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0945A -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0945A
CN114900945A CN202210475848.4A CN202210475848A CN114900945A CN 114900945 A CN114900945 A CN 114900945A CN 202210475848 A CN202210475848 A CN 202210475848A CN 114900945 A CN114900945 A CN 114900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generating device
plasma
spira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58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帅
刘文正
肖德玲
汪春节
封宗瑜
罗汉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4758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0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0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52Generating plasma using exploding wires or spark g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92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electrical means, e.g. by apply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high volt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螺旋电极和筒状电极,筒状电极环绕螺旋电极设置,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的间距为L,L≤5mm,筒状电极适于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筒状电极上形成有通孔。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够在螺旋电极和筒状电极之间产生空间上的辉光放电,增大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当筒状电极环绕螺旋电极设置时,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之间能够产生多个方向上的放电,进一步增大了空间放电的放电面积,有助于提升放电空间内的等离子体密度。同时,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具有集尘效果,能够较好地去除颗粒物。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住宅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规模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室内空气中甲醛、TVOC等污染物的浓度超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方法有通风法、植物净化法、微生物法、物理化学吸附法和等离子体法等。
由于低温等离子体中存在高能电子、激发态粒子及活性基团等,利用等离子体放电可有效地催化降解有害气体,因此,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气净化等领域。等离子体放电包括电晕放电和辉光放电,由于辉光放电放电面积较大,等离子体密度较高,因此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一般情况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多在低气压或稀有气体环境下生成。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其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棒状螺旋电极和高压电极,棒状螺旋电极和高压电极之间的距离是1cm至10cm,高压电极的作用是提供定向的外加直流电场,使螺旋棒状电极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空间中定向移动,产生离子风,而放电还是在棒状螺旋电极表面,放电面积小,等离子体密度较小,因此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只能在电极表明产生等离子体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在一定空间内实现辉光放电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能够扩大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净化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螺旋电极,包括内电极、包裹在内电极外的绝缘层以及螺旋缠绕在绝缘层外的碳纤维电极,内电极适于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碳纤维电极适于接地;筒状电极,其环绕螺旋电极设置,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的间距为L,L≤5mm,筒状电极适于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筒状电极上形成有通孔。
进一步地,筒状电极为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金属网筒。
进一步地,螺旋电极还包括压制线,其螺旋缠绕在绝缘层上且压在碳纤维电极上,压制线与碳纤维电极的螺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压制线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
进一步地,碳纤维电极包括n根碳纤维丝,20≤n≤1500。
进一步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包括与内电极相串联的第一限流电阻;和/或,
与筒状电极相串联的第二限流电阻。
进一步地,内电极为镀银铜丝。
进一步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发生单元,每个发生单元包括一个筒状电极和对应设置的一个螺旋电极组,每个螺旋电极组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螺旋电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螺旋电极的外侧增设了筒状电极,且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的距离被设置为小于5mm。其中,螺旋电极的表面能够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筒状电极接直流电源,能够将螺旋电极表面形成的电压向筒状电极引出,从而在较低电压下在螺旋电极与筒状电极之间形成空间上的辉光放电,增大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螺旋电极表面的放电程度。由于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之间形成了电场,当气流进入到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之间时,气流中携带的杂质在通过放电区域时可以带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附着于筒状电极的表面,这进一步提升了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空气净化效果。当筒状电极环绕螺旋电极设置时,筒状电极与螺旋电极能够产生多个方向上的放电,进一步增大了空间放电的放电面积,提升了放电空间内的等离子密度,有助于减少电极的数量,降低交流电源功率。通孔能够有利于在空间中形成电场,促使螺旋电极与筒状电极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
因此,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能够在螺旋电极和筒状电极之间产生空间上的辉光放电,这增大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能够在不增加电极数量的同时增大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净化范围,有助于降低交流电源功率。同时,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具有集尘效果,具有较好的去除颗粒物的能力。另外,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2、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空气净化器包括或使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因此其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技术效果,即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在螺旋电极和筒状电极之间产生空间上的辉光放电,这增大了空气净化器的放电面积,能够在不增加电极数量的同时增大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范围,有助于降低交流电源功率。同时,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还具有集尘效果,具有较好的去除颗粒物的能力。另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螺旋电极。
附图标记说明:
100、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螺旋电极;11、内电极;12、碳纤维电极;13、绝缘层;101、压制线;
31、第一限流电阻;32、第二限流电阻;
4、筒状电极;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螺旋电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主要包括螺旋电极1和筒状电极4。其中,螺旋电极1包括内电极11、包裹在内电极11外的绝缘层13以及螺旋缠绕在绝缘层13外的碳纤维电极12。内电极11适于与交流电源相连接。碳纤维电极12适于接地。筒状电极4环绕螺旋电极1设置。筒状电极4与螺旋电极1的间距为L,L≤5mm。筒状电极4适于与直流电源相连接。筒状电极4上形成有通孔41。筒状电极4可选为圆柱形筒,棱柱型筒,也可选为横截面不规则的筒型。
直流电源适于提供0-8000v的直流电压给筒状电极4。交流电源适于提供500-4000v的交流电压给内电极11。优选地,直流电源适于提供6000-7000v的直流电压给筒状电极4,交流电源适于提供1600-1800v的交流电压给内电极11。上述电压范围为经过大量的试验获得的最佳范围,当电压处于上述范围时,既不会因电压过小而导致影响辉光放电效果,又不会使放电发展为剧烈的丝状放电。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在螺旋电极1的外侧增设了筒状电极4,且筒状电极4与螺旋电极1的距离被设置为小于5mm。其中,螺旋电极1的表面能够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筒状电极4接直流电源,能够将螺旋电极1表面形成的电压向筒状电极4引出,从而在较低电压下在螺旋电极1与筒状电极4之间形成空间上的辉光放电,增大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放电面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螺旋电极1表面的放电程度。由于筒状电极4与螺旋电极1之间形成了电场,当气流进入到筒状电极4与螺旋电极1之间时,气流中携带的杂质在通过放电区域时可以带电,之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附着于筒状电极4的表面,这进一步提升了本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空气净化效果。当筒状电极4环绕螺旋电极1设置时,筒状电极4与螺旋电极1能够产生多个方向上的放电,进一步增大了空间放电的放电面积,提升了放电空间内的等离子密度,能够在不增加电极数量的同时增大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净化范围,有助于降低交流电源功率。通孔41能够有利于在空间中形成电场,促使螺旋电极1能够与筒状电极4产生均匀的辉光放电。
因此,本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能够在螺旋电极1和筒状电极4之间产生空间上的辉光放电,这增大了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有助于减少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中的电极数量,同时,本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还具有集尘效果,具有较好的去除颗粒物的能力。另外,本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碳纤维属于一种半导体材料,相比于一般金属而言,单位体积(或单位表面积)的碳纤维的电子逸出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放电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电子释放数量,进而防止放电过于剧烈。又由于碳纤维的单根细丝具有极小的曲率半径(其单丝直径只有7~10μm)。在此条件下,碳纤维电极12周围的实际放电空间被限制在较小尺寸内,从而能够形成微放电。在较高电场强度下的微放电中,碳纤维电极12的场致发射作用就变得不可忽略。在较强的场致发射作用下,放电空间填充了大量的种子电子,这些种子电子的出现,一方面作为其它电子崩的初始电子来源,有效降低了起始放电电压,使得放电在相对较低的平均场强下易于实现;另一方面,在较低的平均电场下产生电子,有利于获得慢增长的电子,为实现大气压下的稳定辉光放电提供了可能,并抑制其向丝状放电的转化。由于碳纤维电极12的放电主要产生在绝缘层13的表面,当碳纤维束中的碳纤维数量过多时会占用放电空间,减小放电面积,因此,碳纤维电极12优选为包括n根碳纤维丝,20≤n≤1500。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筒状电极4优选但不限与为由冲孔金属网弯折而成的,或者是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当筒状电极4选择为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金属网筒时,密集的网孔有利于在空间中形成较为均匀的电场,使每根螺旋电极1都能与筒状电极4产生较好的均匀辉光放电。由于空间中的放电产生于螺旋电极1与筒状电极4的金属部分,为了保证金属网具有较大的放电面积,金属网的孔径优选为小于5mm,最好是小于2mm。例如当筒状金属网选择为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筒时,金属网筒中的金属丝的直径为D6,0.15mm≤D6≤0.25mm。筒状电极4的孔径为D7,1mm≤D7≤2mm。当筒状金属网选择为由冲孔金属网弯折而成时,筒状电极4的网孔的孔径为D8,1mm≤D8≤2mm。筒状电极4的孔中间间距为D9,2mm≤D9≤4mm。优选地,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筒状电极4相连接正极接地。相较于正极与筒状电极4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方式,使用直流电源的负极与筒状电极4相连接的方式产生的辉光放电更加均匀,不易于产生丝状放电,对电极的制作要求较低,有助于提升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安全性,降低电极的废品率,降低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电极1结构还包括压制线101,其螺旋缠绕在绝缘层13上且压在碳纤维电极12上。压制线101与碳纤维电极12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压制线101缠绕压制在碳纤维电极12外,可以有效地压制碳纤维电极12外表面的毛刺,避免毛刺尖端放电击穿现象发生,从而使得放电更均匀,延长了螺旋电极1结构的寿命,同时也避免了毛刺放电产生过多的无用功,影响放电能效的问题。
压制线101采用绝缘材料或者半导电材料制成。
最优地,压制线101为聚四氟乙烯纤维,由于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有良好的吸附和释放电子的能力。本实施例中螺旋电极1结构产生辉光放电的手段是介质阻挡放电,压制线101采用绝缘的聚四氟乙烯纤维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吸附和释放电子的能力,可以在交流正半周放电过程中吸附电子,为负半周的放电提供电子,有利于放电的发生,避免碳纤维电极12被压制后影响电极放电均匀性。压制线101吸附和释放电子的能力越好,产生的放电越好。
本实施例中,压制线101优选为一根直径较小的线束,并紧密地缠绕在所述碳纤维电极12外表面,以压制碳纤维电极12表面的毛刺。将压制线101的直径设置的较小能够避免压制线101包裹住碳纤维电极12的表面,导致阻碍碳纤维电极12放电。优选地,压制线101为直径为0.005mm~3mm的聚四氟乙烯纤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压制线101采用直径为0.1mm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当然,所述压制线101也可以为两根或者两根以上,以提高压制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电极11为导电材料。可选地,所述内电极11为金属导电棒,所述内电极11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状。优选地,所述内电极11截面呈圆形。优选地,所述内电极11为镀银铜丝,所述内电极11采用镀银铜丝导电效果更好。内电极11的直径为D10,1mm≤D10≤1.4mm。
绝缘层13的材料优选但不限于为聚四氟乙烯、聚酰胺或芳酰胺等。优选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D4。0.15mm≤D4≤0.3mm。当聚四氟乙烯绝缘层13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螺旋电极1结构具有较低的起晕电压,同时绝缘层13不易被击穿。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3选为为厚度0.2mm的聚四氟乙烯,可通过喷涂工艺将所述聚四氟乙烯均匀的喷涂在所述内电极11外表面以形成所述绝缘层13。
可选地,所述碳纤维电极12由所述内电极11的一端螺旋缠绕至另一端,所述压制线101反向缠绕并紧压在所述碳纤维电极12外部。所述压制线101同样也从所述的内电极11的一端螺旋缠绕至另一端,且缠绕方向与所述碳纤维电极12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压制线101通过采用反向缠绕压制的方式,不仅方便操作,且压制线101不易与碳纤维电极12脱离,压制效果更加可靠。
可选地,设定所述碳纤维电极12缠绕的螺距为D1,所述压制线101缠绕的螺距为D2,其中:1/2D1≤D2≤D1。上述压制线101缠绕的螺距D2的范围为经过大量的试验获得的最佳范围,所述D2在处于在该范围时,放电效果最好,既能有效地避免所述压制线101的螺距过长,缠绕的过于稀疏不能起到良好的压制效果,产生较多的毛刺,又能避免压制线101的螺距过短,缠绕的过于紧凑会影响碳纤维电极12正常放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制线101的直径越细越好,且所述压制线101按照设定螺距范围来缠绕碳纤维电极12,在能够有效抑制毛刺的同时,也不会把碳纤维电极12完全包裹住,使得所述碳纤维电极12仍会部分裸露于外部环境中,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螺旋电极1结构可利用碳纤维材料自身的特性实现辉光放电,不会影响到螺旋电极1结构的正常放电。
优选地,所述压制线101缠绕的螺距与所述碳纤维电极12的螺距相等,或者为所述碳纤维电极12螺距的一半。
最优地,所述压制线101缠绕的螺距与所述碳纤维电极12的螺距相等。且所述压制线101的缠绕角度与所述碳纤维电极12的缠绕角度相同。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使得所述压制线101能够可靠地压制在所述碳纤维电极12外部,有效抑制毛刺的产生,同时也可避免影响碳纤维电极12的正常放电。
具体地,所述压制线101紧压在碳纤维电极12外,且两端分别至少多出一圈,多出的一圈直接缠绕固定在绝缘层13外部,并通过粘接剂或者胶水或者粘胶带粘接固定在内电极11上,以保证压制线101能够稳定固定在电极上不会脱落,从而牢靠地压制在碳纤维电极12外。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优选为还包括与内电极11相串联的第一限流电阻31;和/或与筒状电极4相串联的第二限流电阻32。限流电阻有利于防止电弧放电的产生,使螺旋电极1与筒状电极4之间产生良好的辉光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可选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生单元。发生单元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净化环境的范围和空气的质量来进行调整。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发生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依次间隔设置。每个发生单元包括一个筒状电极4和对应设置的一个螺旋电极1组。每个螺旋电极1组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螺旋电极1。多个发生单元能够对空气进行较为彻底的净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了实施例1中所涉及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
综上所述,实施例1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和实施例2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在螺旋电极1和筒状电极4之间产生空间上的辉光放电,大大增大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放电面积,扩大了等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的净化范围,有助于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旋电极(1),包括内电极(11)、包裹在所述内电极(11)外的绝缘层(13)以及螺旋缠绕在所述绝缘层(13)外的碳纤维电极(12),所述内电极(11)适于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碳纤维电极(12)适于接地;
筒状电极(4),其环绕所述螺旋电极(1)设置,所述筒状电极(4)与所述螺旋电极(1)的间距为L,L≤5mm,所述筒状电极(4)适于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筒状电极(4)上形成有通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电极(4)为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金属网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电极(1)还包括压制线(101),其螺旋缠绕在所述绝缘层(13)上且压在所述碳纤维电极(12)上,所述压制线(101)与所述碳纤维电极(12)的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线(101)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电极(12)包括n根碳纤维丝,20≤n≤1500。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内电极(11)相串联的第一限流电阻(31);和/或,
与所述筒状电极(4)相串联的第二限流电阻(32)。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11)为镀银铜丝。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3)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发生单元,每个所述发生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筒状电极(4)和对应设置的一个螺旋电极组,每个所述螺旋电极组包括多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所述螺旋电极(1)。
10.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100)。
CN202210475848.4A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Pending CN114900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848.4A CN11490094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848.4A CN11490094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945A true CN114900945A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8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5848.4A Pending CN114900945A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09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4487A (zh) * 2023-02-16 2023-03-31 浙大城市学院 基于针式协同双螺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4487A (zh) * 2023-02-16 2023-03-31 浙大城市学院 基于针式协同双螺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管
US11895764B1 (en) * 2023-02-16 2024-02-06 Hangzhou City University Needle-based synergistic double helix 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ing tub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07155A1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CN217216979U (zh) 一种碳纤维螺旋电极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WO2023207140A1 (zh) 碳纤维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1835336A (zh) 一种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WO1992006917A1 (en) Active-species generator using covered small-gage wire electrode
WO2020248566A1 (zh) 等离子体杀菌消毒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17216983U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US202103941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ifying engine exhaust by using ozone
CN114900945A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JPWO2011002006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素子
CN217216981U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17216980U (zh) 一种螺旋电极及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4900944A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WO2023207141A1 (zh) 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17216982U (zh)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CN215086058U (zh) 气态污染物的去除结构、放电结构及气体净化装置
CN215507292U (zh) 气态污染物的去除结构、放电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装置
CN114760744A (zh)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3117468A (zh) 气态污染物的去除结构、放电结构及气体净化装置
CN113145307A (zh) 气态污染物的去除结构、放电结构以及气体净化装置
CN116981148A (zh) 半导体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08339379A (zh) 基于电磁感应耦合双介质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装置
CN114364113A (zh) 一种放电电极结构和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CN117015126A (zh) 碳纤维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116546714A (zh) 碳纤维螺旋电极、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和空气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