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9772A -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9772A
CN114909772A CN202210442047.8A CN202210442047A CN114909772A CN 114909772 A CN114909772 A CN 114909772A CN 202210442047 A CN202210442047 A CN 202210442047A CN 114909772 A CN114909772 A CN 114909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rminal equipment
conditioning
modul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20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升
姜春苗
刘纯
杨金龙
丁文涛
鲁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4420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9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9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其中,该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空调末端设备连接,用于获取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读取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根据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末端设备集中监控系统需要根据定制开发,研发成本高的问题,有效节约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的频频推出,空调末端的集中监控趋势越来越明显,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对建筑节能意义重大。
由于设备数量不定、监控区域变化多端,目前末端集中监控系统主要是根据项目订单进行定制开发,研发的经济成本高、研发和交付的周期长,进而间接造成公司的竞争力下降。
针对相关技术中空调末端设备集中监控系统需要根据定制开发,研发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末端设备集中监控系统需要根据定制开发,研发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与空调末端设备连接,用于获取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
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读取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根据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至少包括: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每个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数量;其中,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组合式空调、除湿机、全热换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吸顶式控制、卧室暗装空调。
进一步地,管理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其中,同一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连接于同一条通信链路上,一条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最大数量为N;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与一条通信链路连接,且每个通信模块均与管理系统连接;其中,通信模块的性能参数中设置有一条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最大数量N。
进一步地,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IO通讯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设备监控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与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对每个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监控。
进一步地,管理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每个区域和每个区域内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其中,区域划分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区域修改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区域进行修改;其中,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
进一步地,管理系统还包括:区域调整模块,一端与区域修改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存储模块连接,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其中,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
进一步地,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处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管理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用户权限管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用户的增加和删除。
进一步地,通信模块为网关模块,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与管理系统连接,每条通信链路均采用Modbus RTU通讯协议进行通信。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并确定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在管理权限符合预设条件时,向用户开放对空调末端设备的管理权限;
按照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之前,还包括:监听用户是否触发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如果是,则触发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
进一步地,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
进一步地,确定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包括:确定述管理权限是否为管理员权限;方法还包括:在管理权限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向用户提示无管理权限。
进一步地,在按照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存储用户的设置信息;在用户触发查看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的操作时,向用户显示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并将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存储至设备监控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如上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的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上述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多个末端设备的集中监控,满足用户的区域化监控,大大减少研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交付周期,提高了公司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一种可选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区域修改界面的一种可选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管理系统的区域内空调末端设备修改界面的一种可选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参数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可选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末端设备参数读取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1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具体来说,图1示出该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一种可选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1,与空调末端设备2连接,用于获取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
管理系统3,与控制系统1连接,用于读取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根据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的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上述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多个末端设备的集中监控,满足用户的区域化监控,大大减少研发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至少包括: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每个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数量;在确定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后,可以根据类型进行分区域监控。其中,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例如:组合式空调、除湿机、全热换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吸顶式控制、卧室暗装空调。图1中示出了组合式空调2-1、风机盘管2-2、吸顶式控制2-3和卧室暗装空调2-4。
图2示出管理系统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管理系统包括:
区域划分模块301,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其中,同一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连接于同一条通信链路上,一条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最大数量为N。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每个通信模块与一条通信链路连接,且每个通信模块均与管理系统连接;其中,通信模块的性能参数中设置有一条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空调末端设备的最大数量N。
图1中示出的通信模块为网关,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与管理系统连接,每条通信链路均采用Modbus RTU通讯协议进行通信。管理系统采用以太网通信技术与网关进行通讯,对第三方BAS开放基于以太网的Modbus RTU协议接口。管理系统设有末端集中监控软件,读取由以太网交换机4采集上来的所有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
每条通信链路最多能监控空调末端设备的数量取决于通信模块的性能,在通信模块为网关时,RS485 Modbus RTU链路最多接247个,即N<=247。以风机盘管为例,风机盘管设备小于等于N台,则接在一条链路上,设备地址分配从1~N;风机盘管的数量为N+1~2N台,则另建一条链路,设备地址分配从N+1~2N;以此类推;其余设备接法同理。不同类型的设备不接在一条链路上。
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的联网控制方式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监控。设备由网关汇入以太网交换机。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通讯协议制定时,为方便管理系统读取通讯数据,可按照设备来定义。例如,链路1都接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有M个监控参数,链路1的协议可以这样制定:地址1~M通讯参数为1号风机盘管监控参数,地址M+1~2M的通讯参数为2号风机盘管的监控参数,以此类推,地址(n-1)M+1~nM的通讯参数为n号风机盘管的监控参数,其余链路同理。
除区域划分模块301之外,管理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302,用于对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IO通讯模块303,与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与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设备监控模块304,与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与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对每个类型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监控。
管理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305,与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存储每个区域和每个区域内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其中,区域划分模块301与存储模块305连接;区域修改模块306,与区域划分模块301连接,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区域进行修改;其中,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图3示出管理系统的区域修改界面的一种可选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进行区域的增加或删除,对于每个区域,还可以通过长按操作进行修改。
如图2所示的,管理系统还包括:区域调整模块307,一端与区域修改模块306连接,另一端与存储模块305连接,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其中,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图4示出管理系统的区域内空调末端设备修改界面的一种可选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个区域均可进行设备的增加或删除,以及设备地址的修改。对于每个设备,还可以通过长按操作进行修改。
在图4中的界面内点击设备还可以显示设备的监控参数,如图5所示,图5还示出了空调末端设备监控参数示意图,用户可通过该界面查看设备的参数。
为了而提高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能,本发明中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处理模块308,与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管理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用户权限管理模块309,与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用户的增加和删除。
本发明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是一种可配置、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成数个空调末端设备的同时集中监控,设备可自定义命名、自定义分组监控管理,解决因空调末端设备数量不确定、监控区域变化多端,导致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开发、研发成本高、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有效节约了研发成本,提高了开发效率。
实施例2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2中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1中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具体来说,图6示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02-S606:
S602: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并确定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S604:在管理权限符合预设条件时,向用户开放对空调末端设备的管理权限;
S606:按照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的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上述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多个末端设备的集中监控,满足用户的区域化监控,大大减少研发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优选地,在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之前,还包括:监听用户是否触发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如果是,则触发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确定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包括:确定述管理权限是否为管理员权限;在管理权限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向用户提示无管理权限。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在按照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存储用户的设置信息;在用户触发查看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的操作时,向用户显示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并将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存储至设备监控模块。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2中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图7示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702-S714:
S702:开始;
S704:判断用户权限是否为管理员等级;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708,否则进入步骤S706;
S706:提示无权限;用户无管理权限时,进入步骤S714;
S708:添加、删除区域;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均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进行操作,以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区域的划分;
S710:区域内添加、删除设备及修改ID;同时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的权限也属于管理员,例如: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等;
S712:存储设置信息;在按照用户的设置对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之后,还需要存储用户的设置信息,以便在用户触发查看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的操作时,向用户显示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
S714:完成。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2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末端设备参数读取的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图8示出该方法的一种可选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802-S810:
S802:开始;
S804:监听到用户点击界面设备;
S806:读取点击的设备的ID;
S808:将对应设备的参数读取到设备监控模块;
S810:完成。
同一类设备监控的参数是相同的,管理系统只需开发一个设备监控界面,具体某一个设备的参数信息则通过识别ID号来进行读取。例如,风机盘管有100个,在设备接入系统时,已经分配好ID1~ID100。用户在管理系统上要看88号风机盘管,则管理系统的软件界面弹出风机盘管设备监控小弹窗,将88号风机盘管的参数(即地址(n-1)M+1~nM的通讯参数,此时n=88)读取到风机盘管的设备监控模块即可。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3中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的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上述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多个末端设备的集中监控,满足用户的区域化监控,大大减少研发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2中提供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4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上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可配置的区域化末端集中监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根据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对空调末端设备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每个区域内的空调末端设备进行控制。上述系统无需专业技术人员二次开发,仅通过简单配置便可完成多个末端设备的集中监控,满足用户的区域化监控,大大减少研发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系统(1),与空调末端设备(2)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
管理系统(3),与所述控制系统(1)连接,用于读取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区域划分,确定每个区域的组成,并对所述每个区域进行调整,对所述每个区域内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至少包括: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每个类型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数量;其中,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类型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组合式空调、除湿机、全热换新风机组、风机盘管、吸顶式控制、卧室暗装空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3)包括:区域划分模块(301),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区域划分;其中,同一类型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连接于同一条通信链路上,一条所述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最大数量为N;
所述控制系统(1)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每个所述通信模块与一条所述通信链路连接,且每个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管理系统(3)连接;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的性能参数中设置有一条所述通信链路可以连接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最大数量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3)还包括:
数据处理模块(302),用于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
IO通讯模块(303),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与所述控制系统(1)进行通信;
设备监控模块(304),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与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类型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对每个类型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监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3)还包括:
存储模块(305),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存储所述每个区域和所述每个区域内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参数;其中,所述区域划分模块(301)与所述存储模块(305)连接;
区域修改模块(306),与所述区域划分模块(301)连接,用于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所述区域进行修改;其中,所述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3)还包括:
区域调整模块(307),一端与所述区域修改模块(30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存储模块(305)连接,根据用户的设置对每个所述区域内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进行调整;其中,所述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增加、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的删除、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地址的修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3)还包括:
报警处理模块(308),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管理所述空调末端设备(2)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309),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302)连接,用于用户的增加和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网关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与所述管理系统(3)连接,每条所述通信链路均采用Modbus RTU通讯协议进行通信。
9.一种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并确定所述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在所述管理权限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用户开放对空调末端设备的管理权限;
按照所述用户的设置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所述区域内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之前,还包括:
监听所述用户是否触发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
如果是,则触发所述获取用户的管理权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区域的添加、区域的删除;
对每个所述区域内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增加、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删除、所述空调末端设备地址的修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管理权限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包括:确定述管理权限是否为管理员权限;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管理权限不符合所述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用户提示无管理权限。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所述用户的设置对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区域进行修改以及对每个所述区域内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进行调整之后,还包括:
存储所述用户的设置信息;
在所述用户触发查看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的操作时,向所述用户显示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并将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参数存储至设备监控模块。
14.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
15.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210442047.8A 2022-04-25 2022-04-25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Pending CN114909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047.8A CN114909772A (zh) 2022-04-25 2022-04-25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047.8A CN114909772A (zh) 2022-04-25 2022-04-25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9772A true CN114909772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2047.8A Pending CN114909772A (zh) 2022-04-25 2022-04-25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977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6868A (zh) * 2014-11-19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系统
CN105180374A (zh) * 2015-10-13 2015-12-23 浙江大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型空调末端控制器及全局舒适性控制系统
WO2017013713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20811A (zh) * 2017-06-14 2017-09-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328034A (zh) * 2017-08-30 2017-1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集中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10220273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暖通空调监控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1181A (zh) * 2020-12-31 2021-05-11 郭静炜 空调群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6868A (zh) * 2014-11-19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系统
WO2017013713A1 (ja) * 2015-07-17 2017-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80374A (zh) * 2015-10-13 2015-12-23 浙江大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型空调末端控制器及全局舒适性控制系统
CN107120811A (zh) * 2017-06-14 2017-09-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328034A (zh) * 2017-08-30 2017-1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集中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110220273A (zh) * 2019-04-26 2019-09-10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暖通空调监控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81181A (zh) * 2020-12-31 2021-05-11 郭静炜 空调群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57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network after replacing a node
KR100803575B1 (ko) 멀티에어컨의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671768B2 (en) Smar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ulti-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8155119B2 (en) Intermediate message invalidation
US20110151766A1 (en) Residential integrated ventilation energy controller
KR101724135B1 (ko) 건물 자동제어 네트워크 및 사물인터넷을 이용한 개별 실내환경 제어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CN103958976A (zh) 用于提高hvac系统的能效的方法和系统
KR100851008B1 (ko) 멀티에어컨의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MXPA03006009A (es) Sistema de control para la automatizacion de edificios pequenos.
CN210772639U (zh) 一种通信机房节能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US20060155847A1 (en) Deriving scenarios for workflow decision management
US20140207289A1 (en) Hvac system configured based on atmospheric data, an interface for receiving the atmospheric data and a controller configured to setup the hvac system based on the atmospheric data
EP2400235B1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onitoring device and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CN10683930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非智能空调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717183A (zh) 统合监控系统、网关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1511177A (zh) 一种热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00398927C (zh) 空调的电力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6817424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A3028218A1 (en) Smart building agent
KR101335738B1 (ko) 서버 및 그의 설비 제어방법
CN114909772A (zh) 空调末端设备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
KR20090058988A (ko) 스탠드 얼론형 에어컨 제어기를 이용한 멀티에어컨 제어방법 및 장치
KR101972956B1 (ko) 서버 및 스카다 ems기반 에너지절감 및 관리시스템
CN104214906A (zh) 空调控制系统
CN114995543B (zh) 一种通过人工智能ai控制环境调节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