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7957B -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7957B
CN114957957B CN202210678294.8A CN202210678294A CN114957957B CN 114957957 B CN114957957 B CN 114957957B CN 202210678294 A CN202210678294 A CN 202210678294A CN 114957957 B CN114957957 B CN 1149579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are earth
parts
neodymium oxide
nano r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82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7957A (zh
Inventor
赵建铭
廖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s Polarize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s Polariz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s Polarize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s Polarize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82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7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1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bound to oxygen
    • C08K5/42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1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rare earth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光学镜片生产的技术领域。其中,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本发明所述夜视增亮镜片,在夜晚使用可以提高视觉成像的对比效果,采用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可以提高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同时配合分散剂减少材料的团聚现象,从而避免夜视增亮镜片上出现瑕疵点,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镜片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夜间行驶由于光线不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很多车主会选择配戴夜视眼镜。
夜视镜片是基于夜视技术同时借助光学成像器所做的辅助观察工具,其通过在基础镜片上加入色粉,使得镜片具有滤光效果,过滤掉特定波长的光,增强使用者视野中的对比度,从而使得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
但是,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较差,使得制备得到的夜视镜片上容易出现瑕疵点,进而影响镜片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夜视镜片上容易出现瑕疵点以及镜片视觉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夜视增亮镜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作为相容剂实现色粉与母粒的融合,提高了色粉与镜片基础材料的相容性;同时,并在镜片中加入分散剂,减少因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引起的母粒和色粉抱团的情况,纳米稀土氧化钕和分散剂协同作用,减少夜视镜片上瑕疵点的出现,进而提高了镜片的视觉效果。
优选的,所述母粒为聚碳酸酯,所述色粉选自蓝色色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镜片中加入蓝色色粉,使得镜片可过滤波长在580~600nm的光,提高了使用者视野中物体间的色彩差别,进而增大蓝绿红的对比度,有效滤除夜间黄光,从而使得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
优选的,所述夜视增亮镜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母粒65~75份、色粉2~8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2~3份、分散剂3~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优选的,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将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100℃下干燥1h,加入至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200℃,反应30~60分钟;
S3、冷却后过滤干燥,制备得到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作为溶剂,使用钛酸酯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钛酸酯化学吸附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提高了其与母粒以及色粉之间的亲和力,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加入提高了母粒与色粉之间的相容性;
同时,S2中的反应温度对于钛酸酯改性纳米稀土氧化钕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稀土氧化钕属于化学吸附,当温度过低时,不利于吸附位点的活化而产生的吸附位点少,导致改性效果差,但是,改性吸附属于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得吸附速率小于脱附速率,同样会导致改性效果差;因此,将温度控制在150~200℃进行纳米稀土氧化钕的改性效果较佳。
优选的,所述改性溶液中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3%。
优选的,所述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改性溶液的投入质量比为1:95~1:~105,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平均粒径为90~150n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酸酯偶联剂的浓度以及投入量会影响稀土纳米氧化钕的改性程度:当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较少时,钛酸酯偶联剂与稀土纳米氧化钕的接触面积小,使得稀土纳米氧化钕的表面不能被钛酸酯偶联剂包覆,导致改性效果差;当钛酸酯偶联剂的用量过多时,钛酸酯偶联剂的离子端吸附在稀土纳米氧化钕表面,钛酸酯偶联剂的疏水长链烃基朝向外侧,形成了空间位阻,阻止纳米颗粒团聚,同样也不利于改性。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将所述母粒、色粉、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分散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放进注塑机的料桶内,经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得到夜视增亮镜片。
优选的,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290~300℃。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眼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镜,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
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镜片中加入蓝色色粉,使得镜片可过滤掉波长在580~600nm的光,增大蓝绿红的对比度,增强使用者视野中物体间的色彩差别,进而增大对比度,使得配戴包括该镜片的眼镜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更加清晰地看到周围事物,具有增亮的效果;
(2)本申请还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作为母粒与色粉之间的相容剂,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母粒以及色粉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可作为中间介质联结母粒与色粉,实现母粒与色粉的融合,减少最后镜片成品中瑕疵点的出现;
(3)本申请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同时还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分散剂,减少因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引起母粒与色粉抱团的出现,使得母粒与色粉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的同时,色粉在母粒中也能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进而减少因色粉局部不均匀引起的瑕疵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的透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本发明中,母粒选自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或聚4-甲基戊烯-1中的一种。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母粒为聚碳酸酯,所述色粉选自蓝色色粉。
本发明中,聚碳酸酯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其具有高自由染色性、高度透明性以及高强度的优点,使用其作为变色镜片的基础材料,能表现出较高的折射率。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夜视增亮镜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母粒65~75份、色粉2~8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2~3份、分散剂3~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将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100℃下干燥1h,加入至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200℃反应30~60分钟;
S3、冷却、过滤后干燥,制备得到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本发明中,钕为稀土元素,原子外层具有大量空轨道,使其具有极强的络合能力,使得可以使用钛酸酯对氧化钕进行表面改性,使得其在聚碳酸酯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以及相容性的同时,也与色粉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作为聚碳酸酯以及色粉之间的相容剂加入镜片中。
本发明中,S3中,升温反应得到的溶液冷却、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清洗后再置于60~100℃下干燥1h。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溶液中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3%。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改性溶液的投入质量比为1:95~1:105),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平均粒径为90~150nm。
本发明中,将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颗粒尺寸控制在90~150nm,使得其能够在镜片中发挥较好的作用;当粒径过大时,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容易出现团聚的现象,对于聚碳酸酯的性能影响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
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将所述母粒、色粉、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分散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放进注塑机的料桶内,经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得到夜视增亮镜片。
在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290~300℃。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
制备例1.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1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9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反应2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2.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反应2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3.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3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7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反应2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4.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100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反应2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5.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10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反应2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6.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200℃反应0.5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制备例7.
使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稀土氧化钕进行湿法改性,使得钛酸酯偶联剂化学吸附与纳米稀土氧化钕的表面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15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200℃反应0.5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图1为通过仪器测定夜视增亮镜片的透射光谱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镜片在570~600nm波段的光透射率下降,说明该镜片可有效过滤570~600nm的光,提高佩戴者视野内物体间的色彩差别,进而增大视野中的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对比度,从而使得可在视线较差的夜晚更加清晰地查看周围的事物,蓝色色粉的加入吸收了夜间的黄光赋予了镜片夜视增亮的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2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3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4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5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4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5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60份聚碳酸酯;1份绿色色粉;1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在加入绿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30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夜视增亮镜片。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65份聚碳酸酯;8份绿色色粉;3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不同之处在于,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75份聚碳酸酯;2份绿色色粉;2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份抗氧剂1010;其中,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是通过制备例6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抗氧剂1010。
首先将聚碳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镜片。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4份纳米稀土氧化钕、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1.0份抗氧剂1010;其中,纳米稀土氧化钕是与制备例6中使用的纳米稀土氧化钕一致。
首先将聚碳酸酯、纳米稀土氧化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镜片。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的夜视增亮镜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80份聚碳酸酯、10份蓝色色粉、4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锆、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及1.0份抗氧剂1010。其中,纳米稀土氧化锆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取2g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98g的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取1g的平均粒径为90nm的纳米稀土氧化锆置于60℃下干燥1h后,加入至95g的改性溶液中,升温至200℃反应0.5h;
S3、经过高温反应后的改性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后依次使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洗涤,再过滤得到固体粉末,固体粉末置于60℃下干燥1h,制备得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锆。
镜片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碳酸酯、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蓝色色粉,最后加入抗氧剂1010混合均匀;接着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注塑机的料桶内,在290℃下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冷却压片后制得镜片。
实验例.
使用20W的荧光灯对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3提供的镜片进行内在瑕疵点检测,使用吸光的黑绒布作为黑背景,将镜片置于明视距离处,移动镜片,通过镜片的透射或反射,用肉眼观察镜片是否有瑕疵点,接着移动挡光板,在暗背景下观察镜片是否有瑕疵点,无瑕疵点的镜片记为合格。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3中,每个实施例以及每个对比例随机抽取100片镜片进行检测,统计并计算镜片合格率,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镜片瑕疵点检测结果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对比例1的不合格镜片中,75.3%镜片的瑕疵点出现在镜片基准点直径30mm之外的区域,其对于镜片视觉效果的影响效果不大,通过修剪可将瑕疵点取出掉;而对比例2和3的不合格镜片中,分别有43.2%和36.1%镜片的瑕疵点出现在镜片基准点直径30mm之内的区域,对于镜片的视觉效果影响较大。
由表1可知,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镜片合格率比对比例1的低,说明直接加入纳米稀土氧化钕或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锆,不仅不可以提高母粒与色粉之间的相容性,反而会导致镜片上的瑕疵点增加,且增加的瑕疵点部分会影响镜片的视觉效果。
实施例1-7提供的镜片与对比例1提供的镜片相比,实施例1-7镜片的合格率上升,说明在镜片中加入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可作为母粒和色粉之间的相容剂,提高了色粉与母粒之间的相容性,减少镜片上出现瑕疵点的可能,提高了镜片的生产质量;其中,实施例6和7的镜片合格率高达98%和100%,说明通过制备例6制备得到的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镜片出现瑕疵点的可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母粒60~80份、色粉1~10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1~5份、分散剂1~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所述母粒为聚碳酸酯,所述色粉选自蓝色色粉;
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钛酸酯偶联剂加入到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中制备得到改性溶液;
S2、将纳米稀土氧化钕置于60~100℃下干燥1h,加入至改性溶液中,升温至150~200℃反应30~60分钟;
S3、冷却后过滤干燥,制备得到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
所述改性溶液中钛酸酯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1~3%;
所述纳米稀土氧化钕与改性溶液的投入质量比为1:95~1:105,所述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的平均粒径为90~1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夜视增亮镜片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母粒65~75份、色粉2~8份、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2~3份、分散剂3~5份以及抗氧剂0.1~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母粒、色粉、钛酸酯改性的纳米稀土氧化钕、分散剂以及抗氧剂混合均匀,放进注塑机的料桶内,经真空高温高压注塑成型,得到夜视增亮镜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290~300℃。
6.一种眼镜,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夜视增亮镜片。
CN202210678294.8A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957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8294.8A CN114957957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8294.8A CN114957957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7957A CN114957957A (zh) 2022-08-30
CN114957957B true CN114957957B (zh) 2023-10-27

Family

ID=82962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8294.8A Active CN114957957B (zh) 2022-06-16 2022-06-16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79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4026A (ja) * 2005-12-05 2007-06-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用樹脂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CN108752894A (zh) * 2018-05-03 2018-11-06 东莞粤恒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7166A (zh) * 2021-08-23 2021-11-19 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高清晰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5286A (zh) * 2020-12-24 2021-11-30 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军工用激光防护镜片的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54026A (ja) * 2005-12-05 2007-06-2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用樹脂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素子
CN108752894A (zh) * 2018-05-03 2018-11-06 东莞粤恒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5286A (zh) * 2020-12-24 2021-11-30 杏晖光学(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军工用激光防护镜片的制备工艺
CN113667166A (zh) * 2021-08-23 2021-11-19 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高清晰度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7957A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0508B (zh) 一种不透光透红外线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418159B (zh) Bopet紫外线屏蔽母粒及其制造方法
KR100696918B1 (ko) 폴리비닐알코올계 중합체 필름 및 편광필름
TWI713998B (zh) 一種含二氧化鈦漿料的製作及應用於回收聚酯纖維
CN110204832B (zh) Led用防蓝光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1659A (zh) 一种可红外穿透的透明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7957B (zh) 一种夜视增亮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410919A (zh) 未包含金属成分的深色红外线反射纤维、其制造方法、及深色红外线反射纤维纺织品
CN103487848A (zh) 含氧化钴纳米材料的无色透明树脂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2789525B (zh) 滤光器和光吸收性组合物
CN113683852B (zh) 一种pmma树脂材料、光学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光学产品中的应用
CN112980172B (zh) 一种抗红外线高能隔热护眼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7686240A (zh) 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
CN113801455B (zh) 一种具有中性滤光效果的pc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33175A (zh) 580nm防眩光纳米树脂镜片的制备方法
CN112921447B (zh) 一种高光亮高色牢度荧光尼龙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
CN111409345B (zh) 一种光转换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CN1317511A (zh) 光致变色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11440389A (zh) 具有高折射率高透光率的光学镜片复合树脂材料
CN117567842A (zh) 一种d-atar高对比镜片
CN114231012B (zh) 一种低色污高吸收防蓝光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198A (zh) 一种透明耐高温聚芳酯/聚碳酸酯合金酯交换反应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0298652B1 (ko) 천연 게르마늄 광석을 이용한 전자파 차단 섬유의 제조방법
TWI754807B (zh) 聚酯光變色組成物以及聚酯光變色纖維的製備方法
CN116285099B (zh) 一种熔喷布用电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