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9453A -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9453A
CN114979453A CN202110194421.2A CN202110194421A CN114979453A CN 114979453 A CN114979453 A CN 114979453A CN 202110194421 A CN202110194421 A CN 202110194421A CN 114979453 A CN114979453 A CN 114979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optimal
working mode
system state
sta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44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义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44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94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9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9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应用于应用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如此,通过监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来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并自适应调整到最优拍摄参数,从而在拍摄效果以及拍摄功耗之间取得平衡,提高拍摄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拍摄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的拍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高分辨率高帧率成为发展主流趋势,但是这也带来了手机功耗的增大。目前,使用手机拍摄时,往往采用固定的拍摄参数进行拍摄,固定的拍摄参数往往不能满足用户不同的拍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应用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拍摄装置,应用于应用处理器,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前端图像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应用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如此,通过监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来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并自适应调整到最优拍摄参数,从而在拍摄效果以及拍摄功耗之间取得平衡,提高拍摄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差和第一损耗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电量和损耗值系数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应用处理器。具体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和前端图像处理器(Previous Image SignalProcessor,Pre-ISP),前端图像处理器用于执行一部分图像处理器操作,比如执行Raw域的图像处理,应用处理器用于执行另一部分图像处理操作。这里,应用处理器可视为电子设备的“主处理器”,前端图像处理器可视为电子设备的“辅处理器”,通过双处理器的图像处理操作,可以提高图像处理效率。
本申请中描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Player,PMP)、可穿戴设备、相机等。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剩余电量、系统温度、系统负载。示例性的,系统剩余电量可以为电子设备电池剩余电量,系统温度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温度,比如,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温度,图像处理器的温度、中央处理器的温度、电源管理芯片的温度等等,系统负载可以为电子设备运行进程数量。
步骤102: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是对系统状态量化后得到的电量、温度值或负载数量等系统状态信息,通过预先建立系统状态信息和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将获取的电量、温度值或负载数量等系统状态信息作为已知条件,来确定最优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包括:从至少一个选择条件中,确定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所满足的目标选择条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将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作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个选择条件和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具体地,所述选择条件定义了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系统剩余电量的电量范围;
所述系统温度的温度范围;
所述系统负载的负载范围;
其中,不同选择条件对应电量范围、温度范围和负载范围不完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条件包括:
第一选择条件:所述系统剩余电量位于第一电量范围,或者所述系统温度位于第一温度范围;
第二选择条件:所述系统剩余电量位于第二电量范围,且所述系统温度位于第二温度范围;
第三选择条件:所述系统剩余电量位于第三电量范围,且所述系统温度位于第三温度范围,且所述系统负载位于第一负载范围;
第四选择条件:所述剩余电量位于第四电量范围。
示例性的,第一选择条件可以限制电子设备处于电量(即剩余电量)较低或温度较高的状态,第二选择条件可以限制电子设备处于电量充足且温度较低的状态,第三选择条件可以限制电子设备处于电量充足适中、温度适中,且负载适中的状态,第四选择条件可以限制电子设备极低。这里,第四电量范围低于第一电量范围,第一电量范围低于第三电量范围,第三电量范围低于第二电量范围,第一温度范围高于第三温度范围,第三温度范围高于第二电量范围,第一负载范围表征负载均衡的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低功耗模式、均衡模式、高性能模式、关闭模式。
示例性的,第一选择条件对应低功耗模式,第二选择条件对应高性能模式,第三选择条件对应均衡模式,第四选择条件对应关闭模式。也就是说,当电量较低或者温度较高时,选取低功耗模式;当电量充足并且温度较低时,选取高性能模式;电量充足适中、温度适中,且负载适中,选取均衡模式;当电量极低时,选取关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端图像处理器选择关闭模式时,应用处理器只允许某些关键应用或低功耗应用运行,比如,运行相机采用低分辨率和低帧率进行拍摄,直接禁止相机运行等。
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更多状态,即每一种选择条件之间还可以细分更多的选择条件,相应的上述相邻两种模式之间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折中模式,折中模式的性能和功耗也处于相邻两种模式之间,通过对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耗进一步细分,来设置一个或多个折中模式,从而提高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控制精准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先验数据得到的。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的本地存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最优工作模式确定的准确性,还可以根据用户对电子设备使用习惯,获取电子设备的本机数据,根据本机数据来对第一映射关系进行迭代更新,从而得到与用户自身使用习惯相匹配的第一映射关系,进一步提高拍摄参数的自适应调整进度。
步骤103: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种工作模式和最优拍摄参数的映射关系。
这里,通过预先为不同工作模式设置最佳匹配的拍摄参数,当确定了最优工作模式,根据第二映射关系来确定最优拍摄参数。根据最优工作模式和最优拍摄参数进行拍摄能够实现拍摄效果和功耗的最佳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是在产品研发阶段为不同工作模式设置的最佳拍摄参数,不同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佳拍摄参数不完全相同。
这里,最优拍摄参数为相机可调整的一种或多种拍摄参数。示例性的,所述最优拍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优分辨率、最优帧率和最优拍摄时长。
示例性的,可以分辨率包括:8K、4K、1080P、720P、480P、270P等,可选帧率包括:75fps、60fps、30fps、24fps等。拍摄时长可以以秒、分钟或小时为单位进行设置。这里,最优拍摄时长为建议的拍摄时长的上限值,达到最优拍摄时长可以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停止拍摄,或自动控制拍摄模组关闭。
步骤104: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控制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最优工作模式,执行一部分图像处理操作,比如,前端图像处理器进行Raw域的图像处理。Raw域的图像数据就是图像感应器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
同时,调整拍摄模组的拍摄参数为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拍摄模组会根据设置的最优分辨率、最优帧率和最优拍摄时长中的至少一种,来执行预览、拍照、录像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最优拍摄参数与历史拍摄参数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拍摄参数对应的参数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参数标识信息可以是以文字形式显示最优拍摄参数。比如参数数值。也可以以图形方式显示最优拍摄参数,比如滑动条、柱状图、饼状图等。显示模组可以在当前拍摄界面直接显示最优拍摄参数对应的参数标识信息,用户在拍摄时直接可以看到当前设置的最优拍摄参数。或者在参数设置界面上显示,当用户打开参数设备界面时才能看到当前设置的最优拍摄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优工作模式与历史工作模式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模式标识信息可以是以文字形式显示最优拍摄参数。比如工作模式名称,或者前端信号处理器的性能参数数值来表示工作模式,或者以图像方式表示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显示模组显示自适应调整功能的启动标识;若所述启动标识处于启动状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拍摄方法。
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启动标识,由用户灵活决定是否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调整方法,实现用户自主控制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启动标识处于关闭状态,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最佳拍摄参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修改拍摄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在关闭状态,拍摄参数不可自动调整,若用户没有修改拍摄,此时可以根据默认拍摄参数或历史拍摄参数执行拍摄操作。
这里,步骤101至步骤1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用于控制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模式的切换以及调整拍摄模组的拍摄参数。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处理器包括除Pre-ISP之外的其他处理器,比如,图像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射频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等。步骤101至步骤1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任一种应用处理器,比如,中央处理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测电子设备的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来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并自适应调整到最优拍摄参数,从而在拍摄效果以及拍摄功耗之间取得平衡,提高拍摄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下面对第一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可以通过多次迭代的方式为不同系统状态选择最优工作模式。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法具体包括:
步骤201:获取第一系统状态信息;
这里,第一系统状态信息是对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量化后得到的信息,第一系统状态信息表示第一系统状态,第一系统状态为拍摄前的系统状态。
步骤202: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设置第一工作模式;
这里,第一工作模式可以是为前端图像处理器随机设置的初始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也可以根据选择概率,选择最常使用的工作模式,比如均衡模式。
步骤203: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拍摄样本信息;
这里,根据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佳拍摄参数。
步骤204:根据预设的拍摄评价策略,对所述拍摄样本信息进行评价,得到拍摄评价结果;
这里,拍摄评价策略包括对图像质量评价和系统损耗评价,通过综合考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和系统损耗评价结果,得到本次拍摄的综合评价结果(即拍摄评价结果),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能够同时评价拍摄效果和功耗,利用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工作模式选择依据,能够为不同系统状态准确选择最优工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样本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拍摄前的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拍摄后的第二系统状态信息;
相应的,所述拍摄评价策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也就是说,通过拍摄前后的系统状态信息得到拍摄过程的系统损耗值,代表系统损耗情况。通过图像质量拼接策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具体地,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系统剩余电量和系统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拍摄前后温度差和电量差;将所述温度差作为非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一损耗值;将所述电量差作为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二损耗值;对所述第一损耗值和所述第二损耗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系统损耗值。
这里,合并运算包括加权运算,若第一损耗值和第二损耗值需要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则合并运算还包括归一化运算。
下面对系统损耗评价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试验前:电子设备处于系统状态1,该状态下的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包括温度数值为t1,电量为p1;
采用均衡模式。
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拍摄(包括拍摄照片、视频、预览图像),拍摄完成后,关闭系统相机,此时电子设备处于系统状态2,该状态下的第二系统状态信息包括温度数值为t2,电量为p2;针对状态2和状态1之间的差异,可以量化电子设备的损耗值s为:
s=a(t2-t1)+b(p1-p2)(损耗值包括两方面的,温度升高代表对拍摄效果的损耗,电量降低代表对续航的损耗,其中b可以是常量,a可以为变量,比如a=f(Δt)。
设置阈值函数f(Δt),当温度变化差距较低时候,函数变化较为缓慢,当温度变化高于阈值(温度过高),则函数数值会快速增加,因此,考虑到上述约束条件,阈值函数可以为:
Figure BDA000294549642000009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差和第一损耗值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3中,横坐标为温度差,纵坐标为第一损耗值,设置a1=2,b1=3,c1=5的一种情况,当Δt数值接近0的时候,函数数值为2,当Δt快速增加到5以上时候,那么f(Δt)数值会快速增加到a1+b1,也就是说当温度差变化较低时候,f(Δt)数值维持在低水平,当温差变化高于阈值,会快速增加到高水平,从而保证在温度过高时候(高于阈值)能够具有更大的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损耗值的计算公式选择,以及系数的选择还可以为其他,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曝光评价策略、色彩还原评价策略和清晰度评价策略;
所述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包括: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曝光评价值、色彩还原评价值和清晰度评价值中的至少一项评价值;若包含一项评价值,将一项评价值作为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若包含至少两项评价值,对所述至少两项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
这里,合并运算包括加权运算,若至少两项评价值需要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则合并运算还包括归一化运算。
下面对图像质量评价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可以通过对照片或视频的曝光、色彩还原以及清晰度3项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评价,得到图像质量评价值。
对第一工作模式下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评价,从三个方面对获取的图片/视频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曝光、色彩还原以及清晰度3个方面:
曝光主要检测是否产生过曝以及欠曝光现象,色彩还原是对拍摄的视频和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差异,清晰度采用现有的清晰度评价方法。得到图像质量评价值m。还原
m=c×P(曝光)+d×P(色彩还原)+e×P(清晰度)
其中,P(曝光)、P(色彩还原)和P(清晰度)分别表示对拍摄的图片/视频的三方面的评价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质量评价值的合并公式的选择,以及系数的选择还可以为其他,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所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包括:将系统剩余电量作为反比例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损耗值系数;利用所述损耗值系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这里,合并运算包括加权运算,若系统损耗值和图像质量评价值需要先进性归一化处理,则合并运算还包括归一化运算。
示例性的,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通过综合考虑图像质量评价结果和系统损耗评价结果,得到本次拍摄的综合评价结果score:
score=m-f(x)×s
其中f是变量,代表对拍摄效果的偏好程度,代表对二者(系统损害和拍摄效果的权衡程度),f可以为线性函数也可以为非线性函数。比如f的函数可以为:
Figure BDA0002945496420000111
其中,x代表拍摄前的系统剩余电量,v为定值,代表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赋予手机损耗的权重,当电量较低时候,那么电量损耗的权重较低,则更加偏好使用高性能的方式拍摄,当电量较低,那么电量损耗的权重则会增加。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电量和损耗值系数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图4中,横坐标为系统剩余电量x,纵坐标为损耗值系数。电量越充足损耗值系数越小,即电量损耗的权重减小,电量越低损耗值系数越大,即电量损耗的权重越大。
步骤205:判断拍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206;如果否,执行步骤207;
这里,收敛条件用于评价拍摄评价结果是否为最佳结果,如果满足收敛条件,则确定拍摄评价结果为最佳结果,对应的第一工作模式也为当前系统状态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如果不满足收敛条件,则确定拍摄评价结果不为最佳结果,保持第一系统状态不变,为第一系统状态设置新的工作模式作为第一工作模式,进行下一次拍摄和拍摄评价。
步骤206: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收敛条件,将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步骤207: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不满足所述收敛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下一次迭代处理,直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示例性的,若第一工作模式在初始状态为均衡模式,若均衡模式下派和评价结果不满足收敛条件,将均衡模式调整为高性能模式,返回步骤203,如此不断循环指导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训练阶段,在用户拍摄一段时间后系统状态改变,即从第一系统状态变为第二系统状态,为了保证检测准确性,在下一次迭代处理时,需要将系统状态调整到第一系统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最优工作模式的方法,是针对固定拍摄时长确定最优拍摄模式的方法,比如,拍摄照片、拍摄或预览固定时长的视频。对于固定拍摄时长,那么拍摄前后获取的score数值是唯一确定的,对于拍摄时长不固定的,score数值也是不同的,因此考虑到这个因素本申请实施例对视频拍摄过程,如何确定系统状态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获取第一系统状态信息;
步骤502: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设置第一工作模式;
步骤503: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
其中,不同拍摄样本信息是拍摄不同时长视频获得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样本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拍摄前的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拍摄后的第二系统状态信息;
相应的,所述拍摄评价策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具体地,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系统剩余电量和系统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拍摄前后温度差和电量差;将所述温度差作为非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一损耗值;将所述电量差作为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二损耗值;对所述第一损耗值和所述第二损耗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系统损耗值。
具体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曝光评价策略、色彩还原评价策略和清晰度评价策略;
所述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包括: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曝光评价值、色彩还原评价值和清晰度评价值中的至少一项评价值;若包含一项评价值,将一项评价值作为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若包含至少两项评价值,对所述至少两项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
具体地,所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包括:将系统剩余电量作为反比例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损耗值系数;利用所述损耗值系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步骤504:根据预设的拍摄评价策略,对所述拍摄样本信息进行评价,得到拍摄评价结果;
步骤505: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对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拍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最终的拍摄评价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对用户拍摄时长进行统计,确定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
当用户开启相机进行录像时候,拍摄参数需要进行确定,但是由于拍摄时长是非固定的,因此,拍摄后的状态也是非固定的,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个状态,此处可以考虑用户拍摄的大数据分布状态,利用先验知识,可以获取大量用户的拍摄数据,确定在进行录像的时候拍摄时长的分布状态。如图6所示,利用大量用户的拍摄数据,得到的拍摄时长和拍摄概率符合泊松分布。
泊松分布公式为
Figure BDA0002945496420000131
那么,在拍摄前系统状态为状态1,采用相同拍摄参数在不同拍摄时长之后,得到的拍摄后状态也会不同。
那么,为了更好的衡量不同状态下拍摄效果,可以将拍摄时长分为n个时间段,分别为:[t1,t2,...,tn],依照泊松分布获取不同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为[p1,p2,...,pn]。
根据步骤504得到的每个拍摄时长对应的拍摄评价结果scorei,得到状态1下最终的拍摄评价结果为:
scoresum=score1×p1+score2×p2+...+scoren×pn
如此,便可得到拍摄在第一系统状态下,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拍摄多个不同时长视频得到的综合拍摄评价结果。根据综合拍摄评价结果判断第一工作模式是否为当前系统状态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步骤506:判断拍摄评价结果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507;如果否,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收敛条件,将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步骤508: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不满足所述收敛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下一次迭代处理,直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拍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701:开启相机;
步骤702:获取系统状态并量化;
具体地,检测当前系统状态,并量化检测数据得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步骤703:查找当前系统状态下的最优工作模式;
具体地,确定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所满足的目标选择条件,从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目标选择条件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包括:低功耗模式、均衡模式、高性能模式、关闭模式。
示例性的,当系统剩余电量极低,应用处理器获取信息后台进程较多,那么前端图像处理器为在性能和功耗中的权衡中,会更偏向于压低功耗而保证拍摄时长,那么前端图像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更倾向于使用低功耗模式,低功耗模式对应着更低的拍摄帧率以及分辨率。
当系统剩余电量充足,系统温度较低,那么拍摄时候可以更加侧重于拍摄效果,控制前端图像处理器处于高性能模式,以更好的处理能力实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步骤704:查找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
具体地,从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
最优拍摄参数包括:最优分辨率、最优帧率和最优拍摄时长。
步骤705:判断是否允许智能修改拍摄参数;如果是,执行步骤706;如果否,执行步骤707;
步骤706:将拍摄参数修改为最佳拍摄参数;
步骤707:标识最佳拍摄参数,以提醒用户手动修改;
步骤708:进行拍照/录像;
步骤709:系统状态更新,返回步骤703。
也就是说,若检测到系统状态更新时,根据更新后的系统状态重新查找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采用本方案可以实现在用户拍摄时候能够依照电子设备的系统状态动态调整前端图像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在电量充足的时候工作在均衡模式或高性能模式以提高拍摄效果,在电量不足的时候工作在低功耗模式或处于关闭模式以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从而在拍摄效果以及拍摄功耗之间取得平衡,同时显示界面也可显示最佳拍摄参数,也可显示最佳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参数调整和模式调整的可视化。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一种拍摄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控制单元803,用于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从至少一个选择条件中,确定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所满足的目标选择条件;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将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作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个选择条件和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获取第一系统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设置第一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拍摄样本信息;根据预设的拍摄评价策略,对所述拍摄样本信息进行评价,得到拍摄评价结果;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收敛条件,将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不满足所述收敛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下一次迭代处理,直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样本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拍摄前的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拍摄后的第二系统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系统剩余电量和系统温度;
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拍摄前后温度差和电量差;将所述温度差作为非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一损耗值;将所述电量差作为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二损耗值;对所述第一损耗值和所述第二损耗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系统损耗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曝光评价策略、色彩还原评价策略和清晰度评价策略;
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曝光评价值、色彩还原评价值和清晰度评价值中的至少一项评价值;若包含一项评价值,将一项评价值作为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若包含至少两项评价值,对所述至少两项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将系统剩余电量作为反比例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损耗值系数;利用所述损耗值系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其中,不同拍摄样本信息是拍摄不同时长视频获得的;
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对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拍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最终的拍摄评价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对用户拍摄时长进行统计,确定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根据所述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系统剩余电量、系统温度、系统负载;
所述选择条件定义了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系统剩余电量的电量范围;所述系统温度的温度范围;所述系统负载的负载范围;其中,不同选择条件对应电量范围、温度范围和负载范围不完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种工作模式和最优拍摄参数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低功耗模式、均衡模式、高性能模式、关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最优拍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最优分辨率、最优帧率和最优拍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803,还用于所述最优拍摄参数与历史拍摄参数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拍摄参数对应的参数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803,还用于所述最优工作模式与历史工作模式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803,还用于控制显示模组显示自适应调整功能的启动标识;若所述启动标识处于启动状态,允许所述拍摄装置执行拍摄参数自适应调整操作。
上述拍摄装置应用于应用处理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901和前端图像处理器902和存储器903;
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901用于从存储器903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4。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应用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所示的芯片100包括应用处理器1001,应用处理器1001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可选地,如图10所示,芯片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2。其中,应用处理器1001可以从存储器1002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存储器1002可以是独立于应用处理器1001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应用处理器1001中。可选地,该芯片1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003。其中,应用处理器1001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003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可选地,该芯片1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004。其中,应用处理器1001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004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的应用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申请中表述“具有”、“可以具有”、“包括”和“包含”、或者“可以包括”和“可以包含”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指示存在对应的特征(例如,诸如数值、功能、操作或组件等元素),但不排除附加特征的存在。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拍摄方法,应用于应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包括:
从至少一个选择条件中,确定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所满足的目标选择条件;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选择条件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将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作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个选择条件和工作模式的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系统状态信息;
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设置第一工作模式;
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拍摄样本信息;
根据预设的拍摄评价策略,对所述拍摄样本信息进行评价,得到拍摄评价结果;
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收敛条件,将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对应的最优工作模式;
确定所述拍摄评价结果不满足所述收敛条件,调整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进行下一次迭代处理,直到拍摄评价结果满足所述收敛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样本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拍摄前的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拍摄后的第二系统状态信息;
所述拍摄评价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
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
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状态信息包括:系统剩余电量和系统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系统损耗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系统状态信息,确定拍摄前后温度差和电量差;
将所述温度差作为非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一损耗值;
将所述电量差作为线性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第二损耗值;
对所述第一损耗值和所述第二损耗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系统损耗值;
所述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曝光评价策略、色彩还原评价策略和清晰度评价策略;
所述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图像质量评价值,包括:
根据图像质量评价策略,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确定曝光评价值、色彩还原评价值和清晰度评价值中的至少一项评价值;
若包含一项评价值,将一项评价值作为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
若包含至少两项评价值,对所述至少两项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
所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合并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包括:
将系统剩余电量作为反比例函数的输入参数,得到损耗值系数;
利用所述损耗值系数对所述系统损耗值和所述图像质量评价值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所述拍摄评价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拍摄样本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得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其中,不同拍摄样本信息是拍摄不同时长视频获得的;
所述拍摄评价策略,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对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拍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运算,得到最终的拍摄评价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用户拍摄时长进行统计,确定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
根据所述拍摄时长的概率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两个拍摄样本信息的至少两个权重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最优拍摄参数;
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至少一种工作模式和最优拍摄参数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最优拍摄参数与历史拍摄参数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拍摄参数对应的参数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最优工作模式与历史工作模式不同时,控制显示模组显示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对应的模式标识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显示模组显示自适应调整功能的启动标识;
若所述启动标识处于启动状态,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
9.一种拍摄装置,应用于应用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系统状态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系统状态信息,确定前端图像处理器的最优工作模式;根据所述最优工作模式,确定拍摄模组的最优拍摄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前端图像处理器工作在所述最优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最优拍摄参数控制所述拍摄模组进行拍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前端图像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94421.2A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9794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4421.2A CN114979453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4421.2A CN114979453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9453A true CN114979453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4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4421.2A Pending CN114979453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94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3419A (zh) * 2023-07-03 2023-09-08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十亿级高精度相机的采集速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174A (zh) * 2008-12-26 2009-06-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质量评价装置和方法
WO2015165987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Connaught Electronics Ltd. Method for setting an image sensor of a vehicle camera of a motor vehicle into an image capturing state, camera system as well as motor vehicle
CN105979142A (zh) * 2016-06-03 2016-09-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温升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071284A (zh) * 2017-04-28 2017-08-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0866511A (zh) * 2019-11-21 2020-03-06 珠海市金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图像视频实时识别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0933294A (zh) * 2019-11-04 2020-03-2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174A (zh) * 2008-12-26 2009-06-0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质量评价装置和方法
WO2015165987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Connaught Electronics Ltd. Method for setting an image sensor of a vehicle camera of a motor vehicle into an image capturing state, camera system as well as motor vehicle
CN105979142A (zh) * 2016-06-03 2016-09-2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温升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071284A (zh) * 2017-04-28 2017-08-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CN110933294A (zh) * 2019-11-04 2020-03-27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66511A (zh) * 2019-11-21 2020-03-06 珠海市金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图像视频实时识别装置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3419A (zh) * 2023-07-03 2023-09-08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十亿级高精度相机的采集速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6723419B (zh) * 2023-07-03 2024-03-22 北京拙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十亿级高精度相机的采集速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00002B2 (en) High dynamic range transition
CN104488258B (zh) 用于双相机快门的方法和设备
JP6200104B2 (ja) 画像解像度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558917B2 (en) Transferring of digital images
US9137456B2 (en) Intelligent auto-exposure bracketing
JP6676539B2 (ja) センサーデータを後処理することによって電力消費を遅ら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9292911B2 (en) Automatic image adjustment parameter correction
CN10537649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使用模式切换方法的终端设备
US201303365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visual story board in real time
WO2010124080A1 (en) Image capture parameter adjustment using face brightness information
CN102946513A (zh) 一种启动拍摄装置高动态范围功能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182721A (zh) 提升人脸识别率的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方法
WO2020191707A1 (zh) 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装置
AU2015100630B4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ime lapse video acquisition and compression
CN114979453A (zh) 一种拍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0149828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controlling image exposure
CN117528228A (zh) 相机功耗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352110A1 (en) Object image cropping method, object image cropping system and digital image device
CN115776615A (zh) 曝光量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3315910A (zh) 拍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04576A (zh) 拍摄设备场景切换方法、装置、拍摄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04229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