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599B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50599B CN115150599B CN202110352773.6A CN202110352773A CN115150599B CN 115150599 B CN115150599 B CN 115150599B CN 202110352773 A CN202110352773 A CN 202110352773A CN 115150599 B CN115150599 B CN 1151505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projection area
- determining
- preset position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1s,3r,4e,6e,8e,10e,12e,14e,16e,18s,19r,20r,21s,25r,27r,30r,31r,33s,35r,37s,38r)-3-[(2r,3s,4s,5s,6r)-4-amino-3,5-dihydroxy-6-methyloxan-2-yl]oxy-19,25,27,30,31,33,35,37-octahydroxy-18,20,21-trimethyl-23-oxo-22,39-dioxabicyclo[33.3.1]nonatriaconta-4,6,8,10 Chemical compound C1C=C2C[C@@H](OS(O)(=O)=O)CC[C@]2(C)[C@@H]2[C@@H]1[C@@H]1CC[C@H]([C@H](C)CCCC(C)C)[C@@]1(C)CC2.O[C@H]1[C@@H](N)[C@H](O)[C@@H](C)O[C@H]1O[C@H]1/C=C/C=C/C=C/C=C/C=C/C=C/C=C/[C@H](C)[C@@H](O)[C@@H](C)[C@H](C)OC(=O)C[C@H](O)C[C@H](O)CC[C@@H](O)[C@H](O)C[C@H](O)C[C@](O)(C[C@H](O)[C@H]2C(O)=O)O[C@H]2C1 PCTMTFRHKVHKIS-BMFZQQSS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426 transform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5—Geometric adjustment, e.g. keystone or converg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本申请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在侧投显示、避障显示等使用场景实现投影画面方正的效果,会经常用到数码梯形校正功能,将原本的全画面内容部分显示,部分隐藏达到在物理世界中画面方正的效果。对于带光学变焦的机器,调整完梯形校正之后,用户还可以进行光学缩放操作,但是由于此时存在侧投角度,原本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在经过光学缩放之后,会逐渐变成梯形。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后会造成原本已经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可选地,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方法还包括: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其中,第五投影区域为进行缩放后的第四投影区域,第四预定位置为第四投影区域内预定位置处的坐标,第四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梯形校正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
可选地,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获取第四投影区域内的第四预定位置;获取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第四投影区域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三映射关系。
可选地,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包括: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第五预定位置的比值关系,确定第五预定位置。
可选地,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比值关系确定第五预定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其中,光学缩放参考点为在投影装置中虚拟的投影平面中预先设定的用于对投影画面进行变焦处理的参考点;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第四预定位置处的第一距离;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第五预定位置处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确定比值关系。
可选地,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包括: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之前,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对应的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将最大内接矩形和/或最小外接矩形作为第二投影区域。
可选地,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包括:根据第一预定位置确定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对应的四个顶点坐标;将四个顶点坐标作为第二预定位置。
可选地,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包括: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确定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对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目标坐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根据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投影坐标的方式,通过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达到了基于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在物理世界的期望投影区域,并根据两者的映射关系,以及该实际投影区域对应的缩放前的虚拟投影画面确定投影坐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投影空间中坐标位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物理世界中投影区域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投影空间中坐标位置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典型的带光学变焦镜头在光学变焦过程中,对应投影画面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光学变焦位置与画面缩放比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投影装置在物理世界中的投影区域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过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确定最小外接矩形的过程示意图;
图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相关实施例,现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部分名词解释如下:
1.投射比就是投影距离与画面宽度之比。投影机相比其他显示产品的一个最大区别,莫过于显示画面的尺寸是可以调整的。投影距离越远则画面越大,但是不同的产品,投射画面大小的能力也不同。除了普通的投影镜头以外,还有短焦和长焦之分,当然它们的成本也不一样。那么,针对您的使用环境,如何选择投射比?这是投影机选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普通投影机的投射比,通常在1.5-1.9之间。当投射比小于1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短焦镜头;而当投射比达到0.4以下,我们通常称之为超短焦镜头。需要说明的是,投射比通常是一个范围,但也可以是定值。
2.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数码摄像机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数码摄像机的光学变焦方式与传统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相关实施例,现将光学缩放导致的梯形问题加以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投影空间中坐标位置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该投影空间为投影装置的虚拟投影画面,可以理解的是,该虚拟投影画面可以为投影装置在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画面对应的拟合画面,如图1所示,其中区域A为光学缩放前完整画面坐标区域,区域C为为了保证在某个侧投角度下,保证物理世界中画面方正而调整出的梯形校正坐标区域值,区域B为光学变焦缩放到某个位置后的完整画面区域,区域D为区域C在进行光学变焦缩放后的对应梯形校正坐标区域,图2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物理世界中投影区域示意图,如图2所示,区域C、区域D在物理空间中对应的投影区域Cw、Dw,其中,区域C在缩放前已经调整为一个方正画面,而经过光学变焦缩放之后,由于存在投射角度,同样的像素区域在不同距离成像大小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缩放之后区域Dw不再是一个矩形。即,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步骤S104,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步骤S106,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该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中,首先可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然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最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达到了基于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在物理世界的期望投影区域,并根据两者的映射关系,以及该实际投影区域对应的缩放前的虚拟投影画面确定投影坐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得到虚拟投影画面之后,可根据缩放的比例确定缩放前后区域的坐标范围,图4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投影空间中坐标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区域A为光学缩放前完整画面坐标区域,区域C为为了保证在某个侧投角度下,保证物理世界中画面方正而调整出的梯形校正坐标区域值,区域B为光学变焦缩放到某个位置后的完整画面区域,区域D为区域C在进行光学变焦缩放后的对应梯形校正坐标区域,其中,o点为光学缩放中心(即,光学缩放参考点,又简称光心)。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典型的带光学变焦镜头在光学变焦过程中,对应投影画面的移动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图示的光学缩放中心(即,光学缩放参考点)可以在画面内任意位置,甚至可以在画面外,其可以根据具体的光学设计而定。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光学变焦位置与画面缩放比例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光学变焦位置移动后,画面四点相对于光学缩放中心(光学缩放参考点)的缩放比例是按同样的比例进行线性缩放的,则可以统一用如下图所示的线性关系r=kb+c来表示,其中r代表在当前变焦位置b情况下,画面当前某个角点(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四个角点)到光心距离与最大画面下对应顶点到光心的距离oT1的比值;比如在最大投射比位置b2(此时画面右上角点为T2),则此时r=oT2/oT1,其中oT1为上图中光学中心o到T1角点的距离,oT2为上图中光学中心o到T2角点的距离,k,c为曲线参数,b为当前变焦位置。需要说明的是,若四个角点到光学缩放中心的距离变化关系不一致,则需要分别拟合四条曲线来表征画面位置;同时拟合曲线包括但不限于图示的线性关系,图4示出的缩放前后区域A与区域B分别对应图6中的光学变焦位置b1和b3,则可以得到区域A与区域B各自对应的距离比为r1=kb1+c与r3=kb2+c,;然后分别计算光学缩放参考点o到初始最大画面(投射比最小时,即对应画面最大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为缩放前区域A刚好为最大画面区域的情况,缩放前画面非最大画面时同样以最大画面为参考)的对应角点的比例下对应坐标,比如r1此时长度比为1,则左上角点长度为r1*oA得到左上角为A点,同样可以得到缩放前画面B、C、D点,而缩放后比例为r3,则左上角长度oa=r3*oA得到a点,类似按照比例可得b、c、d点。由此,可分别得到缩放前面画面区域A(矩形ABCD)与缩放后画面区域B(矩形abcd),可以理解的,对于画面是放大的情况,处理方式类似,只是相当于画面从区域B变成了区域A)。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中的第一预定位置坐标: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其中,第五投影区域为进行缩放后的第四投影区域,第四预定位置为第四投影区域内预定位置处的坐标,第四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梯形校正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之前,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上述第三映射关系,具体地,获取第四投影区域内的第四预定位置;获取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第四投影区域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三映射关系。
具体地,在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时,可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第五预定位置的比值关系,确定第五预定位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比值关系确定第五预定位置之前,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上述比值关系,具体地,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其中,光学缩放参考点为在投影装置中虚拟的投影平面中预先设定的用于对投影画面进行变焦处理的参考点;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第四预定位置处的第一距离;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第五预定位置处的第二距离;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确定比值关系。
可以理解的,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时,可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并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之前,可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对应的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将最大内接矩形和/或最小外接矩形作为第二投影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最大内接矩形对应的为采用调整后第二投影区域的区域面积相较于第一投影区域的区域面积变化较小者,例如,可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区域面积相对于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差值,以及该第一差值与第一投影区域的区域面积的第一比值,并确定最小外接矩形的区域面积相对于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二差值,以及该第二差值与第一投影区域的区域面积的第二比值;若第一比值小于第二比值,则认为最大内接矩形的区域面积相较于第一投影区域的区域面积变化较小,然后将最大内接矩形作为第二投影区域,容易注意到的是,如果第一比值与第二比值相同,则选取最小外接矩形,以保证在物理空间的投影画面为矩形的前提下,在物理空间所展示的投影画面较大以及画面微调比例相对于第一投影区域而言较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为取绝对值后的值。
可以理解的,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具体为根据第一预定位置确定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对应的四个顶点坐标,将四个顶点坐标作为第二预定位置,容易注意到的是,上述四个顶点坐标即为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左上、左下、右上及右下顶点(角点)处对应的坐标。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具体地,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并确定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然后对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最后,根据运算结果确定目标坐标。
现结合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中的相关实施例加以解释说明:
图7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投影装置在物理世界中的投影区域示意图,其中,区域Dw(四边形EFGH,第一投影区域)为图4中区域D(缩放后的第三投影区域,即,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区域Cw(第三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的对应的投影区域)为图4中区域C(第三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现结合图4与图7对本申请中的相关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可计算区域A(第四投影区域)到区域C(第三投影区域)的单应性变换矩阵H1(第三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区域C(第三投影区域)是为了确保在某个侧投角度下,保证物理世界中画面方正而调整出的梯形校正坐标区域。
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为:确定区域C(第三投影区域)的四个角点坐标(第三预定位置坐标),区域A(第四投影区域)的四个角点坐标(第四预定位置坐标),然后采用直接线性变换法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简称DLT)进行求解,得到单应性变换矩阵H1(第三映射关系),进一步地,将区域B(abcd、第五投影区域)的四点坐标(第五预定位置坐标)按照上一步的求得的单应性变换矩阵H1(第三映射关系)进行单应性变换得到的四个新坐标点,即区域D(efgh、缩放后的第三投影区域,即,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区域)的四点坐标。
然后,再计算物理世界中期望投影矩形区域(第二投影区域),例如,可以选择最大内接矩形、最小外接矩形等,以下以最大内接矩形为例,在区域Dw(即四边形EFGH内,第一投影区域)查找最大内接矩形为四边形KFHG(第二投影区域);计算四边形EFGH(区域DW、第一投影区域)到四边形KFHG(矩形、第二投影区域)的单应性变换矩形H2(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计算上图4中区域D(缩放后的第三投影区域,即,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区域)到区域C(第三投影区域)的单应性变换矩形H3(第二映射关系),最终调整后四点坐标值为初始梯形校正四点坐标值*H2*H3,得到的新四点坐标值即为补偿后的坐标值(目标坐标值),需要说明的是,该初始梯形校正四点坐标值为C区域(EFGH、第三投影区域)四个角点对应的坐标值。
图8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过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确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区域左上点A(Ax,Ay)、右上点B(Bx,By)中Y坐标的较大值,绘制与X轴(直线OX)平行的直线得到EB;选取区域左下点C(Cx,Cy)、右下点D(Dx,Dy)中Y坐标的较小值,绘制与X轴(直线OX)平行的直线得到CD;选取区域左上点A(Ax,Ay)、左下点C(Cx,Cy)中X坐标的较大值,绘制与Y轴(直线OY)平行的直线得到AC;选取区域右上点B(Bx,By)、右下点D(Dx,Dy)中X坐标的较小值,绘制与Y轴(直线OY)平行的直线得到BD;最终相交区域EBDC为最大内接矩形。
图9是本申请一种可选的确定最小外接矩形的过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确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区域左上点A(Ax,Ay)、右上点B(Bx,By)中Y坐标的较小值,绘制与X轴(直线OX)平行的直线得到AE;选取区域左下点C(Cx,Cy)、右下点D(Dx,Dy)中Y坐标的较大值,绘制与X轴(直线OX)平行的直线得到CD;选取区域左上点A(Ax,Ay)、左下点C(Cx,Cy)中X坐标的较小值,绘制与Y轴(直线OY)平行的直线得到AC;选取区域右上点B(Bx,By)、右下点D(Dx,Dy)中X坐标的较大值,绘制与Y轴(直线OY)平行的直线得到ED;最终相交区域AEDC为最小外接矩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补偿之后需要调整初始坐标的位置,画面形状会进行调整,因此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的选取标准为采用调整后区域面积相较于初始区域面积变化较小者(即如图8所示区域ABE/区域ABDC与图9所示区域AEB/区域ABDC中的比值较小者,如果比值相同,则选取最小外接矩形,以保证投影画面为矩形的前提下,投影画面较大,且画面微调比例较小。
图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2,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S204,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
S206,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S208,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该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中,首先可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然后,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次,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最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达到了基于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在物理世界的期望投影区域,并根据两者的映射关系,以及该实际投影区域对应的缩放前的虚拟投影画面确定投影坐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该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中,获取模块40,用于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第一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达到了基于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在物理世界的期望投影区域,并根据两者的映射关系,以及该实际投影区域对应的缩放前的虚拟投影画面确定投影坐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图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第二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三确定模块64,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四确定模块66,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该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中,第一确定模块60,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第二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第一预定位置与第二预定位置确定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三确定模块64,用于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第四确定模块66,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达到了基于物理空间的实际投影区域确定在物理世界的期望投影区域,并根据两者的映射关系,以及该实际投影区域对应的缩放前的虚拟投影画面确定投影坐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存在侧投角度,在梯形校正后进行光学缩放会造成原本已梯形校正调整好的矩形又会变成梯形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任意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执行以下功能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任意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实现以下功能: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投影区域为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确定第一投影区域在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以及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为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所述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
对所述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所述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五投影区域为进行缩放后的第四投影区域,第四预定位置为所述第四投影区域内预定位置处的坐标,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为所述投影装置中未进行梯形校正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三映射关系与第五预定位置,得到第一投影区域内的第一预定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四投影区域内的第四预定位置;
获取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
根据第四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三预定位置,确定所述第四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三投影区域的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四预定位置确定第五投影区域内的第五预定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四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五预定位置的比值关系,确定所述第五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四预定位置与比值关系确定所述第五预定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光学缩放参考点,其中,所述光学缩放参考点为在所述投影装置中虚拟的投影平面中预先设定的用于对所述投影画面进行变焦处理的参考点;
确定所述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所述第四预定位置处的第一距离;
确定所述光学缩放参考点距离所述第五预定位置处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比值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包括:
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
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对应的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将所述最大内接矩形和/或所述最小外接矩形作为所述第二投影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置确定所述最大内接矩形或最小外接矩形对应的四个顶点坐标;
将所述四个顶点坐标作为所述第二预定位置。
9.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为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所述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
对所述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所述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坐标。
10.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投影区域与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为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为对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所述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
对所述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所述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坐标。
11.一种确定目标坐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投影区域的第一预定位置,确定其对应的第二投影区域内的第二预定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投影区域为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物理空间对应的矩形投影区域,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为第三投影区域进行缩放后,在物理空间对应的投影区域,所述第三投影区域为投影装置中未进行缩放,且已梯形校正过的最大虚拟投影画面;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定位置与所述第二预定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第一映射关系;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在所述投影装置中对应的虚拟投影画面与第三投影区域的第二映射关系;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的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其中,所述目标坐标为投影装置进行投影时设置的投影坐标;
其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三投影区域内第三预定位置,确定目标坐标,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
对所述第一单应性变换矩阵、第二单应性变换矩阵以及所述第三预定位置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坐标。
12.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2773.6A CN115150599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352773.6A CN115150599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0599A CN115150599A (zh) | 2022-10-04 |
CN115150599B true CN115150599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3405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52773.6A Active CN115150599B (zh) | 2021-03-31 | 2021-03-31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5059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85481A (ja) * | 2006-09-26 | 2008-04-10 | Sharp Corp | 画像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WO2017077217A1 (fr) * | 2015-11-04 | 2017-05-11 | Smart Pixels | Calibration 3d d'un systeme de mapping video |
WO2018154634A1 (ja) * | 2017-02-21 | 2018-08-30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投写型表示装置、投写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0463191A (zh) * | 2017-03-23 | 2019-11-1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22146B1 (ja) * | 2004-06-16 | 2005-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ジェクタおよび画像補正方法 |
JP3953500B1 (ja) * | 2006-02-07 | 2007-08-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投影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US8393740B2 (en) * | 2009-03-12 | 2013-03-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with keystone correction |
US8717389B2 (en) * | 2010-08-06 | 2014-05-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jector array for multiple images |
JP6645687B2 (ja) * | 2015-08-31 | 2020-0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2021
- 2021-03-31 CN CN202110352773.6A patent/CN1151505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085481A (ja) * | 2006-09-26 | 2008-04-10 | Sharp Corp | 画像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WO2017077217A1 (fr) * | 2015-11-04 | 2017-05-11 | Smart Pixels | Calibration 3d d'un systeme de mapping video |
WO2018154634A1 (ja) * | 2017-02-21 | 2018-08-30 |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投写型表示装置、投写型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0463191A (zh) * | 2017-03-23 | 2019-11-1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投影仪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两步投影法校正图像采集中的梯形畸变;文小军;郑生生;葛丁飞;;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03);全文 * |
文小军 ; 郑生生 ; 葛丁飞 ; .两步投影法校正图像采集中的梯形畸变.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03),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50599A (zh) | 2022-1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36987B (zh) | 一种投影仪畸变校正方法、装置和投影仪 | |
KR100425751B1 (ko) | 디지털 카메라에서 이미지 왜곡을 소프트웨어적으로보정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KR20000023784A (ko) | 모자이크 이미지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
AU2017254859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sing frames of a captured video sequence | |
CN113689578B (zh) | 一种人体数据集生成方法及装置 | |
EP3583576A1 (en) | Refinement of structured light depth maps using rgb color data | |
CN111292278B (zh) | 图像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WO200603121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a general two dimensional spatial transformation | |
CN114727081A (zh) | 投影仪投影校正方法、装置及投影仪 | |
US20190058875A1 (en) | Three-Dimensional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Rapid Deployment Method for Same | |
CN110868541A (zh) | 视场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09690611B (zh) | 一种图像校正方法及装置 | |
KR102654705B1 (ko) | 촬상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5760602A (zh) | 图像校正方法、激光切割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8472756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high resolution image | |
CN115150599B (zh)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184609B (zh) | 图像融合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CN115150600B (zh) | 投影画面显示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投影仪 | |
CN115150598B (zh) | 确定目标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62604A1 (zh) | 投影画面调节方法、装置、投影仪和存储介质 | |
CN115529444A (zh) | 投影校正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150595B (zh) | 投影画面显示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投影仪 | |
CN115150596B (zh) | 投影显示方法、装置及投影设备 | |
JP2002260003A (ja) | 映像表示装置 | |
CN115150597B (zh) | 投影显示方法、装置及投影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