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573A -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573A
CN114866573A CN202210302808.XA CN202210302808A CN114866573A CN 114866573 A CN114866573 A CN 114866573A CN 202210302808 A CN202210302808 A CN 202210302808A CN 114866573 A CN114866573 A CN 114866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ert
scientific research
inform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28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6573B (zh
Inventor
曾龙
夏明许
李军
徐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028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包括中央云服务器、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中央云服务器分别连接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中央云服务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调用时执行的操作包括: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判断该需求信息是否为定向需求信息,若是,则基于该定向需求信息建立多端口通信,若否,则调用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与需求信息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和科研仪器端的组合,建立多端口通信;接收科研仪器端的维护需求,调用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建立多端口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仪器产出率和使用效率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于高端科学仪器的实验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高端科学仪器(包括制备设备和检测设备)是研究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技建设开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在短期内产生高端科研仪器数量大幅上涨和高水平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急剧短缺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现有高端仪器现场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高端科研仪器的成果产出率和使用效率、延长高端科研仪器使用寿命成为当前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通过长期观察总结,我们发现在高端科学仪器的使用过程中主要问题是:1)由于制备材料和被检测材料的多样性,设备操作者受到专业知识储备限制不能充分了解到客户的检测需要,同时大部分客户没有高端仪器设备的使用经验,不能够给出具体的操作参数、操作步骤建议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者检测无效,因此,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储备的设备使用专家给客户和检测员提供帮助,以提高实验或者检测效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2)由于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储备的操作专家和设备维护专家人员有限,且分布比较集中,因此,设备使用专家很难及时地对客户和操作员的实验内容进行指导,设备维护专家也很难及时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并提供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意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该系统运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即时匹配、分时共享功能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给出精确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包括中央云服务器、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所述中央云服务器分别连接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其中,
所述中央云服务器中维护有定期更新的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所述中央云服务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调用时执行的操作包括:
通过认证方式实现与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的连接;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判断该需求信息是否为定向需求信息,若是,则基于该定向需求信息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若否,则调用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与所述需求信息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和科研仪器端的组合,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接收科研仪器端的维护需求,调用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建立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专家端包括仪器操作专家端和仪器维护专家端。
进一步地,所述科研仪器端包括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信息采集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科研仪器操作电脑和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用于将科研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信息传送给建立通信的专家端和客户端,并接收所述专家端和客户端的操作指令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为脱机状态的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装置为台式电脑或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专家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和科研仪器端的操作信息,并产生对应的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客户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生成需求信息,接收并在线观测科研仪器端的操作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包括专家熟悉科研仪器、擅长技术方向和工作时间安排。
进一步地,所述科研仪器端信息包括仪器类型和仪器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检测需求或制备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备使用专家和设备维护专家的在线匹配和实时介入,提高仪器使用人员技术水平和维护水平,来达到高效完成客户科研内容,提高仪器产出率和使用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中央云服务器建立多端口的在线匹配连接,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实验效率,及时对实验过程进行调整。
3、本发明中央云服务器中维护有定期更新的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保证信息可靠性和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利用本发明系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发明系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云服务器、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中央云服务器分别连接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
中央云服务器中维护有定期更新的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活跃专家端信息包括专家熟悉科研仪器、擅长技术方向和工作时间安排,及时更新新的专家的引入和老的专家的退出信息,科研仪器端信息包括仪器类型和仪器参数。
中央云服务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调用时执行的操作包括:通过认证方式实现与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的连接;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包括检测需求或制备需求,判断该需求信息是否为定向需求信息,若是,则基于该定向需求信息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多端口通信,若否,则调用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与需求信息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和科研仪器端的组合,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多端口通信;接收科研仪器端的维护需求,调用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建立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多端口通信。
专家端包括仪器操作专家端和仪器维护专家端。专家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和科研仪器端的操作信息,并产生对应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是根据过程对相应的操作、修理维护以及检测和制备内容进行实时调整的信息。
科研仪器端包括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信息采集装置和通讯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科研仪器操作电脑和通讯装置,通讯装置用于将科研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信息传送给建立通信的专家端和客户端,并接收专家端和客户端的操作指令信息。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为脱机状态的电脑。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可以为台式电脑或服务器。
客户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生成需求信息,接收并在线观测科研仪器端的操作过程。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仪器操作专家端、仪器维护专家端和客户端可以使用固定设备通信,也可以使用移动端设备通信。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央云服务器、专家端、客户端和科研仪器端的通讯装置上均安装在实验系统软件,该实验系统软件基于wincc开发,能够适应windows、android、ios等多种操作系统。该实验系统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
基于各端口的唯一的账号和密码,通过互联网接入中央云服务器,由中央云服务器实现认证;
在中央云服务器中,根据科研仪器的参数、客户的检测和制备需求,专家的技术方向和时间安排等信息对系统内部的所有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最佳的专家端、客户端和科研仪器端的匹配;
在通讯装置中,对科研仪器操作电脑的桌面进行实时抓取、生成1080P的高清视频。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央服务器其容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根据实验系统具体接入的高端科研仪器数量、客户数量和专家数量来及时调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央服务器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具体可为:中央云服务器对客户、科研仪器和专家匹配结束后,自动生成聊天室,该聊天室能够对材料制备或者检测过程进行实时分享,仪器使用专家、仪器维护专家和客户能够实时观察到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客户能够及时对操作内容进行监督并提出要求,仪器使用专家和维护专家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对操作员的实验细节进行有效指导。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硬件连接及软件安装
1.1)科研仪器端利用信息采集装置,将科研仪器的操作电脑与通讯装置相连接;
1.2)在通讯装置上安装实验系统软件,设置软件相关参数,此时,通讯装置就可共享操作电脑展示的所有数据内容,能够对实验操作细节和实验过程进行共享,画面为1080P高清视频;
1.3)将通讯装置连接网络,利用唯一的实验账号登陆实验系统,向中央云服务器上传设备参数、设备机时、设备状态等信息;
步骤2、专家在线匹配实验
2.1)中央云服务器根据客户的检测或制备需求,科研仪器的参数和机时,设备使用专家的技术方向和时间安排对系统内部的所有信息进行计算,进行最佳匹配;
2.2)中央云服务器将生成相应的实验聊天室并将其登陆号和密码分别发送给对应的仪器端口、客户端口和专家端口;
2.3)客户及设备使用专家在实验开始前收到提示信息,根据信息进入到已开启的在线实验房间,此时客户及专家都可通过视频看到实验室检测员检测情况及仪器设备展示的数据页面;
2.4)设备使用专家根据客户需求,在视频界面上做出相对应的标记或调整,实验室检测员与客户即时看到相关标记;
2.5)实验室检测员根据标记在电脑上进行对应操作,操作即时反应到实验房间内人员的屏幕上,直到完成整个在线实验过程。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的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如图3所示,在上述步骤1的基础上执行以下步骤3:
步骤3、专家在线匹配故障维修
3.1)操作电脑程序出现故障或出现异常数据时,实验室操作员利用通讯装置登陆实验操作系统,向中央云服务器提出维修需求;
3.2)中央云服务器根据设备维护专家的技术方向和时间安排对系统内部的所有信息进行计算,进行最佳匹配;
3.3)中央云服务器将生成及时的实验聊天室并将其登陆号和密码分别发送给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口、专家端口;
3.4)实验室操作员和设备维护专家同时进入会议室,设备维护专家根据操作电脑上的错误代码或设备状态数据指导实验操作员调整相关软件、设备参数及配置,完成设备远程维护处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云服务器、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所述中央云服务器分别连接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其中,
所述中央云服务器中维护有定期更新的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所述中央云服务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调用时执行的操作包括:
通过认证方式实现与科研仪器端、专家端和客户端的连接;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判断该需求信息是否为定向需求信息,若是,则基于该定向需求信息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若否,则调用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与所述需求信息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和科研仪器端的组合,建立客户端与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接收科研仪器端的维护需求,调用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和科研仪器端信息,获得最佳匹配的专家端,建立对应的科研仪器端和专家端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端包括仪器操作专家端和仪器维护专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科研仪器端包括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信息采集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分别连接科研仪器操作电脑和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用于将科研仪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信息传送给建立通信的专家端和客户端,并接收所述专家端和客户端的操作指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科研仪器操作电脑为脱机状态的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为台式电脑或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客户端的需求信息和科研仪器端的操作信息,并产生对应的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包括音视频接收装置,用于生成需求信息,接收并在线观测科研仪器端的操作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跃专家端信息包括专家熟悉科研仪器、擅长技术方向和工作时间安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科研仪器端信息包括仪器类型和仪器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信息包括检测需求或制备需求。
CN202210302808.XA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Active CN114866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808.XA CN114866573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808.XA CN114866573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73A true CN114866573A (zh) 2022-08-05
CN114866573B CN114866573B (zh) 2024-02-06

Family

ID=8262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2808.XA Active CN114866573B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57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2244A1 (en) * 1999-11-15 2001-10-18 Neustel Michael S. Internet based help system
CN103401873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上海法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实现流媒体专家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91501A (zh) * 2015-07-12 2015-10-21 石永丽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仪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205453957U (zh) * 2016-03-01 2016-08-10 吉林大学 一种远程网络实验室系统
CN107517246A (zh) * 2017-08-04 2017-12-26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及在线智能测试系统
CN109257415A (zh) * 2018-08-15 2019-01-22 国力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通信的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890161A (zh) * 2019-09-25 2020-03-17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超声远程实时会诊系统
CN112001709A (zh) * 2020-09-04 2020-11-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指派调度ar多人远程协助方法
CN113467391A (zh) * 2021-06-17 2021-10-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核电厂数据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32244A1 (en) * 1999-11-15 2001-10-18 Neustel Michael S. Internet based help system
CN103401873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上海法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实现流媒体专家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CN104991501A (zh) * 2015-07-12 2015-10-21 石永丽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仪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205453957U (zh) * 2016-03-01 2016-08-10 吉林大学 一种远程网络实验室系统
CN107517246A (zh) * 2017-08-04 2017-12-26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物联网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及在线智能测试系统
CN109257415A (zh) * 2018-08-15 2019-01-22 国力天(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通信的诊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890161A (zh) * 2019-09-25 2020-03-17 嘉兴市第一医院 一种超声远程实时会诊系统
CN112001709A (zh) * 2020-09-04 2020-11-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指派调度ar多人远程协助方法
CN113467391A (zh) * 2021-06-17 2021-10-0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核电厂数据监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倩: ""电子探针远程实验室研究"", 《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73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29181A1 (en) Chatbo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ustrial Machinery
US5850426A (en) Remote access terminal
CN103338259B (zh)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会议视频设备管理控制方法
CN112437047A (zh) 一种远程服务器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1431754A (zh) 配用电通信网故障分析方法和系统
US20210334185A1 (en) Task based service management platform
CN111324460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力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6506511B (zh) 基于x11协议的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826729A (zh) 一种多终端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及运维方法
CN116633991B (zh) 用于远程场景的用户界面显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4866573A (zh) 一种专家在线匹配的多端口实验系统
CN116737560B (zh) 基于智能导控的智慧训练系统
CN111813430A (zh) 机器人集群智能化更新与部署的方法及系统
CN110602256A (zh) 一种工业设备远程维护的安全保护方法
CN110018846A (zh) 一种自动运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US20240028021A1 (en) Network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CN113361723B (zh) 一种基于规则树自动匹配的it运维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5395652A (zh) 一种配网终端异常分析系统及终端异常查询方法
CN113704051A (zh) 一种服务器故障检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4683731B (zh) 一种用于异构平台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14374889A (zh) 一种水质监测系统
CN116016480B (zh) 基于虚拟桌面的流程自动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26043B (zh) 嵌入式设备、嵌入式系统及其维护方法
CN117135183A (zh) 一种基于Telemetry技术的电力设备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85729B (zh) 基于sip协议格式转换的信令交互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