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3048B -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3048B
CN114963048B CN202210909717.2A CN202210909717A CN114963048B CN 114963048 B CN114963048 B CN 114963048B CN 202210909717 A CN202210909717 A CN 202210909717A CN 114963048 B CN114963048 B CN 114963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ble
rotating part
circumferential rotat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97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63048A (zh
Inventor
杨文献
胡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omai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omai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omai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omain Intelligent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97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3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63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3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63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3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21V14/02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by movement of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2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with provision for adjustment, e.g. for foc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02Wall, ceiling, or floor bases; Fixing pendants or arms to the b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36Hoisting or lowering devices, e.g. for maintenance
    • F21V21/38Hoisting or lowering devices, e.g. for maintenance with a cab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其中,一种智能照明灯,包括底座、发光件和灯罩,灯罩扣接在底座上并形成用于容纳发光件的罩内空间,灯罩由下至上分为若干个透光性不同的照明区间,发光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发光件升降的升降件;升降件包括驱动部和圆周转动部,圆周转动部的上方设有能够转动的调转件。一种照明系统,包括所述的智能照明灯。本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通过对底座为升降件和调转件提供了安装空间,二者相互配合实现发光件的升降,发光件在不同高度所对应的灯罩透光性不同,则发光件的升降至不同照明区间时光线透出情况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照明范围与照明效果,以适配于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照明灯是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现有的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照明灯的调光可通过调光器完成,调光器包括电阻调光器、调压调光器、磁放大电抗调光器和电子调光器,但各有缺点,如电阻调光器存在耗能多、效率低、体积大和控制不便的问题。调压调光器只适用于交流电源、笨重、消耗较多的有色和黑色金属、不能远距离控制。磁放大电抗调光器体积大且笨重。电子调光器必须采取滤波措施,且调光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好的调光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灯,包括底座、发光件和灯罩,其中,灯罩扣接在底座上并形成用于容纳发光件的罩内空间,灯罩由下至上分为若干个透光性不同的照明区间,发光件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发光件升降的升降件;
升降件包括驱动部和圆周转动部,圆周转动部通过缆绳与发光件相连并通过转动使发光件上下升降,圆周转动部邻近驱动部的一侧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内周设有棘齿,驱动部上设有与棘齿抵接的限位条;
圆周转动部转动一周分为缆绳逐渐脱离的下降半周和缆绳逐渐缠绕的上升半周;
圆周转动部的上方设有能够转动的调转件,当圆周转动部转动至其与发光件的连接处位于最高处时,调转件转动并推动缆绳从圆周转动部一侧移动至圆周转动部另一侧,以使缆绳从上升半周进入下降半周;
相应地,圆周转动部上设有用于将缆绳从调转件上推离的限位板,调转件的推动部分位于圆周转动部远离驱动部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圆周转动部包括条板和弧板,条板一端连接驱动部,条板另一端连接弧板,弧板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转动设有用于连接缆绳的铰接球;
相应地,缆绳从连接铰接球的端部至抵接于弧板的部分为悬空设置在弧板上方的悬空段,调转件的推动部分正对悬空段设置;
相应地,支撑环与条板相连,限位板设置在弧板的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驱动部包括与底座相连的基座、固定在基座上的驱动电机和用于固定驱动电机的卡板,其中,基座邻近圆周转动部的一端设有安装槽,驱动电机插接在安装槽内,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圆周转动部相连;
卡板套接在驱动电机上,且卡板的下端插接在基座上;相应地,卡板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限位条,限位条的上端与棘齿抵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座与发光件之间设有副基座,副基座一端与底座相连,副基座的另一端设有导向轮和导向筒,导向轮相对设有两个,导向筒位于导向轮下方;相应地,缆绳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导向轮和导向筒并与发光件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转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副驱动部、中间杆和第一伸缩杆,其中,副驱动部固定在底座上,中间杆呈倒L型,第一伸缩杆的上端与中间杆相连,第一伸缩杆的下端呈钩状结构,且钩状结构的开口朝向缆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转件的外侧设有抬升座,抬升座的下端通过轴承与驱动部的输出端相连,抬升座的上端延伸至调转件推动部分附近;
抬升座的顶面包括对应上升半周的抬升面和对应下降半周的弧形面,抬升面逐渐倾斜向上,且抬升面的最高处与弧形面相连,弧形面的弧度适配于弧板的弧度,且弧形面位于弧板顶面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抬升座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底筒、中间板和抬升座本体,其中,抬升座本体至少外侧呈弧形,相应地,抬升面和弧形面组成抬升座本体的顶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间板上设有朝向限位条的第二伸缩杆,相应地,限位条上设有与第二伸缩杆适配的限位孔,且中间板、限位条和第二伸缩杆组成一个限位组;
相应地,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分别对应设有一限位组,且当圆周转动部转动至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中的一者范围内时,对应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收缩,另一者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伸展并插接至限位孔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底座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子模块、处理子模块和通信子模块,供电子模块为处理子模块和通信子模块供电,处理子模块通过通信子模块分别通讯连接驱动部、调转件和伸缩杆并控制这三者的工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所述的智能照明灯。
有益效果:
本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通过对底座的结构进行改进,为升降件和调转件提供了安装空间,二者相互配合实现发光件的上下升降,发光件在不同高度所对应的灯罩透光性不同,则发光件的升降至不同照明区间时光线透出情况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照明范围与照明效果,以适配于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
同时,适配于不同类型的发光件,使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好;此外,相对减少了电子器件的使用,减少了电磁干扰,无需额外滤波。利用限位条与棘齿的抵接来承担重力,将应力从驱动部的输出端分散至整个驱动部,以提高驱动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照明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照明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周转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转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抬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模块的接线图。
图中:
1、底座;2、发光件;3、灯罩;4、升降件;41、驱动部;42、圆周转动部;411、基座;412、驱动电机;413、卡板;421、条板;422、弧板;401、支撑环;402、限位条;403、限位板;404、铰接座;405、铰接球;406、限位孔;5、调转件;51、副驱动部;52、中间杆;53、第一伸缩杆;54、钩状结构;61、副基座;62、导向轮;63、导向筒;64、导向锥板;7、抬升座;71、底筒;72、中间板;73、抬升座本体;701、抬升面;702、弧形面;8、第二伸缩杆;91、供电子模块;92、处理子模块;93、通信子模块;94、控制终端;10、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智能照明灯,包括底座1、发光件2和灯罩3,其中,灯罩3扣接在底座1上并形成用于容纳发光件2的罩内空间,灯罩3由下至上分为若干个透光性不同的照明区间,发光件2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发光件2升降的升降件4。
鉴于灯罩3分为若干个照明区间,则发光件2升降至不同照明区间时光线透出情况不同,则可形成不同的照明范围与照明效果,以适配于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基于此,设置升降件4以辅助发光件2上下升降,也方便于进行调节。
升降件4包括驱动部41和圆周转动部42,驱动部41与底座1相连,且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与圆周转动部42相连,圆周转动部42通过缆绳10与发光件2相连并通过转动使发光件2上下升降,圆周转动部42邻近驱动部41的一侧设有支撑环401,支撑环401的内周设有棘齿,驱动部41上设有与棘齿抵接的限位条402。
对于升降件4,通过驱动部41提供驱动力以使圆周转动部42转动,圆周转动部42的转动使得缆绳10缠绕或脱离,进而控制与缆绳10相连的发光件2的升降。进一步,当发光件2停留在某一高度时,发光件2、缆绳10和圆周转动部42三者的重力将作用在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上,有损于驱动部41的使用寿命,故设置相互搭配的支撑环401和限位条402,利用限位条402与棘齿的抵接来承担重力,进而作用在驱动部41上,将应力从驱动部41的输出端分散至整个驱动部41,以提高驱动部41的使用寿命。
首先,圆周转动部42的转动可分解为转动一周的若干个次重复,则令圆周转动部42转动一周分为缆绳10逐渐脱离的下降半周和缆绳10逐渐缠绕的上升半周。
结合图1进行说明,以圆周转动部42与缆绳10的连接处为基准点,当连接处位于最高处时,令圆周转动部42的单向转动为顺时针转动,则连接处从最高处转动至最低处的半周过程中,缆绳10逐渐脱离圆周转动部42,则发光件2逐渐下降,那么该半周为所述的下降半周。连接处从最低处转动至最高处的半周过程中,缆绳10逐渐绕设在圆周转动部42上,则发光件2逐渐上升,那么该半周为所述的上升半周。
支撑环401和限位条402构成了棘轮棘齿机构,该机构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使得圆周转动部42仅能单向转动,则缆绳10只能收纳或脱离圆周转动部42,对应的,发光件2仅能上升或下降。故设计了调转件5,优选地,圆周转动部42的上方设有能够转动的调转件5,当圆周转动部42转动至其与缆绳10的连接处位于最高处时,调转件5转动并推动缆绳10从圆周转动部42一侧移动至圆周转动部42另一侧,以使缆绳10从上升半周进入下降半周。
即通过调转件5调节缆绳10在圆周转动部42上的位置,并实现发光件2的升降。结合图1展开说明,当连接处自上升半周转动至最高处时,此时,通过调转件5推动缆绳10,将缆绳10从圆周转动部42的左侧推到右侧。那么,圆周转动部42继续顺时针转动,则缆绳10将逐渐脱离圆周转动部42,则发光件2将下降。
基于此,通过调转件5的推动实现缆绳10的换边,在圆周转动部42单向转动的限制下实现发光件2的升降。
相应地,圆周转动部42上设有用于将缆绳10从调转件5上推离的限位板403,基于此,通过限位板403使得缆绳10再次回到圆周转动部42上,以使圆周转动部42带动缆绳10收放的同时限制缆绳10的移动,避免缆绳10缠绕其他部件,保证发光件2正常升降。且限位板403的结构简单,方便制造。
相应地,调转件5的推动部分位于圆周转动部42远离驱动部41的一侧。即缆绳10在调转件5的带动下运动轨迹呈扇形,为了避免驱动部41阻碍缆绳10的移动,故使得调转件5的推动部分与驱动部41分别设置在圆周转动部42的两侧。
工作时,启动驱动部41以使圆周转动部42转动,圆周转动部42通过转动收放缆绳10,以使得发光件2上升或下降。当圆周转动部42与缆绳10的连接处转动至最高处时,通过启动调转件5使得缆绳10换边,以使缆绳10从上升半周进入下降半周。当发光件2处于合适高度时,驱动部41停转,通过支撑环401和限位条402所组成的棘轮棘齿机构限位,以保证发光件2长时间处于该高度。
可选地,发光件2包括但不限于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
下面对圆周转动部42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圆周转动部42包括条板421和弧板422,条板421一端连接驱动部41,条板421另一端连接弧板422,弧板422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铰接座404,铰接座404上转动设有用于连接缆绳10的铰接球405;相应地,缆绳10从连接铰接球405的端部至抵接于弧板422的部分为悬空设置在弧板422上方的悬空段,调转件5的推动部分正对悬空段设置;相应地,支撑环401与条板421相连,限位板403设置在弧板422的侧面上。
对缆绳10而言,其与圆周转动部42的连接处即为铰接座404所在位置,铰接座404与铰接球405配合形成球窝关节,转动灵活方便,以方便缆绳10的换边。适当增加弧板422的长度以形成悬空段,以避免调转件5与弧板422的顶面摩擦。且同时,调转件5的回转半径较小,则在灯罩3的径向方向上,调转件5所需的空间小。
可选地,为了减重,条板421和/或弧板422可设置若干个减重孔。
优选地,如图1所示,发光件2位于条板421与驱动部41连接处的正下方,且二者均位于灯罩3的轴线方向上。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1包括与底座1相连的基座411、固定在基座411上的驱动电机412和用于固定驱动电机412的卡板413,其中,基座411邻近圆周转动部42的一端设有安装槽,驱动电机412插接在安装槽内,驱动电机412的输出端与圆周转动部42相连;卡板413套接在驱动电机412上,且卡板413的下端插接在基座411上;相应地,卡板413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限位条402,限位条402的上端与棘齿抵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基座411上设置用于安装驱动电机412的安装槽,通过卡板413增加固定点,以提高驱动电机412安装的牢固程度,且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412一端套接有卡板413,驱动电机412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槽的侧壁,以充分提高驱动电机412安装的稳固性。进一步拓展卡板413的功能,即在卡板413的顶面设置所述的限位条402。
可选地,如图2所示,限位条402距离支撑环401较远,则限位条402的上端设有向支撑环401方向延伸的条状部,限位条402通过条状部与棘齿抵接;或,限位条402向支撑环401方向倾斜设置,以使限位条402的上端与棘齿抵接。以实现限位条402与支撑环401的连接。
可选地,基座41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驱动电机412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411与发光件2之间设有副基座61,副基座61一端与底座1相连,副基座61的另一端设有导向轮62和导向筒63,导向轮62相对设有两个,导向筒63位于导向轮62下方;相应地,缆绳10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导向轮62和导向筒63并与发光件2相连。
即基座411下方设有副基座61,副基座61上设置导向轮62和导向筒63,二者分别对缆绳10进行限位和导向,其中,在条板421转动过程中,缆绳10抵接于导向轮62中的一者,以减少缆绳10与导向筒63之间的摩擦;在调转件5推动缆绳10换边时,通过导向筒63限制缆绳10下端的转动范围,以减少发光件2的晃动,避免发光件2碰撞灯罩3。
缆绳10换边时,缆绳10将同时脱离两个导向轮62,为了使缆绳10顺利移动至导向轮62上,在两导向轮62之间设有导向锥板64,导向锥板64的两侧分别连接一导向轮62,导向锥板64的弧度适配于缆绳10转动的弧度,且导向锥板64位于调转件5的下方。
可选地,副基座61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调转件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副驱动部51、中间杆52和第一伸缩杆53,其中,副驱动部51固定在底座1上,中间杆52呈倒L型,伸缩杆53的上端与中间杆52相连,第一伸缩杆53的下端呈钩状结构54,且钩状结构54的开口朝向缆绳10。
工作时,启动副驱动部51以带动中间杆52和第一伸缩杆53转动,对于第一伸缩杆53,第一伸缩杆53首先将正向转动,第一伸缩杆53向缆绳10方向移动并使得缆绳10进入钩状结构54内,第一伸缩杆53向上收缩以使缆绳10抵接钩状结构54的底部。再者,第一伸缩杆53反向转动,以带动钩状结构54和缆绳10从上升半周移动至下降半周。当缆绳10抵接于限位板403时,缆绳10在限位板403推动下脱离钩状结构54并掉落至弧板422上。最后,第一伸缩杆53再次向上收缩,以使钩状结构54高于缆绳10,副驱动部51正向转动以实现回位。
可选地,副驱动部51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第一伸缩杆53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调转件5工作时,缆绳10将在第一伸缩杆53推动下脱离弧板422的一侧,在第一伸缩杆53转动半周后被推动至弧板422的另一侧。但实际使用时,缆绳10脱离弧板422后将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坠,则当缆绳10被推动至弧板422另一侧时,缆绳10靠近弧板422端部的部分将与弧板422的侧面抵接,进而导致缆绳10无法顺利搭接在弧板422的另一侧上。针对于此,调转件5的外侧设有抬升座7,即通过抬升座7改善缆绳10下坠的现象,保证缆绳10换边的流畅性。
具体来说,缆绳10换边时,缆绳10位于弧板422外的部分的运动轨迹呈筒状或锥状,为了避免其余部件阻挡缆绳10的移动,故抬升座7的下端通过轴承与驱动部41的输出端相连,抬升座7的上端延伸至调转件5推动部分附近。
抬升座7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抬升座7的顶面包括对应上升半周的抬升面701和对应下降半周的弧形面702,抬升面701逐渐倾斜向上,抬升面701的最低处邻近弧板422并低于弧板422,抬升面701的最高处与弧形面702相连,弧形面702的弧度适配于弧板422的弧度,且弧形面702位于弧板422顶面的上方。
在缆绳10换边时,第一伸缩杆53推动下缆绳10脱离弧板422一侧(即弧板422对应上升半周的一侧)并移动至抬升面701,缆绳10沿着抬升面701、弧形面702移动至弧板422另一侧(即弧板422对应下降半周的一侧)并掉落在弧板422上。其中,抬升面701的最低处低于弧板422,以保证缆绳10顺利移动到抬升座7上,弧形面702位于弧板422顶面的上方,以保证缆绳10顺利掉落到弧板422上,以上二者,均减少了缆绳10移动过程中的卡顿,既可以减少磨损,尤其提高了缆绳10的使用寿命,又保证缆绳10沿设计轨迹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6所示,抬升座7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底筒71、中间板72和抬升座本体73,其中,抬升座本体73至少外侧呈弧形,相应地,抬升面701和弧形面702组成抬升座本体73的顶面。
容易理解的,抬升座本体73的内侧,即抬升座本体73与条板421之间的空间供第一伸缩杆53转动,当抬升座本体73距离第一伸缩杆53较近时,抬升座本体73的内侧也应构造为弧形,以保证第一伸缩杆53的转动。
抬升座7中,底筒71通过轴承与驱动部41相连,具体来说,底筒71与驱动电机412的输出端通过轴承相连,则抬升座7的重力作用在驱动电机412上。那么,在抬升座7持续下压的情况下,不利于驱动电机412正常工作。故优选地,中间板72上设有朝向限位条402的第二伸缩杆8,相应地,限位条402上设有与第二伸缩杆8适配的限位孔406,且中间板72、限位条402和第二伸缩杆8组成一个限位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伸缩杆8将中间板72和限位条402相连,以使这三者组成限位组,也即框架结构,进而将重力分担至基座411上,以避免驱动电机412单独承力,以提高驱动电机412的使用寿命。
同时,第二伸缩杆8的存在将阻挡条板421的转动,故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分别对应设有一限位组,且当圆周转动部42转动至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中的一者范围内时,对应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8收缩,另一者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8伸展并插接至限位孔406中。
基于此,在调节发光件2的高度时,即条板421转动时,两个限位组交替使用,以保证不会阻挡条板421;当发光件2稳定在某一个高度时,两个限位组中的第二伸缩杆8均伸展,进一步降低驱动电机412的承力数值。
可选地,第二伸缩杆8可以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控制模块,基于此,利用控制模块实现远程无线控制,以提高智能化程度,使用也更为便捷。
控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子模块91、处理子模块92和通信子模块93,供电子模块91为处理子模块92和通信子模块93供电,处理子模块92通过通信子模块93分别通讯连接驱动部41、调转件5和控制终端94,控制终端94通过处理子模块92控制驱动部41和调转件5。
其中,处理子模块92通过通信子模块93无线连接于控制终端94,控制终端94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和智能平板,以便使用者通过控制终端94控制驱动部41和调转件5的工作。具体来说,供电子模块91电连接于市电,处理子模块92和通信子模块93分别选用任意合适的市售型号。
本实施例在所述的智能照明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照明系统,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所述的智能照明灯。此外,所述的照明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94、传感器等配套设备,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本发明对此并不作任何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发光件(2)和灯罩(3),其中,灯罩(3)扣接在底座(1)上并形成用于容纳发光件(2)的罩内空间,灯罩(3)由下至上分为若干个透光性不同的照明区间,发光件(2)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发光件(2)升降的升降件(4);
升降件(4)包括驱动部(41)和圆周转动部(42),驱动部(41)与底座(1)相连,且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与圆周转动部(42)相连,圆周转动部(42)通过缆绳(10)与发光件(2)相连并通过转动使发光件(2)上下升降,圆周转动部(42)邻近驱动部(41)的一侧设有支撑环(401),支撑环(401)的内周设有棘齿,驱动部(41)上设有与棘齿抵接的限位条(402);
圆周转动部(42)转动一周分为缆绳(10)逐渐脱离的下降半周和缆绳(10)逐渐缠绕的上升半周;
圆周转动部(42)的上方设有能够转动的调转件(5),当圆周转动部(42)转动至其与发光件(2)的连接处位于最高处时,调转件(5)转动并推动缆绳(10)从圆周转动部(42)一侧移动至圆周转动部(42)另一侧,以使缆绳(10)从上升半周进入下降半周;
相应地,圆周转动部(42)上设有用于将缆绳(10)从调转件(5)上推离的限位板(403),调转件(5)的推动部分位于圆周转动部(42)远离驱动部(4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圆周转动部(42)包括条板(421)和弧板(422),条板(421)一端连接驱动部(41),条板(421)另一端连接弧板(422),弧板(422)中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铰接座(404),铰接座(404)上转动设有用于连接缆绳(10)的铰接球(405);
相应地,缆绳(10)从连接铰接球(405)的端部至抵接于弧板(422)的部分为悬空设置在弧板(422)上方的悬空段,调转件(5)的推动部分正对悬空段设置;
相应地,支撑环(401)与条板(421)相连,限位板(403)设置在弧板(422)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驱动部(41)包括与底座(1)相连的基座(411)、固定在基座(411)上的驱动电机(412)和用于固定驱动电机(412)的卡板(413),其中,基座(411)邻近圆周转动部(42)的一端设有安装槽,驱动电机(412)插接在安装槽内,驱动电机(412)的输出端与圆周转动部(42)相连;
卡板(413)套接在驱动电机(412)上,且卡板(413)的下端插接在基座(411)上;相应地,卡板(413)的顶面上设有所述限位条(402),限位条(402)的上端与棘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基座(411)与发光件(2)之间设有副基座(61),副基座(61)一端与底座(1)相连,副基座(61)的另一端设有导向轮(62)和导向筒(63),导向轮(62)相对设有两个,导向筒(63)位于导向轮(62)下方;相应地,缆绳(10)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导向轮(62)和导向筒(63)并与发光件(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调转件(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副驱动部(51)、中间杆(52)和第一伸缩杆(53),其中,副驱动部(51)固定在底座(1)上,中间杆(52)呈倒L型,第一伸缩杆(53)的上端与中间杆(52)相连,第一伸缩杆(53)的下端呈钩状结构(54),且钩状结构(54)的开口朝向缆绳(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调转件(5)的外侧设有抬升座(7),抬升座(7)的下端通过轴承与驱动部(41)的输出端相连,抬升座(7)的上端延伸至调转件(5)推动部分附近;
抬升座(7)的顶面包括对应上升半周的抬升面(701)和对应下降半周的弧形面(702),抬升面(701)逐渐倾斜向上,抬升面(701)的最低处邻近弧板(422)并低于弧板(422),抬升面(701)的最高处与弧形面(702)相连,弧形面(702)的弧度适配于弧板(422)的弧度,且弧形面(702)位于弧板(422)顶面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抬升座(7)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相连的底筒(71)、中间板(72)和抬升座本体(73),其中,抬升座本体(73)至少外侧呈弧形,相应地,抬升面(701)和弧形面(702)组成抬升座本体(73)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中间板(72)上设有朝向限位条(402)的第二伸缩杆(8),相应地,限位条(402)上设有与第二伸缩杆(8)适配的限位孔(406),且中间板(72)、限位条(402)和第二伸缩杆(8)组成一个限位组;
相应地,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分别对应设有一限位组,且当圆周转动部(42)转动至下降半周和上升半周中的一者范围内时,对应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8)收缩,另一者的限位组中第二伸缩杆(8)伸展并插接至限位孔(406)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供电子模块(91)、处理子模块(92)和通信子模块(93),供电子模块(91)为处理子模块(92)和通信子模块(93)供电,处理子模块(92)通过通信子模块(93)分别通讯连接驱动部(41)、调转件(5)和控制终端(94),控制终端(94)通过处理子模块(92)控制驱动部(41)和调转件(5)。
10.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照明灯。
CN202210909717.2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Active CN114963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9717.2A CN114963048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9717.2A CN114963048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3048A CN114963048A (zh) 2022-08-30
CN114963048B true CN114963048B (zh) 2022-10-25

Family

ID=8297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9717.2A Active CN114963048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304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4599B2 (ja) * 1995-12-26 2005-12-0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
JP5328106B2 (ja) * 2007-02-22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昇降装置
JP2012174419A (ja) * 2011-02-18 2012-09-10 Kenichi Hata 照明器具移送可能型照明システム
CN215061909U (zh) * 2021-06-09 2021-12-07 上海云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吊灯升降调节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3048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5691B2 (en) Retractable light apparatus
CN202902130U (zh) 一种太阳能草坪灯
CN1120781C (zh) 改进的气动伸缩式桅杆
CN114963048B (zh) 一种智能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CN102401322A (zh) 具有平光和聚光结构的led灯装置
KR20170067026A (ko) 지능로봇 조명 장치
CN113301683A (zh) 一种智慧城市照明集中控制器、控制方法及智能路灯
CN211011007U (zh) 一种防尘防水户外照明灯
CN201066678Y (zh) 可自动翻转的半封闭式长余辉管灯
CN214405720U (zh) 一种基于蓝牙mesh的LED智能照明装置
CN209540732U (zh) 一种智能调光led路灯
CN218976888U (zh) 一种调光装置及灯具
CN218268963U (zh) 一种升降机构及升降灯具
CN201547565U (zh) 一种自调式光控灯
CN206555858U (zh) 伸缩式自动升降灯
KR100602615B1 (ko) 자동 승하강수단이 구비된 조명등
CN21897259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灯座的灯杆塔
CN219571743U (zh) 一种可调节的智能led灯具
CN220108275U (zh) 智能夜航灯和船舶
CN21938961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灯泡的高杆灯
CN109827159A (zh) 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灯
CN116406042A (zh) 一种调光装置及灯具和调光方法
CN215807972U (zh) 一种太阳能推车
CN216952815U (zh) 一种升降智能照明筒灯灯具
CN218441925U (zh) 一种自动定位高度的升降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