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5835A -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5835A
CN114865835A CN202210696118.7A CN202210696118A CN114865835A CN 114865835 A CN114865835 A CN 114865835A CN 202210696118 A CN202210696118 A CN 202210696118A CN 114865835 A CN114865835 A CN 114865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air
rotor
end cov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6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越
崔健伟
苍衍
王斯博
孙明冲
徐德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6961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5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5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5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0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5Devices for sensing temperature,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8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wholly within the machin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in which the rotor or stator space is fluid-tight, e.g. to provide for different cooling media for rotor and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7Heat si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包括风冷单元及水冷单元,风冷单元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进风部能够向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内输送冷却风,被送入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能够由出风部流出,水冷单元包括绕设于定子上的水路,冷却水能够沿水路流动。在本发明中,风冷单元能够对电机的转子进行散热冷却,水冷单元能够对定子进行散热冷却,以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失效,即本发明能够通过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散热冷却,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用驱动电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即电机的功率和扭矩等指标逐步提升,但大功率和大扭矩会导致电机产生较大的热量,进而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以解决大功率和大扭矩会导致电机产生较大的热量,进而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包括定子及转子,所述定子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
风冷单元,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能够向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内输送冷却风,被送入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内的所述冷却风能够由所述出风部流出;及
水冷单元,包括绕设于所述定子上的水路,冷却水能够沿所述水路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还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及外壳,所述前端盖、所述定子及所述后端盖均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并沿所述转子的轴向间隔排列,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并抵接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均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外周,并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后端盖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部和所述出风部均呈中空设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进风部的内部连通,所述后端盖和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出风部的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沿所述转子的周向均匀排列,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孔沿所述转子的周向均匀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风冷单元还包括风机及空水冷却器,所述空水冷却器连通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并被配置为冷却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所述冷却风,所述风机连通于所述空水冷却器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均通过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辅助散热单元,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上均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单元,所述辅助散热单元被配置为冷却所述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板及安装板,所述前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的一侧和所述后端盖朝向所述定子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安装板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周。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散热单元包括多个所述散热板,多个所述散热板绕所述转子的轴线均匀排列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轴承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风冷单元和/或所述水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上,并能够分别检测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于所述转子上,并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引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引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盖及所述后端盖上均设置有与其内孔连通的测温孔,所述前端盖及所述后端盖的所述测温孔内均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轴承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并抵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定子之间,所述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绕所述转子的轴线呈螺旋状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一通水口和所述第二通水口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两端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风冷单元能够对电机的转子进行散热冷却,水冷单元能够对定子进行散热冷却,以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失效,即本发明能够通过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散热冷却,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机及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风机、空水冷却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引线的电机冷却系统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风机和空水冷却器的电机冷却系统及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风机、空水冷却器和控制单元的电机冷却系统及电机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散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0、定子;120、转子;130、前端盖;131、测温孔;140、后端盖;150、外壳;160、轴承;170、内壳;
211、进风部;2111、进风口;212、出风部;2121、出风口;213、第一通风孔;214、第二通风孔;215、风机;216、空水冷却器;
221、水路;222、凹槽;223、第一通水口;224、第二通水口;
230、辅助散热单元;231、散热板;232、安装板;
241、第一温度传感器;242、第二温度传感器;243、信号发射器;244、第一引线;245、第三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电机包括定子110及转子120,定子110套设于转子120的外周,除定子110和转子120外,电机还包括前端盖130、后端盖140及外壳150,前端盖130、定子110及后端盖140均套设于转子120的外周,并沿转子120的轴向间隔排列,外壳150套设于定子110的外周,并抵接于前端盖130和后端盖140之间。
为解决前文述及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冷却系统,请参阅图1至图7,电机冷却系统包括风冷单元及水冷单元,风冷单元包括进风部211和出风部212,进风部211能够向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输送冷却风,被送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能够由出风部212流出,水冷单元包括绕设于定子110上的水路221,冷却水能够沿水路221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风冷单元能够对电机的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水冷单元能够对定子110进行散热冷却,以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失效,即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电机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散热冷却,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风冷单元的进风部211能够向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送风,转子120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被送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同时被送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能够通过出风部212离开电机内部,即本实施例中能够在进风部211、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及出风部212之间形成用于流通冷却风的风路,以对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同时,定子110上绕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水路221,定子110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沿水路221流通的冷却水,从而对定子110进行散热冷却。本实施例能够通过风冷单元和水冷单元及时地对电机的转子120和定子110进行散热冷却,以避免电机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基于前文述及的内容,前端盖130、定子110及后端盖140均套设于转子120的外周,并沿转子120的轴向间隔排列,即前端盖130与定子110之间具有间隙,后端盖140与定子110之间也具有间隙,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进风部211和出风部212均套设于外壳150的外周,并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11和出风口2121,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与进风口2111连通,冷却风能够通过进风口2111进入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进而进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以对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与出风口2121连通,冷却风能够由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流通至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并能够由出风口2121离开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从而由电机内部流出。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单元还包括风机215及空水冷却器216,空水冷却器216连通于出风口2121和风机215之间,并被配置为冷却由出风口2121流出的冷却风,风机215连通于空水冷却器216和进风口211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进风部211的进风口2111和出风部212的出风口2121通过风机215和空水冷却器216连通,风机215、电机内部及空水冷却器216共同形成风路,用于对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的冷却风由电机及电机冷却系统内部的空气形成,即本实施例通过风机215使电机及电机冷却系统内部的空气沿风机215、电机内部及空水冷却器216共同形成的风路循环流动来对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而无需由外界吸取空气,以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等杂质进入电机内部,从而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等杂质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当冷却风进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后,转子120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冷却风,即冷却风能够吸收转子120的热量,吸收热量后的冷却风的温度会升高,即由出风口2121流出的冷却风的温度较高,为保证重新由进风口2111进入电机内部的冷却风能够有效地对转子120进行散热冷却,本实施例中在风机215与出风口2121之间设置空水冷却器216,空水冷却器216对由出风口2121流出的冷却风进行降温。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风机215及空水冷却器216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进风部211和出风部212均呈中空设置,进风部211沿转子120的轴向靠近前端盖130的端壁被抵接于外壳150和前端盖130之间,出风部212沿转子120的轴向靠近后端盖140的端壁被抵接于外壳150和后端盖140之间,外壳15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213和第二通风孔214,进风部211罩设于第一通风孔213的外周,出风部212罩设于第二通风孔214的外周,即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50上的第一通风孔213和第二通风孔214,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通风孔213与进风部211的内部连通,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通风孔214与出风部212的内部连通,从而在进风部211、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及出风部212之间形成用于流通冷却风的风路。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5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213和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孔214,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213沿转子120的周向均匀排列,以使冷却风能够沿转子120的周向均匀地由进风部211内部进入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从而使冷却风能够沿转子120的周向均匀地由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进入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即本实施例能够保证转子120和定子110之间沿转子120的周向的各个位置的间隙均能够有冷却风流动,从而提高转子120的冷却效率,至少两个第二通风孔214沿转子120的周向均匀排列,从而保证流通至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的冷却风能够通过各个第二通风孔214均匀地流出。
进一步地,前端盖130和后端盖140均通过轴承160套设于转子120的外周,转子120的热量能够传递至轴承160上,而轴承160的温度过高也会导致电机失效,为此,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辅助散热单元230,前端盖130和后端盖140上均设置有辅助散热单元230,辅助散热单元230被配置为冷却轴承160,从而进一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辅助散热单元230包括散热板231及安装板232,前端盖130朝向定子110的一侧和后端盖140朝向定子110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板231,散热板231通过安装板232套设于轴承160的外周,即安装板232套设于轴承160的外周,散热板231位于安装板232远离轴承160的一侧,由转子120传递至轴承16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安装板232传递至散热板231上,由于设置于前端盖130上的散热板231位于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因此传递至设置于前端盖130上的散热板231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前端盖13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相应地,由于设置于后端盖140上的散热板231位于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因此传递至设置于后端盖140上的散热板231上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后端盖140和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冷却风,从而对轴承160进行散热冷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对轴承160散热冷却实现对转子120的进一步的散热冷却。
本实施例中的辅助散热单元230优选为包括多个散热板231,多个散热板231绕转子120的轴线均匀排列于安装板232远离轴承160的一侧,即多个散热板231绕转子120的轴线呈放射形排列,以提高对轴承160的冷却效率,从而进一步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机还包括内壳170,内壳170套设于定子110的外周,并抵接于外壳150与定子110之间,内壳170朝向外壳15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22,凹槽222绕转子120的轴线呈螺旋状延伸,即本实施例中的水冷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内壳170上的凹槽222,以在外壳150和内壳170之间形成水路221,水路221绕转子120的轴线呈螺旋状延伸,以对定子110进行冷却。
优选地,外壳150上设置有第一通水口223和第二通水口224,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水冷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外壳150上的第一通水口223和第二通水口224,第一通水口223和第二通水口224分别与凹槽222的两端连通,即第一通水口223和第二通水口224分别与水路221的两端连通,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通水口223向水路221注入冷却水,同时冷却水能够通过第二通水口224流出水路221。
为节省能源,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风冷单元和/或水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控制单元能够在转子120的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开始对转子120进行冷却,并能够在转子120的温度下降至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风冷单元停止冷却,相应地,控制单元还能够在定子110的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水冷单元开始冷却,并能够在定子110的温度下降至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控制水冷单元停止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及第二温度传感器242,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42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42分别设置于转子120和定子110上,并能够分别检测转子120和定子110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241能够检测转子120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或者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当转子120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或者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第一温度传感器241能够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41传递的电信号控制风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相应地,第二温度传感器242能够检测定子110的温度是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或者是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当定子110的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或者小于第四预设温度时,第二温度传感器242能够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42传递的电信号控制水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
由于转子120在电机工作过程中需要绕其轴线转动,因此设置于转子120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41无法直接通过引线与控制器连接,为此,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还包括信号发射器243,信号发射器243连接于转子120上,并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41通过第一引线244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41能够向信号发射器243传递电信号,信号发射器243再将电信号转递至控制器。
相较于转子120,定子110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保持静止,因此设置于定子110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42则通过第二引线(图中未示出)直接与控制器连接。
基于前文述及的内容,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冷却系统设置有用于对轴承160散热冷却的辅助散热单元230,结合上述,辅助散热单元230是借助风冷单元对轴承160散热冷却,而且轴承160的温度也会影响电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因此,风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除与转子120的温度有关外,还与轴承160的温度有关,为了便于准确地控制风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本实施例中的前端盖130及后端盖140上均设置有与其内孔连通的测温孔131,前端盖130及后端盖140的测温孔131内均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45,第三温度传感器245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245能够检测轴承160的温度,当轴承160温度大于第五预设温度或小于第六预设温度时,第三温度传感器245能够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在风冷单元未对转子120冷却时,转子120和轴承160的温度均逐渐上升,当转子120和轴承160中只需有一个温度过高时,即无论第一温度传感器241或第三温度传感器245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后,控制器便控制风冷单元开始冷却,在风冷单元开始冷却后,转子120和轴承160的温度均逐渐降低,当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和第三温度传感器245均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后,控制器控制风冷单元停止冷却。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包括定子(110)及转子(120),所述定子(110)套设于所述转子(120)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
风冷单元,包括进风部(211)和出风部(212),所述进风部(211)能够向所述转子(12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输送冷却风,被送入所述转子(12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内的所述冷却风能够由所述出风部(212)流出;及
水冷单元,包括绕设于所述定子(110)上的水路(221),冷却水能够沿所述水路(221)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前端盖(130)、后端盖(140)及外壳(150),所述前端盖(130)、所述定子(110)及所述后端盖(140)均套设于所述转子(120)的外周,并沿所述转子(120)的轴向间隔排列,所述外壳(150)套设于所述定子(110)的外周,并抵接于所述前端盖(130)和所述后端盖(140)之间,所述进风部(211)和所述出风部(212)均套设于所述外壳(150)的外周,并分别设置有进风口(2111)和出风口(2121),所述前端盖(13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与所述进风口(2111)连通,所述后端盖(14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出风口(21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211)和所述出风部(212)均呈中空设置,所述外壳(150)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213)和第二通风孔(214),所述前端盖(13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213)与所述进风部(211)的内部连通,所述后端盖(140)和所述定子(110)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214)与所述出风部(212)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5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213)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孔(214),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孔(213)沿所述转子(120)的周向均匀排列,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风孔(214)沿所述转子(120)的周向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还包括风机(215)及空水冷却器(216),所述空水冷却器(216)连通于所述出风口(2121)和所述风机(215)之间,并被配置为冷却由所述出风口(2121)流出的所述冷却风,所述风机(215)连通于所述空水冷却器(216)和所述进风口(21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30)和所述后端盖(140)均通过轴承(160)套设于所述转子(120)的外周,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辅助散热单元(230),所述前端盖(130)和所述后端盖(140)上均设置有所述辅助散热单元(230),所述辅助散热单元(230)被配置为冷却所述轴承(1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单元(230)包括散热板(231)及安装板(232),所述前端盖(130)朝向所述定子(110)的一侧和所述后端盖(140)朝向所述定子(110)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散热板(231),所述散热板(231)通过所述安装板(232)套设于所述轴承(160)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单元(230)包括多个所述散热板(231),多个所述散热板(231)绕所述转子(120)的轴线均匀排列于所述安装板(232)远离所述轴承(16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风冷单元和/或所述水冷单元开始或停止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及第二温度传感器(242),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42)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4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42)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子(120)和所述定子(110)上,并能够分别检测所述转子(120)和所述定子(110)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信号发射器(243),所述信号发射器(243)连接于所述转子(120)上,并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41)通过第一引线(244)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42)通过第二引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30)及所述后端盖(140)上均设置有与其内孔连通的测温孔(131),所述前端盖(130)及所述后端盖(140)的所述测温孔(131)内均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245),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45)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45)能够检测所述轴承(160)的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内壳(170),所述内壳(170)套设于所述定子(110)的外周,并抵接于所述外壳(150)与所述定子(110)之间,所述内壳(170)朝向所述外壳(15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22),所述凹槽(222)绕所述转子(120)的轴线呈螺旋状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50)上设置有第一通水口(223)和第二通水口(224),所述第一通水口(223)和所述第二通水口(224)分别与所述凹槽(222)的两端连通。
CN202210696118.7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Pending CN114865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118.7A CN114865835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6118.7A CN114865835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5835A true CN114865835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6118.7A Pending CN114865835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58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5678A (zh) * 2023-06-21 2023-07-28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推进系统和飞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5678A (zh) * 2023-06-21 2023-07-28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推进系统和飞行器
CN116505678B (zh) * 2023-06-21 2023-10-27 成都沃飞天驭科技有限公司 电机、推进系统和飞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28586B1 (ko) 전폐 외선 냉각형 전동기
CN109245431A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用高速电机冷却机构
CN112186952B (zh) 一种永磁牵引电机
CN111478499A (zh) 一种用于开关磁阻电机自散热系统
CN114865835A (zh)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
WO2019154155A1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5242031A (zh) 一种防止套筒偏移的带有风冷结构的磁悬浮高速电机
CN214642211U (zh) 电主轴轴承座的隔热冷却机构
CN211908568U (zh) 一种电机本体内外风路和滑环冷却风路的组合结构
CN112039263A (zh) 定子绕组端部冷却结构、电机
CN219420500U (zh) 一种电机内循环风冷散热的结构
CN115811167A (zh) 电机散热系统
CN212033895U (zh) 一种高炉鼓风机用带冷却装置的电机
CN102832744A (zh) 设在电机出风口端的冷却装置
CN213341858U (zh) 一种动力电机的壳体结构
CN220291818U (zh) 高速风冷电机
CN211889025U (zh) 一种气冷双出轴磨铣电主轴
CN217282576U (zh) 磁悬浮风机的冷却结构
CN2147559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散热结构
CN215342708U (zh)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2186335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水冷散热型永磁驱动电机
CN202840829U (zh) 一种设在电机出风口端的冷却装置
CN217814056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348468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旋转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