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6235A -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56235A CN114856235A CN202210428140.3A CN202210428140A CN114856235A CN 114856235 A CN114856235 A CN 114856235A CN 202210428140 A CN202210428140 A CN 202210428140A CN 114856235 A CN114856235 A CN 114856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jack
- reaction
- wire harness
-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18—Increasing or restoring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l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连接耳板上的工装耳板,工装耳板上连接有连接转换件,拉索上套设有反力工装,反力工装远离连接转换件的一侧设置有钢套筒,钢套筒远离反力工装的一侧设置有千斤顶,拉索的侧边平行设置有反力线束,反力线束依次贯穿连接转换件、反力工装、钢套筒以及千斤顶,反力线束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转换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千斤顶,反力线束的中部固定连接于钢套筒。本申请能够降低索结构的拆卸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场馆类建筑形态多样、建造周期短、建筑空间跨度更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场馆屋盖选用索张拉结构体系,该体系由索和主体结构共同构成屋盖主承力结构体系。
现有的拉索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的底侧焊接有连接耳板。拉索结构还包括拉索,拉索靠近连接耳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头,索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于连接耳板,以实现拉索与主体结构间的稳固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索维修、拆卸、更换装置及方法,存在索拉力卸载困难、索头拆卸困难、替换索安装困难等问题,索结构存在有不易拆卸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索结构拆卸的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耳板上的工装耳板,所述工装耳板上连接有连接转换件,拉索上套设有反力工装,所述反力工装远离所述连接转换件的一侧设置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远离所述反力工装的一侧设置有千斤顶,所述拉索的侧边平行设置有反力线束,所述反力线束依次贯穿所述连接转换件、所述反力工装、所述钢套筒以及所述千斤顶,所述反力线束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转换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千斤顶,所述反力线束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钢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升千斤顶以使反力线束处于张紧状态,对千斤顶逐级顶升,反力线束中的载荷逐渐增加,直至载荷与拉索中的拉力相等,反力线束中的拉力通过钢套筒传递至反力工装,反力工装又将力传递至索头,并最终传递完成载荷转换,此时反力工装传递的反力完全等于拉索中的原拉力,即索头与连接耳板之间无荷载,可退出销轴,即可完成索结构的拆卸,从而有效降低了拉索拆卸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工装耳板、所述连接转换件、所述钢套筒、所述千斤顶以及所述反力线束均设置为两个,并均关于所述拉索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的索结构拆卸装置使得替换载荷在拉索的两侧分布对称,且同步增加或降低,从而提高了载荷转换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转换件呈n形设置,包括转换件顶板和设置于转换件顶板两侧边的转换件侧板,两所述转换件侧板平行设置,两所述转换件侧板分设于所述工装耳板的两侧,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装耳板,两所述转换件侧板间还设置有垫块,所述转换件顶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反力线束穿过的孔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的设置能够调节连接转换件与工装耳板间的高度差,从而使得两连接转换件位于同一高度,以便两连接转换件在索结构拆卸的过程中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钢套筒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扣接件,所述扣接件的侧边一体设置有连接折边,两所述扣接件上的连接折边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扣接件的侧壁开设有操作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接件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钢套筒装设在反力线束上,或是将钢套筒从反力线束上拆下,操作孔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钢套筒内的反力线束进行调整或设置。
优选的,所述反力线束上设置有固定锚具、下锚具和上锚具,所述固定锚具位于所述转换件顶板远离所述反力工装的一侧,所述下锚具位于所述钢套筒内,所述上锚具位于所述千斤顶远离所述钢套筒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力线束通过固定锚具、下锚具以及上锚具固定在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其它部件上,以便索结构拆卸装置通过反力线束进行载荷转换。
优选的,所述反力线束包括多个钢绞线,所述固定锚具、所述下锚具以及所述上锚具均包括锚环和多个挤压头,所述挤压头套设在所述钢绞线上,并与所述钢绞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锚环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所述挤压头插接于所述紧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锚具、下锚具以及上锚具均通过锚环与挤压头的插接配合固定连接在反力线束上,以实现固定锚具、下锚具以及上锚具在反力线束上的稳固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施工方法,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安装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1:将所述工装耳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耳板上;
步骤S12:将所述连接转换件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装耳板,并通过所述垫块调整所述连接转换件与所述工装耳板间的高度差,并使得两连接转换件在所述工装耳板的厚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步骤S13:将所述反力工装套设在所述拉索上,并将所述反力工装固定连接于索头;
步骤S14:将所述钢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远离所述连接转换件的一侧,将所述千斤顶固定连接于所述钢套筒远离所述反力工装的一侧;
步骤S15:将所述反力线束依次穿过所述千斤顶、所述钢套筒、所述反力工装以及所述连接转换件,所述反力线束通过所述上锚具固定连接于所述千斤顶,所述反力线束通过所述下锚具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所述反力线束通过所述固定锚具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转换件。
拆索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通过所述固定锚具、所述上锚具以及所述下锚具将所述反力线束固定到位,将所述千斤顶顶升一段距离留出操作空间,随后紧固所述上锚具以对所述反力线束进行预收紧,随后检查反力线束是否收紧,紧固是否可靠;
步骤S22:将所述千斤顶逐级顶升,并将载荷加载至与拉索原拉力相等;
步骤S23:退出销轴,将所述千斤顶逐级回缩,将索头拉出,拆去拉索。
拉索替换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通过所述固定锚具、所述上锚具以及所述下锚具将所述反力线束固定到位,将所述千斤顶顶升一段距离留出操作空间,随后紧固所述上锚具以对所述反力线束进行预收紧,随后检查反力线束是否收紧,紧固是否可靠;
步骤S22:将所述千斤顶逐级顶升,并将载荷加载至与拉索原拉力相等;
步骤S23:退出销轴,将所述千斤顶逐级回缩,将索头拉出,拆去拉索;
步骤S24:将需要替换的新索穿过所述反力工装,并将索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所述千斤顶逐级顶升,将替换拉索的索头推至指定位置,并紧固所述下锚具,并通过销轴将新索索头固定连接在连接耳板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通过顶升千斤顶以使反力线束处于张紧状态,对千斤顶逐级顶升,反力线束中的载荷逐渐增加,直至载荷与拉索中的拉力相等,反力线束中的拉力通过钢套筒传递至反力工装,反力工装又将力传递至索头,并最终传递完成载荷转换,此时反力工装传递的反力完全等于拉索中的原拉力,即索头与连接耳板之间无荷载,可退出销轴,即可完成索结构的拆卸,从而有效降低了拉索拆卸的难度;
2. 对称设置的索结构拆卸装置使得替换载荷在拉索的两侧分布对称,且同步增加或降低,从而提高了载荷转换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索结构拆卸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主体结构;02、连接耳板;03、拉索;031、索头;1、工装耳板;2、连接转换件;21、转换件顶板;22、转换件侧板;23、垫块;3、反力工装;4、钢套筒;41、扣接件;411、连接折边;412、操作孔;5、千斤顶;6、反力线束;61、钢绞线;7、固定锚具;71、锚环;711、紧固孔;72、挤压头;8、下锚具;9、上锚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参照图1,拉索03结构包括主体结构01,主体结构01的底侧竖直设置有连接耳板02,连接耳板02焊接在主体结构01上。拉索03结构还包括拉索03,拉索03靠近连接耳板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头031,索头03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于连接耳板02,以实现拉索03与主体结构01间的稳固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索结构拆卸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装耳板1,工装耳板1设置为两个,且两工装耳板1关于连接耳板02对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两工装耳板1均焊接在连接耳板02上。
工装耳板1靠近拉索03的一侧均设置有连接转换件2。连接转换件2整体呈n形设置,包括转换件顶板21和固定连接于转换件顶板21两侧边的转换件侧板22,两转换件侧板22均平行于工装耳板1设置,并分设于工装耳板1的两侧。转换件顶板21上开设有孔洞。
参照图2和图3,连接转换件2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于工装耳板1,两转换件侧板22间还设置有垫块23。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垫块23调整连接转换件2与工装耳板1间的高度差,从而使得两连接转换件2位于同一高度,以便两连接转换件2在索结构拆卸的过程中受力均匀。
参照图2和图3,拉索03上套设有反力工装3,反力工装3是由多个散件放置到位后焊接而成。反力工装3上也开始有孔洞,且反力工装3上的两孔洞关于拉索03对称设置。反力工装3与索头031相抵接,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反力工装3远离连接转换件2的一侧设置有钢套筒4,钢套筒4设置为两个,且两钢套筒4关于拉索03对称设置。钢套筒4整体呈方筒状设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扣接件41。扣接件41的侧边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折边411,两扣接件41上的连接折边411通过螺栓固定,以实现两扣接件41间的紧固连接。扣接件4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操作孔412,以便工作人员在钢套筒4的内部进行操作。钢套筒4靠近反力工装3的一端抵接并焊接于反力工装3。在其他实施例中,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紧固件或机械夹具的方式将钢套筒4固定连接在反力工装3上。
参照图2和图3,两钢套筒4远离反力工装3的一端均设置有千斤顶5,且两千斤顶5关于拉索03对称设置。千斤顶5设置为穿孔千斤顶,千斤顶5的伸缩端远离钢套筒4设置,且千斤顶5靠近钢套筒4的一端抵接并焊接于钢套筒4。
参照图2和图3,拉索03的侧边还平行设置有两个反力线束6,每一个反力线束6均依次贯穿连接转换件2、反力工装3、钢套筒4以及千斤顶5。反力线束6上还固定连接有固定锚具7、下锚具8和上锚具9。固定锚具7位于转换件顶板21远离反力工装3的一侧,并抵接于转换件顶板21。下锚具8位于钢套筒4内,上锚具9位于千斤顶5远离钢套筒4的一端。
参照图3和图4,反力线束6包括多个钢绞线61。固定锚具7、下锚具8以及上锚具9均包括锚环71和多个挤压头72,挤压头72套设在钢绞线61上,并与钢绞线61一一对应设置,锚环71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711,挤压头72插接于紧固孔711。挤压头72的一端设置为圆台状,当挤压头72与紧固孔711插接配合时,挤压头72受力并挤压钢绞线61,以实现钢绞线61在锚具中的稳固连接。进而实现了固定锚具7、下锚具8以及上锚具9在反力线束6上的稳固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步骤S21:通过固定锚具7、上锚具9以及下锚具8将反力线束6固定到位,将千斤顶5顶升一段距离留出操作空间,随后紧固上锚具9以对反力线束6进行预收紧,随后检查反力线束6是否收紧,紧固是否可靠;
步骤S22:将千斤顶5逐级顶升,并将载荷加载至与拉索03原拉力相等;
步骤S23:退出销轴,将千斤顶5逐级回缩,将索头031拉出,拆去拉索03;
步骤S24:将需要替换的新索穿过反力工装3,并将索头031固定连接于反力工装3,千斤顶5逐级顶升,将替换拉索03的索头031推至指定位置,并紧固下锚具8,并通过销轴将新索索头031固定连接在连接耳板02上;
步骤S25:将索结构拆卸装置从索结构上拆下即可,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气刨机等措施去掉焊缝,以解除焊接连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连接耳板(02)上的工装耳板(1),所述工装耳板(1)上连接有连接转换件(2),拉索(03)上套设有反力工装(3),所述反力工装(3)远离所述连接转换件(2)的一侧设置有钢套筒(4),所述钢套筒(4)远离所述反力工装(3)的一侧设置有千斤顶(5),所述拉索(03)的侧边平行设置有反力线束(6),所述反力线束(6)依次贯穿所述连接转换件(2)、所述反力工装(3)、所述钢套筒(4)以及所述千斤顶(5),所述反力线束(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转换件(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千斤顶(5),所述反力线束(6)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钢套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耳板(1)、所述连接转换件(2)、所述钢套筒(4)、所述千斤顶(5)以及所述反力线束(6)均设置为两个,并均关于所述拉索(03)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换件(2)呈n形设置,包括转换件顶板(21)和设置于转换件顶板(21)两侧边的转换件侧板(22),两所述转换件侧板(22)平行设置,两所述转换件侧板(22)分设于所述工装耳板(1)的两侧,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装耳板(1),两所述转换件侧板(22)间还设置有垫块(23),所述转换件顶板(21)上开设有供所述反力线束(6)穿过的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扣接件(41),所述扣接件(41)的侧边一体设置有连接折边(411),两所述扣接件(41)上的连接折边(411)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扣接件(41)的侧壁开设有操作孔(4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线束(6)上设置有固定锚具(7)、下锚具(8)和上锚具(9),所述固定锚具(7)位于所述转换件顶板(21)远离所述反力工装(3)的一侧,所述下锚具(8)位于所述钢套筒(4)内,所述上锚具(9)位于所述千斤顶(5)远离所述钢套筒(4)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线束(6)包括多个钢绞线(61),所述固定锚具(7)、所述下锚具(8)以及所述上锚具(9)均包括锚环(71)和多个挤压头(72),所述挤压头(72)套设在所述钢绞线(61)上,并与所述钢绞线(6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锚环(71)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711),所述挤压头(72)插接于所述紧固孔(7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索结构拆卸装置的安装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11:将所述工装耳板(1)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耳板(02)上;
步骤S12:将所述连接转换件(2)通过销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工装耳板(1),并通过所述垫块(23)调整所述连接转换件(2)与所述工装耳板(1)间的高度差,并使得两连接转换件(2)在所述工装耳板(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步骤S13:将所述反力工装(3)套设在所述拉索(03)上,并将所述反力工装(3)固定连接于索头(031);
步骤S14:将所述钢套筒(4)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3)远离所述连接转换件(2)的一侧,将所述千斤顶(5)固定连接于所述钢套筒(4)远离所述反力工装(3)的一侧;
步骤S15:将所述反力线束(6)依次穿过所述千斤顶(5)、所述钢套筒(4)、所述反力工装(3)以及所述连接转换件(2),所述反力线束(6)通过所述上锚具(9)固定连接于所述千斤顶(5),所述反力线束(6)通过所述下锚具(8)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3),所述反力线束(6)通过所述固定锚具(7)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转换件(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拆索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通过所述固定锚具(7)、所述上锚具(9)以及所述下锚具(8)将所述反力线束(6)固定到位,将所述千斤顶(5)顶升一段距离留出操作空间,随后紧固所述上锚具(9)以对所述反力线束(6)进行预收紧,随后检查反力线束(6)是否收紧,紧固是否可靠;
步骤S22:将所述千斤顶(5)逐级顶升,并将载荷加载至与拉索(03)原拉力相等;
步骤S23:退出销轴,将所述千斤顶(5)逐级回缩,将索头(031)拉出,拆去拉索(0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拉索(03)替换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S21:通过所述固定锚具(7)、所述上锚具(9)以及所述下锚具(8)将所述反力线束(6)固定到位,将所述千斤顶(5)顶升一段距离留出操作空间,随后紧固所述上锚具(9)以对所述反力线束(6)进行预收紧,随后检查反力线束(6)是否收紧,紧固是否可靠;
步骤S22:将所述千斤顶(5)逐级顶升,并将载荷加载至与拉索(03)原拉力相等;
步骤S23:退出销轴,将所述千斤顶(5)逐级回缩,将索头(031)拉出,拆去拉索(03);
步骤S24:将需要替换的新索穿过所述反力工装(3),并将索头(031)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力工装(3),所述千斤顶(5)逐级顶升,将替换拉索(03)的索头(031)推至指定位置,并紧固所述下锚具(8),并通过销轴将新索索头(031)固定连接在连接耳板(0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8140.3A CN114856235B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8140.3A CN114856235B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6235A true CN114856235A (zh) | 2022-08-05 |
CN114856235B CN114856235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82632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28140.3A Active CN114856235B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5623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41294A (ko) * | 2001-11-19 | 2003-05-27 | (주)케이돔엔지니어링 | 인장케이블의 보수 및 교체를 위한 인장력 제거 장치 |
CN103771292A (zh) * | 2014-02-26 | 2014-05-07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 |
CN206784196U (zh) * | 2017-04-19 | 2017-12-22 | 河海大学 | 悬索桥吊索快速换索设备 |
CN109775628A (zh) * | 2019-01-29 | 2019-05-21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索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894302A (zh) * | 2020-08-17 | 2020-11-0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拉索拆除装置及方法 |
CN113622683A (zh) * | 2021-10-13 | 2021-11-09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 |
CN114150891A (zh) * | 2021-12-30 | 2022-03-08 | 柳州欧维姆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索网支承结构的拉索更换方法 |
-
2022
- 2022-04-22 CN CN202210428140.3A patent/CN1148562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30041294A (ko) * | 2001-11-19 | 2003-05-27 | (주)케이돔엔지니어링 | 인장케이블의 보수 및 교체를 위한 인장력 제거 장치 |
CN103771292A (zh) * | 2014-02-26 | 2014-05-07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自爬升式千斤顶以及自爬升式施工装置和施工方法 |
CN206784196U (zh) * | 2017-04-19 | 2017-12-22 | 河海大学 | 悬索桥吊索快速换索设备 |
CN109775628A (zh) * | 2019-01-29 | 2019-05-21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索提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CN111894302A (zh) * | 2020-08-17 | 2020-11-0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拉索拆除装置及方法 |
CN113622683A (zh) * | 2021-10-13 | 2021-11-09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适用于索结构双索同步提升与张拉的工装及使用方法 |
CN114150891A (zh) * | 2021-12-30 | 2022-03-08 | 柳州欧维姆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空间索网支承结构的拉索更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6235B (zh) | 2024-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95784B (zh) | 采用空中纺线法架设主缆的猫道垂度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 |
CN112942661B (zh) | 一种带有柔性索网边界的斜拉索施工方法 | |
CN111927094B (zh) | 牵引下层索网整体提升和张拉双层索网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0820522A (zh) | 一种悬索桥更换主缆用吊索转换装置、吊索及施工方法 | |
CN114856235A (zh) |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914247B (zh) | 一种桥梁配件的吊挂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3958131A (zh) | 钢结构张弦桁架体系屋盖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271068A (zh) | 一种用于盾构始发的移动式反力架 | |
CN117005664A (zh) | 一种电动平移式吊篮 | |
CN110761196A (zh) | 可调式猫道锚固连接装置 | |
CN216839062U (zh) | 一种受限空间下桥梁支座更换的千斤顶支托结构 | |
CN102275829A (zh) | 干熄焦提升机装置车架高空分片安装方法 | |
CN211422500U (zh) | 一种用于钢管杆攀登的接续梯 | |
CN211257921U (zh)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斜拉装置及斜拉体系 | |
CN216739333U (zh) | 一种组合式体外预应力钢绞线放张装置 | |
CN221321479U (zh) | 一种可变径预应力筋锚固转换装置 | |
CN219569668U (zh) | 一种钢结构施工安全绳系挂载体 | |
CN220013412U (zh) | 一种钢箱梁定位连接结构 | |
CN215946565U (zh) | 一种内爬塔吊支撑架 | |
CN118087399B (zh) | 一种用于梁桥湿接缝施工的智能折叠底模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21321816U (zh) | 一种可变径预应力束牵引结构 | |
CN114934451B (zh) | 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 | |
CN218145297U (zh) | 一种悬挂式墩顶平台 | |
CN221609439U (zh) | 悬挑脚手架型钢连接装置总成 | |
CN113605708B (zh) | 一种拱形钢结构下口张紧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