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018A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80018A CN114980018A CN202210478972.6A CN202210478972A CN114980018A CN 114980018 A CN114980018 A CN 114980018A CN 202210478972 A CN202210478972 A CN 202210478972A CN 114980018 A CN114980018 A CN 1149800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terminal
- link
- message
-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4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e.g. D2D or side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该方法包括: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本申请有利于提高通信速度。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0948196.X,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19年09月30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PS)业务的需要,引入了长期演进直通链路(Long Term Evolution Sidelink,LTE SL);另外,随着车联网(Vehicle-to-X,V2X)业务及自动驾驶业务的快速发展,又引进了长期演进车联网直通链路(Long Term EvolutionVehicle-to-X Sidelink,LTE V2X SL)。所以,现有LTE场景下的直通链路技术包括LTE SL和LTE V2X SL。
区别于基站和设备间的上行/下行链路,直通链路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引入直通链路(Sidelink,SL)技术主要为在没有基站覆盖范围的场景下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信。但是,由于PS业务在不同国家使用的载波不同,而且V2X业务在不同国家、不同运营商所分配的载波也不同。因此无论是在LTE SL场景中,还是LTE V2X SL,接收端想要获取到发送端发送的业务信息,需要在物理层直通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Channel,PSCCH)上盲搜发送端发送的直通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Information,SCI)。
如果在新空口(New Radio NR)中直接复用LTE中的直通链路技术(LTE SL和LTEV2XSL),则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接收端需要盲搜PSCCH信道所承载的发送端发送的SCI,导致通信开销较大,通信延迟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解决直通链路中通信延迟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本申请中也称为初始连接)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合理的、初始连接使用的通信资源,通过该通信资源确定出第一链路配置参数,从而可提高初始连接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减少了通信延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便第一用户终端可获取到当前的空闲通信资源,从而实现直通链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低于6GHZ的频段,其绕射能力强,适合承载初始连接信息,从而提高第一链路建立的成功率;而且,授权频段安全性高,使用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进行初始连接,从而提高初始连接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第一用户终端,包括:
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提前建立了第一链路,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便第一用户终端可获取到当前的空闲通信资源,从而实现直通链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是否连接成功,以便对初始连接及时作出响应,进而提高成功使用直通链路进行通信的概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合理的、初始连接使用的通信资源,通过该通信资源确定出第一链路配置参数,从而可提高初始连接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低于6GHZ的频段,其绕射能力强,适合承载初始连接信息,从而提高第一链路建立的成功率;而且,授权频段安全性高,使用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进行初始连接,从而提高初始连接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包括:
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二用户终端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并及时向第一用户终端反馈完成第一链路建立的确认消息,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包括:
在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盲搜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以及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盲搜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为第一用户终端分配合理的、初始连接使用的通信资源,通过该通信资源确定出第一链路配置参数,从而可提高初始连接的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减少了通信延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本实施方案中,接入网设备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便第一用户终端可获取到当前的空闲通信资源,从而实现直通链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低于6GHZ的频段,其绕射能力强,适合承载初始连接信息,从而提高第一链路建立的成功率;而且,授权频段安全性高,使用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进行初始连接,从而提高初始连接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盲搜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以及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用于盲搜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之前,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
所述接入网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六方面、第七方面、第八方面或者第九方面涉及用户终端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终端,包括:处收发模块,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和基带电路。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一个示例中,收发模块,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例如,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可选的,该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用户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其中处理器用于实现对各个电路部分功能的控制,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用于指示用户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例如,在下行通信中,射频电路可以对经由天线接收到的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进行数字转换、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等处理后,经由基带电路进行解码按协议解封装以获取用户终端能力信息请求消息。可选的,该用户终端还包括存储器,其保存用户终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上行通信中,由基带电路生成第一消息,经由射频电路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处理后,再由天线发射出去。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可以用于指令或操作系统,以实现对用户终端功能的控制,调制解调器可以按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编解码、调制解调、均衡等以生成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请求消息,以支持用户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相应的功能;调制解调器还可以用于接入网设备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的响应信息,以得到响应消息中携带的对该用户设备的通信资源的第一协调结果。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终端为用户终端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此处理器可以用于对经由收发模块接收到的承载第一请求消息的数据分组进行滤波、解调、功率放大、解码等处理,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用户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相应的功能。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以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用户终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方法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全部或部分的存储于封装于处理器当中的存储介质上,还可以全部或部分的存储在封装于处理器之外的存储介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架构的段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装置的再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5G)或者5G之后的其他通信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用户终端,可以为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用户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用户终端、移动用户终端、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用户终端、车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用户终端、机器到机器/机器类通信(machine-to-machine/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2M/MTC)用户终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用户终端、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用户终端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移动装置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户终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或智能穿戴式设备等,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首饰等。
而如上介绍的各种用户终端,如果位于车辆上(例如放置在车辆内或安装在车辆内),都可以认为是车载用户终端,车载用户终端例如也称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包括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例如,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息,而并不是表示这两种信息的内容、优先级、发送顺序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首先在此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知识。
3GPP协议的Release12首次引入了LTE直通链路(LTE Sidelink,LTE SL)。区别于基站和设备间的上行/下行链路,直通链路为设备与设备间的通信链路。引入直通链路的初衷是考虑到一些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PS)业务(比如应急通信场景)需要在没有基站覆盖范围的场景下实现设备与设备间通信。随着车联网(vehicle-to-X,V2X)及自动驾驶业务的快速发展,LTE Release 14在复用Release 12/13直通链路技术基础上引入了LTE车联网直通链路(LTE V2X Sidelink,LTE V2X SL),该技术也叫做C-V2X。所以,现有的LTE直通链路技术包括LTE SL和LTE V2X SL两种技术。
此外,TS 38.101和TR 38.885中规定NR场景中直通链路可使用的频段包括非授权(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ervice,ITS)频段和授权频段。ITS频段的中心频点为5.9HZ,不同国家为NR场景中的直通链路所分配的带宽不同,通常都在9MHZ和80MHZ之间,授权频段包括FR1(Frequncy range 1)和FR2(Frequncy range 2),FR1又称Sub 6GHZ,为低于6GHZ的授权频段,FR2是指高于6GHz,但低于52.6GHz的授权频段。
另外,对直通链路下的UE的工作模式进行说明。工作模式包括基站调度(Scheduled)模式和自主选择模式(UE-selected)。在Scheduled模式下,UE与基站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UE向基站请求直通链路通信资源,基站向UE配置控制信息和通信资源。具体来说,UE向基站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信息可以为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SR)、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直通链路缓冲区状态报告(Sidelink Buffer State Report,SLBSR)中的一种,基站基于该请求消息便可以知道UE需要在直通链路进行通信,并确定UE所需的通信资源,完成为直通链路调度通信资源的功能。在UE-selected模式中,UE在预置的通信资源池集中自主选择控制信息和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LTE SL技术支持广播、组播和单播业务,LTE V2X SL技术只支持广播业务。
图1示出了LTE SL和LTE V2X SL的广播场景和组播场景对应的控制面协议栈。如图1所示,在广播或者组播场景下,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端)按照控制面协议栈中的信息传输方式广播或者组播自己的业务信息,第二用户终端(接收端)按照控制面协议栈中的信息传输方式在在多个载波上盲搜发送端发送的业务信息。
图2示出了LTE SL单播场景对应的控制面协议栈。如图2所示,在单播场景下引入了PC5 Signalling Protocol层,但在单播场景下引入PC5 Signalling Protocol层只是为了检测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是否脱离了直通链路所能支持的最大范围,即通过测距判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是否脱离直通链路所支持的最大范围,并未通过PC5Signalling Protocol进行通信资源的同步。所以,LTE SL单播场景下,接收端仍然需要在多个载波上盲搜发送端发送的业务信息。因此,直通链路中接收端需要在多个载波上盲搜发送端发送的业务信息(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例如,盲搜PSCCH上承载的发送终端发送的SCI,从而导致接收终端与接收终端进行直通链路通信,传输延迟高,影响用户体验。
NR Release 16将会在复用LTE直通链路的基础上引入NR直通链路(NR Sidelink,NR SL),NR SL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工业机器人协同、V2X等多种场景中使用,这多种场景中延迟要求高,比如,在NR SL的典型VR场景中延迟要求为10ms级别,而且每个场景所支持的载波类型多,比如,V2X的ITS载波,AR/VR支持毫米波/非授权载波等。
如果NR SL直接复用传统LTE SL/V2X SL技术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即接收端在一个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上进行盲搜PSCCH承载的发送端发送的SCI,但是由于NR SL涉及更多类型的载波,则接收通信资源池集需要扩展,导致盲搜过程开销巨大,并且会造成相当可观的延时,在多种场景下无法使用NR SL技术,无法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架构图,包括:接入网设备10、第一用户终端20、第二用户终端30,第一用户终端20(发送端)和第二用户终端30(接收端)可工作在Scheduled模式或者UE-selected模式进行直通链路通信。
具体来说,当第一用户终端启动直通链路功能时,如第一用户终端20与接入网设备10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第一用户终端20可请求接入网设备对通信资源进行调度,以获取到建立初始连接所需的通信资源池;在第一用户终端20未与接入网设备10建立RRC连接时,第一用户终端20可从预置的通信资源池集中选出建立初始连接所需的通信资源池;然后,第一用户终端20使用获取到的通信资源池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与第二用户终端30建立第一链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链路也可以称为初始链路。
在建立第一链路后,第一用户终端20和第二用户终端30之间需要进行业务传输。在第一用户终端20与接入网设备10建立RRC连接时,第一用户终端20可请求接入网设备对通信资源进行再次调度,以获取到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池集;或者,在第一用户终端20未与接入网设备10建立RRC连接时,第一用户终端20可从预置的通信资源池集中选出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池集;然后,第一用户终端20根据获取到的通信资源池集确定第二链路配置参数,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该第二链路配置参数,基于该第二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二链路,第一用户终端20可通过第二链路与第二用户终端30进行业务传输。
其中,该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可以是同一个链路,也可以是不同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当第一用户终端20需要和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0同时进行通信时,第一用户终端20可以对获取到的通信资源池或者通信资源池集进一步分配,使用分配好的通信资源分别与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0进行初始连接以及业务传输。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直通链路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先建立初始连接,两者进行业务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初始连接先将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进行同步,从而在进行业务传输时,第二用户终端无需去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业务信息,避免了直通链路中盲搜带来的通信延时,提高通信速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401: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该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链路也可以称为初始链路。
其中,第一用户终端使用获取到的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为第一用户终端从接入网设备或者从预置通信资源池集获取到的;该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每个第一通信资源池对应一个频段。
具体来说,当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建立RRC连接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请求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资源的调度,得到该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当第一用户终端处于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一用户终端无法请求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资源的调度,此时,第一用户终端可以从预置通信资源池集中选出该第一通信资源池集。
当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一个第一通信资源池时,第一用户终端使用该第一通信资源池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由该第一通信资源池确定。即使用第一通信资源池所对应的频段发送第一消息,并使用该频段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
当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多个通信资源池时,第一用户终端感知(sensing)每个通信资源池的拥塞状况,从中选择一个状况最好的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来发送该第一消息,该第一链路配置参数可以由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确定,也可以不由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确定。在不由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确定时,使用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所对应的频段发送该第一消息,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例如,由于第一用户终端处于移动状态,在发送第一消息后,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不再是状况最好的通信资源池),则需要使用其他通信资源池所对应的频段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提高第一链路建立成功的概率。
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A频段、B频段以及C频段,第一用户终端sensing每个频段的拥塞情况,得知A频段状况最好,则使用A频段发送第一消息,并使用A频段来建立第一链路;但是,第一用户终端在当前所处位置sensing到A频段状况最好,由于第一用户终端的移动,A频段可能不再适合第一链路连接,为了提高连接成功率,需要使用B频段建立第一链路,以提高第一链路建立成功的概率,所以可确定出与B频段对应的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此外,当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时,第一用户终端还可以使用该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周期性发送该第一消息,周期性在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上发送第一消息,则可使第二用户终端在该多个第一通信资源上盲搜到第一消息,进而提高盲搜成功概率。在此情况下,该第一链路配置参数可以由该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中的任意一个第一通信资源池确定,即使用该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中的任意一个第一通信资源池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或者,第一用户通过sensing确定出该多个第一通信资源池中最适合建立用来第一链路的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使用该目标第一通信资源池来建立第一链路。
举例来说,第一用户终端可在0-t1时段内使用A频段发送该第一消息,在t1-t2时段内使用B频段发送该第一消息,在t2-t3时段内使用C频段发送该第一消息,通过在多个频段上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用户终端可在多个频段上盲搜到第一消息,进而提高盲搜成功概率。如确定出A频段最适合建立第一链路,则可确定出A频段对应的第一链路配置参数,进一步提高第一链路建立成功的概率。
进一步地,该第一链路配置参数还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的时频资源中第一用户终端所能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指示信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所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指示信息。
举例来说,如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使用A频段建立第一链路时,则第一链路配置参数中还包括A频段中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终端可在该时频资源块上与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以及第二用户终端可使用的时频资源块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可在该时频资源块上与第一用户终端进行信息交互。
另外,最新的标准进展正在讨论将NR SL加入TS 38.300中,具体可见R2-1908299Running CR to 38 300for 5G V2X with NR sidelink,如图5所示,在NR中单播场景的控制面协议栈中加入了RRC层,并规定RRC功能为:1)在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间传递PC5-RRC消息;2)通过PC5-RRC消息来保持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间的上下文内容;3)多个PC5-RRC消息可以用来交互的信息至少包含UE能力和连接层(AS-Layer)配置。所以,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可使用RRC层进行消息的传递。所以,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PC5接口,通过RRC层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402: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上盲搜第一消息。
该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为预置通信资源池集;或者,由预置通信资源池集和接入网设备调配的接收通信资源池集组成的最终接收资源池集,该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用户终端所在小区的接入网设备和/或临近小区的接入网设备,而第一用户终端所请求的接入网设备仅是本小区的接入网设备。
具体来说,当第二用户终端处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外时,第二用户终端使用预置接收通信资源池集盲搜;当第二用户终端处于基站覆盖范围之内时,第二用户终端会请求接入网设备调配接收通信资源池集。同时,为了防止出现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处于不同小区造成第一用户终端所使用的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和第二用户终端所使用的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不匹配,导致第二用户终端盲搜不到第一消息的情况,第二用户终端除了请求本小区的接入网设备调配接收通信资源集之外,还会请求临近小区的接入网设备调配接收通信资源池集。而第一用户终端是请求本小区的接入网设备调配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以,第二用户终端得到的最终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中的频段范围必然大于等于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的频段范围,因此第二用户终端在该最终通信资源池集上必然可以盲搜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解决了直通链路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由于使用不匹配频段,而无法建立链路,导致通信失败的问题。
另外,由于考虑到NR PC5中新加入的载波不适合承载初始连接信息,例如,毫米波绕射能力差,非授权频段的安全性差。因此,可规定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中一个或多频段以及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中的一个或多频段均为NR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由于低于6GHZ的授权频段上信号波形绕射能力强且安全性高,比较适合承载初始连接信息,所以使用6GHZ的授权频段进行初始连接,既可以保证初始连接的安全性,又可以提高初始连接的成功率。
403: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如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直接通过第一链路配置参数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则该第一确认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如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并未直接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而是同意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则该第一确认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同意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如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并不和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则该第一确认消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拒绝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本申请中以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为例做具体说明,但并不对此做限定。
其中,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并与第一用户终端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后,第二用户终端可使用划分好的时频资源块,通过该第一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如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但并未与第一用户终端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第二用户终端可使用第一通信资源池中划分好的时频资源块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该第一确认消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案,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及时的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该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6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该第一配置消息包括上述的第一通信资源池集。
此外,在获取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之前,第一用户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对进行通信资源调配,以建立直通链路下的初始连接,该请求消息可以为LTE中的SR、RA、SL BSR中的一种,即在SR、RA、SL BSR添加与该请求消息功能对应的字段,也可以为NR中的新消息机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602:第一用户终端使用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603: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上盲搜第一消息。
604: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以便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提高业务信息传输成功的概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从而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而且,第一用户终端可从多种方式获取到的第一通信资源池集,从而提高第一链路建立的灵活性以及成功概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该实施例中与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7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702:第一用户终端使用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703: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上盲搜第一消息。
704: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705:第一用户终端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其中,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建立第一链路(初始连接)后,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保持连接状态,当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业务信息时,第一用户终端先获取发送该业务信息所需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该第二通信资源池集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资源池,该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资源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二链路。该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资源池中的频段均为NR场景直通链路可使用的频段。
需要说明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与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可以为相同的资源池集,也可以为不同的资源池集。同样,建立第二链路所需的第一通信资源和建立第一链路所需的第一通信资源池可以是相同的资源池,也可以是不同的资源池。
当建立第二链路和第一链路所需的通信资源池相同时,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无需进行链路重建,因此第一用户终端通过第二消息指示第二用户终端可在第一链路上进行该业务信息的传输。进一步地,第一用户终端传输该业务信息所使用的时频资源块可以与第一链路中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块相同,或者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时频资源块也相同时,在第二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即可(无需携带第二链路配置参数),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按照第一链路中配置好的时频资源块进行业务信息的传输,在时频资源块不同时,则需要对该通信资源池中的时频资源进行重新划分,则该第二链路配置参数为对时频资源块重新划分的指示信息,通过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用户终端在第一链路上按照重新划分好的时频资源块进行业务信息的传输。
当建立第二链路和第一链路所需的通信资源池不相同时,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之间需要重新建立第二链路,则该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并且该链路配置参数中包括对第二通信资源池的时频资源块划分好的指示信息,以便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可在第二链路上按照该划分好的时频资源块进行业务信息的传输。
706: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
第二确认消息可与上述第一确认消息的功能一致的,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与第一用户终端完成第二链路的建立;或者,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同意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二链路;或者,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拒绝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二链路。
如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之间通过第一链路进行业务传输,第二用户终端可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如第二用户终端和第一用户终端之间需要重新建立第二链路,可先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后释放第一链路,或者,先释放第一链路,第二用户终端使用第二通信资源池中划分好的时频资源块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信息。
707: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通过第二链路进行通信。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并且,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信息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减少了通信延迟。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该实施例中与图4、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的内容,此处不再重复描述。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801: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配置消息。
802:第一用户终端使用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803:第二用户终端在接收通信资源池集上盲搜第一消息。
804: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
805: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配置消息。
该第二配置消息至少包括上述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
具体来说,当第一用户终端请求接入网设备调配业务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时,接入网设备根据当前通信资源的分配情况,确定出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然后,通过第二配置消息指示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的通信资源池集;另外,该第二配置消息中还包括工作模式的指示信息,当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终端工作在UE-selected时,则可通过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终端可使用该通信资源池集全部资源,该通信资源池即为上述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当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用户终端工作在Scheduled时,则可通过该指示信息指示该通信资源池集为候选通信资源池集,第一用户终端需要通过sensing感知,从该候选通信资源池集中选出上述的第二通信资源池集。
其中,通过sensing感知为现有技术,不再叙述。
此外,在获取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之前,第一用户终端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接入网设备对进行通信资源调配,以进行业务信息的传输,该请求消息可以为LTE中的SR、RA、SL BSR中的一种,即在SR、RA、SL BSR添加与该请求消息功能对应的字段,该请求消息也可以为NR中的新消息机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806:第一用户终端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807: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
808: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通过第二链路进行通信。
可以看出,在本申请实施方案中,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在进行直通链路的第一链路(的建立时,第二用户终端向第一用户终端回复确认消息来指示完成第一链路的建立,从而双方可以及时知道初始连接是否成功,从而解决了现有的直通链路中,双方并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建立链路,导致业务信息传输失败的问题;并且,在建立第一链路后,当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时,第一用户终端可通过已建立的第一链路将业务信息传输所需的通信资源同步给第二用户终端,从而实现在进行直通链路通信时,第二用户终端可以使用该同步的通信资源池与第一用户终端直接进行业务信息传输,无需盲搜,进而提高通信速度,减少了通信延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配置消息可以为第一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 block,SIB)、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者新消息机制中的一种,即可在LTE原有的SIB或者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的字段中添加NR场景下的通信资源池集,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第一SIB或者第一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或者,接入网设备通过新的消息机制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消息可以为第二SIB、第二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或者新消息机制中的一种,即在LTE原有的SIB或者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的字段中添加NR场景下的通信资源池集,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第二SIB或者第二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通信资源池集,或者,接入网设备通过新的消息机制向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终端100,包括:收发模块110;其中:
收发模块110,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收发模块1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1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收发模块1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终端200,包括:收发模块210;其中:
收发模块210,用于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收发模块2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收发模块2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210,还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收发模块2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块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2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终端300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与收发器330,它们之间通过总线340连接,其中,存储器320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310用于执行存储器3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收发器33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10或收发模块210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终端100、用户终端200或用户终端300可对应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终端,并且用户终端100、用户终端200或用户终端3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图6、图7以及图8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终端400,包括:收发模块410;其中:
收发模块410,用于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收发模块41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模块4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4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终端500,包括:收发模块510;其中:
收发模块510,用于在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收发模块51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收发模块5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收发模块510,还用于盲搜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5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用户终端600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与收发器630,它们之间通过总线640连接,其中,存储器620中存储指令或程序,处理器610用于执行存储器620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收发器630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收发模块410或收发模块510执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终端400、用户终端500或用户终端600可对应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用户终端,并且用户终端400、用户终端500或用户终端6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图6、图7以及图8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通信系统700包括:第一用户终端710、第二用户终端720和接入网设备730;其中:
第一用户终端710,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第二用户终端720,用于盲搜所述第一消息;
第二用户终端720,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用户终端710发送第一消息之前,
接入网设备730,用于向第一用户终端710发送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71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第二用户终端720,还用于向第一用户终端710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终端720与第一用户终端710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第一用户终端7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第二用户终端720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终端710向第二用户终端720发送第二消息之前,
接入网设备730,还用于向第一用户终端710发送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包括第一载波聚合配置,所述第一载波聚合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载波的频段,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载波的频段为新空口中小于6GHZ的授权频段。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系统信息或者第一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系统信息或者第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消息中的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终端也可以是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第一用户终端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用户终端或者第二用户终端时,图16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6中,第一用户终端或者第二用户终端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6所示,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用户终端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6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用户终端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用户终端的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用户终端的处理单元。如图16所示,第一用户终端或第二用户终端包括收发单元1610和处理单元16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6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6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6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6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侧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6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收发单元1610用于执行图4、图6、图7以及图8中相关步骤中第一用户终端侧的收发操作,和/或收发单元161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终端侧的其他收发步骤。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为用户终端时,可以参照图17所示的设备。作为一个例子,该设备可以完成类似于图11或图14中处理器的功能。在图17中,该设备包括处理器1710,发送数据处理器1720,接收数据处理器1730。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可以是图17中的该处理器1710,并完成相应的功能。上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可以是图17中的发送数据处理器1720,和/或接收数据处理器1730。虽然图17中示出了信道编码器、信道解码器,但是可以理解这些模块并不对本实施例构成限制性说明,仅是示意性的。
图18示出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的一种形式。处理装置1800中包括调制子系统、中央处理子系统、周边子系统等模块。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作为其中的调制子系统。具体的,该调制子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803,接口1804。其中处理器1803完成上述处理模块的功能,接口1804完成上述收发模块的功能。作为另一种变形,该调制子系统包括存储器1806、处理器1803及存储在存储器1806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该处理器1803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侧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存储器1806可以是非易失性的,也可以是易失性的,其位置可以位于调制子系统内部,也可以位于处理装置1800中,只要该存储器1806可以连接到所述处理器1803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与第一用户终端或第二用户终端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个通信方法与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上述所涉及的设备的各组成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用户终端,包括:
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配置消息包括第二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二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配置消息包括第一通信资源池集,所述第一通信资源池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包括:
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用户终端,包括:
在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盲搜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以及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盲搜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4.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5.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向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通信。
16.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盲搜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7.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第一链路之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二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二链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确认消息,所述第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二链路的建立;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通信。
1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终端、第二用户终端以及接入网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一链路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链路配置参数用于建立第一链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用于盲搜所述第一消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第一确认消息,所述第一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完成所述第一链路的建立。
19.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8972.6A CN114980018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8196.XA CN11258434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2210478972.6A CN114980018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8196.XA Division CN11258434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80018A true CN114980018A (zh) | 2022-08-30 |
Family
ID=7511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8196.XA Active CN11258434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CN202210478972.6A Pending CN114980018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8196.XA Active CN11258434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38282A1 (zh) |
EP (1) | EP4027666A4 (zh) |
CN (2) | CN112584343B (zh) |
WO (1) | WO202106319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199695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tocol control for sidelink-based position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142920B2 (en) * | 2015-08-24 | 201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099833A1 (en) * | 2015-12-11 | 2017-06-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Control plane enhancements over sidelink for low power devices |
US10624113B2 (en) * | 2016-03-29 | 2020-04-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through sidelink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16546644A (zh) * | 2016-03-31 | 2023-08-04 | 苹果公司 | 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盲解码减少 |
EP3455985B1 (en) * | 2016-05-11 | 2022-03-09 | Convida Wireless, LLC | New radio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US10742334B2 (en) * | 2016-10-23 | 2020-08-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nter-RU interference in order to perform spac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
CN107995605B (zh) * | 2016-10-27 | 2020-07-10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
CN108923894B (zh) * | 2017-03-23 | 2023-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存储介质和系统 |
CN108988983B (zh) * | 2017-06-01 | 2020-12-25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EP3454477A1 (en) * | 2017-09-11 | 2019-03-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new radio systems |
CN109963265A (zh) * | 2017-12-26 | 2019-07-02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382083B2 (en) * | 2018-07-23 | 2022-07-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eliability transmission in 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
EP3855820B1 (en) * | 2018-09-19 | 2023-08-02 | Fujitsu Limited |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874871A1 (en) * | 2018-10-31 | 2021-09-08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Sidelink resource pool/bwp allocation based on qos |
US11343865B2 (en) * | 2019-02-12 | 202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nicast link management vi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signaling |
CN118764981A (zh) * | 2019-02-12 | 2024-10-1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无线发送/接收单元、由其实施的方法和检测sl-rlf的方法 |
CN113812177B (zh) * | 2019-05-13 | 2023-03-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侧行链路免授权传输的感测和资源选择方法及设备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10948196.XA patent/CN11258434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9-30 CN CN202210478972.6A patent/CN114980018A/zh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9-18 US US17/764,815 patent/US2022033828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18 EP EP20871495.6A patent/EP402766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18 WO PCT/CN2020/116041 patent/WO2021063192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38282A1 (en) | 2022-10-20 |
CN112584343B (zh) | 2022-05-10 |
EP4027666A1 (en) | 2022-07-13 |
EP4027666A4 (en) | 2022-10-12 |
WO2021063192A1 (zh) | 2021-04-08 |
CN112584343A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235613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5499114A (zh) | 无线通信方法、收端设备和发端设备 | |
WO202207743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coding of inter-ue coordination messages | |
CN116491166A (zh) | 通信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12399506B (zh) | 通信资源的协调方法、用户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118540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1757470B (zh) |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1757293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2584343B (zh) | 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450369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20394503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0933746A (zh) | 一种能力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11865483B (zh) | 一种发送、接收csi、配置资源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5473559A (zh) | 一种网络共享场景下的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4600525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566900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2218374A (zh) |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WO2022205413A1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2027669A1 (zh)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0133469A1 (zh) |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8368717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7223246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8104329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8044304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8104165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