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536B -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536B
CN114976536B CN202210635373.0A CN202210635373A CN114976536B CN 114976536 B CN114976536 B CN 114976536B CN 202210635373 A CN202210635373 A CN 202210635373A CN 114976536 B CN114976536 B CN 114976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hifting
network
cavity
comb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5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6536A (zh
Inventor
王强
张鑫桢
秦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Jingxin RF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35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6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13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4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electr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所述移相合路组件,包括腔体、多个移相网络以及合路网络,所述腔体包括用于对应容置各个移相网络的多个移相腔和用于容置所述合路网络的合路腔,所述合路腔在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处与各个移相腔相连通,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该移相合路组件的设置于移相腔内的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延伸至合路腔中,以与设置于合路腔中的合路网络的合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使得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之间无需转接件或跨接件相连接,且移相合路组件的结构及组装方式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相合路组件与配置了所述移相合路组件的天线,以及配置了所述天线的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系统融合、集成多个网络系统的天线成为了主流需求,同时为满足铁塔对天线迎风面积与重量等硬性要求,天线体积越小越好,质量越轻越好,由此需对天线进行小型化设计。为在有限的天线界面内集成更多频段网络,实现多个运营商共建共享,阵列复用和辐射单元复用方案在不增加天线阵列的基础上,设计更多独立工作的天馈系统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青睐。
目前主流设计方案为:一、阵子端接合路器实现辐射单元复用,独立两个工作频段输出,独立移相网络分别连接两个频段,但一个阵列空间设置两组移相网络,结构紧凑并且网络复杂,生产装配操作繁琐;二、合路网络与移相器集成设计,输出一套传输线网络,移相网络与辐射单元连接简洁,但已公开的合路器与移相器集成方案,均需引入一种转接件或跨接件,以将不同微波腔体内的移相电路连接或将合路电路与移相电路连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件的装配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而提供一种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为满足本发明的各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适应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而提供一种移相合路组件,包括腔体、多个移相网络以及合路网络,所述腔体包括用于对应容置各个移相网络的多个移相腔和用于容置所述合路网络的合路腔,所述合路腔在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处与各个移相腔相连通,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移相网络分别穿过其相应的移相腔与所述合路腔之间的连通孔,与所述合路网络相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移相网络分别用于通行不同频段的信号,各个移相网络的信号通过所述合路网络进行合路。
进一步的,所述合路网络包括多个合路单元,每个移相网络包括用于对同一频段信号分别进行移相的多个移相单元,不同移相腔中各有一个移相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网络中的同一合路单元的相应输入端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有插接孔,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形成有插针,所述插针插置于所述插接孔内。
具体的,所述移相网络所在平面与所述合路网络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移相腔相平行设置,所述合路腔形成于所述移相腔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腔体为一体挤压成型件。
具体的,所述移相腔和/或所述合路腔的外侧壁设有接线槽与接线孔,所述接线槽用于容置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所述接线孔用于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引入对应的移相腔或合路腔中,以与相对应的移相网络或合路网络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合路腔在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处设有焊接操作孔。
适应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而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如前一目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
适应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而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如前一目的所述的天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如下:
一方面,传统的移相合路器件需要通过跨接件或转接件连接移相网络和合路网络,而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移相网络的输出端与合路网络的输入端之间直接相连接,如此,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因无需设置跨接件与转接件,以减少物料成本,减少加工环节,以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另一方便,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通过移相腔和合路腔将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分离,避免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相互影响各自的电气性能;且,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可穿过移相腔进入合路腔以与合路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使得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的装配方式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左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移相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合路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实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相合路组件,所述移相合路组件的设置于腔体内的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之间直接相互连接,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之间无需通过转接件或跨接件连接,且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之间装配简单,便于生产加工。
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结合图1与图2,移相合路组件100包括腔体120、多个移相网络150以及合路网络160。
腔体120包括合路腔122与多个移相腔121,合路腔122用于容置合路网络160,移相腔121用于容置移相网络150,每个移相腔121对应容置一个移相网络150,且多个移相网络150分别通行不同频段的信号。
结合图3,多个移相网络150分别用于通行不同频段的信号,使得移相合路组件100可同时为多个频段的信号进行移相。每一移相网络150包括输入端与多个移相单元151,馈入移相网络150的同一频段信号经同一移相网络150的多个移相单元151进行分别移相,经同一移相网络150的各个移相单元151移相后的信号的相位各不同。
每个移相单元151均包括一个输出端1511,该输出端1511用于与合路网络160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移相单元151由馈线构成,自移相网络150的输入端延伸至输出端1511,移相单元151通过控制馈线的传输路径的长度,以控制信号所能移动的相位。移相网络150的多个移相单元151各自的传输路径长度不同,使得经各个移相单元151移相后的信号的相位不同。
结合图4,合路网络160用于对各个移相网络150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合路网络160包括多个合路单元161,各个合路单元161之间互不连通,多个合路单元161沿合路网络16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每个合路单元161包括多个输入端1611与一个输出端,不同移相网络150各有一个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合路网络160中的同一合路单元161的相应输入端1611相连接,以便于各个合路单元161分别对多个移相网络150各一个移相单元151经移相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也即是说,各个合路单元161分别对各个移相网络150输出的一路经移相后的信号进行合路。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的数量与移相网络150的数量相对应,以便于合路单元161与每个移相网络150均相连接。
例如,结合图2、图3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移相合路组件100中移相网络15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包括第一移相网络152和第二移相网络153。合路网络160的第一合路单元162包括第一输入端1621与第二输入端1622,第一输入端1621与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一移相单元1521的输出端1522相连接,第二输入端1622与第二移相网络153的第一移相单元(未示出)的输出端1531相连接,以便于第一合路单元162对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一移相单元1521与第二移相网络153的第一移相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
进一步的,合路网络160的第二合路单元164包括第一输入端1641与第二输入端1642,第一输入端1641与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二移相单元1524的输出端1525相连接,第二输入端1642与第二移相网络153的第二移相单元(未示出)的输出端相连接,以便于第二合路单元164对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二移相单元1524和第二移相网络153的第二移相单元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
结合图2,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移相网络150所在的平面与合路网络160所在平面相垂直,便于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沿移相网络150的宽度方向延伸,以与合路网络160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
结合图3与图4,每个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数量与合路网络160的合路单元161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移相单元151具有一个输出端1511,每个移相单元151只与对应的一个合路单元161相连接,各个移相单元151所连接的合路单元161不同,以便于移相网络150与合路网络160的所有合路单元161均相连接。
为便于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相对于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在空间上垂直相交,以便于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具体言之,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的延伸路径与相对应连接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出端1611的延伸路径相垂直设置。
结合图4与5,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设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设有插接孔1612,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形成有插针1512,将插针1512插置于插接孔1612中,以便于设置于移相腔121中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设置于合路腔122中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
结合图2,移相合路组件100包括多个移相网络150,该多个移相网络150分别设置于多个移相腔121中,该多个移相网络150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其中一个移相网络150的所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上,多个移相网络150的投影相互重合,该多个移相网络150各自所在的平面与合路网络160所在的平面相垂直,以便于各个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的插针1512与相应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的插接孔1612相插接连接。
同一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的数量与移相网络150的数量相对应,且合路单元161与每个移相网络150均相连接,每个移相网络150设置一个移相单元151与相对应的合路单元161相连接,各个移相单元151所连接的合路单元161不同。因,合路网络160的多个合路单元161沿合路网络16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为便于不同移相网络150的各一个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分别与同一合路单元161中相应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则将与同一合路单元161相连接的各个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设置于同一空间区域中。
具体言之,在移相网络150所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上,各个移相网络150的与同一合路单元161相连接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的投影相互重叠或重合,且合路单元161的各个输入端的投影也相互重叠或重合,以便于各个移相网络150的输出端1511的插针1512与相对应的合路单元161输入端1611的插接孔1612相插接连接。
例如,结合图2、图3及图4,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一移相单元1521的输出端1522与第一合路单元162的第一输入端1621相插接连接;第二移相网络163的第一移相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合路单元162的第二输入端1622相插接连接;且在其中一个移相网络所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上,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一移相单元1521的输出端1522的投影、第二移相网络163的第一移相单元的输出端的投影、第一合路单元162的第一输入端162的投影及第一合路单元162的第二输入端163的投影相互重叠或重合设置,以便于第一合路单元16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对应与第一移相网络152的第一移相单元1521的输出端1522和第二移相网络153的第一移相单元的输出端相对应插接连接。
结合图2,腔体120的合路腔122与多个移相腔121之间的结构关系与合路网络160与移相网络150之间的结构关系相对应设置。具体言之,多个移相腔121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移相网络150所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上,该多个移相腔121的投影相互重合,以便于该多个移相腔121分别容置相对应的移相网络150。合路腔122设置于移相腔121的延伸方向的一侧,移相腔12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与合路腔122在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相垂直设置,以便于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延伸至合路腔122内与相对应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出端相连接。
移相腔1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壁1211、第二腔壁1212、第三腔壁1213及第四腔壁1214,第一腔壁1211与第三腔壁1213相对设置,第二腔壁1212与第四腔壁1214相对设置。相邻两个移相腔中其中一个移相腔的第一腔壁1211与另一个移相腔的第四腔壁1214相接设置,该相接的第一腔壁1211与第四腔壁1214一体化设置,以减小腔体120的体积,减轻腔体120的重量。
合路腔1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腔壁1221、第六腔壁1222、第七腔壁1223及第八腔壁1224所围成,第五腔壁1221与第七腔壁1223相对,第六腔壁1222与第八腔壁1224相对,且第五腔壁1221与各个移相腔121的第二腔壁1212相接设置,该合路腔122的第五腔壁1221与各个移相腔121的第二腔壁1212一体化设置为第九腔壁1225,以减小腔体120的体积,减轻腔体120的重量。
为便于设置于移相腔121中的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与设置于合路腔122中的合路网络160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第九腔壁1225上设有贯通的连通孔1215,以连通移相腔121与合路腔122。移相网络150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穿过连通孔1215进入合路腔122,以使得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的插针1512于合路腔122内与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的连接端子的插接孔1612相插接连接。
对应每个移相网络150的每个输出端1511均在第九腔壁1225中对应设置一个连通孔1215,以便于每个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均伸入合路腔122内与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
移相腔121的宽度大于相对应的移相网络150的宽度,在装配时,在将移相网络150设置于移相腔121中后,沿移相网络150的宽度方向将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经连通孔1215推入合路腔122中,以便于移相网络150的输出端1511的插针1512与合路单元161的相对应的输入端1611的连接端子的插接孔1612相插接,使得移相网络150的输出端1511与相对应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入端1611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腔体120为一体挤压成型,使得腔体120可一体成型,提高腔体120结构稳定性,减少加工工序。
移相网络150与合路网络160均由金属带线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与图6,合路腔122在其第七腔壁1223上设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为焊接操作孔1226,该焊接操作孔1226用于焊接头的伸入,以焊接相插接设置的插针1512与插接孔1612,使得插针1512与插接孔1612稳定连接。焊接操作孔1226所处位置与相对应的需焊接的插针1512延伸而入的连通孔1215的位置相对应。每个连通孔1215均对应在第七腔壁1223上设有一个焊接操作孔1226。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与图2,移相腔121的不与合路腔122相连接的腔壁设有接线槽1227与贯穿腔壁的接线孔,接线槽1227用于容置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且将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焊接于接线槽1227。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经接线孔延伸至移相腔121内,以使得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与移相网络150的输入端相连接,具体的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与移相网络150的输入端相焊接。优选的,接线槽1227与接线孔设置于移相腔121的第四腔壁1214上。
合路腔122的不与移相腔121相连接的腔壁上设有接线槽1228与贯穿腔壁的接线孔,以便于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引入合路腔122内,以合路网络160的合路单元161的输出端相焊接。优选的,合路腔122的第七腔壁1223或第八腔壁1224上设有接线槽1228与接线孔。
在一个实施中,本发明的移相合路组件100可反接,将合路网络160的输出端作为信号输入端,将移相网络150的输入端作为信号输出端,以起到功分移相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相网络150与合路网络160均分别设置于介质板上,移相网络150所在的介质板对应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设有相应的延伸段,以便于设置于介质板上的移相单元151的输出端1511经连通孔1215伸入合路腔122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上文所述移相合路组件与辐射阵列,所述移相合路组件的多个合路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辐射阵列中对应的辐射单元相电性连接,以便于合路单元为相对应的辐射单元输出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上文所述的天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相合路组件,该移相合路组件的设置于移相腔内的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延伸至合路腔中,以与设置于合路腔中的合路网络的合路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使得移相网络与合路网络之间无需转接件或跨接件相连接,且移相合路组件的结构及组装方式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发明中发明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多个移相网络以及合路网络,所述腔体包括用于对应容置各个移相网络的多个移相腔和用于容置所述合路网络的合路腔,所述合路腔在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处与各个移相腔相连通,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多个移相网络各自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合路网络所在的平面相垂直,各个所述移相腔相平行设置,所述合路腔形成于所述移相腔的一侧,在其中一个移相网络的所在平面的投影方向上,所述多个移相网络的投影相互重合,所述移相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壁、第二腔壁、第三腔壁及第四腔壁,第一腔壁与第三腔壁相对设置,第二腔壁与第四腔壁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移相腔中的其中一个移相腔的第一腔壁与另一个移相腔的第四腔壁相接设置,该相接的第一腔壁与第四腔壁一体化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相网络分别穿过其相应的移相腔与所述合路腔之间的连通孔,与所述合路网络相插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相网络分别用于通行不同频段的信号,各个移相网络的信号通过所述合路网络进行合路。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网络包括多个合路单元,每个移相网络包括用于对同一频段信号分别进行移相的多个移相单元,不同移相腔中的各一个移相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网络中的同一合路单元的相应输入端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有插接孔,所述移相网络的输出端形成有插针,所述插针插置于所述插接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一体挤压成型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腔和/或所述合路腔的外侧壁设有接线槽与接线孔,所述接线槽用于容置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所述接线孔用于将同轴电缆的内导体引入对应的移相腔或合路腔中,以与相对应的移相网络或合路网络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腔在所述合路网络的输入端处设有焊接操作孔。
9.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相合路组件。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
CN202210635373.0A 2022-06-06 2022-06-06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Active CN114976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373.0A CN114976536B (zh) 2022-06-06 2022-06-06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5373.0A CN114976536B (zh) 2022-06-06 2022-06-06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536A CN114976536A (zh) 2022-08-30
CN114976536B true CN114976536B (zh) 2023-11-21

Family

ID=8295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5373.0A Active CN114976536B (zh) 2022-06-06 2022-06-06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5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237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移相结构及天线
CN210430115U (zh) * 2019-05-13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CN210468048U (zh) * 2019-10-30 2020-05-0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移相器及其腔体结构
CN113437455A (zh) * 2021-06-08 2021-09-24 华南理工大学 分频移相器、馈电网络及基站天线
CN114497930A (zh) * 2022-01-06 2022-05-1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合路移相装置与天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2379A (zh) * 2017-12-29 2018-06-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移相结构及天线
CN210430115U (zh) * 2019-05-13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相器、阵列天线及基站
CN210468048U (zh) * 2019-10-30 2020-05-0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移相器及其腔体结构
CN113437455A (zh) * 2021-06-08 2021-09-24 华南理工大学 分频移相器、馈电网络及基站天线
CN114497930A (zh) * 2022-01-06 2022-05-1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合路移相装置与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536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2234B (zh) 基站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CN109638457B (zh) 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US9456514B2 (en) Phase shifting device
WO2019128218A1 (zh) 移相结构及天线
CN110931987B (zh) 移相馈电装置、辐射阵列及大规模阵列天线
CN109659694B (zh) 移相馈电装置及基站天线
CN113437455B (zh) 分频移相器、馈电网络及基站天线
CN109478705B (zh) 同轴线-波导管转换器
CN104681896A (zh) 一种多路一体化介质移相器
CN110661102B (zh) 移相装置及基站天线
WO2019128216A1 (zh) 移相结构及天线
CN210692765U (zh) 移相馈电装置、辐射阵列及大规模阵列天线
CN111211391A (zh) 合路器
CN114976536B (zh) 移相合路组件、天线及基站
CN212412206U (zh) 馈电网络、天线系统及基站
CN114497930B (zh) 合路移相装置与天线
CN116387789A (zh) 宽带大功率多路分配合成器
CN112993569B (zh) 馈电网络及天线
CN213636263U (zh) 一种天线内置合路器
CN101291009A (zh) 多路微波开关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9312980U (zh) 一种广播电视同相大功率合成器
CN209804858U (zh) 复合网络微波器件及天线
CN113745775A (zh) 集成馈电器的移相器及应用其的天线
CN112599947A (zh) 一种天线内置合路器
CN111063998A (zh) 天线及馈电校准网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