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0884A -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0884A
CN113630884A CN202110890508.3A CN202110890508A CN113630884A CN 113630884 A CN113630884 A CN 113630884A CN 202110890508 A CN202110890508 A CN 202110890508A CN 113630884 A CN113630884 A CN 113630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ime
frequency
resource
frequency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05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威
刘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905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0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08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以避免资源冲突,提高通信效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Description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5G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技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5G技术中,侧链通信(sidelinkSL)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技术。SL是指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通过侧行链路,如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ysical Sidelink Share Channel,PSSCH)、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等,向UE2传输数据,无需经过网络侧,如经过接入网和核心网,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数据传输时延,以实现5G中超低时延的目的。
但是,一些场景中,如UE1和UE2都向UE3发送同一业务的数据,但UE1和UE2彼此无法感知到对方的存在。如此,一方面,可能导致UE1和UE2的资源冲突,UE3无法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UE1发送的数据和UE2发送的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差过大,则导致UE3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接收到完整的数据,从而导致通信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以避免资源冲突,提高通信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二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其中,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四RB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所述时频位置匹配是指: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由于第一终端可以感知第二终端和第二终端,故可以确定第二终端的第一RB与第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从而向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第二终端可以确定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的第三RB,或者第三终端可以确定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的第四RB。可以理解,一方面,由于第二RB与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可以避免同一业务的资源冲突,另一方面,由于第二RB与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可以避免同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时域相差过大,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或者,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如此,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可以清楚获知对方的RB的时频位置,即第一RB的时频位置或第二RB的时频位置,以便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准确地确定出时域位置匹配的RB,即第三RB或第四RB。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之后,以及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其中,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理解,通过确定以哪个设备为中心进行指示,可以避免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减少通信次数,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可选地,所述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包括: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侧行链路SL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若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可以理解,若SL数据越小,则业务数据量相应越小,那么空闲RB的数据相应越多。换言之,SL数量少的设备可以相较于SL数量多的设备,SL数量少的设备,如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有更多空闲RB可选,RB的选择面更大,以便确定出的第三RB与第二RB的时域位置更匹配,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域位置更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一SCI中,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二SCI中,如此实现信令的复用,以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RB的时频位置;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其中,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包括:确定资源池中每个空闲RB的时频位置,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之间的时频距离;从所述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可选地,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为多个,所述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包括:从多个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所述第二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其中,所述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换言之,时域位置最大可以避免同一业务对应的两个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有一定间隔,使得第一终端在处理同一业务的数据时可以有一定的时延,以降低第一终端的负荷,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二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其中,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四RB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所述时频位置匹配是指: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或者,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之后,以及所述收发模块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其中,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侧行链路SL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若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一SCI中,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二SCI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RB的时频位置;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其中,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所述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从多个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所述第二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其中,所述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数据特征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手机、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庭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网桥等,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unit,RSU)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传输特征确定时频域离散的资源,以便确定的资源块是由一堆离散的资源组成,而不是一个时频域连续的完整资源块。如此,在没有空闲的资源块时,由于传输特征匹配,从而也可以使用该时频域离散的资源来承载第一下行数据包,无需等待空闲的资源块,进而可以降低通信延时,提高通信效率。
下面将结合方法,对网络设备上述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如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该方法的流程包括:
S201,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第三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
其中,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SCI)用于指示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第二SCI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即第一数据,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等。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即第一数据,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等。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ualityof Service,QoS)业务。
其中,当第二终端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上述QoS业务的第一资源时,第二终端可以先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以指示该第一资源后续承载在第一RB。同理,当第三终端需要向第一终端发送上述QoS业务的第二资源时,第三终端可以先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SCI,以指示该第二资源后续承载在第二RB。
S202,第一终端确定第一RB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
其中,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第一RB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第一RB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该阈值可以是协议预定,对此不限定。
可选地,第一终端确定时频位置不匹配后,第一终端可以确定以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其中,以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第一终端后续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同理,以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第一终端后续可以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若第二终端的侧行链路SL数量大于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以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若第二终端的SL数量小于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第一终端可以确定以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可以理解,若SL数据越小,则业务数据量相应越小,那么空闲RB的数据相应越多。换言之,SL数量少的设备可以相较于SL数量多的设备,SL数量少的设备,如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后续有更多空闲RB可选,RB的选择面更大,以便后续确定出的第三RB与第二RB的时域位置更匹配,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域位置更匹配。
其中,第二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第一SCI中,第三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第二SCI中,如此实现信令的复用,以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可以理解,通过确定以哪个设备为中心进行指示,可以避免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减少通信次数,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S203,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比如,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RB的时频位置,以便第二终端根据第二RB的时频位置确定第三RB。或者,若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RB的时频位置,以便第三终端根据第一RB的时频位置确定第四RB。
其中,第三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第四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第三RB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其中,该时频位置匹配是指:第二RB与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第二RB与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第四RB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以看出,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可以清楚获知对方的RB的时频位置,即第一RB的时频位置或第二RB的时频位置,以便第二终端或第三终端准确地确定出时域位置匹配的RB,即第三RB或第四RB。
S204,第二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或者第三终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四RB。
例如,第二终端可以确定资源池中每个空闲RB的时频位置,与第二RB的时频位置之间的时频距离,再从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以便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第三RB。此外,如果最小的时频距离为多个,则第二终端可以从多个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第二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那么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即为第三RB。
又例如,第三终端可以确定资源池中每个空闲RB的时频位置,与第一RB的时频位置之间的时频距离,再从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以便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第四RB。此外,如果最小的时频距离为多个,则第三终端可以从多个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第一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那么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即为第四RB。
可以看出,时域位置最大可以避免同一业务对应的两个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有一定间隔,使得第一终端在处理同一业务的数据时可以有一定的时延,以降低第一终端的负荷,提高运行效率。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300。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300可以适用于上述第一终端,可以包括:收发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其中,收发模块3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二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处理模块30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其中,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
所述收发模块30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四RB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所述时频位置匹配是指: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301,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或者,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02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之后,以及所述收发模块301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处理模块302,还用于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其中,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02,还用于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侧行链路SL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若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
可选地,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一SCI中,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二SCI中。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300可以适用于上述第二终端,可以包括:收发模块301和处理模块302。
其中,收发模块301,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RB的时频位置;
所述收发模块3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其中,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02,还用于从所述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302,还用于从多个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所述第二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其中,所述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下面结合图4对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401是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4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所示的处理器401和处理器4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存储器4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02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4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400为网络设备,收发器4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4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403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基于远程通信的远程监控装置40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处理器4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装置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实际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装置4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字段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二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其中,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
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四RB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所述时频位置匹配是指: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
或者,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之后,以及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其中,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是指向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包括: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侧行链路SL数量大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三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或者,
若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小于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则确定以所述第二终端为中心进行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一SCI中,所述第三终端的SL数量承载在所述第二SCI中。
6.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RB的时频位置;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其中,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包括:
确定资源池中每个空闲RB的时频位置,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之间的时频距离;
从所述时频距离中,确定最小的时频距离;
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其中,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为多个,所述确定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对应的空闲RB,包括:
从多个所述最小的时频距离各自对应的空闲RB中,确定与所述第二RB之间的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其中,所述时域位置最大的空闲RB为所述第三RB。
9.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一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以及接收来自第三终端的第二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资源块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二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其中,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或所述第三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第三RB,或者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确定第四RB;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四RB用于承载所述第二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匹配,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匹配;所述时频位置匹配是指: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二RB与所述第三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或者,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四RB与所述第一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10.一种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SCI;其中,所述第一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RB的时频位置;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第二RB的时频位置,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匹配,所述时频位置不匹配是指: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冲突,或者所述第一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大于阈值;所述第一RB用于承载第一资源,所述第二RB用于承载第二资源,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属于同一服务质量QoS业务;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三RB,其中,所述第三RB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资源,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不冲突,且所述第三RB与所述第二RB的时频位置相隔最近。
CN202110890508.3A 2021-08-04 2021-08-04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136308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0508.3A CN113630884A (zh) 2021-08-04 2021-08-04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0508.3A CN113630884A (zh) 2021-08-04 2021-08-04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0884A true CN113630884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0508.3A Withdrawn CN113630884A (zh) 2021-08-04 2021-08-04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08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1565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广州水木星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结构光3d点云的接触网缺陷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51565A (zh) * 2023-04-03 2023-05-02 广州水木星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结构光3d点云的接触网缺陷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1156B (zh) 一种选择prach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US10117107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7852704A (zh) 配置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US10903872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67123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70195995A1 (en) Device-to device (d2d) synchronization message signaling
US20190159073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471838B (zh) 用于基于垂直位置进行频谱共享的设备和方法
JP2019509698A (ja) 無線アクセス制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226351A (zh) 一种广播波束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8098701A1 (zh) 一种波束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10690944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优先级发送、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WO2018137640A1 (zh)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200187255A1 (en) Channel listening method applied to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and apparatus
CN111510951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023851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3630884A (zh) 侧链通信的资源块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190320411A1 (en) Managing paging of a wireless device
US202202727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630895A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57077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questing for and scheduling relay resource
CN113473553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392057B (zh) 一种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3815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发射端设备
CN11569984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