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61977A -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1977A
CN114961977A CN202210166653.1A CN202210166653A CN114961977A CN 114961977 A CN114961977 A CN 114961977A CN 202210166653 A CN202210166653 A CN 202210166653A CN 114961977 A CN114961977 A CN 114961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engine
valve
channel
pre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66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诺尔迈尔
G·费德霍费尔
保罗·卡普斯
K·普雷维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L Lis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VL Lis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TA50125/20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T524430B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TA50820/20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T525439B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L List GmbH filed Critical AVL Lis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4961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19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1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 F02B19/1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positive ign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1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 F02B19/16Chamber shapes or constructions not specific to sub-groups F02B19/02 - F02B19/10
    • F02B19/18Transfer passages between chamber and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19/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 F02B19/1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fuel introduced partly into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partly into cylinder
    • F02B19/1019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fuel introduced partly into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partly into cylinder with only one pre-combustion chamber
    • F02B19/1023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fuel introduced partly into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partly into cylinder with only one pre-combustion chamber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cylinder being fed with fuel-air mixture(s)
    • F02B19/1028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fuel introduced partly into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partly into cylinder with only one pre-combustion chamber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cylinder being fed with fuel-air mixture(s)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cylinder having both intake ports or valves, e.g. HONDS CVCC
    • F02B19/104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ecombustion chambers with fuel introduced partly into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partly into cylinder with only one pre-combustion chamber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cylinder being fed with fuel-air mixture(s) pre-combustion chamber and cylinder having both intake ports or valves, e.g. HONDS CVCC auxiliary intake, valve dr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点燃式内燃机(1),其包括缸头(2)、至少一个具有燃烧室(4)的气缸(3),其中,在该缸头(2)内给每个气缸(3)布置一个通入该燃烧室(4)且带有至少一个点燃装置(6)的预燃室(5),其中,设有通道(7)连同安置在其中的用于将至少空气送入该预燃室(5)中的控制装置(8),其中,设有进气道(9),其中,该通道(7)从该进气道(9)分支出。

Description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点燃式内燃机,它包括缸头、至少一个具有燃烧室的气缸,其中,在该缸头内给每个气缸布置一个通入该燃烧室且带有至少一个点燃装置的预燃室,其中,设有通道连同安置在其中的用于将至少空气送入该预燃室中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预燃室的内燃机已由现有技术公开。
利用预燃室的燃烧方法尤其应用在贫油运行的外源点燃式内燃机中。在预燃室内而不是在主燃烧室内启动燃烧的优点在于,即便在空气比例高的情况下,小的点燃能量也足以保证整个气缸充气的高效且还是有害物少的燃烧。预燃室通过一个或多个由孔构成的溢流通道与主燃烧室流通相连。该燃料-空气混合物经由一个或多个进气阀流入主燃烧室并进而在压缩过程中被移入预燃室,从而在预燃室内提供可点燃的混合物。
为了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点火,采用电火花点火系统和还有喷油点火法。在电火花点火情况下,还多次额外将燃料或燃料-空气混合物送入预燃室,以便在燃烧开始位点具备与主燃室相比明显富油的且因此点燃性也更高的混合物。为此在预燃室内总是布置喷射器。
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在此情况下需要许多结构空间并且加工成本相应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手于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改善预燃室内的可点燃性且尤其同时节约结构空间。
根据本发明,如此完成该任务,即,前言所述类型的内燃机具有进气道,其中,该通道由进气道分支出。
借此获得的优点尤其在于,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设计可以从预燃室除去剩余气体,由此可以在其中提供可点燃的混合物并且能改善其可点燃性。由于空气经由该通道被送入预燃室,故它被吹扫并且存在于其中的剩余气体被除去。通过控制装置,通道的启闭是可调的和/或可控的,以便控制和/或完全禁止被送入预燃室的空气的流动量。根据本发明,该通道尤其设计成空气道。通过该通道,拟定在进流通道与预燃室之间的尤其输送物质的连通,在这里,至少空气可以通过该通道被送入预燃室,其中,有利地也可以规定,燃料-空气混合物可以通过该通道被送入预燃室。因此形成被吹扫的预燃室。
该通道尤其设计和布置成将空气和至少第二物质送入预燃室中。“该通道设置用于至少将空气送入预燃室”在本发明范围内是指,除了空气外,还将另一种物质(气态和/或液态)经由该通道送入预燃室。
根据本发明,内燃机包括进气道,空气经此被引导向燃烧室。该通道从进气道分支出并因此将其与预燃室相连。因此,由此可以将本来就有的将空气送入燃烧室的进气道用于在预燃室内提供空气。进气道在此包括所有的如下元件,空气在其中或经此被引导和输送向燃烧室。在制造本发明内燃机的缸头时,该通道尤其与其余构件一起被铸造。但也可以规定,缸头在铸造工序后被如此加工,即,形成该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外源点火式内燃机尤其被设计成吸气式发动机或增压式发动机。
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的气缸,其中,每个气缸具有自己的预燃室,即,设有与气缸数量相同的预燃室。空气管路最迟在进入预燃室之前针对每个气缸分别分为自己的空气管路。但有利的是,只有唯一一个空气管路从进气道分支出,其只在朝向预燃室的下游分为多个空气管路。
在此可以规定预燃室通过预燃室套构成,其中,有利地可以设置套筒,套筒包括该点燃装置。所述预燃室套和套筒尤其分别一体式构成和/或相互连接。由此可在点燃出现问题时简单地将预燃室部件从缸头取出,这使得维修和更换更容易且廉价。当预燃室套和套筒相互连接时,这例如可通过带有密封的螺纹连接实现。因此可以规定,套筒设计成一体式,并且预燃室套设计成一体式,接着它们相互连接。但也可能的是所述套筒和预燃室套共同一体式构成。
通过由此构成的被吹扫的且可被输以空气的预燃室,得到更好的尤其在如下区域内的混合物可点燃性,在该区域中,预燃室通常没有像例如在催化加热、内燃机以部分负载运行和/或内燃机起动运行中那样良好地起效。
尤其有利的是该预燃室没有喷入装置。因此在预燃室本身中未设置喷入装置如尤其是喷射器。由此可以节约成本和地方,由此进而因为占地需求小而改善了尤其缸头的冷却。但原则上也可能的是在预燃室内设有喷入装置,由此它被设计成有源式预燃室。
有利的是,该通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入装置。它直接安置在通道内,或是通入该通道中。第一喷入装置在此尤其设计成喷射器且设计用于将燃料喷入该通道并且设置在控制装置的上游。由此,该预燃室不仅可用空气吹扫,也可用燃料-空气混合物吹扫。但第一喷入装置尤其未布置在预燃室本身内。
通过如此构成的被吹扫的且可用空气或燃料-空气混合物吹扫的预燃室,可以给预燃室供应富油混合物或至少可良好点燃的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变型中,为此例如可以在缸头内或阀盖内在预燃室上游和控制装置上游设置尤其被设计成分布管的分布装置。第一喷入装置在此通入分布装置中,其中,分布装置尤其针对每个气缸具有通入通道的如下部分中的出口,该部分通至各自预燃室。因而在此变型中,设置共同的第一喷入装置用于所有气缸和进而预燃室。但也可能有利的是,设有超过一个的、尤其两个或更多的第一喷入装置,其中,所有喷入装置通入共同的分布装置。分布装置如此布置在通道内,即,在分布装置中空气与燃料汇合并且作为燃料-空气混合物被引导入预燃室。
在另一个优选变型中,可分别给每个气缸设置一个第一喷入装置。此时有利的是,给每个气缸在缸头内或在阀盖内分别在预燃室上游和控制装置上游设置一个混合室,其中,每个混合室对应配属于一个预燃室。此时还有利的是,第一喷入装置通入每个混合室。在每个混合室中,空气与燃料汇合并且作为燃料-空气混合物被引导入各自预燃室。
在两个所述变型中有利的是,朝向预燃室的出口布置在该分布装置或混合室的上侧,从而保证仅气态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进入预燃室。或许,液态的燃料可以随后沉积在分布装置或混合室的底部且因此未进入预燃室。
同样在这两个变型中有利的是,该分布装置或混合室不仅具有进气口(因为它们设置在通道内),也具有出气口,出气口在控制装置的上游从通道分支出。由此,因而提供一种空气循环管路,由此在分布装置中或在混合室中总是保证预先规定的空气流量,其中,该空气循环管路因此从通道分支出并且尤其经由进气道又被引导入其中。此时有利的是,在空气循环管路内设置泵如隔膜泵。在具有混合室的变型中有利的是,空气循环管路将所有混合室相连并且又通入该通道。该分布装置或混合室因而有利地具有出气口,其通入空气循环管路以便将空气回送到进气道。
有利的是,该控制装置被设计成气门、尤其是止回阀或节流阀。有利地,该控制装置也可以被设计成可控式流量调节阀。通过该气门可以控制流过通道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和/或流动量。尤其优选地,通过该控制装置来禁止从预燃室回溢至通道。该控制装置优选可以覆盖该通道的整个长度范围或者仅布置在其一部分中。
在此有利的是,控制装置被设计成止回阀,其具有带有两个流通孔的阀体,其中,介质能够从第一流通孔朝着第二流通孔流过止回阀。止回阀还包括弹簧件和具有阀盘件的封闭装置,其中,封闭装置在第一端连接到弹簧件,并且阀盘件布置在封闭装置的第二端,其中,当高于限定的压力时,阀盘件开通第二流通孔,其中,设有连通通道连同安置在该连通通道内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连通通道将该进气道和该预燃室流通相连。
由此带来的优点尤其是,隔板降低了阀盘件允许介质流过止回阀的最小压力。同时还防止反向回流。
止回阀原则上仅允许介质沿一个方向流动,其中,介质经由第一流通孔流入止回阀,当阀盘件处于打开位置时,介质经由第二流通孔从止回阀流出。阀盘件尤其是封闭装置的一部分或与封闭装置成一体构成,或者以位置固定的方式与之相连。隔板也尤其是固定在封闭装置上,其中,封闭装置在隔板下游具有加厚部。封闭装置在阀盘件的上游呈纵长状,并且在加厚部区域外具有恒定的直径。在加厚部区域内,封闭件具有更大的直径,因此隔板贴靠在该加厚部处。如果施加在隔板上的压力足够大,则会使其移动,从而将隔板的压力传递给阀盘件。即,当施加在隔板上的介质压力足够高时,阀盘件尤其随隔板一起打开。隔板和进而整个封闭装置在介质流动方向上移动所需的介质压力被预先规定。
如果没有介质流过止回阀或介质压力太小而不能打开封闭装置,借助于尤其是以位置固定的方式布置在封闭装置上的弹簧件,能够使封闭装置移回到关闭位置。
封闭装置从介质接触其元件(阀盘件或隔板)时所具有的规定压力起打开。封闭装置也能够在超过规定压差时开放流通孔,其中,压差在本发明范围内是指施加在封闭装置上的介质压力的规定增加。如果起初没有介质流动或涌动,随后介质经由第一流通孔进入止回阀,则这也能够例如从0变为特定值。
阀盘件尤其布置在第二流通孔的下游,并且通过介质压力沿流动方向以远离第二流通孔的方式来打开。
隔板尤其是设计成板片状,即,它基本上具有圆筒形状,其中,隔板直径尤其比其高度高出许多倍。阀盘件被设计成盘状,其中,阀盘件的直径在此也尤其大于其最大高度。阀盘件的高度因其几何形状而并非是恒定的,其中,阀盘件在与封闭装置余部的连接点处具有最大高度。
该阀体在其内部设计有用于供介质流过的孔,其中,特别是在第二流通孔的区域中形成收窄部,当没有压力施加在阀盘件上时其贴靠在收窄部上。收窄部在此尤其通过增加的阀体材料来形成,并且构成用于隔板的阀座。
止回阀设计用于气态或液态介质或其混合物的流通。例如,介质能够是液态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
有利的是,隔板在关闭位置阻止介质流过止回阀,并且在超过规定压差时允许介质流经,其中,用于打开隔板的压差小于用于打开阀盘件的压差。因此确保封闭装置即使在压力变化很小的情况下也能打开,从而开通止回阀用以在期望且唯一的方向上流动。
有利的是,隔板的直径大于阀盘件的直径。这意味着隔板在止回阀内比阀盘件进一步径向向外延伸。因而确保隔板即使在压力小时仍沿流动方向移动。
如果阀盘件在关闭位置至少基本上贴靠在阀体的阀座上,则也是有利的。这使得整个止回阀关闭,没有介质能够流过。阀座还确保止回阀始终在另一个方向上关闭。就贴靠在阀座上而言,尤其可能会出现阀盘件未完全或紧密贴靠的情况。因此,阀盘件优选以如下方式贴靠在阀座上,即,阀盘件尤其不会插入但仍封闭第二流通孔。或者,阀盘件也能够以微小间隙没入。但原则上,阀盘件也能够完全贴靠在阀座上。
有利的是,隔板在关闭位置至少基本上贴靠在阀体的另一阀座上。另一阀座相应具有与阀盘件的阀座相同的优点,并且与之合作以防止封闭件能够逆着流动方向移动。就贴靠在另一个阀座上而言,值得注意的是隔板未完全或紧密贴靠,因此不提供双重配合。因此,隔板优选大致贴靠在阀座上,使得它尤其不会插入但仍封闭第二流通孔。或者,隔板也能够以微小间隙没入。
优选地,在阀盘件和隔板之间形成一个腔室。当封闭件处于打开位置时,介质朝着第二流通孔流经或流过该腔室。封闭装置的纵向部分大致居中穿过腔室。
止回阀尤其是至少大部分由耐磨钢制成。它也优选能够使用3D打印方法来制造。
特别优选地,提供一种具有带有两个流通孔的阀体的止回阀,其中,所述止回阀能够从第一流通孔沿第二流通孔的方向被介质流过,还包括弹簧件和具有阀盘件的封闭装置,其中,封闭装置的第一端与弹簧件连接,并且阀盘件布置在封闭装置的第二端,其中,阀盘件在超过规定压力时开通第二流通孔,其中,设有连通通道连同安置在该连通通道内的控制装置,其中,该连通通道将该进气道和该预燃室流通相连。该止回阀优选如上所述设计。
止回阀优选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内,特别是用于被燃料-空气混合物流过的连接通道内。
适当的是,在进气道内设有节流阀,其中,该通道在节流阀的上游或下游从进气道分支出。输送至预燃室的空气因此在节流阀之前或之后从进气道被排出并经由该通道被引导入预燃室。在此,在燃烧室与进气段之间的压差被用来使空气流向预燃室。因此可能需要该通道在内燃机设计成涡轮发动机时在设于进气道内的压缩机的下游从进气道分支出。也可能有利的是,该通道在增压空气冷却器之前从进气道分支出,以便将已温热的空气送至预燃室。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利的是,空气在空气滤清器下游从进气道分流入该通道,由此避免设置自己的空气滤清器。
合适的是,该内燃机包括至少一个进流通道,其中,在进流通道内给每个气缸布置至少一个第二喷入装置,其中,第二喷入装置尤其设计成多点喷射器。该进流通道尤其是进气道的一部分并且通入燃烧室中。通过进流通道,空气以及在存在喷入装置时的燃料-空气混合物可被引导入燃烧室。有利的是在预燃室本身中未设置喷射器。
有利的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直喷入燃烧室的第三喷入装置,它尤其被设计成D I喷射器。特别优选地,不仅给每个气缸设置一个MP I喷射器,也设置D I喷射器,以便不仅在冷起动时、也在内燃机正常运行中保证最佳的可点燃性。但也可以有利地规定,在进流通道内未设置第二喷入装置,并且仅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喷入装置。
有利地设有预热装置,它尤其被设计成最好是电灼热销或加热螺旋丝。预热装置尤其在通道内布置在控制装置的上游并且最好在内燃机冷起动时被用于加热被送入预燃室的空气。在内燃机的正常运行中,预热装置一般未被使用。通过这种预热装置的布置,可以在预燃室内获得足够高的温度水平,从而可以实现在预燃室内的稳定燃烧。
如果内燃机具有分布装置或混合室,则有利地在其中或围绕其设置有加热螺旋丝以便加热空气或燃料-空气混合物,使得它尤其呈气态。此时可能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喷入装置包括附加的预热装置,因此燃料能够基本上在喷入的同时被加热。也可能有利的是设置附加的预热装置来代替在分布装置或混合室中的预热装置。
还有利的是,在燃烧室内设有至少一个附加的点燃装置。即,除了在预燃室内的点燃装置外,也在燃烧室内设置一个点燃装置,因此设有至少两个点燃装置。附加的点燃装置尤其通入燃烧室并且改善内燃机的冷起动性能。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中有利的是,所述预燃室和通道被设计成与缸头成一体。即,优选不需要附加部件,由此降低成本。该通道优选在缸头铸造时被简单地一同铸造,其中,它也可以事后被钻设入其中或者以软管形式构成。
附图说明
其它特征、优点和作用来自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在此时所参照的图中示出了:
图1示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局部的截面图;
图2示出另一个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3示出另一个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4示出内燃机的示意图;
图5示出设计成止回阀的控制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纵截面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1的局部。图1示出单缸内燃机或气缸3连同设于其上方的缸头2。但本发明的内燃机1优选也可以具有超过一个的气缸3,例如3个或4个或更多的气缸3。因此图4举例示出4缸内燃机1。内燃机具有缸头2和缸体16,其中,气缸4布置在缸体16内。出于简化考虑,在图4中未示出或看不到其它细节。
本发明的内燃机1包括缸头2和气缸3,其中,在气缸3内设置燃烧室4。还设有预燃室5,其大致竖直地邻接至燃烧室4并且通入其中。预燃室5包括用于点燃尤其由燃料和空气构成的可燃混合物的点燃装置6。
在缸头2内还设有用于送入空气的通道7和用于冷却缸头2的水套15。
通道7与预燃室5流通相连,从而空气能够从通道7流入预燃室5中。为了控制在通道7与预燃室之间的流动,在通道7内设有呈气门状的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优选设计成止回阀,以避免从预燃室5回流向通道7。
还设有进流通道11,其是进气道9(在图1中未被示出)的一部分。进流通道11通入燃烧室4中,其中,在进流通道11内设有呈多点喷射器形式的第二喷入装置12,燃料通过第二喷入装置进入进流通道11并从那里作为空气-燃料混合物进入燃烧室4,其中,在燃烧室内设置另一个点燃装置。
另外,设有第三喷入装置13,其被设计成D I喷射器,燃料经此可被直接送入燃烧室6中。
根据图1的内燃机包括进气道9,在进气道中设有节流阀10。图1示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道7在节流阀10上游(实线)分支出并且通入预燃室5。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道7在节流阀10下游(虚线)分支出并且通入预燃室5。图1示出的内燃机还包括可选的分布装置18,其布置在控制装置8的上游。
为了将通道7内的空气置于规定温度,设有预热装置14,其最好设计成电热式灼热销并且布置在控制装置8的上游。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四个气缸3的另一内燃机1的局部的示意图。在此设有分布装置18,第一喷入装置17通入其中。仅设有唯一的分布装置18用于整个内燃机1。分布装置18布置在通道7内,其中,该通道7在分布装置18的下游针对每个气缸3分别分为相应的通道7。借助于第一喷入装置17,燃料可被喷入分布装置18,在那里可以与空气混合,由此将燃料-空气混合物引导向预燃室5。还设有出气口20,其通入未示出的空气循环管路,空气经此至少被循环通过分布装置18,尤其经过进气道9。另外,预热装置14设计成加热螺旋丝并且环绕分布装置17。如果设置加热螺旋丝,则或许可以放弃在气门上游的预热装置14,在这里,也可以设置多个预热装置14。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三个混合室19的另一内燃机1的局部的示意图,其中,针对每个气缸3、即也针对每个预燃室5设有一个混合室19。第一喷入装置17通入每个混合室19中以将燃料与空气混合。混合室19又布置在空气管路7内。每个混合室19包括出气口20,其通入未示出的空气循环管路,空气经由空气循环管路被循环通过混合室19。
图5示出了设计成止回阀的控制装置8的剖面图。止回阀包括阀体21,在阀体的端部分别设有流通孔31、41。经由所述流通孔31、41,气态和/或液态介质能够从第一流通孔31朝着第二流通孔41流过止回阀。止回阀还包括弹簧件51和具有阀盘件71的封闭装置61。封闭装置61在第一端连接到弹簧件51,使得布置在封闭装置61第二端的阀盘件71能够被置入关闭位置。封闭装置61还包括设置在阀盘件71上游和弹簧件51下游的隔板81。
止回阀被设计成只允许介质沿一个方向流动。为此,在第二流通孔41的区域内设置有阀座91,其中,阀盘件71在阀座91下游在封闭止回阀的位置贴靠在该阀座上。同样地,隔板81在关闭位置贴靠在另一阀座110上。止回阀的这种设计能够防止介质反向流动。两个阀座91、110通过阀体21的材料堆积来形成。
阀盘件71是封闭装置61的一部分,其基本上呈纵长构成,其中,阀盘件71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隔板81大致居中地布置在封闭装置61上。在阀盘件71和隔板81之间形成腔室111,当封闭装置61开放流通时,介质流过该腔室。
如果具有足够压力的介质被施加至隔板81,则隔板沿流动方向被推压,并且还打开阀盘件71和进而整个封闭装置61:介质现在能够流过止回阀。如果压力再次下降或低于规定值,则封闭装置61又被弹簧件51移回到关闭位置。

Claims (20)

1.一种外源点燃式内燃机(1),其包括缸头(2)、至少一个具有燃烧室(4)的气缸(3),其中,在该缸头(2)内给每个气缸(3)布置通入该燃烧室(4)的且带有至少一个点燃装置(6)的预燃室(5),其中,设有通道(7)连同安置在其中的用于将至少空气送入该预燃室(5)中的控制装置(8),
其特征是,设有进气道(9),其中,该通道(7)从该进气道(9)分支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预燃室(5)没有喷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控制装置(8)设计成气门是止回阀或节流气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控制装置(8)被设计成具有带有两个流通孔(31;41)的阀体(21)的止回阀形式,其中,该止回阀能够从该第一流通孔(31)朝着该第二流通孔(41)被介质流过,还包括弹簧件(51)和带有阀盘件(71)的封闭装置(61),其中,该封闭装置(61)的第一端与该弹簧件(51)相连,该阀盘件(71)布置在该封闭装置(61)的第二端,其中,从规定的压力起,该阀盘件(71)开通该第二流通孔(41),其中,该封闭装置(61)包括隔板(81),其中,该隔板(81)布置在该阀盘件(71)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隔板(81)在关闭位置阻断经由该止回阀的介质流通,并且从规定的压差起开通所述介质流通,其中,用于开启该隔板(81)的压差小于用于开启该阀盘件(71)的压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隔板(81)的直径大于该阀盘件(7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关闭位置,该阀盘件(71)至少大致贴靠在该阀体(21)的阀座(9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关闭位置,该隔板(81)至少大致贴靠在该阀体(21)的另一阀座(1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该阀盘件(71)和该隔板(81)之间形成腔室(11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通道(7)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喷入装置(17)。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通道(7)内设有分布装置(1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喷入装置(17)通入该分布装置(18)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分布装置(18)具有出气口(20),其中,该出气口(20)通入循环管路中,以将空气循环入该进气道(9)。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该通道(7)内设有至少一个混合室(19),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喷入装置(17)通入所述至少一个混合室(1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个混合室(19)具有出气口(20),其中,该出气口(20)通入循环管路中,以将空气循环入该进气道(9)。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该进气道(9)内设置节流阀(10),其中,该通道(7)在该节流阀(10)的上游从该进气道(9)分支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该进气道(9)内设有节流阀(10),其中,该通道(7)在该节流阀(10)的下游从该进气道(9)分支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该内燃机(1)包括至少一个进流通道(11),其中,在该进流通道(11)内给每个气缸(3)布置至少一个第二喷入装置(12),其中,该第二喷入装置(12)被设计成多点喷射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直喷入该燃烧室(4)中的第三喷入装置(13)。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设有预热装置(14)。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内燃机(1),其特征是,在该燃烧室(4)内设有至少一个附加的点燃装置。
CN202210166653.1A 2021-02-24 2022-02-23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Pending CN1149619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125/2021A AT524430B1 (de) 2021-02-24 2021-02-24 Brennkraftmaschine mit Fremdzündung
ATA50125/2021 2021-02-24
ATA50820/2021 2021-10-14
ATA50820/2021A AT525439B1 (de) 2021-10-14 2021-10-14 Brennkraftmaschine mit Fremdzünd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1977A true CN114961977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702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6653.1A Pending CN114961977A (zh) 2021-02-24 2022-02-23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61977A (zh)
DE (1) DE102022104220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04220A1 (de)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6701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ntake system having auxiliary passage bypassing main throttle to produce swirl in intake port
US10598079B2 (en) Charge-fed pre-chamber assembly
US10287969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4499862A (en) Injection device for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s using alcohol and diesel fuel
US9822692B2 (en) Fuel gas feed and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 gas engine
US4414940A (en) Conditioned compression ignition system for stratified charge engines
JP4615535B2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US9957936B2 (en) Fuel gas feed and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 gas engine
RU2700813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опливной форсунки
US56736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high Mach injection of a gaseous fuel in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189967A (zh) 燃气内燃机的副室燃料供给装置
GB2126650A (en) I c engine injection system providing a stratified charge of two fuels
US4248189A (en) Spark plug and adapter for lean mixture engine cylinders
US3970054A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ed with a stratified double charge
US9309845B2 (en) Injection device for two fuels containing ethanol,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jection device
US11300089B2 (en) Injector and method for injecting fuel and an additional fluid
JP2012057470A (ja) 内燃機関
KR101902750B1 (ko) 분사 장치, 내연기관 및 가솔린 및 cng용 분사 장치의 작동 방법
US10619556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gas feeding system
JP2010281332A (ja)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CN115234358A (zh) 主动预燃室式发动机点火装置
CN114961976A (zh)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US6168136B1 (en) Gas valve
US7082764B2 (en) Burnt gas-scavenging indirect-injection internal-combustion supercharged engine and supercharged air supply method for such an engine
CN114961977A (zh) 外源点燃式内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