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3008A -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3008A
CN114933008A CN202210565143.1A CN202210565143A CN114933008A CN 114933008 A CN114933008 A CN 114933008A CN 202210565143 A CN202210565143 A CN 202210565143A CN 114933008 A CN114933008 A CN 11493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parachute
cabin
drag
opening cover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65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家林
杨唱
邓忠
支亚非
杨文�
彭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65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3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3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14Windows; Doors; Hatch covers or access panels; Surrounding frame structures; Canopie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pressure sensors, water deflectors, hinges, seals, handles, latches, windscreen wi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80Parachutes in association with aircraft, e.g. for brak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机身的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能够相对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一活动口盖的开启方向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的开启方向均与沿机身前后流动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闭合时与机身外形适配。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打开口盖时所需要克服的气动阻力,无需提供过大动力即可将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打开,减小了飞机着陆时将阻力伞舱升起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能够简化阻力伞舱的升降结构,便于在机身进行布置。

Description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特别是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飞机一般在着陆时仍保持有较高的速度,因此需要辅助措施来缩短飞机的着陆距离。减速方式主要有起落架轮系刹车制动、阻拦索制动、阻力伞制动以及机体外形绕流制动几种方式。美国飞机多采用减速板或各翼面减速装置同时偏转来充当减速板的方式实现飞机减速,中国、俄罗斯及欧洲飞机则多采用阻力伞配合机身减速板的方式实现飞机的减速。阻力伞舱的布置分为背负式和内埋式。背负式是将阻力伞舱布置在后机身背部,着陆时收到指令后开盖抛伞。内埋式是将阻力伞舱布置在机身内部,抛伞时,先通过作动器将伞舱推出机身,然后再开盖抛伞。背负式阻力伞舱突出机身的伞舱会影响飞机气动外形,增加飞行阻力,降低飞机的隐身性能。
传统的内埋式阻力伞舱的升降结构通常采用向后单开的方式,气动阻力将直接作用于升起的蒙皮上,且空气的阻力与蒙皮的运动方向相反,这就要求升降结构提供足够大的动力,因此造成结构复杂、体积大及重量大的问题,在机身内部空间小的飞机上难以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装置通常采用向后单开的方式,导致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及重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机身的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能够相对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一活动口盖的开启方向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的开启方向均与沿机身前后流动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闭合时与机身外形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与机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相对打开时,由于开启的方案与沿机身前后流动的气流方向垂直,因此仅只有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的边缘受到气动阻力,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启动阻力直接作用于口盖表面的情况,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打开口盖时所需要克服的气动阻力,无需提供过大动力即可将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打开,减小了飞机着陆时将阻力伞舱升起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能够简化阻力伞舱的升降结构,便于在机身进行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均通过连杆与阻力伞舱铰接连接,所述阻力伞舱升起时,所述第一活动口盖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联动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动口盖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动口盖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铰接连接;所述阻力伞舱与机身转动连接;
机身、所述阻力伞舱、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活动口盖组成空间四连杆机构;机身、所述阻力伞舱、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组成空间四连杆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内埋式阻力伞舱结构,利用阻力伞舱与第一活动口盖、第二活动口盖组成空间四连杆机构,在动力装置使阻力伞舱升起的同时实现左第二活动口盖的旋转翻盖动作,打开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通过阻力伞舱的小角度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动口盖的大角度旋转运动,无需独立驱动第一活动口盖、第二活动口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用的结构简单,使得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的体积与质量较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阻力伞舱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阻力伞舱转动升起。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活动口盖固定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活动口盖固定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第二支座均为带弧状结构的杆件,且均与机身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支座实现第一活动口盖与机身的转动连接,通过第二支座实现第二活动口盖与机身的转动连接,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为带弧状结构的杆件,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避免与机身发生干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机身固定设置有轴杆,所述阻力伞舱设置有与所述轴杆适配的通孔,所述轴杆与所述通孔为转动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装置为弹性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动力装置为扭簧,所述阻力伞舱包括杆状部与舱体部,所述杆状部的一端与所述舱体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杆与机身铰接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杆状部与机身之间,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机身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所述阻力伞舱升起前的固定以及升起后的锁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均固定设置于机身的电磁制动器与弹簧锁销,所述电磁制动器为通电拔销模式,用于所述阻力伞舱升起前的固定;所述弹簧锁销用于所述阻力伞舱升起后的锁定。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的复位方法,包括步骤,S1:解除锁定装置对所述阻力伞舱的锁定;S2:将阻力伞舱压入机身,此过程中所述弹性元件成压缩状态;S3:使用所述锁定装置固定所述阻力伞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在飞机航向方向上两侧对称打开口盖的方式,避免了阻力伞舱升起需要克服较大风载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动力装置,使伞舱系统所需的机身内部空间减少,同时减轻了内埋式阻力伞舱系统的重量。
2、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空间四连杆机构实现第一、第二活动口盖的旋转翻盖动作,通过阻力伞舱的小角度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动口盖的大角度旋转运动,在阻力伞舱的升起的同时实现活动口盖的开盖动作,机构简单,无需独立驱动实现活动口盖的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闭合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活动口盖与第二活动口盖开启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阻力伞舱升起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中阻力伞舱升起过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中阻力伞舱升起过程示意图之三。
图标: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第一活动口盖;4-第二活动口盖;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阻力伞舱;8-轴杆;9-电磁制动器;10-弹簧锁销;11-弹性元件;12-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机身12的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闭合时与机身12外形适配。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的开启方向均与沿机身12前后流动的气流方向垂直,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机身12头部为前向、机身12尾部为后向进行说明,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设置于机身12的左右两侧,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旋转打开时的转动轴线与机身12轴向平行,在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打开的过程中,仅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位于机头方向的侧边受到来自空气的气动阻力F,图2中的箭头为气动阻力的作用方向,减少了开启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时需要提供的动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均通过连杆与阻力伞舱7铰接连接,阻力伞舱7升起时,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联动打开。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连杆包括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口盖3以及阻力伞舱7铰接;第二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动口盖4以及阻力伞舱7铰接;阻力伞舱7与机身12转动连接。因此,机身12、阻力伞舱7、第一连杆5与第一活动口盖3组成四连杆机构。
具体地,机身12固定设置有轴杆8,阻力伞舱7上设置有与轴杆8适配的通孔,通过轴杆8与通孔形成的转动副实现阻力伞舱7与机身12的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活动口盖3上设置有第一支座1,第二活动口盖4上设置有第二支座2,第一支座1与第二支座2均与机身12转动连接。为了避免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在开启时与机身12出现干涉,第一支座1与第二支座2均为带有弧状结构的杆件。
在本实施例中,机身12与阻力伞舱7之间还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弹性元件11,通过成压缩状态的弹性元件11为阻力伞舱7提供升起时的动力。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动力装置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机身12连接,另一端与阻力伞舱7连接。在阻力伞舱7上还连接有锁定装置,用于阻力伞舱7升起前与升起后的定位,锁定装置固定设置于机身12。如图3所示,阻力伞舱7包括杆状部与舱体部,杆状部与机身12转动连接,且杆状部的一端与舱体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锁定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位置锁定装置包括均固定于电磁制动器9与弹簧锁销10,如采用通电拔销模式的电磁制动器9。阻力伞舱7的杆状部上设置有与电池制动器适配的第一孔状结构,以及与弹簧锁销10配合的第二孔状结构。在阻力伞舱7位于机身12内部时,电磁制动器9与第一孔状结构配合,此时动力装置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电磁制动器9通电后,与第一孔状结构的配合解除,在动力装置的弹力作用下,将阻力伞舱7顶起,同时,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联动打开。当阻力伞舱7转动至第二孔状结构与弹簧锁销10配合时,阻力伞舱7的转动停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的复位方法,包括步骤,S1:先解除锁定装置对于阻力伞舱7的锁定,具体地,即,解除弹簧锁销10与杆状部的配合。S2:将阻力伞舱7埋入机身12,具体可以采用将阻力伞舱7向下压如机身12,也可以采用将阻力伞舱7向下拉入机身12的方式,在此过程中,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联动关闭,动力装置也进一步受到压缩。S3:使用锁定装置固定阻力伞舱7的位置,此时,只需要对电磁制动器9断电,使电磁制动器9与第一孔状结构配合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转动连接于机身的第一活动口盖(3)与第二活动口盖(4),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能够相对开启与闭合,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的开启方向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的开启方向均与沿机身前后流动的气流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闭合时与机身外形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均通过连杆与阻力伞舱(7)铰接连接,所述阻力伞舱(7)升起时,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联动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5)与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第一活动口盖(3)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7)铰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的一端与第二活动口盖(4)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7)铰接连接;所述阻力伞舱(7)与机身转动连接;
机身、所述阻力伞舱(7)、所述第一连杆(5)与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组成空间四连杆机构;机身、所述阻力伞舱(7)、所述第二连杆(6)与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组成空间四连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伞舱(7)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阻力伞舱(7)转动升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口盖(3)固定设置有第一支座(1),所述第二活动口盖(4)固定设置有第二支座(2);所述第一支座(1)与所述第二支座(2)均为带弧状结构的杆件,且均与机身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机身固定设置有轴杆(8),所述阻力伞舱(7)设置有与所述轴杆(8)适配的通孔,所述轴杆(8)与所述通孔组成转动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扭簧,所述阻力伞舱(7)包括杆状部与舱体部,所述杆状部的一端与所述舱体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杆(8)与机身铰接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杆状部与机身之间,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机身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阻力伞舱(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所述阻力伞舱(7)升起前的固定以及升起后的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均固定设置于机身的电磁制动器(9)与弹簧锁销(10),所述电磁制动器(9)为通电拔销模式,用于所述阻力伞舱(7)升起前的固定;所述弹簧锁销(10)用于所述阻力伞舱(7)升起后的锁定。
10.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的复位方法,包括步骤,S1:解除锁定装置对所述阻力伞舱(7)的锁定;S2:将阻力伞舱(7)压入机身,此过程中所述弹性元件(11)变为压缩状态;S3:使用所述锁定装置固定所述阻力伞舱(7)。
CN202210565143.1A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Pending CN114933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143.1A CN114933008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65143.1A CN114933008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3008A true CN114933008A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5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65143.1A Pending CN114933008A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3008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6954A (en) * 1951-02-16 1954-04-07 Sncan Improvements in aircraft
CN101734376A (zh) * 2009-12-31 2010-06-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模块化装载伞降回收的小型多用途无人机
CN205837216U (zh) * 2016-06-13 2016-12-2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型隐身电磁解锁阻力伞舱结构
US20170096223A1 (en) * 2014-03-23 2017-04-06 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Aircraft pylon
CN106628196A (zh) * 2017-02-14 2017-05-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组合式后盖的飞机阻力伞舱
CN107444660A (zh) * 2017-07-04 2017-12-08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阻力伞舱门的打开机构和打开方法
EP3378773A1 (en) * 2017-03-21 2018-09-26 FLARIS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Parachute rescue system
CN108945478A (zh) * 2018-08-14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无人机的开伞装置
CN109774955A (zh) * 2019-03-06 2019-05-2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门内埋阻力伞舱结构
CN112319829A (zh) * 2019-12-23 2021-02-05 王永超 无人机喷管的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11431327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主动伞降回收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6954A (en) * 1951-02-16 1954-04-07 Sncan Improvements in aircraft
CN101734376A (zh) * 2009-12-31 2010-06-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模块化装载伞降回收的小型多用途无人机
US20170096223A1 (en) * 2014-03-23 2017-04-06 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Ltd. Aircraft pylon
CN205837216U (zh) * 2016-06-13 2016-12-28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轻型隐身电磁解锁阻力伞舱结构
CN106628196A (zh) * 2017-02-14 2017-05-10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组合式后盖的飞机阻力伞舱
EP3378773A1 (en) * 2017-03-21 2018-09-26 FLARIS Spolka z ograniczona odpowiedzialnoscia Parachute rescue system
CN107444660A (zh) * 2017-07-04 2017-12-08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阻力伞舱门的打开机构和打开方法
CN108945478A (zh) * 2018-08-14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无人机的开伞装置
CN109774955A (zh) * 2019-03-06 2019-05-2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门内埋阻力伞舱结构
CN112319829A (zh) * 2019-12-23 2021-02-05 王永超 无人机喷管的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114313273A (zh) * 2021-12-31 2022-04-12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主动伞降回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90914B2 (en) Landing gear with noise reduction fairing
WO2017025060A1 (zh) 能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0091987B (zh) 一种微型垂直起降扑翼飞行器
CN206598847U (zh) 一种纯电动轨道车辆前端开闭机构
CN207943165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及其升降起落架
CN209834026U (zh) 一种简易的内埋阻力伞舱结构
WO2007076725A1 (fr) Dispositif d'atterrissage en parachute d'un aeronef
WO2021090788A1 (ja) 空陸両用乗物
WO2021051718A1 (zh) 一种水陆空通用电动车
CN102642616A (zh) 一种带固定双缝襟翼的飞机增升装置
CN112591083A (zh) 一种桨叶折叠收藏整流结构
CN113830284A (zh) 一种折叠式机翼展开装置及无人机
CN114933008A (zh) 一种内埋式阻力伞舱升降结构及其复位方法
CN104290903A (zh) 一种自动防水溅的水上飞机浮筒
CN104875878B (zh) 带有容置于引擎机舱内的主起落架的飞机
CN111332454B (zh) 一种增强飞机航向稳定性的可变构型舱门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20000216A1 (de) Antriebsanordnung
CN110667836A (zh) 一种纯电动倾转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09930U (zh) 伞舱盖驱动结构、无人机
CN207644623U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减速板装置
CN205971798U (zh)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开启装置
CN109774955B (zh) 一种双门内埋阻力伞舱结构
CN107933889A (zh) 一种无人机机身减速板装置
CN211369828U (zh) 一种飞机机外开锁手柄
CN215155762U (zh) 一种可收回无人机机体的后发射支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