5所示,外部的空气被从吸气口101摄入吸气管道350,空气中所含的臭氧被过滤器壳体351内的臭氧去除过滤器360去除。去除臭氧后的空气通过鼓风扇340被送入第一供给管道310内。
如图2所示,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经过臭氧发生器320,这时,在臭氧发生器320中产生的臭氧混入空气中。这样,含有臭氧的空气通过第一供给管道310内,到达第一供给口210,从第一供给口21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含有臭氧的空气碰到罩240而向周围扩散,一部分空气从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剩余部分的空气从罩240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排出。这样,含有臭氧的空气通过罩240被扩散后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衣物通过臭氧的除臭除菌作用被除臭除菌。
因进行衣物的除臭除菌而降低了浓度的空气穿过设置于收容室200的上部的排气过滤单元270的臭氧去除过滤器271和排气口202被排出到箱体100外。通过臭氧去除过滤器271,空气中所含的臭氧被去除。
烘干运转中,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鼓风扇340和加热器330工作。如图2所示,被鼓风扇340摄入并在第一供给管道310内流动的空气被加热器330加热,成为适合烘干的温度(例如60℃左右)的暖风。然后,暖风到达第一供给口210,从第一供给口21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暖风与含有臭氧的空气同样通过罩240被扩散后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由此,衣物被烘干。从衣物中剥离水分后的暖风通过排气口202排出到外部。
褶皱抚平运转中,首先,在第二供给单元400中,蒸汽发生器470即加热器472和泵461工作。如图3所示,蒸汽发生器470中产生高温的蒸汽,放出至第二供给管道410内。被放出的蒸汽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上升而到达第二供给口220,从第二供给口220排出到收容室200内。排出的蒸汽碰到罩240而向周围扩散,其中一部分从多个排出孔244排出,剩余部分从罩240与收容室200的底面之间排出。这样,蒸汽通过罩240被扩散并前往上方的衣物,大面积地与衣物接触。通过蒸汽所具有的水分和热,将衣物的褶皱抚平。
当蒸汽在第二供给管道410内流动时,其中一部分可能会结露而产生结露水。结露水流向下方并蓄在贮水部413中,从排出口414排出。排出的结露水通过排水软管490回收到排水箱480中。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二供给管道410的导入口412的下方设置有蓄留结露水的贮水部413,因此,能防止结露水从导入口412流向蒸汽发生器470的内部。
按规定时间向收容室200内的衣物供给蒸汽之后,加热器472和泵461停止。然后,在第一供给单元300中鼓风扇340和加热器330工作,与烘干运转同样地,暖风与衣物接触。由此,烘干被蒸汽弄湿的衣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衣物处理装置1中,除了除臭除菌运转、烘干运转、褶皱抚平运转之外,也可以进行例如在烘干之后进行除臭除菌的烘干除臭除菌运转。
<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配置有构成喷雾装置的供水箱600的箱盒700,因此,用户能使用配置于箱盒700内的供水箱600来作为喷雾装置,对褶皱抚平运转前的衣物便捷地进行喷雾作业。
而且,由于供水箱600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因此无需为了进行喷雾作业而额外准备喷雾装置。
进而,由于喷雾机构620的吸水管660的长度设定为当吸水管660的前端够不到箱主体610的水面时箱主体610残留有一次褶皱抚平运转的用水量的水长度,因此,能防止当喷雾作业中过度使用了供水箱600内的水且尚未补充水时无法进行褶皱抚平运转的情况。
进而,由于供水箱600采用箱主体610具有凹部611并在该凹部611收容有喷雾机构620的头部640的结构,因此,能通过存在于头部640周围的箱主体610的部分来增大箱主体610的容积。而且,由于凹部611的喷雾机构620的喷雾口645a的正面敞开,因此,能将从喷雾口645a喷雾出的水从敞开部分向凹部611之外放出。而且,由于头部640不从凹部611突出,因此,能以使箱主体610的顶面610a朝下的方式将供水箱600放置于适当的场所。
进而,由于凹部611设置于箱主体610的顶面610a,头部640通过配置于该凹部611而配置于供水箱600的上部,因此,用户能将从箱盒700取出的供水箱600在保持上下方向不变的状态下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制,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上述以外的各种变形。
<变形例>
图9是变形例的从左前方观察到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A的立体图。图10是变形例的沿喷雾机构620A的位置剖开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A的主视剖视图。
能使用本变形例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A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的带喷雾功能的供水箱600。
供水箱600A具备箱主体610A、喷雾机构620A以及流出口部630。
在箱主体610A,在由底面610b、前侧面610c以及左侧面610e形成的角部即箱主体610A的底面610b侧的左前方的角部,形成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凹部614。在凹部614的底面设置有具有外螺纹的圆筒状的装接口部615。箱主体610A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箱主体610相同。
喷雾机构620A的结构除了吸水管661的长度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喷雾机构620的吸水管660的长度不同这一点之外,与喷雾机构620相同。吸水管661的长度设定为如下的长度:当吸水管661的前端够不到箱主体610A的水面时,箱主体610A内残留有一次褶皱抚平运转的用水量的水。
喷雾机构620A通过使保持部642紧固固定于装接口部615而将头部640配置于凹部614内。喷雾口645a朝向左侧。需要说明的是,头部640也可以以喷雾口645a朝向前方的方式配置于凹部614内。
凹部614即头部640存在于供水箱600A的底面侧。因此,在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时,供水箱600A在向箱体100内收纳时被上下颠倒。用户拿着供水箱600A的右侧并将手指从右侧伸向操作部641来按压操作部641。
本变形例中,凹部614设置于箱主体610的角部,头部640配置于该凹部614内,因此,从喷雾口645a喷雾出的水不会被箱主体610A妨碍而容易扩散,而且,用户容易一边拿着供水箱600A一边用手指操作操作部641。
进而,本变形例中,头部640与流出口部630同样存在于箱主体610A的底面610b,因此在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时,供水箱600A被上下颠倒。由此,在供水箱600A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时,流出口672朝向上方,因此,即使开闭阀681劣化等使开闭阀681对流出口672的紧贴性降低,也能使水不从流出口672漏出。而且,由于凹部614即头部640设置于箱主体610A的角部,因此,头部640不容易妨碍设置于箱主体610A的同侧的流出口部630的配置。
<其他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中,喷雾机构620的头部640以喷雾口645a朝向后方的方式配置于箱主体610的凹部611内。但是,头部640也可以以喷雾口645a朝向前方、左方以及右方中任意一个方向的方式配置于箱主体610的凹部611内。这种情况下,凹部611的喷雾口645a的正面也是敞开的。
此外,上述变形例中,在箱主体610A的底面610b侧的左前方的角部设置有凹部614。但是,凹部614也可以设置于箱主体610A的底面610b侧的右前、左后以及右后的任意一个角部。此外,凹部614也可以不设置于箱主体610A的底面610b侧而设置于顶面610a侧的四个角部中的任意一个。这种情况下,在作为喷雾装置来使用时,供水箱600A不上下颠倒。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中,吸水管660、661与泵部650的吸水口部652连接。但是,也可以是,泵部650的吸水口部652直接向箱主体610、610A的内部延伸从而形成吸水管。这种情况下,作为吸水管的吸水口部652的长度设定为如下长度:当吸水口部652不浸入箱主体610、610A内的水中时,残留有一次褶皱抚平运转的用水量的水。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中,开闭阀681采用通过销682和螺旋弹簧683来开闭流出口672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开闭阀,例如可以使用电磁阀来作为开闭阀。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中,供水箱600、600A中具备的喷雾机构620、620A是按压操作部641的类型。但是,喷雾机构620、620A只要能将水喷雾,可以采用任意结构,例如也可以是拉动作为操作部的杆来将水喷雾的类型。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中,供水箱600、600A中具备喷雾机构620、620A,从而供水箱600、600A具有喷雾装置的功能。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图11所示,在箱体100的侧面设置有上表面开口的收容盒810,在该收容盒810内配置有喷雾装置820。喷雾装置820采用具备可蓄水的箱821和用于将箱821内的水喷雾的喷雾机构822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收容盒810相当于本发明的配置部。需要说明的是,收容盒810也可以设置于门500。此外,也可以是,在箱体100的侧面、门500上设置挂钩部来作为配置部,将喷雾装置配置于该挂钩部,即挂在该挂钩部。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供给单元400的蒸汽发生器470采用如下结构:通过使由泵461送来的水落到高温的蒸汽发生室473的底面使其蒸发来产生蒸汽。但是,蒸汽发生器470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是例如将来自泵461的水蓄在水槽中,通过加热蓄有水的水槽使水沸腾来产生蒸汽的结构。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3)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容室,收容衣物;
蒸汽供给部,向所述收容室内供给蒸汽;以及
配置部,配置有向衣物喷出水雾的喷雾装置,
衣物处理装置进行从所述蒸汽供给部供给蒸汽来抚平衣物的褶皱的褶皱抚平运转;
在进行衣物处理时,进行所述褶皱抚平运转前,所述喷雾装置进行喷雾作业;
所述蒸汽供给部包括可蓄水的供水箱和将从所述供水箱供给来的水加热而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部,
所述供水箱包括箱主体和用于将蓄于该箱主体的水喷雾的喷雾机构,所述供水箱作为所述喷雾装置发挥功能;
所述箱主体具有能贮存比一次所述褶皱抚平运转中使用的用水量多的水量的容量,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插入所述箱主体内来汲取所述箱主体内的水的吸水管,
所述吸水管的长度被设定为如下长度:当所述吸水管的前端够不到所述箱主体的水面时,所述箱主体内残留有所述用水量的水;
在所述箱主体设置有使所述箱主体的局部凹陷而成的凹部,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头部,所述头部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具有操作部和在该操作部被操作时将水喷雾的喷雾口,
所述凹部的所述喷雾口的正面敞开;
所述箱主体具有角部,
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主体的底面设置有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具有供前往所述蒸汽发生部的水流出的流出口和开闭该流出口的开闭阀,
在所述供水箱处于与所述配置部脱离的状态时,所述流出口被所述开闭阀关闭,
所述凹部设置于由所述底面和与所述底面交叉的两个侧面形成的所述角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主体的底面设置有流出口部,所述流出口部具有供前往所述蒸汽发生部的水流出的流出口和开闭该流出口的开闭阀,
所述凹部设置于所述箱主体的顶面。
CN202080090593.9A 2019-12-26 2020-12-24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4981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6060A JP7457316B2 (ja) 2019-12-26 2019-12-26 衣類処理装置
JP2019-236060 2019-12-26
PCT/CN2020/138895 WO2021129717A1 (zh) 2019-12-26 2020-12-24 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81498A CN114981498A (zh) 2022-08-30
CN114981498B true CN114981498B (zh) 2024-04-02

Family

ID=7657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0593.9A Active CN114981498B (zh) 2019-12-26 2020-12-24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457316B2 (zh)
CN (1) CN114981498B (zh)
WO (1) WO2021129717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628A (en) * 1971-05-26 1973-05-15 Cissell W M Manuf Co Garment finishing tunnel
FR2721625A1 (fr) * 1994-06-22 1995-12-29 Sebi Procédé et installation de conditionnement de vêtements après leur lavage.
JPH1190096A (ja) * 1997-09-18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CN101078178A (zh) * 2007-06-27 2007-11-28 松下·万宝(广州)电熨斗有限公司 电熨斗
CN201648812U (zh) * 2010-03-18 2010-11-24 丁国威 多功能蒸汽挂烫机
CN102115974A (zh) * 2010-07-21 2011-07-06 周劲松 一种带超声波加湿功能的蒸汽挂烫机
CN110685135A (zh) * 2019-07-29 2020-01-14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211547014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211547026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装置及衣物护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72957U (zh) * 2011-03-24 2011-12-14 蔡雪瑛 一种蒸汽挂烫机
CN108755060A (zh) * 2015-11-11 2018-11-06 华巧波 一种带有喷洒装置的熨衣机
JP2018057413A (ja) * 2016-09-30 2018-04-12 青島海爾洗衣机有限公司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Ltd. 衣類処理装置
CN107313225A (zh) * 2017-04-28 2017-11-03 慈溪市富士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带蒸汽熨烫以及烘干的两用功能机
CN109023826A (zh) * 2018-08-21 2018-12-18 陶中林 多功能洗衣机及洗衣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628A (en) * 1971-05-26 1973-05-15 Cissell W M Manuf Co Garment finishing tunnel
FR2721625A1 (fr) * 1994-06-22 1995-12-29 Sebi Procédé et installation de conditionnement de vêtements après leur lavage.
JPH1190096A (ja) * 1997-09-18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CN101078178A (zh) * 2007-06-27 2007-11-28 松下·万宝(广州)电熨斗有限公司 电熨斗
CN201648812U (zh) * 2010-03-18 2010-11-24 丁国威 多功能蒸汽挂烫机
CN102115974A (zh) * 2010-07-21 2011-07-06 周劲松 一种带超声波加湿功能的蒸汽挂烫机
CN110685135A (zh) * 2019-07-29 2020-01-14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211547014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护理机
CN211547026U (zh) * 2019-07-29 2020-09-22 诗图莎(苏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淋装置及衣物护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9717A1 (zh) 2021-07-01
CN114981498A (zh) 2022-08-30
JP2021104142A (ja) 2021-07-26
JP7457316B2 (ja)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7666B2 (en) Clothes dryer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n ultrasound atomizer
EP2042644B1 (en) Clothes Dryer
KR100873142B1 (ko) 보조 의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복합 의류처리장치
CN106460301B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2022503646A (ja) 衣類処理装置
KR20100009043A (ko) 발향체 모듈을 구비한 의류 건조기
CN114867902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327249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JP2018057413A (ja) 衣類処理装置
CN114981498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102374098B1 (ko)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팬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311408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2469859B (zh)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CN11484619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090069756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4901895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327249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00081072A (ko) 청정 유로가 별도로 분리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110168160B (zh) 水头增加的衣物汽蒸设备
CN11484619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5430652U (zh) 一种多功能清洗机
KR20200004169A (ko) 도어 내측 물방울 맺힘 방지를 위한 팬을 구비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1265618B1 (ko) 건조기
CN216454010U (zh) 衣物管理系统
CN214992537U (zh) 一种手持型蒸汽熨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