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3746A -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3746A
CN114953746A CN202210137922.1A CN202210137922A CN114953746A CN 114953746 A CN114953746 A CN 114953746A CN 202210137922 A CN202210137922 A CN 202210137922A CN 114953746 A CN114953746 A CN 114953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liquid
pressure
chamber
nozz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79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山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5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3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课题在于,通过从安装部上拆卸头单元,从而喷嘴的气液界面有可能会崩坏而产生油墨泄漏。液体喷射装置(500)具备:头单元(200),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N),并且具有设置有能够使油墨通过的孔(16H)的过滤器(16)、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a)、和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e);安装部(40),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头单元(200),其中,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在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在被设置于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的事前动作。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向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喷墨式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作为头单元的一个示例的液体喷出头、和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液体喷出头的安装部,液体喷出头具有作为由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所形成的喷嘴群的一个示例的多个喷嘴列。此外,多个喷嘴列经由液体喷出头内的流道而相通。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通过从安装部上拆卸头单元,从而使得头单元的姿态发生变化,进而在多个喷嘴之间产生高低差。此时,由多个喷嘴之间的高低差而产生的头单元内的油墨的压力会作用于通过油墨而被形成在喷嘴中的气液界面上,从而存在喷嘴的气液界面崩坏而发生油墨泄漏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0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具备:头单元,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并且具有过滤器室、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一喷嘴群、和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二喷嘴群,其中,所述过滤器室包括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液体通过的孔的过滤器、和通过所述过滤器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以及下游室;安装部,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所述头单元;气体导入部,其能够向所述过滤器室中导入气体;控制部,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当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孔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喷嘴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所述耐压Pf大于所述耐压Pn,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头单元从所述安装部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通过对所述气体导入部进行控制而向所述过滤器室中导入所述气体,从而在被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在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头单元,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并且具有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液体通过的孔的过滤器、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一喷嘴群、和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二喷嘴群;安装部,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所述头单元,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当将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孔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喷嘴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所述耐压Pf大于所述耐压Pn,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头单元从所述安装部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在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备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头单元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2为表示头单元周边的结构的图。
图3A为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3B为表示头单元的详细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为表示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5A为表示在事前动作中气体流入到头单元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B为表示在事前动作中气体流入到过滤器室的上游室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C为表示在事前动作中气体流入到过滤器室的下游室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D为表示维护动作的剖视图。
图6A为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事前动作中气体流入到过滤器室的上游室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B为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的事前动作中气体流入到过滤器室的下游室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将流体流动部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表示将流体流动部以及头单元的一部分进行了变更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部件标记相同符号,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此外,在各附图中,X、Y、Z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在本说明书中,将沿着这些轴的方向设定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当确定朝向时,将正的方向设为“+”,将负的方向设为“-”,并在方向标记中并用正负的符号,从而将各附图的箭头标记所朝向的方向作为+方向,将箭头标记的相反方向作为-方向来进行说明。此外,Z方向表示铅直方向,+Z方向表示铅直向下,-Z方向表示铅直向上。另外,对于并不限定正方向以及负方向的三个X、Y、Z的空间轴,则作为X轴、Y轴、Z轴来进行说明。
1.实施方式1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500作为喷墨式打印机而构成,其通过向印刷用纸P喷射油墨来形成图像。油墨为液体的一个示例。另外,还可以将树脂薄膜、布帛等任意种类的介质设定为油墨的喷出对象,以代替印刷用纸P。
如图1所示,液体喷射装置500具备:头单元200、流体流动部20、输送机构30、安装部40、维护部50、输入输出部80和控制部90。
如图1至图3B所示,头单元200具有流道部211和液体喷射头10。在流道部211中设置有共用流道224和第二共用流道225,所述共用流道224为,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能够将从后述的流体流动部20的液体流道24被供给的油墨供给至液体喷射头10的流道,所述第二共用流道225为,能够将从液体喷射头10被排出的油墨排出至流体流道25的流道。共用流道224具有能够与液体流道24所具有的液体流道侧连接部24C连通的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4C。
在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4C上设置有开闭阀,该开闭阀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将共用流道224设置成与液体流道24连通的连通状态,并且通过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拆下从而截断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4C与外部的连通。第二共用流道225具有能够与流体流道25所具有的流体流道侧连接部25C连通的第二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5C。在第二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5C上设置有开闭阀,该开闭阀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将第二共用流道225设置成与流体流道25连通的连通状态,并且通过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拆下从而截断第二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5C与外部的连通。
液体喷射头10具有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N。多个喷嘴N通过以等间隔的方式在一个方向上排列,从而形成喷嘴列12。在头单元200被安装在后述的安装部40上的状态下,喷嘴列12沿着X轴方向,形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中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喷嘴N彼此之间的尺寸长于印刷用纸P的宽度尺寸。喷嘴列12为喷嘴群的一个示例。
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为,通过从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向+Z方向喷射油墨从而在印刷用纸P上形成图像的、所谓的行式头。虽然在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中,作为进行喷射的油墨而例如为黑色油墨这一色,但是也可以在头单元200上沿着Y轴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四个喷嘴列12,并从各自的喷嘴列12喷射不同的油墨、例如黑色、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等的共计四色的油墨。
本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头10由多个液体喷射头10a、10b、10c、10d、10e而构成。液体喷射头10具有喷嘴面11。喷嘴面11由喷嘴面11a、11b、11c、11d、11e而构成。各液体喷射头10a、10b、10c、10d、10e分别具有喷嘴面11a、11b、11c、11d、11e。在各喷嘴面11a、11b、11c、11d、11e上,分别设置有通过使各自的多个喷嘴N沿着一个方向排列而形成的喷嘴列12a、12b、12c、12d、12e。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嘴列12由喷嘴列12a、12b、12c、12d、12e而构成。喷嘴列12a为第一喷嘴群的一个示例,喷嘴列12e为第二喷嘴群的一个示例,喷嘴列12c为第三喷嘴群的一个示例。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使多个喷嘴列12a、12b、12c、12d、12e形成一个喷嘴列12的方式而将多个液体喷射头10a、10b、10c、10d、10e安装在流道部211上,从而形成头单元200,但是,也可以通过将具有多个喷嘴列12a、12b、12c、12d、12e所形成的一个喷嘴列12的一个液体喷射头10安装在流道部211上,从而形成头单元200。或者,头单元200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具有多个喷嘴列12a、12b、12c、12d、12e所形成的一个喷嘴列12的一个液体喷射头10一体地具备流道部211。
液体喷射头10具有过滤器室17。过滤器室17包括,能够过滤油墨的过滤器16、和通过过滤器16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17U以及下游室17D。过滤器16中设置有多个能够使包括油墨在内的流体通过的孔16H。在上游室17U中,设置有使上游室17U与共用流道224相通的第一过滤器流道18、和使上游室17U与第二共用流道225相通的第二过滤器流道19。过滤器室17包括多个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头10a具有过滤器室17a,液体喷射头10b具有过滤器室17b,液体喷射头10c具有过滤器室17c,液体喷射头10d具有过滤器室17d,液体喷射头10e具有过滤器室17e。
过滤器室17a为第一过滤器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a所包含的上游室17U为第一上游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a所包含的下游室17D为第一下游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e为第二过滤器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e所包含的上游室17U为第二上游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e所包含的下游室17D为第二下游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c为第三过滤器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c所包含的上游室17U为第三上游室的一个示例,过滤器室17c所包含的下游室17D为第三下游室的一个示例。
在过滤器16中,例如可以使用网眼状体、多孔质体、形成有细微的贯穿孔的多孔板等。作为网眼状体的过滤器,存在金属网、树脂制的网、网状过滤器、金属纤维等。作为金属纤维的过滤器,存在将不锈钢的细丝制成毛毡状的毛毡过滤器、使不锈钢的细线压缩烧结后的金属烧结过滤器等。作为多孔板的过滤器,存在电铸金属过滤器、电子线加工金属过滤器、激光束加工金属过滤器等。
过滤器16通过设置能够使流体通过的多个孔16H,从而对异物进行捕集。表示过滤器16能够捕集的异物的大小的过滤粒度优选为,小于喷嘴N的最小尺寸,例如优选为小于在喷嘴N的喷嘴面11上开口的喷嘴开口的尺寸。由此,能够使油墨中的异物难以到达喷嘴N。在喷嘴开口为圆形的情况下,喷嘴开口的最小尺寸是指喷嘴开口的直径。
在此,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通过大气和油墨而形成的气液界面、和在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喷嘴N中通过大气和油墨而形成的气液界面进行比较。当将能够维持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上所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和大气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能够维持喷嘴N上所形成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和大气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耐压Pf大于耐压Pn。即,本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的规格以耐压Pf成为大于耐压Pn的方式而被设定。另外,大气为气体的一个示例,是指地球的空气。本实施方式中的耐压Pf例如为5.5kPa,耐压Pn例如为3.5kPa。
此外,当将因为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于被形成于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上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设为压力Ph1时,过滤器16的孔16H的规格以耐压Pf成为大于压力Ph1的方式而被设定。例如,当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拆下,从而使头单元200的姿态相对于图1至图3A所示的姿态而倾斜时,在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之间将产生高低差。此时,对于通过油墨而被形成于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会有如下的压力发挥作用,即,因为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引起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作用于各喷嘴N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如图2、图3A所示,将形成液体喷射头10所具有的构成喷嘴列12的各喷嘴列12a、12b、12c、12d、12e的多个喷嘴N,从-X方向侧起而依次设为#1喷嘴、#2喷嘴、#3喷嘴、#4喷嘴、#5喷嘴、#6喷嘴。也就是说,#1喷嘴为形成喷嘴群的多个喷嘴N中的位于最靠-X方向处的喷嘴N,#6喷嘴为形成喷嘴群的多个喷嘴N中的位于最靠+X方向处的喷嘴N。而且,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作用于各喷嘴N上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
此时,在喷嘴列12a中,发挥作用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的喷嘴N为#1喷嘴,并且以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将发挥作用。尺寸Dha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a的#1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a的#1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e的#6喷嘴为止的距离。此外,在喷嘴列12b中,发挥作用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的喷嘴N为#1喷嘴,并且以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作用于该喷嘴。尺寸Dhb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b的#1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b的#1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e的#6喷嘴为止的距离。此外,在喷嘴列12c中,发挥作用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的喷嘴N为#1喷嘴和#6喷嘴,并且以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将发挥作用。尺寸Dhc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c的#1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c的#1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e的#6喷嘴为止的距离。此外,尺寸Dhc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c的#6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c的#6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a的#1喷嘴为止的距离。此外,在喷嘴列12d中,发挥作用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的喷嘴N为#6喷嘴,并且以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将发挥作用。尺寸Dhb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d的#6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d的#6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a的#1喷嘴为止的距离。此外,在喷嘴列12e中,发挥作用的油墨的压力成为最大的喷嘴N为#6喷嘴,并且以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将发挥作用。尺寸Dha为,当头单元200的姿态成为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所排列的方向、或者多个液体喷射头10所排列的方向为铅直方向即Z轴方向的姿态时,从喷嘴列12e的#6喷嘴起、至距离喷嘴列12e的#6喷嘴在作为铅直方向的Z轴方向上最远离的喷嘴列12a的#1喷嘴为止的距离。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因为头单元200的姿态从而对被形成于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发挥作用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最大压力为,以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维持被形成于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与大气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即耐压Pn小于以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Ph1。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耐压Pn小于以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并且大于以如图2、图3A所示的尺寸Dhc、Dhd、Dhg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Dhg为0.09m,Dhd为0.19m,Dhc为0.29m,DHb为0.4m,Dha为0.5m,并且当将油墨的比重量设为10kN/m3时,以尺寸Dhg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成为0.9kPa,以尺寸Dhd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成为1.9kPa,以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成为2.9kPa,以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成为4kPa,以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成为5kPa。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力Ph1为5kPa。
当作为过滤器16而采用网状过滤器时,能够设定为斜纹编织的过滤器。通过对不锈钢的钢丝进行编织而形成的网状过滤器设置有,作为钢丝彼此之间的间隙的网眼。此时,将作为钢丝彼此之间的间隙的网眼称作孔16H。
当作为过滤器16而采用多孔板的过滤器时,优选为,孔16H的最小尺寸小于喷嘴开口的最小尺寸。在多孔板的过滤器中,形成有贯穿不锈钢的板的多个孔16H。在孔16H为圆形的情况下,孔16H的最小尺寸是指孔16H的直径(内径)。孔16H的形状并不限于圆形,还可以被设为正方形、六边形等的多边形、椭圆形等。
如图3B所示那样,液体喷射头10具有共用液室13。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相通。各液体喷射头10a、10b、10c、10d、10e分别具有共用液室13。在本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头10a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a相通,液体喷射头10b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b相通,液体喷射头10c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c相通,液体喷射头10d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d相通,液体喷射头10e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与过滤器室17e相通。
液体喷射头10以对应于多个喷嘴N的方式而具有多个与一个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和与一个独立液室15连通的独立连通通道14。在独立液室15中设置有喷出元件ACT,所述喷出元件ACT通过被驱动,从而能够将独立液室15内的油墨作为液滴而从喷嘴N进行喷射。本实施方式的喷出元件ACT由在施加了驱动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收缩的压电元件而构成。通过向压电元件施加驱动电压和解除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容积变化了的独立液室15内的油墨作为液滴而从喷嘴N进行喷射。
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液体喷射头10a所具有的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经由独立连通通道14而与液体喷射头10a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相通。与液体喷射头10b所具有的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经由独立连通通道14而与液体喷射头10b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相通。与液体喷射头10c所具有的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经由独立连通通道14而与液体喷射头10c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相通。与液体喷射头10d所具有的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经由独立连通通道14而与液体喷射头10d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相通。与液体喷射头10e所具有的喷嘴N连通的独立液室15经由独立连通通道14而与液体喷射头10e所具有的共用液室13相通。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喷嘴列12a、12b、12c、12d、12e中的一个喷嘴列的喷嘴N、和构成其他喷嘴列的喷嘴N经由至少一个过滤器16而相通。例如,构成喷嘴列12a的#1喷嘴至#6喷嘴、和构成喷嘴列12e的#1喷嘴至#6喷嘴经由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以及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而相通。此外,例如,构成喷嘴列12c的#1喷嘴至#6喷嘴、和构成喷嘴列12a的#1喷嘴至#6喷嘴经由过滤器室17c的过滤器16、以及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相通。此外,例如,构成喷嘴列12c的#1喷嘴至#6喷嘴、和构成喷嘴列12e的#1喷嘴至#6喷嘴经由过滤器室17c的过滤器16、以及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而相通。
如图1至图3A所示,流体流动部20具有连接流道22、液体贮留部23、液体流道24、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连接流道22通过被安装液体收纳部21,从而能够向液体贮留部23供给液体收纳部21内的油墨。液体贮留部23对从液体收纳部21被供给的油墨进行贮留。在液体贮留部2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大气开放孔23AH。通过大气开放孔23AH,从而使液体贮留部23对油墨进行贮留的内部空间、和成为外部空间的大气相通。液体贮留部23内所贮留的油墨的液面被调节至相对于头单元200的喷嘴面11而成为+Z方向的位置处。
液体流道24通过与头单元200的共用流道224被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使过滤器室17的上游室17U和液体贮留部23连通。液体流道24为能够使上游室17U和液体贮留部23连通的第一通道的一个示例。液体流道24和液体贮留部23在液体贮留部23的侧面处被连接一起。液体流道24与液体贮留部23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相对于液体贮留部23的大气开放孔23AH而靠+Z方向处。在液体流道24上,设置有第一泵24P、第一开闭阀24V和上述的液体流道侧连接部24C。第一泵24P能够使油墨流动在液体贮留部23与头单元200之间,通过驱动第一泵24P,从而例如使液体流道24内的油墨向如图3A的箭头标记的朝向所示的供给方向流动。第一开闭阀24V能够在允许液体流道24中的油墨的流动的打开状态和截断油墨的流动的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流体流道25通过与头单元200的第二共用流道225被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使液体贮留部23和过滤器室17的上游室17U连通。流体流道25为能够使液体贮留部23和上游室17U连通的第二通道的一个示例。流体流道25和液体贮留部23在液体贮留部23的侧面处被连接在一起。流体流道25与液体贮留部23之间的连接位置位于,相对于液体贮留部23的大气开放孔23AH靠+Z方向处,并且位于相对于液体流道24与液体贮留部23之间的连接位置而靠-Z方向处。在流体流道25上,设置有第二泵25P、切换阀27和上述的流体流道侧连接部25C。第二泵25P能够使液体流动在液体贮留部23与头单元200之间,并且通过驱动第二泵25P,从而使例如流体流道25内的油墨沿着如图3A的箭头标记的朝向所示的返回方向进行流动。第二泵25P为导入泵的一个示例。
切换阀27在流体流道25上,相较于第二泵25P被设置在靠近液体贮留部23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切换阀27在流体流道25上被配置在第二泵25P与液体贮留部23之间。大气通道26经由切换阀27而与流体流道25被连接在一起。大气通道26为,通过使流体流道25与大气连通从而能够将气体导入至液体喷射头10的过滤器室17中的气体导入部的一个示例。通过驱动切换阀27,从而能够将流体流道25的状态切换至使流体流道25和液体贮留部23相通的打开状态、和截断流体流道25中的流体的流动的关闭状态、以及使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相通的连通状态。另外,由于在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下,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并未相通,因此打开状态以及关闭状态是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并未相通的非连通状态。换言之,切换阀27能够对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相通的连通状态、和流体流道25和大气通道26并未相通的非连通状态进行切换。
输送机构30沿着输送方向输送印刷用纸P。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输送方向为+Y方向以及-Y方向。输送机构30具备,安装有三个输送辊32的输送杆34、和对输送杆34进行旋转驱动的输送用电机36。通过由输送用电机36而对输送杆34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使多个输送辊32进行旋转,以使印刷用纸P向输送方向中的+Y方向被输送。另外,输送辊32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也可以为任意的数量。此外,还可以被设置成具备多个输送机构30的结构。
如图1至图3A所示,安装部40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头单元200。本实施方式中的拆装方向为X轴方向,头单元200向安装部40的安装方向为-X方向,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的拆卸方向为+X方向。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使头单元200的共用流道224和液体流道24连通,并且使第二共用流道225和流体流道25连通。此外,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实施了头单元200和主体侧之间的电连接,进而能够通过由后述的控制部90所实施的喷出元件ACT的驱动控制来实现从喷嘴N的油墨的喷射。
维护部50实施头单元200的维护。维护部50具有维护单元保持部51、维护单元驱动部52、盖61、盖阀62、抽吸泵63、废液管64、废液收集部66以及擦拭器71。
盖61通过从头单元200的喷嘴N排出油墨,从而实施头单元200的维护。盖61通过与头单元200的喷嘴面11接触,从而形成多个喷嘴N开口的抽吸空间。盖61被保持在维护单元保持部51上。对盖61进行保持的维护单元保持部51通过使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从而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中的任意方向进行移动。盖61通过使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从而向不接触喷嘴面11的非封盖位置、和与喷嘴面11接触的可抽吸位置进行移动。
盖61经由废液管64而与收集废液的废液收集部66相通。在废液管64上设置有抽吸泵63,所述抽吸泵63用于对盖61所形成的抽吸空间进行抽吸。此外,在废液管64中的成为盖61与抽吸泵6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盖阀62,所述盖阀62能够将盖61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切换至使盖61和抽吸泵63连通的打开状态、和使盖61和抽吸泵63成为非连通的关闭状态。
盖61包括:盖61a,其通过与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喷嘴面11a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喷嘴列12a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抽吸空间;盖61b,其通过与喷嘴面11b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喷嘴列12b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抽吸空间;盖61c,其通过与喷嘴面11c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喷嘴列12c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抽吸空间;盖61d,其通过与喷嘴面11d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喷嘴列12d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抽吸空间;以及盖61e,其通过与喷嘴面11e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喷嘴列12e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抽吸空间。
盖阀62包括:盖阀62a,其能够对盖61a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盖阀62b,其能够对盖61b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盖阀62c,其能够对盖61c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盖阀62d,其能够对盖61d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盖阀62e,其能够对盖61e与抽吸泵63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
本实施方式的盖61通过从构成多个喷嘴列12a、12b、12c、12d、12e中的任意一个的多个喷嘴N中排出油墨,从而实施头单元200的维护。例如,在对喷嘴列12a进行维护的情况下,通过将盖61a、61b、61c、61d、61e移动至可抽吸位置处,从而形成构成各喷嘴列12a、12b、12c、12d、12e的多个喷嘴N进行开口的多个抽吸空间。
而且,通过将盖阀62a设为打开状态、并将其他盖阀62b、62c、62d、62e设为关闭状态,且对抽吸泵63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从构成喷嘴列12a的多个喷嘴N中向抽吸空间排出油墨。被排出至抽吸空间的油墨经由废液管64而被收集到废液收集部66中。此外,在维护喷嘴列12a、12b、12c、12d、12e的情况下,通过将盖阀62a、62b、62c、62d、62e设为打开状态,并对抽吸泵63进行驱动,从而能够从构成喷嘴列12a、12b、12c、12d、12e的多个喷嘴N中向抽吸空间排出油墨。
擦拭器71通过对头单元200的喷嘴面11进行擦拭,从而实施头单元200的维护。擦拭器71被保持在维护单元保持部51上。擦拭器71通过对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从而沿着Z轴方向而在不与喷嘴面11接触的待机位置和能够与喷嘴面11接触的擦拭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擦拭器71处于擦拭位置的状态下对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从而使对擦拭器71进行保持的维护单元保持部51沿着Y轴方向而进行移动,以实施构成喷嘴面11的喷嘴面11a、11b、11c、11d、11e的擦拭。
输入输出部80具有显示部81和操作部82。显示部81为,进行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操作的引导显示或者告知与液体喷射装置500相关的信息的告知部的一个示例。用户通过在参照被显示在显示部81上的内容的同时,对操作部82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实施液体喷射装置500中的各种操作。另外,显示部81由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模块而构成,并且在其具有作为对液体喷射装置500实施各种设定的操作部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操作部82。
控制部90对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整体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90对由流体流动部20所决定的液体贮留部23与头单元200之间的流体的流动动作、沿着印刷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输送动作、来自头单元200的喷嘴N的油墨的喷射动作、由维护部50决定的头单元200的维护动作、由输入输出部80决定的基于用户指示的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以及向用户的告知等进行控制。控制部90例如还可以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阵列)等的处理电路和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存储电路而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设置在安装部40上。例如,当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拆下,从而使头单元200的姿态相对于如图1至图3A所示的姿态而倾斜时,会在构成喷嘴列12的多个喷嘴N之间产生高低差。此时,对于通过油墨而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会作用有因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产生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当对于通过油墨而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而发挥作用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大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与大气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即耐压Pn时,有可能会使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崩坏,从而发生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中,构成喷嘴列12a、12b、12c、12d、12e中的一个喷嘴列的喷嘴N、和构成其他喷嘴列的喷嘴N经由至少一个过滤器16而相通。此外,当将能够维持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与大气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时,耐压Pf大于耐压Pn。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的规格以耐压Pf成为大于耐压Pn的方式而被设定。
由此,在对于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而作用有因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产生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的情况下,如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则能够通过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从而抑制来自喷嘴N的油墨泄漏。此外,由于通过将过滤器室17内的油墨和大气进行置换从而能够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因此例如与在拆卸头单元200之前所执行的事前动作中将头单元200内的油墨全部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如下效果,即,缩短事前动作的时间、削减浪费的油墨、以及削减废液收集部66的使用量。
因此,控制部90在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拆下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通过对切换阀27进行驱动控制,从而能够向过滤器室17导入大气,并且通过向过滤器室17中导入大气,从而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在此,参照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从而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相当于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
在输入输出部80中,当由用户实施了用于进行头单元200的拆卸的操作时,控制部90在步骤S11中,对是否已经向头单元200中填充完油墨进行判断。在步骤S11中,当头单元200中尚未填充油墨时,步骤S11成为否。当步骤S11为否时,控制部90使处理转移至步骤S15,并在显示部81上显示表示能够进行头单元200的拆卸的含义的消息。控制部90在执行步骤S15的处理时,结束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
在步骤S11中,当已经向头单元200中填充完油墨时,步骤S11成为是。控制部90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12。控制部90在步骤S12中,在显示部81上显示表示在拆卸头单元200之前的准备中的含义的消息。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90执行事前动作。对于事前动作,控制部90通过驱动控制切换阀27,从而将切换阀27设为连通状态。由此,流体流道25与大气通道26相通,从而成为能够经由流体流道25、第二共用流道225、第二过滤器流道19而向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导入来自大气通道26的大气的状态。控制部90在连通状态下将第一开闭阀24V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对第二泵25P以及第一泵24P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大气通道26、流体流道25、液体流道24中的流体的流动成为图5A的箭头标记的朝向。由此,如图5A所示那样,经由大气通道26,从而使大气流入流体流道25、第二共用流道225、各第二过滤器流道19中。
流体流道25、第二共用流道225、各第二过滤器流道19内的油墨经由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而在各第一过滤器流道18、共用流道224、液体流道24内朝向液体贮留部23流动。另外,考虑到在执行事前动作的过程中从喷嘴N中滴下油墨的可能性,控制部90也可以在对切换阀27进行驱动控制之前,如图5A所示那样对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控制,以使盖61移动至可抽吸位置处。
当从如图5A所示的状态起而进一步继续驱动第二泵25P以及第一泵24P时,如图5B所示那样,大气会流入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的上游室17U内,从而使各上游室17U内的油墨被置换为大气。由此,能够在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的各上游室17U侧形成气液界面。通过向各上游室17U内的大气的流入,从而使各上游室17U、各第一过滤器流道18、共用流道224的油墨朝向液体贮留部23流动。
当上游室17U内的油墨难以置换为大气时,控制部90也可以对第二泵25P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变为高于大气圧。例如,控制部90也可以对第二泵25P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由第二泵25P所决定的流体的流量相较于由第一泵24P的驱动所决定的流体的流量而增多。此外,此时,控制部90也可以对第二泵25P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变为高于下游室17D内的压力,并且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与下游室17D内的压力之间的差变为大于耐压Pf。
虽然控制部90也可以在过滤器16中的孔16H的上游室17U侧形成了气液界面后使事前动作结束,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事前动作中,还使大气流入过滤器室17的下游室17D内。当控制部90进一步继续驱动第二泵25P以及第一泵24P时,如图5C所示那样,大气会流入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的下游室17D内,从而使各下游室17D内的油墨被置换为大气。此时,各过滤器16的孔16H内的油墨并未被置换为大气而是滞留在孔16H中,从而在孔16H中,通过滞留的油墨而在上游室17U侧和下游室17D侧的两侧处形成了气液界面。
在大气难以流入下游室17D内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控制部90对第二泵25P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变为高于下游室17D内的压力、并且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与下游室17D内的压力之间的差变为大于耐压Pf。此时,即使在头单元200内的一部分的油墨从喷嘴N滴下来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5C所示那样,通过预先使盖61移动至可抽吸位置处,从而通过盖61来收集油墨。
在步骤S13中,当事前动作结束时,控制部90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14。在步骤S14中,控制部90执行维护动作。作为维护动作,控制部90如图5D所示那样通过对维护单元驱动部52进行驱动控制,从而使对擦拭器71进行保持的维护单元保持部51沿着Y轴方向而进行移动,由此实施构成喷嘴面11的喷嘴面11a、11b、11c、11d、11e的擦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D所示那样,在执行事前动作之后在头单元200内也仍收纳有油墨。此时,控制部90也可以在进行擦拭后,通过对喷出元件ACT进行驱动而使油墨从喷嘴N中喷出,从而实施对喷嘴N内的油墨的状态进行调整的冲洗。
在步骤S14中,当维护动作结束时,控制部90使处理转移至步骤S15。在步骤S15中,控制部90在显示部81上显示表示能够进行头单元200的拆卸的含义的信息。控制部90在执行了步骤S15的处理时,结束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
如以上所叙述的那样,根据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50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液体喷射装置500具备:头单元200,其具有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N,并且具有过滤器室17a、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a、和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e,所述过滤器室17a包括设置有能够使油墨通过的孔16H的过滤器16、和通过过滤器16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17U以及下游室17D;安装部40,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头单元200;切换阀27,其能够向过滤器室17a中导入气体;控制部90,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当将大气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大气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耐压Pf大于耐压Pn,控制部90在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被拆下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通过对切换阀27进行控制,并向过滤器室17a中导入大气,从而在被设置于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因为头单元200的拆卸等原因而使头单元200的姿态发生变化,由此使得对于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而作用有如下的压力,即,因通过头单元200的姿态变化而产生的多个喷嘴N彼此间的高低差而产生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此时,由于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因此通过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f,从而能够抑制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
当将因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于被形成在喷嘴N上的所述气液界面中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设为压力Ph1时,耐压Pf大于压力Ph1。根据这种方式,通过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f,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因为头单元200的姿态变化而引起的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
液体喷射装置500具备:液体贮留部23,其对油墨进行贮留;液体流道24,其被设为能够使上游室17U和液体贮留部23连通;流体流道25,其被设为能够使液体贮留部23和上游室17U连通;大气通道26,其与流体流道25相通;切换阀,其作为气体导入部,能够对大气通道26与流体流道25相通的连通状态和大气通道26不与流体流道25相通的非连通状态进行切换;第二泵25P,其被设置在流体流道25上,控制部90执行如下的所述事前动作,即,通过控制切换阀27而设置成所述连通状态,并且通过驱动第二泵25P,从而从大气通道26经由流体流道25而向上游室17U中导入大气,且通过经由液体流道24而使上游室17U内的油墨返回至液体贮留部23内,从而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根据这种方式,易于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
控制部90以使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变为高于下游室17D内的压力、并且使上游室17U内的所述压力与下游室17D内的所述压力的压力差变为大于耐压Pf的方式,而对第二泵25P进行驱动。通过这种方式,易于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
头单元200具有过滤器室17e和共用流道224,所述过滤器室17e包括过滤器16、和通过过滤器16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17U以及下游室17D,所述共用流道224使过滤器室17a的上游室17U以及过滤器室17e的上游室17U相通,形成喷嘴列12a的多个喷嘴N以及形成喷嘴列12e的多个喷嘴N对经由共用流道224而被供给的油墨进行喷射,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共用流道224、以及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切换阀27被设为能够向过滤器室17a以及过滤器室17e中导入大气,控制部90通过在所述事前动作中向过滤器室17a以及过滤器室17e中导入大气,从而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以及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根据这种方式,由于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以及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因此通过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f,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
在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中,液体喷射装置500具备:头单元200,其具有喷射油墨的多个喷嘴N,并且具有设置有能够使油墨通过的孔16H的过滤器16、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a、和多个喷嘴N所形成的喷嘴列12e;安装部40,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头单元200,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当将大气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上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大气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的油墨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耐压Pf大于耐压Pn,在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中,在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在被设置在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根据这种方式,在对于被形成在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而作用有如下的压力、即、因头单元200的拆卸等原因而使头单元200的姿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时,能够抑制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
2.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于作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喷射装置50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液体喷射装置500、以及液体喷射装置500的控制方法共通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500、头单元200的规格与实施方式1的液体喷射装置500、头单元200相同。因此,因为头单元200的姿态,从而以作用于喷嘴列12a的喷嘴N上的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以作用于喷嘴列12b的喷嘴N上的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以作用于喷嘴列12d的喷嘴N上的尺寸Dhb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以及以作用于喷嘴列12e的喷嘴N上的尺寸Dha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会大于被形成于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n。此外,因为头单元200的姿态,从而以作用于喷嘴列12c的喷嘴N上的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会大于耐压Pn。因此,当以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作用于喷嘴列12c的喷嘴N上时,即使在过滤器室17c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未形成气液界面,喷嘴列12c的喷嘴N的气液界面也不会崩坏。
在实施方式1中控制部90所执行的事前动作中,如图5A至图5C所示,在过滤器室17c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也形成有气液界面。相对于此,虽然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90如图6A、图6B所示的那样,在事前动作中在过滤器室17a、17b、17d、17e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有气液界面,但是也可以不在过滤器室17c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
接下来,对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在实施包括事前动作在内的控制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除了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3不同于实施方式1之外,其余均相同。因此,在此对如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3中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90执行事前动作。在事前动作中,控制部90使盖61移动至可抽吸位置处。此外,控制部90将第一开闭阀24V设为关闭状态。此外,控制部90将切换阀27设为连通状态。此外,将盖阀62a、62b、62d、62e设为打开状态,并将盖阀62c设为关闭状态。而且,控制部90对抽吸泵63进行驱动。此时,控制部90对抽吸泵63进行驱动,以使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下游室17D内的压力变为低于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并且使下游室17D内的压力与上游室17U内的压力的压力差变为大于耐压Pn。由此,如图6A所示,从喷嘴列12a、12b、12d、12e的喷嘴N被排出的油墨会经由盖61a、61b、61d、61e、以及废液管64,而像箭头标记的那样朝向废液收集部66进行流动。
伴随于此,如箭头标记所示,经由大气通道26而使大气流入流体流道25、第二共用流道225、与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相通的第二过滤器流道19、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上游室17U内,从而将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上游室17U内的油墨置换成大气。由此,在过滤器室17a、17b、17d、17e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的各上游室17U侧,形成了气液界面。另一方面,由于大气并未流入与过滤器室17c相通的第二过滤器流道19和过滤器室17c内,因此在过滤器室17c中的过滤器16的孔16H中并未形成气液界面。
虽然控制部90也可以在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过滤器16中的孔16H的上游室17U侧形成了气液界面之后使事前动作结束,但是如图6B所示而在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各过滤器16中的孔16H的上游室17U侧和下游室17D侧的两侧处形成气液界面的情况下,会继续实施抽吸泵63的驱动。在大气难以流入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下游室17D内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控制部90以如下方式来驱动抽吸泵63,即,使过滤器室17a、17b、17d、17e的下游室17D内的压力变为低于上游室17U内的压力,并且使下游室17D内的压力与上游室17U内的压力的压力差变为大于耐压Pf。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50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头单元200具有过滤器室17c和喷嘴列12c,所述过滤器室17c包括过滤器16、和通过过滤器16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17U以及下游室17D,所述喷嘴列12c具有对经由与过滤器室17c的上游室17U相通的共用流道224而被供给的油墨进行喷射的多个喷嘴N,形成喷嘴列12c的喷嘴N经由过滤器室17c的过滤器16、共用流道224、以及过滤器室17a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a的喷嘴N相通,并且经由过滤器室17c的过滤器16、共用流道224、以及过滤器室17e的过滤器16而与形成喷嘴列12e的喷嘴N相通,当将因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于被形成在喷嘴列12c的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上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设为压力Ph2时,在耐压Pn大于压力Ph2的情况下,控制部90不在事前动作中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c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
根据这种方式,在对于被形成在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而作用有如下的压力、即、因头单元200的拆卸等原因而使头单元200的姿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时,能够在抑制来自喷嘴N的油墨的泄漏的同时,减少过滤器室17内的油墨和大气的置换量。
虽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500以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但是当然也可以实施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部分的结构的变更或者省略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以相互组合的方式进行实施。以下,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的事前动作中,控制部90也可以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中的任意一个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以使因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在被形成于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上的头单元200内的、油墨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变为小于被形成于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n。由于当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时,以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小于被设置于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n,因此例如会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e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此时,在事前动作中,控制部90将第一开闭阀24V设置为关闭状态,将切换阀27设置为连通状态,将盖阀62a、62e设置为打开状态,将盖阀62b、62c、62d设置为关闭状态,并对抽吸泵63进行驱动。在该事前动作中,并未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b、17c、17d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此外,由于当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头单元200时,以尺寸Dhc作为水位差的油墨的压力小于被形成在喷嘴N上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n,因此,例如也可以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而不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c、17d、17e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此外,例如还以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d、17e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而不在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17c的过滤器16上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事前动作中,控制部90也可以在连通状态下,将第一开闭阀24V设置为打开状态,并且对第二泵25P以及第一泵24P中的任意一方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大气通道26、流体流道25、液体流道24中的流体的流动成为如图5A的箭头标记的朝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事前动作中,控制部90也可以在连通状态下,将第一开闭阀24V设置为关闭状态,并对第二泵25P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大气通道26、流体流道25中的流体的流动成为如图5A的箭头标记的朝向,从而使大气流入过滤器室17内,进而在过滤器16的孔16H中形成气液界面。在此情况下,虽然过滤器室17内的油墨从喷嘴N被排出,但是如图5C所示,通过预先使盖61移动至可抽吸的位置处,从而能够由盖61来进行收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成,液体喷射装置500能够经由液体流道24而向液体喷射头10的过滤器室17中导入大气。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将切换阀27设置在成为液体流道24中的第一泵24P与液体贮留部23之间的位置处,并将大气通道26经由切换阀27而与液体流道24连接。此外,在此情况下,控制部90在事前动作中,通过将切换阀27设为连通状态,从而能够经由液体流道24、共用流道224、第一过滤器流道18而将来自大气通道26的大气向过滤器室17内导入,并且以从大气通道26朝向过滤器室17而使大气流入的朝向而对第一泵24P进行驱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500也可以具备对导入至过滤器室17内的大气进行收纳的空气罐。在这种情况下,大气通道26也可以经由切换阀27而对空气罐和流体流道25进行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500也可以设为,通过使流体流道25与液体贮留部23内的油墨的上方空间连通,从而能够向液体喷射头10的过滤器室17中导入液体贮留部23内的气体。在此情况下,如图7所示,流体流动部20也可以具有气体通道626,以代替大气通道2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500也可以不从大气通道26向过滤器室17中导入大气。例如,通过将第一开闭阀24V设为打开状态,并将切换阀27设为打开状态,且对第二泵25P进行驱动,从而如图3A所示那样,使液体流道24内的油墨向供给方向流动,并且在流体流道25内的油墨向返回方向流动的状态下,将第一开闭阀24V设为关闭状态。由此,在头单元200内从喷嘴N而流入有大气,并且能够经由共用液室13而向过滤器室17中导入大气。在此情况下,第一开闭阀24V作为能够向头单元200的过滤器室17中导入气体的气体导入部而发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装置500也可以并不经由流体流道25、第二共用流道225、第二过滤器流道19而向过滤器室17导入来自大气通道26的大气。此时,例如如图8所示,流体流动部20具有气体流道28、第三泵28P、作为气体导入部的一个示例的气体流道开闭阀28V、和气体流道侧连接部28C,以代替大气通道26以及切换阀27。在气体流道侧连接部28C上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将气体流道28和第三共用流道228设为连通状态,并且通过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拆下从而截断气体流道侧连接部28C与外部的连通。头单元200具有第三共用流道228和第三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8C,所述第三共用流道228在流道部211上与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的各上游室17U上的第三过滤器流道328相通。在第三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8C上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通过将头单元200安装在安装部40上从而将第三共用流道228和气体流道28设为连通状态,并且通过将头单元200从安装部40拆下从而截断第三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8C与外部的连通。此外,在此情况下,控制部90在事前动作中,通过对气体流道开闭阀28V进行开阀,从而能够经由第三共用流道228、第三过滤器流道328而向过滤器室17中导入来自气体流道28的大气,并对第三泵28P进行驱动。由此,如在图8中用箭头标记所示的那样,大气将从气体流道28朝向过滤器室17而流入。
还可以以使大气从图8所示的气体流道28选择性地向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中的任意一个流入的方式,而在与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上的各第三过滤器流道328连接的第三共用流道228的各分支流道上设置开闭阀。或者,也可以以与被设置于过滤器室17a、17b、17c、17d、17e上的各第三过滤器流道328相对应的方式,而使设置有第三泵28P和作为气体导入部的一个示例的气体流道开闭阀28V的气体流道28进行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与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多个共用液室13相通的方式而形成喷嘴列12a、12b、12c、12d、12e的各个多个喷嘴N也可以以如下情况作为条件来形成多个喷嘴列,所述条件为,因为与一个共用液室13相通的多个喷嘴N之间的高低差,而使得作用于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上的油墨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小于被形成在喷嘴N中的气液界面的耐压Pn的这一条件。在此情况下,与一个共用液室13相通的多个喷嘴列成为一个喷嘴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喷嘴列12a、12b、12c、12d、12e也可以并不形成一列的喷嘴列,例如,喷嘴列12a、12b、12c、12d、12e也可以被配置成交错状。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头单元200的各液体喷射头10所具有的喷嘴群的一个示例而示出了沿着X轴方向使多个喷嘴N排成一列而被形成的喷嘴列12,但是并不限于该方式。各液体喷射头10所具备的喷嘴群只要由在不经由过滤器16的条件下与下游室17D连通的多个喷嘴N而构成,则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情况下,例如,各液体喷射头10所具备的喷嘴群的其他结构也可以为,例如将在与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多个喷嘴N排成一列而被形成的喷嘴列沿着X轴方向排列多个而构成的喷嘴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头单元200也可以不为行式头。例如,在头单元200于X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在印刷用纸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头单元200所具有的各喷嘴列12a、12b、12c、12d、12e沿着Y轴方向,以喷嘴列12a、12b、12c、12d、12e彼此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10d、10e…液体喷射头;11、11a、11b、11c、11d、11e…喷嘴面;12、12a、12b、12c、12d、12e…喷嘴列;13…共用液室;14…独立连通通道;15…独立液室;16…过滤器;16H…孔;17、17a、17b、17c、17d、17e…过滤器室;17D…下游室;17U…上游室;18…第一过滤器流道;19…第二过滤器流道;20…流体流动部;21…液体收纳部;22…连接流道;23…液体贮留部;23AH…大气开放孔;24…液体流道;24C…液体流道侧连接部;24P…第一泵;24V…第一开闭阀;25…流体流道;25C…流体流道侧连接部;25P…第二泵;26…大气通道;27…切换阀;28…气体流道;28C…气体流道侧连接部;28P…第三泵;28V…气体流道开闭阀;30…输送机构;32…输送辊;34…输送杆;36…输送用电机;40…安装部;50…维护部;51…维护单元保持部;52…维护单元驱动部;61、61a、61b、61c、61d、61e…盖;62、62a、62b、62c、62d、62e…盖阀;63…抽吸泵;64…废液管;66…废液收集部;71…擦拭器;80…输入输出部;81…显示部;82…操作部;90…控制部;200…头单元;211…流道部;224…共用流道;224C…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5…第二共用流道;225C…第二共用流道侧连接部;228…第三共用流道;228C…第三共用流道侧连接部;328…第三过滤器流道;500…液体喷射装置;626…气体通道。

Claims (7)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头单元,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并且具有过滤器室、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一喷嘴群、和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二喷嘴群,其中,所述过滤器室包括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液体通过的孔的过滤器、和通过所述过滤器而被划分出的上游室以及下游室;
安装部,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所述头单元;
气体导入部,其能够向所述过滤器室中导入气体;
控制部,
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
当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孔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喷嘴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所述耐压Pf大于所述耐压Pn,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头单元从所述安装部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通过对所述气体导入部进行控制而向所述过滤器室中导入所述气体,从而在被设置于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因为所述头单元所具有的多个所述喷嘴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于被形成在所述喷嘴中的所述气液界面上的、所述头单元内的所述液体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设为压力Ph1时,所述耐压Pf大于所述压力Ph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贮留部,其对所述液体进行贮留;
第一通道,其被设为能够使所述上游室和所述液体贮留部连通;
第二通道,其被设为能够使所述液体贮留部和所述上游室连通;
大气通道,其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
切换阀,其作为所述气体导入部,能够对所述大气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的连通状态和所述大气通道不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的非连通状态进行切换;
导入泵,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上,
所述控制部执行如下的所述事前动作,即:通过控制所述切换阀而设为所述连通状态,并且对所述导入泵进行驱动,从而从所述大气通道经由所述第二通道而向所述上游室中导入所述气体,且通过经由所述第一通道而使所述上游室内的所述液体返回至所述液体贮留部,从而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上游室内的压力变为高于所述下游室内的压力、并且使所述上游室内的所述压力与所述下游室内的所述压力的压力差变为大于所述耐压Pf的方式,而对所述导入泵进行驱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过滤器室设为第一过滤器室、将所述上游室设为第一上游室、并将所述下游室设为第一下游室时,所述头单元具有第二过滤器室和共用流道,其中,所述第二过滤器室包括所述过滤器、和通过所述过滤器而被划分出的第二上游室以及第二下游室,所述共用流道使所述第一上游室以及所述第二上游室相通,
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多个所述喷嘴以及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多个所述喷嘴对经由所述共用流道而被供给的所述液体进行喷射,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第二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所述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一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
所述气体导入部被设为能够向所述第一过滤器室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室中导入所述气体,
所述控制部通过在所述事前动作中向所述第一过滤器室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室中导入所述气体,从而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以及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单元具有第三过滤器室和第三喷嘴群,所述第三过滤器室包括所述过滤器、和通过所述过滤器而被划分出的第三上游室以及第三下游室,所述第三喷嘴群具有对经由与所述第三上游室相通的所述共用流道而被供给的所述液体进行喷射的多个所述喷嘴,
形成所述第三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第三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所述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一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并且经由所述第三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所述共用流道、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
当将因为所述头单元所具有的多个所述喷嘴之间的高低差而作用于被形成于所述第三喷嘴群的所述喷嘴中的所述气液界面上的、所述头单元内的所述液体的压力中的最大压力设为压力Ph2时,在所述耐压Pn大于所述压力Ph2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部不在所述事前动作中在被设置于所述第三过滤器室的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7.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头单元,其具有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并且具有设置有能够使所述液体通过的孔的过滤器、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一喷嘴群、和多个所述喷嘴所形成的第二喷嘴群;
安装部,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所述头单元,
形成所述第二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经由所述过滤器而与形成所述第一喷嘴群的所述喷嘴相通,
当将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过滤器的所述孔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f、并将所述气体侧的压力与能够维持被形成在所述喷嘴中的气液界面的所述液体侧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设为耐压Pn时,所述耐压Pf大于所述耐压Pn,
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在所述头单元从所述安装部上被拆卸之前,执行如下的事前动作,即:在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上的所述孔中形成所述气液界面。
CN202210137922.1A 2021-02-18 2022-02-15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9537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4015A JP2022126124A (ja) 2021-02-18 2021-02-18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1-024015 2021-0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3746A true CN114953746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801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7922.1A Pending CN114953746A (zh) 2021-02-18 2022-02-15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493B2 (zh)
JP (1) JP2022126124A (zh)
CN (1) CN11495374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4955B2 (en) 2010-05-17 2013-07-02 Zamtec Ltd Multi-channel valve apparatus for printhead
JP6921618B2 (ja) 2017-05-10 2021-08-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01053A (ja) * 2017-06-15 2019-0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充填方法
US10363749B2 (en) 2017-06-29 2019-07-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discharging head,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7067087B2 (ja) 2017-06-29 2022-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26124A (ja) 2022-08-30
US11964493B2 (en) 2024-04-23
US20220258483A1 (en) 2022-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8370B2 (ja)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記録装置
JP5676858B2 (ja) 記録装置
JP590931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10583662B2 (en)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US20020063764A1 (en) Laser ablated filter
US865164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nozzle recovery method used i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232633B2 (en) Liquid accommodation body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20100231668A1 (en) Bubble removing method
JP57009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110205306A1 (en) Reinforced membrane filter for printhead
JP201317691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20190291457A1 (en) Ink-jet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10076412A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380080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523327B2 (en) Printhead including port after filter
JP414982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4953746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2465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WO2009049348A1 (en) Printer with reservoir headspace pressure control
JP390120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10204018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ilter for printhead
JP380080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9051724A (ja)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2013173255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38433A (ja) 流体供給装置および流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