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3469A -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 Google Patents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3469A
CN114923469A CN202210517737.5A CN202210517737A CN114923469A CN 114923469 A CN114923469 A CN 114923469A CN 202210517737 A CN202210517737 A CN 202210517737A CN 114923469 A CN114923469 A CN 114923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surveying instrument
displacement value
instruc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77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首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177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3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3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3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08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e.g. panoramic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24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spreading of the le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其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防护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横向位移值和纵向位移值,若所述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横向位移值和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驱动件,用于接收防护控制器发送的防护指令,并根据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对测绘仪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故实现测绘仪支架倾倒自动对测绘仪进行防护的目的。

Description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背景技术
测绘仪是根据工作所需使用的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绘等方面的仪器,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地质勘察。目前的土工工程测绘仪支架为三角形结构,其每根支撑腿均可伸缩,三根支撑腿之间的角度亦可调节,现有技术中以对这种结构的稳定性及测绘仪固定问题提供了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局2020年12月15日公开专利号为“ZL202020796949.8”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测绘仪器支架”。此专利公告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测绘仪防止在支架的平台上来提高测绘仪的稳定性,但此方案仍然存在一定得到技术缺陷,即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测绘人员始终手扶测绘仪支架,以防止在恶劣环境下,如雨天、风力较大或易震动地方使用时,测绘仪支架倾倒而造成测绘仪的损害,进而影响测绘进程。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的测绘仪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测绘人员始终手扶测绘仪支架,以防止在风力较大或易震动地方使用时,测绘仪支架倾倒而造成测绘仪的损害,进而影响测绘进程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护系统,包括:
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所述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所述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所述防护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横向位移值,实时接收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纵向位移值,若所述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所述横向位移值和所述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用于接收所述防护控制器发送的所述防护指令,并根据所述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对所述测绘仪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根据所述防护指令推动所述防护板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上移动;
旋转马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
置于安装箱上的法兰,用于安装所述测绘仪;所述旋转马达连接有齿轮,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测绘仪在所述法兰上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和所述驱动件通过基板相连接;所述基板径向向外延伸出多个延伸板,且多个所述延伸板沿所述基板的径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延伸板的端部均与所述防护板的端部相铰接。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测绘仪支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防护系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
无线传感器,用于将智能设备的旋转信号值发送至马达控制器;
马达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旋转信号值,生成旋转指令,并将所述旋转指令发送至旋转马达;
旋转马达,用于接收所述旋转指令,并根据所述旋转指令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法兰旋转,以使所述测绘仪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包括置于所述安装箱下端的支撑轴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制所述支撑架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腿,三个所述支腿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三个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处相交汇,该交汇处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能够根据所述支腿在所述限位槽上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支腿呈角度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所述支撑轴;所述加强板上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安装有用于衔接所述连接杆的管套,所述管套能够沿着所述螺纹座上下移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防护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测绘仪具有同一中心线。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防护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系统,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所述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所述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所述防护控制器实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横向位移值,及实时接收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纵向位移值;若所述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所述横向位移值和所述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
通过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防护控制器发送的所述防护指令,并根据所述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向上移动而对所述测绘仪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公开采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防护控制器、驱动件的设置,防护控制器需同时接收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发送的位移值才可生成防护指令,即测绘仪使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刮风、地面震动而致使测绘仪倾倒时,驱动件根据防护指令推动防护板将测绘仪包围,以避免测绘仪在倾倒时,地面对测绘仪的损伤,故自动实现对倾倒的测绘仪进行防护的目的。
2.本公开采用无线传感器、马达控制器、旋转马达的设计,测绘仪在使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雨天、易塌方等存在危险的地带,可通过智能设备远程驱动测绘仪旋转,而实现土木测绘功能,避免操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测绘仪而出现自身安全的问题发生;同时在恶劣环境下通过本系统可继续实施测绘功能,提高工程进度。
3.本公开采用气囊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的设计,当防护板被驱动件推送出通孔时,气囊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板的位置,并使气体发生器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充入至气囊后,气囊体积迅速增大而突破防护板的衬垫,并快速展开,以使防护板与测绘仪之间形成弹性气垫;通过不同方位防护板上的气囊的设置,进而对测绘仪进行多方位的包围保护,以避免测绘仪在倾倒的过程中,测绘仪与法兰断开连接,而令测绘仪脱离防护板的保护。
4.本公开采用连接杆、螺纹座、管套的设计,在驱动件带动防护板对测绘仪进行倾倒防护时,驱动件同时推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而令加强板向下移动,进而加强板带动活动杆的一端向下移动,而活动杆带动支腿向加强板的中心轴方向聚拢,使支腿与测绘仪更贴近于在同一平面,以避免测绘仪支架倾倒时,由于支撑架与测绘仪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而不断翻滚,故避免减少测绘仪与地面碰撞的次数。
5.本公开通过双向驱动件,在测绘仪支架倾倒的同时,驱动件的一端带动防护板对测绘仪进行防碰撞保护,驱动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加强板、活动杆的设计来使支腿聚拢,聚拢支腿与防护板向上移动同步进行,对测绘仪进行防护的同时,减少测绘仪支架的翻滚频率,提高防护效果。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防护系统电路连接示意图(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测绘仪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支腿相互连接的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安装箱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驱动件、旋转马达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防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防护方法步骤图。
图标:
100-驱动件;101-防护板;102-旋转马达;103-齿轮;104-法兰;105-安装箱;106-通孔;107-基板;108-延伸板;109-支撑轴;110-支撑架;111-限位槽;112-支腿;113-加强板;114-活动杆;115-螺纹座;116-管套;117-连接杆;118-测绘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护系统,包括:
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具体而言横向运动指相对于测绘仪118上表面平行的运动方向;
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具体而言纵向运动指相对于测绘仪118上表面垂直的运动方向;
防护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横向位移值,实时接收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纵向位移值,若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横向位移值和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100;
驱动件100,用于接收防护控制器发送的防护指令,并根据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101对测绘仪118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其中第一位移传感器与防护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第二位移传感器与防护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防护控制器与驱动件100通过电线电连接。
本公开采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防护控制器、驱动件100的设置,防护控制器需同时接收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的发送的位移值才可生成防护指令,即测绘仪118使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刮风、地面震动而致使测绘仪118倾倒时,驱动件100根据防护指令推动防护板101将测绘仪118包围,以避免测绘仪118在倾倒时,地面对测绘仪118的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00与防护板101通过基板107相连接,基板107径向向外延伸出多个延伸板108,且多个延伸板108沿基板107的径向间隔设置,多个延伸板108的端部均与防护板101的端部相铰接。具体而言,防护板10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防护板101的数量与延伸板108的数量相对应,例如本公开采用4个延伸板108,则防护板101的数量也为4个;防护板101的内表面附着有一层衬垫。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箱105,驱动件100通过安装座置于安装箱105内,驱动件100与测绘仪118具有相同的中心线,进而保证驱动件100、测绘仪118、安装箱105之间的稳定向;安装箱105上开设有通孔106,驱动件100根据防护指令推动防护板101时,防护板101沿通孔106的轴向向上移动,即防护板101伸出安装箱105,进而将测绘仪118包围在防护板101之间,当测绘仪118发生倾倒时,避免地面对测绘仪118造成损伤。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置于安装箱105内的无线传感器,用于将智能设备的旋转信号值发送至马达控制器;
置于安装箱105内的马达控制器,用于接收无线传感器发送的旋转信号值,生成旋转指令,并将旋转指令发送至旋转马达102;
置于安装箱105内的旋转马达102,用于接收旋转指令,并根据旋转指令驱动测绘仪118旋转。其中,无线传感器与马达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马达控制器与旋转马达102通过电线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到的智能设备可以是手机,利用手机中的软件来控制测绘仪118的旋转,其手机与无线传感器之间的具体的工作原理可参照手机控制摄像头进行旋转监测的原理,本公开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本公开采用无线传感器、马达控制器、旋转马达102的设计,测绘仪118在使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雨天、易塌方等存在危险的地带,可通过智能设备远程驱动测绘仪118旋转,而实现土木测绘功能,避免操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测绘仪118而出现自身安全的问题发生;同时在恶劣环境下通过本系统可继续实施测绘功能,提高工程进度。
请参阅图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联动系统:
置于防护板101内的气囊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防护板位移值,并将防护板位移值发送至电子控制器;其中气囊传感器可以为位移传感器;
至于防护板101内的电子控制器,用于接收气囊传感器发送的防护板位移值,则生成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气体发生器;
至于防护板101内的气体发生器,用于接收电子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指令,产生大量气体而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防护板101衬垫迅速展开,在防护板101和测绘仪118之间形成弹性气垫。其中气囊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电子控制器与气体发生器通过电线电连接。
本公开采用气囊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的设计,当防护板101被驱动件100推送出通孔106时,气囊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板101的位置,并使气体发生器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充入至气囊后,气囊体积迅速增大而突破防护板101的衬垫,并快速展开,以使防护板101与测绘仪118之间形成弹性气垫;通过不同方位防护板101上的气囊的设置,进而对测绘仪118进行多方位的包围保护,以避免测绘仪118在倾倒的过程中,测绘仪118与法兰104断开连接,而令测绘仪118脱离防护板101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马达102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103,齿轮103与法兰104相连接,通过齿轮103带动测绘仪118在法兰104上旋转。具体而言,旋转马达102带动齿轮103旋转,齿轮103带动法兰104内圈旋转,内圈法兰带动测绘仪118旋转,进而通过远程控制测绘仪118的测绘方向。
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测绘仪支架,包括如上述的防护系统。
具体而言,包括置于安装箱105下端的支撑轴109和设置于支撑轴109上的支撑架110,支撑轴109上开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被配置为限制支撑架110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旋转。限位槽111的开口大小决定了支撑架110的旋转角度,本公开优选的设定角度为0-90度。支撑架110包括至少三个支腿112,三个支腿112均连接有活动杆114,且三个活动杆114在支撑轴109的中心轴线处相交汇,该交汇处为加强板113,加强板113上设置有铰接座,活动杆114的另一端具有套设于支腿上的套环,且套环上设置有铰接座,活动杆11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铰接座与加强板113和套环相连接,其中图中T为套环,其加强板113上下移动时活动杆114的活动原理为现有技术,本公开在此不予详细说明;活动杆114能够根据支腿112在限位槽111上的旋转角度而与支腿112呈角度设置,其具体的角度范围需根据具体的测绘仪118的高度来确定,测绘仪118的高度越高则角度越小,测绘仪118的高度越低则角度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00上安装有连接杆117,连接杆117贯穿于支撑轴109;加强板113上连接有螺纹座115,螺纹座115上安装有用于衔接连接杆117的管套116,管套116能够沿着螺纹座115上下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支撑架110固定好后进行测绘时,通过管套116将螺纹座115与连接杆117相连接,在螺纹杆的下端有与管套116相互配合的螺纹端。
本公开采用连接杆117、螺纹座115、管套116的设计,在驱动件100带动防护板101对测绘仪118进行倾倒防护时,驱动件100同时推动连接杆117向下移动,而令加强板113向下移动,进而加强板113带动活动杆114的一端向下移动,而活动杆114带动支腿112向加强板113的中心轴方向聚拢,使支腿112与测绘仪118更贴近于在同一平面,以避免测绘仪支架倾倒时,由于支撑架110与测绘仪118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而不断翻滚,故避免减少测绘仪118与地面碰撞的次数。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测绘之间中的支撑架110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采用现有技术,本公开在此不作详细说明;驱动件100、安装箱105、支撑轴109、加强板113分别与测绘仪118具有同一中心线,以保证测绘仪支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7,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防护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的防护系统,包括:
当测绘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例如刮风、或震动而致使测绘仪118不稳定,则可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防护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横向位移值,及实时接收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纵向位移值;若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横向位移值和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100;
通过驱动件100接收防护控制器发送的防护指令,并根据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101向上移动而对测绘仪118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
当测绘仪118倾倒时,驱动件100驱动防护板101沿通孔106轴向向上移动,同时通过气囊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板位移值,并将防护板位移值发送至电子控制器;
通过电子控制器接收到气囊传感器发送的防护板位移值后,生成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气体发生器;
通过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电子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指令后,产生大量气体,以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防护板101衬垫迅速展开,在防护板101和测绘仪118之间形成弹性气垫,从而有效避免测绘仪118在倾倒的过程中,测绘仪118与法兰104断开连接,对测绘仪118造成多次碰撞而损坏。
当测绘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例如雨天、易坍塌的地方,则通过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传输,将旋转信号指令发送至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将旋转信号值发送至马达控制器;
通过马达控制器接收无线传感器发送的旋转信号值,生成旋转指令,并将旋转指令发送至旋转马达102;
通过旋转马达102接收旋转指令,并根据旋转指令驱动测绘仪118旋转,以使测绘人员处于安全位置即可完成测绘工作。
具体的,本公开提供的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的工作原理为:
测绘人员将测绘仪支架固定在待测绘地点,并将支腿112进行固定,以保证测绘仪支架的稳定;同时连接杆117与螺纹座115具有同一中心线,向上转动管套116,使管套116的下端与螺纹座115相连接,管套116的上端与连接杆117相连接;
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横向运动方向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118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防护控制器实时接收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横向位移值及实时接收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纵向位移值,若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横向位移值和纵向位移值时,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100;驱动件100接收到防护控制器发送的防护指令后,驱动件100的上端带动基板107向上移动,基板107推动防护板101沿着通孔106的轴向向上移动,以将测绘仪118包围在防护板101形成的空间内;同时,驱动件100的下端带动连接杆117向下移动,连接杆117带动管套116向下移动,管套116带动加强板113向下移动,加强板113带动活动杆114的一端向下移动,在力的作用下使三个支腿112向加强板113的中心轴线方向聚拢,其加强板113与活动杆114具体的转动原理采用现有技术;
通过无线传感器将智能设备的旋转信号值发送至马达控制器;通过马达控制器接收无线传感器发送的旋转信号值,生成旋转指令,并将旋转指令发送值旋转马达102;旋转马达102根据马达控制器发送的旋转指令驱动齿轮103旋转,齿轮103带动法兰104的内圈旋转,内圈法兰104带动测绘仪118旋转,实现测绘人员远程即可完成测量信息;
当驱动件100根据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101沿通孔106向上移动时,气囊传感器实时监测防护板位移值,并将防护板位移值发送值电子控制器,电子控制器接收气囊传感器发送的防护板位移值后,生成启动指令,并发送至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电子控制器发送的启动指令,气体发生器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而使气囊突破防护板101衬垫迅速展开,在防护板101和测绘仪118之间形成弹性气垫,进一步对测绘仪118进行保护,防止测绘仪118在倾倒的过程中脱离法兰104的连接,进而避免测绘仪118脱离防护板101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防护控制器、驱动件100、无线传感器、马达控制器、旋转马达102、测绘仪118、气囊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防护控制器、驱动件100、无线传感器、马达控制器、旋转马达102、测绘仪118、气囊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同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防护控制器、驱动件100、无线传感器、马达控制器、旋转马达102、测绘仪118、气囊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气体发生器之间不具有相对运动,因此各个部件之间的电线不会产生缠绕问题。且部分部件采用现有技术内容并未在附图中进行标示。
具体而言,驱动件100可以是双向电动推杆、双向液压缸、双向气缸中的任意一种;气囊传感器可以为位移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可以为微型气泵;法兰104为可旋转法兰。
请参阅图4和图6,A为第一位移传感器;B为第二位移传感器;C为无线传感器;D为气囊传感器;E为气体发生器;F为气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所述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第二位移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测绘仪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所述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所述防护控制器,用于实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横向位移值,实时接收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纵向位移值,若所述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所述横向位移值和所述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
所述驱动件,用于接收所述防护控制器发送的所述防护指令,并根据所述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对所述测绘仪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根据所述防护指令推动所述防护板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上移动;
旋转马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
置于安装箱上的法兰,用于安装所述测绘仪;所述旋转马达连接有齿轮,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测绘仪在所述法兰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和所述驱动件通过基板相连接;所述基板径向向外延伸出多个延伸板,且多个所述延伸板沿所述基板的径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延伸板的端部均与所述防护板的端部相铰接。
4.一种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防护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传感器,用于将智能设备的旋转信号值发送至马达控制器;
马达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无线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旋转信号值,生成旋转指令,并将所述旋转指令发送至旋转马达;
旋转马达,用于接收所述旋转指令,并根据所述旋转指令驱动所述齿轮带动法兰旋转,以使所述测绘仪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所述安装箱下端的支撑轴和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轴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被配置为限制所述支撑架在设定角度范围内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腿,三个所述支腿均连接有活动杆,且三个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支撑轴的中心轴线处相交汇,该交汇处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能够根据所述支腿在所述限位槽上的旋转角度而与所述支腿呈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上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于所述支撑轴;所述加强板上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安装有用于衔接所述连接杆的管套,所述管套能够沿着所述螺纹座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绘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相对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防护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安装箱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测绘仪具有同一中心线。
10.一种防护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在横向运动变化的横向位移值,并将所述横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测绘仪在纵向运动变化的纵向位移值,并将所述纵向位移值发送至防护控制器;
通过所述防护控制器实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横向位移值,及实时接收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纵向位移值;若所述防护控制器同时接收到所述横向位移值和所述纵向位移值,则生成防护指令,并发送至驱动件;
通过所述驱动件接收所述防护控制器发送的所述防护指令,并根据所述防护指令驱动防护板向上移动而对所述测绘仪进行防护保护,直至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复位,则停止保护。
CN202210517737.5A 2022-05-12 2022-05-12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Pending CN114923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7737.5A CN114923469A (zh) 2022-05-12 2022-05-12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7737.5A CN114923469A (zh) 2022-05-12 2022-05-12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3469A true CN114923469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07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7737.5A Pending CN114923469A (zh) 2022-05-12 2022-05-12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34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9800A (zh) * 2023-11-20 2023-12-19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形平整度测量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78849A1 (en) * 2017-04-17 2020-12-03 Lord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parameters of rotating shafts and couplings
CN213840298U (zh) * 2020-11-28 2021-07-30 井若凡 一种遥感式多功能测绘仪
CN216645363U (zh) * 2021-12-10 2022-05-31 天津市津南区大地汇通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土地测绘仪测绘用辅助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78849A1 (en) * 2017-04-17 2020-12-03 Lord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parameters of rotating shafts and couplings
CN213840298U (zh) * 2020-11-28 2021-07-30 井若凡 一种遥感式多功能测绘仪
CN216645363U (zh) * 2021-12-10 2022-05-31 天津市津南区大地汇通测绘有限公司 一种土地测绘仪测绘用辅助定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9800A (zh) * 2023-11-20 2023-12-19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形平整度测量设备
CN117249800B (zh) * 2023-11-20 2024-01-30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形平整度测量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72565B (zh) 一种tbm地震波超前预报仪器的搭载装置及方法
US8695919B2 (en) Aerial unit and method for elevating payloads
CN114923469A (zh) 防护系统、防护方法及测绘仪支架
US8590829B2 (en) System, floa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elevating payloads
KR101766751B1 (ko) 멀티콥터
CN109523734A (zh) 一种移动安防周界防范装置和系统以及快速布撤方法
JP2006184278A (ja) 地滑り等の検出装置
CN208529086U (zh) 一种高空带电作业机器人
JP2007031977A (ja) 杭打機
CN113417237B (zh) 一种智能化护栏及自动定位系统
JP5958759B2 (ja) 作業ロボット及び作業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CN213283026U (zh) 医用设备的支撑装置及超声设备
CN102616701A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安装托架
CN210479011U (zh) 一种飞行器液压调平装置
CN220119097U (zh) 监控设备及安防监控系统
CN217982545U (zh) 一种岩土工程稳定实时预警装置
CN219412467U (zh) 一种带有定位制动系统的打桩机
RU219068U1 (ru)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3D-принтер радиального типа
CN202558570U (zh) 一种高空作业用安装托架
CN112556668B (zh) 一种测绘仪保护装置
CN217819143U (zh) 一种危岩压力监测装置
CN218441480U (zh) 一种施工现场噪声监测装置
CN216075331U (zh)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20338136U (zh) 一种工地用摄像头
US20210392813A1 (en) Permanent lawn mow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