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4854A -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4854A
CN114884854A CN202210754059.4A CN202210754059A CN114884854A CN 114884854 A CN114884854 A CN 114884854A CN 202210754059 A CN202210754059 A CN 202210754059A CN 114884854 A CN114884854 A CN 114884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type
station server
gateway station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40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4854B (zh
Inventor
兰洋
刘波
郭燕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glian Xi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40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48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4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4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4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相对于通过人工比对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报文测试,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Description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卫星通信测试中,终端接入成功后,在分配的业务通道上,向信关站服务器发起业务申请,信关站服务器给终端分配业务时隙,使用网关通过空口FPGA基带帧传输给终端。信关站服务器调度周期内的时隙同时发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终端接收到分配的业务时隙时,可以进行业务作业。
信关站服务器通过报文完成主站方向接收板和终端调度,信关站服务器报文直接关系调度是否成果。所以需要对信关站服务器报文进行测试,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应用于信关站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所述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应用于信关站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所述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相对于通过人工比对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报文测试,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4-1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3的子步骤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的单元示意图。
图中:10-处理器;11-存储器;12-总线;13-通信接口;201-信息获取单元;202-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手工采集数据包进行接口测试,或者更改服务器的IP地址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接口测试。以上两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复杂度高且测试效率低,例如,手动比对接口报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工成本,且容易出现误操作和误记录,对测试人员的测试技能要求高,只能进行记录短时间的接口测试,对长时间的接口测试和正确性无法覆盖。而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接口测试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很难得到保障。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设备、电脑设备或其他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智能设备。请参照图1,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总线12。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过总线12连接,处理器10用于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 ,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存储器1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12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等。图1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12或一种类型的总线12。
存储器11用于存储程序,例如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对应的程序。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11中或固化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1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
可能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13。通信接口13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0连接。例如电子设备为信关站服务器,信关站服务器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3与终端(例如用户终端设备)和主站反向接收板通信连接。
信关站服务器、终端以及主站反向接收板组成TDMA系统。TDMA系统是指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要求互不重叠),每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终端)。系统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各个移动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主站反向接收板)发射信号(突发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台的信号而互不干扰。
应当理解的是,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电子设备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图1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具体的流程,请参考图2,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包括:S103和S104,具体阐述如下。
S103,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其中,第一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可选地,目标终端为第二类报文中的用户标识所对应的终端。不同终端对应的第二类报文不同,对于一个调度窗口,第二类报文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1,第一类报文的数量等于1。
S104,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应理解,在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类报文,主站反向接收板接收到第一类报文后,目标终端用于按照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进行作业,主站反向接收板用于依据第一类报文中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控制目标终端进行作业。作业可以但不限定于目标终端与主站反向接收板进行通信交互,或访问外网。
在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匹配且正确时,信关站服务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以可以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相对于通过人工比对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报文测试,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相对于通过人工比对或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报文测试,保障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图2的基础上,对于S104中的内容,如何获取报文测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3,S104包括:S104-1、S104-2、S104-3以及S104-4,具体阐述如下。
S104-1,确定每一个第二类报文是否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若任意一个第二类报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执行S104-4;若所有的第二类报文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执行S104-2。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表征目标终端在第二类报文和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一致。
应理解,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表示目标终端在第二类报文和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不一致。此时,目标终端进行作业时,会出现作业失败。所以,在任意一个第二类报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需要执行S104-4,定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
反之,若所有的第二类报文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执行S104-2,进一步判断报文是否满足其他条件。
S104-2,基于第一类报文确定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是否成立。若均成立,则执行S104-3;若任意一个不成立,则执行S104-4。
其中,第二预设条件表征第一类报文中任意两个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互不重叠,第三预设条件表征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按时间线先后排列,第四预设条件表征所有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未占用控制时隙和登录时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报文中任意两个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存在重叠,则可能导致作业时段冲突,影响正常作业进行。所以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需要认定为测试失败。若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在时间线上的排列顺序是混乱的或颠倒的,则会影响主站反向接收板的作业过程,所以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需要认定为测试失败。若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占用到控制时隙和登录时隙,则会影响主站反向接收板的作业过程,所以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时,需要认定为测试失败。
在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中任意一个不成立的情况下,则确定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在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则确定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
应理解,先执行S104-1,确定每一个第二类报文是否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在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基于第一类报文进行后续S104-2中预设条件的判断,不需要对多个第二类报文进行再处理,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S104-3,确定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
S104-4,确定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类报文还包括每一个时隙分配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第二类报文包括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于图3中S104-1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4,S104-1包括:S104-1A、S104-1B、S104-1C以及S104-1D,具体阐述如下。
S104-1A,基于目标终端的用户标识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
可选地,时隙分配信息可以包括每一个时隙开始时间、时隙数量以及时隙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解析第一类报文获得目标调度窗口内时隙总数量、时隙标识、用户标识、时隙类型、时隙波形号以及时隙开始时间等。时隙标识为时隙分配信息对应的标识,每一个时隙分配信息设置有对应的用户标识,从而可以基于目标终端的用户标识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
可选地,时隙标识表示时隙在调度窗口内的顺序或位置;用户标识表示时隙与用户的对应关系;时隙波形号表示对应时隙波形的调制方式;时隙类型表示对时隙内终端能够使用的功能;时隙开始时间为每一个时隙的开始时间。
可选地,通过解析第二报文获得目标终端在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例如,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包括:超帧数量、超帧号、帧号、BTU号、波形编码、目标终端的用户标识以及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个数。时隙个数为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的数量。当然地,第二类报文还可以包括每一个时隙开始时间。或者,可以基于超帧数量、超帧号、帧号、BTU号、波形编码以及时隙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每一个时隙开始时间。
S104-1B,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与目标终端在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S104-1C;若否,则执行S104-1D。
例如,通过遍历的方式,将用户终端A对应的第二类报文中每一个时隙分配信息与第一类报文中用户终端A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进行比对。若第二类报文中每一个时隙分配信息均能与第一类报文中用户终端A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比对成功,则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与目标终端在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一致,此时执行S104-1C;反之,则执行S104-1D。
S104-1C,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S104-1D,确定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在图2的基础上,关于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存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5,在S104之后,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还包括:S105,具体阐述如下。
S105,生成并存储测试日志信息。
其中,测试日志信息包括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在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的情况下,测试日志信息还包括不成立的预设条件和对应的报文。
例如,测试日志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终端A对应的第二类报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通过测试日志信息对测试结果进行存储,便于后续观察,对问题进行诊断。
请继续参考图5,关于如何生成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在S103之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还包括:S101和S102,具体阐述如下。
S101,在接收到终端传输的当前请求时隙后,基于时隙资源算法确定各个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
可选地,在用户终端接入完成后,终端登陆进入信关站服务器,信关站服务器可以给所有登陆的用户终端广播时隙表,用户终端接收到时隙表后,可以根据当前请求时隙,反馈给信关站服务器,信关站服务器按照时隙资源算法,给终端分配时隙,即确定各个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
可选地,当前请求时隙为终端所需要的带宽或上传速度。
S102,基于各个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生成并发送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
可选地,在生成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可以通过时隙分配表将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广播出去,或单独发送给与的终端。
可选地,终端接收到第二类报文后,在指定的时间发送数据。
在图2的基础上,对于S103中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6,S103包括:S103-1、S103-2以及S103-3,具体阐述如下。
S103-1,通过原始套接字在信关站服务器的网卡上抓取数据包。
S103-2,基于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主站反向接收板的地址以及第一类发送端口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以获取第一类报文。
其中,第一类发送端口为设定用于发送第一类报文的端口。
S103-3,基于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类发送端口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以获取第二类报文。
其中,第二类发送端口为设定用于发送第二类报文的端口。
可选地,通过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端口号进行过滤以获取并存储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第二类报文对应的源地址为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目标地址为终端的地址,端口号为发给终端的数据包所使用的端口的标号。第二类数据包对应的源地址为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目标地址为主站反向接收板的地址,端口号为发给主站反向接收板数据包所使用的端口的标号。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端口可以通过服务器配置文件提前配置。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进行信关站服务器接口和通信稳定性测试时,能够使得测试效率更高,同时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保障。无需依赖信关站服务器更改配置,可以进行长时间接口和稳定性测试,使得测试方法的灵活性更高;不会因与信关站通信的终端的数量较大,产生无法同时进行测试的问题,能够使得测试效率更高。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可选的,该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被应用于上文所述的电子设备。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
信息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第一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第二类报文为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202,用于基于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可选地,信息获取单元201可以执行上述的S103,处理单元202可以执行上述的S101、S102、S104以及S10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流程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以实现对应的技术效果。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程序,该计算机指令、程序在被读取并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内存、闪存、寄存器或者其结合等。
下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设备、电脑设备或其他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智能设备。该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可以实现上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总线12。处理器10可以是CPU。存储器11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10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关站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所述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的步骤,包括:
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类报文是否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表征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二类报文和所述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一致;
若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类报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
若均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则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确定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以及第四预设条件是否成立;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第一类报文中任意两个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互不重叠,所述第三预设条件表征所述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按时间线先后排列,所述第四预设条件表征所有终端在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未占用控制时隙和登录时隙;
在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中任意一个不成立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
在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均成立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成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报文还包括每一个时隙分配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类报文包括目标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
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类报文是否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
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与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二类报文中的时隙分配信息是否一致;
若是,则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若否,则确定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分配信息包括每一个时隙开始时间、时隙数量以及时隙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并存储测试日志信息,其中,所述测试日志信息包括所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在所述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为测试失败的情况下,所述测试日志信息还包括不成立的预设条件和对应的报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的步骤,包括:
通过原始套接字在所述信关站服务器的网卡上抓取数据包;
基于所述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所述主站反向接收板的地址以及第一类发送端口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第一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发送端口为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类报文的端口;
基于所述信关站服务器的地址、终端的地址以及第二类发送端口对抓取到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以获取所述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发送端口为设定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类报文的端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传输的当前请求时隙后,基于时隙资源算法确定各个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
基于各个终端对应的时隙分配信息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
8.一种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信关站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类报文和第二类报文,其中,所述第一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主站反向接收板的报文,所述第二类报文为所述信关站服务器传输给终端的报文,所述第一类报文包括目标调度窗口内所有的时隙分配信息,所述第二类报文包括对应目标终端在所述目标调度窗口内的时隙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类报文和所述第二类报文,获取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结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54059.4A 2022-06-30 2022-06-30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884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4059.4A CN114884854B (zh) 2022-06-30 2022-06-30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4059.4A CN114884854B (zh) 2022-06-30 2022-06-30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854A true CN114884854A (zh) 2022-08-09
CN114884854B CN114884854B (zh) 2022-09-16

Family

ID=82682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4059.4A Active CN114884854B (zh) 2022-06-30 2022-06-30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48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9906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高轨卫星宽带下信关站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56A (zh) * 2013-11-15 2014-02-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的dvb_rcs卫星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US20200358522A1 (en) * 2019-05-07 2020-11-12 Contec Co.,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atellite operation service
CN112425093A (zh) * 2018-06-28 2021-02-26 亚马逊科技公司 卫星天线地面站服务系统
US10959222B1 (en) * 2020-03-30 2021-03-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orchestration as a service
WO2021129633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21164579A1 (zh) * 2020-02-18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定时偏移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94984A (zh) * 2021-11-02 2021-12-14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站多机空地下行链路时隙空分复用分配系统
CN113922859A (zh) * 2020-07-09 2022-0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透明转发卫星的跳波束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100020A1 (zh) * 2020-11-16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漏洞测试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56A (zh) * 2013-11-15 2014-02-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的dvb_rcs卫星信道动态分配方法
CN112425093A (zh) * 2018-06-28 2021-02-26 亚马逊科技公司 卫星天线地面站服务系统
US20200358522A1 (en) * 2019-05-07 2020-11-12 Contec Co.,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atellite operation service
WO2021129633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21164579A1 (zh) * 2020-02-18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定时偏移量的方法及装置
US10959222B1 (en) * 2020-03-30 2021-03-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orchestration as a service
CN113922859A (zh) * 2020-07-09 2022-01-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透明转发卫星的跳波束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100020A1 (zh) * 2020-11-16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漏洞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794984A (zh) * 2021-11-02 2021-12-14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多站多机空地下行链路时隙空分复用分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环等: ""卫星通信信关站无线资源判定软件实现"", 《通信与广播电视》 *
曾孝平等: ""同步卫星多用户接入控制及切换的优化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祝婵婵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模拟实现"", 《无线电通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39906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高轨卫星宽带下信关站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639906B (zh) * 2024-01-26 2024-04-12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高轨卫星宽带下信关站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4854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ringoli et 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open software platforms for 5G prototyping
CN113300877B (zh) 一种网络切片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08401037B (zh) 用户终端和设备的绑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884854B (zh) 信关站服务器报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95133B (zh) 基于modbus协议的解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63377B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配网测试方法、系统
RU275810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9491889B (zh) Nfv中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11366B (zh) 测试系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1915A (zh) 一种网关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2422361A (zh) 一种交换机测试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8769929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多受控设备同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726586A (zh) 网络切片部署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875A (zh) 灵敏度测试方法、测试设备、测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422485B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300833A (zh) 车联网仿真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24598A (zh) 前传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656716B (zh) 一种协议模块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970322B (zh) 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5578A (zh) 一种cts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15150298B (zh) 虚拟网关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003549B (zh) 一种基于异构soc的5g射频单元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601887B (zh) 一种带外管理的方法、服务器、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2229669A1 (en)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bit length of an iq sample
CN116112943A (zh) 一种模拟通信系统及其部署方法、模拟通信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