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5165A - 电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5165A
CN114865165A CN202210570744.1A CN202210570744A CN114865165A CN 114865165 A CN114865165 A CN 114865165A CN 202210570744 A CN202210570744 A CN 202210570744A CN 114865165 A CN114865165 A CN 114865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electrical connection
connection assembly
metallic elem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07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红文
李茂松
徐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07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5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5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5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eversible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e.g. NTC, PTC or bimet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cells, e.g. by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用于电池,电连接组件包括导电件和导电变化部,导电变化部和导电件构成电连接,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在构成对电池的电连接的情况下,使得电池所产生的电流能够流经导电变化部。在温度降低时,电流会由于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增大而在导电变化部上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对电池的供电环境进行加热,实现温度的增加,进而可保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供电性能。在将电池用于电动车时,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得电池进行正常的充放电行为,以缩短电动车的启动时间,并保障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极寒环境下)的正常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电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气候环境对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影响不断凸显。相对于目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较为成熟的电池冷却与电气防护等技术,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综合性能却难以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组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连接组件,用于电池,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导电件和导电变化部,所述导电变化部和所述导电件构成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在构成对电池的电连接的情况下,使得电池所产生的电流能够流经导电变化部。在温度降低时,电流会由于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增大而在导电变化部上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对电池的供电环境进行加热,实现温度的增加,进而可保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供电性能。
另外,在将电池用于电动车时,低温下启动电动车后,当电池处于较低温度时,由于导电变化部的电阻较大,这样电池能够产生自加热效应,从而使得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激活,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使得电池进行正常的充放电行为,以缩短电动车的启动时间,并保障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极寒环境下)的正常工作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金属元素,所述导电变化部在温度大于或等于0℃的条件下构成导体。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在温度偏高时尽量降低在导电变化部上产生的热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金属元素,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温度下的阻值大于或等于3mΩ,所述第一温度小于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在温度偏高时尽量降低在导电变化部上产生的热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构成连接所述集流体的极耳。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随温度降低而电阻增大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元素包括锗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此,可改善导电变化部受热而电阻变小的性能,并且不影响导电变化部在电阻变小后的正常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随温度降低而电阻增大的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集流体的至少部分。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二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或铜元素。如此,可保证集流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一非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或铜元素,由所述第一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如此,可保证集流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上。如此,有利于对电池进行快速加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第一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锂元素外的其他金属元素。如此,使得导电变化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中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活性材料部,所述活性材料部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上,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活性材料部共同构成层状结构。如此,可使得层状结构能够改变自身电阻,且可以兼顾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极耳,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集流盘,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盘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集流盘的至少部分。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集流盘,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极柱,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极柱的至少部分。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沿导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响应所述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如此,可给出实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具体方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如此,可有利于实现电池的温度自调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沿导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响应所述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如此,可给出实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具体方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连接组件100、电连接件101;
导电件110、导电变化部120、集流体130、极耳140、延伸部141、接触部142、集流盘150、极柱160、第一柱体161、凹陷162、第二柱体163、凸起164;
电池200、电芯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连接组件100,用于电池200。电连接组件100包括导电件110、导电变化部120。导电变化部120和导电件110构成电连接。导电变化部120被配置为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池200包括电芯210。电连接组件100还可以包括电连接电芯210的其他结构。其他结构可以沿轴线L依次设置并与电芯210构成电连接。其中,导电件110可以构成其他结构的一部分,导电变化部120也可以构成其他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可使得导电件110和导电变化部120均电连接至电芯210。
在电芯210进行放电时,由于放电而产生的电流能够从电芯210流过导电件110和导电变化部120。在对电芯210进行充电时,对电芯210进行充电的电流则能够通过导电件110和导电变化部120流向电芯210。
可以理解,电芯210可以由正极片、隔膜及负极片(隔膜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通过卷绕方式而形成,也可以由正极片、隔膜及负极片通过叠片方式而形成。
可以理解,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导电变化部120沿电流的流动方向的电阻会相应增大,流经导电变化部120的电流则会在导电变化部120上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可使得导电变化部120周围的温度增大,进而可起到提升电池200周围温度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组件100,在构成对电池200的电连接的情况下,使得电池200所产生的电流能够流经导电变化部120。在温度降低时,电流会由于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增大而在导电变化部120上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对电池200的供电环境进行加热,实现温度的增加,进而可保证电池200在低温环境下的供电性能。
另外,在将电池200用于电动车时,低温下启动电动车后,当电池200处于较低温度时,由于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较大,这样电池200能够产生自加热效应,从而使得电池200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激活,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使得电池200进行正常的充放电行为,以缩短电动车的启动时间,并保障电动车在低温环境下(尤其是极寒环境下)的正常工作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被配置为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导电变化部120包括金属元素,导电变化部120在温度大于或等于0℃的条件下构成导体。
可以理解,在温度的增大的情况下,则表示电池200具有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尽量减少整个回路上由于电阻发热而产生的热量。由于导电变化部120中的金属元素可使得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从而可减少电流在流经导电变化部120时所产生的热量。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在温度偏高时尽量降低在导电变化部120上产生的热量。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可以在温度大于或等于0℃的时候构成导体,从而可降低电阻,使得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率小且易于传导电流,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导电变化部120上产生的热量。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温度条件下的阻值大于或等于3m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条件可以包括当前温度小于0℃。
请参考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10为集流体130。导电变化部120位于集流体130的一侧或两侧。导电变化部120的至少部分构成连接集流体130的极耳140。
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200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芯210沿A1方向和A2方向形成两侧。集流体130位于电芯210沿A1方向形成的一侧以构成电芯210的极片的基体部分。导电变化部120构成的极耳140位于集流体130沿A1方向形成的一侧。
其中,极耳140可以包括延伸部141和接触部142。在图2中,电连接组件100包括电连接件101。延伸部141的一端电连接集流体130,形成极耳140和集流体130之间的连接。延伸部141的另一端电连接接触部142的一端,接触部142的另一端与电连接件101沿A2方向形成的一侧的表面接触并贴合。在电芯210进行放电时,电芯210产生的电路可以依次通过集流体130、延伸部141、接触部142和电连接件101。
可以理解,极耳可以通过模切极片而形成,也可以将导电部件贴设于极片一侧而形成。另外,电芯也可以采用全极耳,即极片未涂覆活性物质的端侧的至少部分整体构成极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2,在电池200的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极耳140的横截面积可以沿A3方向和A4方向进行变化。具体地,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则电池200的温度偏低,接触部142的横截面积可以沿A3方向和A4方向进行缩小,使得极耳140沿电流流经的方向形成的等效电阻增大,在电流流过极耳140的时候,极耳140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增加电池200的温度,避免电池200的温度过低。在一些情况下,低温可能会导致电池200内部的电解液的导电率降低,进而容易降低电池200的容量。
可以理解,对于导体而言,其电阻可以由导体的电阻率、导体长度和导体的横截面积来决定。其中,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电阻率越大,则电阻会越大;在导体的电阻率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长度越大,则电阻会越大;在导体的电阻率、导体长度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则电阻会越大。在电流流经导体的时候,导体的电阻率增大,而导体中流过电流部分的长度尺寸一定,以及沿电流的流动方向的横截面积一定,会使得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在流过导体时,就会消耗越多的电能来转化为热能,使得导体上会产生越多的热量。
另外,请结合图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芯2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在每个电芯210都对应设置一个集流体130的情况下,集流体13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在每个电芯210都对应设置一个极耳140的情况下,极耳1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极耳140可以贴合在其中一个集流体130沿A1方向形成的一侧,另外一个极耳140可以贴合在另外一个集流体130沿A1方向形成的一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接触部14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接触部142可以被配置为,其中一个的一端连接延伸部141、另一端贴合在集流体130沿A1方向形成的一侧,另外一个的一端连接延伸部141、另一端贴合在集流体130沿A2方向形成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导电件110中的含量小于30%。
其中,金属元素可以包括铝、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种包括的铝的含量可以为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种包括的铜的含量可以为零。可以理解,在导电变化部120中不包含金属元素的情况下,则必然会包含非金属元素,由于非金属元素可具有能够响应温度的变化而显著改变自身电阻的特性,而金属元素则整体结构稳定,不容易在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较大幅度地改变自身电阻。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具有随温度降低而电阻增大的性能。
另外,上述的金属元素可以包括锗元素,锗元素能够使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较好的受热而电阻变小的性能,并且不影响导电变化部120在电阻变小后的正常导电性能。锗元素也能够使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具有较好的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性能,使导电变化部120在低温下(例如零下30度)具有自发热的性能,从而使得具有电连接组件100的电池200在低温下能够实现自加热,继而达到电池200快速升温的目的。锗在导电变化部120中的比例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调节,例如锗在导电变化部120中的质量占比可以在0.1%至5%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的金属元素可以包括锰元素、铁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锰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也能够改善导电变化部120受热而电阻变小的性能,并且不影响导电变化部120在电阻变小后的正常导电性能。
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导电件110中的含量小于30%。非金属元素包括硅元素。
请参考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10为集流体130。导电变化部120构成集流体130的至少部分。
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200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芯210沿B1方向和B2方向形成两端。集流体130位于电芯210沿B1方向的一端。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构成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部分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电连接组件100可以包括极耳140。电芯210、导电变化部120、极耳140、电连接件101依次电连接。极耳140与导电变化部120相互贴合构成电连接。电流可以沿B1方向和B2方向流经集流体130。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沿B3方向和B4方向向内部形变收缩,使得导电变化部12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的端面的横截面积减小,进而可使得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形成的等效电阻增大,在电流流过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的时候,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增加电池200的温度,避免电池200的温度过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集流体130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二金属元素。第一金属元素不同于第二金属元素。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元素可以为铝元素,第二金属元素可以为铜元素。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元素可以为铜元素,第二金属元素可以为铝元素。如此,可保证集流体13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集流体130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一非金属元素。其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元素可以为铝元素。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元素可以为铜元素。由于第一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材料可具有导电性能,从而可使得第一非金属元素能够配合第一金属元素实现集流体130的导电性能。如此,可保证集流体13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10为集流体130。导电变化部120涂覆于集流体130上。
如此,有利于对电池200进行快速加热。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涂覆于集流体130上,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时候,导电变化部120可以在集流体130的表面改变自身的电阻,进而改变导电件110和导电变化部120整体的电阻。在电流流经导电件110和导电变化部120的时候,导电变化部120的表面开始发热而带有较多的热量,而热量在物体的表面处更容易向外挥发,从而可使得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快地增加导电变化部120周围的环境温度,有利于对电池200进行快速加热,进而为电池200提供适宜温度的工作环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元素可以为除锂元素外的其他金属元素。由于锂元素的活性相对较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采用除锂元素外的其他金属元素来作为第一金属元素,可以相对使得导电变化部120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连接组件100包括活性材料部。活性材料部涂覆于集流体130上,导电变化部120的至少部分和活性材料部共同构成层状结构。
如此,可使得层状结构能够改变自身电阻,且可以兼顾导电性能。
具体地,在电流流经层状结构的情况下,层状结构中的部分导电变化部120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层状结构的电阻的改变,层状结构中的活性材料部则可以保证层状结构整体的导电率。集流体130的材料可以包括磷酸铁锂。集流体130可以电连接电芯210的正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请参考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10为极耳140。电连接组件100包括集流盘150。极耳140与集流盘150电连接。导电变化部120构成集流盘150的至少部分。
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200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集流盘150沿C1方向和C2方向延伸形成集流盘150的盘状结构。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构成集流盘150沿C1方向形成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4,电连接组件100可以包括极耳140。电芯210、极耳140、集流盘150依次电连接。极耳140与集流盘150沿C1方向形成的一侧相互贴合构成电连接。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沿C1方向和C2方向向内形变收缩,使得集流盘150沿C1方向形成的一侧与极耳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可使得极耳140和集流盘150沿电流流经的方向形成的等效电阻增大,在电流流过极耳140和集流盘150的时候,极耳140和集流盘150之间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增加电池200的温度,避免电池200的温度过低。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导电件110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导电件110中的含量小于30%。如此,可保证导电变化部1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请参考图5和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件110为集流盘150。电连接组件100包括极柱160。集流盘150和极柱160电连接。导电变化部120构成极柱160的至少部分。
如此,可实现能够保障电池200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具体结构。
具体地,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极柱160包括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第一柱体161沿D1方向和D2方向设置在极柱160靠近D2方向的一侧。第二柱体163沿D1方向和D2方向设置在极柱160靠近D1方向的一侧。第一柱体161包括凹陷162。第二柱体163包括凸起164。凹陷162在第一柱体161上朝向第二柱体163设置,凸起164在第二柱体163上朝向第一柱体161设置,使得凸起164能够被收容在凹陷162内。第一柱体161朝向D1方向的一侧表面与第二柱体163朝向D2方向的一侧表面相互贴合。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构成凸起164。集流盘150设置在第一柱体161沿D2方向形成的一端,并与第一柱体161构成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5和图6,电连接组件100可以包括极耳140。电芯210、极耳140、集流盘150、极柱160依次电连接。极耳140与集流盘150相互贴合构成电连接。电流方向可以对应D1方向和D2方向的其中一个。
在电池200未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请结合图5,凸起164沿D2方向的侧面可以和凹陷162沿D1方向的内壁可以相互贴合,使得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之间可以完全贴合,电流会沿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相互贴合的侧面进行传导。
在电池200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请结合图6,凸起164则可以沿D1方向形变收缩,使得凸起164沿D2方向的侧面可以和凹陷162沿D1方向的内壁相互隔开形成间隔,极柱160在凸起164和凹陷162处沿D1方向和D2方向形成的横截面积减小,进而可使得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沿电流流经的方向形成的等效电阻增大,在电流流过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的时候,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之间将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可增加电池200的温度,避免电池200的温度过低。
请参考图2至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还被配置为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如此,可有利于实现电池200的温度自调节。
具体地,在图2中,在电池200处于较高温度环境的情况下,极耳140的横截面积可以沿A3方向和A4方向进行增大,使得极耳140和集流体13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极耳140和集流体130沿电流流经的方向形成的等效电阻增大,从而可减小导电变化部120在有电流流过时能够产生的热量,有利于减缓电池200温度的上升。
在图3中,在电池200处于较高温度环境的情况下,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沿B3方向和B4方向向外形变膨胀,使得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的端面的横截面积增大,进而可使得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形成的等效电阻减小,在电流流过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的时候,集流体130沿B1方向形成的一端将会产生更少的热量。
在图4中,在电池200处于较高温度环境的情况下,导电变化部120可以沿C1方向和C2方向向外形变膨胀,使得集流盘150沿C1方向形成的一侧与极耳14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可使得极耳140和集流盘150沿电流流经的方向形成的等效电阻减小,在电流流过极耳140和集流盘150的时候,极耳140和集流盘150之间将会产生更少的热量。
在图5中,在电池200处于较高温度环境的情况下,凸起164沿D2方向的侧面可以和凹陷162沿D1方向的内壁可以相互贴合,使得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之间相互贴合的接触面积增大,极柱160在凸起164和凹陷162处的等效电阻会减小,在电流流过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的时候,第一柱体161和第二柱体163之间将会产生更少的热量。
也就是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变化部120可以在沿导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从而可实现导电变化部120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具体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7)

1.一种电连接组件,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
导电件;
导电变化部,所述导电变化部和所述导电件构成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金属元素,所述导电变化部在温度大于或等于0℃的条件下构成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大而降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金属元素,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温度下的阻值大于或等于3mΩ,所述第一温度小于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位于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构成连接所述集流体的极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包括锗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集流体的至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二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不同于所述第二金属元素,
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或铜元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第一金属元素和第一非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或铜元素,由所述第一非金属元素构成的材料具有导电性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集流体,所述导电变化部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第一金属元素,所述第一金属元素为锂元素外的其他金属元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活性材料部,所述活性材料部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上,所述导电变化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活性材料部共同构成层状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活性材料部中的含量小于3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包括锗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铁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极耳,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集流盘,所述极耳与所述集流盘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集流盘的至少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包括锗元素、锰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集流盘,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极柱,所述集流盘和所述极柱电连接,所述导电变化部构成所述极柱的至少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素包括锗元素、锰元素、钴元素和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包括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所述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在所述导电件中的含量小于30%。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沿导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响应所述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的电阻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变化部还被配置为所述导电变化部沿导流方向的横截面积响应所述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CN202210570744.1A 2022-05-24 2022-05-24 电连接组件 Pending CN114865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744.1A CN114865165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0744.1A CN114865165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5165A true CN114865165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0744.1A Pending CN114865165A (zh) 2022-05-24 2022-05-24 电连接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516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1652U (zh) * 2013-12-02 2014-06-04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极耳连接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US20170170542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ntenna Assembly With Cooling
CN207217643U (zh) * 2017-05-04 2018-04-1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导电软连接以及锂离子电池
CN211605205U (zh) * 2020-03-13 2020-09-29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电池
CN111987282A (zh) * 2020-09-08 2020-11-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113563A (zh) * 2021-03-29 2021-07-1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497268A (zh) * 2020-03-18 2021-10-12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结构、软包电池及电化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1652U (zh) * 2013-12-02 2014-06-04 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极耳连接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US20170170542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ntenna Assembly With Cooling
CN207217643U (zh) * 2017-05-04 2018-04-10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导电软连接以及锂离子电池
CN211605205U (zh) * 2020-03-13 2020-09-29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电池
CN113497268A (zh) * 2020-03-18 2021-10-12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芯结构、软包电池及电化学装置
CN111987282A (zh) * 2020-09-08 2020-11-2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3113563A (zh) * 2021-03-29 2021-07-13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5896B2 (ja) 集電体、その極シート及び電池
EP2059961B1 (en) Electrode for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nd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1887960B (zh) 锂离子电池极耳及具有该极耳的锂离子电池
KR100289537B1 (ko) 리튬 이차전지
EP2659540B1 (en) Battery
EP2597704A2 (en)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a differential lead structure
JP2008123953A (ja) 蓄電装置
CN220138652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US20120087060A1 (en) Supercapacitor module
KR100696689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00106167A (ja) 電 池
WO2020192206A1 (zh) 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及电芯安装方法
CN114865165A (zh) 电连接组件
KR102601624B1 (ko) 개선된 전극 탭들 사이의 연결 구조를 갖는 전극 조립체
JP7463652B2 (ja) 圧電素子および熱電素子を含む円筒形二次電池
JP2009016235A (ja) 蓄電装置
CN218677202U (zh) 锂电池用集流体
CN219086204U (zh) 圆柱电池
CN111913115B (zh) 电池的热失控触发方法和电池测试系统
US20200091490A1 (en) Interface between jelly roll area of a battery cell and cell can
CN116207364A (zh) 卷绕式电芯、电池、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08530A1 (en) An energy storage cell
CN116979226A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KR20220075045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CN110785870A (zh) 电池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61006 room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Fujian

Applicant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06 room 201-1, complex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Fujian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