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2835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2835A
CN114882835A CN202210668686.6A CN202210668686A CN114882835A CN 114882835 A CN114882835 A CN 114882835A CN 202210668686 A CN202210668686 A CN 202210668686A CN 114882835 A CN114882835 A CN 114882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data
coupled
display panel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86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2835B (zh
Inventor
龙祎璇
刘庭良
张毅
杨慧娟
李灵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86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2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2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2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2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2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栅线、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多条第一数据线、多个第一多路选择器、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N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栅线靠近第一边沿的一端耦接。多条第一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第一多路选择器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N条第一数据线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多条第一数据线与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线靠近第二边沿的一端耦接。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由像素的个数决定,像素越多,分辨率就越高。随着像素的增多,显示面板中的数据线也会相应的增多。其中,显示面板中的多条数据线需要通过多个数据传输通道(例如IC通道)与驱动电路(例如驱动IC)连接。若IC通道的数量不足,则可以在多条数据线和多个数据传输通道之间增设多路选择器,使得数据较少的IC通道数能够适配数量较多的数据线。但是,这样会缩短每条数据线上的信号输入时间,从而不利于显示面板在低灰阶下的显示均一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在设置了多路选择器的情况下,显示面板在低灰阶下的显示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多条第一数据线、多个第一多路选择器、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N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多条栅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栅线靠近第一边沿的一端耦接。多条第一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第一多路选择器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N条第一数据线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多条第一数据线与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线靠近第二边沿的一端耦接。其中,N大于等于2。
在低灰阶时,栅线传输扫描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线的第一控制信号被配置为第一数据线传输数据信号;这样使得上述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至同一行的任何一个像素电路时,使得该行的任何一像素电路的发光亮度均相同(即流经同一行任何一个像素电路的发光器件的电流大致相等),从而在低灰阶时,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第一多路选择器通过N条第一扇出线与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多条第二数据线、多个第二多路选择器、多个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和M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栅线靠近第二边沿的一端耦接。多条第二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多路选择器与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和M条第二数据线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N条第二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多条第二数据线与多个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M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二控制信号线靠近第一边沿的一端耦接。其中,M大于等于2。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二扇出线,第二多路选择器通过M条第二扇出线与M条第二数据线耦接。
可选地,M与N相等。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耦接;和/或,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耦接。
可选地,第一多路选择器包括N个选择电路,选择电路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数据线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第一数据线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
可选地,选择电路包括晶体管,晶体管包括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其中,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线耦接;第一极与第一数据线耦接;第二极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耦接。
可选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宽度位于5μm~20μm之间。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包含显现面板,那么显示装置也具有与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透明显示基板,具有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透明显示基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在Q处的一种放大图。
图3为7T1C的一种电路图。
图4为图2示出的第一多路选择器的放大图。
图5为图4示的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结构图。
图6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在Q处的另一种放大图。
图7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在Q处的另一种放大图。
图8为图7示出的显示面板在P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的一种结构图。
图10图3示出的像素电路的部分时序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
(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例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连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又如,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术语“耦接”以表明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有直接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或“通信耦合(communicatively coupled)”也可能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彼此间并无直接接触,但仍彼此协作或相互作用。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必然限制于本文内容。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近似”或“大致”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述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为具有图像(包括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其中,动态图像可以是视频)显示功能的产品。显示装置例如可以是:显示器、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电视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显示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显示设备或车载显示装置等。
图1为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参见图1,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其中根据显示原理的不同,显示面板1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简称QLED)显示面板和微发光二极管(miniLED或microLED)显示面板10等自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还可以是液晶显示(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面板。根据显示面板10的能否弯折特性,显示面板10可以是柔性的显示面板或硬性(也称为刚性)的显示面板。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0可以具有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SA。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是显示面板10上能够显示图像的区域,显示面板10上除了显示区AA以外的区域为非显示区SA。其中,非显示区SA可以位于显示区AA的至少一侧(例如一个,又如多侧),例如显示区SA围绕显示区AA一周设置。
参见图1,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20,具体可以是驱动IC,例如,源极驱动IC或显示驱动电路(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Circuit,DDIC)等。驱动电路20与显示面板10耦接,例如可以绑定到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SA,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提供数据信号。此外,显示装置1还可以包括电路板30,例如可以是柔性线路板等。该电路板30例如可以绑定到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SA,与驱动电路20耦接,被配置为向驱动电路20传输图像数据,使得驱动电路20基于图像数据,生成相应的数据信号。
图2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在Q处的放大图。
参见图2,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0可以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边沿110a和第二边沿110b,其中,第一边沿110a和第二边沿110b均可以是显示的轮廓线的一部分。也可以说,第一方向为相对的第一边沿110a和第二边沿110b的排布方向。此外,将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多个子像素W。该多个子像素W中包括用于发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子像素、用于发出第二颜色光的第二子像素和用于发出第三颜色光的第三子像素。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为三基色(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示例性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示例性地,红色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发红光,蓝色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发蓝光,绿色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被配置为发绿光。又示例性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发光器件均被配置为发白光;此时,显示面板还包括可以位于红色子像素中的红色滤光片、位于绿色子像素中的绿色滤光片和位于蓝色子像素中的蓝色滤光片。发光器件可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和微发光二极管中的一种或几种。
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栅线140和多条第一数据线130a。
多条栅线140均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示例性地,一条栅线140可以与第一方向平行。又示例性地,一条栅线140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与第一方向之间存在较小的夹角。例如,该较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8°,又如-5°~5°。下文中,叙述的较小的夹角可以参考该夹角的取值范围,并在该取值范围内进行适应性的选择。一(例如每条)栅线140可以与同一行的子像素W耦接,被配置为向该行子像素W传输扫描信号。示例性地,栅线140位于显示区AA内。
多条第一数据线130a均大致沿第二方向延伸。示例性地,一条第一数据线130a可以与第二方向平行。又示例性地,一条第一数据线130a还可以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较小的夹角。一(例如每条)第一数据线130a可以与同一列的子像素W耦接,被配置为向该列子像素W提供数据信号。示例性地,第一数据线130a位于显示区AA内。
一(例如每个)子像素W可以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和与像素驱动电路耦接的发光器件。像素驱动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数据信号驱动发光器件发光。例如,该数据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那么随着数据信号的的电压值不同,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不同。
参见图3,像素驱动电路PD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电容器C。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例如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或者均为N型薄膜晶体管,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仅以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示意。其中,第三晶体管T3可以为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节点N耦接。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复位信号端Rst耦接,第一极与初始化信号端Vini耦接,第二极与节点N耦接。
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栅线140耦接,第一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耦接,第二极与节点N耦接。
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栅线140耦接,第一极与数据线DL耦接,第二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接。
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耦接,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端VDD耦接,第二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接。
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耦接,第一极与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耦接,第二极与发光器件LD中的第一电极(例如阳极)耦接,发光器件LD中的第二电极(例如阴极)与第二电源电压端VSS耦接。
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二复位信号端Rst’耦接,第一极与初始化信号端Vinit耦接,第二极与发光器件LD中的第一电极耦接。
电容器C的一端与节点N耦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VDD耦接。
其中,第一电源电压端VDD提供的电压可以大于第二电源电压端VSS提供的电压,也可以大于初始化信号端Vinit提供的电压。此外,第一复位信号端Rst和第二复位信号端Rst’可以提供相同的信号,此时,二者可以耦接。当然,第一复位信号端Rst和第二复位信号端Rst’也可以提供不同的信号。
上述像素驱动电路PD的工作过程例如包括以下阶段:
复位阶段:第一晶体管T1响应于第一复位信号端Rst提供的信号而开启,从而将初始化信号端Vinit提供的信号(例如可以称为初始化信号)传输至节点N,以对节点N进行复位。第七晶体管T7响应于第二复位信号端Rst’提供的信号而开启,从而将初始化信号端Vinit提供的初始化信号传输至发光器件LD的第一电极,以对发光器件LD的第一电极进行复位。
数据写入阶段: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均可以响应于栅线140提供的扫描信号而开启,从而将数据线130a提供的数据信号(例如标记为Vdate)写入到N结点,同时对电容器C开始充电。N结点的电压可以是补偿后的数据信号,例如为Vdate+Vth,其中Vth为第三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发光阶段: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均可以响应于发光控制信号端EM提供的信号而开启,从而使得从第一电源电压端VDD,依次经第五晶体管T5、第三晶体管T3、第六晶体管T6、发光器件LD,到第二电源电压端VDD的这条通路导通,从而发光器件LD得以发光。此时,该通路上的电流为驱动电流,记为I。
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和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其中N大于等于2。
其中,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例如可以称为数据传输通道)180a可以与上文中的像素驱动电路PD耦接。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向像素驱动电路PD提供数据信号。例如,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可以是引脚,用作与驱动电路20耦接的耦接点。
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均大致沿第一方向延伸。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可以与第一方向平行。又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可以与第一方向之间形成较小的夹角。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传输的信号可以称为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与一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和N条第一数据线130a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的信号(即第一控制信号),将N条第一数据线130a与该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导通。
示例性地,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可以包括一个第一输入端、N个第一输出端和N个控制端。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中,第一输入端与一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耦接;N个第一输出端分别与N条第一数据线(可以称为一组第一数据线)130a一一对应地耦接;N个控制端分别与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一一对应地耦接。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中,当施加到一控制端上的第一控制信号(由该控制端耦接的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提供)为有效电压时,第一输入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输出端导通,从而将施加到第一输入端的数据信号传输到该第一输出端耦接的第一数据线130a上。
不同的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与不同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与不同组的第一数据线130a耦接,且与相同的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
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N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
一(例如每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与一栅线140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耦接。例如,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栅线140可以构成一体的图案,也可以是位于不同层上的图案。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被配置为向栅线140传输扫描信号。基于此,扫描信号从栅线140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例如从左向右)传输。由于栅线140上具有负载,且随着栅线140上某一位置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的距离的变化,负载也在变化,从而导致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扫描信号写入时长就会存在差异,进而使得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会存在差异。例如,从左到右,距离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越远的子像素,其对应的扫描信号写入时长就越短,扫描信号写入得就越不充分,最终就导致实际写入到子像素的数据信号(电压)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提供的数据信号的差异也就越大。
N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可以与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一一对应地耦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被配置为向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提供信号(即第一控制信号)。一(例如每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与一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图2中的右端)耦接。此时,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从右向左)传输。由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具有负载,且随着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某一位置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的距离存在变化,使得负载也在变化,从而导致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存在差异。例如从右到左,距离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越远的子像素,其对应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越短,数据信号写入就越不充分,实际写入到子像素的数据信号(电压)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提供的数据信号的差异也就越大。
通过上述设计方式,在低灰阶时,栅线140传输扫描信号,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第一控制信号被配置为第一数据线130a传输数据信号;这样使得上述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传输至同一行(即第一方向)的任何一个像素电路时,使得该行的任何一像素电路的发光亮度均相同(即流经同一行任何一个像素电路的发光器件的电流大致相等),从而在低灰阶时,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参见图4,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包括N个选择电路161,选择电路161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一数据线130a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的信号,将第一数据线130a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导通。
一选择电路161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一选择电路161的控制端与一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控制端耦接,至少两个选择电路161的第一极与一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一选择电路161的第二极与一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第一输出端耦接。
选择电路161为晶体管T。其中,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简称MOS)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开关器件,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均以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见图4,晶体管T包括栅极(即选择电路161的控制端)、第一极(选择电路161的第一端)和第二极(选择电路161的第二端)。晶体管T的栅极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晶体管T的第一极与第一数据线130a耦接;晶体管T的第二极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耦接。
其中,该晶体管T的第一极为源极和漏极中一者,该晶体管T的第二极为源极和漏极中另一者。由于晶体管T的源极和漏极在薄膜晶体管中能产生的作用相同,因此源极和漏极可以不作特别区分。在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中,各晶体管T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中的一个或多个晶体管也可以采用P型晶体管,只需将P型晶体管的各极参照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相应的N型晶体管的各极相应连接,并且向相应的栅极施加对应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N等于2,一个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两个控制端分别与两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两个第一端分别与两条第一数据线130a耦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两个第二端均耦接在一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上。其中,两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分别与两根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
图5为图4示的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结构图。其中,每个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均包含两个选择电路161,每个选择电路161为一晶体管。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中的两个晶体管分别记为T11和T12。晶体管T11包括栅极T11g,第一极T111、第二极T112和有源层T11a。晶体管T12包括栅极T12g,第一极T121、第二极T122和有源层T12a。
其中,晶体管T11的栅极T11g和晶体管T12的栅极T12g可以同层同材料设置,即属于同一图案层,由同一薄膜图案化得到。二者可以大致平行设置。
晶体管T11的第一极T111和第二极T112,晶体管T12的第一极T121和第二极T122也可以同层同材料设置。在一些示例中,晶体管T11的第二极T112复用为晶体管T12的第二极T122,即一图案既用作晶体管T11的第二极T112、又用作晶体管T12的第二极T122。
此外,晶体管T11的第一极T111和第二极T112可以与晶体管T11的栅极T11g大致平行设置。晶体管T12的第一极T121和第二极T122可以与晶体管T12的栅极T12g大致平行设置。
晶体管T11的有源层T11a和晶体管T12的有源层T12a可以相互耦接形成至少一个(例如一个,又如多个)图案。例如,二者相互耦接形成四个图案,这四个图案可以沿晶体管T11的栅极T11g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每个图案与间隔分布的晶体管T11的栅极T11g和晶体管T12的栅极T12g正对;这样一来,该图案中与晶体管T11的栅极T11g和晶体管T12的栅极T12g不正对的部分,就被分割成三个子部分。这三个子部分依次与晶体管T11的第一极T111,晶体管T11的第二极T112(或者说,晶体管T12的第二极T122),以及晶体管T12的第一极T121耦接。
在另一些示例中,N大于2,例如N等于3,一个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三个控制端分别与三条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三个第一端分别与三条第一数据线130a耦接,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三个第二端均耦接在一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上。
参见图6,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可以位于非显示区SA,且布置在第一数据线130a与多路选择器之间,一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通过N条第一扇出线150a与N条第一数据线130a耦接;使得多个多路选择器较为紧凑的布置,从而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排布更加紧凑,便于耦接体积较小的驱动电路。
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会影响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到子像素的距离。对于同一行子像素而言,可以若子像素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的距离越远,则传输数据信号的负载就越大,从而影响显示的均一性。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各条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
示例性地,沿从第一边沿110a指向第二边沿110b的方向(即从左到右)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可以依次减小。
又示例性地,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可以大致相等。例如,这些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与这些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的平均值的比值,可以小于5%。
又示例性地,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可以形成至少一组(一组,又如至少二组)。在一组中,沿第一方向,多条第一扇出线150a可以依次紧密排布,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可以先减小再增大。继续参见图6,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与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耦接,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用于给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传输扫描信号。示例性地,参见图2,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可以位于在第一边沿110a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之间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SA。又示例性地,参见图5,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外部(即不包含在显示面板中),且与显示面板耦接。
参见图7,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多条第二数据线130b、多个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多个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和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其中,M大于等于2。示例性地,M与上文中的N相等。当然,M和N也可以不相等。
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与栅线140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耦接;这样使得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分别与栅线140的两端(即图7中的左端和右端)耦接,这样对于同一栅线,分别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写入栅线信号。
多条第二数据线130b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具体可以参考第一数据线130a的延伸方向的介绍。第二数据线130b可以与同一列的子像素W耦接,被配置为向该列子像素W提供数据信号。示例性地,第二数据线130b位于显示区AA内。
一(例如每个)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与一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和M条第二数据线130b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的信号,将第二数据线130b与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导通。其中,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所示的电路和结构可参考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例如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的电路和结构与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可以相同;还可以不同。
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可以参考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延伸方向的介绍。
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的连接方式和作用可参考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的相关描述。
例如,M等于2;其中,两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分别与两根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耦接。
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位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即显示面板的中部),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逐渐向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传输(即第一控制信号从显示面板的中间向左边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耦接,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位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即显示面板的中部)。第二控制信号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逐渐向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传输(即第二控制信号从显示面板的中间向右边传输)。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与驱动电路20(图1中示出)包含的不同引脚耦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的负载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的负载不会相互影响。当然,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也可以耦接在一起。
由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均具有负载,且随着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或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某一位置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的距离的变化,负载也在变化,从而导致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会存在差异。例如,第一控制信号从中间到左端或第二控制信号从中间到右端,距离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或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越远的子像素,其对应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越短,数据信号写入得就越不充分,实际写入到子像素的数据信号(电压)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或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提供的数据信号的差异也就越大。
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所示表中的数据均在N=M=2的情况测出的。
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与栅线140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耦接;这样使得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分别与栅线140的两端(即图7中的左端和右端)耦接,这样对于同一栅线,分别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写入栅线信号。这样一来,在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的位置影响下,连接同一栅线的一行子像素,从两端到中间,写入数据信号的时长逐渐变短。
多条第二数据线130b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具体可以参考第一数据线130a的延伸方向的介绍。第二数据线130b可以与同一列的子像素W耦接,被配置为向该列子像素W提供数据信号。示例性地,第二数据线130b位于显示区AA内。
一(例如每个)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与一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和M条第二数据线130b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的信号,将第二数据线130b与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导通。其中,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所示的电路和结构可参考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例如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的电路和结构与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可以相同;还可以不同。
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可以参考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延伸方向的介绍。
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的连接方式和作用可参考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180a的相关描述。
例如,M等于2其中,两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分别与两根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耦接。
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耦接,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位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即显示面板的中部),第一控制信号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逐渐向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传输(即第一控制信号从显示面板的中部向左边传输)。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耦接,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位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即显示面板的中部)。第二控制信号从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一边沿110a的一端逐渐向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靠近第二边沿110b的一端传输(即第二控制信号从显示面板的中部向右边传输)。示例性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与驱动电路20(图1中示出)包含的不同引脚耦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的负载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的负载不会相互影响。当然,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也可以耦接在一起。
由于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均具有负载,且随着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上某一位置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的距离的变化,或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某一位置到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的距离的变化,相应的负载和电容也在变化。
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所示表中的数据均在N=M=2的情况测出的。
参考图8,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的负载R和电容C均沿着信号传输方向逐渐的增大。示例性地,参见表1(表1示出第一控制信号线的电阻R和3D电容C的数值表),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负载R从右到左增大;3D电容C从右到左增大。其中,P1为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右端,位于显示面板的中间,P2为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左端,位于显示面板的左边。其中,“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P1”表示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右端P1的电学参数。“P1→P2”表示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中右端P1到左端P2这部分的电学参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P2”表示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右端P1到左端P2这部分的电学参数。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具体可参见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相关描述即可。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151
表1
可见,在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的位置的影响下,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上的负载和电容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会存在差异。例如,同一行子像素,从中间到两端,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逐渐变长。继续参见图7,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分别位于栅线140靠近第一边沿110a处和第二边沿110b处,这样使得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向同一栅线140传输扫描信号,扫描信号从两端逐渐地传输到栅线140的中部。由于栅线140上具有负载,且随着栅线140上某一位置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或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的距离的变化,负载和电容也在变化。
参见表2,栅线140从两端到中间,其负载R和3D电容C逐渐增大。类似的,栅线140的扫描信号从右端向中间传输时的负载R与3D电容C也是逐渐增大。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161
表2
可见,在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和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的位置的影响下,栅线140从两端到中间,其负载R和3D电容C逐渐增大,从而导致一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就会存在差异。例如一行子像素中,从两端到中间,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逐渐变短。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见,两个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190b的位置和两个扫描信号输入端120a、120b的位置,二者对于同一行子像素从中间到两端写入数据信号的时长的作用相反,从而有助于该行子像素中不同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趋于大致相等。从而当显示面板需显示低灰阶画面(例如,灰阶为8,记为L8)时,此时每个子像素需输入L8对应的数据信号,由于各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大致相等,那么各子像素实际写入的数据信号的电压也就趋于一致,从而解决显示面板在低灰阶下的显示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第二扇出线150b,一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通过M条第二扇出线150b与M条第二数据线130b耦接。这样使得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180b较为密集的排布。其中,第二扇出线150b与第二数据线130b和第二多路选择器160b的连接方式可参考第一扇出线150a与第一数据线130a和第一多路选择器160a的相关描述。
示例性地,沿从第一边沿110a指向第二边沿110b的方向(即从左到右)多条第二扇出线150b的长度可以依次增大。例如,第二扇出线150b可以与第一扇出线150a镜像设置。又示例性地,多条第二扇出线150b的长度可以大致相等。
在一些示例中,参见图7,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各第一扇出线150a的长度逐渐减小,各第二扇出线150b的长度逐渐增大。基于此,参见表3,测试得到不同位置处的第一扇出线的负载R和3D电容C的变化。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171
表3
参见表3(表3为第一扇出线的电阻R和3D电容C),第一扇出线150a的负载R和3D电容C从显示面板的中部向左端逐渐增大。类似地,第二扇出线150b的负载R和3D电容C从显示面板的中部向右端逐渐增大。通过配置合适的扇出线(第一扇出线150a或第二扇出线150b)的长度,与可以调节相应列子像素的数据信号写入时长,从而改善显示画面的均一性。
继续参见图7,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00b。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00b与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耦接。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00b用于给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传输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120b的扫描信号传输给栅线140。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00b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00a。
继续参见图5,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宽度D位于5μm~20μm之间。例如为5μm、10μm、15μm、20μm。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的宽度的取值范围可以与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宽度的取值范围相同。例如,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和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二者的宽度可以相等;相当也可以不同。
为了方便说明,规定:一行子像素中,靠近第一边沿110a处的子像素的驱动电流记为I1,位于显示面板中部的子像素的电流为I2,那么在显示面板显示低灰阶画面时,显示面板的均一性的计算公式为:Δ=(I1-I2)/I2,其中,Δ的绝对值越小,说明显示面板在低灰阶下的显示均一性越好。
参见表4(表4表示第一控制信号线的宽度对不同子像素驱动电流的影响)可以得到:在低灰阶时,在考虑不同子像素中初始化信号端Vinit的信号差异的情况下存在:随着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宽度D的增加,Δ越来越小;Δ的绝对值越小,表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越好,因此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线宽D为5mm时,Δ的绝对值最小,即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好。此外,在不考虑初始化信号端Vinit的信号差异的情况下,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线宽D为5mm时,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最好。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的宽度对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的影响可参考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的相关描述。
宽度D(mm) I<sub>1</sub> I<sub>2</sub> Δ
5 2.575E-11 2.689E-11 -4.25%
10 2.5485-11 2.688E-11 -5.19%
15 2.541E-11 2.686E-11 -5.40%
20 2.538E-11 2.685E-11 -5.45%
表4
下面,本实施例给出了两个具体方案的数据,以验证不同方案中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方案1:参见图8,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断开设置,且二者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190a和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190b。
方案2(对比实施例):参见图9(图9为图8的替换图),第一控制信号线和第二控制信号线耦接,二者可以形成一体图案。该一体图案例如称为控制信号线170。在控制信号线17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控制信号端190。
对于方案1和方案2而言,其他条件可以相同。例如,栅线、扇出线等的线宽,显示同一低灰阶画面(例如灰阶为8的画面)等均相同)等。
表5中,方案1中的第一控制信号线170a和第二控制信号线170b的线宽均例如为15mm时(还可以是5mm、10mm或20mm等);方案2中的控制信号线的线宽例如为15mm时(还可以是5mm、10mm或20mm等)。从表5可以看出:方案2和方案1的Δ均较小,表明同一行的子像素的亮度差异较小。此外,△的绝对值越小,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越好。该方案1的△=-5.40%的绝对值小于方案2的△=-5.86%的绝对值,也就是说在低灰阶下,方案1相比于方案2,同一行的像素电路的亮度差异较小,即方案1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更好。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181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191
表5
参见图10和表6,示出的①、②、③、④和⑤分别代表不同的状态:即①为第一多路选择器开始关闭;②为第一多路选择器完全关闭;③为栅线开始打开;④为栅线开始关闭;⑤为栅线完全关闭。⑥对应图3中的发光阶段。
图10中示出的发光阶段(即EM)为图3示出像素电路的发光阶段;Gate为栅线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N&P2为方案2在P2位置处像素电路N结点电位的时序图;N@P2为方案1在P2位置处像素电路N结点电位的时序图;Data&p2为方案2在P2位置处像素电路的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Data)的时序图;Data@p2为方案1在P2位置处像素电路的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Data)的时序图。
参见表6,S10中的②-①表示:第一多路选择器在开始关闭状态至完全关闭状态过程中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记为Data)的电压值。S20中的④-③表示:栅线在开启状态至开始关闭状态中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值。S30中的⑤-④表示:栅线在开始关闭状态至完全关闭状态中一像素电路的N结点(参见图3,其中N结点的点位可表征第三晶体管T3的开启程度,例如第三晶体管T3为P型晶体管,N结点的电位越大,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开启程度越小,流过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至第二极的电流就越小。)的电压值。
下面通过图3示出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图10说明像素电路的工作机理:
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写入数据信号(记为Data),该数据信号由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经过第一多路选择器传输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第一数据线中,并该数据信号写入像素电路中的N结点。由于N结点的电位(即电压)可以控制第三晶体管T3(参见图3)的开启程度,从而控制流经串联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第二极和发光器件的电路的电流,最终达到控制发光器件的亮度。因此减小同一行像素电路中的N结点的电位的差异,从而减小同一行像素电路的亮度的差异,即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更好。
基于上述工作机理,进一步说明工作机理:
S10中的②-①也表示图3示出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在复位阶段与数据写入阶段之间的过度阶段。在S10中的②-①段中,方案1和方案2在同一位置处(例如同一行的P1处,又例如同一行的P2处),写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大致相等,说明第一多路选择器的关闭对于方案1和方案2写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的影响是一致的。
其中,②状态也表示:数据信号(Data)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例如该数据信号(Data)处于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处),③状态也表示:数据信号已经传输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一像素电路中。那么②到③过程中,由于第一数据线具有电阻和以及空间电容(空间电容与第一多路选择器和第一数据线耦接),使得该数据信号从②到③过程中,沿着传输方向会有损失(即沿着传输方向数据信号逐渐减小)。
S20中的④-③和S30中的⑤-④均为图3示出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的数据写入阶段。下面分别进行对S20中的④-③和S30中的⑤-④进行说明。
在S20中的④-③中,栅线打开,从栅线的两端写入扫描信号,由于栅线存在负载,栅线左端的扫描信号大于栅线中部的扫描信号,使得栅线中部的像素电路的写入扫描信号时间最短,导致该像素电路的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写入不充分,从而使得像素电路的N结点电位低。但是在此阶段中,方案1与方案2写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的影响是一致的。
S30中的⑤-④中,栅线的关闭,由于空间电容存在耦合作用,那么会拉高N结点的电压(拉高N结点的电压与空间电容的电容值大小有关,即电容值越高,耦合作用越强,拉高N结点的电压就越多)。由于ΛP2-P1的绝对值越小,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越好(由于ΛP2-P1表示中间到左端的电压差,那么P2到P1处的像素电路的N结点电位差值越小,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开启程度的差异就越小,电流差异越小,亮度差异也越小,均一性越好,因此选择绝对值进行比较)。但是在此阶段中,方案2的ΛP2-P1=-0.0082V的绝对值大于方案1的ΛP2-P1=-0.0077V的绝对值,因此方案1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更好。
发光阶段(即EM),方案2的ΛP2-P1=-0.0061V的绝对值大于方案1的ΛP2-P1=-0.0056V的绝对值,因此方案1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更好。
综上所述,方案1与方案2对比可得,仅在⑤和⑥状态时,写入像素电路的数据信号有较大的改变;即在⑤和⑥状态(还可以是包含⑤和⑥状态的过程),方案2在同一行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亮度相比于方案1在同一行像素电路中的发光亮度的差异较大,也就是说在低灰阶时,方案1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更好。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201
Figure BDA0003693988270000211
表6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多路选择器、第二数据线和栅线控制同一行的像素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举例说明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条栅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栅线靠近所述第一边沿的一端耦接;
多条第一数据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多个第一多路选择器、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和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和N条第一数据线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所述多条第一数据线与所述多个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所述N条第一控制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N个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靠近所述第二边沿的一端耦接;
其中,所述N大于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条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通过N条第一扇出线与所述N条第一数据线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栅线靠近所述第二边沿的一端耦接;
多条第二数据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多个第二多路选择器,多个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和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与所述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和M条第二数据线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N条第二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所述多条第二数据线与所述多个第二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所述M条第二控制信号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M个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线靠近所述第一边沿的一端耦接;
其中,所述M大于等于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条第二扇出线,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通过M条第二扇出线与所述M条第二数据线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与所述N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耦接;
和/或,
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多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包括N个选择电路,所述选择电路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线均耦接,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上的信号,将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电路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其中,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耦接;所述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数据线耦接;所述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输入端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线的宽度位于5μm~20μm之间。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668686.6A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882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686.6A CN114882835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8686.6A CN114882835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2835A true CN114882835A (zh) 2022-08-09
CN114882835B CN114882835B (zh) 2024-01-16

Family

ID=82681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8686.6A Active CN114882835B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28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8119A (ja) * 2012-09-18 2014-04-03 Ricoh Co Ltd 画像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48681A (zh) * 2018-06-29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0148384A (zh) * 2019-06-28 2019-08-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10989255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210056922A1 (en) * 2018-12-05 2021-02-25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58119A (ja) * 2012-09-18 2014-04-03 Ricoh Co Ltd 画像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48681A (zh) * 2018-06-29 2018-10-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210056922A1 (en) * 2018-12-05 2021-02-25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148384A (zh) * 2019-06-28 2019-08-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CN110989255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2835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4825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35622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038429B (zh) 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50029238A1 (en) Drive circuit, opto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CN113096600B (zh) 折叠显示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US1163716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00126489A1 (en) Demux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CN112164370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14220389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US11651730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ual data lines
CN111445850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230397459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911056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516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97272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ircuit to obtain residual voltage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N11488283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60440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发光装置
CN115410531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硅基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145434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691419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KR20150078325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4018579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11929037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x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4512086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11615326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