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799A -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9799A
CN114859799A CN202210796806.0A CN202210796806A CN114859799A CN 114859799 A CN114859799 A CN 114859799A CN 202210796806 A CN202210796806 A CN 202210796806A CN 114859799 A CN114859799 A CN 114859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module
signal
delay
deb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68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9799B (zh
Inventor
王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qi Intelligent Contro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68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9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9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该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包括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外部调试管脚的一端分别与唤醒模块和延时模块连接,开关模块的一端与延时模块连接,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延时模块根据延时信号向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指示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Description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域和域控制器使汽车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并能在电动智能时代快速升级。在电子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需要下,传统的分布式架构逐渐进化为域集中式架构,“域”和 “域控制器”产生。域控制器(DCU,Domain Control Unit)的出现使得汽车算力实现集中,相对于传统分布式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控制模式算力利用率提高,提高了汽车性能。
在域控制器研发和调试阶段时需要多次进入调试模式,目前的域控制器,当对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 MCU) 进行调试时,需要对其电源进行操作,即域控制器上电后,需要外部输入唤醒信号,同时手动将MCU电源的调试管脚(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过1S后手动断开该电源才能进入调试模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在域控制器切换调试模式时需要手动控制上电和断电操作,操作复杂,且重复多次手动进入调试模式,可能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会造成设备的损伤,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在域控制器切换调试模式时需要手动控制上电和断电操作,操作复杂、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包括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所述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向所述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相比较于传统的域控制器,加入了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的输出信号一路输入至唤醒模块,作为唤醒信号,另外一路输入至延时模块,延时模块可以设置延时时间,再通过开关模块控制DBG管脚接通电源,在延时时间到达后,会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断开DBG与电源的连接,从而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无需人工手动将MCU电源的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并断开电源,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准备信号还需要进行手动上电才能实现调试,简化了操作步骤,仅需外部调试管脚即可实现域控制器的调试,有效避免了多次调试需要手动通断带来的接触不良和安全性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增加了设备寿命。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分离模块;
所述分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试管脚连接,所述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
所述分离模块用于将所述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一分离模块直接将外部调试管脚的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两部分,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且可以直接实现DBG管脚的上下电,提高了域控制器调试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
相应的,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
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延时模块发送的延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按压单元;
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所述按压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按压操作,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按压单元,调试人员可直接通过按键、按钮、触控板等按压单元,实现域控制器的一键调试,提高了调试效率,节省了操作时间,且无需调试人员手动将外部调试管脚通电,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的通电信息,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通过唤醒模块和延时模块直接实现DBG管脚的通电和断开,无需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即可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简化了调试步骤,提高了调试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
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延时模块发送的延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延时开关实现DBG管脚的自动上下电,无需调试人员手动将 DBG管脚接入电源,也无需手动断开,进一步地提高了调试效率。
可选地,所述域控制器调试设备,还包括:分离模块;所述分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试管脚连接,所述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包括: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
所述分离模块将所述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直接将外部调试管脚输出的信号分离成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自动实现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
可选地,还包括: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在所述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按压单元的按压操作,按压单元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可选地,还包括: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在所述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的通电信息,通信单元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试人员可以通过对按压单元的操作或者通过用户终端远程控制外部调试管脚的通电,从而控制域控制器自动进入调试模式,操作简单,且实现方便,提高了调试的效率,且远程控制的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调试要求,灵活性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和域控制器;
所述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开关模块与所述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域控制器,加入了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的输出信号一路输入至唤醒模块,作为唤醒信号,另外一路输入至延时模块,延时模块可以设置延时时间,再通过开关模块控制DBG管脚接通电源,在延时时间到达后,会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断开DBG与电源的连接,从而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无需人工手动将MCU电源的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并断开电源,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准备信号还需要进行手动上电才能实现调试,简化了操作步骤,仅需外部调试管脚即可实现域控制器的调试,有效避免了多次调试需要手动通断带来的接触不良和安全性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增加了设备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的流程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的发展,整车电子电气的架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分布式架构到分布集成式架构,发展到域控制架构。目前的域控制器,当对MCU进行调试时,需要对其电源进行操作,即域控制器上电后,需要外部输入唤醒信号,同时手动将MCU电源的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过1S后手动断开该电源才能进入调试模式。在域控制器研发和调试阶段时需要多次进入调试模式,现有设计增加了人为操作,有接触不良,需要多次操作,带电操作存在安全、故障隐患,易造成域控制器设备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采用自动进入模式,当需要切换到调试模式时,只需要将外部调试管脚接入供电电源,域控制器上电后即可自动进入调试模式,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外部调试管脚100、唤醒模块101、延时模块102和开关模块103。
外部调试管脚100的一端分别与唤醒模块101和延时模块102连接,开关模块103的一端与延时模块102连接,开关模块103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104和供电电压105之间的开关106连接;
外部调试管脚100用于在通电后,向唤醒模块101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102输出延时信号,延时模块102根据延时信号向开关模块103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开关模块103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106的关闭和断开。
其中,这里的唤醒模块与域控制器连接,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管脚的方式进行连接,唤醒模块用于向域控制器输入唤醒信号,域控制器通过此唤醒信号以及延时模块触发的开关关闭、断开动作进入调试模式。
可选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
可选地,延时模块输出的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开关模块的延时时间,以及控制开关模块的延时。
相应的,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开关模块在接收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可选地,通过上述设备,外部调试管脚接入供电电源,该管脚信号分别2个分支,1路用于接入唤醒模块作为唤醒信号,1路接入延时模块,用于控制开关的通断,开关模块负责DBG管脚接入和断开。延时模块可以设定延时时间,设备上电后,延时模块控制开关模块闭合,使得DBG管脚接通电源,在延时时间到达后,会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即断开DBG与电源的连接,从而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
可选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的基础上,上述设备还包括分离模块200。
分离模块的一端与调试管脚连接,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唤醒模块和延时模块连接;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分离模块用于将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一分离模块直接将外部调试管脚的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两部分,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且可以直接实现DBG管脚的上下电,提高了域控制器调试的效率。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按压单元;
按压单元与外部调试管脚连接;按压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按压操作,控制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按压单元,调试人员可直接通过按键、按钮、触控板等按压单元,实现域控制器的一键调试,提高了调试效率,节省了操作时间,且无需调试人员手动将外部调试管脚通电,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
可选地,上述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与外部调试管脚连接;按压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指令,控制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相比较于传统的域控制器,加入了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的输出信号一路输入至唤醒模块,作为唤醒信号,另外一路输入至延时模块,延时模块可以设置延时时间,再通过开关模块控制DBG管脚接通电源,在延时时间到达后,会输出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断开DBG与电源的连接,从而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无需人工手动将MCU电源的DBG管脚接入供电电源并断开电源,不需要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准备信号还需要进行手动上电才能实现调试,简化了操作步骤,仅需外部调试管脚即可实现域控制器的调试,有效避免了多次调试需要手动通断带来的接触不良和安全性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损耗,增加了设备寿命。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执行,所谓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部分可以指域控制器调试设备中的处理器。下面以域控制器调试设备中的处理器为执行主体对域控制器调试方法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可选地,外部调试管脚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包括:
外部调试管脚向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分离模块将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外部调试管脚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直接将外部调试管脚输出的信号分离成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自动实现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之前,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在按压单元的按压操作,按压单元控制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可选地,按压单元可以为按键、按钮或者触控屏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外部调试管脚向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之前,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终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的通电信息,通信单元控制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试人员可以通过对按压单元的操作或者通过用户终端远程控制外部调试管脚的通电,从而控制域控制器自动进入调试模式,操作简单,且实现方便,提高了调试的效率,且远程控制的方式能够适应不同的调试要求,灵活性高。
S302:延时模块根据延时信号向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
S303: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可选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相应的,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开关模块在接收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开关模块根据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指示微控制单元的DBG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延时开关实现DBG管脚的自动上下电,无需调试人员手动将 DBG管脚接入电源,也无需手动断开,进一步地提高了调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可以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通过唤醒模块和延时模块直接实现DBG管脚的通电和断开,无需外部唤醒操作,也不需要其余手动操作即可使域控制器进入调试模式,简化了调试步骤,提高了调试安全性,采用自动进入方法,减少人为操作,减少因为连接器问题引起误操作、无效操作等安全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域控制器调试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可选方式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和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开关模块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调试管脚、唤醒模块、延时模块和开关模块;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延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另一端与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所述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向所述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模块;
所述分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试管脚连接,所述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用于在通电后,向所述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
所述分离模块用于将所述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
相应的,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
所述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单元;
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所述按压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按压操作,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通过通信单元发送的通电信息,通信单元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6.一种域控制器调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所述延时模块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向开关模块输出开关延时控制信号;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信号包括:开关关闭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
相应的,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生成开关控制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的关闭和断开,包括;
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延时模块发送的延时信号后生成开关关闭信号,以控制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
所述开关模块根据所述开关延时控制信号确定延时时间,并在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关闭时间到达延时时间后,生成开关断开信号,以控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域控制器调试设备,还包括:分离模块;所述分离模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试管脚连接,所述分离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延时模块连接;
相应地,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包括: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分离模块输出调试信号;
所述分离模块将所述调试信号拆分为唤醒信号和延时信号;
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连接;
在所述在外部调试管脚通电后,所述外部调试管脚向所述唤醒模块输出唤醒信号,并向所述延时模块输出延时信号之前,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按压单元的按压操作,按压单元控制所述外部调试管脚通电。
10.一种域控制器调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和域控制器;
所述域控制器调试设备的开关模块与所述域控制器的微控制单元的调试管脚和供电电压之间的开关连接。
CN202210796806.0A 2022-07-08 2022-07-08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14859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6806.0A CN114859799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6806.0A CN114859799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799A true CN114859799A (zh) 2022-08-05
CN114859799B CN114859799B (zh) 2022-09-20

Family

ID=8262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6806.0A Active CN114859799B (zh) 2022-07-08 2022-07-08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79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792A1 (en) * 2004-03-19 2005-09-29 Fujitsu Limited Debug system
TW201111979A (en) * 2009-09-18 2011-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leeping/waking test
CN102023912A (zh) * 2009-09-11 2011-04-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休眠唤醒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2650963A (zh) * 2011-02-24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开关机测试装置
CN106347331A (zh) * 2016-10-18 2017-01-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am模式下列车跳跃控制、动态测试及跳跃对标停车方法
CN106585674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动态测试的全自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9263688A (zh) * 2018-08-16 2019-01-2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旁设备对无人自动驾驶列车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CN110471400A (zh) * 2019-08-30 2019-11-19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实车测试方法
CN110525232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系统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1218A (zh) * 2019-12-10 2020-03-31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can总线控制器测试方法
CN111038329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整车电源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CN112393929A (zh) * 2020-11-17 2021-02-2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列车静动态测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2042708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电池组件、电子装置、电池保护电路、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蓝牙耳机、船运模式设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6792A1 (en) * 2004-03-19 2005-09-29 Fujitsu Limited Debug system
CN102023912A (zh) * 2009-09-11 2011-04-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休眠唤醒测试系统及方法
TW201111979A (en) * 2009-09-18 2011-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leeping/waking test
CN102650963A (zh) * 2011-02-24 2012-08-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开关机测试装置
CN106347331A (zh) * 2016-10-18 2017-01-2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am模式下列车跳跃控制、动态测试及跳跃对标停车方法
CN106585674A (zh) * 2016-12-09 2017-04-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动态测试的全自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9263688A (zh) * 2018-08-16 2019-01-25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轨旁设备对无人自动驾驶列车的休眠及唤醒方法
CN110471400A (zh) * 2019-08-30 2019-11-19 上海怿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以太网实车测试方法
CN110525232A (zh) * 2019-09-04 2019-12-03 天津易鼎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系统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41218A (zh) * 2019-12-10 2020-03-31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can总线控制器测试方法
CN111038329A (zh) * 2019-12-30 2020-04-21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整车电源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WO2022042708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片上系统、电池组件、电子装置、电池保护电路、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蓝牙耳机、船运模式设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3929A (zh) * 2020-11-17 2021-02-2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列车静动态测试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进京: "修复域控制器故障", 《故障诊断与处理》 *
庞新良: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数字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张宝宝,张友兵,兰建平,周海鹰: "基于LPC1768的车载以太网网关设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799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224A (zh) 一种通讯系统
CN108693866B (zh) 用于更新高压控制设备中的控制软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82941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95299B (zh) 终端设备的测试系统
CN208241832U (zh) 一种通讯系统
CN114060199B (zh) 一种客车启动系统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4859799B (zh) 域控制器调试设备及方法
CN117246178A (zh) 直流充电桩功率分配一进四出开关模块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703390A (zh) 测试工装
CN108153626B (zh) 一种usb、串口复用与安全隔离系统
CN101873346B (zh) 远程开关机控制系统
CN109359079A (zh) 一种自动维护usb连接的模拟拔插装置及方法
CN109709479B (zh) 接触器粘连检测电路及接触器粘连检测方法
CN109672265A (zh) 电控母联开关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76209A (zh) 自动投切电路装置
CN107845519A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54813A (zh) 电子装置
CN217692686U (zh) 配电电路以及配电箱
CN101677475A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其设备和移动终端
CN217739862U (zh) 控制电路
CN112180896A (zh) Obd测试辅助装置、测试器以及测试设备
EP3985828B1 (en) Battery turn on circuit and lithium battery
CN217821586U (zh) Usb切换电路和usb切换装置
CN220732990U (zh) 播放切换电路及播放切换智控机
CN112448713B (zh) 一种基于lxi总线的多信号自动切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