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0261A - 配煤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煤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0261A
CN114950261A CN202210607919.1A CN202210607919A CN114950261A CN 114950261 A CN114950261 A CN 114950261A CN 202210607919 A CN202210607919 A CN 202210607919A CN 114950261 A CN114950261 A CN 114950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unker
coal bunker
working data
programmable log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79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安强
姬鹏飞
郭栋
张碧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al Caojiatan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al Caojiata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al Caojiatan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al Caojiatan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79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0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0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0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1Measuring
    • B01F35/211Measuring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 B01F35/2111Flow rate
    • B01F35/21111Mass flow 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1Measuring
    • B01F35/211Measuring of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 B01F35/2112Level of material in a container or the position or shap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1Measuring
    • B01F35/213Measuring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xtures, e.g. temperature, density or colo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20Measuring; 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Control or regulation
    • B01F35/2201Control or reg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technique u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80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5/00Accessories for mixers; Auxiliary operations or auxiliary devices; Part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B01F35/80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 B01F35/82Forming a predetermined ratio of the substances to be mixed by adding a material to be mixed to a mixture in response to a detected feature, e.g. density, radioactivity, consumed power or colou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501Mixing combustion ingredients, e.g. gases, for burners or combustion cha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包括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煤仓灰分仪设置在入口皮带秤上,智能料位仪设置在煤仓上,给煤机设置在煤仓的出口处;各煤仓灰分仪、各入口皮带秤、各智能料位仪、各煤仓阀门、各给煤机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可以实时获取煤仓给煤设备的工作数据,并根据工作数据进行精准的实时调节,实现对配煤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减小配煤误差,提高配煤精度。

Description

配煤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配煤是指通过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炭按照一定比例掺配加工成混合煤,以满足不同燃烧条件下的煤质需求。配煤技术可充分发挥各煤种的优点,实现燃煤质量的均衡化,并且易于燃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达到节约煤炭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同时燃煤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得到保证。使用燃煤配煤可同时达到节能和环保两大目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目前常用的配煤技术有堆场配煤法和筒仓配煤法,常用的筒仓配煤法多采用带式传输机混合式配煤。
但是,目前的配煤过程中各个煤仓的取出比例需要人工控制、未实现实时调节,各仓口实时出料质量情况未知,配煤误差较高、精度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煤过程人工控制造成的不能实时调节、配煤误差较高、精度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煤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所述煤仓灰分仪设置在所述入口皮带秤上,所述智能料位仪设置在所述煤仓上,用于检测所述煤仓中的煤炭量,所述给煤机设置在所述煤仓的出口处,用于调节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各所述煤仓灰分仪、各所述入口皮带秤、各所述智能料位仪、各所述煤仓阀门、各所述给煤机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各所述煤仓阀门以及所述给煤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煤炭。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传输皮带、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所述传输皮带用于混合和传输各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煤炭,所述传输灰分仪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上,用于检测所述传输皮带上的煤炭的灰分数据,所述体积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传输皮带上的煤炭的体积;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可选的,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包括:服务器以及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服务器以及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可选的,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所述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可选的,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采用PID控制策略,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围栏设备,所述电子围栏设备设置于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所述电子围栏设备用于监测所述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对象,并在监测到目标对象时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设置于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所述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测所述区域的入口处是否有目标对象进入,并在监测到有目标对象进入时输出报警信息,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还用于监测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各煤仓给煤设备还包括:出口皮带秤;所述出口皮带秤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出口皮带秤用于检测所述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实际给煤量;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所述出口皮带秤所检测到的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并将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确定是否调节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上层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上层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包括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煤仓灰分仪设置在入口皮带秤上,智能料位仪设置在煤仓上,给煤机设置在煤仓的出口处;各煤仓灰分仪、各入口皮带秤、各智能料位仪、各煤仓阀门、各给煤机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将煤仓给煤设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连接,可以实时获取煤仓给煤设备的工作数据,并根据工作数据进行精准的实时调节,以及对配煤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减小配煤误差,提高配煤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煤控制系统的煤仓设备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煤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配煤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煤仓灰分仪;2-入口皮带秤;3-智能料位仪;4-煤仓;5-煤仓阀门;6-给煤机;7-出口皮带秤;8-a-传输皮带秤、8-b-传输皮带秤;9-传输灰分仪;10-体积检测仪;100-煤仓给煤设备;41-处理器、4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目前常用的配煤技术有堆场配煤法和筒仓配煤法,常用的筒仓配煤法多采用带式传输机混合式配煤,并人工控制各煤仓的取出比例。但是人工控制不能精确检测各仓口的出料质量情况,也不能实现实时调节,因此导致配煤误差较高、精度偏低。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包括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煤仓灰分仪设置在入口皮带秤上,智能料位仪设置在煤仓上,给煤机设置在煤仓的出口处;各煤仓灰分仪、各入口皮带秤、各智能料位仪、各煤仓阀门、各给煤机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将煤仓给煤设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连接,可以实时获取煤仓给煤设备的工作数据,并根据工作数据对给煤设备进行精准的实时调节,实现对配煤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减小配煤误差,提高配煤精度。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解释本申请中提供的配煤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
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100,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1、入口皮带秤2、智能料位仪3、煤仓4、煤仓阀门5、给煤机6,煤仓灰分仪1设置在入口皮带秤2上,智能料位仪3设置在煤仓4上,用于检测煤仓4中的煤炭量,给煤机6设置在煤仓4的出口处,用于调节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
各煤仓灰分仪1、各入口皮带秤2、各智能料位仪3、各煤仓阀门5、各给煤机6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1中以3个煤仓给煤设备100为例进行示例。但是,应理解,这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多个煤仓给煤设备的数量可以是任意大于1的数量,煤仓给煤设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配煤情况进行设置。
可选的,各煤仓灰分仪1、各入口皮带秤2、各智能料位仪3可以作为本申请中的检测单元,各煤仓4和各煤仓阀门5、各给煤机6可以作为本申请中的料仓单元,上层控制设备可以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控制单元。
可选的,煤仓灰分仪1设置在入口皮带秤2上,煤炭灰分值是煤在一定温度下充分、完全灼烧后,氧化物残渣所占的质量分数(即重量百分比),煤炭灰分值与煤的发热量密切相关,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必须严格控制煤产品的灰分值,因此,通过设置在入口皮带秤2上的煤仓灰分仪1,可以对进入煤仓4的原煤进行实时检测,以确认来煤灰分值是否存在较大误差,当误差过大时,可以发出预警,提示系统进行实时调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煤仓给煤设备100中的入口皮带秤2可以实时检测原煤流量,智能料位仪3设置在煤仓4上,可以实时监测煤仓内的料位高低,煤仓阀门5可以是可调节阀门,煤仓4出口处还可以设置给煤机6,示例性的,给煤机6可以是变频活化给煤机,变频活化给煤机通过自配的变频器调节振动电机的转速,实现激振力的大小调节,从而远程或就地在线无极调整给煤机的出料量出力,实现出煤量的无级连续调整,并有效防止出煤口堵塞等事件的发生。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各煤仓灰分仪1、各入口皮带秤2、各智能料位仪3、各煤仓阀门5、各给煤机6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以获取各煤仓灰分仪1、各入口皮带秤2、各智能料位仪3、各煤仓阀门5以及各给煤机6的数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er Logic Control,简称PLC)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以通过上层控制设备对PLC控制器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PLC控制器对各煤仓灰分仪1、各入口皮带秤2、各智能料位仪3、各煤仓阀门5以及各给煤机6进行实时调节。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采集煤仓灰分仪1、入口皮带秤2、智能料位仪3、煤仓阀门5、给煤机6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层控制设备。
可选的,第一工作数据可以是PLC控制器通过煤仓灰分仪1获取的原煤的灰分值数据,入口皮带秤2获取的原煤的实时进煤流量数据,智能料位仪3获取的煤仓内原煤的实时料位高度数据,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数据以及给煤机6的实时出煤量数据。PLC控制器采集到第一工作数据后,可以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层控制设备。
上层控制设备用于根据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的,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可以是根据目标的煤炭灰分值计算得到的配煤比例,并根据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原煤的目标灰分值以及出煤量,上层控制设备根据第一工作数据中的原煤的灰分值和给煤机6的实时出煤量数据,可以判断该数据是否与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原煤的目标灰分值以及出煤量处于误差阈值内,若超过误差阈值,则上层控制设备发出控制指令,用于调整当前灰分值下的原煤进行出煤量,或调整当前的原煤至合适的灰分值,并通过PLC控制器调整给煤机6以得到合适的出煤量。
可选的,上层控制设备发出的控制指令还可以包括对煤仓阀门5的调节,上层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数据中的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数据获取当前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示例性的,配煤流程开始时若煤仓阀门5状态为关闭状态,则上层控制设备可以在控制指令中指示PLC控制器将煤仓阀门5状态调整为打开。
可选的,上层控制设备还可以根据煤仓4内原煤的实时料位高度数据,控制煤仓4的入煤流量和出煤流量,示例性的,若当前料位显示为低料位,证明煤仓4内原煤较少,则可以增大入煤流量并降低出煤流量,以防止出现空仓的现象;若当前料位显示为高料位,证明煤仓4内原煤较多,则可以降低入煤流量并增大出煤流量,以防止出现漫仓的现象。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向各煤仓阀门5以及给煤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煤仓给煤设备100输出煤炭。
可选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对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调节和对给煤机6的出煤量调节,示例性的,若指令中指示调节阀门开关,则PLC控制器向煤仓阀门5发出控制信号,指示煤仓阀门5改变状态,若指令中指示增大给煤机6的出煤量,则PLC控制器根据指令向给煤机6发出控制信号,增大给煤机6的变频器频率,从而增大给煤机6出煤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包括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煤仓灰分仪设置在入口皮带秤上,智能料位仪设置在煤仓上,给煤机设置在煤仓的出口处;各煤仓灰分仪、各入口皮带秤、各智能料位仪、各煤仓阀门、各给煤机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通过将煤仓给煤设备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上层控制设备连接,可以实时获取煤仓给煤设备的工作数据,并根据工作数据进行精准的实时调节,以及对配煤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有效减小配煤误差,提高配煤精度。
接下来对本申请的系统架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图2是配煤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系统架构图,如图所示,系统还包括:
传输皮带8-a和传输皮带8-b、传输灰分仪9以及体积检测仪10,传输皮带8-a和传输皮带8-b用于混合和传输各煤仓给煤设备100输出的煤炭,传输灰分仪9设置在传输皮带8-b上,用于检测传输皮带上的煤炭的灰分数据,体积检测仪10用于检测传输皮带8-b上的煤炭的体积。
可选的,传输皮带可以包括传输皮带8-a和传输皮带8-b,传输皮带8-a可以用于混合和传输各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煤炭,传输灰分仪9设置在传输皮带8-b上,用于检测传输皮带上的配好的煤炭的灰分数据,体积检测仪10用于检测传输皮带8-b上的煤炭的体积,传输灰分仪9和体积检测仪10可以作为本系统中的检测单元。
可选的,PLC控制器与传输灰分仪9,体积检测仪10均通信连接。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传输灰分仪9以及体积检测仪10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上层控制设备。
可选的,第二工作数据可以包括传输皮带8-b上设置的传输灰分仪9采集配煤的灰分数据,以及体积检测仪10检测配煤的体积数据,其中,灰分数据可以校验配煤的灰分值,配煤的体积数据可以校验前面配煤流程中皮带秤的准确度。
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
可选的,上层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工作数据中的灰分数据验证实际配煤比例是否正确,若该灰分数据与目标灰分值误差在预设误差阈值内,则说明实际配煤比例正确;若误差大于预设误差阈值,则说明实际配煤比例有误,上层控制设备可以检查各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并根据目标灰分值计算的配煤比例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可选的,上层控制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工作数据中的体积数据校验皮带秤的准确度,若该体积数据与皮带秤数据误差较大,则上层控制设备可以通过发送控制指令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输灰分仪9和体积检测仪10可以对配煤体积和灰分值进行再次校验,提高了配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配煤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对本申请中的上层控制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层控制设备可以包括:服务器以及上位机。
上位机分别与服务器以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煤仓灰分仪1、入口皮带秤2、智能料位仪3、煤仓阀门5、给煤机6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可选的,PLC控制器可以与上位机通信连接,上位机可以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第一工作数据包括:通过煤仓灰分仪1获取的原煤的灰分值数据,通过入口皮带秤2获取的原煤的实时进煤流量数据,通过智能料位仪3获取的煤仓4内原煤的实时料位高度数据,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数据以及给煤机6的实时出煤量数据。PLC控制器采集到第一工作数据后,可以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上位机用于对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用于根据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LC控制器与上位机的串行口标准不同,因此在接收到PLC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工作数据后,上位机可以对数据先进行解析,再将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以及配置在服务器上的软件进程根据第一工作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给PLC控制器,再由PLC控制器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还用于对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还用于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
可选的,第二工作数据可以包括传输皮带8-b上设置的传输灰分仪9采集配煤的灰分数据,以及体积检测仪10检测配煤的体积数据。上位机对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若需要调节,则服务器发出控制指令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控制指令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进行给煤量的调节。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上层控制设备可以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可选的,上位机上可以配置软件进程,用于对PLC控制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煤仓灰分仪1、入口皮带秤2、智能料位仪3、煤仓阀门5、给煤机6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可选的,PLC控制器采集的第一工作数据可以包括:通过煤仓灰分仪1获取的原煤的灰分值数据,通过入口皮带秤2获取的原煤的实时进煤流量数据,通过智能料位仪3获取的煤仓4内原煤的实时料位高度数据,煤仓阀门5的开关状态数据以及给煤机6的实时出煤量数据。PLC控制器采集到第一工作数据后,可以将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上位机用于对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LC控制器与上位机的串行口标准不同,因此在接收到PLC控制器发送的第一工作数据后,上位机可以对数据先进行解析,再根据解析后的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给PLC控制器,再由PLC控制器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传输灰分仪9以及体积检测仪10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上位机。
可选的,PLC控制器还与传输带8-b上设置的传输灰分仪9以及体积检测仪10相连,并采集传输灰分仪9与体积检测仪10的数据,通过传输灰分仪9采集到所得配煤的灰分值,通过体积检测仪10采集到所得配煤的体积,从而校验配煤结果。
上位机还用于对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
可选的,如前文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可以包括传输皮带8-b上设置的传输灰分仪9采集配煤的灰分数据,以及体积检测仪10检测配煤的体积数据。上位机对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给煤量,若需要调节,则上位机发送控制指令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进行给煤量的调节。
上层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灰分仪1、入口皮带秤2、智能料位仪3、煤仓阀门5、给煤机6的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采用PID控制策略,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100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100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可选的,预设的配煤比例可以是根据目标配煤的灰分值计算得到,或是根据本领域人员的经验得到。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策略,即PID(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控制策略,就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精确运算,运算结果用以精准控制输出,通过三个算法的组合可以有效地纠正被控制对象的偏差,从而使其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能够实现给煤量的精确计算和精准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层控制设备可以由服务器和上位机组成,也可以只由上位机组成,服务器和上位机中都可以配置相应的软件进程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可以通过配置服务器和上位机的工作位置,示例性的,可以配置在设备工作区域或远端,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现场操作以及远程操作的模式切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配煤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子围栏设备,电子围栏设备设置于各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电子围栏设备用于监测所述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对象,并在监测到目标对象时发出报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煤控制系统中还可以设置电子围栏,该电子围栏可以是与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的红外光栅,用于检测设备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对象,示例性的,该目标对象可以是误入人员或是误入的其他生命体,红外光栅的发射器向接收器以“低频发射、时分检测”方式发出红外光,一旦有人员或物体挡住了发射器发出的任何相邻两束以上光线超过30ms时,接收器立即输出报警信号。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配煤控制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设置于各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测区域的入口处是否有目标对象进入,并在监测到有目标对象进入时输出报警信息,视频监控设备还用于监测各煤仓给煤设备的运行状态。
可选的,配煤控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测设备工作区域以及监测入口处是否有目标对象,控制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或上位机上的监控画面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示例性的,该目标对象可以是误入人员或是误入的其他生命体,检测到误入对象后可以输出报警信息。
通过设置电子围栏和视频监控设备,可以有效地对设备区域进行监控,避免由于人员误入而造成的不安全事件。
接下来对煤仓给煤设备100的出口皮带秤7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各煤仓给煤设备100还包括:出口皮带秤7;出口皮带秤7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出口皮带秤7用于检测所述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实际给煤量。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出口皮带秤7所检测到的实际给煤量数据,并将实际给煤量数据发送给上层控制设备。
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实际给煤量数据确定是否调节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LC控制器与出口皮带秤相连,可以通过皮带秤实时获取实际给煤量数据,方便PLC控制器根据实际给煤量数据对给煤量进行实时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总线。所述存储器42存储有所述处理器4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比如,图3中上层控制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等),当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41与所述存储器42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41执行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上层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上层控制设备所执行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多个煤仓给煤设备,各煤仓给煤设备分别包括:煤仓灰分仪、入口皮带秤、智能料位仪、煤仓、煤仓阀门、给煤机,所述煤仓灰分仪设置在所述入口皮带秤上,所述智能料位仪设置在所述煤仓上,用于检测所述煤仓中的煤炭量,所述给煤机设置在所述煤仓的出口处,用于调节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各所述煤仓灰分仪、各所述入口皮带秤、各所述智能料位仪、各所述煤仓阀门、各所述给煤机均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上层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各所述煤仓阀门以及所述给煤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煤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皮带、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所述传输皮带用于混合和传输各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煤炭,所述传输灰分仪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上,用于检测所述传输皮带上的煤炭的灰分数据,所述体积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传输皮带上的煤炭的体积;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包括:服务器以及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服务器以及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煤仓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第一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所述第一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所述解析后的第一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用于采集所述传输灰分仪以及体积检测仪的第二工作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工作数据发送给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对所述第二工作数据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后的第二工作数据,确定是否调节各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控制设备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灰分仪、所述入口皮带秤、所述智能料位仪、所述煤仓阀门、所述给煤机的工作数据,以及预设的目标配煤比例,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策略,确定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根据各煤仓给煤设备对应的给煤量生成各煤仓给煤设备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子围栏设备,所述电子围栏设备设置于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所述电子围栏设备用于监测所述区域内是否存在目标对象,并在监测到目标对象时发出报警信息。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设置于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所在的区域,所述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测所述区域的入口处是否有目标对象进入,并在监测到有目标对象进入时输出报警信息,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还用于监测各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运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煤仓给煤设备还包括:出口皮带秤;所述出口皮带秤与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出口皮带秤用于检测所述煤仓给煤设备输出的实际给煤量;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用于采集所述出口皮带秤所检测到的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并将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控制设备;
所述上层控制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实际给煤量数据确定是否调节所述煤仓给煤设备的给煤量。
CN202210607919.1A 2022-05-31 2022-05-31 配煤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4950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7919.1A CN114950261A (zh) 2022-05-31 2022-05-31 配煤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7919.1A CN114950261A (zh) 2022-05-31 2022-05-31 配煤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0261A true CN114950261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7919.1A Pending CN114950261A (zh) 2022-05-31 2022-05-31 配煤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02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2126A (zh) * 2022-12-30 2023-07-04 贝恩睿智探测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配煤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841244A (zh) * 2023-07-04 2023-10-03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输煤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39532U (zh) * 2016-05-13 2016-11-30 缪磊 一种陶瓷干粉原料智能配比系统
CN206710884U (zh) * 2017-05-17 2017-12-05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选煤厂定制化生产配煤自动控制系统
CN110003931A (zh) * 2019-05-10 2019-07-12 北京沄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543307A (zh) * 2020-11-06 2021-03-23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控控制方法、分散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CN112871703A (zh) * 2020-12-30 2021-06-01 天津德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选煤平台及其方法
CN213610822U (zh) * 2020-07-01 2021-07-06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洗煤厂用自动配煤系统
CN114019919A (zh) * 2021-10-28 2022-02-08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洗煤厂末煤自动配煤系统和方法
CN215905470U (zh) * 2021-09-28 2022-02-25 轩然敏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灰分自动检测的自动配煤配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739532U (zh) * 2016-05-13 2016-11-30 缪磊 一种陶瓷干粉原料智能配比系统
CN206710884U (zh) * 2017-05-17 2017-12-05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选煤厂定制化生产配煤自动控制系统
CN110003931A (zh) * 2019-05-10 2019-07-12 北京沄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3610822U (zh) * 2020-07-01 2021-07-06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洗煤厂用自动配煤系统
CN112543307A (zh) * 2020-11-06 2021-03-23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控控制方法、分散控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
CN112871703A (zh) * 2020-12-30 2021-06-01 天津德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理选煤平台及其方法
CN215905470U (zh) * 2021-09-28 2022-02-25 轩然敏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灰分自动检测的自动配煤配仓
CN114019919A (zh) * 2021-10-28 2022-02-08 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洗煤厂末煤自动配煤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晶晶等: "集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的关键技术",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vol. 29, no. 3, pages 20 - 2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82126A (zh) * 2022-12-30 2023-07-04 贝恩睿智探测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配煤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841244A (zh) * 2023-07-04 2023-10-03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输煤系统控制方法、装置、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50261A (zh) 配煤控制系统
CN110003931B (zh) 一种配煤控制系统及方法
US8915679B2 (en) Pneumatic transport with multi vessel discharge
US9285117B2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sorting and blending different fuel stocks such as coal
CN202499561U (zh) 一种矿粉自动称重投料装置
CN107054911A (zh) 一种自动判断并消除原煤仓堵煤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994386A (zh) 中速磨煤机堵煤预警及自动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032139A (zh) 一种智能仓储与配煤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75913B (zh) 基于实际煤质参数的燃煤电厂输灰系统动态节能控制方法
CN104457224B (zh) 一种改进的干法水泥回转窑生料定量喂料系统及生产工艺方法
CN107902371A (zh) 一种热动力厂锅炉的自动输煤系统及其输煤方法
CN107053481A (zh) 混凝土搅拌站粉料仓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88581U (zh) 一种改进的干法水泥回转窑生料定量喂料系统
CN105279700A (zh) 一种配煤方法及系统
CN103964145A (zh) 一种精确配煤工艺
CN105823863A (zh) 一种基于恒温热重分析的煤质在线工业分析测量方法
CN114563300B (zh) 一种圆筒混合机制粒效果在线检测方法
US9963837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sphalt plant
CN209530774U (zh) 一种粉料制备过程自动配料装置
CN210161401U (zh) 一种混凝土性能在线监测及配合比实时调整的装置
EP041558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eling bunker flow for better combustion or other plant operation
CN114842918B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烧结混合料自动加水方法
CN215678177U (zh) 一种溜槽内煤炭灰分在线检测的中子活化装置
CN104316129B (zh) 一种烧结铺底料消耗量和层厚软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5285533A (zh) 一种颗粒物料的加料装置、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