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2978A -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2978A
CN114892978A CN202210303148.7A CN202210303148A CN114892978A CN 114892978 A CN114892978 A CN 114892978A CN 202210303148 A CN202210303148 A CN 202210303148A CN 114892978 A CN114892978 A CN 114892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mould
outside
fixed mounting
civi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31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忠
苏立洁
陶琼珍
陈玲媚
严明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ijian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ijian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ijian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ijian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31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2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2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建基模领域,具体的说是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该工艺具体为:S1:将基膜定型用的模具取出,再将模具的侧板按顺序放置在地面上,之后将模具所有侧板竖直放置,让侧板中部围成一个四周密封的空间;S2:使用固定装置将若干个侧板进行围绕固定,固定结束后,将混凝土从模具的顶端向中心倒入,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固定装置和侧板即可得到定型的混凝土基模;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为长的场合,就无需人工使用传统的固定装置,在模具的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将模具进行固定,直接使用驱动车即可让固定带层层擦缠绕在模具的外侧,不仅保证了模具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过程简单快速。

Description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建基模领域,具体的说是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
在工程建造中一般混凝土作为主要原料,将混凝度导入设计好的模具内进行定型,进而可以制造处需要的基模。
公开号为CN108035545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土建基模固定夹具,具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接头,接头两侧的基座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限位调节孔,顶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旋接有丝杆,丝杆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端固定设置有左夹板,右端设置有导向插口,所述接头位于导向插口内,所述导向插口对称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导向槽。
现有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当模具较长较大时,在固定模具时需要人工将夹具一一固定在模具的外侧,不仅很消耗时间,且拆除过程也比较复杂。
为此,本发明提供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该工艺具体为:
S1:将基膜定型用的模具取出,再将模具的侧板按顺序放置在地面上,之后将模具所有侧板竖直放置,让侧板中部围成一个四周密封的空间;
S2:使用固定装置将若干个侧板进行围绕固定,固定结束后,将混凝土从模具的顶端向中心倒入,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固定装置和侧板即可得到定型的混凝土基模;
S3:配合固定装置中驱动车、吸气扇、缠绕架和固定带的设置,让固定带全面缠绕在模具侧板的外侧,从而将模具牢牢固定,在大型模具的固定作业中,不仅操作方便同时效率很高;
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为长的场合,就无需人工使用传统的固定装置,在模具的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将模具进行固定,直接使用驱动车即可让固定带层层擦缠绕在模具的外侧,不仅保证了模具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过程简单快速。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驱动车和固定带,所述驱动车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延伸箱,所述延伸箱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延伸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气扇,所述驱动车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缠绕架,所述固定带的一端绕过缠绕架的中部,工作时,当模具立起来后,将驱动车放在模具的侧面并稍稍向下倾斜,启动吸气扇,让驱动车的底端产生吸力,让驱动车可以在模具的侧面移动,操作员在模具的顶端将固定带一端在缠绕架的外侧缠绕一圈后,再将固定带的一端与模具顶端固接,启动驱动车在模具外侧座向下的螺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固定带在模具的外侧进行层层缠绕,可以将模具稳定的固定住,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大较长时,就无需人工将固定夹板自上而下一一固定在模具的外侧,不仅大大节省了固定时间,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同时后续拆除时,只需从顶端将固定带解开即可快速拆除,进一步加快了施工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车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所述空心槽和延伸箱连通,所述驱动车的前端设置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与驱动车转动连接,所述延长管的一端与空心槽的内侧连通,所述转杆与驱动车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工作时,启动排气扇向外排气,使得空心槽内侧产生吸力,不仅可以加强延伸箱的吸力,同时可以对延长管的内侧提供吸力和负压,在驱动车越过模具的转角时,配合扭簧的设置,让延长管向下转动,使得延长管的端部会接触到转变后的模具侧面,并吸附住模具,通过此种设置,可以降低驱动车经过转角时吸力减弱,使得驱动车和模具连接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驱动车在模具外侧的稳定爬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延长管远离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盘,所述吸气盘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吸气盘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且延伸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垫,工作时,配合吸气盘的设置,使得延长管端部面积增大,根据吸力等于负压乘吸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吸力,同时其外侧的弧形设置,可以让延长管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降低遇到阻碍时产生的阻力,而延伸箱底端的摩擦垫,可以降低吸力向四周扩散,保证驱动车可以稳定在模具外侧移动。
优选的,所述缠绕架的中部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缠绕架呈分段式设置,两段缠绕架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缠绕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缠绕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长杆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长杆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位于两段缠绕架的缝隙之间,且长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摩擦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凸起,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设置有阻力组件,工作时,配合缠绕架的结构设置,随着和固定带的转动,会带动摩擦盘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会带动阻力组件运动,阻挡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会给固定带提供阻力,可以在驱动车运行一段时间后,给固定带提供高额摩擦力,此时驱动车继续向前前进,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将前面缠绕的固定带紧一紧,进而保证了固定带在模具外侧稳定缠绕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阻力组件包括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与缠绕架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制块,所述缠绕架的外侧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位于限制块的下方,工作时,随着第一齿轮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齿轮和限制块转动,配合使得限制块在转动到底端时,会脱出孔槽与固定带接触,且和固定带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很好的限制住固定带,让固定带移动受阻,此时用驱动车的动力可以紧一紧前面缠绕的固定带,且通过此种设置,无需耗费其他能源,也无需其他人操作,即可实现自动紧固定带的效果,随着驱动车的缓慢移动,摩擦盘会继续转动,直到限制块旋转进入缠绕架内侧为止。
优选的,所述限制块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限制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块,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工作时,由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使得传动过程为减速增力运动,进而保证了限制块的稳定旋转效果,同时配合摩擦块的设置,可以增加接触摩擦力,且弹性材料设置,可以降低接触过程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摩擦块的外侧呈弧形设置,所述限制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外侧呈弧形设置,工作时,配合摩擦块和顶块的结构设置,当固定带和摩擦块接触时,会将弹性的摩擦块向一侧推,使得摩擦块推挤在顶块的外侧,由于顶块为固体材料,从而可以很好与固定带接触,利用较大的摩擦力减缓固定带的移动速度,且通过此种方式,让摩擦力渐渐增大,不仅可以很好的限制固定带,同时进一步减少对固定带的损伤。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弹性材料设置,所述固定带的内侧为空心设置,所述固定带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条,且稳定条与固定带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弯曲条,所述弯曲条和稳定条均为弹性金属材料,所述稳定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增固块,所述增固块为吸水材料,工作时,当驱动车移动到最低端时,将固定带切断,同时可以向内灌入液体,可以让固定带膨胀,让模具密封的更加紧实,同时固定带内侧的增固块也可以吸水膨胀,外加金属材料的弯曲条和稳定条,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带的强度,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模具牢固捆绑。
优选的,所述摩擦垫包括若干个弹性金属条,所述金属条呈“8”形设置,所述金属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挡毛刷,若干个所述金属条呈向外张开状设置,工作时,配合开口状金属条的设置,金属条与模具的外侧接触,可以清除模具外侧灰尘等异物,降低异物被吸入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而阻挡毛刷可以封闭内空间,让吸力有效的作用在模具上,让驱动车稳定爬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通过驱动车和吸气扇的配合,让驱动车可以在垂直的侧板表面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带自上而下缠绕在侧板的外侧,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为长的场合,就无需人工使用传统的固定装置,在模具的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将模具进行固定,直接使用驱动车即可让固定带层层擦缠绕在模具的外侧,不仅保证了模具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过程简单快速。
2.本发明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通过延长管的设置,可以降低驱动车经过转角时吸力减弱,使得驱动车和模具连接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驱动车在模具外侧的稳定爬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缠绕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带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摩擦垫的侧视图;
图中:1、驱动车;2、空心槽;3、排气扇;4、延伸箱;5、吸气扇;6、摩擦垫;7、缠绕架;8、固定带;9、转杆;10、延长管;11、吸气盘;12、连接架;13、摩擦盘;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连动杆;19、限制块;20、摩擦块;21、顶块;22、弯曲条;23、稳定条;24、增固块;25、阻挡毛刷;26、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该工艺具体为:
S1:将基膜定型用的模具取出,再将模具的侧板按顺序放置在地面上,之后将模具所有侧板竖直放置,让侧板中部围成一个四周密封的空间;
S2:使用固定装置将若干个侧板进行围绕固定,固定结束后,将混凝土从模具的顶端向中心倒入,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固定装置和侧板即可得到定型的混凝土基模;
S3:配合固定装置中驱动车1、吸气扇5、缠绕架7和固定带8的设置,让固定带8全面缠绕在模具侧板的外侧,从而将模具牢牢固定,在大型模具的固定作业中,不仅操作方便同时效率很高;
驱动车1和吸气扇5的配合,让驱动车1可以在垂直的侧板表面进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带8自上而下缠绕在侧板的外侧,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为长的场合,就无需人工使用传统的固定装置,在模具的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将模具进行固定,直接使用驱动车1即可让固定带8层层擦缠绕在模具的外侧,不仅保证了模具的稳定性,同时操作过程简单快速。
如图2所示,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适用于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驱动车1和固定带8,所述驱动车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延伸箱4,所述延伸箱4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延伸箱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气扇5,所述驱动车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缠绕架7,所述固定带8的一端绕过缠绕架7的中部,工作时,当模具立起来后,将驱动车1放在模具的侧面并稍稍向下倾斜,启动吸气扇5,让驱动车1的底端产生吸力,让驱动车1可以在模具的侧面移动,操作员在模具的顶端将固定带8一端在缠绕架7的外侧缠绕一圈后,再将固定带8的一端与模具顶端固接,启动驱动车1在模具外侧座向下的螺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固定带8在模具的外侧进行层层缠绕,可以将模具稳定的固定住,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大较长时,就无需人工将固定夹板自上而下一一固定在模具的外侧,不仅大大节省了固定时间,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同时后续拆除时,只需从顶端将固定带8解开即可快速拆除,进一步加快了施工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车1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2,所述空心槽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3,所述空心槽2和延伸箱4连通,所述驱动车1的前端设置有延长管10,所述延长管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杆9,所述转杆9与驱动车1转动连接,所述延长管10的一端与空心槽2的内侧连通,所述转杆9与驱动车1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工作时,启动排气扇3向外排气,使得空心槽2内侧产生吸力,不仅可以加强延伸箱4的吸力,同时可以对延长管10的内侧提供吸力和负压,在驱动车1越过模具的转角时,配合扭簧的设置,让延长管10向下转动,使得延长管10的端部会接触到转变后的模具侧面,并吸附住模具,通过此种设置,可以降低驱动车1经过转角时吸力减弱,使得驱动车1和模具连接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驱动车1在模具外侧的稳定爬行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延长管10远离转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盘11,所述吸气盘1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吸气盘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且延伸箱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垫6,工作时,配合吸气盘11的设置,使得延长管10端部面积增大,根据吸力等于负压乘吸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吸力,同时其外侧的弧形设置,可以让延长管10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降低遇到阻碍时产生的阻力,而延伸箱4底端的摩擦垫6,可以降低吸力向四周扩散,保证驱动车1可以稳定在模具外侧移动。
如图3所示,所述缠绕架7的中部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缠绕架7呈分段式设置,两段缠绕架7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缠绕架7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缠绕架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2,所述长杆与连接架12转动连接,所述长杆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摩擦盘13,所述摩擦盘13位于两段缠绕架7的缝隙之间,且长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5,所述摩擦盘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凸起,所述第一齿轮15的外侧设置有阻力组件,工作时,配合缠绕架7的结构设置,随着和固定带8的转动,会带动摩擦盘13和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会带动阻力组件运动,阻挡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会给固定带8提供阻力,可以在驱动车1运行一段时间后,给固定带8提供高额摩擦力,此时驱动车1继续向前前进,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将前面缠绕的固定带8紧一紧,进而保证了固定带8在模具外侧稳定缠绕的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阻力组件包括连动杆17,所述连动杆17与缠绕架7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制块19,所述缠绕架7的外侧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位于限制块19的下方,工作时,随着第一齿轮15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齿轮16和限制块19转动,配合使得限制块19在转动到底端时,会脱出孔槽与固定带8接触,且和固定带8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很好的限制住固定带8,让固定带8移动受阻,此时用驱动车1的动力可以紧一紧前面缠绕的固定带8,且通过此种设置,无需耗费其他能源,也无需其他人操作,即可实现自动紧固定带8的效果,随着驱动车1的缓慢移动,摩擦盘13会继续转动,直到限制块19旋转进入缠绕架7内侧为止。
如图3所示,所述限制块19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限制块1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块20,所述第二齿轮16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5的直径,工作时,由于第二齿轮16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5的直径,使得传动过程为减速增力运动,进而保证了限制块19的稳定旋转效果,同时配合摩擦块20的设置,可以增加接触摩擦力,且弹性材料设置,可以降低接触过程的损伤。
如图3所示,所述摩擦块20的外侧呈弧形设置,所述限制块1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块21,所述顶块21的外侧呈弧形设置,工作时,配合摩擦块20和顶块21的结构设置,当固定带8和摩擦块20接触时,会将弹性的摩擦块20向一侧推,使得摩擦块20推挤在顶块21的外侧,由于顶块21为固体材料,从而可以很好与固定带8接触,利用较大的摩擦力减缓固定带8的移动速度,且通过此种方式,让摩擦力渐渐增大,不仅可以很好的限制固定带8,同时进一步减少对固定带8的损伤。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带8为弹性材料设置,所述固定带8的内侧为空心设置,所述固定带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条23,且稳定条23与固定带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弯曲条22,所述弯曲条22和稳定条23均为弹性金属材料,所述稳定条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增固块24,所述增固块24为吸水材料,工作时,当驱动车1移动到最低端时,将固定带8切断,同时可以向内灌入液体,可以让固定带8膨胀,让模具密封的更加紧实,同时固定带8内侧的增固块24也可以吸水膨胀,外加金属材料的弯曲条22和稳定条23,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带8的强度,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模具牢固捆绑。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摩擦垫6包括若干个弹性金属条26,所述金属条26呈“8”形设置,所述金属条2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挡毛刷25,若干个所述金属条26呈向外张开状设置,工作时,配合开口状金属条26的设置,金属条26与模具的外侧接触,可以清除模具外侧灰尘等异物,降低异物被吸入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而阻挡毛刷25可以封闭内空间,让吸力有效的作用在模具上,让驱动车1稳定爬行。
工作时,当模具立起来后,将驱动车1放在模具的侧面并稍稍向下倾斜,启动吸气扇5,让驱动车1的底端产生吸力,让驱动车1可以在模具的侧面移动,操作员在模具的顶端将固定带8一端在缠绕架7的外侧缠绕一圈后,再将固定带8的一端与模具顶端固接,启动驱动车1在模具外侧座向下的螺旋运动,进而可以带动固定带8在模具的外侧进行层层缠绕,可以将模具稳定的固定住,通过此种设置,在遇到模具较大较长时,就无需人工将固定夹板自上而下一一固定在模具的外侧,不仅大大节省了固定时间,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同时后续拆除时,只需从顶端将固定带8解开即可快速拆除,进一步加快了施工效率;工作时,启动排气扇3向外排气,使得空心槽2内侧产生吸力,不仅可以加强延伸箱4的吸力,同时可以对延长管10的内侧提供吸力和负压,在驱动车1越过模具的转角时,配合扭簧的设置,让延长管10向下转动,使得延长管10的端部会接触到转变后的模具侧面,并吸附住模具,通过此种设置,可以降低驱动车1经过转角时吸力减弱,使得驱动车1和模具连接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驱动车1在模具外侧的稳定爬行的效果;工作时,配合吸气盘11的设置,使得延长管10端部面积增大,根据吸力等于负压乘吸附面积,进而可以增大吸力,同时其外侧的弧形设置,可以让延长管10的移动过程更加顺畅,降低遇到阻碍时产生的阻力,而延伸箱4底端的摩擦垫6,可以降低吸力向四周扩散,保证驱动车1可以稳定在模具外侧移动;工作时,配合缠绕架7的结构设置,随着和固定带8的转动,会带动摩擦盘13和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会带动阻力组件运动,阻挡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会给固定带8提供阻力,可以在驱动车1运行一段时间后,给固定带8提供高额摩擦力,此时驱动车1继续向前前进,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将前面缠绕的固定带8紧一紧,进而保证了固定带8在模具外侧稳定缠绕的效果;工作时,随着第一齿轮15的转动,会带动第二齿轮16和限制块19转动,配合使得限制块19在转动到底端时,会脱出孔槽与固定带8接触,且和固定带8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很好的限制住固定带8,让固定带8移动受阻,此时用驱动车1的动力可以紧一紧前面缠绕的固定带8,且通过此种设置,无需耗费其他能源,也无需其他人操作,即可实现自动紧固定带8的效果,随着驱动车1的缓慢移动,摩擦盘13会继续转动,直到限制块19旋转进入缠绕架7内侧为止;工作时,由于第二齿轮16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5的直径,使得传动过程为减速增力运动,进而保证了限制块19的稳定旋转效果,同时配合摩擦块20的设置,可以增加接触摩擦力,且弹性材料设置,可以降低接触过程的损伤;工作时,配合摩擦块20和顶块21的结构设置,当固定带8和摩擦块20接触时,会将弹性的摩擦块20向一侧推,使得摩擦块20推挤在顶块21的外侧,由于顶块21为固体材料,从而可以很好与固定带8接触,利用较大的摩擦力减缓固定带8的移动速度,且通过此种方式,让摩擦力渐渐增大,不仅可以很好的限制固定带8,同时进一步减少对固定带8的损伤;工作时,当驱动车1移动到最低端时,将固定带8切断,同时可以向内灌入液体,可以让固定带8膨胀,让模具密封的更加紧实,同时固定带8内侧的增固块24也可以吸水膨胀,外加金属材料的弯曲条22和稳定条23,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带8的强度,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模具牢固捆绑;工作时,配合开口状金属条26的设置,金属条26与模具的外侧接触,可以清除模具外侧灰尘等异物,降低异物被吸入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而阻挡毛刷25可以封闭内空间,让吸力有效的作用在模具上,让驱动车1稳定爬行。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具体为:
S1:将基膜定型用的模具取出,再将模具的侧板按顺序放置在地面上,之后将模具所有侧板竖直放置,让侧板中部围成一个四周密封的空间;
S2:使用固定装置将若干个侧板进行围绕固定,固定结束后,将混凝土从模具的顶端向中心倒入,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固定装置和侧板即可得到定型的混凝土基模;
S3:配合固定装置中驱动车(1)、吸气扇(5)、缠绕架(7)和固定带(8)的设置,让固定带(8)全面缠绕在模具侧板的外侧,从而将模具牢牢固定,在大型模具的固定作业中,不仅操作方便同时效率很高。
2.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驱动车(1)和固定带(8),所述驱动车(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延伸箱(4),所述延伸箱(4)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延伸箱(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吸气扇(5),所述驱动车(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缠绕架(7),所述固定带(8)的一端绕过缠绕架(7)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车(1)的内侧开设有空心槽(2),所述空心槽(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排气扇(3),所述空心槽(2)和延伸箱(4)连通,所述驱动车(1)的前端设置有延长管(10),所述延长管(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杆(9),所述转杆(9)与驱动车(1)转动连接,所述延长管(10)的一端与空心槽(2)的内侧连通,所述转杆(9)与驱动车(1)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10)远离转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气盘(11),所述吸气盘(1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吸气盘(1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且延伸箱(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垫(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架(7)的中部呈圆柱形设置,所述缠绕架(7)呈分段式设置,两段缠绕架(7)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缠绕架(7)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缠绕架(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2),所述长杆与连接架(12)转动连接,所述长杆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摩擦盘(13),所述摩擦盘(13)位于两段缠绕架(7)的缝隙之间,且长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5),所述摩擦盘(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凸起,所述第一齿轮(15)的外侧设置有阻力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组件包括连动杆(17),所述连动杆(17)与缠绕架(7)转动连接,所述连动杆(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连动杆(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制块(19),所述缠绕架(7)的外侧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位于限制块(19)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19)的截面呈椭圆形设置,所述限制块(1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摩擦块(20),所述第二齿轮(16)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5)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0)的外侧呈弧形设置,所述限制块(1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顶块(21),所述顶块(21)的外侧呈弧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8)为弹性材料设置,所述固定带(8)的内侧为空心设置,所述固定带(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条(23),且稳定条(23)与固定带(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组弯曲条(22),所述弯曲条(22)和稳定条(23)均为弹性金属材料,所述稳定条(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增固块(24),所述增固块(24)为吸水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建基模施工工艺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垫(6)包括若干个弹性金属条(26),所述金属条(26)呈“8”形设置,所述金属条(26)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阻挡毛刷(25),若干个所述金属条(26)呈向外张开状设置。
CN202210303148.7A 2022-03-24 2022-03-24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4892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3148.7A CN114892978A (zh) 2022-03-24 2022-03-24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3148.7A CN114892978A (zh) 2022-03-24 2022-03-24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2978A true CN114892978A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15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3148.7A Pending CN114892978A (zh) 2022-03-24 2022-03-24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297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31509A1 (de) * 1982-08-25 1984-03-08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Spannvorrichtung fuer ein auf eine gurtrolle aufwickelbares gurtende eines sicherheitsgurtsystemes
DE4239454A1 (en) * 1991-11-25 1993-06-17 Construmat Ag Casing for concrete pillar - comprises bent wooden plate of high compression strength held in place by band wound round outside
JP2005329797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06945740A (zh) * 2017-02-24 2017-07-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腔吸附的轮腿结合式爬壁机器人
CN109591907A (zh) * 2019-01-30 2019-04-09 湖南达诺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墩检测用行走机构和行走方法
CN209826534U (zh) * 2019-01-24 2019-12-24 深圳市万萌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幕墙攀爬机械人
CN212255120U (zh) * 2020-07-17 2020-12-29 吉林大学 一种表面跨越式桥梁检测机器人
CN114158991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墙面清洗机器人及其在墙面进行清洁与移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31509A1 (de) * 1982-08-25 1984-03-08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Spannvorrichtung fuer ein auf eine gurtrolle aufwickelbares gurtende eines sicherheitsgurtsystemes
DE4239454A1 (en) * 1991-11-25 1993-06-17 Construmat Ag Casing for concrete pillar - comprises bent wooden plate of high compression strength held in place by band wound round outside
JP2005329797A (ja) * 2004-05-19 2005-12-02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06945740A (zh) * 2017-02-24 2017-07-1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腔吸附的轮腿结合式爬壁机器人
CN209826534U (zh) * 2019-01-24 2019-12-24 深圳市万萌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幕墙攀爬机械人
CN109591907A (zh) * 2019-01-30 2019-04-09 湖南达诺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墩检测用行走机构和行走方法
CN212255120U (zh) * 2020-07-17 2020-12-29 吉林大学 一种表面跨越式桥梁检测机器人
CN114158991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墙面清洗机器人及其在墙面进行清洁与移动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强;何芳;来小丽;: "钢带缠绕预应力两面顶模具及其制造技术",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no. 04, 15 August 2008 (2008-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9605B (zh) 一种楼层输送泵管快速支撑加固装置
CN112045745B (zh) 一种橡胶管连续等距切割机器人及其切割方法
CN110586592B (zh) 一种建筑用水泥桶高效清理装置
CN109779091B (zh) 一种柔性连接的装配式墙体
CN114892978A (zh) 土建基模施工工艺及其固定装置
CN115371171A (zh)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通风器
CN111421987A (zh) 一种木质雕塑木屑清除收集设备
CN2079968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网清洗装置
CN114832768B (zh) 一种波纹瓷质阶梯环
CN207032701U (zh) 扫雪装置及气膜建筑
CN113319755B (zh) 一种塑料管道加工时定位用夹具
CN213233046U (zh) 一种用于路面拼接的粘结料喷洒装置
CN212028486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减速机
CN112761363A (zh) 高稳定性建筑施工用具有伸缩结构的安装架
CN216460274U (zh) 一种用于遮阳棚的清洁机构
CN213792998U (zh) 一种用于空心丝杆的清洗装置
CN217594028U (zh) 一种氯化亚铜生产的过滤装置
CN210106334U (zh) 一种建筑墙体膨胀化学锚栓
CN114822311B (zh) 一种防大气腐蚀的管桁架钢构件
CN218655271U (zh) 一种筛网可调式气动绷装机
CN211169747U (zh) 一种汽车天窗维修装置
CN213540178U (zh) 一种具有排水结构的节能门窗
CN214939774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梁体养护的喷水装置
CN220258972U (zh) 一种钕铁硼表面渗镝用钕铁硼表面处理装置
CN213837026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气膜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