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流水线又称为装配线,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按照流水线的输送方式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装配线、板链线、倍速链、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组成。
目前的大部分流水线都是通过流水线工作台进行工作步骤划分,但是目前的流水线工作台上的大功率机器在持续运载时,会产生持续的振动,持续的振动直接作用于地面会影响对面的环境,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不仅影响流水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流水线机器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端活动套接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固定安装于地面,所述缓冲座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沿垂直方向分布的防撞带,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壁贴近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远离所述缓冲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端缓冲板,所述缓冲座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对称的两内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所述缓冲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侧面缓冲板,所述缓冲座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对称的两内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缓冲限位块,所述垂直缓冲限位块和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底部缓冲板,所述底部缓冲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缓冲弹簧远离所述底部缓冲板的一端与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顶端缓冲板贴近所述侧面缓冲板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润滑滚轮。
优选地,所述顶端缓冲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减震限位槽,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减震限位槽相适配的L形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侧面缓冲板设置有与所述减震限位槽和所述L形限位板相同技术的限位设计;且所述侧面缓冲板贴近所述工作台的侧边做倒角设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与顶端缓冲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的内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圆形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储油腔外部相连通的渗油矩形槽。
优选地,所述顶端缓冲板与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相接触的部分为空腔设计,且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的外侧壁与顶端缓冲板之间保持贴合和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底部缓冲板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承托辊,所述底部缓冲板的表面贴近所述缓冲座内侧壁部分开设有储油槽,所述底部缓冲板的顶部还开设有限位缓冲槽,所述限位缓冲槽的内侧壁活动套接有导流滑块,且所述导流滑块与所述底部缓冲板之间限位活动套接,所述导流滑块的侧面与所述限位缓冲槽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导流滑块的顶部做倒角设计,倒角方向远离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壁方向。
优选地,所述底部缓冲板接近所述顶端缓冲板且与所述缓冲座内侧壁相贴合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二润滑滚轮和滑动滚轮,所述第二润滑滚轮采用与所述第一润滑滚轮相同的技术,所述第二润滑滚轮设置于所述滑动滚轮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润滑滚轮的一部分与所述储油槽的内腔相接触,且接触部分保持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缓冲弹簧沿所述顶端缓冲板边缘至所述工作台中心的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缓冲座的内侧底部贴近所述缓冲座内侧壁开设有一圈油脂回收槽,所述缓冲座的外侧壁开设有泄油阀,且所述泄油阀与所述油脂回收槽的内部相连通。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可以有效对工作台机器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进行高效缓冲和吸收,可以有效避免振动传递至地面,可以有效保护生产环境,同时通过缓冲座对工作台的环绕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台的抖动,保证了工作台的机器处于的稳定的工作状态,不仅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而且有效减少了对流水线机器的影响,从而有效保护生产工作的高效稳定有序进行。
2、相比于传统弹簧减震装置,本发明可以在减震的同时对振动摩擦部分进行自动润滑,不仅减少了摩擦和磨损,提高了减震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减震部分生锈卡涩,保证了稳定持久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并且可以对润滑油液进行循环利用和自动收集,有效避免了浪费。
3、防撞带为韧性橡胶材质构建,可以对外界的碰撞起到良好的缓冲和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缓冲座通过对工作台的两端提供缓冲和保护,工作台的中段则处于与外界相连通,相比于包裹式缓冲,可以保证随时对工作台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缓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缓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第一润滑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的缓冲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示的A处放大意图;
图8为图6示的B处放大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缓冲座;3、防撞带;4、侧面缓冲板;5、顶端缓冲板;6、底部缓冲板;7、垂直缓冲限位块;8、油脂回收槽;9、泄油阀;10、限位缓冲槽;41、第一缓冲弹簧;51、第二缓冲弹簧;52、第一润滑滚轮;53、减震限位槽;54、传动轴;55、储油腔;56、渗油矩形槽;61、第三缓冲弹簧;62、承托辊;63、储油槽;64、第二润滑滚轮;65、滑动滚轮;66、导流滑块;67、压缩弹簧;551、L形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流水生产线工作台缓冲防碰撞减震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两端活动套接有缓冲座2,缓冲座2固定安装于地面,缓冲座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组沿垂直方向分布的防撞带3,缓冲座2的内侧壁贴近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缓冲弹簧51,第二缓冲弹簧51远离缓冲座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端缓冲板5,缓冲座2相对于工作台1对称的两内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一缓冲弹簧41,第一缓冲弹簧41远离缓冲座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侧面缓冲板4,缓冲座2相对于工作台1对称的两内侧壁对称固定安装有垂直缓冲限位块7,垂直缓冲限位块7和缓冲座2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底部缓冲板6,底部缓冲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三缓冲弹簧61,第三缓冲弹簧61远离底部缓冲板6的一端与缓冲座2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且顶端缓冲板5贴近侧面缓冲板4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润滑滚轮52;
具体的,防撞带3为韧性橡胶材质构建,可以对外界的碰撞起到良好的缓冲和保护效果,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缓冲座2通过对工作台1的两端提供缓冲和保护,工作台1的中段则处于与外界相连通,相比于包裹式缓冲,可以保证随时对工作台1进行维护。
如图4,顶端缓冲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减震限位槽53,缓冲座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减震限位槽53相适配的L形限位板551。
如图4,具体的,侧面缓冲板4设置有与减震限位槽53和L形限位板551相同技术的限位设计;且侧面缓冲板4贴近工作台1的侧边做倒角设计。
如图5,第一润滑滚轮52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传动轴54,传动轴54通过轴承与顶端缓冲板5转动连接,第一润滑滚轮52的内部相对于第一润滑滚轮5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有两组圆形储油腔55,储油腔55的表面开设有与储油腔55外部相连通的渗油矩形槽56;
具体的,在储油腔55随着第一润滑滚轮52的转动将顶端缓冲板5内部的油液运出,同时通过渗油矩形槽56将储油腔55内部的油液缓慢渗出,通过渗油矩形槽56的矩形设计,可以减慢油液的渗出速度,从而减少油液的浪费。
如图5,顶端缓冲板5与第一润滑滚轮52相接触的部分为空腔设计,且第一润滑滚轮52的外侧壁与顶端缓冲板5之间保持贴合和密封性;
具体的,顶端缓冲板5的内部填充有润滑油液。
如图6,底部缓冲板6的顶部设置有多组承托辊62,底部缓冲板6的表面贴近缓冲座2内侧壁部分开设有储油槽63,底部缓冲板6的顶部还开设有限位缓冲槽10,限位缓冲槽10的内侧壁活动套接有导流滑块66,且导流滑块66与底部缓冲板6之间限位活动套接,导流滑块66的侧面与限位缓冲槽1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67,且导流滑块66的顶部做倒角设计,倒角方向远离缓冲座2的内侧壁方向;
具体的,限位缓冲槽10和压缩弹簧67的限位缓冲设计可以使第二润滑滚轮64在保持与缓冲座2的内侧壁相贴合的同时,导流滑块66的直角侧边始终与缓冲座2的内侧壁相贴合,在底部缓冲板6带动导流滑块66在垂直方向振动时,导流滑块66的可以对缓冲座2内侧壁的油液进行刮擦导流,将油液导流至储油槽63的内部。
如图8,底部缓冲板6接近顶端缓冲板5且与缓冲座2内侧壁相贴合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多组第二润滑滚轮64和滑动滚轮65,第二润滑滚轮64采用与第一润滑滚轮52相同的技术,第二润滑滚轮64设置于滑动滚轮65的上方,且第二润滑滚轮64的一部分与储油槽63的内腔相接触,且接触部分保持密封性;
具体的,第二润滑滚轮64的侧壁与储油槽63的内部相连通,可以在第二润滑滚轮64转动的同时将储油槽63内部的油液运出,起到润滑的效果。
如图6,第三缓冲弹簧61沿顶端缓冲板5边缘至工作台1中心的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增大;
具体的,越靠近工作台1重心部分的第三缓冲弹簧61承受的压力越大,变化的直径设计可以使各组的第三缓冲弹簧61产生的压缩量趋近于相同,以提高减震的效果。
本发明中,首先将工作台1的一端放置于底部缓冲板6的表面,然后朝缓冲座2的方向推动,通过侧面缓冲板4的斜角设计,将两侧的侧面缓冲板4朝缓冲座2的方向推动,然后将工作台1的另一端放置于另一组缓冲座2的内部底部缓冲板6的上方,将两侧的缓冲座2朝工作台1的方向推动,直至第二缓冲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且L形限位板551位于减震限位槽53的中间部分,然后将缓冲座2固定安装于地面,紧接着在缓冲座2和工作台1的侧面缠绕安装防撞带3;
当工作台1顶部或内部的机械通电启动工作产生振动时,当器械对工作台1产生的竖直方向的应力通过将振动力传递至底部缓冲板6,进而传递至第三缓冲弹簧61,通过第三缓冲弹簧61的压缩和拉伸被缓冲吸收,而水平方向的应力可以通过工作台1传递至侧面缓冲板4和顶端缓冲板5,通过侧面缓冲板4和顶端缓冲板5的振动将应力传递至第一缓冲弹簧41和第二缓冲弹簧51,并通过第一缓冲弹簧41和第二缓冲弹簧51的压缩和拉伸被缓冲吸收,可以有效对工作台1机器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进行高效缓冲和吸收,可以有效避免振动传递至地面,同时通过缓冲座2对工作台1的环绕设置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台1的抖动,保证了工作台1处于的稳定的工作状态,不仅减少了噪音的产生,而且有效减少了流水线机器的影响,从而有效保护生产工作的高效稳定有序进行;
同时当工作台1将振动传递至顶端缓冲板5时,工作台1带动顶端缓冲板5振动时可以带动顶端缓冲板5的两端贴合侧面缓冲板4的侧壁来回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润滑滚轮52来回转动,当第一润滑滚轮52转动时,储油腔55转动至顶端缓冲板5的内部时,顶端缓冲板5内部的润滑油液会通过渗油矩形槽56渗入储油腔55的内部,当载有润滑油液的储油腔55转动至顶端缓冲板5的外部时,储油腔55内部的润滑油液通过渗油矩形槽56缓慢渗出,并通过第一润滑滚轮52的转动,在第一润滑滚轮52的表面和侧面缓冲板4的侧壁均匀涂抹,可以对第一润滑滚轮52的转动和与侧面缓冲板4的接触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可以大大减少第一润滑滚轮52和侧面缓冲板4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可以有效阻止第一润滑滚轮52和侧面缓冲板4接触部位生锈和卡涩,有效保证了缓冲座2对工作台1起到稳定和持久的缓冲效果;侧面缓冲板4受到的振动力通过与缓冲座2内侧壁的摩擦,可以起到与顶端缓冲板5相同的自动润滑效果,多余的润滑油脂沿缓冲座2的内侧壁朝底部缓冲板6的方向流动,并通过导流滑块66的斜面导流至储油槽63的内部,当底部缓冲板6受到工作台1竖直方向的振动力时,随着底部缓冲板6的上下振动,第二润滑滚轮64转动,将储油槽63内部的油液带出,对第二润滑滚轮64的外侧壁和缓冲座2之间进行自动润滑,同时向下流动的油脂可以对滑动滚轮65进行自动润滑,最终,从第二润滑滚轮64渗出的油液在缓冲座2的内侧壁向下流动至油脂回收槽8的内部收集,最终可以通过泄油阀9进行排出处理或者重复利用;
相比于传统弹簧减震装置,本发明可以在减震的同时对振动摩擦部分进行自动润滑,不仅减少了摩擦和磨损,提高了减震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减震部分生锈卡涩,保证了稳定持久的缓冲和减震效果,并且可以对润滑油液进行循环利用和自动收集,有效避免了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