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7098A -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7098A
CN114967098A CN202210607755.2A CN202210607755A CN114967098A CN 114967098 A CN114967098 A CN 114967098A CN 202210607755 A CN202210607755 A CN 202210607755A CN 114967098 A CN114967098 A CN 114967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clamping
assembly
targe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7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冲
卢江涛
杨旭泉
徐家宏
闫红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eto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7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7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7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3Immersion oils, or microscope systems or objectives for use with immersion fl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4Microscope slides, e.g. mounting specimens on microscope sl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阅片设备与阅片方法,其中,阅片设备包括:进样装置,用于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玻片转移装置,用于从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目标玻片至操作位,操作位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滴油装置,滴油装置对应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镜检装置,用于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通过对应滴油位设置的滴油装置向转移至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解决了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较大体积,同时还解决了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Description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把待检测的细胞样本制成样本玻片,并利用阅片设备的镜检装置对样本玻片进行镜检操作与分析以获取对应的检测结果。
而在部分样本玻片的检测过程中,在镜检操作前需要向待检测的目标玻片表面滴加镜油以使进行镜检操作时采集得到的成像质量提升,因此现有的阅片设备大多设置有滴油装置以及驱动滴油装置移动的对应装置,需要先通过对应装置驱动滴油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再控制位于合适位置的滴油装置向目标玻片滴加镜油,然后再对表面覆盖有镜油的目标玻片进行镜检,导致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较大体积,同时还导致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较大体积,同时还解决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阅片设备,包括:
进样装置,用于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
玻片转移装置,用于从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目标玻片至操作位,操作位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
滴油装置,滴油装置对应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
镜检装置,用于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
可选地,转移装置包括用于从样本玻片中夹持目标玻片的夹持模组以及用于驱动夹持模组移动的驱动模组;
其中,滴油装置在执行滴油操作时,目标玻片夹持于夹持模组;和/或
镜检装置在执行镜检操作时,夹持机构夹持于夹持模组。
可选地,夹持模组包括:
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活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目标玻片的夹持口。
可选地,夹持模组还包括弹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弹性组件至少与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中的一者连接,以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形成弹性夹持配合;第一驱动组件至少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组件克服弹性组件的弹性阻力相对第一夹持组件的向背离第一夹持组件一侧位移以形成夹持口;在驱动组件停止驱动第二夹持组件时,第二夹持组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夹持组件一侧位移,以闭合夹持口。
可选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及与第一夹臂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夹臂的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与第一夹臂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臂、及与第二夹臂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夹臂的第二夹持件;
其中,第一夹持件及第二夹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第一方向为第二夹持组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夹持组件的位移方向。
可选地,夹持机构还包括弹性压紧件,弹性压紧件设置于第一夹臂的朝向第二夹臂的侧面或第二夹臂的朝向第一夹臂的侧面。
可选地,转移装置包括:
第二夹持模组,用于从样本玻片中夹取目标玻片,并将目标玻片运送至预设的转运位;
运送模组,用于承载第二夹持模组运送至转运位的目标玻片,并将目标玻片运送至预设的操作位。
可选地,进样装置包括:
进给机构,用于进给装载有样本玻片的玻片篮;
翻转机构,用于接收自进给机构的玻片篮,并将玻片篮翻转预设角度。
可选地,翻转机构在将玻片篮翻转预设角度时,包括:
带动玻片篮以第一速度翻转;
当玻片篮的翻转角度达到预设的第一角度时,带动玻片篮以第二速度翻转至预设角度,其中,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
可选地,镜检位与滴油位间隔设置,且镜检位与滴油位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大于目标玻片的宽度。
可选地,阅片设备还包括镜油回收装置,镜油回收装置至少用于回收目标玻片在滴油位时目标玻片的表面溢出的镜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阅片方法,包括:
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
从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目标玻片至滴油位,其中,滴油位对应设置有滴油装置;
控制滴油装置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
转移目标玻片至滴油位;
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其中,阅片设备包括:进样装置,用于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玻片转移装置,用于从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目标玻片至操作位,操作位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滴油装置,滴油装置对应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镜检装置,用于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通过对应滴油位设置的滴油装置向转移至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解决了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较大体积,同时还解决了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模块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玻片转移装置、滴油装置及镜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中玻片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中玻片转移装置的夹持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的玻片转移装置与翻转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的镜油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阅片设备;10、进样装置;11、进给机构;
12、翻转机构;121、容置组件;1211、容置腔;
1212、容置开口;122、转动组件;1221、电机输出端;
1212、连接板;1213、第一夹板;1214、第二夹板;
123、光学传感器;20、玻片转移装置;21、夹持模组;
211、夹持机构;212、弹性组件;213、驱动组件;
2111、第一夹持组件;2112、第二夹持组件;2113、第一夹臂;
2114、第二夹臂;2115、第一夹持件;2116、第二夹持件;
214、弹性压紧件;22、驱动模组;30、滴油装置;
40、镜检装置;41、图像采集组件;42、光源组件;
50、镜油回收装置;51、镜油回收件;52、镜油回收槽;
53、回收槽开口;200、样本玻片;201、目标玻片;
300、玻片篮;3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目前,利用阅片设备的镜检装置对由细胞样本制成的样本玻片进行镜检,可以获取与细胞样本对应的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对应的人体健康情况,但对于部分样本玻片,需要在镜检操作前向待检测的目标玻片表面滴加镜油以提升镜检质量,因此现有的阅片设备在进行镜检时往往需要先驱动滴油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再控制位于合适位置的滴油装置向样本玻片滴加镜油,然后再对表面覆盖有镜油的目标玻片进行镜检,导致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较大体积,且导致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阅片设备,旨在解决现有阅片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较大体积,且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模块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玻片转移装置、滴油装置及镜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的进样装置及玻片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用于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阅片操作,阅片设备100包括进样装置10、玻片转移装置20、滴油装置30及镜检装置40,进样装置10用于进给至少一个待检测的样本玻片200,玻片转移装置20用于从至少一个的样本玻片200中拾取目标玻片201,并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预设的操作位,其中,操作位至少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滴油装置30对应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以使目标玻片201的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镜油,镜检装置40用于对位于镜检位且覆盖有镜油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镜检操作。
应理解,样本玻片200包括目标玻片201,目标玻片201为若干个样本玻片200中的至少一个,目标玻片201一般与其它的样本玻片200集合存放,譬如,将目标玻片201与其它样本玻片200间隔存放于预设的玻片篮300中。下面以目标玻片201与其它样本玻片200存放于玻片篮300为例,对阅片设备100在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阅片操作时各个部件的工作进行说明。
具体的,阅片设备100在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阅片操作时,首先控制进样装置10获取装载有样本玻片200的玻片篮300,控制玻片转移装置20从玻片篮300的样本玻片200中拾取目标玻片201,并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滴油位,再控制滴油装置30对目标玻片201执行滴油操作,以使目标玻片201的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镜油,然后控制玻片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时,再控制镜检装置40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通过对应滴油位设置滴油装置30,并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滴油位进行滴油,使得阅片流程缩短、工序耗时减少,同时还简化了阅片设备100的结构、减少了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镜检装置40可以对应镜检位设置,在目标玻片201被转移至镜检位后,控制镜检装置40向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进行镜检操作。通过对应镜检位设置镜检装置40,并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进行镜检,使得阅片流程缩短、工序耗时减少,同时还简化了阅片设备100的结构、减少了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镜检位与滴油位间隔设置,且镜检位与滴油位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大于目标玻片201的宽度。
应理解的是,对于部分的阅片操作会存在不需要滴加镜油的情况,比如部分放大倍数较低的阅片操作,不需向目标玻片201滴加镜油,可直接控制玻片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并控制镜检装置40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而滴油装置30形成有出油口,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滴油装置30滴加的镜油可能会有小部分悬挂在出油口,因此,在控制玻片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的过程中、或在控制镜检装置40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的过程中,悬挂在出油口可能会滴落于目标玻片201造成污染,并且影响镜检操作效果。
基于此,本阅片设备100中的镜检位与滴油位间隔设置,且镜检位与滴油位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大于目标玻片201的宽度,在控制玻片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玻片转移装置20控制目标玻片201绕开滴油位,而在控制镜检装置40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保持目标玻片201与滴油位间隔,则避免悬挂在出油口滴落于目标玻片201。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滴油位与镜检位重合设置,玻片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移动至重合的滴油位和镜检位,滴油装置30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滴油操作,以使目标玻片201的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镜油,镜检装置4030用于对位于镜检位并且覆盖有镜油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镜检操作。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中玻片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玻片转移装置20包括用于从样本玻片200中夹持目标玻片201的夹持模组21、以及用于驱动夹持模组21移动以转移目标玻片201的驱动模组22,其中,滴油装置30在执行滴油操作时,目标玻片201夹持于夹持模组21;和/或镜检装置40在执行镜检操作时,夹持机构211夹持于夹持模组21。
具体的,阅片设备100控制夹持模组21将待阅片的目标玻片201夹持,控制驱动模组22驱动夹持模组21相对滴油装置30位移,以带动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移动至滴油位并保持夹持,再控制滴油装置30直接对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执行滴油操作;阅片设备100控制驱动模组22驱动夹持模组21相对镜检装置40位移,以带动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移动至镜检位并保持夹持,再控制滴油装置30直接对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
应理解,阅片设备100在对目标玻片201执行阅片操作时,控制滴油装置30对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执行滴油操作,以及控制镜检装置40对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镜检操作这两种实施方式,可以是择一实施也可以是同时实施。通过直接对夹持模组21夹持的目标玻片201直接执行滴油操作和/或镜检操作,无需设置相应的承载平台去承载待进行阅片的目标玻片201,也无需控制夹持模组21将目标玻片201释放于承载平台再执行滴油操作和/或镜检操作,使得阅片设备100进行阅片操作的工序时间加快,也减少了阅片设备100所需的空间,并且由于无需设置承载平台,从目标玻片201表面溢出的镜油不会因积累在承载平台上而对阅片设备100造成污染,以及影响后续对其它样本玻片200的阅片操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模组21包括夹持机构211,其中,夹持机构211包括第一夹持组件2111、第二夹持组件2112,第一夹持组件2111和第二夹持组件2112活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目标玻片201的夹持口。
进一步的,夹持模组21还包括、弹性组件212及驱动组件213,弹性组件212至少与第一夹持组件2111、第二夹持组件2112中一者连接,以使第一夹持组件2111和第二夹持组件2112形成弹性夹持配合;驱动组件213至少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组件2112克服弹性组件212的弹性阻力相对第一夹持组件2111的向背离第一夹持组件2111一侧位移以形成夹持口。在驱动组件213停止驱动第二夹持组件2112时,第二夹持组件2112在弹性组件212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夹持组件2111一侧位移,以闭合夹持口。
具体的,在夹持模组21夹持目标玻片201前,驱动组件213驱动第二夹持组件2112克服弹性组件212的弹性阻力相对第一夹持组件2111的向背离第一夹持组件2111一侧位移以形成夹持口,当目标玻片201进入该夹持口后,驱动组件213停止驱动第二夹持组件2112或减少驱动输出,第二夹持组件2112在弹性组件212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夹持组件2111一侧位移,以闭合夹持口,使目标玻片201夹持于夹持口。
应理解,弹性组件212输出的弹性阻力与弹性组件212弹性形变的程度正相关,因此当闭合夹持口时,第一夹持组件2111与第二夹持组件2112向目标玻片201两侧施加的压力稳定。通过弹性组件212与驱动组件213的配合,使得夹持模组21的夹持效果稳定,并且避免在夹持模组21闭合夹持口的过程中,第一夹持组件2111与第二夹持组件2112向目标玻片201两侧施加过量的压力导致损坏目标玻片201。还应理解,设置弹性组件212并通过弹性组件212输出的弹性阻力将夹持口闭合,则在夹持模组21夹持目标玻片201的过程中,当阅片设备100、夹持模组21或驱动组件213出现异常断电时,驱动组件213的输出中断,第二夹持组件2112在弹性组件212的作用下保持夹持口闭合,避免目标玻片201掉落。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阅片设备中玻片转移装置的夹持模组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组件2111包括第一夹臂2113、及与第一夹臂2113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夹臂2113的第一夹持件2115,第二夹持组件2112包括与第一夹臂2113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臂2114、及与第二夹臂2114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夹臂2114的第二夹持件2116,其中,第一夹持件2115及第二夹持件2116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第一夹臂2113及第二夹臂2114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第一方向为第二夹持组件2112在弹性组件212的作用下相对第一夹持组件2111的位移方向。
应理解,目标玻片201一般与其它的若干个样本玻片200集合存放,比如将目标玻片201与若干个样本玻片200间隔存放于预设的玻片篮300中,当玻片篮300中若干个样本玻片200的存放比较密集,相邻的样本玻片200之间的距离较近时,第一夹持件2115及第二夹持件2116难以夹持目标玻片201,因此设置厚度小于第一夹臂2113的第一夹持件2115、以及厚度小于第二夹臂2114的第二夹持件2116,并控制夹持模组21以两段式的方式夹持目标玻片201,使得夹持模组21的夹持效果更为精准和稳固。
具体的,控制夹持模组21以两段式的方式夹持目标玻片201,包括:在第一段夹取过程中,控制驱动组件213配合弹性组件212,以使第一夹持件2115与第二夹持件2116配合从玻片篮300中夹取目标玻片201,并带动目标玻片201向远离玻片篮300的方向移动至预设的第一位置,在目标玻片201移动至第一位置之后,控制驱动组件213配合弹性组件212,以使第一夹持件2115与第二夹持件2116解除对目标玻片201的夹持;在第二段夹取过程中,控制夹持模组21向靠近玻片篮300一侧位移,在夹持模组21移动至预设的第二位置之后,控制夹持模组21执行第二夹持操作,以夹取位于第一位置的目标玻片201,其中,夹持模组21执行第一夹持操作时,与目标玻片201的接触面积为第一面积,夹持模组21执行第二夹持操作时,与目标玻片201的接触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
需知,由于第一夹持件2115厚度小于第一夹臂2113、第二夹持件2116厚度小于第二夹臂2114、而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夹持模组21可以通过两段式的方式夹持目标玻片201,便于在第一段夹取过程中,从密集的若干个样本玻片200中夹持目标玻片201,并且在第二段的夹取过程中,通过较大的接触面积获取较好的夹持稳定性,使得夹持模组21的夹持效果更为精准和稳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211还包括弹性压紧件214,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一夹臂2113或第二夹臂2114。
具体的,当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一夹臂2113时,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一夹持件2115的相对两侧,以配合第二夹臂2114弹性夹持目标玻片201;当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二夹臂2114时,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二夹持件2116的相对两侧,以配合第一夹臂2113弹性夹持目标玻片201。
应理解,图4至图5仅为弹性压紧件214设置于第一夹臂2113的示例,并非对弹性压紧件214具体设置的限定,弹性压紧件214可以单独设置于第一夹臂2113或第二夹臂2114,也可以同时在第一夹臂2113与第二夹臂2114分别设置。弹性压紧件214用于在夹持模组21闭合夹持口的过程中,缓冲第一夹臂2113与第二夹臂2114向目标玻片201两侧施加的压力,避免目标玻片201损坏。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玻片转移装置20包括第二夹持模组、及运送模组,其中,第二夹持模组用于从样本玻片200中夹取目标玻片201,并将目标玻片201运送至预设的转运位,运送模组用于承载第二夹持模组运送至转运位的目标玻片201,并将目标玻片201运送至预设的操作位。
示例性的,第二夹持模组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手或推送机构,运送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传送带机构、运送平台或运送小车。下面以第二夹持模组包括推送机构、且运送模组包括传送带机构为例对阅片操作进行说明:
具体的,传送带机构包括传送带组件以及用于驱动传送带组件沿预设轨道运动的转运驱动组件213。在阅片设备100对目标玻片201进行阅片操作时,首先控制推送机构将目标玻片201从装载有样本玻片200的玻片篮300推送至传送带组件,以使目标玻片201承载于传送带组件的转运位,然后控制转运驱动组件213驱动传送带组件沿预设轨道运动,带动目标玻片201从转运位移动至滴油位或镜检位,以对目标玻片201进行滴油操作或镜检操作。需知,上述说明仅为第二夹持模组包括推送机构、且运送模组包括传送带机构的示例,并非对第二夹持模组与运送模组具体设置的限定。
请参阅图6至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的玻片转移装置与翻转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样装置10包括进给机构11及翻转机构12,其中,进给机构11用于将装载有样本玻片200的玻片篮300从预设的进样区运送至第一预设位,翻转机构12用于夹持第一预设位上的玻片篮300,并执行预设的翻转操作以将玻片篮300翻转预设角度。
具体的,玻片篮300具有开口301,目标玻片201与其它样本玻片200通过开口301装载于玻片篮300,而在阅片设备100对目标玻片201进行阅片操作之前,目标玻片201与其它若干个样本玻片200通过装载于玻片篮300,而玻片篮300放置于预设的进样区;在阅片设备100对目标玻片201进行阅片操作时,控制进给机构11将装载有样本玻片200的玻片篮300从预设的进样区运送至第一预设位,然后控制翻转机构12夹持第一预设位上的玻片篮300,并执行预设的翻转操作以将玻片篮300翻转预设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放置于进样区的玻片篮300处于由如图2所示的向上开口的第一状态,进给机构11将开口朝上的玻片篮300从进样区运送至第一预设位,然后控制翻转机构12夹取第一预设位上的玻片篮300并将玻片篮300翻转预设角度,以使玻片篮300向上开口的第一状态变为如图6所示的侧向开口的第二状态,进一步便于玻片转移装置20从玻片篮300的样本玻片200中拾取目标玻片2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12在执行预设的翻转操作时,包括:
对玻片篮300执行第一翻转操作,以带动玻片篮300以第一速度翻转;
当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达到预设的第一角度时,控制翻转装置对玻片篮300执行第二翻转操作,以带动玻片篮300以第二速度翻转至预设角度,其中,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
应理解,目标玻片201与其它样本玻片200通过开口301装载于玻片篮300,在翻转机构12执行翻转操作使玻片篮300由向上开口的第一状态变为侧向开口的第二状态时,若翻转速度过快,容易使得样本玻片200在玻片篮300中滑动,甚至是从玻片篮300中滑出,从而导致样本玻片200损坏。
基于此,在执行预设的翻转操作时,首先控制翻转机构12执行第一翻转操作并带动玻片篮300以第一速度翻转,当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达到第一角度时,再执行第一翻转操作并带动玻片篮300以小于第一速度的第二速度翻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翻转机构12对应第一预设位设置,翻转机构12包括容置组件121与转动组件122,其中,容置组件121形成有用于容置玻片篮300的容置腔1211,容置腔1211具有供玻片篮300进出的容置开口1212,且容置腔1211与第一预设位对应,转动组件122用于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以带动容置于容置腔1211的玻片篮300翻转。
具体的,容置腔1211与第一预设位对应,首先控制进给机构11将装载有样本玻片200的玻片篮300从容置开口1212运送入与第一预设位对应的容置腔1211内,以使翻转机构12夹持该玻片篮300。
具体的,转动组件122包括但不限于电机,以转动组件122包括电机为例:转动组件122的电机输出端1221与容置腔1211连接,控制转动组件122通过电机输出端1221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以使带动容置组件121容置于容置腔1211的玻片篮300翻转。
示例性地,容置组件121包括连接于转动组件122输出端的第一夹板1213、与第一夹板1213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板1214及连接第一夹板1213与第二夹板1214的连接板1212,其中,第一夹板1213、第二夹板1214及连接板1212配合形成容置腔12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以带动容置于容置腔1211的玻片篮300翻转,包括: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以第一速度翻转,以带动玻片篮300以第一速度翻转;当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达到预设的第一角度时,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以第二速度翻转,以带动玻片篮300以第二速度翻转至预设角度,其中,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通过控制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的翻转速度以调整玻片篮300的翻转速度,使得玻片篮300的翻转速度易于控制,并且避免了因为翻转速度过快使样本玻片200从玻片篮300中掉落,导致样本玻片200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阅片设备100设置有与转动组件122连接的转动传感器,并通过转动传感器感测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的角度,以判断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角度或预设角度。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阅片设备100设置有光学传感器123,并通过光学传感器123感测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的角度,以判断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是否达到第一角度或预设角度,其中,光学传感器123包括但不限于光耦组件或光学成像组件。
需知,阅片设备100通过转动传感器感测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的角度、及通过光学传感器123感测转动组件122驱动容置组件121翻转的角度这两种实施方式,可以是择一实施,也可以是共同实施,即根据转动传感器的感测结果与光学传感器123的检测结果共同确定玻片篮300的翻转角度。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阅片设备100还包括镜油回收装置50,镜油回收装置50至少用于回收目标玻片201在滴油位时目标玻片201的表面溢出的镜油。
进一步地,镜油回收装置50还用于回收目标玻片201在镜检位时目标玻片201的表面溢出的镜油。
具体的,镜检装置40包括图像采集组件41,还包括对应图像采集组件41设置的光源组件42,其中,图像采集组件41用于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进行图像采集,光源组件42用于向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提供光照,以提升图像采集组件41采集的图像质量,其中,图像采集组件41包括但不限于相机与透镜组的组合。
具体的,镜油回收装置50包括镜油回收件51,且镜油回收件51设置于光源组件42周侧,其中,镜油回收件51形成用于回收镜油的镜油回收槽52,该镜油回收槽52用于回收目标玻片201在滴加镜油或在镜检位时或在运输过程中溢出的镜油,且镜油回收槽52至少具有一个对应滴油位设置的回收槽开口53,使溢出的镜油从回收槽开口53中流入镜油回收槽52,以完成镜油的收集,通过将镜油回收装置50设置于光源组件42,节省镜油回收装置50的安装空间,又由于光源组件42设于镜检位的正下方,可充分回收目标玻片201在镜检时溢出的镜油。
应理解,镜油回收件51还可用于回收目标玻片201在滴油位,特别是回收目标玻片201在滴油位且滴油装置30向目标玻片201滴加的镜油过量时,从目标玻片201表面流出的镜油。应理解,通过增大镜油回收件51的尺寸,调整镜油回收件51的回收槽开口53大小,使得镜油回收件51不仅能回收目标玻片201在镜检位溢出的镜油之余,还能回收目标玻片201在滴油位溢出的镜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通过设置与镜油回收装置50,避免了阅片设备100在对样本玻片200进行镜检操作的过程中被镜油污染。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阅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阅片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较大体积,且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该阅片方法具体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以下将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阅片方法的步骤进行具体介绍,但是需知该阅片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方法流程示意图。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方法包括步骤S1-S5:
步骤S1: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
步骤S2:从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目标玻片至滴油位,其中,滴油位对应设置有滴油装置;
步骤S3:控制滴油装置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
步骤S4:转移目标玻片至滴油位;
步骤S5: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
具体的,结合图1至图9对本阅片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阅片设备100为例进行说明:阅片设备100首先控制进样装置10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待检测的样本玻片200,控制转移装置20从至少一个的样本玻片200中拾取目标玻片201,并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滴油位,其中,滴油位对应设置有滴油装置30,控制滴油装置30对位于滴油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以使目标玻片201的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镜油,再控制转移装置20将目标玻片201转移至镜检位,然后控制镜检装置40对位于镜检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镜检操作。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阅片设备与阅片方法,阅片设备100包括:进样装置10,用于获取待检测的样本玻片200;玻片转移装置20,用于从样本玻片200中拾取目标玻片201,并转移目标玻片201至预设的操作位,操作位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滴油装置30,滴油装置30对应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转移至滴油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以使目标玻片201的表面至少部分覆盖有镜油;镜检装置40,用于对转移至镜检位且覆盖有镜油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镜检操作。本发明提供的阅片设备100通过对应滴油位设置的滴油装置30向转移至滴油位的目标玻片201执行预设的滴油操作,解决了现有阅片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较大体积,同时还解决了对应的阅片流程冗长、工序耗时较多的问题。
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模块结构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结构与结构间的连接关系。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样装置,用于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
玻片转移装置,用于从所述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所述目标玻片至操作位,所述操作位包括滴油位和镜检位;
滴油装置,所述滴油装置对应所述滴油位设置,并用于对位于所述滴油位的所述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
镜检装置,用于对位于所述镜检位的所述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用于从所述样本玻片中夹持所述目标玻片的夹持模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模组移动的驱动模组;
其中,所述滴油装置在执行所述滴油操作时,所述目标玻片夹持于所述夹持模组;和/或
所述镜检装置在执行所述镜检操作时,所述夹持机构夹持于所述夹持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组包括: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活动连接,并配合形成用于夹持目标玻片的夹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组还包括弹性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至少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中的一者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形成弹性夹持配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至少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克服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阻力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向背离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一侧位移以形成所述夹持口;在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一侧位移,以闭合所述夹持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臂、及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夹臂活动连接的第二夹臂、及与所述第二夹臂连接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夹持件;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及所述第二夹持件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夹臂及所述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所述弹性组件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位移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弹性压紧件,所述弹性压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臂的朝向所述第二夹臂的侧面或所述第二夹臂的朝向所述第一夹臂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
第二夹持模组,用于从所述样本玻片中夹取所述目标玻片,并将所述目标玻片运送至预设的转运位;
运送模组,用于承载所述第二夹持模组运送至所述转运位的目标玻片,并将所述目标玻片运送至预设的操作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包括:
进给机构,用于进给装载有所述样本玻片的玻片篮;
翻转机构,用于接收自所述进给机构的所述玻片篮,并将所述玻片篮翻转预设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在将所述玻片篮翻转预设角度时,包括:
带动所述玻片篮以第一速度翻转;
当所述玻片篮的翻转角度达到预设的第一角度时,带动所述玻片篮以第二速度翻转至所述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检位与所述滴油位间隔设置,且所述镜检位与所述滴油位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目标玻片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阅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阅片设备还包括镜油回收装置,所述镜油回收装置至少用于回收所述目标玻片在所述滴油位时所述目标玻片的表面溢出的镜油。
12.一种阅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给待检测的样本玻片;
从所述样本玻片中拾取目标玻片,并转移所述目标玻片至滴油位,其中,所述滴油位对应设置有滴油装置;
控制所述滴油装置对位于所述滴油位的所述目标玻片执行滴油操作;
转移所述目标玻片至滴油位;
对位于所述镜检位的所述目标玻片执行镜检操作。
CN202210607755.2A 2022-05-31 2022-05-31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Pending CN114967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7755.2A CN114967098A (zh) 2022-05-31 2022-05-31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7755.2A CN114967098A (zh) 2022-05-31 2022-05-31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7098A true CN114967098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8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7755.2A Pending CN114967098A (zh) 2022-05-31 2022-05-31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70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0107B2 (en) Sample image obtaining apparatus, sample image obtai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sample image
CN109254007B (zh) 妇科分泌物检测装置
JP5995631B2 (ja) 標本搬送装置、標本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標本搬送方法
US7403330B2 (en) Slide holder for an automated slide loader
US11280803B2 (en) Slide management system
KR101464852B1 (ko) 검체 정보 검출 장치 및 검체 정보 검출 방법
US20120290127A1 (en) System for handling slides having a linear transport mechanism for transporting the racks
JP2007309675A (ja) サンプルラック供給回収装置
JP2014070938A (ja) 標本搬送装置及び標本撮像システム
KR102405604B1 (ko) 렌즈 어셈블리 검사 장치
CN218272907U (zh) 阅片设备
JP7008635B2 (ja) 搬送装置
CN114967098A (zh) 阅片设备及阅片方法
GB2486550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urning racks
WO2022068932A1 (zh) 换电站、载车平台、电池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3399304B (zh) 芯片检测设备
KR20190041346A (ko) 검체 튜브 정렬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화된 원심분리 시스템, 스택 모듈 및 원심분리 모듈
CN107533075B (zh) 检体容器倾斜矫正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EP3781950B1 (en) Analysis instrument
CN114965304B (zh) 一种自动水质总磷分析设备
CN114965463B (zh) 显微镜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2547184B1 (ko) 생물학적 샘플의 이미지 분석장치
CN219039078U (zh) 阅片仪
CN112326660B (zh) 样本检测系统
CN218272347U (zh) 阅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