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6980A - 一种蠕动泵泵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蠕动泵泵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6980A
CN114856980A CN202210393295.8A CN202210393295A CN114856980A CN 114856980 A CN114856980 A CN 114856980A CN 202210393295 A CN202210393295 A CN 202210393295A CN 114856980 A CN114856980 A CN 114856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ump head
pump body
peristaltic pump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32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鹏
乔宝石
刘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32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6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6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6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3/00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having flexible working members
    • F04B43/12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having flexible working members having peristaltic 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22Arrangements for enabling ready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蠕动泵泵头,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泵本体、上压块、滚轮装置、驱动扳杆、旋转部件和旋转随动部件;其中,所述上压块和所述滚轮装置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板杆的活动平面与所述上压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后端;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扳杆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本方案的驱动板杆设置在泵本体的侧端面,令驱动板杆所在平面与滚轮轴芯平行,采用向前板动驱动板杆,可以节省空间,同时提高开启上压块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蠕动泵泵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蠕动泵泵头。
背景技术
蠕动泵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泵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柱取代了手指。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
蠕动泵泵头是蠕动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连续挤压软管功能,完成流体输送的机械装置。蠕动泵泵头一般由上压块、支撑、本体、滚轮装置组成。上压块主要用于软管的压紧;支撑和本体主要用于固定滚轮装置。滚轮装置作为连续的运转部件,用于软管的不断挤压。
在蠕动泵泵头中,如果需要对多通道进行通路切换,一般使用多个电磁阀的组合,分别控制每个通道通断的方式来实现,操作较为复杂,并且这种切换方式需要根据通道的数量配置多个电磁阀,提高了系统成本。而且,对于体积有限制的应用场景,多个电磁阀的设置会造成体积过大的问题,另外,电磁控制方式对于夹管力的控制不准确,稳定性差、可靠性差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蠕动泵泵头,用于提高蠕动泵泵头中的切换装置的稳定性、降低成本、减少切换装置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泵本体、上压块、滚轮装置和多通道切换装置;所述上压块、所述滚轮装置和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滚轮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包括旋转凸轮和夹紧块,所述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凹槽中,在所述凹槽的周围设置至少两个导向凹槽,在所述导向凹槽中设置有所述夹紧块,在所述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安装流体管路的固定装置,所述开口端为所述导向凹槽远离所述旋转凸轮的一个端口,所述夹紧块在所述旋转凸轮的带动下穿过所述开口端对所述流体管路进行夹紧。
可选的,所述导向凹槽包括第一导向凹槽和第二导向凹槽,所述流体管路包括主管路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第一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所述连接管路,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所述主管路。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主管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还包括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中,所述回弹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紧块远离所述流体管路。
可选的,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夹紧块与所述导向凹槽靠近所述流体管路的一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流体管路的安装平面与所述旋转凸轮的旋转平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至少能够完成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所述连接管路截止,所述主管路导通;第二工作状态:所述主管路截止,所述连接管路导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为直线形,所述第二导向凹槽为直线形,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可选的,所述夹紧块的前端为光滑的圆弧。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滚轮装置与所述旋转凸轮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滚轮装置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
可选的,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动。
可选的,所述滑轨与所述泵本体的侧端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位置与所述滑轨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位置锁定机构,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回转中心,所述支撑架能够围绕所述回转中心旋转,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固定流体管路的限位结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位置锁定机构用于限定所述支撑架在所述泵本体上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与所述泵本体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管接头或卡紧装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回转中心铰接。
可选的,所述回转中心为轴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可选的,当所述回转中心为旋转轴时,所述支撑架通过轴套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轴套设置有开口。
可选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为卡扣。
可选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包括定位销,在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使用。
可选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锁紧所述定位销。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弹簧。
可选的,所述蠕动泵泵头还包括:驱动扳杆、旋转部件和旋转随动部件;其中,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扳杆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侧端面,所述驱动板杆的活动平面与所述上压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后端;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扳杆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扳杆与所述旋转部件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扳杆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部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旋转部件为偏心轮。
可选的,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包括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顶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两端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泵本体上设置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
可选的,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旋转部件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上压块连接。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还包括: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连杆的作用下沿着圆柱导向移动,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圆柱导向与所述泵本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圆柱导向为2个,分别穿入所述第二滑动块两端设置的通孔中。
可选的,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分别与所述上压块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空隙设置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滚轮装置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围绕自身的旋转中心在所述第二滑动块的表面旋转,所述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从侧面贯穿所述凸起,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可选的,所述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还包括弹簧锁紧装置,所述弹簧锁紧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泵本体与所述上压块的相对位置。
一种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所述流体管路包括主管路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
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连接管路闭合、所述主管路导通,控制流体从所述进液端流入,从所述出液端流出,填充所述主管路;
控制所述主管路闭合、所述连接管路导通,所述主管路中的流体经过所述连接管路回流到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填充所述连接管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将流体管路的控制集成在凸轮结构上,仅依靠旋转不同角度,来实现管路状态的切换,当需要对多路流体管路进行切换时,只需要增加夹紧块的数量和调整旋转凸轮的形状就可以实现。本方案采用机械机构代替电磁阀进行管路切换,不仅提高了切换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装置的体积,还节约了流体管路的长度,减少了液体在流体管路中的路径,从而降低了动力系统的能源损耗。
2、液体管路的安装平面与旋转凸轮的安装平面平行设置,装配简单。
3、本方案提供的固定装置与滚轮装置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在安装软管时,将固定装置的位置调节到靠近滚轮装置,以便于将软管安装到滚轮上。当安装好软管后,将固定装置的位置调节到远离滚轮装置,采用位置锁定机构进行固定。本方案能够在保证蠕动泵软管张紧状态的前提下,安装软管更加便捷、简单。
4、本方案的驱动板杆设置在泵本体的侧端面,令驱动板杆所在平面与滚轮轴芯平行,采用向前板动驱动板杆,可以节省空间,同时提高开启上压块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
5、本方案的软管上压导向采用圆柱导向,导向精度高,软管上压更加稳定。
6、本方案的连杆与滑动块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铰接,可以降低零件的精度要求。
7、本方案的泵头上压采用弹簧上压,弹簧压力可调,对软管的壁厚可以进行自适应压紧,可以在泵头做液体精确传输时,提高传输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夹紧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的两路流体管路均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的两路流体管路均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1的两路流体管路中上路闭合、下路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d为图1的两路流体管路中上路打开、下路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固定装置配合软管安装过程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固定装置配合软管固定状态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回转中心为球时,支撑架与回转中心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回转中心为球碗时,支撑架与回转中心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实施例六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11为实施例六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六的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13为第一滑动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16为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闭合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半开启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全开启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七的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全开启状态时的后视图;
图20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在上压块为全开启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泵本体,2-旋转凸轮,3-夹紧块,4-凹槽,5-导向凹槽,6-档管柱,7-挡板,8-第一弹簧,9-滚轮装置,10-弹簧孔,11-主管路,12-连接管路,13-支撑架,14-位置锁定机构,A-定位销,B-定位槽,C-手提帽,D-第二弹簧,15-软管限位结构,16-第一旋转轴,17-软管,18-上压块,19-球,20-球碗,21-驱动扳杆,22-旋转部件,23-第一滑动块,24-第二滑动块,25-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7-圆柱导向,28-凸起,29-圆轴,30-第二旋转轴,31-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蠕动泵泵头,包括:泵本体、上压块、滚轮装置和多通道切换装置;所述上压块、所述滚轮装置和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滚轮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包括旋转凸轮和夹紧块,所述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凹槽中,在所述凹槽的周围设置至少两个导向凹槽,在所述导向凹槽中设置有所述夹紧块,在所述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安装流体管路的固定装置,所述开口端为所述导向凹槽远离所述旋转凸轮的一个端口,所述夹紧块在所述旋转凸轮的带动下穿过所述开口端对所述流体管路进行夹紧
其中,泵本体可以理解为多通道切换装置的安装壳体,可以是平板结构、壳体,或者不规则的立体结构,其中,泵本体至少包括一个可操作平面。
旋转凸轮可以理解为可以沿着旋转轴进行旋转的凸轮,其与驱动器通过连接轴连接。这里,凸轮指的是机械的回转或滑动件。在本方案中,泵本体、旋转凸轮和夹紧块构成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一般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在本方案中,夹紧块可以理解为从动件,泵本体可以理解为机架。旋转凸轮的外部轮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定制,它与夹紧块的个数、设置方向等均相关。
在这里,凸轮结构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由多层凸轮构成的组合结构,可以根据管路设置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凸轮结构。其中,多层凸轮结构适应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
导向凹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导向凹槽和夹紧块的形状相互配合使。例如,导向凹槽可以是规则形状,也可以是非规则形状,例如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形,或多层结构。对应的,夹紧块可以是通用的规则形状,也可以是定制的非规则形状。
固定装置可以是能够对流体管路进行限制的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可以限定流体管路在夹紧块运动方向上的自由度,防止流体管路窜动。其中,固定装置可以是挡板、档管柱或限位槽等。另外,固定装置可以是单独的一个部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的组合。
流体管路流通的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还可以是任意两种的混合物。各流体管路之间可以互相均不连通,可以是部分连通,还可以全部连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泵本体1、上压块(图1中未示出)、滚轮装置9和多通道切换装置;所述上压块、滚轮装置9和多通道切换装置顺序设置在泵本体1的前端。
其中,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包括旋转凸轮2和夹紧块3,所述旋转凸轮2设置在泵本体1的凹槽4中,在凹槽4的周围设置至少两个导向凹槽5,在导向凹槽5中设置有夹紧块3,在导向凹槽5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安装流体管路的固定装置,开口端为导向凹槽5远离旋转凸轮2的一个端口,所述夹紧块3在旋转凸轮2的带动下穿过开口端对流体管路进行夹紧。
根据图1可知,夹紧块3是一个前端为平滑弧线的部件,可以依靠前端结构牢靠的对流体管路进行夹紧。其中,为了更有效的实现夹紧状态,本实施例对夹紧块3采用双导向。如图2所示,夹紧块3为一个顶部和底部有凸起的结构,其中,导向凹槽5为一个两层结构的凹槽,其中,第一层凹槽与夹紧块3的最大的外围尺寸相配合,第二层凹槽与夹紧块3的底部凸起相配合,形成双导向,提高稳定性。另外,夹紧块3顶部的凸起可以配合端盖上的凹槽进行导向。
导向凹槽5靠近旋转凸轮2的一端开放,具体的与旋转凸轮2的外轮廓接触;为了适应夹紧块3的前端结构,导向凹槽5远离旋转凸轮2的一端设置开口,允许夹紧块3的前端通过,而主体结构无法通过。
为了保证夹紧块3在脱离了旋转凸轮2的作用力下,能够迅速的回到导向凹槽5中,而不对流体管路进行干扰,本方案还在导向凹槽5中设置了回弹机构,回弹机构用于控制夹紧块3远离流体管路。
具体的,回弹机构可以是第一弹簧8,夹紧块3中设置有弹簧孔10,第一弹簧8的一端在弹簧孔10中,另一端与导向凹槽5的一端接触。第一弹簧8与夹紧块3和导向凹槽5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不固定连接。但是,当夹紧块3对流体管路进行夹紧时,第一弹簧8属于被压缩的状态。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是,第一弹簧8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始终与导向凹槽5和夹紧块3都接触。
其中,固定装置包括档管柱6和挡板7,流体管路安装在管柱6和挡板7的间隙中,保证流体管路在径向没有大的窜动。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可以只包括档管柱6,可以将图1中的挡板7替换为一个或者多个档管柱6。
另外,所述流体管路的安装平面与旋转凸轮2的旋转平面平行,可以理解为,流体管路完全设置在泵本体1上,而不是横穿本体。这样设置,可以减少装置的体积,而且方便安装。
在图1中,可见两个导向凹槽5均为直线形,其夹角为9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令两个导向凹槽5的夹角小于90度,这样可以限定管路的长度相对短,或整体体积相对较小。
其中,图3a-图3d分别描述了图1中多通道的4个不同切换状态,图3a为两路均闭合的状态,图3b为两路均打开的状态,图3c为上路闭合,下路打开的状态,图3d为下路闭合、上路打开的状态。通过调整旋转凸轮2的角度来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图3a-图3d只是展示了通过旋转凸轮对两路流体管路进行控制的示意图,基于这一原理还可以通过设置多个导向凹槽和多个夹紧块对多路流体管路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两个导向凹槽5对应的两路流体回路相互之间相互连通。具体的,流体管路包括主管路11和连接管路12,第一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连接管路12,第二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主管路11的出液端,连接管路12用于连接主管路11的进液端和出液端。
上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至少能够完成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主管路11导通,连接管路12截止;第二工作状态:主管路11截止,连接管路12导通。
上述管路的设计可以满足蠕动泵定量灌装的高精度要求,为了保证每次灌装的液量与设定值相差不多,可以限定每次灌装时的泵头的起始位置相同,那么每次灌装泵头走过的角度和泵头停止位置都是相同的,就可以消除脉动现象产生的定量传输误差。由于,每次灌装都需要泵头从上一次灌装结束时的停止位置转到设定的起始位置,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就不能用于灌装,此时,需要将主管路11进行截止,令流体无法流出,同时导通连接管路12,就可以将此过程中泵头泵入的流体进行回收。当泵头转到设定的起始位置时,再控制主管路11导通,连接管路12截止,通过主管路11的出液端进行正常的灌装。
对于主管路与连接管路的连通,可以采用三通接头进行连接。每个接口采用一个三通接头,两个三通接口之间通过空心管连接,作为连接管路。
该实施例可以将对管路的切换装置集成在蠕动泵的泵头内,相比于将切换装置设置在泵头外的设备,该方式流体管路的长度更短,且装置的集成度更高,降低了驱动器的能耗。而且,采用机械结构代替电磁阀进行管路截止,可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
蠕动泵采用软管作为腔体,靠规律性的对软管进行挤压传输液体。蠕动泵在挤压软管过程中,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软管会被拉伸,规律性的挤压,会导致蠕动泵内软管规律性的被拉伸,恢复,再被拉伸,此特点会减损软管寿命,长时间工作后在出口端会发生软管堆积,导致蠕动泵液量在有效工作时间内出现明显波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对泵头内软管进行预拉紧方法,阻止摩擦阻力对软管状态进行干扰,优化了蠕动泵的工作状态。
现有的对软管进行预拉紧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对蠕动泵内软管进行定长,然后拉紧,用阻挡装置将软管卡紧,由于蠕动泵内软管一直处于规律性运动中,此种方式容易导致软管在卡口处出现异常磨损,且阻挡装置会对液体流动有阻碍作用。第二种,对蠕动泵内软管进行定长、截断,然后串联管接头,用阻挡装置装卡管接头,此种方式可以避免管卡处异常磨损。
但是,以上两种预拉紧方式都存在软管安装困难的问题,尤其是泵头及软管尺寸的较大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将软管的固定装置设计成可移动的,可以调节固定装置与滚轮装置的相对位置。软管的固定装置可以是整体移动,也可以是部分可以移动,只要可以缩短固定装置与滚轮装置的距离即可。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可以平行移动的方案。其中,固定装置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滚轮装置与所述旋转凸轮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互相连接。其中,可以设置为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共用一个管接头,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挡管柱。
一种实施方式,泵本体1可以为一个立方壳体,固定装置和滚轮装置安装在泵本体1的前端。泵本体1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泵本体1的侧端面平行,所述第一固定位置与所述滑轨平行设置,第一固定位置可以在滑轨上滑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装置,其支撑架能够围绕回转中心旋转,从而使固定装置与滚轮的距离可以调节,当安装软管时,可将第一固定装置与滚轮距离调近,以便于将软管安装到滚轮上。当安装好软管后,采用位置锁定机构进行固定。本方案能够在保证蠕动泵软管张紧状态的前提下,使安装软管更加便捷、简单。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13、位置锁定机构14和软管限位结构15。
在泵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6,支撑架13后端设有轴套(图4中未示出),轴套与第一旋转轴16铰接,使得支撑架13可以以第一旋转轴16为中心沿着泵本体1所在的平面进行旋转。可选的,轴套还可以设置有开口,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
支撑架13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固定软管的软管限位结构15,用于安装固定长度的软管17,软管限位结构15对软管17既有固定作用,又有限位作用。其中,软管限位结构15可以为管接头。其中,软管限位结构15可以重复操作。
位置锁定机构14设置于支撑架13上,一般设置于支撑架13的外边沿,位置锁定机构14用于限定工作状态下支撑架13在泵本体1上的位置。其中,位置锁定机构14与泵本体1活动连接,便于重复对软管17进行安装和拆卸。
在该实施例中,位置锁定机构14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定位销A和定位槽B。在软管安装过程中,定位销A和定位槽B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定位销A与泵本体1表面进行接触。当软管安装完毕后,对支撑架13进行固定时,定位销A刚好插入定位槽B中,如图7所示,可以利用第二弹簧D对定位销A进行自锁。当需要拆卸支撑架13时,可以将手提帽C提起,则定位销A从定位槽B中脱离,然后转动支撑架13离开定位槽B定位的位置,进而从第一旋转轴16中沿着远离泵本体1的方向提起支撑架13。
其中,图4中位置锁定机构14的状态对应于图6所示的定位销A与泵本体1的位置状态。图5中位置锁定机构14的状态对应于图7所示的定位销A与泵本体1的位置状态。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位置锁定机构14为螺钉,泵本体1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与螺纹孔配合使用。当螺钉旋转到螺纹孔所处的位置,旋转螺钉,利用螺纹孔锁紧螺钉,从而固定支撑架13。其中,螺钉在支撑架13中为活动连接,螺钉在支撑架13中可旋转。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时,该实施例的回转中心为球形结构,其中,回转中心与支撑架的配合可以采用图8和图9所示的配合结构。
如图8所示,当回转中心为球19时,支撑架13一端通过球碗20环绕球转动,此时第一固定装置为不可拆卸状态,当安装软管17时,可以将支撑架13旋转到便于安装的位置,安装好后,旋转支撑架13,使其靠近泵头的滚轮装置9,由于采用的是球碗20和球19的高副连接,支撑架13可以更近距离的靠近滚轮装置9,更便于安装。然后,转到支撑架13到设定位置,通过位置锁定机构锁定。
如图9所示,当回转中心为球碗20时,支撑架一端通过球19在球碗20里转动,此时第一固定装置为不可拆卸状态,当安装软管17时,可以将支撑架13旋转到便于安装的位置,安装好后,旋转支撑架13,使其靠近泵头的滚轮装置9,由于采用的是球碗20和球19的高副连接,支撑架13可以更近距离的靠近滚轮装置9,更便于安装。然后,转到支撑架13到设定位置,通过位置锁定机构14锁定。其中,为了便于将支撑架13与泵本体1固定,可以将球碗20的一侧设置一个开口,当支撑架13与泵本体1平行放置时,支撑架13可以从该开口穿出球碗20。
现有技术中,软管上压压紧,多用扳杆结构调节上压块的位置,扳杆结构多与滚轮芯的轴向垂直,导致泵头安装时,需要较大扳杆活动空间,影响设备的紧凑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将扳杆结构设置在泵本体的侧面,所述驱动板杆的活动平面与所述上压块所在平面垂直,从而令其扳杆结构的运动平面与滚轮轴芯平行,采用向前转动驱动扳杆,无需另外增加活动空间,可以节省空间。
其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扳杆、旋转部件和旋转随动部件;其中,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泵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扳杆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侧端面,所述驱动板杆的活动平面与所述上压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后端;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扳杆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
其中,旋转随动部件可以理解为随着旋转部件转动而位置发生变化的部件,旋转随动部件可以旋转部件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旋转随动部件可以滑块、连杆,或者滑块和连杆的组合。
实施例六
如图11-12所示,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驱动扳杆21,旋转部件22和第一滑动块23,其中,上压块18设置于泵本体1的前端,驱动扳杆21设置于泵本体1的侧端面,驱动扳杆21的活动平面与上压块18垂直,即驱动扳杆21的活动平面与滚轮装置9的轴芯平行,旋转部件22和第一滑动块23设置在泵本体1的后端;旋转部件22连接驱动扳杆21,第一滑动块23与上压块18固定连接,在泵本体1对应上压块18的位置设置导向槽,第一滑动块23带动上压块18在导向槽中上下移动。
驱动扳杆21与旋转部件22通过第二旋转轴30连接,驱动扳杆21与第二旋转轴30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30与旋转部件22固定连接。驱动扳杆21带动第二旋转轴30旋转,从而带动旋转部件22转动。
其中,如图13所示,第一滑动块23为一个“U”型结构,其两端分别于上压块18连接,其顶部与旋转部件22接触。可选的,可以将第一滑动块23的顶部设置为一个容纳腔,将旋转部件22设置在容纳腔中。当旋转部件22为偏心轮时,偏心轮的轴向与第一滑动块23的厚度方向垂直。
其中,上压块18和滚轮装置9之间的间隙用于安装软管,通过驱动扳杆21调节上压块18和滚轮装置9之间的间隙。当装卸软管时,转动驱动扳杆21将上压块18移动到远离滚轮装置9的位置,当安装好软管时,再转动驱动扳杆21,将上压块18移动到靠近滚轮装置9的位置,靠上压块18压紧软管。
本方案通过设置旋转部件22和第一滑动块23,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另外,将驱动扳杆21设置在泵本体1的侧端面,可以保证驱动扳杆21所在平面与滚轮装置9的轴芯平行,采用向前转动驱动扳杆21,与扳杆与滚轮芯的轴向呈垂直设置的方案相比,无需另外增加活动空间,可以节省空间。
实施例七:
如图14-图16可知,与实施例六不同的是,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驱动扳杆21,旋转部件22、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其中,上压块18设置于泵本体1的前端(如图10所示),驱动扳杆21设置于泵本体1的侧端面,驱动扳杆21所在平面与滚轮装置9轴芯平行,旋转部件22和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设置在泵本体1的后端;旋转部件22分别连接驱动扳杆21、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与旋转部件22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随着旋转部件6的转动发生位置变化,从而带动上压块18上下移动。
其中,上压块18和滚轮装置9之间的间隙用于安装软管17,通过驱动扳杆21调节上压块18和滚轮装置9之间的间隙。当装卸软管17时,转动驱动扳杆21将上压块18移动到远离滚轮装置9的位置,当安装好软管17时,再转动驱动扳杆21,将上压块18移动到靠近滚轮装置9的位置(如图10所示),靠上压块18压紧软管17。
本方案通过设置旋转部件22、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另外,将驱动扳杆21设置在泵本体1的侧端面,可以保证驱动扳杆21所在平面与滚轮装置9的轴芯平行,采用向前转动驱动扳杆21,与扳杆与滚轮芯的轴向呈垂直设置的方案相比,无需另外增加活动空间,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15-16所示,驱动扳杆21与旋转部件22通过第二旋转轴30连接,驱动扳杆21与第二旋转轴30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30与旋转部件22固定连接。驱动扳杆21带动第二旋转轴30旋转,从而带动旋转部件22转动。其中,图17为上压块为半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8为上压块为全开状态的示意图。其中,泵本体1的侧端面设置有驱动扳杆21的限位机构,用于限定驱动扳杆21的活动范围。具体限位机构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上压块18的活动范围进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部件22可以采用偏心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5、第二连杆26与旋转部件22通过固定轴连接。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为“L”型结构,包括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其中,短边与旋转部件22通过固定轴连接,长边与上压块18连接。当旋转部件22为偏心轮时,偏心轮转过不同角度,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的长边会带动上压块18上下移动。在移动的同时,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图16为上压块18为闭合状态时,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与泵本体1贴合。当上压块18为全开状态时,如图20所示,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与泵本体1分离。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加传输的稳定性,连杆机构设置为两个: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平行设置。对应的,旋转部件22也可以设置两个,一个旋转部件22连接一个连杆。在两个连杆机构之间的空隙设置驱动器31,驱动器31与滚轮装置9连接,用于驱动滚轮装置9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连杆为比较优的设置,也可以设置一个连杆和一个旋转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压块18与第二滑动块24固定连接,第二滑动块24对应于上压块18的位置设置在泵本体1的后端。第二滑动块24与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连接,第二滑动块24在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的作用下沿着圆柱导向移动,带动上压块18上下移动。其中,圆柱导向与泵本体1固定连接。圆柱导向可以设置为2个,分别穿入第二滑动块24两端设置的通孔中。
该实施例采用圆柱进行导向,导向精度高,而且是双导向,可以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由于采用两个连杆(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进行传动,如果将两个连杆(第一连杆25和第二连杆26)直接与第二滑动块24固定连接,由于加工误差,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称,因此,两个连杆的受力不均匀,会对结构造成损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滑动块24上设置凸起28,凸起28能够围绕自身的旋转中心在第二滑动块24的表面旋转,可以理解为,凸起28存在旋转的自由度。凸起28中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从侧面贯穿凸起28,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图轴29,图轴29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杆。凸起28和图轴29的设置,可以平衡两个连杆之间的不均匀的受力情况。
该实施方式中,连杆机构与滑动块采用铰接连接,可以降低零件的精度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压块位置调节装置还包括弹簧锁紧装置,所述弹簧锁紧装置用于调整泵本体1与上压块18的相对位置。该实施例,泵头上压采用弹簧上压,弹簧压力可调,对软管的壁厚进行自适应压紧,可以在泵头做液体精确传输时,提高传输精度。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所述流体管路包括主管路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具体装置可以参照图1。
如图2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10:控制所述连接管路闭合、所述主管路导通,控制流体从所述进液端流入,从所述出液端流出,填充所述主管路;
步骤820:控制所述主管路闭合、所述连接管路导通,所述主管路中的流体经过所述连接管路回流到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填充所述连接管路。
其中,步骤810用于填充主管路,步骤820用于填充连接管路,步骤810和步骤820可以单次执行,也可以多次执行,直至主管路和连接管路完全填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泵头包括:泵本体、上压块、滚轮装置、驱动扳杆、旋转部件和旋转随动部件;其中,所述上压块和所述滚轮装置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驱动扳杆设置于所述泵本体的侧端面,所述驱动板杆的活动平面与所述上压块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后端;其中,所述旋转部件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扳杆和所述旋转随动部件,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扳杆与所述旋转部件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驱动扳杆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部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包括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为U型结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顶部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两端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所述泵本体上设置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随动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旋转部件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上压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随动部件还包括: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连杆的作用下沿着圆柱导向移动,带动所述上压块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圆柱导向与所述泵本体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导向为2个,分别穿入所述第二滑动块两端设置的通孔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分别与所述上压块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空隙设置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滚轮装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置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围绕自身的旋转中心在所述第二滑动块的表面旋转,所述凸起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从侧面贯穿所述凸起,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圆轴,所述圆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泵头还包括弹簧锁紧装置,所述弹簧锁紧装置用于调整所述泵本体与所述上压块的相对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泵头还包括多通道切换装置;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前端,所述滚轮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压块和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之间;
其中,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包括旋转凸轮和夹紧块,所述旋转凸轮设置在所述泵本体的凹槽中,在所述凹槽的周围设置至少两个导向凹槽,在所述导向凹槽中设置有所述夹紧块,在所述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外侧设置有安装流体管路的固定装置,所述开口端为所述导向凹槽远离所述旋转凸轮的一个端口,所述夹紧块在所述旋转凸轮的带动下穿过所述开口端对所述流体管路进行夹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凹槽包括第一导向凹槽和第二导向凹槽,所述流体管路包括主管路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用于连接所述主管路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第一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所述连接管路,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开口端对应所述主管路。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切换装置还包括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中,所述回弹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夹紧块远离所述流体管路。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路的安装平面与所述旋转凸轮的旋转平面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为直线形,所述第二导向凹槽为直线形,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滚轮装置与所述旋转凸轮之间,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滚轮装置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固定位置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滑轨与所述泵本体的侧端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位置与所述滑轨平行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位置锁定机构,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回转中心,所述支撑架能够围绕所述回转中心旋转,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固定流体管路的限位结构,所述位置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位置锁定机构用于限定所述支撑架在所述泵本体上的位置,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与所述泵本体活动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回转中心铰接,所述回转中心为轴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回转中心为旋转轴时,所述支撑架通过轴套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轴套设置有开口。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机构包括定位销,在所述泵本体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使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蠕动泵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锁紧所述定位销。
CN202210393295.8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 Pending CN114856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295.8A CN114856980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3295.8A CN114856980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
CN202011642658.4A CN11278053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和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2658.4A Division CN11278053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和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6980A true CN114856980A (zh) 2022-08-05

Family

ID=7575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2658.4A Active CN11278053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和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
CN202210393295.8A Pending CN114856980A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2658.4A Active CN11278053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蠕动泵泵头和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780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6063B (zh) * 2021-07-29 2022-10-21 保定雷弗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挤压式蠕动泵的凸轮结构设计方法和挤压式蠕动泵
CN114110258B (zh) * 2021-11-19 2023-03-31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管路姿态控制装置及具有其的血液分离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7951A (en) * 1989-09-22 1999-07-27 Tamari; Yehuda Safety devices for peristaltic pumps
JP4287178B2 (ja) * 2003-03-31 2009-07-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駆動制御チューブポンプ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2187891U (zh) * 2011-08-02 2012-04-11 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具有铡刀式管卡的蠕动泵泵头
CN206381400U (zh) * 2016-10-25 2017-08-08 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营养泵上营养液控制装置
CN209770981U (zh) * 2019-01-31 2019-12-13 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拆、装泵管的蠕动泵
CN109707603B (zh) * 2019-03-18 2024-03-22 保定申辰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与装卡软管的联动机构、蠕动泵泵头及蠕动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0536B (zh) 2022-05-10
CN112780536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0536B (zh) 一种蠕动泵泵头和蠕动泵泵头的流体管路的填充方法
CN101336343B (zh) 滚柱泵
TWI482666B (zh) A liquid material discharge device and a liquid co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1642675B1 (ko) 유압을 이용하는 휴대용 파이프 벤딩기
US8286933B2 (en) Valve
US4366918A (en) Variable ratio metering, mixing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14294207B (zh) 流量精准控制蠕动泵
CN114673652A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GB2562519B (en) Peristaltic pump
CN112648178B (zh) 一种蠕动泵
WO2019080698A1 (zh) 油脂泵
CN214384191U (zh) 一种多通道切换装置和蠕动泵
CN214440156U (zh) 一种高稳定性调压水枪
CN220337048U (zh) 一种挤压蠕动泵
CN219281926U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CN114483550B (zh) 具有双管路截止功能的蠕动泵
CN220979812U (zh) 一种挤压蠕动泵
CN220151515U (zh) 一种夹持式挤压蠕动泵
CN216692214U (zh) 一种用于微流量液体计量高精密旋转阀
CA3147601C (en) Manual hydraulic override pumps for use with actuators
CN215213927U (zh) 一种齿轮马达与齿轮泵集成单元
CN218414313U (zh) 脚踏开关
CN218062613U (zh) 一种单向阀管路结构和挤压式蠕动泵
CN214657447U (zh) 一种用于管道水流量平衡调节器
CN117249073A (zh) 一种调节式挤压蠕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