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5409B -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5409B
CN114895409B CN202210468739.XA CN202210468739A CN114895409B CN 114895409 B CN114895409 B CN 114895409B CN 202210468739 A CN202210468739 A CN 202210468739A CN 114895409 B CN114895409 B CN 114895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inlet
outlet
targe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8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5409A (zh
Inventor
朱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8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5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其中,一种散热光模块,包括:冷却器件和发热器件,其中,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冷却器件上,所述冷却器件为注有冷却液体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本方案可以保证光模块散热效果更佳、散热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光模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module)是一种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电转换模块。其中,发送端可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送;接收端可以将通过光纤接收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随着信号传输功率的上升,光模块散热至关重要。
相关技术中,通过风冷方式实现光模块散热。具体的,在光模块上安装风冷散热器,发热器件将热量传递给光模块上盖,光模块的上盖将热量传递给风冷散热器。这样,热量需要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导致热阻过大,散热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提供散热效果更佳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本说明书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同时涉及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以及一种计算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包括:
冷却器件和发热器件,其中,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冷却器件上,所述冷却器件为注有冷却液体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可选地,所述冷却器件为所述散热光模块的上盖。
可选地,所述散热光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冷却器件连接的导向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还与进出液结构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在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时,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和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所述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包括:
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包括:
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包括:
吸热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散热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包括:
器件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注液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光模块。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包括:冷却器件和发热器件,其中,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冷却器件上,所述冷却器件为注有冷却液体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这样,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例图;
图2是一种笼子内的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侧视示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首先,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的名词术语进行解释。
光模块(optical module):一种用于实现光信号与电信息号相互转化的一体模块。示例性的,光模块可以包括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等器件。其中,光电子器件可以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简单地说,光模块可以通过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送光信号,接收端可以把通过光纤传入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散热器:用于进行光模块散热的结构。
笼子(Cage):作为光模块安装约束的外壳结构。
热阻: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当热量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时,界面本身对热流呈现出明显的热阻,称为接触热阻。
快接接头:也可以称为快速接头,一种不需要工具就能实现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接头。示例性的,快接接头可以通过插拔方式实现两个管路间的连通或断开。用于解决两种散热结构对接的插拔装置。
冷却器件:空腔内灌注液体的结构的器件,例如,可以表现为光模块的上盖。
在具体应用中,信号的传输带宽要求不断增长,对应网络速率持续攀升。例如,200G传输带宽的网络中单个光模块功率6W左右,400G传输带宽的网络中单个光模块功耗在12W左右,800G传输带宽的网络中单个光模块功耗会超过20W左右,1.6T传输带宽的网络中单个光模块功耗更是达到40W左右。持续上升的光模块功耗,使得风冷散热已经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浸没液冷虽然成本低,设计简单,但是需要将光模块改装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基础设施和机房,因此只有少数情况下可以应用,无法大规模应用。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指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图1所示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例图为例,对相关技术中的光模块结构进行介绍。参见图1:一种单个的散热光膜块可以包括:安装载体上的电光转换器和光接收组件,光接收组件为发热器件,因此,可以在光接收组件上安装导热片。并且,所述载体相邻的另一载体上可以安装微控制器和激光驱动器。上盖可以覆盖所述两个载体上的各器件。这样,从电光转换器输出的即为光信号,进入激光驱动器的即为电信号。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片传导至上盖上。在上盖为导热材质的情况下,例如上盖为金属,上盖表面散发热量,实现散热。这样即风冷散热,热量需要经过导热片和上盖两个固体表面,因此,散热效果不佳。并且,风冷散热效率低。
在一种情况中,光模块可以通过笼子安装在电路板上,此时,为了实现散热,需要在笼子上额外增加散热器。为了便于理解,参见图2所示一种笼子内的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侧视示例图:散热光模块可以包括上盖housing,安装在第一电路板上的光接收组件Rosa和驱动Driver。其中,光接收组件和驱动为发热器件。该光模块的尾部与笼子中的光模块连接器connector连接,从而将光模块与笼子Cage连接,笼子Cage安装在第二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对光模块的固定。具体的,光模块插入笼子,光模块后端和光模块连接器可以自动导向对齐;为了实现散热,发热器件和驱动接触光模块的上盖,上盖接触散热器heat sink。其中,散热器通过风冷方式散热。这样,发热器件的热量传递到上盖,再传递到散热器散热,导致传热路径长,热阻大,散热效果不佳。并且,这样属于风冷散热,效率低。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散热光模块,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以及一种计算设备,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散热光模块300,具体可以包括:
冷却器件302和发热器件304,其中,所述发热器件304贴附在所述冷却器件302上,所述冷却器件302为注有冷却液体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304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器件为所述散热光模块的上盖。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热光模块30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冷却器件302连接的导向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还与进出液结构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在与所述散热光模块300连接时,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这样,通过导向组件可以引导光模块快速插入进出液结构中,更加便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所示: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402和连接器404,其中,所述防护罩402的目标侧4021允许所述冷却器件302的空腔结构的开口3021通过,所述目标侧4021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500连接,所述连接器404安装在所述目标侧4021的内表面处,所述连接器404实现所述冷却器件302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这样,通过导向组件可以引导光模块快速插入进出液结构中,更加便捷。并且,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402和连接器404,可以保证散热光模块的安装与保护,以及导向组件与散热光模块的准确连接。示例性的,参见图5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所示:进出液结构500可以包括进出水口5001;进出液结构500与冷却器件302之间可以通过快速接头3021连接。另外,散热管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500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示例性的,参见图6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俯视示意图所示:多个散热光模块包括:光模块1、光模块2以及光模块3,光模块1的出液口即为第一出液口,光模块3的进液口即为第一进液口。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光模块1的进液口、光模块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光模块3的出液口连接。这样,进出液结构500只需第二出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即可实现对三个光模块中冷却液体的进出液控制。这样,当存在多个散热光模块时,多个散热光模块可共用一块冷盖,被共用的冷盖只需要一个入水口和一个进水口,节省成本。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回形空腔结构可以实现对吸收有热量的液体和未吸收热量的液体的流动路径分离,保证散热效果更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快速接头具有防止泄露的效果,因此,可以保证在插拔连接的情况下无冷却液体泄露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其中,第一快速接头和第二快速接头均为指定连接方式连接,这样,可以通过一体化的进出液结构实现冷却液体流动,无需分别连接两个结构,提高便捷性。
示例性的,参见图7所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光模块的结构俯视示意图:散热光模块300插入笼子400后,光模块结构确保和连接器404connector自动导向对齐;所述自动导向对齐功能,可以引导快接接头对齐插入笼子400尾部连接的进出液结构500;进出液结构500内的冷却液体,通过快速接头3021进入光模块的冷却器件302例如金属空腔;液体流动带走光模块发热器件例如Rosa和Driver的热量。液体从进出液结构500进水口流入,通过快接接头进入光模块冷却器件302,在冷却器件302的空腔内流动,吸收热流后,通过进出液结构500出水口流出。这样,Rosa和Driver热量传递给冷却器件302内液体,传热路径短,散热效果更优。快速接头3021和冷却器件302可以为一体结构,快接接头安装在空腔housing尾部,用于对接尾部的水冷盖装置,支持盲插以及防漏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无需对光模块安装方式作任何改变,光模块插拔方便,光模块插拔过程中,快接接头确保无液体泄露,可安全运行。
与所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光模块散热方法实施例,图8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光模块散热方法,应用于所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包括如下步骤:
S802,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S804,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热光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冷却器件连接的导向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还与进出液结构连接;
通过将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热光模块,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和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所述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光模块散热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所述的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光模块散热方法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与所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实施例,图9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902,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S904,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S906,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导向组件;
将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冷却器件以及进出液结构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在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时,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导向组件,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的防护罩和连接器;
将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
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安装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相应地,在所述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之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以及导通槽的进出液结构,其中,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
将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将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得散热光模块,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将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获得散热光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将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与所述的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与所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光模块散热装置实施例,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应用于如所述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光模块,该装置包括:
吸热模块1002,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散热模块1004,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模块,别配置为:
通过将导向组件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其中,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冷却器件以及进出液结构分别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热光模块,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和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所述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与所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实施例,图1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包括:
器件获取模块1102,被配置为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注液模块1104,被配置为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连接模块1106,被配置为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通过与光模块的发热器件接触的空腔结构以及该空腔结构中冷却液体的流动,可以实现对光模块散热,从而保证无需按照从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到风冷散热器的传热路径进行散热。因此,热量无需流过两个相接触的固体的交界面,可以保证热阻更小,散热效果更佳。并且,冷却液体的流动进行散热可以保证散热效率更高。并且,空腔结构为光模块自身的上盖,因此,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结构,具有成本更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器件为所述散热光模块的上盖。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器件获取模块1102,还配置为:
获取导向组件;
将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冷却器件以及进出液结构分别连接,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在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时,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器件获取模块1102,进一步配置为:
获取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的防护罩和连接器;
连接模块1106,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
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安装所述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相应地,连接模块1106,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之后,获取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以及导通槽的进出液结构,其中,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
将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将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器件获取模块1102,进一步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将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获得散热光模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器件获取模块1102,进一步配置为:
将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将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的技术方案与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所述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图1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12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散热光模块1210。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200的所述部件与图12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12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12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12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所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所述的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所述散热光模块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所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所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散热光模块,包括:
冷却器件和发热器件,其中,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冷却器件上,所述冷却器件为注有冷却液体的空腔结构,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光模块,所述冷却器件为所述散热光模块的上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光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冷却器件连接的导向组件,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还与进出液结构连接;
所述导向组件在与所述散热光模块连接时,引导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一侧开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光模块,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防护罩和连接器,其中,所述防护罩的目标侧允许所述空腔结构的开口通过,所述目标侧的外表面与所述进出液结构连接,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目标侧的内表面处,所述连接器实现所述冷却器件与所述导向组件的连接。
5.一种光模块散热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包括:
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6.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方法,包括:
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7.一种光模块散热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光模块,包括:
吸热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冷却器件吸收所述散热光模块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将所述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却器件的空腔结构所容纳的冷却液体中;
散热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冷却液体的流动,对所述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8.一种散热光模块制造装置,包括:
器件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具有空腔结构的冷却器件、以及发热器件;
注液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冷却器件注入冷却液体,获得目标冷却器件;
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发热器件贴附在所述目标冷却器件上,获得散热光模块,其中,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流动对所述空腔结构从所述发热器件吸收的热量进行散发;
所述空腔结构为包含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回形空腔结构;
各第一进液口中的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及各第一出液口中的目标第一出液口,分别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以及第二出液口连接;
所述进出液结构中设置有导通槽,所述导通槽位于所述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之间,所述导通槽的各开口与各流通口一一对应连接,其中,所述各流通口包括:除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以外的各第一进液口、以及除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以外的各第一出液口;
所述目标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所述目标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快速接头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进出液结构的第二进液口按照指定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进出液结构的第二出液口按照所述指定连接方式连接。
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光模块。
CN202210468739.XA 2022-04-29 2022-04-29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Active CN114895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8739.XA CN114895409B (zh) 2022-04-29 2022-04-29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8739.XA CN114895409B (zh) 2022-04-29 2022-04-29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5409A CN114895409A (zh) 2022-08-12
CN114895409B true CN114895409B (zh) 2023-12-19

Family

ID=82720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8739.XA Active CN114895409B (zh) 2022-04-29 2022-04-29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540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6956A (zh) * 2019-04-25 2019-08-20 东南大学 一种光模块的内部热输运微结构
US10539753B1 (en) * 2018-10-31 2020-01-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quid-cooled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669B (zh) * 2015-11-20 2019-04-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组件及通信设备
CN112180519B (zh) * 2019-07-01 2022-09-1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收发器散热模块
US20210112683A1 (en) * 2019-10-15 2021-04-15 Ciena Corporation Liquid cooling high-density pluggable modules for a network element
US20210325616A1 (en) * 2020-04-17 2021-10-21 Adtran, Inc. Pluggable optical module cage for fixed heat sin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9753B1 (en) * 2018-10-31 2020-01-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quid-cooled assembly
CN110146956A (zh) * 2019-04-25 2019-08-20 东南大学 一种光模块的内部热输运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5409A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1285B2 (en) Method of cooling stacked, pluggable optical transceivers
US11333838B2 (en) Cooling apparatus for pluggable modules
US10365445B2 (en) Optical modules integrated into an IC package of a network switch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xtend on different planes
CN108336526B (zh) 具有热表面的连接器系统
US10368464B2 (en) Thermal solution for transceiver module
US8509622B2 (en)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46936A2 (en) Visual indicator device and heat sink for input/output connectors
US8755179B2 (en) Thermal interposer liquid cooling system
AU2020364215A1 (en) Heat transfer in optical transceiver
CN21330259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03837947A (zh) 用于耗散光学通信模块中的热的方法及系统
US20200113077A1 (en) Network cabinet module
US20140329405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for optoelectronic systems
US20200006884A1 (en) Flexible Liquid-Cooling Assembly for High-Power Pluggable Connectors
US20170164511A1 (en) Pluggable connector and unitary housing shell configured to transfer thermal energy of the pluggable connector
CN109031550A (zh) 一种光模块
WO2022100106A1 (zh) 可插拔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散热系统和制造方法
CN114895409B (zh) 散热光模块以及光模块散热方法
CN110060966B (zh) 光模块
US71284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o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417451B2 (en) Magnetic blocks for thermally coupling cooling component and heat spreader
US11579668B2 (en) Multipoint contact conduction cooling of a removable device
Kurata et al. Performance of optical IOCore miniature silicon photonic transceiver in immersion cooling environment
CN217389315U (zh) 一种域控制器
CN217332937U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