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471A - 一种储能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471A
CN114976471A CN202210894980.9A CN202210894980A CN114976471A CN 114976471 A CN114976471 A CN 114976471A CN 202210894980 A CN202210894980 A CN 202210894980A CN 114976471 A CN114976471 A CN 114976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uded angle
fireproof
energy storage
storage batter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49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76471B (zh
Inventor
黄帅伟
王健鹏
范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air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49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76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83Flame arresting or ignition-preven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该储能电池箱包括导流防火组件,导流防火组件设置在电池包的上方,通过将第一防火板上对应泄压阀的位置设置凸起结构,从而缩短了设置于凸起结构底部的引导部与第二防火板上的易破裂部的间距,从而当某一电芯单元发生热失控时,从该电芯单元中喷出的高温气体或者液体能够在引导部的引导下往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和第三防火板间的导流通道进行引导,及时向外释放高温高压的流体,同时外部的冷却流体也能沿着导流通道引导至泄压阀的位置,避免电芯单元发生爆炸;而且由于各导流通道相互独立,使得从电芯单元喷出的流体不会引起相邻电芯单元的热失控,提升了整个储能电池箱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箱。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箱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消防安全,现有储能电池箱体在电池包的上方对应于泄压阀的位置设有消防灭火材料,在电芯发生热失控时,在热冲击或者热熔作用下将消防灭火材料释放出来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消防灭火材料对应泄压阀设置,在发生热失控时,在热冲击或者热熔作用下将消防灭火材料立即释放出来,会阻止热失控电芯泄压阀处的高温气体或电解液释放,高温气体或电解液释放不出来,电芯压强增大会容易发生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箱,以解决现有的储能电池箱在灭火时容易导致电芯爆炸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包括:电池包和导流防火组件,所述储能电池箱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上方,所述电池包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芯单元,所述导流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多个第三防火板;所述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依次设置在所述电芯单元的泄压阀上方,所述导流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多个第三防火板;所述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依次设置在所述电芯单元的泄压阀上方,所述第一防火板对应于所述泄压阀的区域向靠近所述第二防火板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结构;多个所述第三防火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所述第二防火板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导流通道;所述第二防火板对应于所述泄压阀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易破裂部,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部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将所述泄压阀喷出的流体导流至对应的所述导流通道或者将外部的冷却流体经所述导流通道引导至所述泄压阀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引导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块引导板,两块所述引导板的下端对接形成呈V形结构;所述第三防火板靠近第一防火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V形结构适配的V形凹槽,所述V形凹槽与所述V形结构密封连接,所述第三防火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防火板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易破裂部在所述第二防火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环形结构;所述V形结构的底端在所述第二防火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易破裂部沿第一方向的对称中心线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火板向下延伸出包围所述易破裂部的环形立壁;所述环形立壁远离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一端包围所述泄压阀,并压合在所述电芯单元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火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凸起结构两侧的第一平板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还包括第一衔接部,所述引导板分别通过对应侧的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防火板包括第二平板结构和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均与所述电池包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环形立壁由所述第二平板结构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衔接部位于所述易破裂部的周边区域,且被所述环形立壁包围;所述第一衔接部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衔接部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衔接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衔接部向靠近所述泄压阀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第二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引导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衔接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衔接部向靠近所述泄压阀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第二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夹角;所述引导板分别朝远离所述第二衔接部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连接处的相切平面与所述第一衔接部所在的平面重叠。
可选地,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两侧靠近所述电芯单元边缘的位置设置收集通道,所述收集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导流通道两端的出口处均设置有灭火剂管路和第一冷却液管路,所述灭火剂管路和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灭火剂管路和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出口之间均留有预设间距。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位于所述灭火剂管路的上方;和/或,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和所述灭火剂管路都与所述导流通道两端的出口之间留有预设间距;和/或,所述灭火剂管路的管道材质具有第一融化阈值温度,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的管道材质具有第二融化阈值温度,所述第二融化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融化阈值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通过将第一防火板上对应泄压阀的位置设置凸起结构,从而缩短了设置于凸起结构底部的引导部与第二防火板上的易破裂部的间距,从而当某一电芯单元发生热失控时,从该电芯单元中喷出的流体(包括高温气体或者液体)能够在引导部的引导下往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和第三防火板间的导流通道进行引导,及时释放高温高压的流体,同时外部的冷却流体也能沿着导流通道引导至泄压阀的位置进行降温灭火,避免电芯单元发生爆炸,而且由于各导流通道相互独立,使得从电芯单元喷出的流体不会引起相邻电芯单元的热失控,提升了整个储能电池箱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箱沿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箱的导流防火组件的第三防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储能电池箱的导流防火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储能电池箱的导流防火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电池包;110-电芯单元;110a-泄压阀;200-壳体;300-导流防火组件;300a-导流通道;310-第一防火板;310a-凸起结构;311-引导部;311a-引导板;312-第一平板结构;313-第一衔接部;320-第二防火板;321-易破裂部;322-第二平板结构;323-第二衔接部;324-收集通道;325-环形立壁;330-第三防火板;400-第一冷却液管路;500-灭火剂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 “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箱,包括:电池包100和导流防火组件300,导流防火组件300用于布置在储能电池箱的电池包100上方,电池包100安装在储能电池箱的壳体200内部,导流防火组件300固定安装在电池包100的上方。其中,电池包100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芯单元110,第一方向为图2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具体地,导流防火组件300具体包括第一防火板310、第二防火板320以及多个第三防火板330。其中,第二防火板320、第一防火板310依次设置在电芯单元110的泄压阀110a上方,即第二防火板320布置在第一防火板310的下方,第二防火板320相对于第一防火板310更靠近电芯单元110的泄压阀110a,并且覆盖整个电池包100的区域。为了减小第一防火板310与第二防火板320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在第一防火板310对应于泄压阀110a的区域设有向靠近第二防火板320的一侧凸起的凸起结构310a,凸起结构310a沿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第一防火板310、第三防火板330以及第二防火板320一体成型连接,第二防火板320可以通过连接件与电池包100连接。
可选地,凸起结构310a可以是沿第一方向连续延伸的结构,也可以是仅针对泄压阀110a的区域进行设置,从而形成沿第一方向间断设置的凸起结构310a。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凸起结构310a沿第一方向连续延伸为例进行示例说明。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防火板33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将第一防火板310和第二防火板320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导流通道300a,每个导流通道300a均为由第一防火板310、第二防火板320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三防火板330构成的密封通道,避免热失控时喷出的流体或者高温气体影响相邻的电芯单元110。第三防火板330具体可以设置在相邻电芯单元110的边界位置,使得每个电芯单元110的泄压阀110a都对应设置有一个导流通道300a。
本实施例中的导流通道300a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可以看作是电芯单元1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看作是电芯单元110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为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以保证热失控的流体能够沿着电芯单元110的长度方向导流。
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火板320对应于泄压阀110a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易破裂部321,易破裂部321的厚度相对于第二防火板320的其它区域的厚度更薄,从而在热失控流体的冲击作用下更容易破裂,这样便于热失控时电芯单元110内的流体从泄压阀110a喷出并进入导流通道300a,防止电芯单元110内部过热而发生爆炸,提高了整个电池箱的安全性。
为了便于引流,凸起结构310a的底部向靠近第一防火板310的方向凸起形成引导部311,引导部311将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向两侧(沿第二方向)导流至对应的导流通道300a,当需要降温灭火是还能将外部的冷却流体(灭火剂或者冷却液等)经从该导流通道300a向内经引导部311引导至泄压阀110a的位置,以便进行降温灭火。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通过将第一防火板310上对应泄压阀110a的位置设置凸起结构310a,从而缩短了设置于凸起结构310a底部的引导部311与第二防火板320上的易破裂部321的间距,从而当某一电芯单元110发生热失控时,从该电芯单元110中喷出的流体(包括高温气体或者液体)能够在引导部311的引导下往第一防火板310、第二防火板320和第三防火板330间的导流通道300a进行引导,及时释放高温高压的流体,同时外部的冷却流体也能沿着导流通道300a引导至泄压阀110a的位置进行降温灭火,避免电芯单元110发生爆炸,而且由于各导流通道300a相互独立,从电芯单元110喷出的流体不会引起相邻电芯单元110的热失控,提升了整个储能电池箱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引导部31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块引导板311a,两块引导板311a的下端对接形成呈V形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三防火板330靠近第一防火板310的一端(上端)设有V形凹槽,V形凹槽与V形结构相适配,并且二者之间采用密封连接,提高密封效果;同时第三防火板330的下端与第二防火板320之间也采用密封连接,从而构建出用于流体(高温气体或者液体)导流且密闭的导流通道300a。
可选地,第一防火板310、第二防火板320以及第三防火板330的材料为云母,通过云母材料制成的防火板可以防止某一电芯单元110热失控后喷出的流体流动到相邻的电芯单元110上,避免引发相邻电芯单元110的热失控。第三防火板330可以与第一防火板310或者第二防火板32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通过设置V形结构的引导部311,使得引导部311的底部与易破裂部321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引导部311两侧的部分与易破裂部321之间的距离更短,从而当某一电芯单元110发生热失控时,便于更快的将从该电芯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往第一防火板310和第二防火板320之间的导流通道300a引导;同时由于从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冲击力很大,将引导部311设计为中间部分低逐渐往两侧部分变高的V形结构,使得第一防火板310的中央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提高了第一防火板310的抗冲击能力,防止第一防火板310被冲击破坏,即整个引导部311除了具备将从该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往第一防火板310和第二防火板320间的导流通道300a引导之外,还起到加强第一防火板310强度、提升抗冲击力的作用。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易破裂部321在第二防火板3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轮廓可以与泄压阀110a的外形轮廓相适应,并且能够覆盖泄压阀110a所在的区域,以保证热失控的流体从泄压阀110a喷出时能够从易破裂部321冲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将引导部311设置在泄压阀110a的正上方,使得V形结构(引导部311)的底端在第二防火板32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易破裂部321沿第一方向的对称中心线重叠,这样可以保证从泄压阀110a冲出的流体正好能够喷射在V形结构的底部位置,利用V形结构的结构特性可将流体快速地向两侧导流至导流通道300a。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5,为了提升第二防火板320的支撑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的导流,第二防火板320向下延伸出包围易破裂部321的环形立壁325,环形立壁325与泄压阀110a一一对应设置。环形立壁325远离第二防火板320的一端(图中为环形立壁325的下端)包围整个泄压阀110a,并压合在电芯单元110的顶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第二防火板320为一水平设置的平板,在第二防火板320的易破裂部321附近向泄压阀110a方向延伸出与泄压阀110a形状匹配的环形立壁325,一方面给第二防火板320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泄压阀110a喷出的流体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还可以在第二防火板320和电芯单元110之间构建出铺设线路的空间,使得空间合理利用。
可选地,第一防火板310上的引导部远离第二防火板3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沿第一方向延伸,从而提升引导部的结构强度,提高抗冲击能力。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1和图2,在第二防火板320的两侧靠近电芯单元110边缘的位置设置收集通道324,收集通道324可以将从热失控电芯单元110中喷出并被引导到电芯单元110边缘的电解液进行收集,从而防止电解液对电芯的腐蚀。
可选地,收集通道324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可以设置成底部为平面或者弧形面的沟槽,便于电解液的汇集和流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2和图5,第一防火板310包括凸起结构310a和位于凸起结构310a两侧的第一平板结构312,凸起结构310a包括引导部311和位于引导部311两侧的第一衔接部313,引导部311的两块引导板311a分别通过对应侧的第一衔接部313与第一平板结构312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防火板310的引导部311两侧边缘设置第一衔接部313,进一步缩短引导部311与易破裂部321的间距,同时仅在与易破裂部321对应的部分设置引导部311,从而节省了第一防火板310的材料。
可选地,第一平板结构312、第一衔接部313以及引导板311a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成一体结构,从而提高第一防火板3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第二防火板320包括第二平板结构322和第二衔接部323,易破裂部321通过第二衔接部323与第二平板结构322连接,第二平板结构322与第一平板结构312均与电池包100的上表面平行。第二衔接部323位于易破裂部321的周边区域,且被环形立壁325包围。第一衔接部313在第二防火板320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衔接部323重叠,使得在第一衔接部313与第二衔接部323之间构成引导结构,引导结构为导流通道300a的一部分。
可选地,第二平板结构322、第二衔接部323以及易破裂部321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成一体结构,从而提高第二防火板32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易破裂部321的厚度小于周边第二衔接部323的厚度,保证电芯单元110热失控时喷出的流体更容易冲破易破裂部3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衔接部313倾斜设置,第一衔接部313与对应侧的第一平板结构312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为钝角。第二衔接部323向靠近泄压阀110a的方向倾斜,并与对应侧的第二平板结构32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为钝角。引导板311a与第一平板结构312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γ,第三夹角γ为钝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以及第三夹角γ均相等。从而在第二防火板320的易破裂部321与第一防火板310的引导部311之间形成两个平行且倾斜设置的引导结构,该引导结构内的流体阻力更小,能够更快地将从易破裂部321中喷出的流体导引出来,并且有利于外部消防管道中的冷却液体更快的导引至热失控电芯单元110中。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所示,第一夹角α与第二夹角β相等,且均大于第三夹角γ,即第二衔接部323与引导板311a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从而使得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横截面呈一近似喇叭状结构,能够更快的将从易破裂部321中喷出的流体从热失控电芯中导引出来,同时可以让后续从消防管道中的冷却液体更快的导引到热失控的电芯单元110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衔接部313倾斜设置,第一衔接部313与对应侧的第一平板结构312的夹角为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为钝角。第二衔接部323向靠近泄压阀110a的方向倾斜,第二衔接部323与对应侧的第一平板结构312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第二夹角β为钝角,第二夹角β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夹角α。
具体地,引导板311a分别朝远离第二衔接部323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与第一衔接部313的连接处的相切平面与第一衔接部313所在的平面重叠,从而使得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横街面呈一近似喇叭状结构,进一步增大了喇叭口的空间,优化了喇叭的侧面,从而使得阻力进一步更小,能够更快的将从易破裂部321中喷出的流体从热失控电芯中导引出来,并且使得后续从消防管道中的冷却液体更快的导引到热失控的电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在导流通道300a两端的出口处均设置有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导流通道300a两端的灭火剂管路500可以为同一管路,导流通道300a两端的第一冷却液管路400也可以为同一管路,这样便于布置相应的管线。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灭火剂管路500中通入的灭火剂为气体灭火剂。
具体地,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与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之间具有预设间距,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用于当电芯单元110热失控时,对从导流通道300a内引出的流体进行灭火和冷却降温。
可选地,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与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之间的预设间距为5厘米~20厘米。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导流通道300a两端采用双出口的设计,使得从出口处排出的高温流体可以快速地从导流通道300a快速地向外扩散,共同增大了流体排出的路径,这样可以快速降低失控电芯单元110的压强,同时外部的冷却流体也能沿着导流通道300a引导至泄压阀110a的位置进行降温灭火,从而防止电芯单元110发生爆炸,进而提高整个电池箱的安全性。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灭火剂管路500以及第一冷却液管路400可以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储能电池箱的壳体200或者电池包100上,并且灭火剂管路500位于下方,第一冷却液管路400位于上方。
具体地,灭火剂管路500与第一冷却液管路400都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被熔化或者被破坏的管路,但是灭火剂管路500与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的被熔化阈值温度不同。其中,灭火剂管路500的管路材质具有第一融化阈值温度T1,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的管路材质具有第二融化阈值温度T2。其中,T2>T1,例如:T2=200℃,T1=100℃,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流体温度采用不同的降温灭火策略,既能保证电池箱的安全,也能节约灭火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通过将灭火剂管路500和第一冷却液管路400正对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设置,从而可以正对从导流通道300a出口排出的高温流体(包括高温气体和/或高温液体),更快地感应到从出口排出的流体温度;当灭火剂管路500在高温流体的影响下达到第一融化阈值温度T1后,灭火剂管路500在对应于该导流通道300a出口的部分被破坏或融化,相应的气体灭火剂喷出并在周围空间弥散,并逐渐的借助导流通道300a向失控电芯单元110内扩散,产生抑火环境进行灭火。
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进一步的设计有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的第二融化阈值温度T2大于第一融化阈值温度T1,从而当气体灭火剂不足以灭掉火时,在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排出的气体温度进一步上升,从而达到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的第二融化阈值温度T2时,第一冷却液管路400在该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对应的部分被破坏,冷却液从该被破坏的部分喷出,相应的冷却液喷出并在周围空间弥散,并逐渐的借助导流通道300a向失控电芯单元110内扩散,产生抑火环境进行灭火,并防止火灾的进一步扩展;同时,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冷却液管路400与导流通道300a的出口正对,且第一冷却液管路400设计在灭火剂管路500上方,使得从第一冷却液管路400的该被破坏部分喷出的冷却液可以进入到导流通道300a中,并经导流通道300a引导至引导部311,借助于引导部311的V 形结构设计,冷却液可以从易破裂部321的开口被反向引导到失控电芯单元110中,进一步对电芯单元110进行灭火,提高灭火效果。
可选地,在储能电池箱的前端设计冷却液储存装置和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将第一冷却液管路400和灭火剂管路500从冷却液储存装置和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引出,然后正对储能电池箱两侧的导流通道300a出口设置,这样针对一个电池包100形成位于两侧的两路第一冷却液管路400和两路灭火剂管路500,两路管路的同时存在为降温灭火提供了双保险,可以在某一路失效情况下,另一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消防灭火,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箱的消防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冷却液储存装置和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可以设计在储能电池箱中,也可以设计在储能电池箱外,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还包括:第二冷却液管路,第二冷却液管路包绕在电池包100的外部,该第二冷却液管路同时连接到冷却液存储装置上。
具体地,第二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在驱动泵的驱动下循环流动并为电池包100散热,这样在电芯单元110热失控前温度上升过程中,第二冷却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就能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热失控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整个储能电池箱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二冷却液管路的管道材质具有第三融化阈值温度T3,第三融化阈值温度T3大于第二融化阈值温度T2,由于第二融化阈值温度T2大于第一融化阈值温度T1,则T3>T2>T1,例如:T3=300℃,T2=200℃,T1=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电池箱,第二冷却液管路除了作为散热的功能之外,还作为消防安全的第三道屏障,当前两道屏障失效时,从导流通道300a内流出的流体温度升高至T3时,第二冷却液管路破裂,冷却液从第二冷却液管路中流出,将整个储能电池箱空间灌入冷却液,从而避免了火灾的进一步恶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状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导流防火组件,所述导流防火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上方;所述电池包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电芯单元;
所述导流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板、第二防火板以及多个第三防火板;所述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依次设置在所述电芯单元的泄压阀上方,所述第一防火板对应于所述泄压阀的区域向靠近所述第二防火板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结构;
多个所述第三防火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第一防火板和所述第二防火板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导流通道;
所述第二防火板对应于所述泄压阀的区域分别设置有易破裂部,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部设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将所述泄压阀喷出的流体导流至对应的所述导流通道或者将外部的冷却流体经所述导流通道引导至所述泄压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两块引导板,两块所述引导板的下端对接形成呈V形结构;
所述第三防火板靠近第一防火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V形结构适配的V形凹槽,所述V形凹槽与所述V形结构密封连接,所述第三防火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防火板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破裂部在所述第二防火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为环形结构;
所述V形结构的底端在所述第二防火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易破裂部沿第一方向的对称中心线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火板向下延伸出包围所述易破裂部的环形立壁;
所述环形立壁远离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一端包围所述泄压阀,并压合在所述电芯单元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凸起结构两侧的第一平板结构,所述凸起结构还包括第一衔接部,所述引导板分别通过对应侧的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连接;
所述第二防火板包括第二平板结构和第二衔接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均与所述电池包的上表面平行,所述环形立壁由所述第二平板结构向下延伸;所述第二衔接部位于所述易破裂部的周边区域,且被所述环形立壁包围;
所述第一衔接部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衔接部在所述第二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衔接部向靠近所述泄压阀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第二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二夹角;
所述引导板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所在平面的夹角为第三夹角;
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且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衔接部与所述第一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衔接部向靠近所述泄压阀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二衔接部与所述第二平板结构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所述引导板分别朝远离所述第二衔接部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与所述第一衔接部的连接处的相切平面与所述第一衔接部所在的平面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和/或,所述第二防火板的两侧靠近所述电芯单元边缘的位置设置收集通道,所述收集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正对所述导流通道两端的出口均设置有灭火剂管路和第一冷却液管路;所述灭火剂管路和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灭火剂管路和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与所述导流通道的出口之间均留有预设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位于所述灭火剂管路的上方,
和/或,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和所述灭火剂管路都与所述导流通道两端的出口之间留有预设间距;
和/或,所述灭火剂管路的管道材质具有第一融化阈值温度,所述第一冷却液管路的管道材质具有第二融化阈值温度,所述第二融化阈值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融化阈值温度。
CN202210894980.9A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储能电池箱 Active CN114976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4980.9A CN114976471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储能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4980.9A CN114976471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储能电池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471A true CN114976471A (zh) 2022-08-30
CN114976471B CN114976471B (zh) 2022-09-30

Family

ID=8296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4980.9A Active CN114976471B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储能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4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4394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15472964A (zh) * 2022-11-14 2022-12-13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WO2024067982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Webasto SE Vehicle batter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7836A (ja) * 2008-10-17 2010-04-30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それを電源として用いた電子機器、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ケース
US20170165513A1 (en) * 2014-02-13 2017-06-15 Zhejiang Geely Autom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utomatic fire-extinguishing system of vehicle battery
CN109585769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输出端子及使用该电池输出端子的电池盖板
US20190237729A1 (en) * 2016-09-20 2019-08-0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embossed safety vent
CN112086605A (zh) * 2020-10-19 2020-12-15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KR102197092B1 (ko) * 2020-03-10 2020-12-31 주식회사 태희에볼루션 에너지저장장치 화재예방 시스템
CN213752873U (zh) * 2020-12-29 2021-07-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WO202214206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热失控的组件及电池模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97836A (ja) * 2008-10-17 2010-04-30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それを電源として用いた電子機器、及び電池パック用ケース
US20170165513A1 (en) * 2014-02-13 2017-06-15 Zhejiang Geely Autom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utomatic fire-extinguishing system of vehicle battery
US20190237729A1 (en) * 2016-09-20 2019-08-0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with embossed safety vent
CN109585769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输出端子及使用该电池输出端子的电池盖板
KR102197092B1 (ko) * 2020-03-10 2020-12-31 주식회사 태희에볼루션 에너지저장장치 화재예방 시스템
CN112086605A (zh) * 2020-10-19 2020-12-15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213752873U (zh) * 2020-12-29 2021-07-2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WO202214206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热失控的组件及电池模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24394A (zh) * 2022-09-20 2022-10-21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15224394B (zh) * 2022-09-20 2022-11-22 广东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WO2024067982A1 (en) * 2022-09-29 2024-04-04 Webasto SE Vehicle battery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15472964A (zh) * 2022-11-14 2022-12-13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471B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76471B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
EP388304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safety structure thereof
EP3890053B1 (en) Battery pack
ES2942028T3 (es) Batería, y aparato relacionado correspondiente, método de preparación y dispositivo de preparación
CN112086605B (zh) 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43697B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9779492B (zh) 一种湿化阻燃防火门
CN109585744A (zh) 电池包和配置该电池包的电动汽车
CN114976470B (zh) 一种储能电池箱
CN113572184A (zh) 储能系统的储电模块和储能系统
CN213466577U (zh) 换热板、电池箱及车辆
CN211530139U (zh) 模组箱体及电池模组
KR20230025892A (ko) 전지, 전기 장치, 전지 제조 방법 및 기기
JP2022536404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そ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ラック及び電力貯蔵装置
CN219149083U (zh) 电池灭火结构、二次电池及动力装置
CN219149082U (zh) 电池灭火系统及动力装置
CN213878331U (zh) 一种模组排气结构及装置
CN112002846B (zh) 电池容器及其电池的灭火方法、车辆
KR20240019841A (ko) 배터리, 전기 사용 장치,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설비
CN1166668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多级主被动防护的电池模组
CN115149152A (zh) 一种电池
CN209496914U (zh) 电池包和配置该电池包的电动汽车
CN218890090U (zh) 电池的灭火装置以及电池
CN218896754U (zh) 电池箱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9017759U (zh) 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