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104B -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67104B CN114867104B CN202210794073.7A CN202210794073A CN114867104B CN 114867104 B CN114867104 B CN 114867104B CN 202210794073 A CN202210794073 A CN 202210794073A CN 114867104 B CN114867104 B CN 1148671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m direction
- candidate position
- terminal
- downlink
- downlink signa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45—Transmission from base station to mobile station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05—Details
- G01S5/0218—Multipath in signal rece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多径效应尤为明显的情况下,仍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在该方法,中在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不同波束方向的天线接收不同的定位信号,例如,在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或者,在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以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在多径效应尤为明显的情况下,仍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是一种利用时间差进行定位的方法。通过确定各个基站的信号到达终端的时间差,就能确定出以基站的位置为焦点,该时间差对应的距离差为长轴的双曲线。此时,该双曲线的交点即为终端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
然而,在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信号的多径效应(multipath effect)尤为明显,导致信号的到达时间存在较大误差,TDOA定位的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多径效应尤为明显的情况下,仍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终端包括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该方法包括:终端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其中,第一波束方向是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终端根据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一候选位置;终端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其中,第二波束方向是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终端根据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二候选位置;终端根据第一候选位置和/或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终端的目标位置。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在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不同波束方向的天线接收不同的定位信号,例如,在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或者,在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以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在多径效应尤为明显的情况下,仍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终端根据第一候选位置和/或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终端的目标位置,包括: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也即,终端可以通过定位辅助信息进一步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以实现更准确地定位。
可选地,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包括: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终端将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以完全避免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准确定位。或者,终端仍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将该中间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权的过程中,第一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项应当小于第二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重,以确保中间位置能够偏向于第二候选位置。
可选地,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包括: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终端将第一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以完全避免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准确定位。或者,终端仍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将该中间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权的过程中,第二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项应当小于第一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重,以确保中间位置能够偏向于第一候选位置。
可选地,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包括: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和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即为目标位置。可以看出,在第一波束方向和第二波束方向上都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中间位置能够尽量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以尽量确保定位的准确。
可选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一资源上,第一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二资源上,第二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定位辅助信息。也即,资源的状态可以被复用于隐式指示定位辅助信息,以降低实现难度,并节约开销。当然,下行信号也可以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以通过该指示信息显示指示定位辅助信息,不做限定。
例如,第一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以及,第二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根据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一候选位置,包括:终端确定多个第一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终端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一候选位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根据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二候选位置,包括:终端确定多个第二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终端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二候选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收发模块,用于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其中,第一波束方向是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装置的第一候选位置;收发模块,还用于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其中,第二波束方向是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装置第二候选位置;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候选位置和/或第二候选位置,确定装置的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一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和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即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一资源上,第一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二资源上,第二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定位辅助信息。
例如,第一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以及,第二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多个第一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并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一候选位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多个第二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并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二候选位置。
其中,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第一方面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
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也即任意两个天线可以接收来自不同空间方向上的信号,或者向不同的空间方向上分别发送信号。多个天线可以分布式的设置在终端的机体上,以实现在空间方向的全覆盖。也就是说,在任意空间方向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天线。
具体的,终端为接入上述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或可设置于该终端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终端功能的RSU等。本申请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庭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网桥等,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unit,RSU)等。
下面将结合方法,对上述通信系统中网络设备与终端的交互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终端的通信场景,如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S201,终端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
其中,第一波束方向是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是不同的第一网络设备,如第一基站发送的信号,且这些第一网络设备各自的位置不同。
S202,终端根据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一候选位置。
其中,终端预配置有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对应的多个第一网络设备各自的位置。终端可以确定多个第一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以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一候选位置,具体可以参考技术标准(TS)中TDOA相关的介绍,不再赘述。
S203,终端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
其中,第二波束方向是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是不同的第二网络设备,如第二基站发送的信号,且这些第二网络设备各自的位置不同。
S204,终端根据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终端的第二候选位置。
其中,终端预配置有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对应的多个第二网络设备各自的位置。终端可以确定多个第二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以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二候选位置,具体可以参考技术标准(TS)中TDOA相关的介绍,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可以分时开启,也即S201-S202与S203-S204可以分时执行,以实现节能,提高终端的续航。其中,终端可以根据网络的指示,分时开启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以确保在开启的情况下能够接收到对应的定位信号。或者,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可以同时开启,不做限定。此外,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可以是多个天线中波束方向偏差比较大的一组天线,以尽量降低多径效应的干扰。
S205,终端根据第一候选位置和/或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终端的目标位置。
其中,终端可以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将该中间位置确定为终端的目标位置。
综上,在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不同波束方向的天线接收不同的定位信号,例如,在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或者,在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终端还可以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定位信号,以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在多径效应尤为明显的情况下,仍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其中,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一资源上,第一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二资源上,第二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定位辅助信息。也即,资源的状态可以被复用于隐式指示定位辅助信息,以降低实现难度,并节约开销。当然,下行信号也可以携带额外的指示信息,以通过该指示信息显示指示定位辅助信息,不做限定。
例如,第一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以及,第二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在此基础上,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也即,终端可以通过定位辅助信息进一步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以实现更准确地定位。
例如,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终端将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以完全避免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准确定位。或者,终端仍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将该中间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权的过程中,第一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项应当小于第二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重,以确保中间位置能够偏向于第二候选位置。
又例如,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终端将第一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以完全避免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实现准确定位。或者,终端仍可以通过加权的方式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将该中间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权的过程中,第二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项应当小于第一候选位置对应的权重,以确保中间位置能够偏向于第一候选位置。
再例如,终端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包括: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第一候选位置和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即为目标位置。可以看出,在第一波束方向和第二波束方向上都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中间位置能够尽量降低多径效应对定位产生的影响,以尽量确保定位的准确。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300,该装置300包括多个天线,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该装置300还包括:收发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收发模块301,用于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其中,第一波束方向是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装置300的第一候选位置;收发模块301,还用于使用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其中,第二波束方向是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装置300第二候选位置;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第一候选位置和/或第二候选位置,确定装置300的目标位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收发模块301,还用于根据如下至少一项:第一定位辅助信息、第二定位辅助信息、第一候选位置,以及第二候选位置,确定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将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第一候选位置与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则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将第一候选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若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且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第一候选位置和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即为目标位置。
可选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一资源上,第一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定位辅助信息;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是指: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二资源上,第二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定位辅助信息。
例如,第一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以及,第二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另一种可能的方式,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多个第一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并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一候选位置。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多个第二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并根据到达时间差,确定第二候选位置。
下面结合图4对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401是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所示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
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02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
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403,用于与其他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为终端,收发器4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终端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4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装置的限定,实际的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4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 b, c, a-b, a-c, b-c, 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字段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方向是所述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候选位置;
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方向是所述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候选位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候选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候选位置,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位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候选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候选位置,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位置,包括:
若所述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所述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终端确定所述第一候选位置与所述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所述第一候选位置与所述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是指: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一资源上,所述第一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是指: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承载在的第二资源上,所述第二资源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定位辅助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所述第一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所述第一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以及,
所述第二资源的状态包括如下至少一项: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或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所述第二资源处于下行可用且上行不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或者,所述第二资源处于上下行均可用的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一候选位置,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到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一候选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所述终端的第二候选位置,包括:
所述终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之间的到达时间差;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到达时间差,确定所述第二候选位置。
6.一种基于多波束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天线,所述多个天线中任意两个天线的波束方向不同,所述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一天线,接收第一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一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波束方向是所述第一天线的波束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确定所述装置的第一候选位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使用所述多个天线中的第二天线,接收第二波束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下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波束方向是所述第二天线的波束方向;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确定所述装置第二候选位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候选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候选位置,确定所述装置的目标位置;
其中,所述多个第一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多个第二下行信号携带有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定位辅助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波束方向上可能存在信号干扰源,且所述第二定位辅助信息指示所述第二波束方向上可能不存在信号干扰源,则所述装置确定所述第一候选位置与所述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所述第一候选位置与所述第二候选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装置将所述第二候选位置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4073.7A CN114867104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94073.7A CN114867104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67104A CN114867104A (zh) | 2022-08-05 |
CN114867104B true CN114867104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262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94073.7A Active CN114867104B (zh) | 2022-07-07 | 2022-07-07 |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67104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341A (zh) * | 2020-05-15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管理装置、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7387B2 (en) * | 2009-03-17 | 2013-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sition location using multiple carriers |
CN111458680A (zh) * | 2013-03-08 | 2020-07-28 | 波音公司 | 用于提供用户接收器装置的位置的估计的方法和系统 |
JP5968536B2 (ja) * | 2013-05-26 | 2016-08-10 | インテル アイピ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の位置を推定する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09792278B (zh) * | 2016-09-09 | 2022-05-31 | 索尼公司 | 用于基于rf的通信和位置确定的通信设备及方法 |
EP3306337A1 (en) * | 2016-10-10 | 2018-04-11 |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 | User equipment localiz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512056B2 (en) * | 2017-05-05 | 2019-12-1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positioning of devices in a beamform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10261847B (zh) * | 2019-06-19 | 2024-05-28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物体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US11765683B2 (en) * | 2020-04-20 | 2023-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rmining a user equipment position within a coverage sub-area of a cell based on cell identity data |
US11792666B2 (en) * | 2020-06-04 | 2023-10-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cation assistance data for wideband positioning |
-
2022
- 2022-07-07 CN CN202210794073.7A patent/CN11486710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47341A (zh) * | 2020-05-15 | 2021-12-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管理装置、接入网设备以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67104A (zh) | 2022-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90297673A1 (en) | Locating metho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 |
KR102365600B1 (ko) | 위치 정보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1051697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114144977B (zh) |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无线接入网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EP4035444B1 (en) | Methods and nodes for negotiating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devices active antenna system antenna pattern and radio planning for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band | |
EP3963972A1 (en) | Uplink position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 |
CN114287164A (zh) | 终端的定时提前量ta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531465B2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ccess node and methods thereof | |
US20200359357A1 (en) | User device | |
CN115053585A (zh) | 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17220725B (zh) | 一种多相控阵天线的探测误差修正方法及装置 | |
CN116567559B (zh) | 基于物联网的固废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4867104B (zh) | 基于多波束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15296938B (zh) | 云计算管理系统及云计算管理方法 | |
CN117499979A (zh) | 一种相控阵天线的目标探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1565060A (zh) | 波束赋形方法和天线设备 | |
WO2022258197A1 (en) | Positioning signal management in sidelink capable networks | |
CN113630895A (zh) |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6982362A (zh) | 用于侧链路定位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5494531B (zh) | 基于星链的用户位置跟踪方法及装置 | |
KR102122829B1 (ko) | 확장된 brm 기법을 이용한 분산 mimo 레이더를 위한 표적위치 추정방법 | |
EP4431971A1 (en) | Ad hoc radio base station | |
CN117687013B (zh) | 基于5g的安防高精度定位方法 | |
CN115941563B (zh) | 集成多指挥平台信息的任务监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3301541B (zh) | Sl通信的视频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