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1989A -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1989A
CN114931989A CN202210538306.7A CN202210538306A CN114931989A CN 114931989 A CN114931989 A CN 114931989A CN 202210538306 A CN202210538306 A CN 202210538306A CN 114931989 A CN114931989 A CN 114931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uckling
shell
transvers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83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1989B (zh
Inventor
付沈斌
陈焕聪
徐兴锐
彭学彬
张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rui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83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198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53830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9319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1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1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1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1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包括:上半部、下半部和传动组件,所述上半部通过传统组件连接所述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设有上壳体和所述下半部设有下壳体,以及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部,与所述上壳体形成活动连接,包括自复位的第一扣合键,所述第一扣合键具有承托滑动面;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下方;连接通道,贯穿所述转动连接部和所述固定连接部,用于传动组件的通过。所述活动连接部与所述上壳体快速相连,使得消毒隐患被去除,避免意外接触和污染扩散,提高了对操作者的保护。而且装拆方便,极大地提升了装配和拆卸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和消毒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用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背景技术
多通道移液器可以同时进行多组液体的移取,在临床诊断、生物测试、药学研究、化学检测、环境分析和食品安全中广泛应用。由于多通道移液器能精确定量地将液体一次从一批多个原容器内中移取到另一批的多个容器内,大大地节省了重复的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测试的效率。在各种实验中,为了避免交叉污染,保证样本的有效性,每次使用多通道移液器后都需要对其进行清洁、维护、消毒和灭菌。这些步骤离不开多通道移液器的拆解,每次拆解后,都需要对多通道移液器进行重新组装和校准。因此,多通道移液器的降低装配难度和提高配合精度对改善多通道移液器的操作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多通道移液器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连接通常由两种方式,一种是螺纹连接,另一种是卡扣连接。由于上半部和上半部之间需要满足360°的相对转动,采用螺纹连接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反复装卸的过程中导致螺纹连接松脱,影响产品的精度,而最重要的是一旦螺纹连接松脱,无论是导致上半部和下半部直接分离又或者是导致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的摆动过大,都会导致吸取有实验样本的枪头容易发生漏液,若掉落导致样品容器损坏,导致样本大量泄漏,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危险。而且无论是现有螺纹连接和扣合连接,由于操作不便,通常要依赖工具,而工具的污染通常容易被操作者忽略,形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多通道移液器,用于解决现有多通道移液器的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包括:上半部、下半部和传动组件,所述上半部通过传统组件连接所述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设有上壳体和所述下半部设有下壳体,以及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部,与所述上壳体形成活动连接,包括自复位的第一扣合键,所述第一扣合键具有承托滑动面;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下方;连接通道,贯穿所述转动连接部和所述固定连接部,用于传动组件的通过。
所述上壳体用于保护多通道移液器的上半部,所述上半部内设有控制组件;所述下壳体用于保护所述多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所述下半部内设有多通道的枪头;所述转动连接部用于与多通道移液器的上壳体连接且形成相对转动;所述固定连接部与多通道移液器的下壳体相连且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通道用于形成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连通的通道,用于传统组件的通过;所述传动组件用于通过上半部的设定控制下半部工作。所述第一扣合键用于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壳体扣合锁定;所述承托滑动面用于与所述上壳体配合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连接部通过第一扣合键插入的方式实现与所述上壳体的快速相连,并与上壳体形成稳定的扣合连接,安装方便。相比传统的螺纹设计,无需额外依赖工具配合和另置细小零件的存放,因而使得工具和细小零件的消毒隐患被去除,避免了意外接触和污染扩散,提高了对操作者的保护。而且装拆方便,极大地提升了装配和拆卸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和消毒效率。第一扣合键的使用在方便拆装的同时,进一步利用了扣合结构的特性,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键与所述上壳体的扣合接触面形成转动连接,解决了现有转动功能和锁紧功能采用独立的零部件组成,导致结构复杂的问题,使得连接件与上壳体的结构简单,减少清洁的部件数量和卫生死角,提升多通道移液器的使用安全。
所述转动连接部为圆管状;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复位片;所述第一扣合键的数量匹配所述第一复位片;所述第一扣合键设置在所述第一复位片上,所述承托滑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第一复位片用于控制第一扣合键的收缩和自展开。圆管状的转动连接部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有利于转动的连续曲面,方便转动连接部与所述上壳体形成流畅的转动配合,并能有效控制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少转动虚位和行程误差。另一方面,圆管状的结构提供了足够的中部空间,使第一扣合键能收缩至中部空间内,消除了第一扣合键展开和收缩所需占用的位置,在同样的上壳体内能设计更大尺寸的第一扣合键,从而提高第一扣合键固定和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圆管状的设计简洁,卫生死角少,方便转动连接部从内到外的完全消毒,从而提高安全性。
在侧面设置第一复位片的好处在于所需的体积小,无需占用转动连接部的中部空间。第一复位片利用了自身材料的弹性变形特性,使得驱动第一扣合键的自复位结构简单,有利于快速完成对第一扣合键和第一复位片的整体消毒,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复位片和第一扣合键的组合能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壳体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固定的效果,使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提高;所述承托滑动面在同一水平面内有助于提升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了转动对多通道移液器的精度影响。
所述转动连接部的截面小于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上端面相连且形成环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弹性环。
所述安装面用于配合上壳体夹紧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用于配合第一扣合键限制装配后连接件与上壳体之间的相对活动。所述截面具体是指水平截面,上小下大的设计有助于形成连接件稳定的立式放置,方便消毒和提高安全性;而且使得转动连接部和固定连接部的特征明显,使操作者更直观;弹性安装面能与上壳体的下端面配合,形成一个环状的安装区,方便套接弹性环。弹性环具体为橡胶预紧圈。第一扣合键能阻止上壳体与连接件的分离,但无法阻止第一扣合键与连接件的进一步靠近。若上壳体与转动连接部的配合空间不足,轻则导致转动摩擦力大,重则导致第一扣合键无法起效;若上壳体与转动连接部的配合空间过大,又引起转动连接部的上下运动,导致配合精度降低,不利于多通道移液器的使用安全,使得上壳体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弹性环,既放宽了对上壳体加工精度的需求降低了成本,又消除了两者的相对运动间隙,保证了配合的紧密性。
所述上壳体的下部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键活动相连的环状凸条;所述环状凸条与所述连接口之间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一端与所述连接腔的内壁相连。
所述连接腔用于容纳和配合所述转动连接部;所述环状凸条用于与承托滑动面形成滑动连接,使第一扣合键能沿着环状凸条形成360°转动,并与第一扣合键形成扣合;所述定位凸起用于限制连接件的摆动。环状凸条与第一扣合键的配合实现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壳体的快速装配,同时利用其自身特性,将转动功能与连接功能相结合。通过释放扣合面的限制实现了结构的简化,利用第一扣合键形成上壳体与连接件连接的同时满足了两者之间形成360°转动的功能,可靠性高。而且第一扣合键与环状凸条的接触面大,形成扣合的稳定性强,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在定位凸起的进一步限制下,令连接件与连接腔的配合间隙缩小的同时不影响连接件的转动,使得连接腔与连接件之间形成精确的转动配合,满足转动功能的同时保证了多通道移液器的精度,并能有效抑制多通道移液枪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的晃动,提高安全性。
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复位片,所述第二复位片上设有第二扣合键;所述第一扣合键和第二扣合键的装配侧设有引导面;所述第二扣合键的分离侧设有锁紧面;所述第一扣合键的承托滑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键的分离侧上。
所述第二扣合键用于锁紧所述下壳体;所述第二复位片用于使第二扣合键实现收缩和展开的自复位。所述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扣合键和第二扣合键向转动连接部的内侧收缩。所述锁紧面用于在不收缩的情况下防止第二扣合键与所述下壳体分离;所述装配侧指装配时第一扣合键或第二扣合键与上壳体或下壳体的装配方向所对应的一侧,具体地,第一扣合键的装配侧为第一扣合键远离固定连接部的一侧,第一扣合键的分离侧为第一扣合键靠近固定连接部的一侧;第二扣合键的装配侧为第二扣合键远离转动连接部的一侧,第二扣合键的分离侧为第二扣合键靠近固定连接部的一侧。
所述第二扣合键进一步简化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缩短了拆装所需的时间,使得拆装过程更方便。第二扣合键通过收缩和自展开与固定连接部配合,在安装时插入下壳体内。通过先收缩后展开的方式形成简单快速的稳固扣合连接。第二复位片使得第二扣合键不额外占用固定连接部的中部空间,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结构简单可靠。引导面能降低配合的难度,将配合过程中的横向作用力的方向改变,在保持插入方式的前提下,将插入的纵向受力转为对第一扣合键的水平压缩,从而实现引导作用;这一设计简化了固定连接部的结构,降低了装配的难度,提升了装配的效率。
所述下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设有与所述前壳形成横向扣接的横向扣合件和与所述前壳形成纵向扣接的纵向扣合件;所述横向扣合件包括横向扣合键和形变复位片,所述形变复位片一端与后壳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扣合键相连;所述纵向扣合键包括延伸部和纵向扣合部,所述延伸部一端与后壳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扣合部相连。
后壳与前壳装配后,位于后壳内且正对前壳的一面为后壳里侧;与后壳里侧相对的后壳外露的一面为后壳面侧;所述横向扣合键用于前壳和后壳上部水平接合时形成扣合;所述形变复位片通过具有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横向扣合键的变形和复位,实现横向扣合键与前壳的扣合和分离。
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组合形成下壳体,下壳体内具有容纳和保护枪头的固定容腔。将下壳体分为独立的前壳和后壳有助于下壳体的拆装和清洗,通过保证下壳体的清洗提高整体的安全性。纵向扣合件的占用体积小,配合紧密且不容易松脱,但拆除需要较大的结构错位,不利于简单解锁;横向扣合件的占用空间相对大,单能通过水平装配形成扣合,而且拆除简单,能实现一键解锁;纵向扣合件和横向扣合件的组合使得下壳体与传统的扣合设计相比体积更小,解锁更简单;而与螺纹设计相比无需依赖外置工具,装配效率高减少了使用后多通道移液器与操作者的接触时间,降低了接触风险,而且避免了对外置工具造成污染,提高了安全性。横向扣合件充分利用形变复位片的弹性变形作用,将自身变形转化为横向扣合键位置的变化,将连接作用和复位作用结合为一体,使得横向扣合件无需额外设置弹性单元,实现每次解锁后横向扣合键自动复位,方便快速进行下一次使用。
所述前壳的上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后壳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座的配合避让位;所述前壳上设有键位通道,所述键位通道的一端在所述连接座的侧面形成连通所述安装通道的扣合开口,所述键位通道的另一端穿过前壳面侧与外部连通;所述键位通道上设有分离键。
所述连接座用于所述连接件与下壳体的相连;所述安装通道用于连接件的插入;所述配合避让位用于保证后壳与连接座的配合处形成紧密接合。所述扣合开口用于配合固定连接部;所述键位通道用于限制和容纳分离键;所述分离键用于控制固定连接部与所述扣合开口的分离。
前壳朝外的一面为前壳面侧;前壳装配后正对后壳的一面为前壳里侧。所述连接座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稳定连接,多通道移液器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的部件的相对位置能通过外壳进行一体固定,进一步提升了外壳对其他部件的保护作用。所述安装通道配合连接件的插接安装方式,使得连接件与下壳体形成快速装配。将连接座整体设置在前壳上而不是分别设置在前壳和后壳上有助于保证连接座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得前壳和后壳的分离、下壳体与连接件的分离相互独立,互不干扰,避免一处分离整体分散,保证了拆除过程中的安全。配合避让位的设置能使前壳和后壳在连接座处的装配紧密,并形成对连接座下部的完全包围,从而提升保护和密封效果。所述扣合开口能配合固定连接部上的第二扣合键,键位通道能准确引导分离键作用于第二扣合键。设置在前壳上的分离键特征明显,方便找准和操作。
所述前壳里侧的上部设有横向配合位;所述横向配合位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侧;所述横向配合位包括:水平托板和安装竖片,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前壳里侧相连且设有横向配合口;所述安装竖片与所述水平托板相连且设置在所述横向配合口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安装竖片在所述横向配合口的上方形成按键通道;所述横向配合位通过所述按键通道贯穿所述前壳的上部与外部连通;所述解锁键设置在所述按键通道内且与所述横向配合位形成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扣合件匹配所述横向配合口。
所述横向配合位用于与横向扣合件配合,锁紧前壳和后壳。水平托板用于承载配合横向扣合件;横向配合口用于与横向扣合键结合形成扣合连接;安装竖片用于引导解锁键的上下活动;按键通道用于容纳并限制解锁键的活动。
对称设置的横向扣合位实现了前壳和后壳上部稳定的结合;具体地,后壳上的横向扣合件与前壳的横向配合位对应;横向配合位不但提供扣合的锁紧基础,还为解锁键提供了设置的空间和活动的限制,从而使得解锁键能准确作用于横向扣合件。水平托板为横向配合口提供了稳定的基础。装配过程中,横向扣合件从横向配合口的下部与横向配合口形成扣合,使得横向扣合件能通过向下变形脱离横向配合口形成快速简易的装拆。安装竖片下端与水平承托板相连,上端与前壳的内侧的顶面相连,在横向配合口的两侧围成安装通道。安装通道能有效地限制解锁键的上下活动,使其正对横向扣合件实现准确解锁。
所述解锁键包括:按压部和设置在所述按压部内且凸出于所述按压部下端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下端面上设有卡合口;所述安装竖片远离所述前壳里侧的一侧设有限位插入口,所述按压部的侧面上设有匹配所述限位插入口的限位凸起。
所述按压部用于控制解锁键的下压;所述抵接部用于推动横向扣合键离开横向配合口;所述卡合口用于与横向扣合键的顶部配合;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配合限位插入口,限制解锁键的行程;限位插入口用于限定解锁键的上下活动范围。
所述按压部的横截面大于抵接部,形成大的按压顶面,使得解锁键更容易按压,以缓解频繁操作中操作人员的手部不适;而设置在按压部内的抵接部使得按压过程中能直接通过抵接部对横向扣合键作用,令按压力的传递直接作用于形变复位片。卡合口的设置有助于减少推动过程中抵接部与横向扣合键之间的打滑,增加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述限位凸起一方面为解锁键的安装提供了定位,方便装配;另一方面配合限位插入口,提供了行程上的限制。
所述前壳的底部设有带多个支撑位的枪头支撑板;所述枪头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的纵向扣合孔,所述纵向扣合件匹配所述纵向扣合孔。
所述枪头支撑板用于固定枪头与前壳的连接,所述支撑位用于配合每一个通道的固定。枪头支撑板能提高枪头在下壳体内的固定,通过枪头支撑板的作用使得枪头在前壳和后壳分离时依然能被固定在前壳上,避免枪头在下壳体分离的同时掉落,提高对枪头的保护。支撑位能限制不同通道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枪头在移动过程中形成一体化运动,消除各个通道之间的差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活动连接部通过第一扣合键插入的方式实现与所述上壳体的快速相连,并与上壳体形成稳定的扣合连接,安装方便。相比传统的螺纹设计,无需额外依赖工具配合和另置细小零件的存放,因而使得工具和细小零件的消毒隐患被去除,避免了意外接触和污染扩散,提高了对操作者的保护。而且装拆方便,极大地提升了装配和拆卸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和消毒效率。第一扣合键的使用在方便拆装的同时,进一步利用了扣合结构的特性,通过所述第一扣合键与所述上壳体的扣合接触面形成转动连接,解决了现有转动功能和锁紧功能采用独立的零部件组成,导致结构复杂的问题,使得连接件与上壳体的结构简单,减少清洁的部件数量和卫生死角,提升多通道移液器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与上壳体装配后的局部剖面示意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的正视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后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前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与下壳体配合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与前壳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解锁键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的分离键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的连接件与下壳体配合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下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上壳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上半部001,上壳101,连接腔010,连接口013,环状凸条011,定位凸起012,下半部002,下壳体102,前壳020,连接座110,安装通道100,扣合开口111,键位通道112,分离键022,水平托板121,横向配合口123,安装竖片122,限位插入口124,按键通道160,解锁键023,按压部131,抵接部132,限位凸起133,卡合口134,枪头支撑板140,支撑位141,纵向扣合孔150,后壳021,配合避让位230,横向扣合件210,横向扣合键211,形变复位片214,纵向扣合件220,延伸部221,纵向扣合部222,连接件003,转动连接部300,第一扣合键310,第一复位片320,承托滑动面312,固定连接部400,第二扣合键410,第二复位片430,引导面311,锁紧面411,连接通道500,安装面510,弹性环5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包括:上半部001、下半部002和传动组件,上半部001通过传统组件连接下半部002,上半部001设有上壳101体和下半部002设有下壳体102,以及连接上壳101体和下壳体102的连接件003;如图2所示,连接件003包括:转动连接部300,与上壳101体形成活动连接,包括自复位的第一扣合键310,第一扣合键310具有承托滑动面312;固定连接部400,设置在转动连接部300下方;如图3所示,连接通道500,贯穿转动连接部300和固定连接部400,用于传动组件的通过。转动连接部300为圆管状;转动连接部300的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复位片;第一扣合键310的数量匹配第一复位片320;第一扣合键310设置在第一复位片320上,承托滑动面3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如图4所示,转动连接部300的截面小于固定连接部400,转动连接部300的下端面与固定连接部400的上端面相连且形成环状的安装面510,安装面510上设有弹性环520。如图5所示,上壳101体的下部设有连接腔010;连接腔010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口013;连接腔010内设有与第一扣合键310活动相连的环状凸条011;环状凸条011与连接口013之间设有定位凸起012,定位凸起012一端与连接腔010的内壁相连。如图6所示,固定连接部400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复位片430,第二复位片430上设有第二扣合键410;第一扣合键310和第二扣合键410的装配侧设有引导面311;第二扣合键410的分离侧设有锁紧面411;第一扣合键310的承托滑动面312设置在第一扣合键310的分离侧上。如图7所示,下壳体102包括前壳020和后壳021,如图8所示,后壳021设有与前壳020形成横向扣接的横向扣合件210和与前壳020形成纵向扣接的纵向扣合件220;横向扣合件210包括横向扣合键211和形变复位片214,形变复位片214一端与后壳021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横向扣合键211相连;纵向扣合键包括延伸部221和纵向扣合部222,延伸部221一端与后壳021里侧相连,另一端与纵向扣合部222相连。
如图9所示,前壳020的上部设有连接座110;连接座110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通道100;后壳021上设有避让连接座110的配合避让位230;如图10所示,前壳020上设有键位通道112,键位通道112的一端在连接座110的侧面形成连通安装通道100的扣合开口111,键位通道112的另一端穿过前壳020面侧与外部连通;键位通道112上设有分离键022。如图11所示,前壳020里侧的上部设有横向配合位;横向配合位对称设置在连接座110的两侧;横向配合位包括:水平托板121和安装竖片122,水平托板121与前壳020里侧相连且设有横向配合口123;安装竖片122与水平托板121相连且设置在横向配合口123的上方的两侧;安装竖片122在横向配合口123的上方形成按键通道160;横向配合位通过按键通道160贯穿前壳020的上部与外部连通;解锁键023设置在按键通道160内且与横向配合位形成活动连接;横向扣合件210匹配横向配合口123。
如图12所示,解锁键023包括:按压部131和设置在按压部131内且凸出于按压部131下端的抵接部132,抵接部132的下端面上设有卡合口134;安装竖片122远离前壳020里侧的一侧设有限位插入口124,按压部131的侧面上设有匹配限位插入口124的限位凸起133。前壳020的底部设有带多个支撑位141的枪头支撑板140;枪头支撑板140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的纵向扣合孔150,纵向扣合件220匹配纵向扣合孔15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包括:上半部001、下半部002和传动组件,上半部001通过传统组件连接下半部002,上半部001设有上壳101体和下半部002设有下壳体102,以及连接上壳101体和下壳体102的连接件003;连接件003包括:转动连接部300,与上壳101体形成活动连接,包括自复位的第一扣合键310,第一扣合键310具有承托滑动面312;固定连接部400,设置在转动连接部300下方;连接通道500,贯穿转动连接部300和固定连接部400,用于传动组件的通过。上壳101体用于保护多通道移液器的上半部001,上半部001内设有控制组件;下壳体102用于保护多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002,下半部002内设有多通道的枪头;转动连接部300用于与多通道移液器的上壳101体连接且形成相对转动;固定连接部400与多通道移液器的下壳体102相连且形成固定连接;连接通道500用于形成连通上壳101体与下壳体102连通的通道,用于传统组件的通过;传动组件用于通过上半部001的设定控制下半部002工作。
第一扣合键310用于使连接件003与上壳101体扣合锁定;承托滑动面312用于与上壳101体配合形成转动连接。第一扣合键310的自复位体现在第一扣合键310在转动连接部300上能收缩和自展开;具体能是第一扣合键310安装在有弹性的部件上,例如:弹簧、具有弹性形变的零部件或支撑柱等。上壳101体的下部与第一扣合件配合,具体能是设置在上壳101体内的开口、凸条、边沿、阶级等等。承托滑动面312与上扣合位的表面直接接触。安装时,转动连接部300插入上壳101体,第一扣合键310进入上扣合位前被上壳101体的边缘压迫收缩;进入上壳101体形成扣合后,第一扣合键310重新弹出,利用承托滑动面312的尺寸差异与上壳101体配合。
转动连接部300为圆管状;转动连接部300的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复位片;第一扣合键310的数量匹配第一复位片320;第一扣合键310设置在第一复位片320上,承托滑动面3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复位片320用于控制第一扣合键310的收缩和自展开。第一复位片320能是转动连接部300自身的侧面形成,具体为至少转动连接部300为具有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在转动连接部300的侧面形成工艺开口,工艺开口靠近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局部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复位片320,第一复位片320与工艺开口的左、右、上侧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扣合键310设置在第一复位片320远离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配合时,第一扣合键310向受压,带动第一复位片320的局部变形,使得第一扣合键310向转动连接部300的中部收缩。完成配合后,第一复位片320恢复,带动第一扣合键310重新展开完成配合。第一复位片320为两片且在转动连接部300的侧面对称设置。
转动连接部300的截面小于固定连接部400,转动连接部300的下端面与固定连接部400的上端面相连且形成环状的安装面510,安装面510上设有弹性环520。安装面510用于配合上壳101体夹紧弹性环520;弹性环520用于配合第一扣合键310限制装配后连接件003与上壳101体之间的相对活动。固定连接部400同样为圆管状且截面与转动连接部300的截面同心,圆管状的固定连接部400有助于减少固定连接部400与下壳体102配合时的对准过程,缩短对准时间,降低装配的难度。固定连接部400截面直径大于转动连接部300,转动连接部300的下端面与固定连接部400的上端面相连且在连接处形成安装面510。安装面510为水平面,弹性环520套接在转动连接部300上,弹性环520的下端面与安装面510抵接。
当转动连接部300与上壳101体形成装配后,上壳101体与安装面510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弹性环520的厚度,使得弹性环520的上端面与上壳101体形成抵接。圆管状设计形成旋转体,使得下壳体102与固定连接部400形成紧配合依然无法完全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的问题,通过在固定连接部400上设有止转结构,止转结构用于限制连接件003与下壳体102形成转动,令连接件003与下壳体102形成固定连接,从而减少多侧转动对移液器精度的影响。止转结构能是阻碍下壳体102与固定连接部400形成转动的结构,具体能是凸起、凸条、异形面等,避免固定连接部400形成旋转体,从而阻止转动。而额外设置凸出或内凹的止转结构一方面导致结构复杂和止转结构易出现应力集中,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加大了装配的难度,不利于快速装配。止转结构具体能是固定连接部400侧面上的一个缺口平面,缺口平面解决了旋转体的问题,形成了固定连接部400的转动限制,而且缺口平面的作用面大,减少了应力集中导致止转结构损坏的问题;而且特征明显,对装配对准的影响小。缺口平面为竖直的矩形平面,缺口平面至固定连接部400中轴线的距离为固定连接部400横截面半径的1/8至1/2。
上壳101体的下部设有连接腔010;连接腔010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口013;连接腔010内设有与第一扣合键310活动相连的环状凸条011;如图16所示,环状凸条011与连接口013之间设有定位凸起012,定位凸起012一端与连接腔010的内壁相连。连接腔010用于容纳和配合转动连接部300;环状凸条011用于与承托滑动面312形成滑动连接,使第一扣合键310能沿着环状凸条011形成360°转动,并与第一扣合键310形成扣合;定位凸起012用于限制连接件003的摆动。连接腔010为一个设有底部开口的圆筒,其深度大于转动连接部300的长度;环状凸条011的截面为一个圆环,且至少上表面具有一个环形面。定位凸起012为连接腔010内壁朝向中心延伸形成的矩形的肋条,肋条至少为三条且相邻两条肋条之间的距离相等,肋条靠近转动连接部300的一侧为光滑面,与转动连接部300的表面形成间隙配合或滑动连接。
固定连接部400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复位片430,第二复位片430上设有第二扣合键410;第一扣合键310和第二扣合键410的装配侧设有引导面311;第二扣合键410的分离侧设有锁紧面411;第一扣合键310的承托滑动面312设置在第一扣合键310的分离侧上。第二扣合键410用于锁紧下壳体102;第二复位片430用于使第二扣合键410实现收缩和展开的自复位。引导面311用于引导第一扣合键310和第二扣合键410向转动连接部300的内侧收缩。锁紧面411用于在不收缩的情况下防止第二扣合键410与下壳体102分离;装配侧指装配时第一扣合键310或第二扣合键410与上壳101体或下壳体102的装配方向所对应的一侧,具体地,第一扣合键310的装配侧为第一扣合键310远离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第一扣合键310的分离侧为第一扣合键310靠近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第二扣合键410的装配侧为第二扣合键410远离转动连接部300的一侧,第二扣合键410的分离侧为第二扣合键410靠近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
引导面311为一个设置在第一扣合键310或第二扣合键410装配方向上的倾斜面,先插入的一端低,后插入的一端高,形成倾斜。配合时,上壳101体或下壳体102的边缘先作用于引导面311上,当连接件003施加插入的力时,在引导面311的作用下第一扣合键310或第二扣合键410向连接件003内部收缩。完全进入配合位后,引导面311的挤压力消失,第一扣合键310或第二扣合键410重新展开,锁紧面411或承托滑动面312抵压边缘完成配合。第二扣合键410与止转结构位置相对,这样的好处在于第二扣合键410除了固定效果外,还能通过与下壳体102的配合提高止转效果,从而使得固定连接部400上形成两个均匀分布的止转作用位,进一步提升了连接件003与下壳体102的固定效果,增强下半部002的止转效果有助于提高对下半部002的控制,增加安全性。第二复位片430能是固定连接部400的侧面形成,且与一片第一复位片320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地,固定连接部400的表面形成开口,开口靠近转动连接部300的一侧局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复位片430。第二复位片430与开口的左、右、下侧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扣合键410设置在第二复位片430远离固定连接部400的一侧,第二扣合键410的横向截面尺寸大于第一扣合键310。锁紧面411为水平面,这样的好处在于保证了锁紧面411与下壳体102的接触面积,使得配合后结合更稳定。
下壳体102包括前壳020和后壳021,后壳021设有与前壳020形成横向扣接的横向扣合件210和与前壳020形成纵向扣接的纵向扣合件220;横向扣合件210包括横向扣合键211和形变复位片214,形变复位片214一端与后壳021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横向扣合键211相连;纵向扣合键包括延伸部221和纵向扣合部222,延伸部221一端与后壳021里侧相连,另一端与纵向扣合部222相连。后壳021与前壳020装配后,位于后壳021内且正对前壳020的一面为后壳021里侧;与后壳021里侧相对的后壳021外露的一面为后壳021面侧;横向扣合键211用于前壳020和后壳021上部水平接合时形成扣合;形变复位片214通过具有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横向扣合键211的变形和复位,实现横向扣合键211与前壳020的扣合和分离。
下壳体102从中间分离形成前壳020和后壳021,前壳020上设有增加强度的凸纹;后壳021在于前壳020配合的连接处设有配合边缘。前壳020和后壳021装配后,配合边缘遮挡配合的缝隙,提升了下壳体102的密封效果。配合时,先将后壳021的纵向扣合件220与前壳020进行竖直方向上的装配;然后通过横向扣合件210将前壳020和后壳021进行水平锁紧。横向扣合键211设有引导斜面和扣合垂直面,扣合垂直面设置在引导斜面靠近后壳021里侧的一侧,引导斜面用于引导横向扣合键211,使横向扣合键211配合过程更顺利。扣合垂直面用于与对应的结构组合,形成阻碍横向扣合键211自行脱离前壳020的扣合结构。引导倾斜面能帮助横向扣合键211横向配合时减少阻力,使得配合过程更流畅;而扣合垂直面是横向扣合键211的扣合作用面。
横向扣合键211为一柱体,柱体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型的斜边所对应的面为引导斜面;形变复位片214为条形板,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对应的面与条形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直角边所对应的面为扣合垂直面。横向扣合件210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配合避让位230上部的两侧。对称设置的横向扣合件210实现了前壳020和后壳021上部稳定的结合。后壳021的两侧的下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承托凸沿,承托凸沿上设有向两承托凸沿之间延伸的分隔凸部;纵向扣合件220设置在承托凸沿上。承托凸沿用于承托枪头,分隔凸部用于卡合枪头的同时形成分隔区;承托凸沿的设计从两侧利用小的空间完成对枪头的支撑,结构简单有效,并利用分隔凸部在下壳体102的下端面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功能区。
固定多通道的枪头的同时,配合承托结构的外延,设计简单,占用空间小,从而缩小下壳体102的体积。承托凸沿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柱体,一端延伸至后壳021里侧与后壳021内侧面相连;另一端延伸至后壳021侧面的边缘,与边缘齐平;分隔凸部同样为矩形柱体,分隔凸部垂直于承托凸沿且一端与承托凸沿的中部相连。延伸部221为紧贴后壳021两侧的水平设置的矩形柱,垂直于后壳021里侧。纵向扣合部222为上端与延伸部221相连且垂直于延伸部221的竖直矩形柱,形成勾形。前壳020的上部设有连接座110;连接座110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通道100;后壳021上设有避让连接座110的配合避让位230;前壳020上设有键位通道112,键位通道112的一端在连接座110的侧面形成连通安装通道100的扣合开口111,键位通道112的另一端穿过前壳020面侧与外部连通;键位通道112上设有分离键022。连接座110用于连接件003与下壳体102的相连;安装通道100用于连接件003的插入;配合避让位230用于保证后壳021与连接座110的配合处形成紧密接合。
如图14所示,扣合开口111用于配合固定连接部400;键位通道112用于限制和容纳分离键022;分离键022用于控制固定连接部400与扣合开口111的分离。如图15所示,连接座110能是竖直设置的圆管,圆管的内径与固定连接部400的尺寸匹配,安装通道100连通圆管的两端。后壳021里侧上部中间朝后壳021面侧凹陷形成配合避让位230,配合避让位230在后壳021面侧形成凸起曲面;后壳021与连接座110形成过渡配合。键位通道112为设置在面壳前侧中间上部且截面为矩形的水平通道。扣合开口111为正对水平通道的矩形开口。当连接件003与连接座110装配后,第二扣合键410进入扣合开口111,连接件003与连接座110扣合形成扣合连接;分离键022通过推动的方式使得第二扣合键410向连接件003内部凹陷变形,从而脱离扣合开口111,解除扣合,实现快速分离。如图13所示,分离键022包括位于两侧的限位扣件,限位扣件将分离键022限制在水平通道内;分离键022朝向第二扣合键410的一侧设有分离凸片,分离凸片与扣合开口111匹配,能推动在扣合开口111中的第二扣合键410移动脱离。
进一步,分离键022与键位通道112之间还设有弹性复位件,使得按动前分离键022始终保持远离扣合开口111的状态,防止误操作,从而提升安全性。前壳020里侧的上部设有横向配合位;横向配合位对称设置在连接座110的两侧;横向配合位包括:水平托板121和安装竖片122,水平托板121与前壳020里侧相连且设有横向配合口123;安装竖片122与水平托板121相连且设置在横向配合口123的上方的两侧;安装竖片122在横向配合口123的上方形成按键通道160;横向配合位通过按键通道160贯穿前壳020的上部与外部连通;解锁键023设置在按键通道160内且与横向配合位形成活动连接;横向扣合件210匹配横向配合口123。横向配合位用于与横向扣合件210配合,锁紧前壳020和后壳021。
水平托板121用于承载配合横向扣合件210;横向配合口123用于与横向扣合键211结合形成扣合连接;安装竖片122用于引导解锁键023的上下活动;按键通道160用于容纳并限制解锁键023的活动。横向扣合件210正对横向配合位,具体位于配合避让位230与后壳021一侧边缘之间的中部,且靠近后壳021的顶面。横向配合位在前壳020的上侧形成避让连接座110的安装台,这一设计使得结构紧凑,充分将横向扣合的结构聚集在下壳体102的上部,使得枪头的安装具有大的空间,有效实现了下壳体102的体积控制。分离键022和解锁键023都设置在前壳020上使得控制集中,即使初次使用也能快速找准对应的位置,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水平托板121设置在连接座110的两侧,一端与连接座110相连,另一端与前壳020内的左侧或右侧,以及内侧面相连,在前壳020的上部形成结构稳定的平台;配合口为矩形开口;横向扣合件210配合时,横向扣合键211的引导斜面先与水平托板121的边缘接触,迫使横向扣合键211向下运动。待横向扣合键211进入横向配合口123后,横向扣合键211在形变作用片的作用下上弹,进入横向配合口123,扣合垂直面抵压横向配合口123一侧的边缘。
解锁键023包括:按压部131和设置在按压部131内且凸出于按压部131下端的抵接部132,抵接部132的下端面上设有卡合口134;安装竖片122远离前壳020里侧的一侧设有限位插入口124,按压部131的侧面上设有匹配限位插入口124的限位凸起133。按压部131用于控制解锁键023的下压;抵接部132用于推动横向扣合键211离开横向配合口123;卡合口134用于与横向扣合键211的顶部配合;限位凸起133用于配合限位插入口124,限制解锁键023的行程;限位插入口124用于限定解锁键023的上下活动范围。限位插入口124将解锁键023限制在准确的位置内。卡合口134与横向扣合件210抵接。按键通道160的一侧在后壳021内形成装配口且位于前壳020内,通过配合口从前壳020内直接安装的方式使得解锁键023更容易安装。
解锁键023的纵向截面尺寸小于装配口,使其能通过装配口进入按键通道160内。前壳020和后壳021装配后,装配口被封闭,解锁键023被锁定在按键通道160内。按压部131的上部为一个倾斜的弧形接触面,弧形接触面下方为方管结构;按压部131的中部设有同为方管结构的抵接部132,抵接部132的上端与弧形接触面的中部相连。抵接部132的方管结构在下端形成矩形的卡合口134;按压部131的两侧设有活动片,活动片与按压部131侧面的相连处设有限位凸起133,限位凸起133进一步防止用力过度,起保护作用。解锁键023与装配口通过横向装配进入按键通道160,抵压横向扣合键211并沿按键通道160的顶部凸出于前壳020顶部。在受到按压后,解锁键023压迫横向扣合键211离开配合开口,在引导斜面的作用下或外力作用下,横向扣合件210与水平托板121分离。
前壳020的底部设有带多个支撑位141的枪头支撑板140;枪头支撑板140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的纵向扣合孔150,纵向扣合件220匹配纵向扣合孔150。枪头支撑板140用于固定枪头与前壳020的连接,支撑位141用于配合每一个通道的固定。枪头支撑板140有两排,除设置在前壳020底部外,还能设置在前壳020的中部,两排枪头支撑板140的支撑位141对应且相互平行,支撑位141为八个。纵向扣合孔150为矩形孔,与纵向扣合部222配合。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包括:上半部、下半部和传动组件,所述上半部通过传统组件连接所述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设有上壳体和所述下半部设有下壳体,以及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转动连接部,与所述上壳体形成活动连接,包括自复位的第一扣合键,所述第一扣合键具有承托滑动面;
固定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部下方;
连接通道,贯穿所述转动连接部和所述固定连接部,用于传动组件的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为圆管状;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侧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性复位片;所述第一扣合键的数量匹配所述第一复位片;所述第一扣合键设置在所述第一复位片上,所述承托滑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截面小于所述固定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上端面相连且形成环状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有弹性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下部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底部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键活动相连的环状凸条;所述环状凸条与所述连接口之间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一端与所述连接腔的内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部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复位片,所述第二复位片上设有第二扣合键;所述第一扣合键和第二扣合键的装配侧设有引导面;所述第二扣合键的分离侧设有锁紧面;所述第一扣合键的承托滑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扣合键的分离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设有与所述前壳形成横向扣接的横向扣合件和与所述前壳形成纵向扣接的纵向扣合件;所述横向扣合件包括横向扣合键和形变复位片,所述形变复位片一端与后壳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扣合键相连;所述纵向扣合键包括延伸部和纵向扣合部,所述延伸部一端与后壳里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纵向扣合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上部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后壳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座的配合避让位;所述前壳上设有键位通道,所述键位通道的一端在所述连接座的侧面形成连通所述安装通道的扣合开口,所述键位通道的另一端穿过前壳面侧与外部连通;所述键位通道上设有分离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里侧的上部设有横向配合位;所述横向配合位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侧;所述横向配合位包括:水平托板和安装竖片,所述水平托板与所述前壳里侧相连且设有横向配合口;所述安装竖片与所述水平托板相连且设置在所述横向配合口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安装竖片在所述横向配合口的上方形成按键通道;所述横向配合位通过所述按键通道贯穿所述前壳的上部与外部连通;所述解锁键设置在所述按键通道内且与所述横向配合位形成活动连接;所述横向扣合件匹配所述横向配合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键包括:按压部和设置在所述按压部内且凸出于所述按压部下端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下端面上设有卡合口;所述安装竖片远离所述前壳里侧的一侧设有限位插入口,所述按压部的侧面上设有匹配所述限位插入口的限位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通道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底部设有带多个支撑位的枪头支撑板;所述枪头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水平的纵向扣合孔,所述纵向扣合件匹配所述纵向扣合孔。
CN202210538306.7A 2022-05-17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Active CN114931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306.7A CN114931989B (zh) 2022-05-17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306.7A CN114931989B (zh) 2022-05-17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1989A true CN114931989A (zh) 2022-08-23
CN114931989B CN114931989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99629A1 (en) * 1997-08-05 1999-02-18 Lamin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a liquid specimen
US20080184823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Brand Gmbh + Co Kg Multichannel pipette
EP2633913A1 (de) * 2012-03-01 2013-09-04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und Mehrkanal-Pippettiervorrichtung
US20140147349A1 (en) * 2012-11-23 2014-05-29 Eppendorf Ag Multi-Channel Pipette
US20140199216A1 (en) * 2013-01-15 2014-07-17 Rainin Instrument, Llc Liquid end assembly for a multichannel air displacement pipette
CN209934761U (zh) * 2018-12-27 2020-01-14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医学检验移液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99629A1 (en) * 1997-08-05 1999-02-18 Lamin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a liquid specimen
US20080184823A1 (en) * 2007-02-02 2008-08-07 Brand Gmbh + Co Kg Multichannel pipette
EP2633913A1 (de) * 2012-03-01 2013-09-04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und Mehrkanal-Pippettiervorrichtung
US20140147349A1 (en) * 2012-11-23 2014-05-29 Eppendorf Ag Multi-Channel Pipette
US20140199216A1 (en) * 2013-01-15 2014-07-17 Rainin Instrument, Llc Liquid end assembly for a multichannel air displacement pipette
CN209934761U (zh) * 2018-12-27 2020-01-14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医学检验移液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00272A (en) Device providing detachable assembly
US6300582B1 (en) Dustproof and droplet-proof keyswitch
US20030000950A1 (en) Foldable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US20130088022A1 (en) Snap set door handle and lock knob assembly
JP2005305638A (ja) チャックとそれに着脱自在に取り付け可能のパレットを有する締め付け装置
CN112206557B (zh) 滤芯装置及净水机
CN108954233A (zh) 一种可快速卡接及拆卸的灯具连接结构
CN114931989A (zh)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CN218281798U (zh)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的外壳
CN114931989B (zh)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
CN111214245B (zh) 采血笔
JP2006526879A (ja) コネクタ位置保証部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15437077B (zh)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3383649U (zh) 一种锁距圆规
CN11411027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管路连接装置校验卡套机构
CN114247207B (zh) 一种快速拆装结构和过滤组件
CN218281800U (zh) 一种多通道移液器的枪头保护壳
CN218281799U (zh) 一种用于移液器的连接件及移液器
CN211795265U (zh) 一种tip头盒定位机构及仪器
CN212214313U (zh) 医用注射装置
CN109692032B (zh) 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
JP5441115B2 (ja) 回転式ロック機構付き噴出器
CN211343069U (zh) 油气分离器和具有其的发动机、车辆
CN220235161U (zh) 一种锁扣结构
CN214884093U (zh) 一种预埋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