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4894A -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4894A
CN114964894A CN202110193177.8A CN202110193177A CN114964894A CN 114964894 A CN114964894 A CN 114964894A CN 202110193177 A CN202110193177 A CN 202110193177A CN 114964894 A CN114964894 A CN 114964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chute
sampling
bottom plate
inclined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31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烨
吴瑞珉
叶长宏
申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31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4894A/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27288A priority patent/KR20230129047A/ko
Priority to EP22755592.7A priority patent/EP4276439A1/en
Priority to JP2023548969A priority patent/JP2024506922A/ja
Priority to US18/546,49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4475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885 priority patent/WO20221748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4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4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1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mbined with sampling devic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s of samples of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7/0006Means for guiding the cut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1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mbined with sampling devic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s of samples of materials
    • G01K13/125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combined with sampling devic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s of samples of materials for siderurg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2Dippers; Dredgers
    • G01N1/125Dippers; Dredgers adapted for sampling molten met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2001/1031Sampling from special pla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286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involving mechanical work, e.g. chopping, disintegrating, compacting, homogenising
    • G01N2001/2873Cutting or cle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取样探头包括探头尾部区域、以及连于探头尾部区域前端部上的探头取样区域;探头取样区域包括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设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内部的试样;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通过能烧融粘性带缠绕固定。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用以切割取样探头的分割装置、以及位于分割装置前方的倾斜底板;倾斜底板的上端靠近分割装置放置,倾斜底板的下端向分割装置的前方呈斜下放置;倾斜底板的上端至倾斜底板的下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姿态调整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姿态调整装置以及第二分离装置。本发明不仅能有效解决试样与外壳难以分离的问题,且通过对各部件姿态的约束能避免执行机构与部件间发生卡死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生产中,需要根据熔池中金属液体温度、含碳量和其他化学成分,决定添加的辅料品种、数量以及冶炼终点。准确的掌握这些化学成分需要取样并通过风动送样装置送到化验室进行分析。目前,冶炼区域多采用测温取样复合式探头装在测温枪上,由人工手动将测温枪插入冶炼液体中完成操作。然而,取样后探头试样的分离操作,当前大部分仍然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从而制约了冶炼区域整体的自动化水平。
当前使用的取样探头外侧由筒状纸质外壳组成,内部根据金属试样模盒的不同,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为圆柱扁平式试样,其模盒外壳为两片式结构,由一金属夹子固定,此金属夹用于保证所取样的金属液体在凝固过程中两片式模具外壳始终保持合并状态,所获得的试样为一个规整的圆柱体,边部无毛刺。
中国专利CN203545142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地显露样品体的装置,探头先借助在它的外表面上的支撑装置进行固定,带有试样的探头区域通过分隔装置进行分隔,利用冲头将具有模具外壳的试样从探头的分隔开的区域中挤压出来。包含外壳部件和试样的填充材料通过导入装置导入到外壳拆除装置中,其中外壳部件包含一个取样时保持试样外壳闭合状态的夹子。外壳拆除装置包括底板、振动马达、离心装置、碰撞体等组成。底板向下倾斜,底部装有振动马达,通过底板的振动,令试样向外壳拆除装置中的离心装置移动,离心装置下方的间隙大小仅能通过分离后的试样和外壳,未分离的试样及外壳通过离心装置获得朝向碰撞体的冲量,通过碰撞体的碰撞,物体大多数情况下会分解。分解后的试样及外壳部件及填充材料通过离心装置下方间隙,向试样取出区域运动,在到达试样取出区域前,受到阻挡层阻挡,阻挡层上具有试样外壳及填充材料的通道,试样外壳部件及填充材料通过此通道被分离,而试样因尺寸原因不能通过此通道,因此试样被阻挡层引导,最终进入试样取出区域。此装置中执行机构多,结构复杂可靠性难以保证,造价成本高,后期维护工作大。通过离心装置使带有夹子的外壳部件撞击碰撞体的方法,仅能保证大部分情况下试样与外壳部件会分离,无法处理因夹子装配过紧试样与外壳部件难以分离的情况,且对各部件姿态无约束,易出现离心装置与底板间间隙处因部件姿态任意而导致的卡死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试样与外壳难以分离的问题,且通过对各部件姿态的约束能避免执行机构与部件间发生卡死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取样探头,包括探头尾部区域、以及连于所述探头尾部区域前端部上的探头取样区域;
所述探头取样区域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设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内部的试样;
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通过能烧融粘性带缠绕固定。
另一方面,一种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用以切割所述的取样探头中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分割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分割装置前方的倾斜底板;
所述倾斜底板由前向后为斜下设置,所述倾斜底板的前端靠近所述分割装置放置;
所述倾斜底板的上端至所述倾斜底板的下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姿态调整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姿态调整装置以及第二分离装置。
所述分割装置用于将具有试样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的探头取样区域进行分割,其分割面位于扁平圆柱试样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导流开口处并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体侧面相切。
较佳的,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由所述倾斜底板的上端至所述倾斜底板的下端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碰撞点;和/或
所述分割装置包括剪切、挤断或锯断装置。
较佳的,所述碰撞点包括翻转碰撞点和约束碰撞点;
所述翻转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端部位置,所述约束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侧部位置;
较佳的,所述翻转碰撞点、所述约束碰撞点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端面半径。
较佳的,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翻板;
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从而构成第一溜槽;
所述第一溜槽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下方的倾斜底板上设有掉落口,所述翻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掉落口位置;
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设置为逐渐变小结构,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最小尺寸大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的最大尺寸,且小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截面直径尺寸。
较佳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截面半径尺寸。
较佳的,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二溜槽,所述第二溜槽的上部入口与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相连通。
较佳的,所述第二溜槽的内侧壁设置为含有角度变化的曲面。
较佳的,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试样取出区域;
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从而构成第三溜槽;
所述第三溜槽的上部入口与所述第二溜槽的下部出口相连通;
所述试样取出区域位于所述第三溜槽的下部位置。
较佳的,所述第三溜槽的下部出口设置为逐渐变大结构,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较佳的,所述第三溜槽的入口尺寸大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高度,且小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直径。
较佳的,所述翻板通过可调节铰链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下表面。
较佳的,所述第三溜槽的下端位置还设有分隔板。
较佳的,所述第三溜槽的下端位置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靠近所述试样取出区域的边部上设有阻挡板。
较佳的,所述倾斜底板包括第一倾斜底板、以及连于所述第一倾斜底板下端部的第二倾斜底板。
再一方面,一种基于所述的自动分离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取样探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分割装置的作用方向保持垂直方向;
2)以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为基准,测量并调整所述取样探头与所述分割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分割装置上标记并记录调整后所述取样探头的位置;
3)根据所述取样探头在所述分割装置上进行分割的位置,在所述倾斜底板上初步确定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的安装位置;
4)调整所述倾斜底板的倾斜角度;
5)所述分割装置对所述取样探头进行分割,重复多次试验,对所述第一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进行调节;
6)完成步骤5)中的调节步骤后,所述自动分离设备投入生产使用。
较佳的,所述步骤5)中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观察所述取样探头上被分割下的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撞击位置,调整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使其上的约束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侧部,根据所述探头取样区域与所述第一溜槽的撞击位置,再微调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的约束碰撞点位置;
5.2)将所述掉落口打开,观察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在所述掉落口中分离;
5.3)观察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在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的运动状态,调整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直至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从所述第三溜槽顺利完成分离。
较佳的,所述倾斜底板的倾斜角度为30°。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取样探头与试样的自动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还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充分利用了探头自身重力的作用,通过对其运动及姿态的引导及限制,实现探头与试样的自动分离;
2)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执行机构少、结构简单、造价低、易维护,有效避免了因部件姿态难以约束导致的其与执行机构间的卡死情况;
3)本发明取样探头采用由能烧融粘性带缠绕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既满足了取样时外壳保持合并状态的需求,且在取完样后因高温金属作用将用于固定外壳部件的粘性带烧融,解决了原结构中因固定夹过紧导致的外壳与试样难以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取样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取样探头中探头取样区域的设于外壳内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设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内部的试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第一姿态调整装置上的约束碰撞点及翻转碰撞点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第一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第二姿态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第二分离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第二分离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取样探头中探头取样区域沿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取样探头,包括探头尾部区域1、以及连于探头尾部区域1前端部上的探头取样区域2;探头取样区域2包括纸质外壳、设于纸质外壳内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以及设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内部的试样4;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通过能烧融粘性带缠绕固定。
本发明自动分离设备中分割装置5将取样完成的取样探头沿图1中分割装置5垂直作用方向将取样探头分割为探头尾部区域1和探头取样区域2两部分,分割装置5垂直作用方向所在的分隔面位于扁平圆柱体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的导流槽6处且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外圆相切。分割装置5的作用方向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时构成的扁平圆柱体的端面间垂直,分割装置5的作用时取样探头纸质外壳挤压变形,变形开口形状利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及试样4掉出。
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在装配时由能烧融粘性带缠绕固定,取样时应粘性带作用保持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而取完试样4后能烧融粘性带被高温金属烧融,导流槽6和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内金属凝固成固态,通过分割装置5作用,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内的试样4与导流槽6形成的柄状金属会断裂分离,试样4为规整的扁平圆柱体。
请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包括用以切割取样探头的分割装置5、以及位于分割装置5前方位置的倾斜底板。
倾斜底板的上端靠近分割装置5放置,倾斜底板的下端向分割装置5的前方呈斜下放置。
倾斜底板包括第一倾斜底板7、以及连于第一倾斜底板7下端部的第二倾斜底板8。本实施例中,第一倾斜底板7与第二倾斜底板8为同一块板。
倾斜底板的上端至倾斜底板的下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姿态调整装置9、第一分离装置10、第二姿态调整装置11以及第二分离装置12。
取样探头通过分割装置5后,探头取样区域2落入第一倾斜底板7上,探头取样区域2由水平状态变化为沿第一倾斜底板7下滑状态。
第一姿态调整装置9包括由倾斜底板的上端至倾斜底板的下端方向依次设置的约束碰撞点901(本实施例约束碰撞点901选用细长杆)约束碰撞点901、翻转碰撞点902(本实施例翻转碰撞点902也选用细长杆)翻转碰撞点902以及多个导向点903(本实施例导向点903选用导向杆),均安装在第一倾斜底板7上表面。翻转碰撞点902提供一个翻转碰撞点,约束碰撞点901提供一个约束碰撞点。下滑的探头取样区域2的端面与翻转碰撞点902碰撞(如图4所示),侧面与约束碰撞点901碰撞后发生侧向翻转,具有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开口侧逐渐朝下,由导向点903引导落入第一分离装置10中。
第一分离装置10包括第一侧板1001、第二侧板1002以及翻板1003。
第一侧板1001、第二侧板1002安装在第一倾斜底板7的上表面,从而构成第一溜槽1005;
第一溜槽1005的第一侧板1001及第二侧板1002下方的第一倾斜底板7上设有掉落口1004,翻板1003连于倾斜底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掉落口1004位置,掉落口1004的尺寸可通过探头取样区域2。
第一溜槽1005的下部出口设置为逐渐变小结构,第一溜槽1005的下部出口最小尺寸大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的最大尺寸,且小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截面直径尺寸,使探头取样区域2的纸质外壳内和其内部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可以分离。
第一侧板1001的上端与第二侧板1002的上端之间形成掉落口1004,第一侧板1001的下端与第二侧板1002的下端之间形成第一溜槽1005,翻板1003通过可调节铰链1006连于第一倾斜底板7的下表面且位于掉落口1004的位置(如图5所示)。
发生侧向翻转且开口侧逐渐朝下的探头取样区域2因惯性作用冲入第一溜槽1005中,此时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倾斜底板7间无力的作用,探头取样区域2开口侧与第一溜槽1005下方的出口处发生撞击,探头取样区域2速度降为零,而探头取样区域2的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将继续从第一溜槽1005下部出口处冲出。探头取样区域2的纸质外壳部分因自身重力作用令安装于第一倾斜底板7下表面的一块翻板1003向下翻转,从掉落口1004通过,完成探头取样区域2的纸质外壳部分与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间的分离。
第一侧板1001、第二侧板1002的高度至少要大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截面半径,防止探头取样区域2由于惯性直接从第一侧板1001、第二侧板1002处冲出去。
第二姿态调整装置11包括第二溜槽1101,安装于第二倾斜底板8的上表面,用于调整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的姿态,第二溜槽1101的内侧壁设置为含有角度变化的曲面1102,第二溜槽1101的入口1102与第一溜槽1005的出口相连通。从第一溜槽1005滑落出的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经过第二溜槽1101由任意姿态逐步调整为接近直立状态,进入第二分离装置12中。
第二分离装置12包括带有倾斜角度的第三侧板1201以及第四侧板1202,第三侧板1201与第四侧板1202之间形成第三溜槽1203。
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连于第二倾斜底板8的上表面,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的上端均朝倾斜底板的上端设置,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的下端均朝倾斜底板的下端设置(倾斜角度逐渐增大),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的下端之间的开口逐渐变大。
第三溜槽1203的上端入口与第二溜槽1101的出口1103相连通,第三溜槽1203的入口开口尺寸应大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高,小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直径。
试样4为一个标准的扁平圆柱体,进入第二分离装置12时为直立状态,试样4在第三溜槽1203中沿着直线翻滚滑动,始终位于第三溜槽1203中心线位置,而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由于带有倒角,在第三溜槽1203滑动中会逐渐由直立状态变为沿着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的角度翻滚滑动,其翻滚滑动角度随着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的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又由于第三溜槽1203的出口也逐渐增大,因此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将逐渐偏离第三溜槽1203的中心线,与试样4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直至分离,试样4落入位于第三溜槽1203出口的试样取出区域1204中。
再请结合图4所示,翻转碰撞点902提供的翻转碰撞点、及约束碰撞点901提供的约束碰撞点与第一倾斜底板7间的距离都不小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端面半径;垂直于第一倾斜底板7间的轴截面将探头取样区域2分为两个区域,翻转碰撞点、约束碰撞点应位于同一区域中。
再请结合图5所示,掉落口1004处第一倾斜底板7下表面通过可调节铰链1006安装一块向下翻转的翻板1003。因惯性冲入第一溜槽1005的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下部出口撞击,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从开口处滑落出,探头取样区域2因自身作用令翻板1003向下翻转,探头取样区域2从掉落口1004掉出,完成探头取样区域2的纸质外壳部分与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间的分离。除通过可调节铰链1006实现翻板1003翻转外,也可以通过气缸方式控制翻板1003的开合,此外由于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出口处撞击前因惯性运动,其与第一倾斜底板7间无力的作用,所以翻板1003可以省略。
请结合图6所示,第二溜槽1101的内侧壁设置为含有角度变化的曲面1102,该曲面1102在第二溜槽1101的入口1103平行于第二溜槽1101的底板1104,该曲面1102在第二溜槽1101的出口1105垂直于第二溜槽1101的底板1104。
请结合图7所示,是第三溜槽1203的第一种实施例,在第三溜槽1203出口位置的底板上安装两块分隔板1205,试样取出区域1204位于第三溜槽1203出口位置的下方、两块分隔板1205之间。试样4在第三溜槽1203的中心线上沿直线翻滚滑动,滑入两块分隔板1205间的通道落入下方的试样取出区域1204,而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由于带有倒角,会贴着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翻滚滑动,滑入分隔板1205与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间的通道,落入外壳部件收集区域中。
请结合图8所示,是第三溜槽1203的第二种实施例,在第三溜槽1203出口位置的底板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矩形口1206,矩形口1206靠近试样取出区域1204的边部上设有阻挡板1207,试样取出区域1204位于矩形口1206的下方。试样4在第三溜槽1203的中心线上沿直线翻滚滑动,从矩形口1206落入下方的试样取出区域1204,而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由于带有倒角,会贴着第三侧板1201、第四侧板1202翻滚滑动,在第三溜槽1203出口滑出,落入外壳部件收集区域中。
请结合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的自动分离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由于取样探头前期装配时进样口13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且已知,因此观察取样探头外观,根据进样口13位置,令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扁平圆柱体的端面与分割装置5的作用方向保持垂直状态,可再结合图1所示,令进样口13朝水平方向放置;
2)令分割面位于扁平圆柱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的导流槽6并与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体侧面相切。以探头取样区域2的前端为基准,测量已知探头取样区域2的前端面距离相切面为91mm,并调整探头取样区域2的前端面及分割装置5间的位置关系使其相距91mm,在分割装置5上标记并记录调整后探头取样区域2位置,令后续试验时的探头取样区域2都在同一位置完成分割;
3)根据探头取样区域2在分割装置5上进行分割的位置,初步确定在第一倾斜底板7上表面的约束碰撞点901、翻转碰撞点902以及导向点903的安装位置。令翻转碰撞点902位置位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端部,约束碰撞点901位置位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侧部,约束碰撞点901、翻转碰撞点902与第一倾斜底板7间的距离都不小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端面半径;
4)调整第一倾斜底板7角度使其与水平方向呈30°,第二倾斜底板8初始角度与第一倾斜底板7保持一致,令第一倾斜底板7下表面的翻板1003处于闭合状态;
5)分割装置5对取样探头进行分割,重复多次试验,对第一分离装置10、第二姿态调整装置11以及第二分离装置12进行调节;
6)完成步骤5)中的调节步骤后,自动分离设备可投入生产使用。
步骤5)中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观察探头取样区域2翻转姿态,微调约束碰撞点901令约束碰撞点位于探头取样区域2的侧部。根据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的撞击位置,微调翻转碰撞点902位置。若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的撞击位置位于第一分离装置10的第一侧板1001上,则将翻转碰撞点向右微调;若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的撞击位置位于第一分离装置10的第二侧板1002上,则将翻转碰撞点向左微调。多次试验,令探头取样区域2与第一溜槽1005的撞击位置位于第一溜槽1005的下方出口处;
5.2)随后令第一倾斜底板7下表面的翻板1003翻转,观察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是否能从探头取样区域2中顺利分离。若在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从探头取样区域2中滑出分离前,探头取样区域2已经从掉落口1004掉出,则增大第一倾斜底板7的倾斜角度,为探头取样区域2提供足够的冲量,直至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从探头取样区域2中滑出,后探头取样区域2的纸质外壳掉落;
5.3)观察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在第二姿态调整装置11及第二分离装置12的第三溜槽1203中的运动状态,若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在第三溜槽1203中速度降为零,卡在第三溜槽1203中无法顺利滑出,则增大第二倾斜底板8倾斜角度;若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速度过快通过第二姿态调整装置11后直接脱离第三溜槽1203冲出,则减小第二倾斜底板8倾斜角度,直至试样4及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3从第三溜槽1203出口处顺利完成分离。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尾部区域、以及连于所述探头尾部区域前端部上的探头取样区域;
所述探头取样区域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设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内部的试样;
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通过能烧融粘性带缠绕固定。
2.一种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切割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探头中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分割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分割装置前方的倾斜底板;
所述倾斜底板由前向后为斜下设置,所述倾斜底板的前端靠近所述分割装置放置;
所述倾斜底板的上端至所述倾斜底板的下端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姿态调整装置、第一分离装置、第二姿态调整装置以及第二分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由所述倾斜底板的上端至所述倾斜底板的下端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碰撞点;和/或
所述分割装置包括剪切、挤断或锯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点包括翻转碰撞点和约束碰撞点;所述翻转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端部位置,所述约束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侧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碰撞点、所述约束碰撞点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端面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装置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翻板;
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从而构成第一溜槽;
所述第一溜槽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下方的倾斜底板上设有掉落口,所述翻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掉落口位置;
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设置为逐渐变小结构,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最小尺寸大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的最大尺寸,且小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截面直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截面半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包括第二溜槽,所述第二溜槽的上部入口与所述第一溜槽的下部出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溜槽的内侧壁设置为含有角度变化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样探头与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装置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试样取出区域;
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上表面,从而构成第三溜槽;
所述第三溜槽的上部入口与所述第二溜槽的下部出口相连通;
所述试样取出区域位于所述第三溜槽的下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溜槽的下部出口设置为逐渐变大结构,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的第四侧板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溜槽的入口尺寸大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高度,且小于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处于合并状态时构成的圆柱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通过可调节铰链连于所述倾斜底板的下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溜槽的下端位置还设有分隔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样探头的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溜槽的下端位置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矩形口靠近所述试样取出区域的边部上设有阻挡板。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探头与自动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底板包括第一倾斜底板、以及连于所述第一倾斜底板下端部的第二倾斜底板。
1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1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分离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取样探头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分割装置的作用方向保持垂直方向;
2)以所述取样探头的一端为基准,测量并调整所述取样探头与所述分割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所述分割装置上标记并记录调整后所述取样探头的位置;
3)根据所述取样探头在所述分割装置上进行分割的位置,在所述倾斜底板上初步确定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的安装位置;
4)调整所述倾斜底板的倾斜角度;
5)所述分割装置对所述取样探头进行分割,重复多次试验,对所述第一分离装置、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分离装置进行调节;
6)完成步骤5)中的调节步骤后,所述自动分离设备投入生产使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分离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调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1)观察所述取样探头上被分割下的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撞击位置,调整所述第一姿态调整装置,使其上的约束碰撞点位于所述探头取样区域的侧部,根据所述探头取样区域与所述第一溜槽的撞击位置,再微调所述第一分离装置上的约束碰撞点位置;
5.2)将所述掉落口打开,观察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在所述掉落口中分离;
5.3)观察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在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的运动状态,调整所述第二姿态调整装置、所述第二分离装置,直至所述两片式模具外壳部件以及所述试样从所述第三溜槽顺利完成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分离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底板的倾斜角度为30°。
CN202110193177.8A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964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177.8A CN114964894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KR1020237027288A KR20230129047A (ko) 2021-02-20 2022-02-18 샘플링 프로브, 자동분리장비 및 그 사용방법
EP22755592.7A EP4276439A1 (en) 2021-02-20 2022-02-18 Sampling probe and automatic separation device thereof, and use method
JP2023548969A JP2024506922A (ja) 2021-02-20 2022-02-18 サンプリングプローブおよびその自動分離デバイス、ならびに使用方法
US18/546,494 US20240044751A1 (en) 2021-02-20 2022-02-18 Sampling probe and automatic separation device thereof, and use method
PCT/CN2022/076885 WO2022174819A1 (zh) 2021-02-20 2022-02-18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3177.8A CN114964894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4894A true CN114964894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3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3177.8A Pending CN114964894A (zh) 2021-02-20 2021-02-20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44751A1 (zh)
EP (1) EP4276439A1 (zh)
JP (1) JP2024506922A (zh)
KR (1) KR20230129047A (zh)
CN (1) CN114964894A (zh)
WO (1) WO20221748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6205A (en) * 1973-05-16 1976-02-25 Land Pyrometers Ltd Sampling metal melts
CA1131049A (en) * 1977-11-28 1982-09-07 William J. Collins Molten material sampler
GB1579952A (en) * 1978-05-15 1980-11-26 Amalgams Co Ltd Molten metal sampling
US4250754A (en) * 1979-05-09 1981-02-17 Collins William J Sampler for a hot liquid and connector therefor
US4499777A (en) * 1983-03-03 1985-02-19 Haly, Inc. Molten metal samplers
DE3418320A1 (de) * 1983-05-20 1984-11-29 Electro-Nite, N.V., Houthalen Probeheber fuer fluessiges metall und dabei angewandte klemme
JPH0621285B2 (ja) * 1990-07-20 1994-03-23 奥村機械製作株式会社 溶融金属炉におけるサンプルの自動サンプリング・姿勢修正移送方法
JPH0816594B2 (ja) * 1991-12-13 1996-02-21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プローブからの溶融金属サンプル取出装置
KR101321333B1 (ko) * 2011-12-16 2013-10-23 주식회사 우진 폐프로브 파쇄장치
EP2626685A1 (de) 2012-02-08 2013-08-14 Siemens VAI Metals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ierten Freilegung von Probenkörpern
CN104359710B (zh) * 2014-11-13 2017-04-05 东北大学 一种自动脱模钢水取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EP3614121A1 (de) * 2018-08-22 2020-02-26 Primetals Technologies Austria GmbH Entnehmen einer metallischen probe aus einer probensonde
CN111426529B (zh) * 2019-01-10 2023-01-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分离取样探头中金属样品体的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CN111426528B (zh) * 2019-01-10 2022-12-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取样探头自动分离金属样品体的分离设备及其方法
CN110231195B (zh) * 2019-04-22 2022-05-13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冶金取样探头样本自动分离及装样装置
CN212780069U (zh) * 2020-07-13 2021-03-23 马鞍山江润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金属冶炼用取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29047A (ko) 2023-09-05
US20240044751A1 (en) 2024-02-08
WO2022174819A1 (zh) 2022-08-25
EP4276439A1 (en) 2023-11-15
JP2024506922A (ja)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0596B (zh) 钢球自动分拣设备
CN106111549B (zh) 球体自动分拣机
CN110153028B (zh) 一种高精度钢珠筛选设备及方法
CN114964894A (zh) 一种取样探头及其自动分离设备、使用方法
US7743692B2 (en) Shell case length limit alarm
CN108597833A (zh) 点火线圈端子组装设备
CN107144328B (zh) 一种自动微量节流粉末称量装置及称量方法
CN106969944B (zh) 一种螺旋采样装置
CN208142013U (zh) 点火线圈端子组装设备
CN209614253U (zh) 一种激光微区冶金装置
CN210312416U (zh) 铆钉排序及定量拿取装置
CN112209029A (zh) 一种振动送料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夹片螺纹牙型检测系统
CN205844206U (zh) 一种通过鱼眼透镜组检测货架横梁是否合格的装置
US4133210A (en) Sampling apparatus
EP247162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retaining circlips
JP4883870B2 (ja) ロッドサンプリング
CN109516067B (zh) 零部件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EP3464654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r förderrate eines flüssigen materials
CN218464999U (zh) 色母机料斗
CN211768639U (zh) 一种电池上壳整列机
JP3528259B2 (ja) 部品規定数量取出し装置
US3759419A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and individually dispensing small elongate parts
JP2001293749A (ja) 射出成形品の不良品排除装置
KR102073694B1 (ko) 항공기 무장 장착 턴테이블에 볼베어링을 삽입하기 위한 볼베어링 삽입 장치
CN216505972U (zh) 一种搅拌站骨料配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