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596B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79596B CN114979596B CN202210585050.5A CN202210585050A CN114979596B CN 114979596 B CN114979596 B CN 114979596B CN 202210585050 A CN202210585050 A CN 202210585050A CN 114979596 B CN114979596 B CN 1149795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distance
- picture
- projection picture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49 size re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8—Scale or resolution adjust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其中,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以外的区域。采用本方法能够自动调节投影画面的尺寸以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投影仪被广泛应用于教室、电影院、会议室、展览馆、家庭等场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若投影仪与投射面之间存在障碍物的话,会造成部分投影画面与障碍物重叠,或者部分投影画面被障碍物遮住,影响投影效果。
传统技术中,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投影效果,往往需要人工移动投影仪,使将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之外的区域,以实现对投影画面的位置调节及避障处理。
然而,目前的投影画面的位置调节方法中,容易导致投影画面在位置调整之后的尺寸不适合观影者的观看,使得观影者的观影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投影画面尺寸的投影画面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获取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其中,所述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以外的区域。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距离差值;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画面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为与所述距离差值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设置的尺寸调节量;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特征比值;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和所述特征比值,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获取第一位移调节量;其中,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为将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所需移动的最小位移量;
根据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和预设的第二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获取目标位移调节量;
根据所述目标位移调节量,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以及旋转底座,所述投影本体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所述投影本体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获取转动角度信息;
将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转动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所述投影本体以带动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投影画面是否满足预设的投影条件;其中,所述投影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呈矩形,所述第二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清晰度达到预设的清晰度阈值;
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对所述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和/或,
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进行对焦处理以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所述清晰度阈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增大所述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数据运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画面调节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所述第二投影画面;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获取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获取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上述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控制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后,通过获取距离变化信息,并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根据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自动调节投影画面的尺寸,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至适合用户观看的尺寸值提供了基础,使得用户的观影体验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避障处理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避障处理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尺寸调节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投影画面尺寸调节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底座控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投影画面移动控制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投影画面的画面调整步骤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投影画面尺寸调节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画面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投影设备102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且能够控制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移动。而投影设备102还能够检测投影画面移动前后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其中,上述投影画面的尺寸包括但不限于画面对角线的尺寸和画面面积中的至少一种,比如,画面对角线的尺寸为80寸,即投影画面的尺寸为80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可以是固定参照物,固定参考物的位置是不变的,比如,在电影放映、会议、教学的场合中,用户可在固定的观影位置(如座椅)进行观影,此时可以将固定的观影位置作为固定参照物;再比如,在一些场合中,投影设备被固定安装,此时也可以将投影设备作为固定参照物。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对象也可以是可移动参照物,比如,可移动参照物可以为用户,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移动以改变其观影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投影设备10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投影画面为位置发生改变前投影设备向投射面投射的画面;具体地,检测投影设备与第一投影画面之间的距离,检测投影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当然,检测距离的方式是不限的,其包括但不限于红外测距和激光测距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投影设备与第一投影画面之间的距离、及投影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以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步骤204,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具体地,在步骤204之前,在投影画面的位置改变之前,通过图像获取模块获取投射面的图像信息。根据图像信息判断第一投影画面是否覆盖障碍物,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则需要控制投影画面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移动,其控制移动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一)、如图3中(a)所示,可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310。随后控制投影设备102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投影画面被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停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投影仪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式是不限的,比如,如图3中(b)所示,通过旋转底座控制投影设备102转动,使得第一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侧移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则控制投影设备102停止转动,此时,第二投影画面的画面形状为梯形。在后续的步骤中,需要对呈梯形的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如图3中(c)所示,经过梯形校正处理后的第二投影画面呈矩形。
(二)、该控制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式应用在需要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减小的实施例中。而该控制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种控制移动的方式基本原理相同,对于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中(a)所示,该控制投影画面移动的方式与上述第一种控制移动的方式的区别点在于:
将第一投影画面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停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此时,第二投影画面处于目标位置时仍覆盖障碍物410。其中,目标位置可以结合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的减小量来确定。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平移的方式将投影仪移动,使得第一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平移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在该实施例中,无需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
步骤206,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其中,第二投影画面为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所形成的画面;具体地,检测投影设备与第二投影画面之间的距离,检测投影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基于投影设备与第二投影画面之间的距离、及投影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以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步骤208,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其中,距离变化信息为用于指示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中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投影画面包括第一投影画面和第二投影画面。在改变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过程中,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相对距离是不断发生改变的。
具体地,距离变化信息包括第一距离变化信息和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第一距离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增大,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减小。当将第一投影画面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时,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距离在不断增大,则生成第一距离变化信息。当将第一投影画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时,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距离在不断减小,则生成第二距离变化信息。
步骤210,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其中,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意外的区域。
具体地,步骤21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如图3所示,在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尺寸调节前实现避障处理:
如图3中(c)所示,在步骤210之前,第二投影画面已被移动到障碍物310以外的区域,从而实现投影画面的避障处理;如图3(d)所示,使得在步骤210中,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调节时,避免投影画面经过尺寸调节后所形成第三投影画面再次覆盖障碍物310,以实现避障处理。
(二)如图4所示,在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尺寸调节后实现避障处理:
如图4中(a)所示,在骤210之前,第二投影画面被移动至目标位置,第二投影画面处于目标位置时仍覆盖障碍物410,该目标位置可以结合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的减小量来确定;如图4中(b)所示,在步骤210中,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减小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410以外的区域外,以实现避障处理。
具体地,当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增大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避免了由于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过小而导致用户无法看清画面的现象,有效地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当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二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减小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有利于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至用户的最佳观影尺寸,避免了用户对尺寸过大的第二投影画面产生画面压迫感的现象,有效地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当然,当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二距离变化信息时,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至与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相同,尺寸调节后的第二投影画面能够保持在合适的尺寸,有效地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
上述投影画面控制方法,实现了自动对投影画面的进行避障处理,使得所形成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以外的区域,避免了障碍物对用户观看的投影画面时造成不良的视觉干扰,有利于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避免了通过人工对投影画面的进行避障处理所带来的不便,提高了投影画面控制的避障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同时避免了障碍物对用户观看的投影画面时造成不良的视觉干扰,有利于保证用户的观影体验;通过在控制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后,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取投影画面移动前后的距离变化信息,并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根据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自动调节投影画面的尺寸,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至适合用户观看的尺寸值提供了基础,使得用户的观影体验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6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一)比对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根据大小比对结果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当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时,即在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增大,则生成第一距离变化信息;当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时,即在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减小,则生成第二距离变化信息。
(二)计算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距离差值△d1=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根据距离差值与零值的比对结果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当距离差值△d1>0,即在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增大,则生成第一距离变化信息;当距离差值△d1<0,即在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减小,则生成第二距离变化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投影画面的投影位置发生变化前后的距离进行比对,以确定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此处,在对投影画面进行尺寸调节之前,考虑到目标对象的位置变化的情况,能够更好地根据目标对象的位置变化,将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至适合目标对象观看的尺寸值,更有利于保证用户的观影效果。
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距离差值。在该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计算结果获得两者的距离差值,以充当距离变化信息。
具体的,根据第二距离和第一距离进行差值计算,距离差值△d1=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实质上,距离差值△d1是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变量。当距离差值△d1>0,即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增大了∣△d1∣,此时需要增大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当距离差值△d1<0,即投影画面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减小了∣△d1∣,此时需要减小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
另外,上述的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步骤502,根据距离差值,获取第一尺寸调节信息。
其中,第一尺寸调节信息为与距离差值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设置的尺寸调节量。
具体的,预先设置多个距离范围,比如,分别预设四个距离范围为:(-2,-1]、(-1,0]、(0,1]、(1,2];分别针对不同的距离范围配置不同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比如:
将用于指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减小20%的信息,配置为与距离范围(-2,-1]对应设置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用于指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减小10%的信息,配置为与距离范围(-1,0]对应设置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用于指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增大10%的信息,配置为与距离范围(0,1]对应设置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用于指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增大20%的信息,配置为与距离范围(1,2]对应设置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
在步骤502之前,可先检测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值C1,在步骤502中,根据距离差值△d1所处的距离范围,获取与距离差值△d1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配置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比如,若距离差值△d1=0.5米,即距离差值△d1处于距离范围(0,1]中,则获取用于指示投影画面的尺寸值提高10%的第一尺寸调节信息。
步骤504,根据第一尺寸调节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具体的,当距离差值△d1>0,在第一距离变化信息的指示下,根据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增大后,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比如,若距离差值△d1=0.5米时,根据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增大至1.1C1,尺寸增大后的投影画面为第三投影画面。反之,当距离差值△d1<0,在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的指示下,根据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减小后,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特征比值。在该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比值计算结果获得两者的特征比值。
具体地,特征比值r=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比如,第一距离为1.5米,第二距离为2米,则特征比值r=2.5/2=1.25。
另外,上述的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步骤602,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和特征比例,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402之前,可先检测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值C1,在步骤604中,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值C1和特征比值r的计算结果,以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即,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值C1×特征比值r=目标尺寸值C2,基于目标尺寸值C2生成第二尺寸调节信息,第二尺寸调节信息用于指示将投影画面的尺寸值调节至目标尺寸值。比如,特征比值r=1.25,目标尺寸值C2=1.25×C1,则获取用于指示投影画面的尺寸值调整至1.25×C1的第二尺寸调节信息。
步骤604,根据第二尺寸调节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具体的,当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时,则在第一距离变化信息的指示下,根据第二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增大至第二投影画面的目标尺寸值后,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比如,将特征比值r=1.25,第二投影画面的目标尺寸值C2=1.25×C1,根据第二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值从C1增大至1.25×C1,尺寸增大后的投影画面为第三投影画面。反之,当第二距离<第一距离时,则在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的指示下,根据第二尺寸调节信息,将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值减小至第二投影画面的目标尺寸值后,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投影画面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影设备,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以及旋转底座,投影本体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投影本体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上述投影画面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2,获取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
步骤704,根据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步骤706,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获取转动角度信息。
具体地,在步骤706中,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进行距离计算,以计算出投影画面的避障移动距离(即,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到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投影画面所需要移动的距离),根据避障移动距离以及三角函数计算原理进行角度计算,获取在投影画面的避障移动过程中旋转底座的旋转角度以及旋转方向,以充当转动角度信息。
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步骤708,根据转动角度信息,控制旋转底座转动投影本体以带动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步骤802,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获取第一位移调节量。
其中,第一位移调节量为投影仪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所需移动的最小位移量。
具体地,第一位移调节量包括线位移调节量和角位移调节量中的其中一种,当第一位移调节量为角位移调节量时,通过旋转底座控制投影仪至少转动第一位移调节量以将第一投影画面侧移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通过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根据第一图像信息计算将第一投影画面侧移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的侧移距离,基于该侧移距离进行计算获得投影仪的角位移调节量。当然,当第一位移调节量为线位移调节量时,通过控制投影仪至少平移第一位移调节量,以驱使第一投影画面平移至第一区域。
步骤804,根据第一位移调节量和预设的第二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获取目标位移调节量。
具体地,第二位移调节量需要预先设置,比如,当第一投影画面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则目标位移调节量=第一位移调节量+第二位移调节量。反之,当第一投影画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则目标位移调节量=第一位移调节量-第二位移调节。
步骤806,根据目标位移调节量,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具体地,当第一投影画面向远离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在后续步骤中需要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增大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而由于目标位移调节量=第一位移调节量+第二位移调节量,使得经过移动后所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更加远离障碍物,有效地保证了有足够的显示区域显示第三投影画面。比如,当第一位移调节量=37°,第二位移调节量=3°,则目标位移调节量=40°。相对于将投影仪向远离用户的方向转动37°的情况而言,将投影仪向远离用户的方向转动40°可使得第二投影画面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更远,为第二投影画面提供了更大的尺寸调节空间,使得有足够大的区域显示第三投影画面。
反之,当第一投影画面向靠近目标对象的方向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在后续步骤中需要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减小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而由于目标位移调节量=第一位移调节量-第二位移调节量,此时,如图4中(a)所示,经过移动后所形成第二投影画面仍覆盖第一区域,即此时第二投影画面未避开障碍物,但如图4中(b)所示,经过尺寸减小后所形成的第三投影画面能够避开障碍物,以实现投影画面的避障处理。比如,当第一位移调节量=20°,第二位移调节量=3°,则目标位移调节量=17°。相对于将投影仪向靠近用户的方向转动20°的情况而言,将投影仪向靠近用户的方向转动17°可减小对投影仪的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增大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时,能够有足够大的区域显示第三投影画面,而且能够更好地避免尺寸调节后的投影画面再如进入到第一区域内,保证了投影画面的避障效果,更好地保证了用户的观影体验。当对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进行减小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时,在减小对投影仪的转动角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第三投影画面位于到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实现投影画面的避障处理,更好地保证了用户的观影体验。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902,获取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
具体地,在投影画面的位置改变之后,获取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
步骤904,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第二投影画面是否满足预设的投影条件。
其中,投影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条件用于表征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呈矩形,第二条件用于表征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清晰度达到预设的清晰度阈值。
步骤906,当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
具体地,如图3中(b)所示,在避障处理之后的第二投影画面呈梯形,此时,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一条件,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如图3中(c)所示,经过梯形校正处理后的第二投影画面呈矩形。
步骤908,当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进行对焦处理以将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整至清晰度阈值。
具体地,在避障处理之后,根据第二投影画面当前的清晰度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当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预设的清晰度阈值时,即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二条件,进行对焦处理以调整投影设备的焦距,从而使得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整至清晰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步骤906和908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具体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步骤906或步骤908。
本实施例中,根据移动后的投影画面的第二图像信息进行梯形校正,或,对投影设备进行对焦处理,有利于增大第二投影画面的投影成像效果,更有利于保证用户的观影效果。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1002,获取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
具体地,在避障处理之后,获取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
步骤1004,根据第三图像信息,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
具体的,步骤1004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方式:
(1)首先,根据第三图像信息,计算第三投影画面的边缘与第一区域的边缘之间的第三距离;然后,根据第三距离计算确定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调节量;根据尺寸调节量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以使第二投影画面达到极限位置。
(2)首先,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然后,根据第三图像信息,计算第三投影画面的边缘与障碍物的边缘之间的第三距离,并实时判断第三距离是否为0;最后,当第三距离为0时,则停止继续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此时,第三投影画面达到极限位置。
(3)首先,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然后,根据第三图像信息,判断第三投影画面的边缘与第一区域的边缘是否重叠;当第三投影画面的边缘与第一区域的边缘重叠,则停止继续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此时,第三投影画面达到极限位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投影画面控制方法的投影设备。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投影设备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投影画面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及11所示,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100,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10、数据运算模块120和画面调整模块130,其中:
信息采集模块110,用于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数据运算模块120,用于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画面调整模块130,用于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根据距离变化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距离差值;
数据运算模块120,还用于根据距离差值,获取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其中,第一尺寸调节信息为与距离差值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设置的尺寸调节量;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根据第一尺寸调节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特征比值;
数据运算模块120,还用于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和特征比值,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根据第二尺寸调节信息,调节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运算模块120,还用于当判断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获取第一位移调节量,其中,第一位移调节量为将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所需移动的最小位移量;根据第一位移调节量和预设的第二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获取目标位移调节量;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根据目标位移调节量,驱使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图未示)以及旋转底座(图未示),投影本体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投影本体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
信息采集模块110,还用于获取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根据第一图像信息,获取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数据运算模块120,还用于根据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获取转动角度信息;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根据转动角度信息,控制旋转底座转动投影本体以带动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息采集模块110,还用于获取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
数据运算模块120,还用于根据第二图像信息,判断第二投影画面是否满足预设的投影条件,其中,投影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条件用于表征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呈矩形,第二条件用于表征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清晰度达到预设的清晰度阈值;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当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一条件时,对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和/或,当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第二条件时,进行对焦处理以将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清晰度阈值。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信息采集模块110,还用于获取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
画面调整模块130,还用于根据第三图像信息,增大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数据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投影画面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C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C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投影画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
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获取第一位移调节量;其中,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为将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所需移动的最小位移量;
根据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和预设的第二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获取目标位移调节量;
根据所述目标位移调节量,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获取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所述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以外的区域;
其中,当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所述第一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增大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所述第一距离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增大;当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二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减小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所述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距离差值;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画面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为与所述距离差值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设置的尺寸调节量;
根据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特征比值;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和所述特征比值,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投影设备,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以及旋转底座,所述投影本体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所述投影本体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获取转动角度信息;
将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转动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所述投影本体以带动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投影画面是否满足预设的投影条件;其中,所述投影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呈矩形,所述第二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清晰度达到预设的清晰度阈值;
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对所述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和/或,
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进行对焦处理以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所述清晰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增大所述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
7.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一距离;获取第二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第二距离;
数据运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获取距离变化信息;当判断所述第一投影画面覆盖障碍物时,获取第一位移调节量;其中,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为将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时所需移动的最小位移量;根据所述第一位移调节量和预设的第二位移调节量进行计算,获取目标位移调节量;
画面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位移调节量,驱使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至障碍物以外的区域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根据所述距离变化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第三投影画面;所述第三投影画面位于障碍物以外的区域;其中,当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所述第一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增大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所述第一距离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增大;当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二距离变化信息时,对投影仪进行调焦以减小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所述第二距离变化信息用于指示投影画面与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距离差值;所述数据运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第一尺寸调节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为与所述距离差值所处的距离范围对应设置的尺寸调节量;所述画面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变化信息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的特征比值;所述数据运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尺寸和所述特征比值,获取第二尺寸调节信息;所述画面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尺寸调节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尺寸以形成所述第三投影画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包括投影本体以及旋转底座,所述投影本体安装在旋转底座上,所述投影本体用于向投射面投射投影画面;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投射面的第一图像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所述数据运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的位置信息和所述障碍物的位置信息,获取转动角度信息;所述画面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转动角度信息,控制所述旋转底座转动所述投影本体以带动所述第一投影画面移动以形成第二投影画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投射面的第二图像信息;所述数据运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图像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投影画面是否满足预设的投影条件;其中,所述投影条件包括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呈矩形,所述第二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第二投影画面在投射面上的清晰度达到预设的清晰度阈值;所述画面调整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一条件时,对所述第二投影画面进行梯形校正处理;和/或,当所述第二投影画面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进行对焦处理以将所述第二投影画面的清晰度调节至所述清晰度阈值。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投射面的第三图像信息;所述画面调整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图像信息,增大所述第三投影画面的尺寸。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85050.5A CN114979596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85050.5A CN114979596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79596A CN114979596A (zh) | 2022-08-30 |
CN114979596B true CN114979596B (zh) | 2024-05-07 |
Family
ID=82955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85050.5A Active CN114979596B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79596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0024A (zh) * | 2011-07-06 | 2014-03-19 | 株式会社理光 | 投影显示设备、信息处理设备、投影显示系统和程序 |
GB201513918D0 (en) * | 2014-08-08 | 2015-09-23 | Canon Kk |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
JP6186599B1 (ja) * | 2014-12-25 | 2017-08-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投影装置 |
CN107914708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后方障碍物检测和距离估算 |
CN111476839A (zh) * | 2020-03-06 | 2020-07-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702587A (zh) * | 2020-12-29 | 2021-04-23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跟踪投影方法及系统 |
WO2022012341A1 (zh) * | 2020-07-13 | 2022-01-20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设备、投影设备的自动对焦方法以及装置 |
WO2022041475A1 (zh) * | 2020-08-27 | 2022-03-03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投影画面的方法、装置以及投影设备 |
CN114175624A (zh) * | 2019-07-26 | 2022-03-1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控制装置、投影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
WO2022088684A1 (zh) * | 2020-10-26 | 2022-05-05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20897A (zh) * | 2020-11-19 | 2022-05-20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投影画面位置的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5-27 CN CN202210585050.5A patent/CN1149795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0024A (zh) * | 2011-07-06 | 2014-03-19 | 株式会社理光 | 投影显示设备、信息处理设备、投影显示系统和程序 |
GB201513918D0 (en) * | 2014-08-08 | 2015-09-23 | Canon Kk |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
JP6186599B1 (ja) * | 2014-12-25 | 2017-08-30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投影装置 |
CN107914708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后方障碍物检测和距离估算 |
CN114175624A (zh) * | 2019-07-26 | 2022-03-1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控制装置、投影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
CN111476839A (zh) * | 2020-03-06 | 2020-07-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2012341A1 (zh) * | 2020-07-13 | 2022-01-20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设备、投影设备的自动对焦方法以及装置 |
WO2022041475A1 (zh) * | 2020-08-27 | 2022-03-03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投影画面的方法、装置以及投影设备 |
WO2022088684A1 (zh) * | 2020-10-26 | 2022-05-05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00962A (zh) * | 2020-10-26 | 2022-05-13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控制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520897A (zh) * | 2020-11-19 | 2022-05-20 |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调整投影画面位置的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702587A (zh) * | 2020-12-29 | 2021-04-23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跟踪投影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79596A (zh) | 202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86581B2 (en) | Multi view camera registration | |
US8358873B2 (en) | Hybrid system for multi-projector geometry calibration | |
JP5744217B2 (ja) | 安定化と標的再設定のためのビデオ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AU2014240544B2 (en) | Translated view navigation for visualizations | |
CN115330966B (zh) | 户型图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9028721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tifying a wide-angle image | |
US20190266802A1 (en) | Display of Visual Data with a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 |
KR20150015680A (ko) | 특징점의 생성을 이용한 이미지 보정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22141826A1 (zh) | 一种智能跟踪投影方法及系统 | |
KR102654705B1 (ko) | 촬상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5330652A (zh) | 点云拼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40040093A1 (en) |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for customizing motion-based projection | |
CN113473095B (zh) | 一种避障动向投影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979596B (zh)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80294A1 (en) |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capture of stationary objects | |
WO2022062604A1 (zh) | 投影画面调节方法、装置、投影仪和存储介质 | |
CN115314689A (zh) | 投影校正方法、装置、投影仪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JP4722055B2 (ja) | 3次元モデルを縮尺変更する方法及び縮尺変更ユニット | |
CN114979597A (zh) | 投影画面控制方法、投影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20191589A (ja) | 投影装置、投影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US11146777B2 (en) | Efficient image population from captured scene | |
CN115150599B (zh)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2205814A1 (zh)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7152400B (zh) | 交通道路上多路连续视频与三维孪生场景融合方法及系统 | |
US20240073532A1 (en) |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omputer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