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5833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5833A
CN114975833A CN202210689295.2A CN202210689295A CN114975833A CN 114975833 A CN114975833 A CN 114975833A CN 202210689295 A CN202210689295 A CN 202210689295A CN 114975833 A CN114975833 A CN 114975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sub
opening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9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好
张正川
马扬昭
夏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9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5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5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5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和黑矩阵,位于多个子像素远离衬底基板一侧,黑矩阵围绕形成开口,子像素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色阻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至少部分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交叠,色阻与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本发明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均衡光感元件设置区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增加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光亮度,并降低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反射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0年06月29日、申请号为202010611770.5、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等方面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而显示装置作为信息交换和传递的主要载体和物质基础,现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为了实现例如摄像等功能,往往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光感元件设置区放置光感元件。外界环境光可以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传到光感元件,实现例如摄像等功能。光感元件设置区还可以进行图像显示,从而实现全屏显示。为了降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率,一般在显示面板中使用偏光片,但是偏光片的透过率太低,影响到达光感元件的光亮度。如果将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偏光片去除,此时,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反射率增加,影响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均衡光感元件设置区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增加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光亮度,并降低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反射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光感元件设置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围绕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
衬底基板;
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内;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子像素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子像素的数量;
多个色阻和黑矩阵,位于所述多个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黑矩阵围绕形成开口,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所述色阻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交叠,所述色阻与所述子像素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时,被子像素反射的外界环境光穿过与子像素一一对应的色阻后减弱,从而降低了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反射率。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黑矩阵与子像素不交叠。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中子像素外的区域时,至少部分区域中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可以被黑矩阵吸收,从而降低了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反射率。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设置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或者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即,第二显示区中黑矩阵的图形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中黑矩阵的图形密度,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区比第一显示区具有更低的反射率,以尽量降低显示区的整体反射率。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的面积,即,第一显示区中黑矩阵的图形密度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中黑矩阵的图形密度,防止在光感元件设置区中设置过多的黑矩阵,从而增加了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的光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S1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S1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S2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9为沿图8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2为沿图11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4为沿图13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6为沿图15中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18为沿图17中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S1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S1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图4,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显示区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第一显示区101至少部分围绕第二显示区102(图1中以U型第二显示区102外边缘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显示区102围绕光感元件设置区103。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20、多个色阻40和黑矩阵30。多个子像素2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显示区100内。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小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也就是说,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子像素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子像素密度,从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子像素20之间的区域可以透过外界环境光,增加了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光亮度。多个色阻40和黑矩阵30位于多个子像素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黑矩阵30围绕形成开口310,开口310为不设置黑矩阵30的区域,开口310例如可以为在黑矩阵层上通过掩膜刻蚀工艺形成。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开口31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色阻4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至少部分开口31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交叠,色阻40与子像素20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开口310指的是多个开口310中的至少部分个开口310,例如100个开口310中的至少10个开口310。其中,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色阻40,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20时,被子像素20反射的外界环境光穿过与子像素20一一对应的色阻40后减弱,从而降低了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30,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黑矩阵30与子像素20不交叠。外界环境光照射到显示面板中子像素20外的区域时,至少部分区域中反射的外界环境光可以被黑矩阵30吸收,从而降低了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设置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即,第二显示区102中黑矩阵30的图形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黑矩阵30的图形密度,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区102比第一显示区101具有更低的反射率,以尽量降低显示区100的整体反射率。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即,第一显示区101中黑矩阵30的图形密度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黑矩阵30的图形密度,防止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设置过多的黑矩阵30,从而增加了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光亮度。
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不仅与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例如还可以与黑矩阵30的厚度、开口310位置处的反射率等有关。其中,开口310位置处的反射率例如可以包括开口310暴露出的金属膜层的面积以及反射率,或者开口310暴露出的非金属膜层的反射率。
示例性地,参考图2、图3和图4,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等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102中子像素密度等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子像素密度,因此在形成子像素20时,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具有相同的子像素20排布方式,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二显示区102中单元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小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子像素20的数量,即,将第二显示区102作为显示的过渡区,从而优化显示区100的视觉体验。
示例性地,参考图2、图3和图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黑矩阵30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外界环境光照射到光感元件设置区103时,可以穿过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透光区并照射至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可选地,参考图2、图3和图4,第二显示区102中的黑矩阵30覆盖开口310外的全部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102中,至少部分开口310中可以设置子像素20,所有开口310之外的区域全部覆盖黑矩阵30,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区102的反射率最低,以降低显示区100的整体反射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102中还可以设置多个分立的黑矩阵30,相邻黑矩阵30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
可选地,参考图2、图3和图4,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60。多个薄膜晶体管6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位于黑矩阵30与衬底基板10之间,并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子像素20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用于驱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子像素2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从而扩大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透光面积,增加了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光亮度。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的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被黑矩阵30覆盖,照射至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的外界环境光被黑矩阵30吸收,从而避免了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降低了显示区100的整体反射率。
示例性地,参考图3,为了示意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在第二显示区102中设置情况,图3中省略了第二显示区102中的黑矩阵30等结构。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开口310之外的区域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的排布方式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参考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走线81(图3中仅以一条第一走线81进行示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第一走线81的一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电连接,第一走线81的另一端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子像素20电连接。第一走线81的透过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例如,第一走线81的透过率大于90%、95%或者99%,也就是说,第一走线81为透明走线,从而降低第一走线81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率。
可选地,参考图2、图3和图4,多个薄膜晶体管60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和第三薄膜晶体管603。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位于第二显示区102,并与第二显示区102内的子像素20电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603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第三薄膜晶体管603位于第一显示区101内的子像素20与衬底基板10之间,第三薄膜晶体管603与第一显示区101内的子像素20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均小于第三薄膜晶体管603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的面积。由于将用于驱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子像素2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二显示区102中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因此本发明实施中,减小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02的尺寸,以在第二显示区102的有限区域内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02,降低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和第二薄膜晶体管602的设置难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以及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均等于第三薄膜晶体管603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的面积。
示例性地,参考图2、图3和图4,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的子像素20与衬底基板10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薄膜晶体管602还可以不和子像素20交叠,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参考图2和图3,子像素2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的投影为第一图形,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开口31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为第二图形,第二图形的形状与第一图形的形状相一致。也就是说,第二图形的形状与第一图形的形状相同,但是第二图形与第一图形大小不等。即,第一图形与第二图形相似。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子像素20的边缘与开口310的边缘相似,从而可以尽量减小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黑矩阵30的面积,增加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透光区的面积,从而增加了透过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光亮度。
示例性地,参考图2和图3,子像素2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的投影为第一矩形,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开口31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为第二矩形。
在降低显示区100整体反射率的基础上,还可以设置黑矩阵30的厚度、开口310边缘与子像素20边缘之间距离以及在第二过渡区102中开设第二开口312中至少一者,实现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例如可以为10%、5%或者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5,黑矩阵3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黑矩阵31、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的第二黑矩阵32和位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第三黑矩阵33。第二黑矩阵32的厚度小于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小于第一黑矩阵31的厚度。由于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位面积内反射率最高的第一显示区101中第一黑矩阵31具有最大的厚度,单位面积内反射率最低的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二黑矩阵32具有最小的厚度,单位面积内反射率居中的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第三黑矩阵33具有居中的厚度,从而在降低显示区100整体反射率的基础上,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尽量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沿着第一显示区101指向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方向上,第二黑矩阵32的厚度逐渐增加。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匹配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设置第二黑矩阵32的厚度沿着第一显示区101指向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方向上逐渐增加,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沿着第一显示区101指向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方向上逐渐降低,从而对于单位面积反射率而言,第二显示区102作为一种反射率的过渡区,优化视觉体验。
图7为图2中S2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7,多个子像素2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沿第一方向X上,开口31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与该开口310暴露的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沿第二方向Y上,开口310的边缘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与该开口310暴露的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D2。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一距离D1;和/或,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二距离D2。由于子像素20边缘与开口310边缘距离越远,子像素20中的金属膜层或者子像素20下方金属膜层被暴露出来的越多,该开口310处反射率越高;子像素20边缘与开口310边缘距离越近,子像素20中的金属膜层或者子像素20下方金属膜层被暴露出来的越少,该开口310处反射率越低。其中,开口310暴露出的金属膜层将在后续做进一步介绍。由于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内黑矩阵30的面积,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单位面积的反射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单位面积内反射率最高的第一显示区101中开口310暴露的金属膜层的面积最小,单位面积内反射率最低的第二显示区102中开口310暴露的金属膜层的面积最大,单位面积内反射率居中的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开口310暴露的金属膜层具有居中的面积,从而在降低显示区100整体反射率的基础上,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尽量小。
为了清晰起见,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分别称为第一横向距离D11、第二横向距离D12和第三横向距离D13,将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分别称为第一纵向距离D21、第二纵向距离D22和第三纵向距离D23。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D12>D13>D1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D22>D23>D2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D12>D13>D11,且D22>D23>D2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例如,在设置第二黑矩阵32的厚度小于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小于第一黑矩阵31的厚度时,也设置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一距离D1;和/或,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二距离D2。通过对开口310边缘与子像素20边缘之间距离,以及黑矩阵30厚度的设置,实现降低显示区100整体反射率,以及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
示例性地,参考图2和图3,多个像素单元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内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像素单元包括呈品字形排布的三个子像素20。同一像素单元中,两个子像素20位于第二方向Y上的同一列,另一子像素20与该两个子像素20位于不同列。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具有其他的子像素排布方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参考图2和图3,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三个子像素20构成的像素单元阵列排布,相邻两个像素单元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一个像素单元中的三个子像素20离散分布,相邻子像素20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9为沿图8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多个子像素20包括显示子像素201和虚设子像素202。第一显示区101包括显示子像素201,第二显示区102包括显示子像素201和虚设子像素202。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显示子像素201的数量小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显示子像素201的数量,第一显示区101为主显示区,第二显示区102为过渡显示区。多个开口310包括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显示子像素20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第一开口311暴露出显示子像素201。虚设子像素20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暴露出虚设子像素202。其中,显示子像素201用于正常的发光显示,虚设子像素202不用于发光显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102中除了设置暴露出显示子像素201的第一开口311外,还设置有暴露出虚设子像素202的第二开口312,相对于将第一开口311之外所有区域均覆盖黑矩阵30而言,相对减小了黑矩阵30的覆盖面积,以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尽量小。
示例性地,参考图8和图9,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包括显示子像素201,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不包括虚设子像素202。虚设子像素202仅仅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虚设子像素202对应设置与之电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仅设置虚设子像素202,不设置与虚设子像素202对应电连接的第二薄膜晶体管602。
可选地,参考图8和图9,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的面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102中除了设置暴露出显示子像素201的第一开口311外,还设置有暴露出虚设子像素202的第二开口312,相对于将第一开口311之外所有区域均覆盖黑矩阵30而言,相对减小了黑矩阵30的覆盖面积,增加了第二显示区102的反射率,由于虚设子像素202不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可以将虚设子像素202设置于空缺子像素位置,同时将虚设子像素202所在的第二开口312的面积设置为小于第一开口311的面积,保证第二显示区102的反射率不至于过大,保证显示区100整体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其中,空缺子像素位置指的是,相对于第一显示区101中子像素密度而言,在第二显示区102中可以设置子像素20而没有设置子像素20的位置。
可选地,参考图9,子像素20包括第一电极21、有机发光功能层22和第二电极23,有机发光功能层22位于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23之间。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50,像素限定层50位于第一电极21与第二电极33之间,像素限定层50包括多个通孔51,通孔5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在第二开口312位置处,未在像素限定层50层上设置通孔51。显示子像素201中,有机发光功能层22位于通孔51中,有机发光功能层22与第一电极21接触,从而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3可以向有机发光功能层22中注入空穴和电子,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功能层22中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跃迁从而使得显示子像素201发光显示。虚设子像素202中,第一电极21与有机发光功能层22之间间隔有像素限定层50,第一电极21与发光功能层22之间电绝缘,从而虚设子像素202无法进行发光显示。
示例性地,参考图9,子像素20中的金属膜层主要为第一电极21,第一电极21为反射电极,显示面板为顶发光的显示面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以为底发光的显示面板。子像素20下方的金属膜层主要为薄膜晶体管60和多种信号线(图中未示出),信号线例如数据线、扫描线和电源线等。薄膜晶体管60包括源极61、半导体层62、栅极63和漏极64,其中,源极61、栅极63和漏极64可以包括金属材料,为金属膜层。
示例性地,参考图9,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为有机发光功能层2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子像素20在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开口310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色阻40可以仅位于开口310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色阻40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开口310中,色阻40的另一部可以位于黑矩阵3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有机发光功能层2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电极2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开口310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电极2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黑矩阵30用于遮挡第一电极21的边缘。由于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第一电极21与薄膜晶体管60不完全重合,因此黑矩阵30还用于遮挡薄膜晶体管60,防止薄膜晶体管60反射外界环境光。
可选地,参考图8和图9,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60,薄膜晶体管60与第一电极21电连接。多个子像素20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阵列排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第一显示区101中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一排薄膜晶体管60的数量等于第二显示区102中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一排薄膜晶体管60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101中一行薄膜晶体管60的数量等于第二显示区102中一行薄膜晶体管60的数量,因此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中扫描线(图中未示出)驱动的一行薄膜晶体管60的数量相同,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中扫描线上具有相同的负载,从而避免了因负载不等导致的显示不均现象的发生。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一开口311的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二开口312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虚设子像素202不进行图像显示,因此可以将虚设子像素202设置于空缺子像素位置,同时将虚设子像素202所在的第二开口312的面积数量小于第一开口311的数量,保证第二显示区102的反射率不至于过大,保证显示区100整体具有较低的反射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的面积,且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一开口311的数量大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第二开口312的数量,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参考图8和图10,沿第一方向X上,排列成一排的第二开口312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开口31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排列成一排的虚设子像素202中的任意相邻两个虚设子像素20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开口312以及第二开口312中的虚设子像素202都设置为均匀分布,第二显示区102对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整体较为均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12为沿图11中CC’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和图12,多个开口310包括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位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即为子像素20外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102中除了设置暴露出子像素20(具体为显示子像素201)的第一开口311外,还设置有第二开口312,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不与子像素20交叠,相对于将第一开口311之外所有区域均覆盖黑矩阵30而言,相对减小了黑矩阵30的覆盖面积,以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使得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相邻两者之间的反射率差异尽量小。
示例性地,参考图11和图12,第二开口312也不与薄膜晶体管60交叠。所有的第二开口312均设置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部分第二开口312位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时,还可以设置另一部分第二开口312与薄膜晶体管60交叠,和/或,另一部分第二开口312与虚设子像素交叠。
示例性地,参考图11和图12,显示面板在第二开口312处镂空,即第二开口312处未设置色阻4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开口312中还可以设置色阻40,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参考图11,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开口311的数量等于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的数量之和。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第二显示区102中所有的空缺子像素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开口312,使得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开口310均匀分布,第二显示区102对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整体较为均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14为沿图13中D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和图14,多个薄膜晶体管60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602,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位于第二显示区102,并与第二显示区102内的子像素20电连接,至少部分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位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多个开口310包括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子像素20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位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60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区102中除了设置暴露出子像素20(具体为显示子像素201)的第一开口311外,还设置有第二开口312,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暴露出第二薄膜晶体管602,相对于将第一开口311之外所有区域均覆盖黑矩阵30而言,相对减小了黑矩阵30的覆盖面积,以均衡第一显示区101、第二显示区102和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反射率。
示例性地,参考图13和图14,第二开口312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部分空缺子像素位置。沿第一方向X上,排列成一排的第二开口312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开口31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排列成一排的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第二薄膜晶体管602之间的距离均相等。第二开口312以及第二开口312中的第二薄膜晶体管602都设置为均匀分布,第二显示区102对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整体较为均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开口312还可以设置于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全部空缺子像素位置,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区101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开口311的数量等于第二显示区102中单位面积内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的数量之和。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第二显示区102中所有的空缺子像素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开口312,使得第二显示区102中的开口310均匀分布,第二显示区102对于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整体较为均匀。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16为沿图15中EE’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5和图16,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60,多个薄膜晶体管6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位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位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内的子像素20与衬底基板10之间,并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子像素20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子像素20以及黑矩阵30在衬底基板10的联合投影内。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驱动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内子像素2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设置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内,子像素20与第一薄膜晶体管601的距离较近,有利于简化子像素20与第一薄膜晶体管601之间的电连接布线。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第一薄膜晶体管601被子像素20以及黑矩阵30覆盖,从而黑矩阵30可以防止第一薄膜晶体管601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降低了显示区100的整体反射率。
可选地,参考图15,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黑矩阵30的外边缘包括曲线。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黑矩阵30的外边缘为一条直线,则光能量在该直线两侧分布,形成与该直线延伸方向平行的多个亮暗条纹。如果黑矩阵30的外边缘为一条弧线,该弧线相当于是多条不同延伸方向的直线构成,则光能量分布在多个不同的方向上,从而弱化衍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中黑矩阵30的外边缘包括曲线,从而减轻了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衍射现象。
示例性地,参考图15,黑矩阵30的外边缘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黑矩阵30的外边缘的形状可以为其他曲线,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本发明对此给出一些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18为沿图17中FF’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7和图18,多个开口310包括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多个子像素20包括显示子像素201和虚设子像素202。显示子像素20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第一开口311暴露出显示子像素201。第一部分第二开口312位于子像素20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第一部分第二开口312也不与薄膜晶体管60交叠。虚设子像素20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二部分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第二部分第二开口312暴露出虚设子像素202。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9,黑矩阵30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101的第一黑矩阵31、位于第二显示区102的第二黑矩阵32和位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的第三黑矩阵33。第二黑矩阵32的厚度小于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第三黑矩阵33的厚度小于第一黑矩阵31的厚度。多个开口310包括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显示子像素20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第一开口311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第一开口311暴露出显示子像素201。虚设子像素20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在衬底基板10垂直投影内,至少部分第二开口312暴露出虚设子像素202。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图19中所示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设置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一距离D1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一距离D1;和/或,第二显示区102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光感元件设置区103中的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显示区101中的第二距离D2。通过对开口310边缘与子像素20边缘之间距离,以及黑矩阵30厚度的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0,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410,图20中箭头方向代表显示面板410的发光显示方向。显示装置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示例性地,参考图20,显示装置还包括光感元件420,光感元件420位于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内,外界环境光透过显示面板410的光感元件设置区103后到达位于显示面板410背光侧的光感元件420,从而实现特定光学性能,例如实现摄像等功能。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9)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光感元件设置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
衬底基板;
多个子像素,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所述显示区内;
多个色阻和黑矩阵,位于所述多个子像素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黑矩阵围绕形成开口,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所述色阻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至少部分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交叠;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围绕光感元件设置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黑矩阵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光感元件设置区中相邻黑矩阵之间的区域为透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所述黑矩阵覆盖所述开口外的全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黑矩阵和位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的第三黑矩阵;
所述第二黑矩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黑矩阵的厚度,所述第三黑矩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黑矩阵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黑矩阵的厚度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沿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开口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与该开口暴露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开口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与该开口暴露的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的所述第一距离,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的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所述第一距离;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的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的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所述第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显示子像素和虚设子像素;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所述显示子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所述显示子像素和所述虚设子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显示子像素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单位面积内所述显示子像素的数量;
多个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显示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内,所述虚设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功能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内;
所述显示子像素中,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
所述虚设子像素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有机发光功能层之间间隔有所述像素限定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所述多个子像素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排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一排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黑矩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并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的所述子像素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和第三薄膜晶体管;
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电连接;
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电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均小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的面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内的所述子像素电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
多个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内,位于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所在区域中的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位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投影为第一图形,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所述开口的边缘在所述衬底基板垂直投影为第二图形,所述第二图形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图形的形状相一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所述多个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位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位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内的所述子像素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并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的所述子像素电连接;
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子像素以及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联合投影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元件设置区中,所述黑矩阵的外边缘包括曲线。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689295.2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75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9295.2A CN11497583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9295.2A CN11497583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010611770.5A CN1117399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770.5A Division CN1117399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5833A true CN114975833A (zh) 2022-08-30

Family

ID=7265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770.5A Active CN1117399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136.9A Pending CN114899339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202.2A Pending CN114899340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284.4A Pending CN114927630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295.2A Pending CN114975833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354.6A Pending CN115020616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279.XA Pending CN11489934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358.4A Pending CN11492763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290.XA Pending CN114975832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770.5A Active CN111739915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136.9A Pending CN114899339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202.2A Pending CN114899340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284.4A Pending CN114927630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9354.6A Pending CN115020616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7279.XA Pending CN11489934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358.4A Pending CN114927631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689290.XA Pending CN114975832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9) CN1117399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1263B (zh) * 2021-06-30 2024-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16874B (zh) * 2020-10-09 2022-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13175B (zh) * 2020-12-14 2022-11-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692B (zh) * 2021-03-25 2022-09-0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78459B (zh) * 2021-04-01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721B (zh) * 2021-05-26 2024-05-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764602A (zh) * 2021-09-29 2021-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047648B (zh) * 2021-11-04 2024-04-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71571B (zh) * 2021-12-08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14283699B (zh) * 2021-12-24 2023-07-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6686412A (zh) * 2021-12-30 2023-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224093A (zh) * 2022-07-25 2022-10-2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3712B2 (en) * 2018-04-10 2021-07-2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for through-display imaging
KR102512330B1 (ko) * 2018-10-30 2023-03-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128066B (zh) * 2018-10-31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屏幕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767720B (zh) * 2019-06-05 2020-09-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23813A (zh) * 2019-10-30 2022-07-2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93162B (zh) * 2020-03-24 2022-07-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9341A (zh) 2022-08-12
CN114927631A (zh) 2022-08-19
CN111739915A (zh) 2020-10-02
CN114899340A (zh) 2022-08-12
CN114899339A (zh) 2022-08-12
CN114927630A (zh) 2022-08-19
CN111739915B (zh) 2022-07-12
CN114975832A (zh) 2022-08-30
CN115020616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991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6747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5582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191068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43043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2512355A (ja) 透明な表示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マスク板
KR20220053677A (ko) 화소 배열 최적화 방법, 투광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패널
US2022015814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95028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417713B2 (en)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8167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066326A (ko)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149018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33749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0985951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30144108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101778364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210516727U (zh)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216389369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47779A1 (en) Terminal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414185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4924447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1991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698386B (zh)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48516A (zh) 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